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416B -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35416B CN111835416B CN201910299275.2A CN201910299275A CN111835416B CN 111835416 B CN111835416 B CN 111835416B CN 201910299275 A CN201910299275 A CN 201910299275A CN 111835416 B CN111835416 B CN 1118354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led array
- array
- light
- encoded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2—Line-of-sight transmissio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2—Line-of-sight transmissio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 H04B10/1129—Arrangements for outdoor wireless networking of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2—LED transmit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工作在红外频段的LED阵列以及驱动LED阵列的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第一LiFi传输模块与LED阵列相连,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PD阵列与LED阵列相对,且P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与PD阵列相连,用于对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工作在红外频段的LED阵列和PD阵列对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定点传输,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可以通过光保真(LightFidelity,LiFi)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在实际使用LiFi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可见光的传输距离有限,从而使得数据传输距离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过工作在红外频段的LED阵列和PD阵列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距离较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LED阵列,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驱动所述LED阵列的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所述第一LiFi传输模块与所述LED阵列相连,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
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PD阵列,其中,所述PD阵列与所述LED阵列相对,且所述PD阵列工作在所述红
外频段;
驱动所述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所述第二LiFi传输模块与所述PD阵列相连,用于对所述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LED阵列的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第一LiFi传输模块与LED阵列相连,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PD阵列与LED阵列相对,且P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与PD阵列相连,用于对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工作在红外频段的LED阵列和PD阵列对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定点传输,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LED阵列和第一LiFi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
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其中,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由此,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发送出去,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PD阵列和第二LiFi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
所述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通过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PD阵列接收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LED阵列,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第一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LED阵列,第一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由此,通过该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距离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PD阵列,其中,所述PD阵列与所述LED阵列相对,且所述PD阵列工作在所述红外频段;
第二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所述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PD阵列,第二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该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距离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触摸屏和/或显示屏的硬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LED阵列和驱动LED阵列的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
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PD阵列和驱动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
作为一种示例,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110包含有LED阵列111和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并且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与LED阵列111相连。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LED阵列111,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110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LED阵列111工作在红外频段,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驱动LED阵列111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111发送。
如果传输过程中数据发生了变化或丢失,那么这次通信就是一次失败的通信。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所以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Li-Fi协议的底层与WiFi802.11基带兼容,在传输数据时,利用WiFi中的TDD协议可以实现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同时传输,并且采用Li-Fi技术传输数据时有极高的安全性,因为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并且由于LiFi的低延时性,能够应用需要快速传输数据的场景中,例如快速分享文件,交换名片联系方式,共同观看视频等。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120包含有光感二极管(Photo diode,PD)阵列121和第二LiFi传输模块122。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PD阵列121,可以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120的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120包含的PD阵列121与第一电子设备110的LED阵列111相对,且PD阵列121同样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122,与PD阵列121相连,用于对PD阵列121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电子设备110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111发送出去,第二电子设备120的PD阵列121接收到编码数据后,第二LiFi传输模块122对PD阵列121接收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取到传输数据,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建立通信连接时先使双方进行握手,再由发射方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接收到后再回复确认信息,若接收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发射方会自我产生超时信号并重新发送数据,以确保接收方能够接收到数据。
需要解释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发送数据时,还可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进行接收数据的情况,因此,对于图1中第二电子设备的个数不做限定,仅作为一种示例,用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LED阵列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第一LiFi传输模块与LED阵列相连,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PD阵列与LED阵列相对,且P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驱动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与PD阵列相连,用于对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工作在红外频段的LED阵列和PD阵列对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定点传输,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距离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第一电子设备110,还包括:
距离检测器113,用于检测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
焦距调整器114,用于调整LED阵列111的焦距,其中,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根据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对LED阵列111的焦距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距离检测器113检测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根据检测到的距离来调整LED阵列111的焦距。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当距离检测器113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焦距调整器114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
举例来说,假如预先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为5米,如,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处于同一个会议室时,当距离检测器113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为3米,由于小于第一距离阈值,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焦距调整器114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焦距调整器114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时,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10向多个第二电子设备120传输数据,即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小于1米时,数据的传输速率不低于1Gbps,从而实现了短距离内数据的快速传输。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当距离检测器113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焦距调整器114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其中,第二距离阈值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第二焦距大于第一焦距。
举例来说,假如预先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为10米,当距离检测器113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为15米,由于大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焦距调整器114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并且在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数据的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bps,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距离检测器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由此,第一LiFi传输模块根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LED阵列发送编码数据时的焦距,从而在电子设备之间处于不同距离时实现了数据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第一电子设备110,还包括:
出光角度调整器115,用于调整LED阵列111的出光角度范围。
其中,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还用于获取与第一电子设备110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并根据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调整LED阵列111的出光角度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获取与第一电子设备110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115调整LED阵列111的出光角度范围,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10可以同时向位于第一电子设备110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二电子设备120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120的结构也可以和第一电子设备110的结构组成相同,此时第二电子设备120可以作为发送方,第一电子设备110可以作为接收方,使得第二电子设备120向第一电子设备110发送数据,可以对数据的传输方向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场景,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获取到与第一电子设备110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小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115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一出光角度范围发送编码数据,以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角度过大时存在信号干扰的现象。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场景,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获取到与第一电子设备110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112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115控制LED阵列111以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发送编码数据,其中,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大于第一出光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电子设备120的数量较多时,在第一电子设备110的LED阵列111的出光角度范围较小时,可能存在未处于出光角度范围内第二电子设备120,从而导致第一电子设备110不能成功向未处于出光角度范围内第二电子设备120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获取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调整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从而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同时向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第一电子设备110,还包括:
指示器116,用于发射用于指示LED阵列111出光方向的可见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基于红外频段进行对称传输,在建立连接时,可以先通过第一电子设备110的指示器116发射用于指示LED阵列111出光方向的可见光,以帮助用户对准方向建立数据传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10的结构也适用于第二电子设备120,在此不再赘述。并且第一电子设备110和第二电子设备120之间使用红外频段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红外波段的抗干扰能力强,从而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5,图5中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并且LED阵列和PD阵列,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顶部或者后部,图5中LED阵列和PD阵列的位置仅作为一种示例。
在用户双方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需两位用户各自拿手机用顶部或后部对准对方。由于LED阵列中的LED灯带有一定的方向性和波束性,在准确对向某一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也能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斑。因此,当发送者由于手部轻微抖动时候造成的波束抖动误差不会影响数据的传输。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电子设备作为发射机,第二电子设备作为接收机,第一电子设备在发送数据前,通过距离检测器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其中,第二距离阈值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第二焦距大于第一焦距。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既可以作为发射机来发送数据,也可以作为接收机来接收数据,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可以为文字、语音、图片、文件等。传输数据,可以是用户以语音或文字的方式输入的数据,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本地存储的数据,也可以是从服务器端下载的数据,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
如果传输过程中数据发生了变化或丢失,那么这次通信就是一次失败的通信。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所以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
