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8285A -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28285A CN111828285A CN202010633353.0A CN202010633353A CN111828285A CN 111828285 A CN111828285 A CN 111828285A CN 202010633353 A CN202010633353 A CN 202010633353A CN 111828285 A CN111828285 A CN 1118282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oling
- nozzle
- air compressor
-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8—Crank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该空压机机体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冷却气管;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组合腔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组合后形成曲轴箱;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及机体外部的出气孔;本申请提供的空压机机体通过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向曲轴箱内部提供冷却气体,有效降低空压机内部因为活塞和气缸壁的往复运动产生的热负荷,进而避免因为滚动轴承中的油脂被液化或汽化,有效改善了空压机产生的清洁气体被污染及空压机损坏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压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空气压缩机的简称,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其属于广义概念的压缩机。一般所称的压缩机是指制冷系统中所用的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利用原动机提供的机械能,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空压机属于一种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其中,在激光切割,食品加工,医疗和纺织等行业进行实际工作时,空压机需要提供不含润滑油脂的清洁空气。为了获得清洁空气,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隔膜压缩机处理,或者对空压机排出气体进行后处理得到清洁空气。然而上述方法中使用的压缩机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加工成本和运用成本都很高。因此,无油空压机成为市场急需产品。
现有的常规技术下,无油往复活塞式空压机采用滚动轴承旋转摩擦,其采用固态油脂密封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内,以保证滚动轴承旋转摩擦过程中使用,同时空压机工作过程中可以提供清洁空气。但是在采用这种无油往复活塞式空压机工作时,其活塞和气缸壁在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润滑油产生干摩擦,导致空压机内部的热负荷和排气温度相对于有油往复活塞式空压机较高。进而,空压机内部形成的高温环境导致滚动轴承中的固态油脂液化甚至汽化,挥发至空压机所产生的空气中,最终导致空压机制备的清洁空气被污染,而且还会造成滚动轴承因为油脂完全挥发而失效,损坏空压机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将活塞冠部和导向裙部之间增加由隔热材料制成的挡板,以降低空压机工作中机体内部的热负荷,然而此种设计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机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机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压机的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摩擦导致机体内腔温度偏高及高温造成滚动轴承内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空压机制备的空气被污染以及空压机机体损坏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机体,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冷却气管;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组合腔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组合后形成曲轴箱;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机体外侧的以连接供气源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朝向曲轴箱内部的喷气口,所述冷却气管中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喷气口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及机体外部的出气孔;工作时,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曲轴箱,然后气体从所述出气孔排出。
可选的,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一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喷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工作活塞穿过孔。
可选的,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喷气口和所述第三喷气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气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三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两个工作活塞穿过孔。
可选的,所述喷气口安装有喷嘴,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喷嘴进入所述曲轴箱。
可选的,所述喷嘴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与喷嘴顶部,所述喷嘴底部与所述喷气口配合,所述喷嘴顶部为远离所述喷气口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喷嘴底部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所述喷嘴顶部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所述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所述喷嘴底部;所述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所述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和小端口,所述大端口朝向所述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所述小端口背向所述气体通道。
可选的,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分别包括两个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的机体面。
可选的,所述上机体包括第一机体面和第二机体面,所述第一机体面的工作活塞穿过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机体面的工作活塞穿过孔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相交;相应的,所述下机体包括第三机体面和第四机体面,所述第三机体面的工作活塞穿过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机体面的工作活塞穿过孔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相交。
可选的,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设置于所述上机体的顶部位置,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下机体的底部位置。
可选的,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冷却气管和第二冷却气管,所述出气孔包括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冷却气管和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上机体上;所述第二冷却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下机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气管设置于所述上机体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冷却气管的进气口朝向所述上机体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上机体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冷却气管设置于所述下机体的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冷却气管的进气孔朝向所述下机体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下机体的第四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与第一曲轴轴承孔共同位于所述机体的第一机体侧面;相应的,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与第二曲轴轴承孔共同位于所述机体的第二机体侧面。
可选的,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两个曲轴轴承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冷却气管与所述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冷却气管与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结构。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冷却气管,包括:气体通道,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端口位置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卡接结构;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外侧,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空压机机体内侧,然后气体从所述空压机机体的出气孔排出。
