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3752B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33752B CN111833752B CN202010773345.6A CN202010773345A CN111833752B CN 111833752 B CN111833752 B CN 111833752B CN 202010773345 A CN202010773345 A CN 202010773345A CN 111833752 B CN111833752 B CN 1118337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organic layer
- hole
- layer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开孔区,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开孔区边缘,所述开孔区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外缘围设有一层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所述阻隔墙设置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用于阻挡外界物质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显示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组成阻隔墙,增大了有机层与无机层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单层阻隔墙阻隔水汽的效果,因此仅需在通孔外缘设置一层阻隔墙即可达到必须的阻隔效果,不需额外设置内隔离墙和外隔离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上的通孔的黑边宽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摒弃上下两端保留非显示区域的非全面屏之后,在显示面板设置开口结构或开孔结构的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应运而生,其中,开口结构和开孔结构用于布设电子设备的预设器件(诸如摄像头和接近传感器等)。然而,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的开口结构或开孔结构周缘存在较宽的黑边,压缩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小显示面板上的通孔的黑边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开孔区,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开孔区边缘,所述开孔区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外缘围设有一层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所述阻隔墙设置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用于阻挡外界物质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显示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组成阻隔墙,增大了有机层与无机层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单层阻隔墙阻隔水汽的效果,因此仅需在通孔外缘设置一层阻隔墙即可达到必须的阻隔效果,不需额外设置内隔离墙和外隔离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上的通孔的黑边宽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面板的开孔区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有机层的尺寸比例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三种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四种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2沿P-P方向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2沿P-P方向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0和显示面板20。其中,显示面板20设置在壳体10上。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主板、电池、摄像头模组、扬声器和传感器等元件(图中均未示出),对于显示屏、主板、电池、摄像头模组、扬声器和传感器等元件的介绍可以参阅相关技术中对于上述元件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壳体10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同时,壳体1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内部元件的保护壳,防止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内部元件由于电子设备10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壳体10可以一体成型。在壳体1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壳体10上形成麦克风孔、扬声器孔、受话器孔、耳机孔、USB接口孔、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比如:壳体10可以为塑胶壳体,壳体10也可以为陶瓷壳体,壳体10还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壳体1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以形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的材料及工艺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玻璃壳体,本申请实施例对壳体10的具体材料和具体制作工艺不作限制。
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显示区210和开孔区220,显示区210设置在开孔区220的边缘。其中,显示区210用于实现显示面板20的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区210看到显示面板20显示的文字、图像或视频,用户还可以通过显示区210对显示面板20进行触控操作;开孔区220用于开设显示面板20的开口结构或开孔结构,以在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为电子设备100的预设器件(比如前置摄像头和接近传感器等)预留布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以显示区210设置在开孔区220的周缘为例对显示面板20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区210与开孔区220的具体相对位置不作限制,比如:显示区210可以围设在开孔区220的周缘,以使显示面板20成为“挖孔屏”;显示区210也可以设置在开孔区220的部分边缘,以使显示面板20成为“刘海屏”或“水滴屏”等。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以圆形的开孔区220为例对显示面板20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对开孔区220的具体形状也不作限制,比如:开孔区220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开孔区220也可以是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等正多边形,开孔区220还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形状。在一般的“挖孔屏”显示面板中,显示区210围设在开孔区220的周缘,开孔区220为圆形;在一般的“刘海屏”显示面板中,显示区210设置在开孔区220的边缘,开孔区220为长方形;在一般的“水滴屏”显示面板中,显示区210设置在开孔区220的边缘,开孔区220为水滴形。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面板的开孔区的放大图。开孔区220开设有通孔221。当显示区210位于开孔区220的周缘时,通孔221为位于显示面板20中部的通孔;当显示区210位于开孔区220的部分边缘时,通孔221为位于显示面板20边缘的的开口。通孔221的形状与开孔区220的形状相适配、且通孔221的中心与开孔区220的中心重合。比如:当开孔区220为圆形时,通孔221为半径小于开孔区220的圆形,且二者圆心重合;当开孔区220为矩形时,通孔221为长和宽均平行且小于开孔区220的矩形,且二者对角线的交点重合。
