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1319A -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51319A CN111851319A CN202010794613.2A CN202010794613A CN111851319A CN 111851319 A CN111851319 A CN 111851319A CN 202010794613 A CN202010794613 A CN 202010794613A CN 111851319 A CN111851319 A CN 1118513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olley
- platform
- track
- bridge
- box gir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其运架梁设备包括:运梁车,其包括车体和驮梁台车,车体设有第一轨道,驮梁台车设置在第一轨道上,并适于承载箱梁节段或半幅箱梁沿第一轨道走行;架桥机,其包括运输平台和机体,运输平台与机体连接,并适于承载至少部分机体,运输平台的台体设有第二轨道,第二轨道适于供驮梁台车走行;对接结构,其适于连接运梁车和架桥机,运梁车与架桥机连接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对位,驮梁台车适于从第一轨道走行至第二轨道。本发明中运梁车与架桥机通过对接结构连接后,箱梁节段从运梁车上转移至运输平台上进行组装,满足既有线路更换箱梁的需求,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早期建设的部分线路桥梁已经接近设计额定寿命,除了正常的维修保养外,需要在不破坏既有线路的基础上,对部分不满足使用要求或是已经损坏的箱梁进行更换。既有线路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吨位箱梁的运输,特别是在高山、峡谷、河流等特殊施工条件下或有24m、36m及更大跨度换梁的需求时,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在对既有线路进行更换箱梁作业时,一般采用钢结构箱梁替换混凝土箱梁,在运输时将钢箱梁分成多个节段进行分散运输,在吊装前再进行组装,这样,运梁车需要与架桥机对接,以方便箱梁节段进行转移和组装。
现有运架梁设备的运梁车与架桥机各为一体,一般限于架设自重较大的整孔箱梁,无法在吊装前对箱梁节段进行转移和组装,不能满足既有线路更换箱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承载能力受限的既有线路上架设箱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运架梁设备,包括:
运梁车,其包括车体和驮梁台车,所述车体设有第一轨道,所述驮梁台车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并适于承载箱梁节段或半幅箱梁沿所述第一轨道走行;
架桥机,其包括运输平台和机体,所述运输平台与所述机体连接,并适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机体,所述运输平台的台体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适于供所述驮梁台车走行;
对接结构,其适于连接所述运梁车和所述架桥机,所述运梁车与所述架桥机连接后,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对位,所述驮梁台车适于从所述第一轨道走行至所述第二轨道。
可选地,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凹槽结构和固定组件,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朝向所述台体的一端,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台体朝向所述车体的一端,和/或,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台体朝向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朝向所述台体的一端,所述凸起结构适于伸入所述凹槽结构内;所述固定组件适于连接所述车体和所述台体。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插销、卡板和第二插销,两个所述第一插销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车体和所述台体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一插销连接以固定所述连接板;所述车体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台体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插销适于插入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
可选地,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调整油缸,所述调整油缸的一端适于支撑在桥面上,所述调整油缸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车体或所述台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驮梁台车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适于与所述台体连接,并牵引所述驮梁台车沿所述第一轨道和/或所述第二轨道走行。
