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3811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33811B CN111833811B CN201911320763.3A CN201911320763A CN111833811B CN 111833811 B CN111833811 B CN 111833811B CN 201911320763 A CN201911320763 A CN 201911320763A CN 111833811 B CN111833811 B CN 1118338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area
- display
- circuit
- display panel
- driving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19122 Cucurbi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magnesium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Mg].[Ag]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数据线、扫描驱动电路及数据驱动电路,在第一方向上,第i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小于第i+1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第i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M为正整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中心区域及与中心区域相邻的边缘区域,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
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非显示区,扫描驱动电路在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相隔设置;
扫描线,N条扫描线在第二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扫描线与扫描驱动电路连接;
数据线,M条数据线在第二显示区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非显示区,数据驱动电路在第二方向上通过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相隔设置,数据驱动电路通过输出线与数据线按照一条输出线对应一条数据线的方式连接;
其中,在第一方向上,第i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大于第i+1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第i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M、N、i均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M-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任意相邻两条输出线的长度之差为同一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第一方向上,数据驱动电路位于远离扫描驱动电路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输出线包括直线型输出线和/或曲线型输出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区为矩形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与显示区的两条边相邻,或者,第一显示区与显示区的一条边相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若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数据驱动电路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至少相邻两条输出线位于不同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数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口,一个输出端口连接一条数据线,多个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均匀排布,或者多个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均匀排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及第二电极;
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显示;
第二子像素,多个第二子像素位于第二显示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的尺寸小于同种颜色的第二子像素的尺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光结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层叠方向上的投影由一个第一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一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一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层叠方向上的投影由一个第二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二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二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透光电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氧化铟锡层或氧化铟锌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包括镁银合金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是1T电路、2T1C电路、3T1C电路、6T1C电路、6T2C电路、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中的任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第i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大于第i+1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第i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M为正整数。如此设置,使得数据线的信号延时与扫描线的信号延时相互抵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一种示例提供的图3中A-A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需要在设置显示面板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在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为提高透光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仅在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扫描驱动电路,以避免在透光显示区内布置扫描线。但是,仅在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扫描驱动电路,存在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本文中,优选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15%。为确保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9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AA1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显示面板100包括扫描线、数据线、扫描驱动电路110及数据驱动电路120。
扫描驱动电路110设置于非显示区NA,扫描驱动电路110在第一方向X上通过第二显示区AA2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隔设置。
N条扫描线S1~Sn在第二显示区AA1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N为正整数。位于扫描驱动电路110与第一显示区AA1之间的部分扫描线延伸至第一显示区AA1在第一方向X上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的边缘,扫描线与扫描驱动电路110连接。即,扫描驱动电路110的数量为一个,采用单端驱动的方式为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且为了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设置扫描线,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显示区AA1设置在与扫描驱动电路110相对的显示区边缘。
M条数据线D1~Dm在第二显示区AA2沿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位于非显示区NA与第一显示区AA1之间的部分数据线延伸至第一显示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的边缘。即数据线均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内,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数据驱动电路120设置于非显示区NA。数据驱动电路120在第二方向Y上通过第二显示区AA2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隔设置,数据驱动电路120通过输出线与数据线按照一条输出线对应一条数据线的方式连接。即显示面板100包括M条输出线L1~Lm。
在第一方向X上,第i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120的距离大于第i+1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120的距离,第i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M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M-1。