通孔221外缘围设有一层阻隔墙222,阻隔墙222位于通孔221与显示区210之间,用于阻挡外界物质(比如水汽和灰尘等)通过通孔221进入显示区210,防止显示面板20因显示区210进入杂质而影响显示面板20的显示效果。具体地,阻隔墙222由交错设置的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组成。其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在任意一点的交错方向均在平面上垂直于阻隔墙222在该点的的延伸方向,换言之,设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在A点的交错方向为第一方向,则第一方向垂直于有机层2221和无机层2222在A点的延伸方向。比如:当通孔221为圆形时,阻隔墙222为通孔221的同心圆,阻隔墙222在任意一点的延伸方向即为阻隔墙222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在该点的交错方向即为阻隔墙222在该点的半径方向,也即通孔221在该点的半径方向;当通孔221为矩形时,阻隔墙222为长和宽均平行且大于通孔221的矩形,阻隔墙222在任意一点的延伸方向即为阻隔墙222在该点的边长方向,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在该点的交错方向即为垂直阻隔墙222该点边长的方向,也即垂直通孔221该点边长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组成阻隔墙,增大了有机层与无机层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单层阻隔墙阻隔水汽的效果,因此仅需在通孔外缘设置一层阻隔墙即可达到必须的阻隔效果,不需额外设置内隔离墙和外隔离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上的通孔的黑边宽度。
请参阅图3至图7,阻隔墙222包括交错设置的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其中,有机层2221包括多个相互间隔排布的第一凸起部2223和第一凹陷部2225,无机层2222包括多个相互间隔排布的第二凸起部2224和第二凹陷部2226。具体地,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部2223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凹陷部2225,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部2224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凹陷部2226。也即是说,每个第一凸起部2223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凹陷部2225之间、每个第一凹陷部2225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凸起部2223之间,每个第二凸起部2224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凹陷部2226之间、每个第二凹陷部2226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凸起部2224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图3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第一凸起部2223与第二凹陷部2226相对,第一凹陷部2225与第二凸起部2224相对,以使得有机层2221四周均分布有无机层2222。其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呈波浪状交错排布,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接触面呈波浪形。
在图3所示的阻隔墙中,位于有机层2221内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与位于有机层2221外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相对、位于有机层2221内侧的第一凹陷部2225与位于有机层2221外侧的第一凹陷部2225相对,使得有机层2221的单体轮廓呈梭形。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层2221的内侧为相对靠近通孔221的一侧,有机层2221的外侧为相对远离通孔221的一侧。
其中,每个位于有机层2221内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的最高点均为第一预设点,每个位于有机层2221外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的最高点均为第二预设点,相对的每对第一预设点与第二预设点之间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L1;每个第一凹陷部2225的最低点均为第三预设点,每两个相邻的第三预设点之间的距离均为第二距离L2;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例可以为1:2,如图4所示,图4为图3中有机层的尺寸比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例并不一定为1:2,也可以是其他数值,但是当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例为1:2时,有机层2221的单体轮廓接近于锐内角为60°的菱形,此时阻隔墙222的封装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出现的及下文可能出现的“相对”为描述两个特征相对位置的用语,具体是指两个特征处于正对位置,而不包括斜对位置。
请参阅图5,图5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第一凸起部2223与第二凹陷部2226相对,第一凹陷部2225与第二凸起部2224相对,以使得有机层2221四周均分布有无机层2222。但是,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呈锯齿状交错排布,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接触面呈锯齿形。可以理解的是,相比较于图5所示的阻隔墙,图3所示的阻隔墙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阻隔墙222阻隔水汽或灰尘等杂质的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图6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三种局部放大图。第一凸起部2223与第二凸起部2224相对,第一凹陷部2225与第二凹陷部2226相对,以使得有机层2221仅两面分布有无机层2222。其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呈波浪状交叠排布,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接触面呈波浪形。
在图6所示的阻隔墙中,位于有机层2221内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与位于有机层2221外侧的第一凹陷部2225相对、位于有机层2221内侧的第一凹陷部2225与位于有机层2221外侧的第一凸起部2223相对,使得有机层2221为连续的一层而不存在单体。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层2221的内侧为相对靠近通孔221的一侧,有机层2221的外侧为相对远离通孔221的一侧。
请参阅图7,图7为图2中阻隔墙的第四种局部放大图。第一凸起部2223与第二凸起部2224相对,第一凹陷部2225与第二凹陷部2226相对,以使得有机层2221仅两面分布有无机层2222。但是,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呈方波状交叠排布,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接触面呈方波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也可以呈锯齿状交叠排布,则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接触面呈锯齿形。但是相比于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呈锯齿状交叠排布,图7所示的阻隔墙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阻隔墙222阻隔水汽或灰尘等杂质的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阻隔墙222可以包括交错设置的一至多层有机层2221与一至多层无机层2222。比如,在图3和图5至图7所示的阻隔墙的四种不同剖面图中,阻隔墙222所包括的交错设置的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层数各不相同。图3和图5中,阻隔墙222包括交错设置的三层有机层2221与两层无机层2222;图6和图7中,阻隔墙222包括交错设置的两层有机层2221与两层无机层2222。本申请实施例对阻隔墙222所包括的交错设置的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具体层数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2、图8和图9,图8为图2沿P-P方向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2沿P-P方向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显示面板20还包括基板230,通孔221贯穿基板230,阻隔墙222封装在基板230上。