可选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动力油缸、牵引板和牵引绳,所述动力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台体连接,所述动力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板连接,所述牵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驮梁台车的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台体上设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孔在所述台体的顶面沿所述台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适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力油缸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体包括机臂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台体连接,并适于支撑所述机臂。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于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顺次设置在所述机臂的底部;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均适于伸缩和/或翻折;所述前支腿适于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上,所述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均适于支撑在所述台体上。
可选地,所述架桥机还包括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所述前起重小车和所述后起重小车均设置在所述机臂上,并适于在所述机臂上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走行或沿所述机臂的宽度方向横移。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包括:
步骤1、所述运架梁设备的架桥机准备就位;
步骤2、所述运梁车的车体与所述运输平台的台体对接;
步骤3、所述运梁车的驮梁台车将所述箱梁节段运送至所述运输平台上,多个所述箱梁节段在所述运输平台上拼装成所述半幅箱梁,或者,所述运梁车的驮梁台车将预先拼装的所述半幅箱梁运送至所述运输平台上;
步骤4、调整所述架桥机的支撑组件的支撑姿态;
步骤5、所述架桥机的起吊装置吊装所述半幅箱梁;
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以完成另外所述半幅箱梁的吊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运架梁设备的运梁车与架桥机通过对接结构连接后,车体上的第一轨道与台体上的第二轨道对位,驮梁台车从第一轨道走行至第二轨道,将箱梁节段从运梁车上转移至运输平台上进行组装,运输平台与机体连接,承载部分机体,运输平台面积大,使机体重量分布更均匀,可以减少既有线路的局部承载,同时,运输平台高度低,可以降低运架梁设备的重心,提高了稳定性,由此,不仅满足了既有线路更换箱梁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架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架梁设备的运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架梁设备的架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架梁设备的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的凸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台体的凸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驮梁台车的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驮梁台车的牵引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平台的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1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1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2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3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3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3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4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5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方法中步骤5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运梁车、2-架桥机、3-运输平台、4-机体、5-对接结构、6-起吊装置、11-车体、12-驮梁台车、13-第一轨道、14-牵引组件、31-台体、32-第二轨道、41-机臂、42-支撑组件、51-凸起结构、52-凹槽结构、53-固定组件、54-调整油缸、61-前起重小车、62-后起重小车、111-第一销孔、121-车架、141-动力油缸、142-牵引板、143-牵引绳、311-第二销孔、312-牵引孔、421-前支腿、422-中支腿、423-后支腿、531-连接板、532-第一插销、533-卡板、534-第二插销、100-箱梁节段、200-半幅箱梁、300-桥面、40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后方;“Y”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右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早期建设的部分线路桥梁已经接近设计额定寿命,除了正常的维修保养外,需要在不破坏既有线路的基础上,对部分不满足使用要求或是已经损坏的箱梁进行更换。既有线路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吨位箱梁的运输,特别是在高山、峡谷、河流等特殊施工条件下或有24m、36m及更大跨度换梁的需求时,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在对既有线路进行更换箱梁作业时,一般采用钢结构箱梁替换混凝土箱梁,在运输时将钢箱梁分成多个节段进行分散运输,在吊装前再进行组装,这样,运梁车需要与架桥机对接,以方便钢箱梁节段进行转移和组装。