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7542A -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47542A CN111847542A CN202010741195.0A CN202010741195A CN111847542A CN 111847542 A CN111847542 A CN 111847542A CN 202010741195 A CN202010741195 A CN 202010741195A CN 111847542 A CN111847542 A CN 1118475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fixedly connected
- wall
- rotating rod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01 back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35/31—Coup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01F35/717—Feed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feeding the components to the mixer
- B01F35/71805—Feed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feeding the components to the mixer using valves, gates, orifices or openings
- B01F35/718051—Feed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feeding the components to the mixer using valves, gates, orifices or openings being adjus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B01F35/751—Discharging by opening a gate, e.g. using discharge pad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B01F35/754—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 B01F35/7547—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using valves, gates, orifices or open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2035/35—Use of other gener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lements in mixing devices
- B01F2035/351—Sea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30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02F2103/023—Water in cool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输液瓶主体,所述输液瓶主体上方右侧固连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固连有腔室。本发明解决了现在的血液净化用加注装置在进行加注时一般通过开启阀门然后通过连接管将液体注入输液瓶内部,但是这种加注方式一般需人为进行操作,当阀门关闭时,由于管道内部的水会发生导流现象,从而导致操作者无法对输液瓶进行定量的加注,为后续的输液造成的不准确性的问题,避免装置在加注时发生回流,从而提升了装置加注时的准确性,使装置可进行定量加注,且装置不需人为操作,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风电厂的一般通过将污水进行过滤、投药和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净化,即可进行循环利用,比如公开号为CN111121529A公开的针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循环水侧泥污清理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工艺管路进行了改进,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短时间的停用间隙,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对循环水侧的泥污进行清理,使得循环水侧的泥污清理更加简单、快捷、及时,且不会对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造成损伤,提高了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效果,保障生产稳定,以及在循环水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倒淋管道,且接入点位于循环水进水阀和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之间,能利用现有的循环水进水阀切断循环水进水,且将倒淋管道设置在低点,利用高低位置差,有利于排出列管式循环水冷却器的循环水侧的积水和泥污;又比如公开号为CN107376647A公开的一种开式循环水旁滤装置及使用其的循环水处理方法,过滤器的防碰撞装置采用整体橇装式,结构先进可靠,能够有效防止管式陶瓷膜的机械损伤,而且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运输、安装方便快捷,循环水旁滤装置采用先进的过滤、反洗与加药流程,两台过滤器之间可以切换使用,可在线进行药物浸泡与清水反洗,全天不间断运行,循环水旁滤装置的适用范围广、耐污染性好、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再生性能好,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又比如公开号为CN109775790A公开的一种开式循环水和闭式循环水混联型设备,风机采用自上向下的鼓风式,能够使风受到约束,更好的参与传质传热,并且由塔顶进风更为洁净;并且外设的外挡风板和收水器能够降低水汽的损失,因此可知现有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的循环水装置在运行时,一般通过对混合腔进行投料从而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传统的污水在进入混合腔时一般需人为进行关闭阀门,然后进行投料混合,混合完成后然后再次打开水阀放入污水,再次进行投料,依次进行操作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但是这种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大大增加了人为的劳动强度,因此亟需新型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循环水装置需人为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污水放置容器,所述污水放置容器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且抽水泵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顶端套设有药液腔,所述混合腔主体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出水管,且混合腔主体右端固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所述出水管顶端开设有槽孔,且第一转杆贯穿于槽孔,所述出水管左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杆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二齿轮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且第二棘轮左端啮合有齿板,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和第三齿轮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外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齿板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所述第二转杆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外壁缠绕有皮带,且皮带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外壁,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转杆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连接杆外壁固连有第五齿轮,且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套设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前端啮合于第五齿轮,所述第二齿条右端铰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远离第二齿条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
