[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864165B -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4165B
CN111864165B CN202010554862.4A CN202010554862A CN111864165B CN 111864165 B CN111864165 B CN 111864165B CN 202010554862 A CN202010554862 A CN 202010554862A CN 111864165 B CN111864165 B CN 111864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busbar
integrated
frame
aluminum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48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4165A (zh
Inventor
肖立峰
郑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 Life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wei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weip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wei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48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4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4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得到铝排框架,所述铝排框架包括铝排单元和外框,所述铝排单元和所述外框连接;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去除所述铝排框架的外框,得到集成母排。本发明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加工工序,装配工序,减少人工成本,能有效提高装配一致性,并且能实现自动化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组的成组技术越来越重要。目前的电池组均是由大量的单体电池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组成的,以实现额定的输出功率,而母排能够很好地实现多组单体电池的串、并联。
传统的母排制备方法,是通过将铝排和支架等散件通过繁杂的组装,才能得到最终的母排,这种母排制备方法不仅加工困难,整体稳定性不高,还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造成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常规母排工序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得到铝排框架,所述铝排框架包括铝排单元和外框,所述铝排单元和所述外框连接;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去除所述铝排框架的外框,得到集成母排。
进一步地,所述铝排单元包括铝排主体和采集片,所述铝排主体和所述采集片连接,所述外框与多组所述铝排单元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包括:将所述铝排框架固定在注塑模具中;向所述注塑模具中注入塑料,并进行保压和冷却处理;开启所述注塑模具,取出初始母排;对所述初始母排的水口和披锋进行去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母排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板和多组铝排单元,所述铝排主体嵌入在所述绝缘板中,所述绝缘板的嵌入区域表面与所述铝排主体表面相平,所述采集片穿过所述嵌入区域与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安装槽,所述采集片与所述安装槽贴合。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初始母排上安装信号采集板。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初始母排上安装信号采集板,包括:将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初始母排上的凹槽结构贴合,通过铆钉对所述信号采集板、采集片和绝缘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采集片上的对应贴合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板上设有插接件,多组铆钉穿过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包括:在所述铝排主体上冲切形成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铝排主体边缘内侧的缓冲孔和/或设置于所述铝排主体中部的缓冲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铝板进行冲切,并对冲切后的铝板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使得整体结构稳定,一体成型,可以极大地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工序,装配工序,减少人工成本,另外,通过设置信号采集板,可以很方便测得温度、电压等参数,安装方便,整体结构稳固,能有效提高装配一致性,并且能实现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2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铝排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母排和信号采集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铝排单元;100-铝排主体;101-采集片;102-缓冲孔;103-缓冲单元;104-缓冲间隙;105-第二连接孔;106-外框;107-焊接孔;20-绝缘板;200-中间区域;201-嵌入区域;202-凹槽结构;203-安装槽;204-凸起件;205-分隔件;206-开口;207-第一连接孔;30-信号采集板;300-插接件;301-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得到铝排框架,铝排框架包括铝排单元和外框,铝排单元和所述外框连接。
具体地,选取形状和尺寸合适的铝板,通过冲裁设备对其进行冲切,在冲裁过程中,不仅得到铝排单元和外框,同时,还对铝排单元进行了细节上的加工,可选地,在铝排单元设置了焊接孔和一系列的缓冲结构。
S12:对铝排框架的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
具体地,通过注塑模具对铝排框架的铝排单元进行注塑,使得各铝排单元之间实现物理结构上的固定连接以及电学上绝缘连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注塑的塑料采用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压缩变形性,耐环境、耐老化性,应用温度范围较广,而且绿色环保,可回收使用。
S13:去除铝排框架的外框,得到集成母排。
如图6所示,具体地,通过冲裁设备去除外框106,各铝排单元10之间通过注塑得到的绝缘板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铝排框架进行注塑处理,最终得到一体化集成母排,这种制备方法极大地减少加工工序,装配工序,减少人工成本,能有效提高装配一致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铝排单元10包括铝排主体100和采集片101,铝排主体100和采集片101连接,外框106与多组铝排单元100固定连接,使得铝排单元10之间不会出现散架。
相对于传统母排在制作过程对铝排单元10进行组装,这种一体化结构加工更加方便,整体结构也更加地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对铝排框架的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21:将铝排框架固定在注塑模具中。
具体地,此阶段为合模阶段,把冲裁得到的铝排框架固定在注塑模具里,以便进行注塑处理。
S122: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料,并进行保压和冷却处理。