现有运架梁设备的运梁车与架桥机各为一体,一般限于架设自重较大的整孔箱梁,无法在吊装前对箱梁节段进行转移和组装,不能满足既有线路更换箱梁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1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运架梁设备,包括:运梁车1,其包括车体11和驮梁台车12,车体11设有第一轨道13,驮梁台车12设置在第一轨道13上,并适于承载箱梁节段100或半幅箱梁200沿第一轨道13走行;架桥机2,其包括运输平台3和机体4,运输平台3与机体4连接,并适于承载至少部分机体4,运输平台3的台体31设有第二轨道32,第二轨道32适于供驮梁台车12走行;对接结构5,其适于连接运梁车1和架桥机2,运梁车1与架桥机2连接后,第一轨道13与第二轨道32对位,驮梁台车12适于从第一轨道13走行至第二轨道32。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11所示,运架梁设备包括运梁车1和架桥机2两个部分,其中,运梁车1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走行系统、车体11和驮梁台车12,车体1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轨道13,驮梁台车12设置在第一轨道13上,用于承载箱梁节段100或半幅箱梁200,并且可以沿第一轨道13走行,驮梁台车12设有两个,分别是前驮梁台车和后驮梁台车,前驮梁台车通过动力油缸驱动,实现走行,后驮梁台车不带动力,在箱梁压力载荷下,由摩擦力驱动后驮梁台车走行;车体11可以采用平板车体11或者框架车体11,在此不作限制。其吊梁机2包括运输平台3和机体4,运输平台3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走行系统和台体31,台体31上设有供连接和驮架机体4的支撑位,机体4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并支撑在台体31的顶面上,并与台体31之间形成一个可供箱梁节段100通过的通道,多个箱梁节段100运送至运输平台3上之后,可以在运输平台3的台体31上拼装成半幅箱梁200,台体31与机体4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锚固连接或者活动连接等方式连接,台体31的顶面上沿长度方向还设有第二轨道32,第二轨道32与第一轨道13的轨距一致,均适合驮梁台车12走行,第二轨道32在台体31的前部分别设有左侧分支轨道和右侧分支轨道,前驮梁台车和后驮梁台车可以沿左侧分支轨道或右侧分支轨道走行至台体31的左侧或右侧;运梁车1的车体11朝向运输平台3的台体31的一端和运输平台3的台体31朝向运梁车1的车体11的一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对接结构5,对接结构5可以采用面对接,也可以采用立体对接,本实施例中,对接结构5采用立体对接,立体对接的对接面更多,更大,对接效果更好。运架梁设备的运梁车1与架桥机2连接后,第一轨道13与第二轨道32对位,驮梁台车12可以从第一轨道13走行至第二轨道32,将箱梁节段100或半幅箱梁200从运梁车1上转移架桥机2的运输平台3上。上述运梁车1和吊梁机2的运输平台3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走行系统均可采用常规和成熟的现有技术。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体11的长度方向是指沿X轴的正向或反向。
这样,架梁设备的运梁车1与架桥机2通过对接结构5连接后,车体11上的第一轨道13与台体31上的第二轨道32对位,驮梁台车12从第一轨道13走行至第二轨道32,将多个箱梁节段100从运梁车1上转移至运输平台3上进行组装,或将预先拼装好的半幅箱梁200从运梁车1上转移至运输平台3上,运输平台3与机体4连接,承载部分机体4,运输平台3面积大,使机体4重量分布更均匀,可以减少既有线路的局部承载,同时,运输平台3高度低,可以降低运架梁设备的重心,提高了稳定性,由此,不仅满足了既有线路更换箱梁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可选地,对接结构5包括凸起结构51、凹槽结构52和固定组件53,凸起结构51设置在车体11朝向台体31的一端,凹槽结构52设置在台体31朝向车体11的一端,和/或,凸起结构51设置在台体31朝向车体11的一端,凹槽结构52设置在车体11朝向台体31的一端,凸起结构51适于伸入凹槽结构52内;固定组件53适于连接车体11和台体31。
如图5至图8所示,凸起结构51和凹槽结构52沿车体11或台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凸起结构5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相应地,凹槽结构52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凸起结构51与凹槽结构52可以上下配合,也可以左右配合;固定组件53可以采用单个部件,例如各种型钢或者钢筋,焊接在车体11和台体31上,也可以采用多个部件可拆卸连接在车体11和台体31上。
本实施例中,车体11朝向台体31的一端设有一个凸起结构51和一个凹槽结构52,凹槽结构52位于凸起结构51的上方,形成一个台阶状结构,相应地,台体31朝向车体11的一端设有一个凹槽结构52和一个凸起结构51,凹槽结构52位于凸起结构51的下方,形成一个檐状结构,车体11上的凸起结构51伸入台体31上的凹槽结构52内,台体31上的凸起结构51伸入车体11上的凹槽结构52内,固定组件53采用多个部件可拆卸连接在车体11和台体31上。
这样,通过凸起结构51伸入凹槽结构52内,并由可拆卸连接在车体11和台体31上的固定组件53固定,使得车体11与台体31对接,凸起结构51和凹槽结构52配合简单,对接效果好,固定组件53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操作方便灵活。
可选地,固定组件53包括连接板531、第一插销532、卡板533和第二插销534,两个第一插销532分别穿过连接板531的两端与车体11和台体31连接,卡板533与第一插销532连接以固定连接板531;车体11设有第一销孔111,台体31设有第二销孔311,第二插销534适于插入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