显示面板20包括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一至多层阻隔墙222,每一层阻隔墙222均包括交错设置的一至多层有机层2221与一至多层无机层2222,且相邻两层阻隔墙222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相层叠。也即是说,单层阻隔墙222中的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交错设置,多层阻隔墙222中每一层的有机层2221与相邻层的无机层2222交叠设置。其中,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在空间上与单层阻隔墙222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交错方向垂直。因为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垂直,而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与单层阻隔墙222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交错方向平行,所以无论单层阻隔墙222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交错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的哪个方向,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在空间上总是与单层阻隔墙222中有机层2221与无机层2222的交错方向垂直。
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20包括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两层阻隔墙222,每一层阻隔墙222均包括交错设置的一至多层有机层2221与一至多层无机层2222。其中,有机层2221包括第一子有机层和第二子有机层,无机层2222包括第一子无机层和第二子无机层。在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子有机层叠设在第一子无机层上,第二子无机层叠设在第一子有机层上;第一子有机层与第一子无机层交错设置组成第一层阻隔墙222、第二子有机层与第二子无机层交错设置组成第二层阻隔墙222,第一层阻隔墙222与第二层阻隔墙222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20还包括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层阻隔墙222,有机层2221还包括第三子有机层,无机层2222还包括第三子无机层。在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第三子有机层叠设在第二子无机层上、第三子无机层叠设在第二子有机层上,第二子有机层叠设在第一子无机层上、第二子无机层叠设在第一子有机层上;第一子有机层与第一子无机层交错设置组成第一层阻隔墙222、第二子有机层与第二子无机层交错设置组成第二层阻隔墙222、第三子有机层与第三子无机层交错设置组成第三层阻隔墙222,第一层阻隔墙222、第二层阻隔墙222与第三层阻隔墙222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可以还包括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四层阻隔墙222,显示面板20也可以还包括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四层阻隔墙222和第五层阻隔墙222,显示面板20还可以在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仅包括一层阻隔墙222。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面板20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阻隔墙222的具体层数不作限制,但是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显示面板20沿显示面板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阻隔墙222的层数增加,显示面板20的厚度也增大。
请继续参阅图2,显示面板20的开孔区220还设置有绕线区223、避让区224和虚拟像素区225。其中,绕线区223设置在通孔221与阻隔墙222之间,避让区224设置在通孔221与绕线区223之间,虚拟像素区225设置在阻隔墙222与显示区210之间。也即是说,避让区224、绕线区223、阻隔墙222和虚拟像素区225顺次排布在通孔221与显示区210之间。
绕线区223用于布设显示面板20的电性连接线,比如电源线、源极控制走线和栅极控制走线。避让区224用于避让通孔221的边缘,以防布设在绕线区223的显示面板20的电性连接线超出通孔221的边界。虚拟像素区225用于开孔区220向显示区210的过渡。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组成单层的阻隔墙,增大了有机层与无机层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单层阻隔墙阻隔水汽的效果;同时通过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交叠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组成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多层阻隔墙,进一步增大了有机层与无机层的接触面积,加强了阻隔墙阻隔水汽的效果。因此,仅需在显示面板的通孔外缘设置一层阻隔墙即可达到必须的阻隔效果,不需额外设置内隔离墙和外隔离墙,从而缩小显示面板的通孔周缘需要预留的空间,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上通孔的黑边宽度。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开孔区,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开孔区边缘,所述开孔区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外缘围设有一层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交错设置的有机层与无机层,所述阻隔墙设置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用于阻挡外界物质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显示区;
所述有机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凹陷部;所述无机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凹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
所述有机层与所述无机层在任意一点的交错方向均在平面上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边上对应于该点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与所述无机层的接触面为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的内侧和外侧均包括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内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与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位于所述内侧的所述第一凹陷部与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其中,所述内侧为相对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外侧为相对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最高点为第一预设点,与位于所述内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的位于所述外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最高点为第二预设点,所述第一预设点与所述第二预设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最低点为第三预设点,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预设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墙包括交错设置的一至多层所述有机层与一至多层所述无机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多层所述阻隔墙,相邻两层所述阻隔墙中所述有机层与所述无机层相层叠,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空间上与所述有机层与所述无机层的交错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括第一子有机层和第二子有机层,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子无机层和第二子无机层,所述第二子有机层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无机层上,所述第二子无机层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有机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还包括第三子有机层,所述无机层还包括第三子无机层,所述第三子有机层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无机层上,所述第三子无机层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有机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阻隔墙之间设置有绕线区,所述绕线区围设于所述通孔外缘,用于布设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性连接线。