进一步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固连于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右端固连有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固连于第二齿条。
进一步在于:所述出水管左端固连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于第一密封板。
进一步在于:所述槽孔内壁固连有第一密封垫,且第一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四转杆,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底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且第三连接杆左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三锥形齿轮,所述混合腔主体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右端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右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且第五锥形齿轮外壁啮合于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外壁固连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后端啮合于第三齿条,且第三齿条插设于连接管道内部,所述第三齿条顶端固连有第二密封板。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底端固连有第三密封垫,且第三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设置有出水管、第一转杆、搅拌叶片、槽孔、第一密封垫、出水口、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棘轮、第二棘轮、齿板和第一连接杆,当水流进入出水管内部且对搅拌叶片进行冲击时,带动搅拌叶片和第一转杆进行旋转,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进行旋转,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进行同向旋转,通过第一连接杆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在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从而带动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进行旋转,带动齿板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通过该机构可利用水本身的冲击力带动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齿板进行往复运动,同时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齿条、第二转杆、第四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三转杆、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固定板、第三连接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五齿轮、固定套筒、第二齿条、铰接杆和第一密封板,通过齿板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一齿条进行前后的往复移动,通过第一齿条啮合于第四齿轮的作用,带动第四齿轮和第一皮带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皮带的作用,带动第三转杆和第一锥形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的作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连接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一固定板的作用,保证了第三连接杆在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三连接杆的旋转带动第五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五齿轮啮合于第二齿条的作用,带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通过铰接杆的作用,带动第一密封板向左移动,此时即可通过出水口进行出水,通过第二连接杆的上下移动,即可带动第二齿条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出水口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控制,上述装置,解决了现在的循环水装置在运行时,一般通过对混合腔进行投料从而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传统的污水在进入混合腔时一般需人为进行关闭阀门,然后进行投料混合,混合完成后然后再次打开水阀放入污水,再次进行投料,依次进行操作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但是这种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大大增加了人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当一定量的污水进入混合腔主体内部时,此时出水口关闭从而提升污水在混合腔主体内部的混合时间,保证了装置的净化效果,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使装置可通过污水的冲击进行自动关闭于开启,降低了人为的劳动强度;
2、该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设置有第四转杆、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二固定板、第四连接杆、第五锥形齿轮、第六齿轮、第三齿条和第二密封板,当第三连接杆进行旋转时,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三锥形齿轮和第五锥形齿轮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五锥形齿轮进行旋转,且第五锥形齿轮的旋转方向和第四锥形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带动第六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六齿轮和第三齿条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三齿条和第二密封板向上移动,此时出液口打开,即可进行出液,通过该机构,当污水进行流动时,即可带动药液腔进行定量出料,使操作者仅需对连接管道内部进行定期输液即可,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且提升了装置出液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合腔处正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腔处正视剖面局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往复机构和传动机构处正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联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处正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联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处正视剖面局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搅拌叶片的俯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往复机构处俯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往复机构处俯视剖面局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装置主体;110、污水放置容器;120、抽水泵;130、过滤腔;140