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6169A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46169A CN111846169A CN202010831176.7A CN202010831176A CN111846169A CN 111846169 A CN111846169 A CN 111846169A CN 202010831176 A CN202010831176 A CN 202010831176A CN 111846169 A CN111846169 A CN 1118461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sealing
- resistant
- end cover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88 borosilicat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001—Underwater vessel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e.g. unmanned underwater vessel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涉及水下探测通信领域,包括耐压玻璃窗、第一密封端盖、透镜模组、耐压舱体、通信电路模组、电路板固定架、第二密封端盖和水密连接器;耐压玻璃窗与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二端连接透镜模组,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的第一端连接,通信电路模组安装在耐压舱体内且两端分别设有电路板固定架与耐压舱体的内壁贴合,通信电路模组用于发射或接收光信号,第二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的第二端连接,水密连接器穿过第二密封端盖与通信电路模组连接;本申请具有较高的水密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可为水下无线通信设施提供安全可靠的密封环境,结构简单可靠、安装及施工布放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探测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背景技术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的表面积并且海洋资源丰富,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多的水下探测设备、海底观测系统及传感器投入使用,为了获得更多的海洋信息就要求更多的海底光电缆组成的网络被敷设于水下,这必然造成经济成本的大幅增多。因此为节约水下通信成本,迫切需求一种传输距离长、通信速率高、保密性好的水下长距离无线光通信的方式,这就对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提出了需求。
水下无线光通信可借助海洋观测系统进行采集有关海洋学的数据、监测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探查海底目标以及远距离图像传输等活动,具有水下环境适应性好、扩展升级快、保密性较强、通信速率高等特点,水下无线光通信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深海中各种观测平台的互联、数据信息收集与交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是实现水下长距离无线光通信的前提,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适应海水环境,可快速布放的水下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该耐压密封舱结构和布放简单,而且可实现水下无线通信,从而大大减少海底光电缆敷设成本,方便与水下检测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包括:
耐压玻璃窗,用于承受外部水体压力,并与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一端连接形成密封面;
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与耐压玻璃窗和耐压舱体之间形成密封面,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二端连接透镜模组;
透镜模组,与耐压玻璃窗配合用于传输无线光信号;
耐压舱体,为通信电路模组实现无线通信提供一个可靠的密封空间;
通信电路模组,安装在耐压舱体内,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光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水密连接器传输至外部终端;
第一电路板固定架,与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一端连接固定,并与耐压舱体的内壁贴合;
第二电路板固定架,与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二端连接固定,并与耐压舱体的内壁贴合;
第二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与耐压舱体形成一密封面;
水密连接器,用于传输光电信号和提供电能,安装在第二密封端盖上并穿过第二密封端盖与通信电路模组连接;
水密连接器与耐压玻璃窗、第一密封端盖、耐压舱体和第二密封端盖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舱体。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透镜模组包括透镜和透镜压板,透镜压板安装在透镜的第一端面上,透镜的第二端面靠近耐压玻璃窗,透镜作为无线光信号的接收或发射窗口,通过透镜压板与第一密封端盖固定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还包括调节支架,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路板固定架连接,调节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密封端盖固定连接,调节支架用于调节通信电路模组中的光源与透镜模组之间的焦距。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用于固定压紧耐压玻璃窗和第一密封端盖。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密封端盖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透镜的第二端面位于第一密封端盖的圆环形中,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二端有螺纹孔与透镜压板配合用于安装透镜,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一端设有密封槽与耐压玻璃窗的密封端面配合,形成纵向密封。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耐压舱体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端盖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耐压舱体的第二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第二密封端盖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电路板固定架和第二电路板固定架为同一结构形式,包括橡胶条和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固定在通信电路模组的两端,用于支撑与固定通信电路模组,橡胶条安装在金属框架外圈的槽内并与耐压舱体的内壁接触,用于减小或过滤部分振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调节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路板固定架实现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一端与透镜模组之间的轴向距离调节。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透镜与第一密封端盖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透镜、第一密封端盖以及耐压舱体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一端;