如图5至图8所示,连接板531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连接板531与车体11和台体31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车体11上的凸起结构51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销孔111,台体31上的凸起结构51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销孔311,第二插销534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的形状大小一致,相应地,其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可以是普通孔,也可以是带有螺纹的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31为矩形连接板531,矩形连接板531的长边沿水平方向设置,矩形连接板5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车体11的凸起结构51上,矩形连接板53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台体31上,矩形连接板531与车体11或台体31的侧面形状更加匹配,连接更加方便。连接板531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车体11和台体31上与连接板531两端的通孔对应处分别设有螺孔,螺孔设有内螺纹,第一插销532设有外螺纹,两个第一插销532分别穿过连接板531两端的通孔与车体11和台体32上的螺孔螺纹连接,两个卡板533分别与连接板531的两端连接以固定第一插销532,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插销532朝外的一端设有环形卡槽,连接板531的两端位于通孔处设有平行的上下两组滑槽,当第一插销532与螺孔螺纹连接后,将卡板533贴靠在连接板531上,使卡板533的上下两条边滑入两组滑槽中,卡板533的一条侧边卡入第一插销532的环形卡槽内,使得连接板531固定在卡板533与车体11和台体31之间。第二插销534为圆形插销,相应地,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为普通圆孔,当车体11和台体31对位时,于竖直方向上,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第二插销534依次插入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将车体11的台阶状结构与台体31的檐状结构进行连接,圆形插销外壁光滑,方便插入第一销孔111和第二销孔311。
这样,通过连接板531一端连接车体11,另一端连接台体31,两个第一插销532分别穿过连接板531的两端与车体11和台体31连接,卡板533的一部分与第一插销532连接,卡板533的另一部分与连接板531连接,使得连接板531的两端分别与车体11和台体31实现可拆卸连接,将第二插销534依次插入设置在车体11上的第一销孔111和设置在台体31上的第二销孔311,使得车体11和台体31连接更加牢固,同时连接板531、第一插销532、卡板533和第二插销534方便拆卸,便于运梁车1脱开运输平台3进行后续运送工作。
可选地,对接结构5还包括调整油缸54,调整油缸54的一端适于支撑在桥面300上,调整油缸54的另一端适于与车体11或台体31连接。
如图5至图8所示,调整油缸54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多个,可以连接在车体11或台体31上,也可以作为备件存放在设备上,在需要使用时进行组合,也可采用千斤顶或其它动力件替代。
本实施例中,调整油缸54设有两个,两个调整油缸54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桥面300上,调整油缸54的上端分别与车体11和台体31的下底面接触,通过调整油缸54的升降对车体11和台体31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车体11和台体31对位。
这样,调整油缸54能够调整车体11和台体31的高度,对接更加方便,车体11上的第一轨道13和台体31上的第二轨道32对接更精确。
可选地,驮梁台车12包括牵引组件14,牵引组件14适于与台体31连接,并牵引驮梁台车12沿第一轨道13和/或第二轨道32走行。
如图9和图10所示,驮梁台车12包括车架121、滑块、橡胶垫和牵引组件14,车架121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滑块适于在第一轨道13或第二轨道32上滑动,用于承受箱梁重量并减小车架121与第一轨道13或第二轨道32之间的摩擦,一般采用减摩材料制成,橡胶垫固定在车架121的上端面,用于垫置箱梁的底部,保证支撑部位受力均匀,一般采用桥梁专用橡胶材料制成,牵引组件14用于牵引驮梁台车12沿第一轨道13或第二轨道32走行,牵引组件14可以是固定在台体上的动力装置,例如电动马达,液压油缸等,也可以是随着驮梁台车12的移动在台体32上不断变换位置的多个部件。
本实施例中,由于台体3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行程较长,如果采用固定在台体31上的动力装置,其索具的长度较长,容易引起缠绕或其它故障,因此,牵引组件14由多个部件组成,并且可拆卸连接在台体31上,牵引组件14根据驮梁台车12的走行情况调整在台体31上的位置,这样,可以缩短索具的长度,方便把控驮梁台车12的走行速度,更加安全。
可选地,牵引组件14包括动力油缸141、牵引板142和牵引绳143,动力油缸141的一端与台体31连接,动力油缸141的另一端与牵引板142连接,牵引板142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绳143与驮梁台车12的车架121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动力油缸141沿台体31的长度方向布置,动力油缸141的两端与台体31和牵引板142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也可采用连接件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牵引板142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可以采用金属板、木板或者塑料板,牵引绳143可以采用塑料绳、麻绳、尼龙绳、棉绳或钢丝绳。
其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台体31的长度方向是指沿X轴的正向或反向。