、混合腔主体;141、第一滑槽;142、第一滑块;150、连接管道;160、药液腔;170、净水放置容器;180、出液口;200、旋转机构;210、出水管;211、限位杆;220、第一转杆;230、搅拌叶片;240、槽孔;250、第一密封垫;260、出水口;300、往复机构;310、第一齿轮;320、第二齿轮;330、第三齿轮;340、第一棘轮;350、第二棘轮;360、齿板;370、第一连接杆;400、传动机构;410、第二连接杆;420、第一齿条;430、第二转杆;440、第四齿轮;450、第一皮带轮;460、第三转杆;470、第二皮带轮;480、皮带;500、联动机构;510、第一锥形齿轮;520、第一固定板;530、第三连接杆;540、第二锥形齿轮;550、第五齿轮;560、固定套筒;561、第二滑槽;562、第二滑块;570、第二齿条;580、铰接杆;590、第一密封板;591、第二密封垫;600、升降机构;610、第四转杆;620、第三锥形齿轮;630、第四锥形齿轮;640、第二固定板;650、第四连接杆;660、第五锥形齿轮;670、第六齿轮;680、第三齿条;690、第二密封板;691、第三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污水放置容器110,污水放置容器110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20,抽水泵12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130,过滤腔13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140,且抽水泵12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14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150,连接管道150顶端套设有药液腔160,混合腔主体14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170,连接管道150内部开设有出液口180,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00,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300,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00,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500,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600,旋转机构200包括出水管210,且混合腔主体140右端固连有出水管210,出水管210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220,且第一转杆220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230,出水管210顶端开设有槽孔240,且第一转杆220贯穿于槽孔240,出水管210左端开设有出水口260,往复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第一转杆220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10,第一齿轮31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0,第一齿轮310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330,第三齿轮330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340,第二齿轮320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350,且第二棘轮350左端啮合有齿板360,第二齿轮320底端和第三齿轮330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370,通过第一连接杆370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第二齿轮320和第三齿轮330在旋转时的稳定性,且第一连接杆370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210外壁,通过该机构可利用水本身的冲击力带动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齿板360进行往复运动,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二连接杆410,齿板360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410,且第二连接杆410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42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430,且第二转杆430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440,第四齿轮440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420,第二转杆430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45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460,且第三转杆460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470,第二皮带轮470外壁缠绕有皮带480,且皮带480远离第二皮带轮47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450外壁,联动机构50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10,第三转杆460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51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520,且第一固定板520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30,第三连接杆530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540,且第二锥形齿轮540外壁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510,第三连接杆530外壁固连有第五齿轮550,且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套筒560,固定套筒560内部套设有第二齿条570,且第二齿条570前端啮合于第五齿轮550,第二齿条570右端铰接有铰接杆580,且铰接杆580远离第二齿条57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590,通过第二连接杆410的上下移动,即可带动第二齿条570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出水口260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控制,上述装置,解决了现在的循环水装置在运行时,一般通过对混合腔进行投料从而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传统的污水在进入混合腔时一般需人为进行关闭阀门,然后进行投料混合,混合完成后然后再次打开水阀放入污水,再次进行投料,依次进行操作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但是这种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大大增加了人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当一定量的污水进入混合腔主体140内部时,此时出水口260关闭从而提升污水在混合腔主体140内部的混合时间,保证了装置的净化效果,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使装置可通过污水的冲击进行自动关闭于开启,降低了人为的劳动强度。
混合腔主体140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41,且第一滑槽14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2,第一滑块142远离第一滑槽141的一端固连于第二连接杆410,通过第一滑块142在第一滑槽141内部滑动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第二连接杆410在前后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
第一密封板590右端固连有第二密封垫591,且第二密封垫591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第二密封垫591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密封板590在对出水口260进行密封时的密封效果。