如图1所示,在扫描线S1~Sn远离扫描驱动电路110的方向上,即图1中从右到左的方向上,每条扫描线上的信号延时是逐渐增大的,使得每条扫描线上的充电率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逐渐减低,因而显示面板100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亮度逐渐升高。进一步的,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输出线L1~Lm的长度是逐渐增长的,相应的,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数据线D1~Dm对应的信号延时逐渐增大,使得数据线D1~Dm上的充电率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逐渐减低,因而显示面板100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亮度逐渐升高。因此,数据线D1~Dm的信号延时与扫描线的信号延时互相补偿,以抵消两者的信号延时带来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条输出线的长度之差为同一数值。即,输出线L2与输出线L1的长度之差与输出线L3与输出线L2的长度之差相等,输出线L4与输出线L3的长度之差与输出线L5与输出线L4的长度之差相等,以此类推。如图1所示,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输出线L1~Lm的长度逐渐增加且增加幅度是相等的,能够使数据线D1~Dm的信号延时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也是均匀增加的,进而使数据线D1~Dm的信号延时与扫描线的信号延时互相均匀性补偿,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居中位置上,也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边缘位置上。示例性的,在第一方向X上,数据驱动电路120位于远离扫描驱动电路的位置。即数据驱动电路120位于非显示区NA中远离扫描驱动电路110的边缘位置上。相应的,输出线L1~Lm可以均为直线型输出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仅需将数据驱动电路120位于非显示区NA中远离扫描驱动电路110的边缘位置上,将输出线L1~Lm设置为直线,即可使输出线L1~Lm的长度逐渐增长,能够降低工艺难度及工艺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居中位置上,相应的,可以将输出线L1~Lm中的部分输出线设置为直线型输出线,另一部分设置为曲线型输出线,也可以将输出线L1~Lm全部设置为曲线型输出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仅需设置输出线L1~Lm的类型,即可使输出线L1~Lm的长度逐渐增长,能够降低工艺难度及工艺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区为矩形显示区,第一显示区AA1与显示区的两条边相邻。即第一显示区AA1位于显示区的一个角落上,对应的,可以仅设置一个数据驱动电路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显示区AA1与显示区的一条边相邻。对应的,数据驱动电路1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进一步的,两个数据驱动电路120相对设置。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两个数据驱动电路120均位于非显示区NA中远离扫描驱动电路110的边缘位置上,通过第一显示区AA1及第二显示区AA2隔开。每个数据驱动电路120均对应M条输出线及M条数据线。示例性的,以第一显示区AA1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心线为分界线,利用一个数据驱动电路120为分界线上方的显示区内的M条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利用另一个数据驱动电路120为分界线下方的显示区内的M条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利用同一个扫描驱动电路110为整个显示区的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两个数据驱动电路120对应的输出线L1~Lm的长度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是逐渐增长的,因此,分界线上方的显示区内及分界线下方的显示区内的数据线D1~Dm的信号延时均与扫描线的信号延时互相补偿,以抵消两者的信号延时带来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相邻两条输出线位于不同层。示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及位于衬底上的器件层(图中未示出),器件层包括多层相互绝缘设置的金属层。示例性的,扫描线S1~Sn位于器件层中的第一金属层,数据线D1~Dm位于输出线L1位于器件层中的第三金属层。相邻两条输出线中的一条输出线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层,另一条输出线可以位于第四金属层,并通过过孔与对应的数据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相邻两条输出线位于不同层,相当于增大了同一层中的相邻两条输出线的距离,能够避免同一层中的相邻两条输出线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电路120包括多个输出端口P,一个输出端口连接一条输出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出端口P仅沿第一方向X均匀排布,即可以设置一排输出端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均匀排布,即可以设置多排输出端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多个输出端口均匀排布,进一步提升输出线L1~Lm长度变化的均匀性,进而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门面板(Gate in Panel,GIP)技术形成扫描驱动电路110,以实现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集成在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以实现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及第一子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多个第二子像素位于第二显示区AA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的尺寸小于同种颜色的第二子像素的尺寸。使得第一显示区AA1中的非发光区域面积更大,便于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的尺寸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与同种颜色的第二子像素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是1T电路、2T1C电路、3T1C电路、6T1C电路、6T2C电路、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中的任一种。本文中,“2T1C电路”指像素电路中包括2个薄膜晶体管(T)和1个电容(C)的像素电路,其它“7T1C电路”、“7T2C电路”、“9T1C电路”等依次类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为阳极、另一个为阴极。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是阳极、第二电极是阴极为例进行说明。
发光结构可以包括OLED发光层,根据发光结构的设计需要,各自还可以分别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透光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层或氧化铟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包括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是ITO、氧化铟锌等,反射层可以是金属层,例如是银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包括镁银合金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可以互连为公共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结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层叠方向上的投影由一个第一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一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一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层叠方向上的投影由一个第二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二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二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上述形状可改变衍射产生的周期性结构,即改变了衍射场的分布,从而减弱外部入射光通过第一显示区AA1时产生的衍射效应,进而确保第一显示区AA1下方设置的摄像头拍照得到的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和位于封装层上方的偏光片和盖板,也可以直接在封装层上方直接设置盖板,无需设置偏光片,或者至少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封装层上方直接设置盖板,无需设置偏光片,避免偏光片影响对应第一显示区AA1下方设置的感光元件的光线采集量,当然,第一显示区AA1的封装层上方也可以设置偏光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以下将以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示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A向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上述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以及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其中第一表面S1为显示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组件200,该感光组件200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S2侧,感光组件200与第一显示区AA1位置对应。
感光组件200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采集装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也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形式的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感光组件200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此外,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S2还可以集成其它部件,例如是听筒、扬声器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200,实现例如图像采集装置的感光组件200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AA1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第i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大于第i+1条数据线与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第i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数据线对应的输出线的长度,M为正整数。如此设置,使得数据线的信号延时与扫描线的信号延时相互抵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在第一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隔设置;