本实施例中,牵引板142采用钢质材料,大体呈左右长、前后短的长方形,牵引板142朝前的一侧自中间向两侧曲线或折线过渡,并逐渐变小,朝前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连接结构,朝后一侧的两端处也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可以是孔结构、连接柱或其它连接结构,牵引绳143采用钢丝绳,动力油缸14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或连接柱,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台体31和牵引板142可拆卸连接,牵引板142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绳143与驮梁台车12的车架121的两侧端连接。
这样,通过动力油缸141的收缩带动牵引板142向前运动,牵引板142的两侧端通过牵引绳143与驮梁台车12的车架121的两侧端连接,从而带动驮梁台车12向前走行,牵引板142左右对称,动力油缸141布置在两牵引绳143的中间位置,牵引板142左右两侧的牵引绳143载荷均衡,驮梁台车12走行更平稳。
可选地,台体31上设有牵引孔312,牵引孔312在台体31的顶面沿台体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适于通过连接件与动力油缸141的一端连接。
如图9至图11所示,牵引孔312设有多个,多个牵引孔312沿台体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牵引孔312可以呈一条直线设置,也可以呈不规则曲线设置,牵引孔312可以沿台体31的中轴线设置,也可以偏向台体31中轴线的两侧设置,牵引孔312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动力油缸的行程,也可以小于动力油缸的行程。
本实施例中,多个牵引孔312沿台体31的中轴线间隔设置,并且两个牵引孔312之间的间距小于动力油缸141的行程,动力油缸14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牵引孔312对位后,将插销插入连接孔和牵引孔312中,使用锁紧螺母将插销固定,使得动力油缸141与台体31连接,当动力油缸141收缩牵引驮梁台车12走行一个行程后,拆下锁紧螺母,拔出插销,使动力油缸141伸出至动力油缸141的一端移动到下一牵引孔312处,重复上述操作可对驮梁台车12进行持续牵引,牵引孔312沿台体31的中轴线间隔设置,使得动力油缸141可以布置在台体31的中间位置,驮梁台车12左右两侧的牵引绳143载荷更均衡,驮梁台车12走行更平稳,两个牵引孔312之间的间距小于动力油缸141的行程,不用人工调整牵引绳143的长度,在动力油缸141伸出时就能实现动力油缸141的一端移动到下一牵引孔312处,操作更加方便。
其中,如图11所示,台体31的中轴线是指虚线γ所在的直线。
这样,通过插销和牵引孔312将动力油缸141的一端连接在台体31上,使得牵引组件14可以根据驮梁台车12的走行情况调整在台体31上的位置并对驮梁台车12进行持续牵引,方便把控驮梁台车12的走行速度,更加安全。
可选地,机体4包括机臂41和支撑组件42,支撑组件42的至少一部分与台体31连接,并适于支撑机臂4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机臂41采用框架型机臂41,支撑组件42连接在机臂41的底部两侧,并将机臂41支撑在台体31上方,机臂41与台体31之间形成一个可供箱梁节段100或箱梁节段200通过的通道,多个箱梁节段100运送到运输平台3上之后,可以在台体31上拼装成半幅箱梁200,台体31与支撑组件42可以采用焊接、锚固连接或者活动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这样,支撑组件42连接在机臂41的底部两侧,并将机臂41支撑在台体31上方,机臂41与台体31之间形成一个可供箱梁节段100通过的通道,使得箱梁节段100能够从运梁车1上转移到运输平台3上并拼装成半幅箱梁200,方便后续对箱梁进行吊装。
可选地,支撑组件42包括前支腿421、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于所述机臂41的长度方向上,前支腿421、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顺次设置在机臂41的底部;前支腿421、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均适于伸缩和/或翻折;前支腿421适于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400上,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均适于支撑在台体31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支腿421设置在机臂41底部朝前的一端并与机臂41垂直连接,前支腿421的中部设有翻折油缸,翻折油缸可使前支腿421的下半部分向前翻折或者竖直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400上,当需要架设箱梁时,翻折油缸带动前支腿421的下半部分向下翻折至竖直状态并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400上,当箱梁架设完毕需要移动架桥机2时,翻折油缸带动前支腿421的下半部分向前翻折至水平或不妨碍架桥机2走行的状态;中支腿422设置在机臂41底部的中部并与机臂41连接,中支腿422可以支撑在运输平台3的台体31上,也可以伸缩和/或前后翻折,当运梁车1需要与架桥机2对接时,中支腿422向下翻折并伸出至支撑在台体31上的支撑位上,当架桥机2需要吊装箱梁时,中支腿422收缩并向上翻折;后支腿423设置在机臂41底部朝后的一端并与机臂41连接,后支腿423可以支撑在运输平台3的台体31上,也可以伸缩和/或朝后翻折,当运梁车1需要与架桥机2对接时,后支腿423向后翻折,当架桥机需要吊装箱梁时,后支腿423向下翻折并伸出至支撑在台体31上的支撑位上。
这样,通过设置在机臂41底部的前支腿421、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将架桥机2的机臂41支撑在运输平台3的台体31和待架设的桥墩400上,并通过各支腿的伸缩和翻折,配合箱梁节段100的转移和吊装,使得架桥机2在吊装箱梁前可以预先完成过孔操作,降低了操作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可选地,架桥机2还包括起吊装置6,起吊装置6包括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均设置在机臂41上,并适于在机臂41上沿机臂41的长度方向走行或沿机臂41的宽度方向横移。