固定套筒560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561,且第二滑槽56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62,第二滑块562远离第二滑槽561的一端固连于第二齿条570,通过第二滑块562在第二滑槽561内部滑动的作用,提升了第二齿条570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出水管210左端固连有限位杆211,且限位杆211贯穿于第一密封板590,通过限位杆211的作用,可使第一密封板590在移动时进行左右定向移动,避免第一密封板590的移动发生偏移。
槽孔240内壁固连有第一密封垫250,且第一密封垫250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第一密封垫250的作用,保证第一转杆220在旋转时出水管210的密封性,避免混合腔主体140内部污水泄漏。
升降机构600包括第四转杆61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四转杆610,第四转杆610底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620,且第三连接杆530左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630,第四锥形齿轮630外壁啮合于第三锥形齿轮620,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二固定板640,且第二固定板640右端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650,第四连接杆650右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660,且第五锥形齿轮660外壁啮合于第四转杆610,第四连接杆650外壁固连有第六齿轮670,第六齿轮670后端啮合于第三齿条680,且第三齿条680插设于连接管道150内部,第三齿条680顶端固连有第二密封板690,通过第三齿条680和第二密封板690的上下移动,即可使出液口180打开与关闭,通过该机构,当污水进行流动时,即可带动连接管道150进行定量出料,使操作者仅需对连接管道150内部进行定期输液即可,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且提升了装置出液量的准确性。
第二密封板690底端固连有第三密封垫691,且第三密封垫691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第三密封垫691的作用,保证了第二密封板690在对出液口180进行密封时的密封效果,避免药液腔160内部的液体泄漏。
工作原理:当水流进入出水管210内部且对搅拌叶片230进行冲击时,带动搅拌叶片230和第一转杆220进行旋转,带动第一齿轮310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20和第三齿轮330进行旋转,且第二齿轮320和第三齿轮330进行同向旋转,通过第一连接杆370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第二齿轮320和第三齿轮330在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齿轮320和第三齿轮330从而带动那个第一棘轮340和第二棘轮350进行旋转,带动齿板360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通过齿板360带动第二连接杆410和第一齿条420进行前后的往复移动,通过第一齿条420啮合于第四齿轮440的作用,带动第四齿轮440和第一皮带轮450进行旋转,通过第一皮带轮450和皮带480的作用,带动第三转杆460和第一锥形齿轮510进行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540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510的作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540和第三连接杆530进行旋转,通过第一固定板520的作用,保证了第三连接杆530在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三连接杆530的旋转带动第五齿轮550进行旋转,通过第五齿轮550啮合于第二齿条570的作用,带动第二齿条570向下移动,通过铰接杆580的作用,带动第一密封板590向左移动,此时即可通过出水口260进行出水,通过第二连接杆410的上下移动,即可带动第二齿条570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出水口260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控制;
当第三连接杆530进行旋转时,带动第四锥形齿轮630进行旋转,通过第四锥形齿轮630和第三锥形齿轮620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620进行旋转,通过第三锥形齿轮620和第五锥形齿轮660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五锥形齿轮660进行旋转,且第五锥形齿轮660的旋转方向和第四锥形齿轮630的旋转方向相反,带动第六齿轮670进行旋转,通过第六齿轮670和第三齿条680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三齿条680和第二密封板690向上移动,此时出液口180打开,即可进行出液,到此操作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污水放置容器(110),所述污水放置容器(110)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20),所述抽水泵(12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腔(130),所述过滤腔(13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混合腔主体(14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插设有连接管道(150),所述连接管道(150)顶端套设有药液腔(16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左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净水放置容器(170),所述连接管道(150)内部开设有出液口(18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往复机构(3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50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600),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出水管(210),且混合腔主体(140)右端固连有出水管(210),所述出水管(210)底端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220),且第一转杆(220)外壁固连有搅拌叶片(230),所述出水管(210)顶端开设有槽孔(240),且第一转杆(220)贯穿于槽孔(240),所述出水管(210)左端开设有出水口(260),所述往复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转杆(220)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10),所述第一齿轮(31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0),所述第一齿轮(310)左端啮合有第三齿轮(330),所述第三齿轮(330)顶端固连有第一棘轮(340),所述第二齿轮(320)顶端固连有第二棘轮(350),且第二棘轮(350)左端啮合有齿板(360),所述第二齿轮(320)底端和第三齿轮(330)底端皆固连有第一连接杆(370),且第一连接杆(370)另一端皆轴承连接于出水管(210)外壁,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二连接杆(410),所述齿板(360)顶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410),且第二连接杆(410)左端固连有第一齿条(42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二转杆(430),且第二转杆(430)底端固连有第四齿轮(440),所述第四齿轮(440)外壁啮合于第一齿条(420),所述第二转杆(430)外壁固连有第一皮带轮(45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三转杆(460),且第三转杆(460)外壁固连有第二皮带轮(470),所述第二皮带轮(470)外壁缠绕有皮带(480),且皮带(480)远离第二皮带轮(47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皮带轮(450)外壁,所述联动机构(50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