步骤102,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其中,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其中,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由此,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发送出去,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首先建立通信连接,使双方进行握手,再由发射方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接收到后再回复确认信息,若接收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发射方会自我产生超时信号并重新发送数据,以确保接收方能够接收到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其中,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由此,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发送出去,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在图6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与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的距离检测器,检测电子设备和与其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以根据检测到的距离,确定LED阵列发送编码数据的焦距。
步骤202,判断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当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时,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向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即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1米时,数据的传输速率不低于1Gbps,从而实现了短距离内数据的快速传输。
步骤204,当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距离检测器检测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一焦距发送编码数据,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第一LiFi传输模块通过焦距调整器控制LED阵列以第二焦距发送编码数据。由此,第一LiFi传输模块根据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LED阵列发送编码数据时的焦距,从而在电子设备之间处于不同距离时实现了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在图6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又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与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获取与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调整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以实现电子设备可以同时向位于电子设备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步骤302,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是否小于数量阈值。
步骤303,当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以第一出光角度范围发送编码数据。
步骤304,当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以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发送编码数据。
其中,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大于第一出光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较多时,在电子设备的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较小时,可能存在未处于出光角度范围内第二电子设备,从而导致电子设备不能成功向未处于出光角度范围内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获取与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调整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可以同时向位于电子设备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再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PD阵列和第二LiFi传输模块,在电子设备接收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编码数据,是通过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的。
步骤402,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PD阵列接收到编码数据后,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通过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通过第二LiFi传输模块对PD阵列接收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包括:
LED阵列210,其中,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LED阵列210工作在红外频段,提高了数据的传输距离;LED阵列21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200的端部,例如顶部或者底部。
第一LiFi传输模块220,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210发送。
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电子设备200在发送数据时,的第一LiFi传输模块220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210发送出去。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参见图11,该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
距离检测器230,用于检测与电子设备200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
焦距调整器240,用于调整LED阵列210的焦距,其中,第一LiFi传输模块220根据与电子设备200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对LED阵列210的焦距进行调整。
出光角度调整器250,用于调整LED阵列210的出光角度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LiFi传输模块220获取与电子设备200通信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数量,通过出光角度调整器250调整LED阵列210的出光角度范围,以实现电子设备200可以同时向位于电子设备200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电子设备200传输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参见图11,该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
指示器260,所述指示器发射用于指示LED阵列210出光方向的可见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LED阵列,第一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通过LED阵列发送。由此,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编码数据发送出去,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
PD阵列310,且PD阵列310工作在红外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PD阵列31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300的端部,例如顶部或者底部。
第二LiFi传输模块320,用于对PD阵列310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电子设备300在接收数据时,电子设备300的PD阵列310接收到编码数据后,第二LiFi传输模块320对PD阵列310接收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取到传输数据,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PD阵列,第二LiFi传输模块,用于对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由此,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LED阵列,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出光角度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驱动所述LED阵列的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与所述LED阵列相连,用于在发送传输数据之前发送通信握手请求;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调整所述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
距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焦距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焦距,其中,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对所述LED阵列的焦距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及
在所述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时,将所述编码数据以不低于第一速率的传输速率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或,在所述距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时,将所述编码数据以不低于第二速率的传输速率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PD阵列,其中,所述PD阵列与所述LED阵列相对,且所述PD阵列工作在所述红外频段;
驱动所述PD阵列的第二LiFi传输模块,所述第二LiFi传输模块与所述PD阵列相连,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握手请求并回复请求确认;以及
对所述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焦距调整器控制所述LED阵列以第一焦距发送所述编码数据;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焦距调整器控制所述LED阵列以第二焦距发送所述编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二焦距大于所述第一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通过所述出光角度调整器控制所述LED阵列以第一出光角度范围发送所述编码数据;以及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所述数量阈值时,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通过所述出光角度调整器控制所述LED阵列以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发送所述编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出光角度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