如图1至图4所示,机臂41上设有轨道,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通过挂轮或者其他组件连接在机臂41的轨道上,并且可以沿轨道走行和/或横移,前起重小车61用于起吊箱梁的前端,后起重小车62用于起吊箱梁的后端;当箱梁节段100在台体31上完成拼装后,架桥机2调整好吊装姿态,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分别起吊半幅箱梁200的前端和后端,并沿机臂41的轨道向前走行至架梁位后,横移至落梁位落梁完成半幅箱梁200的架设。
其中,图1和图4所示,机臂41的长度方向是指X轴的正向或反向,机臂41的宽度方向是指垂直于X轴、Z轴所在平面的直线的方向。
这样,通过起吊装置6在机臂41上的走行和横移,避免了架桥机2在吊装箱梁的同时进行过孔操作,降低了操作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上述的运架梁设备,包括:
步骤1、运架梁设备的架桥机2准备就位;
结合图1、图2、图4、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进行架设箱梁前,需要预先将运架梁设备的架桥机2准备就位,以避免在架设箱梁的过程中进行过孔操作,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图1、图2、图4、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架桥机2的运输平台3承载机体4沿既有线路的桥面300走行至待架设箱梁的工位,并固定在桥面300上;
步骤1.2、将前支腿421向下翻折,并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400上;
步骤1.3、将后支腿423朝后翻折至水平状态;
步骤2、运梁车1的车体11与运输平台3的台体31对接;
具体地,结合图5、图11和图14所示,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运梁车1走行至对接工位,对接结构5的调整油缸54调整运输平台3的台体31高度或者运梁车1的车体11高度,使台体31的凸起结构51伸入车体11的凹槽结构52内,运梁车1的第一轨道13与运输平台3的第二轨道32对位;
步骤2.2、通过固定组件53将车体11与台体31连接;
步骤3、运梁车1的驮梁台车12将箱梁节段100运送至运输平台3上,多个箱梁节段100在运输平台3上拼装成半幅箱梁200,或者,运梁车1的驮梁台车12将预先拼装的半幅箱梁200运送至运输平台3上;
具体地,结合图9、图10、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通过插销将牵引组件14的动力油缸141连接在台体31的牵引孔312上,并根据驮梁台车12的走行情况实时调整动力油缸141的位置,通过动力油缸141的伸缩带动驮梁台车12沿第一轨道13和第二轨道32走行;
步骤3.2、若驮梁台车12载运的是箱梁节段100,则依次将多个箱梁节段100转移至台体31上的预定位置并进行拼装,若驮梁台车12载运的是半幅箱梁200,则牵引驮梁台车12至预定位置;
本步骤中,对于施工条件较好的路段或者待架设的桥墩400跨度较小,箱梁节段100重量较轻时,箱梁节段100可以在驮梁台车12运载之前在梁场进行拼装,这样可以减少在施工现场的操作时间,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步骤4、调整架桥机2的支撑组件42的支撑姿态;
具体地,结合图18,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后支腿423伸出向下翻折,并支撑在台体31的支撑位上;
步骤4.2、中支腿422朝前翻折至水平状态;
步骤5、架桥机2的起吊装置6吊装半幅箱梁200;
具体地,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沿机臂41上的轨道走行至半幅箱梁200的上方;
步骤5.2、前起重小车61连接半幅箱梁200的前端并抬起半幅箱梁200的前端,前驮梁台车沿第二轨道32的左侧分支轨道左移至台体31的左侧;
本步骤中,由于前驮梁台车可以沿第二轨道32的左侧分支轨道左移至台体31的左侧,从而不影响后驮梁台车沿第二轨道32走行至第二轨道32的尽头,可以最大限度地运送半幅箱梁200。
步骤5.3、前起重小车61和后驮梁台车共同移动半幅箱梁200至后驮梁台车走行至第二轨道32的尽头;
本步骤中,采用前起重小车61和后驮梁台车共同移动半幅箱梁200的方式,使得半幅箱梁200在朝前运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心,并且走行在第二轨道32上,没有完全悬空,更加平稳、安全。
步骤5.4、后起重小车62移动至吊梁位并连接半幅箱梁200的后端,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共同移动半幅箱梁200至架梁位;
步骤5.5、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共同向一侧横移至半幅箱梁200的落梁位,落梁架设半幅箱梁200;
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以完成另外半幅箱梁200的吊装。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至步骤6,以完成箱梁的架设。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梁车(1),其包括车体(11)和驮梁台车(12),所述车体(11)设有第一轨道(13),所述驮梁台车(12)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13)上,并适于承载箱梁节段(100)或半幅箱梁(200)沿所述第一轨道(13)走行;
架桥机(2),其包括运输平台(3)和机体(4),所述运输平台(3)与所述机体(4)连接,并适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机体(4),所述运输平台(3)的台体(31)设有第二轨道(32),所述第二轨道(32)适于供所述驮梁台车(12)走行;