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3345.6A CN111833752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3345.6A CN111833752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3752A CN111833752A (zh) | 2020-10-27 |
CN111833752B true CN111833752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291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73345.6A Active CN111833752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33752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84742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00252A (zh) * | 2017-02-07 | 2018-08-14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209328948U (zh) * | 2019-03-07 | 2019-08-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0289291A (zh) * | 2019-06-25 | 2019-09-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129351A (zh) * | 2020-01-02 | 2020-05-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10743986U (zh) * | 2019-12-06 | 2020-06-1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3926B (zh) * | 2016-12-28 | 2020-05-0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CN107068715B (zh) * | 2017-03-28 | 2019-12-2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CN107359185B (zh) * | 2017-07-27 | 2021-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520016B1 (ko) * | 2018-02-02 | 2023-04-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08445672A (zh) * | 2018-06-26 | 2018-08-24 | 东莞市仲磊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量子点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CN109120753B (zh) * | 2018-08-21 | 2021-01-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737768B1 (ko) * | 2018-11-02 | 2024-12-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2020
- 2020-08-04 CN CN202010773345.6A patent/CN1118337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84742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00252A (zh) * | 2017-02-07 | 2018-08-14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209328948U (zh) * | 2019-03-07 | 2019-08-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0289291A (zh) * | 2019-06-25 | 2019-09-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210743986U (zh) * | 2019-12-06 | 2020-06-1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 |
CN111129351A (zh) * | 2020-01-02 | 2020-05-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3752A (zh) | 2020-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3053B (zh) | 觸控模組及具有該觸控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 | |
JP6430536B2 (ja) |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KR101376459B1 (ko) | 단일 사이딩된 라우팅 및 더블 사이딩된 부착을 가지는 플렉스 회로 | |
TWI796372B (zh) | 導電構件及觸控面板 | |
US11703972B2 (en) | Force sensor | |
US20160308152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102054734B1 (ko) | 터치 기판,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마스크 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US10884562B2 (en) | Touch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921634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0133746A1 (zh) | 触控结构、采用该触控结构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019451A (zh) | 一种ogs触控面板 | |
TW201715491A (zh) | 顯示裝置 | |
JP7048483B2 (ja) | タッチ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ッチ装置 | |
CN111833752B (zh)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EP3707585A1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18063677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 |
CN105487698A (zh) |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面板 | |
CN204332263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模组 | |
CN10881020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11775532B (zh) | 显示屏保护膜及电子设备 | |
WO2022100320A1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102791829B1 (ko) | 불투명 층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1430450B (zh) |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0073273A1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 |
CN107295232A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