包括:
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发射用于指示所述LED阵列出光方向的可见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阵列和PD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端部。
6.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LED阵列、出光角度调整器、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距离检测器和焦距调整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出光角度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
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在发送传输数据之前向对端电子设备发送通信握手请求,以及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距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和对端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焦距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焦距,其中,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对端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对所述LED阵列的焦距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包括:
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以第一焦距发送所述编码数据;
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以第二焦距发送所述编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二焦距大于所述第一焦距。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以第一出光角度范围发送所述编码数据;以及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所述数量阈值时,以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发送所述编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出光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出光角度范围。
9.一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PD阵列和第二LiFi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PD阵列接收编码数据;
所述第二LiFi传输模块接收所述通信握手请求并回复请求确认,并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LED阵列,其中,所述LE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出光角度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出光角度范围;
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用于在发送传输数据之前发送通信握手请求,并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编码数据,并将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所述LED阵列发送;
距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和对端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焦距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焦距,其中,所述第一光保真LiFi传输模块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对端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对所述LED阵列的焦距进行调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焦距调整器,用于调整所述LED阵列的焦距。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发射用于指示所述LED阵列出光方向的可见光。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PD阵列,其中,所述PD阵列与对端电子设备的LED阵列相对,且所述PD阵列工作在红外频段;
第二LiFi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端电子设备的通信握手请求并回复请求确认,并对所述PD阵列接收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传输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阵列和PD阵列,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9275.2A CN111835416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US16/847,209 US10965374B2 (en) | 2019-04-15 | 2020-04-13 |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0169632.5A EP3726750B1 (en) | 2019-04-15 | 2020-04-15 |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PCT/CN2020/084891 WO2020211773A1 (en) | 2019-04-15 | 2020-04-15 |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9275.2A CN111835416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5416A CN111835416A (zh) | 2020-10-27 |
CN111835416B true CN111835416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028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9927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35416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65374B2 (zh) |
EP (1) | EP3726750B1 (zh) |
CN (1) | CN111835416B (zh) |
WO (1) | WO20202117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61649B1 (en) * | 2020-09-25 | 2025-03-25 | Apple Inc. | Localization for rendering digital content |
CN112528697B (zh) * | 2020-12-04 | 2023-05-23 | 深圳市南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led光条纹码检测方法 |
CN112953634A (zh) * | 2021-01-29 | 2021-06-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见光通信传输的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2088347B2 (en) * | 2022-04-22 | 2024-09-10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repair of network services using log feeds provided over Li-Fi network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7088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瑞特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室内无线光学链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490812A (zh) * | 2013-09-16 | 2014-01-0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可见光的手机近场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3873778A (zh) * | 2014-03-31 | 2014-06-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可见光信号接收方法、设备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77427B2 (ja) * | 2003-07-31 | 2010-06-09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受発光電子部品 |
WO2011032571A1 (en) * | 2009-09-17 | 2011-03-24 | 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 |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transceiving optical signals |
JP5399975B2 (ja) * | 2010-05-14 | 2014-01-29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可視光通信用受信機、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可視光通信方法 |
CN102148641A (zh) * | 2011-02-25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JP5257477B2 (ja) * | 2011-03-07 | 2013-08-0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空間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ならびに光空間通信システム |
US8948601B2 (en) * | 2011-10-24 | 2015-02-03 | Rit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oor wireless optical links |
TWI485504B (zh) * | 2012-08-28 | 2015-05-21 | Ind Tech Res Inst | 光通訊系統、發射裝置及接收裝置 |