对接结构(5),其适于连接所述运梁车(1)和所述架桥机(2),所述运梁车(1)与所述架桥机(2)连接后,所述第一轨道(13)与所述第二轨道(32)对位,所述驮梁台车(12)适于从所述第一轨道(13)走行至所述第二轨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5)包括凸起结构(51)、凹槽结构(52)和固定组件(53),所述凸起结构(51)设置在所述车体(11)朝向所述台体(31)的一端,所述凹槽结构(52)设置在所述台体(31)朝向所述车体(11)的一端,和/或,所述凸起结构(51)设置在所述台体(31)朝向所述车体(11)的一端,所述凹槽结构(52)设置在所述车体(11)朝向所述台体(31)的一端,所述凸起结构(51)适于伸入所述凹槽结构(52)内;所述固定组件(53)适于连接所述车体(11)和所述台体(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3)包括连接板(531)、第一插销(532)、卡板(533)和第二插销(534),两个所述第一插销(532)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板(531)的两端与所述车体(11)和所述台体(31)连接,所述卡板(533)与所述第一插销(532)连接以固定所述连接板(531);所述车体(11)设有第一销孔(111),所述台体(31)设有第二销孔(311),所述第二插销(534)适于插入所述第一销孔(111)和所述第二销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5)还包括调整油缸(54),所述调整油缸(54)的一端适于支撑在桥面(300)上,所述调整油缸(54)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车体(11)或所述台体(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驮梁台车(12)包括牵引组件(14),所述牵引组件(14)适于与所述台体(31)连接,并牵引所述驮梁台车(12)沿所述第一轨道(13)和/或所述第二轨道(32)走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14)包括动力油缸(141)、牵引板(142)和牵引绳(143),所述动力油缸(141)的一端与所述台体(31)连接,所述动力油缸(141)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板(142)连接,所述牵引板(142)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牵引绳(143)与所述驮梁台车(12)的车架(1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31)上设有牵引孔(312),所述牵引孔(312)在所述台体(31)的顶面沿所述台体(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适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力油缸(141)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包括机臂(41)和支撑组件(42),所述支撑组件(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台体(31)连接,并适于支撑所述机臂(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2)包括前支腿(421)、中支腿(422)和后支腿(423),于所述机臂(4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支腿(421)、所述中支腿(422)和所述后支腿(423)顺次设置在所述机臂(41)的底部;所述前支腿(421)、所述中支腿(422)和所述后支腿(423)均适于伸缩和/或翻折;所述前支腿(421)适于支撑在待架设的桥墩(400)上,所述中支腿(422)和所述后支腿(423)均适于支撑在所述台体(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机(2)还包括起吊装置(6),所述起吊装置(6)包括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所述前起重小车(61)和所述后起重小车(62)均设置在所述机臂(41)上,并适于在所述机臂(41)上沿所述机臂(41)的长度方向走行或沿所述机臂(41)的宽度方向横移。
11.一种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架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所述运架梁设备的架桥机(2)准备就位;
步骤2、所述运梁车(1)的车体(11)与所述运输平台(3)的台体(31)对接;
步骤3、所述运梁车(1)的驮梁台车(12)将所述箱梁节段(100)运送至所述运输平台(3)上,多个所述箱梁节段(100)在所述运输平台(3)上拼装成所述半幅箱梁(200),或者,所述运梁车(1)的驮梁台车(12)将预先拼装的所述半幅箱梁(200)运送至所述运输平台(3)上;
步骤4、调整所述架桥机(2)的支撑组件(42)的支撑姿态;
步骤5、所述架桥机(2)的起吊装置(6)吊装所述半幅箱梁(200);
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以完成另外所述半幅箱梁(200)的吊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4613.2A CN111851319A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4613.2A CN111851319A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51319A true CN111851319A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7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94613.2A Pending CN111851319A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5131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1036A (zh) * | 2021-01-18 | 2021-05-07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磁浮轨排运铺机及运铺方法 |
CN114394513A (zh) * | 2022-01-11 | 2022-04-2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的轨道梁起吊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4066A (zh) * | 2003-05-13 | 2004-07-21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 | 轻轨交通pc轨道梁运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JP2009127317A (ja) * | 2007-11-26 | 2009-06-11 | Sanshin Kogyo Kk | 橋梁架設装置 |