耐压舱体与第二密封端盖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耐压舱体与第二密封端盖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二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密封舱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舱体的第一端相对设置,第一密封舱体接收第二密封舱体发出的无线光信号,或者向第二密封舱体发射无线光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在耐压密封舱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固定环、耐压玻璃窗和第一密封端盖,固定环将耐压玻璃窗、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压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耐压玻璃窗与第一密封端盖通过O型密封圈组成双重密封面,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通过O型密封圈组成双重密封面,保证密封舱体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通过设计合理耐压玻璃窗结构及密封方式,可以使密封舱体适应不同的水深要求,保证内部元器件不受水压作用。在耐压密封舱的第二端,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端盖和水密接插件,可保证整个耐压密封舱体的全密封性,通过一个水密接插件即可实现供电和信号的传输。在通信电路模组的固定方式上设置了可调支架,方便实现光源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耐压密封舱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耐压密封舱中的透镜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耐压密封舱中的电路板固定架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环1、耐压玻璃窗2、第一密封端盖3、透镜模组、耐压舱体6、通信电路模组7、第一电路板固定架8、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调节支架10、第二密封端盖11和水密连接器12,其中透镜模组包括透镜4和透镜压板5。
固定环1用于固定压紧耐压玻璃窗2和第一密封端盖3。
耐压玻璃窗2用于承受外部水体压力,并与第一密封端盖3的第一端连接形成密封面。
第一密封端盖3与耐压舱体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与耐压玻璃窗2和耐压舱体6之间形成密封面,第一密封端盖3的第二端连接透镜模组。其中第一密封端盖3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透镜4的第二端面位于第一密封端盖3的圆环形中,第一密封端盖3的第二端有螺纹孔与透镜压板配合用于安装透镜4,第一密封端盖3的第一端设有密封槽与耐压玻璃窗2的密封端面配合,形成纵向密封。
透镜模组与耐压玻璃窗2配合用于传输无线光信号。透镜压板5安装在透镜4的第一端面上,透镜4的第二端面靠近耐压玻璃窗2,透镜4作为无线光信号的接收或发射窗口,通过透镜压板5与第一密封端盖3固定连接。透镜4与第一密封端盖3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第一密封端盖3与耐压舱体6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透镜4、第一密封端盖3以及耐压舱体6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一端。如图2所示,透镜4为半球形结构,材质为高硼硅玻璃。透镜4包括球形结构401和安装边框402,安装边框402与透镜压板5贴合安装固定。
耐压舱体6为通信电路模组7实现无线通信提供一个可靠的密封空间。耐压舱体6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端盖3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也即第一密封端盖3的径向密封槽部分装入耐压舱体6的第一端的内腔的配合密封面中,第一密封端盖3的轴向密封槽与耐压玻璃窗2平面接触。耐压舱体6的第二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第二密封端盖11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也即第二密封端盖11的径向密封槽部分装入耐压舱体6的第二端内腔的配合密封面中。
通信电路模组7安装在耐压舱体6内,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光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水密连接器12传输至外部终端。通信电路模组7包括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源701,用于信号的控制、传输与采集,本申请的通信电路模组7采用市售模组,在此不具体介绍其内部电路结构。
第一电路板固定架8与通信电路模组7的第一端连接固定,并与耐压舱体6的内壁贴合。
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与通信电路模组7的第二端连接固定,并与耐压舱体6的内壁贴合。
本申请的第一电路板固定架8和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为同一结构形式,以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为例,如图3所示,包括橡胶条901和金属框架902,橡胶条901形同O型圈结构形式安装在金属框架902外圈的槽内并与耐压舱体6的内壁接触,用于减小或过滤部分振动;金属框架902固定在通信电路模组7的第二端,第一安装螺纹孔903和第二安装螺纹孔904设于金属框架902上,第一安装螺纹孔903用于支撑与固定通信电路模组7,第二安装螺纹孔904用于安装连接可调支架10。
调节支架1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连接,调节支架10的第二端与第二密封端盖11固定连接,调节支架10用于调节通信电路模组7中的光源701与透镜4模组之间的焦距。调节支架10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路板固定架9实现通信电路模组7的第一端与透镜4模组之间的轴向距离调节。
第二密封端盖11与耐压舱体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与耐压舱体6形成一密封面。耐压舱体6与第二密封端盖11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耐压舱体6与第二密封端盖11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二端。
水密连接器12用于传输光电信号和提供电能,安装在第二密封端盖11上并穿过第二密封端盖11与通信电路模组7连接。
水密连接器12与耐压玻璃窗2、第一密封端盖3、耐压舱体6和第二密封端盖11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舱体。