具体地,在注塑模具闭合后,进行填充塑料溶体,在此之后,进行保压。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溶体,增加塑料密度,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保压过程中,塑料流速极低,流动不再起主导作用,压力为影响保压过程的主导因素。
成型的绝缘板20只有冷却固化到一定刚性,脱模后才能避免绝缘板20因受到外力而变形。冷却时间直接影响绝缘板20的成型周期长短及产量大小,应使得绝缘板20的温度冷却至低于绝缘板20的热变形温度,以防止绝缘板20因残余应力导致的松弛现象或脱模力所造成的翘曲及变形。
S123:开启注塑模具,取出初始母排。
具体地,脱模方式主要包括两种,顶杆脱模和脱料板脱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顶杆脱模,当初始母排冷却完毕后,利用顶针顶出初始母排。
S124:对初始母排的水口和披锋进行去除处理。
注塑完成的初始母排,其边缘部分和分型面等位置可能多出有无用部分,影响使用,因此需要进行去除处理。这些无用部分包括水口和披锋。在机械加工领域,水口是指在浇制模型时形成的框架与零件的结合部位,剪断水口可以分为两阶段来进行,先从稍微保留一些水口的位置将零件从框架上给剪下来,接着再用模型用笔刀把零件边缘的剩余水口给工整地剪掉,另外为了使水口更加不明显,也可以用砂纸以由粗到细的顺序打磨。批锋是由于工程工艺等原因产生的不良现象,主要指械加工完成后在制品的棱角、边缘等部位出现的诸如毛刺、尖头、锐角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铝排框架进行注塑处理从而得到初始母排,各铝排单元10通过绝缘板20连接,整体结构稳定,一体成型,可以极大地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工序,装配工序,减少人工成本,有效提高装配一致性,并且能实现自动化装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初始母排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板20和多组铝排单元10,铝排主体100嵌入在绝缘板20中,绝缘板10的嵌入区域201表面与铝排主体100表面相平,采集片101穿过嵌入区域201与绝缘板10的中间区域200贴合。
可选地,绝缘板10的中间区域200设置有凹槽结构202,凹槽结构202包括多个安装槽203,采集片101与安装槽203贴合。凹槽结构2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凸起件204,凸起件204整体高于凹槽结构202的底部,低于绝缘板20的中间区域200上表面。每一凸起件204间隔设有多组开口206,可选地,开口206的宽度稍大于采集片101的宽度,两个凸起件204通过多组分隔件205连接,相邻两分隔件205与凸起件204以及一个开口206组成一安装槽203,采集片101穿过安装槽203的开口206和安装槽203贴合,这样能够对采集片101起到限位作用。
采集片101是铝排单元10用以与外部电连接的接头,通过在中间区域200设置安装槽203,不仅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能防止采集片101受到拉扯和压迫造成损伤。采集片101为弯曲的铝片,由冲裁设备冲切而成,采集片101从嵌入区域201内部伸出后,由开口206进入安装槽203,由于凸起件204整体高于安装槽203,因此通过设计使得采集片101具备一个合适的拱度,而不超出于与凸起件204,能起到很好地缓冲效果。采集片101上设有缓冲间隙104,其形状和作用与上述的缓冲单元103大致相同,仅在尺寸上有所调整,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对电压和温度采集点的拉扯情况,增加采样精度。
可选地,嵌入区域201左侧的铝排单元10与嵌入区域201右侧的铝排单元10为非对称设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铝排单元10为矩形单元,其中,嵌入区域201左侧的铝排主体100为形状、大小一致的四组常规矩形单元,右侧的铝排主体100为位于中间的三组常规矩形单元和位于两端的小型矩形单元,这样能够使得采集片101的位置错开,互不影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对铝排框架的铝排单元10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之后,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初始母排上安装信号采集板30。
如图5所示,可选地,信号采集板30为FPC采集软板,FPC采集软板的宽度与绝缘板20上的中间区域200中设置的凹槽结构202宽度相适配,其中,FPC采集点位于FPC采集软板的中间,这样可以减少FPC的宽度,从而节约成本。除此之外,一体化FPC,相比于线束装配,结构简单稳固,安全性更高。可选地,FPC采集软板上还设有温度采集点,电压采集点和连接器,这些部件分别用以采集温度数据、电压数据和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信号采集板30与初始母排上的凹槽结构202贴合,通过铆钉301对信号采集板30、采集片101和绝缘板20进行固定,连接方便,整体结构稳固。
进一步地,绝缘板20的中间区域200设有第一连接孔,采集片101上的对应贴合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105,两连接孔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信号采集板30上设有插接件300,多组铆钉301穿过插接件300与第一连接孔207和第二连接孔105连接。相对于传统的卡扣连接和点胶,通过铆接方式连接绝缘板20、采集片101和信号采集板30,能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进一步地,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包括:在铝排主体100上冲切形成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铝排主体100边缘内侧的缓冲孔102和/或设置于铝排主体100中部的缓冲单元10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铝排主体100边缘内侧设置有多组腰形的缓冲孔102,缓冲孔102之间互不相通,环绕铝排主体100边缘内侧一周,以增加注塑强度,避免一般注塑在撞击后易造成铝件碰撞短路问题。除此之外,铝排主体100中部的缓冲单元103,缓冲单元103为多组独立分布的波浪形结构,其数量可以1组,3组,5组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组缓冲单元103包括3组波浪形结构。母排与电芯组件不仅完成电连接,同时还有物理结构上的连接,因此,缓冲单元103的能有效防护电芯极柱,减少在振动过程中对电芯极柱的拉扯情况,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铝排主体100上设有焊接孔107,焊接孔107用于在完成电芯组件的装配后进行焊接封装。优选地,此处的焊接孔107为腰形孔,可以理解地,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孔107进行点焊时,在平直段留一小缝隙,这样,当焊接完毕后,可以通过这处小缝隙来检验焊接处是否符合焊接要求,直观清楚,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得到铝排框架,所述铝排框架包括铝排单元和外框,所述铝排单元和所述外框连接;
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
去除所述铝排框架的外框,得到集成母排;
其中,所述铝排单元包括铝排主体和采集片,所述铝排主体和所述采集片连接,所述外框与多组所述铝排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初始母排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板和多组铝排单元,所述铝排主体嵌入在所述绝缘板中,所述绝缘板的嵌入区域表面与所述铝排主体表面相平,所述采集片穿过所述嵌入区域与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包括:
将所述铝排框架固定在注塑模具中;
向所述注塑模具中注入塑料,并进行保压和冷却处理;
开启所述注塑模具,取出初始母排;
对所述初始母排的水口和披锋进行去除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安装槽,所述采集片与所述安装槽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铝排框架的所述铝排单元进行注塑处理,得到初始母排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初始母排上安装信号采集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初始母排上安装信号采集板,包括:
将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初始母排上的凹槽结构贴合,通过铆钉对所述信号采集板、采集片和绝缘板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采集片上的对应贴合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板上设有插接件,多组铆钉穿过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铝板进行冲切处理,包括:在所述铝排主体上冲切形成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铝排主体边缘内侧的缓冲孔和/或设置于所述铝排主体中部的缓冲单元。
CN202010554862.4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864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862.4A CN11186416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862.4A CN11186416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165A CN111864165A (zh) 2020-10-30
CN111864165B true CN111864165B (zh) 2023-03-07

Family

ID=7298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4862.4A Active CN11186416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416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6634A2 (de) * 2014-03-07 2015-09-09 STILL GmbH Umrichter, insbesondere mehrphasiger Drehstromumrichter
CN107611328A (zh) * 2017-09-08 2018-01-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汇流组件及注塑方法
CN108346767A (zh) * 2017-01-22 2018-07-3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CN108370142A (zh) * 2015-12-16 2018-08-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路结构体及电气接线盒
CN208422985U (zh) * 2018-05-17 2019-01-22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线束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CN208873918U (zh) * 2018-11-27 2019-05-17 厦门市铂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fpc电压采集装置
CN109888160A (zh) * 2019-03-12 2019-06-14 深圳市易为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一体化模组电连接件及其设计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6634A2 (de) * 2014-03-07 2015-09-09 STILL GmbH Umrichter, insbesondere mehrphasiger Drehstromumrichter
CN108370142A (zh) * 2015-12-16 2018-08-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路结构体及电气接线盒
CN108346767A (zh) * 2017-01-22 2018-07-3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CN107611328A (zh) * 2017-09-08 2018-01-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汇流组件及注塑方法
CN208422985U (zh) * 2018-05-17 2019-01-22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线束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CN208873918U (zh) * 2018-11-27 2019-05-17 厦门市铂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fpc电压采集装置
CN109888160A (zh) * 2019-03-12 2019-06-14 深圳市易为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一体化模组电连接件及其设计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165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7503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us bar assembly
CN205248346U (zh) 一种软包电池标准模块盒结构
CN109950448A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113097665A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111864165B (zh) 一种一体化集成母排的制备方法
CN104319111B (zh) 超级电容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0272511U (zh) 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排
CN219393603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569055U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03674324U (zh) 电芯固定装置及其动力电池组
CN113258195B (zh) 电池包及其制造方法、用电设备
CN212412230U (zh) 一体化集成母排和集成母排组件
CN204178935U (zh) 超级电容器模组
CN207977375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安装结构
CN209592139U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10349919U (zh) 一种vda尺寸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22712751U (zh) 一种塑料盒的注塑成型模具
CN113871786A (zh) 一种集成化的电池模组
CN217788751U (zh) 一种下塑胶板、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7690904U (zh) 一种改进的软包电池模块
CN216389644U (zh) 一种一体化的线束隔离板集成模块
CN217544763U (zh) 一种带抓胶结构动力电池盖
CN218101618U (zh) 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16524408U (zh) 一种超薄注塑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壳体结构
CN222690793U (zh) 一种低压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30

Address after: 441300 Shuizhai Village Group 3, Xinjie Town, Zengdu District, Sui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o Lif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902, Building B,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8 Baoqing Road, Longg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WEIP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