CN206666944U (zh) * | 2017-04-21 | 2017-11-24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
CN208265649U (zh) * | 2018-05-30 | 2018-12-21 | 郭宇涵 | 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 |
CN109610319A (zh) * | 2018-07-08 | 2019-04-12 | 中铁十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低位运梁车及桥梁架设施工方法 |
CN210012012U (zh) * | 2019-06-18 | 2020-02-04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可拼接式周转箱 |
CN110747757A (zh) * | 2019-11-26 | 2020-02-04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整孔梁换架设备 |
CN212656128U (zh) * | 2020-08-10 | 2021-03-05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运架梁设备 |
-
2020
- 2020-08-10 CN CN202010794613.2A patent/CN1118513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4066A (zh) * | 2003-05-13 | 2004-07-21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 | 轻轨交通pc轨道梁运架设备及施工方法 |
JP2009127317A (ja) * | 2007-11-26 | 2009-06-11 | Sanshin Kogyo Kk | 橋梁架設装置 |
CN206666944U (zh) * | 2017-04-21 | 2017-11-24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
CN208265649U (zh) * | 2018-05-30 | 2018-12-21 | 郭宇涵 | 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 |
CN109610319A (zh) * | 2018-07-08 | 2019-04-12 | 中铁十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低位运梁车及桥梁架设施工方法 |
CN210012012U (zh) * | 2019-06-18 | 2020-02-04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可拼接式周转箱 |
CN110747757A (zh) * | 2019-11-26 | 2020-02-04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整孔梁换架设备 |
CN212656128U (zh) * | 2020-08-10 | 2021-03-05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运架梁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1036A (zh) * | 2021-01-18 | 2021-05-07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磁浮轨排运铺机及运铺方法 |
CN114394513A (zh) * | 2022-01-11 | 2022-04-2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的轨道梁起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0482B (zh) | 带行走机构的塔吊 | |
CN106400701B (zh) | 一种单主梁低位平衡悬臂拼装架桥机 | |
US9222277B2 (en) | Scissors lift assembly for jacking tower | |
CN1311134C (zh) | 下导梁式架桥机及其架梁方法 | |
CN111851319A (zh) | 一种运架梁设备及架设箱梁的施工方法 | |
CN210366808U (zh) | 一种用于轨道行走的升降拆除装置 | |
CN111335182A (zh) | 轻便式独轨架桥机及架桥过程中钢柱、钢梁安装方法 | |
CN212656128U (zh) | 一种运架梁设备 | |
KR101373098B1 (ko) |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방법 | |
CN112695642A (zh) | 桥面吊机 | |
JP4962252B2 (ja) | 橋梁の架設工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 |
CN213059940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桥墩吊装机 | |
CN203684113U (zh) | 自动落梁平台装置 | |
CN111675112B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桥墩吊装机、施工方法及过天桥方法 | |
CN113605448A (zh) | 一种轨交车站底层结构的拼装机及拼装工艺 | |
CN100395411C (zh) | 走行式箱梁架桥机 | |
CN212292560U (zh) | 一种大吨位管环吊装机 | |
CN216377240U (zh) | 一种钢桁梁内铁路桥面系用桁车 | |
CN212387581U (zh) | 一种起重机拆卸的安全支撑装置 | |
CN212582675U (zh) | 一种步履式打桩机 | |
CN211200095U (zh) | 一种架桥机支腿与主梁的配合结构 | |
CN114476962A (zh) | 一种基于桥面吊机的钢混组合梁架设系统 | |
CN108130864A (zh) |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及施工方法 | |
CN111470431B (zh) | 一种大吨位管环吊装机 | |
CN110273374B (zh) | 一种无隧道架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