在使用耐压密封舱时,一般选用一对密封舱体,也即第一密封舱体和第二密封舱体同时使用,并且第一密封舱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舱体的第一端相对设置,第一密封舱体接收第二密封舱体发出的无线光信号,或者向第二密封舱体发射无线光信号。
本申请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的创新点是采用可靠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密封方式,设计上结构简单;采用耐压玻璃窗2与透镜4组合方式解决光通路的难点;利用调节支架10方便光源701与透镜4之间的距离调节,有利于光信号的控制;以上技术能够可靠地解决水下无线光通信的密封及光接收或发射的关键技术难题。
本申请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水下密封舱的不足,结构可靠,使用方便,机械强度高,具有通信距离远、通信方式简单的有点,能够实现水下快速通信功能,大大节约系统布放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可为我国今后的海洋科考、探测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下无线通信连接平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耐压玻璃窗,用于承受外部水体压力,并与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一端连接形成密封面;
所述第一密封端盖,与耐压舱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耐压玻璃窗和耐压舱体之间形成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二端连接透镜模组;
所述透镜模组,与所述耐压玻璃窗配合用于传输无线光信号;
所述耐压舱体,为通信电路模组实现无线通信提供一个可靠的密封空间;
所述通信电路模组,安装在所述耐压舱体内,用于发射或接收所述无线光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水密连接器传输至外部终端;
第一电路板固定架,与所述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一端连接固定,并与所述耐压舱体的内壁贴合;
第二电路板固定架,与所述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二端连接固定,并与所述耐压舱体的内壁贴合;
第二密封端盖,与所述耐压舱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耐压舱体形成一密封面;
所述水密连接器,用于传输光电信号和提供电能,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端盖上并穿过所述第二密封端盖与所述通信电路模组连接;
所述水密连接器与所述耐压玻璃窗、第一密封端盖、耐压舱体和第二密封端盖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模组包括透镜和透镜压板,所述透镜压板安装在所述透镜的第一端面上,所述透镜的第二端面靠近所述耐压玻璃窗,所述透镜作为所述无线光信号的接收或发射窗口,通过所述透镜压板与所述第一密封端盖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还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架连接,所述调节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密封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用于调节所述通信电路模组中的光源与所述透镜模组之间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用于固定压紧所述耐压玻璃窗和第一密封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透镜的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圆环形中,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二端有螺纹孔与所述透镜压板配合用于安装所述透镜,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第一端设有密封槽与所述耐压玻璃窗的密封端面配合,形成纵向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舱体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密封端盖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所述耐压舱体的第二端设有配合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端盖的密封槽进行配合形成横向密封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架和第二电路板固定架为同一结构形式,包括橡胶条和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固定在所述通信电路模组的两端,用于支撑与固定所述通信电路模组,所述橡胶条安装在金属框架外圈的槽内并与所述耐压舱体的内壁接触,用于减小或过滤部分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架实现所述通信电路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模组之间的轴向距离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与所述第一密封端盖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端盖与所述耐压舱体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所述透镜、第一密封端盖以及耐压舱体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一端;
所述耐压舱体与所述第二密封端盖之间装有两道O型密封圈,所述耐压舱体与所述第二密封端盖组成密封舱体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舱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舱体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密封舱体接收所述第二密封舱体发出的所述无线光信号,或者向所述第二密封舱体发射所述无线光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1176.7A CN111846169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1176.7A CN111846169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46169A true CN111846169A (zh) | 2020-10-30 |
CN111846169B CN111846169B (zh) | 2024-11-19 |
Family
ID=7296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31176.7A Active CN111846169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4616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3544A (zh) * | 2021-06-04 | 2021-08-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相机水下密封舱 |
CN113686315A (zh) * | 2021-07-24 | 2021-11-23 | 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波浪滑翔器通讯系统的密封舱 |