第三转杆(460)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一固定板(520),且第一固定板(520)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30),所述第三连接杆(530)右端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540),且第二锥形齿轮(540)外壁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510),所述第三连接杆(530)外壁固连有第五齿轮(550),且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套筒(560),所述固定套筒(560)内部套设有第二齿条(570),且第二齿条(570)前端啮合于第五齿轮(550),所述第二齿条(570)右端铰接有铰接杆(580),且铰接杆(580)远离第二齿条(570)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5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主体(140)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41),且第一滑槽(14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2),所述第一滑块(142)远离第一滑槽(141)的一端固连于第二连接杆(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590)右端固连有第二密封垫(591),且第二密封垫(591)材质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560)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561),且第二滑槽(56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62),所述第二滑块(562)远离第二滑槽(561)的一端固连于第二齿条(5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10)左端固连有限位杆(211),且限位杆(211)贯穿于第一密封板(5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240)内壁固连有第一密封垫(250),且第一密封垫(250)材质为橡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00)包括第四转杆(61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四转杆(610),所述第四转杆(610)底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620),且第三连接杆(530)左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630),所述第四锥形齿轮(630)外壁啮合于第三锥形齿轮(620),所述混合腔主体(140)顶端内壁固连有第二固定板(640),且第二固定板(640)右端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650),所述第四连接杆(650)右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660),且第五锥形齿轮(660)外壁啮合于第四转杆(610),所述第四连接杆(650)外壁固连有第六齿轮(670),所述第六齿轮(670)后端啮合于第三齿条(680),且第三齿条(680)插设于连接管道(150)内部,所述第三齿条(680)顶端固连有第二密封板(6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690)底端固连有第三密封垫(691),且第三密封垫(691)材质为橡胶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41195.0A CN111847542A (zh) | 2020-07-29 | 2020-07-29 |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41195.0A CN111847542A (zh) | 2020-07-29 | 2020-07-29 |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47542A true CN111847542A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4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41195.0A Withdrawn CN111847542A (zh) | 2020-07-29 | 2020-07-29 |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4754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03194A (zh) * | 2021-01-04 | 2021-03-16 | 李红 | 一种液化天然气装置用具有方便检修结构的低温阀 |
CN118807597A (zh) * | 2024-09-14 | 2024-10-22 | 安徽松羽生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夹套空气隔离功能的半自动化配液工艺 |
-
2020
- 2020-07-29 CN CN202010741195.0A patent/CN11184754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03194A (zh) * | 2021-01-04 | 2021-03-16 | 李红 | 一种液化天然气装置用具有方便检修结构的低温阀 |
CN118807597A (zh) * | 2024-09-14 | 2024-10-22 | 安徽松羽生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夹套空气隔离功能的半自动化配液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53419B (zh) | 一种重金属废水沉淀设备 | |
CN111875092B (zh) | 一种渔业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 |
CN111847542A (zh) | 一种风电厂用的无水低热排放循环水装置 | |
CN206308218U (zh) | 高效污水处理净化槽 | |
CN214528451U (zh) | 一种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 | |
CN118084260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分级式净化池 | |
CN219502179U (zh) | 一种2-氯烟酸分离提纯装置 | |
CN219730590U (zh) | 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 |
CN20882440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药剂溶液制备机 | |
CN21191301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快速过滤装置 | |
CN211987503U (zh)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回收利用装置 | |
CN115093053A (zh) | 一种园林景观设计综合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4890488A (zh) |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真空收集处理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 |
CN222454592U (zh) | 一种冷轧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9128487U (zh) | 一种碳酸钙生产用清理装置 | |
CN220779760U (zh) | 一种气旋喷淋塔气动混流装置 | |
CN112065784A (zh) | 一种污水垃圾分离处理水泵 | |
CN220503037U (zh) | 一种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制备罐 | |
CN213950855U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消毒过滤装置 | |
CN221451831U (zh) | 一种水处理过滤罐结构 | |
CN221479560U (zh) | 一种湖水净化利用装置 | |
CN222700489U (zh) | 一种化纤生产用浸油设备 | |
CN219603307U (zh) | 一种渣浆水处理装置 | |
CN220071395U (zh) | 一种带高压管道药剂投加装置 | |
CN221358750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