扫描线,N条所述扫描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连接;
数据线,M条所述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隔设置,所述数据驱动电路通过输出线与所述数据线按照一条所述输出线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的方式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第i条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大于第i+1条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距离,第i条所述数据线对应的所述输出线的长度小于第i+1条所述数据线对应的所述输出线的长度,M、N、i均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M-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条所述输出线的长度之差为同一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位于远离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包括直线型输出线和/或曲线型输出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为矩形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两条边相邻,或者,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一条边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若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相邻两条所述输出线位于不同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口,一个所述输出端口连接一条所述输出线,多个所述输出端口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布,或者多个所述输出端口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均匀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及第二电极;
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像素显示;
第二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尺寸小于同种颜色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尺寸;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是1T电路、2T1C电路、3T1C电路、6T1C电路、6T2C电路、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中的任一种。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0763.3A CN111833811B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0763.3A CN111833811B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3811A CN111833811A (zh) | 2020-10-27 |
CN111833811B true CN111833811B (zh) | 2021-07-27 |
Family
ID=7291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20763.3A Active CN111833811B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338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47229B (zh) * | 2022-10-21 | 2024-10-25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2123A (zh) * | 2007-12-07 | 2009-06-10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测试电路 |
CN101673016A (zh) * | 2009-10-23 | 2010-03-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01847639A (zh) * | 2009-03-27 | 2010-09-2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KR20110045804A (ko) * | 2009-10-27 | 2011-05-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3135299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缺陷修复方法 |
KR20160015479A (ko) * | 2014-07-30 | 2016-02-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7610635A (zh) * | 2017-10-27 | 2018-01-1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644614A (zh) * | 2017-10-26 | 2018-01-30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300951A (zh) * | 2018-09-30 | 2019-02-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560089A (zh) * | 2018-12-24 | 2019-04-0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26900B2 (en) * | 2007-10-23 | 2017-04-18 | Japan Display Inc. | Electro-optical device |
-
2019
- 2019-12-19 CN CN201911320763.3A patent/CN1118338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2123A (zh) * | 2007-12-07 | 2009-06-10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测试电路 |
CN101847639A (zh) * | 2009-03-27 | 2010-09-2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673016A (zh) * | 2009-10-23 | 2010-03-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KR20110045804A (ko) * | 2009-10-27 | 2011-05-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3135299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缺陷修复方法 |
KR20160015479A (ko) * | 2014-07-30 | 2016-02-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7644614A (zh) * | 2017-10-26 | 2018-01-30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610635A (zh) * | 2017-10-27 | 2018-01-1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9300951A (zh) * | 2018-09-30 | 2019-02-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560089A (zh) * | 2018-12-24 | 2019-04-0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3811A (zh) | 2020-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13093B2 (en) | Display substrates,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 |
CN11078338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890026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04800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192902B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EP395188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0120138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40274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430436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31275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78338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413813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2310325B (zh) | 透光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透光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
US12213339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ixel circuits behind light blocking assembly | |
CN11121115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4489547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134182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0627870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24275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400239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US2024002964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30337494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1833737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83381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488601A (zh) | 透光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透光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