CN116409452A (zh) * | 2023-04-10 | 2023-07-11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海底电力通信耐压舱及拆装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5181Y (zh) * | 2007-07-07 | 2008-05-28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水密耐压舱体 |
CN203519909U (zh) * | 2013-11-07 | 2014-04-02 | 长春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激光扩束装置 |
CN203705343U (zh) * | 2013-11-12 | 2014-07-09 |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海洋叶绿素荧光原位监测仪 |
CN108337052A (zh) * | 2017-12-29 | 2018-07-2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研究所 | 一种使用光通信且具有熔断释放功能的通信传输装置 |
CN108627246A (zh) * | 2018-05-04 | 2018-10-09 | 陕西中科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可同步测量辐照度和辐亮度的高光谱辐射计 |
CN109250057A (zh) * | 2018-09-26 | 2019-01-22 | 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潜航器密封舱用堵头组件、密封舱结构及潜航器系统 |
CN110789694A (zh) * | 2019-06-20 | 2020-02-14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可视化水下密闭舱 |
CN212605741U (zh) * | 2020-08-18 | 2021-02-26 | 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10831176.7A patent/CN1118461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5181Y (zh) * | 2007-07-07 | 2008-05-28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水密耐压舱体 |
CN203519909U (zh) * | 2013-11-07 | 2014-04-02 | 长春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激光扩束装置 |
CN203705343U (zh) * | 2013-11-12 | 2014-07-09 |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海洋叶绿素荧光原位监测仪 |
CN108337052A (zh) * | 2017-12-29 | 2018-07-2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研究所 | 一种使用光通信且具有熔断释放功能的通信传输装置 |
CN108627246A (zh) * | 2018-05-04 | 2018-10-09 | 陕西中科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可同步测量辐照度和辐亮度的高光谱辐射计 |
CN109250057A (zh) * | 2018-09-26 | 2019-01-22 | 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潜航器密封舱用堵头组件、密封舱结构及潜航器系统 |
CN110789694A (zh) * | 2019-06-20 | 2020-02-14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可视化水下密闭舱 |
CN212605741U (zh) * | 2020-08-18 | 2021-02-26 | 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3544A (zh) * | 2021-06-04 | 2021-08-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相机水下密封舱 |
CN113686315A (zh) * | 2021-07-24 | 2021-11-23 | 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波浪滑翔器通讯系统的密封舱 |
CN116409452A (zh) * | 2023-04-10 | 2023-07-11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海底电力通信耐压舱及拆装方法 |
CN116409452B (zh) * | 2023-04-10 | 2024-04-23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海底电力通信耐压舱及拆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46169B (zh) | 2024-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46169A (zh)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
CN208255062U (zh) | 一种水下移动式水质监测系统 | |
CN102565870A (zh) | 深海可视化地球化学多参量原位综合探测系统 | |
JP7495518B2 (ja) | 自己絶縁型高帯域幅コネクタ | |
CN108337052B (zh) | 一种使用光通信且具有熔断释放功能的通信传输装置 | |
CN207580095U (zh) | 一种深海潜标无线实时化水面浮标系统 | |
CN212605741U (zh) | 一种用于水下长距离无线通信耐压密封舱 | |
CN110920809A (zh) | 一种深海水下平台中继通讯浮标装置 | |
CN108267716A (zh) | 一种深海声信标定向引导装置 | |
CN108734934A (zh) |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通讯装置及通讯方法 | |
CN212542815U (zh) | 一种长穿舱式网电混合水下密封转接插座 | |
CN211810089U (zh) | 一种深海水下平台中继通讯浮标装置 | |
CN113037378A (zh) | 一种基于多面体结构的水下大广角无线光通信组件 | |
CN105577218A (zh) | 一种水下应答器耐压壳体 | |
CN219181530U (zh) | 水下通信系统 | |
CN114466552B (zh) | 潜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179128B (zh) | 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接收装置 | |
CN112710380A (zh) | 深远海光纤水听器岸基探测系统数字中继器及制作方法 | |
CN205221002U (zh) | 一种水下浮标及深海用北斗卫星通讯装置 | |
CN210894684U (zh) | 一种水下地质雷达防水装置 | |
CN114866152A (zh) |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发射终端、光通信接收终端以及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方法 | |
CN114937893A (zh) | 一种穿液舱的连接器 | |
CN110557202A (zh) | 基于led光源的水下通信装置 | |
Yang et al. | Research on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of underwater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 |
CN216385660U (zh) | 小型组合式水下观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