US20140161466A1 (en) * | 2012-11-30 | 2014-06-12 | Nabeel Agha Riza | Multiple mode wireless data link design for robust energy efficient operation |
US20140193165A1 (en) * | 2013-01-08 | 2014-07-10 | Silicon Image, Inc. | Electronic alignment of optical signals |
CN103840876B (zh) * | 2013-05-10 | 2017-04-26 | 北京邮电大学 | 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
EP3092732A1 (en) | 2014-01-10 | 2016-11-16 | Palmer Labs, LLC | Diverged-beam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6416098B (zh) * | 2014-03-25 | 2020-08-04 |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 利用位置信息委任照明器 |
CN105409140B (zh) * | 2014-04-22 | 2017-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
US9954613B1 (en) * | 2014-04-30 | 2018-04-24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ing laser beams |
CN103957060B (zh) * | 2014-05-21 | 2017-04-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可见光接收装置及可见光通信方法 |
US9769371B1 (en) * | 2014-09-09 | 2017-09-19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hase detect auto-focus |
CN104869252A (zh) | 2015-05-19 | 2015-08-26 | 广州大学 |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
US10673525B2 (en) * | 2015-07-15 | 2020-06-02 |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a method thereof |
WO2017016822A1 (en) * | 2015-07-27 | 2017-02-02 |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generating light with embedded information |
CN105163035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拍摄系统和移动终端拍摄方法 |
FR3046512B1 (fr) | 2015-12-31 | 2019-02-01 | Sunpartner Technologies | Recepteur photovoltaique optimise pour la communication par lumiere codee |
CN105472779B (zh) * | 2016-01-29 | 2018-10-02 | 福建晶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LiFi技术的LED显示屏室内无线通讯系统 |
WO2017152074A1 (en) | 2016-03-04 | 2017-09-08 | Basic6 Inc. | A universal led driver switching circuit |
CN106043104B (zh) * | 2016-07-20 | 2019-03-12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iFi和DLP的汽车照明系统及其车辆照明信号装置 |
CN106253983A (zh) | 2016-08-08 | 2016-12-21 | 镇江明辉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led的近距离点对点高速双向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
EP3316497B1 (en) * | 2016-10-26 | 2019-10-16 | ST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 A 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 module for communications |
US10439714B2 (en) * | 2017-04-18 | 2019-10-08 | Purelifi Limited | Mobile device fo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GB201708859D0 (en) | 2017-06-02 | 2017-07-19 | Purelifi Ltd | Optical detector |
GB201710545D0 (en) * | 2017-06-30 | 2017-08-16 | Purelifi Ltd |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WO2019020395A1 (en) * | 2017-07-24 | 2019-01-31 | Lumileds Holding B.V. | VCSEL SET |
CN109217498B (zh) * | 2018-09-14 | 2024-06-1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用lifi控制进行充电的装置、方法 |
-
2019
- 2019-04-15 CN CN201910299275.2A patent/CN1118354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
- 2020-04-13 US US16/847,209 patent/US1096537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WO PCT/CN2020/084891 patent/WO202021177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4-15 EP EP20169632.5A patent/EP372675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7088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瑞特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室内无线光学链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490812A (zh) * | 2013-09-16 | 2014-01-0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可见光的手机近场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3873778A (zh) * | 2014-03-31 | 2014-06-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可见光信号接收方法、设备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28808A1 (en) | 2020-10-15 |
EP3726750B1 (en) | 2023-08-30 |
EP3726750A1 (en) | 2020-10-21 |
US10965374B2 (en) | 2021-03-30 |
CN111835416A (zh) | 2020-10-27 |
WO2020211773A1 (en) | 2020-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35416B (zh) |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KR102512967B1 (ko) |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uci)의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 |
JP5414059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無線通信装置 | |
US10908274B2 (en) | Framework and methods to acknowledge the ranging configuration for IEEE 802.15.4Z | |
KR20070084625A (ko) | 디지털 데이터 전송 속도 제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2032862B1 (ko) | 멀티미디어 고화질 링크(mhl 3) 디바이스 내의 중재 시그널링 | |
JP2012150806A (ja) | デスクトップ共有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
KR20210134258A (ko) | 단방향 통신을 이용한 이종 망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227318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packe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663210A (zh) |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总比特数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291003B (zh) | 移动终端的光保真LiFi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
CN109039456A (zh) | 水下智能无线光通信系统 | |
CN107733526B (zh) | 一种光通信系统、接入光源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535691A (zh) |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 |
WO2015054898A1 (zh) | 电气空闲状态处理方法及快速外设组件互联pcie设备 | |
US951578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0134223A1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5278868B (zh) | 存储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5361062B (zh) | 一种基于信道状态反馈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7425911B (zh) | 一种通信终端可见光数据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 |
CN112152891A (zh) | 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家用电器、移动终端及方法 | |
WO2021016971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WO2016169071A1 (zh) | 一种基于接近传感器的终端数字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02246984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08923854A (zh) | 一种确定及对抗室内可见光通信不安全区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