可选的,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一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空压机机体内曲轴箱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空压机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喷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所述空压机机体内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工作活塞穿过孔。
可选的,所述空压机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喷气口和所述第三喷气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气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空压机机体内曲轴箱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三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两个工作活塞穿过孔。
可选的,所述喷气口安装有喷嘴,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喷嘴进入所述空压机机体内的曲轴箱。
可选的,所述喷嘴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与喷嘴顶部,所述喷嘴底部与所述喷气口配合,所述喷嘴顶部为远离所述喷气口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喷嘴底部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所述喷嘴顶部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所述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所述喷嘴底部;所述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所述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和小端口,所述大端口朝向所述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所述小端口背向所述气体通道。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压机机体,以及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空压机机体,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冷却气管;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组合腔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组合后形成曲轴箱;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机体外侧的以连接供气源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朝向曲轴箱内部的喷气口,所述冷却气管中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喷气口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及机体外部的出气孔;工作时,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曲轴箱,然后气体从所述出气孔排出。本申请提供的空压机机体通过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向曲轴箱内部提供冷却气体,有效降低空压机内部因为活塞和气缸壁的往复运动产生的热负荷,进而避免因为滚动轴承中的油脂被液化或汽化,有效改善了空压机产生的清洁气体被污染及空压机损坏等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气管中设置的喷气口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与喷嘴顶部,所述喷嘴底部与所述喷气口配合,所述喷嘴顶部为远离所述喷气口的一端;所述喷嘴底部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所述喷嘴顶部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所述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所述喷嘴底部;所述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所述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和小端口,所述大端口朝向所述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所述小端口背向所述气体通道。在实际工作中,所述喷嘴内侧的中空渐缩式结构,使得连接喷气口处为大口径,气体吹向曲轴箱及其他部件处为小口径,充分低压气流中的热力学能提高空压机内侧的冷却效果,实现对空压机内侧进行高效低耗的冷却效果,同时也保证空压机产生的清洁空气的清洁度以及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空压机机体包括一个冷却气管,冷却气管设置于空压机机体顶部位置;
图2为图1的分体结构图中的上机体结构图部分,其中,冷却气管设置于上机体的顶部位置;
图3为图1的分体结构图中的下机体结构部部分,其中,出气孔设置于下机体的底部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的半剖图,其中,空压机机体包括两种冷却气管,冷却气管分别设置于空压机的上机体顶部位置和下机体底部位置;相应的出气孔分别设置于空压机的不同机体侧面;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处安装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于冷却气管的喷气口上的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面图。
其中,空压机机体100,机体1,上机体11,第一机体面11-1,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第二机体面11-3,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第一侧面11-5,第二侧面11-6;下机体12,第三机体面12-1,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第四机体面12-3,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第三侧面12-5,第四侧面12-6;第五曲轴轴承孔13,第六曲轴轴承孔14;
第一冷却气管2-1,第二冷却气管2-2,喷气口21,进气口22,气体通道23,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第三喷嘴26,第一卡接环27,第二卡接环28;喷嘴底部24-1,喷嘴顶部24-2,喷嘴内侧的大端口24-3,小端口24-4;
第一出气孔3-1,第二出气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机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压机的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摩擦导致机体内腔温度偏高及高温造成滚动轴承内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空压机制备的空气被污染以及空压机机体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机体,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冷却气管;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组合腔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组合后形成曲轴箱;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机体外侧的以连接供气源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朝向曲轴箱内部的喷气口,所述冷却气管中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喷气口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及机体外部的出气孔;工作时,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曲轴箱,然后气体从所述出气孔排出。本申请提供的空压机机体通过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向曲轴箱内部提供冷却气体,有效降低空压机内部因为活塞和气缸壁的往复运动产生的热负荷,进而避免因为滚动轴承中的油脂被液化或汽化,有效改善了空压机产生的清洁气体被污染及空压机损坏等问题。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压机机体100,包括:机体1,第一冷却气管2-1,第二冷却气管2-2,和第一出气孔3-1,第二出气孔3-2。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气管设置于机体的顶部位置或者底部位置,出气孔设置于机体的底部位置或者侧面位置。其中,机体上安装的冷却气管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在此仅列举两种情况。具体的,当空压机工作中机体内的高温环境和热负荷相对较低时,空压机机体包括一个冷却气管,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1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冷却气管2-1设置于机体1的顶部位置,相应的,第一出气孔3-1设置于机体1的底部位置;当空压机工作中机体内的高温环境和热负荷相对较高时,为了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内温度,空压机机体设置两个冷却气管(第一冷却气管2-1和第二冷却气管2-2)时,如图4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半剖图,第一冷却气管2-1设置于机体1的顶部位置,第二冷却气管2-2设置于机体1的底部位置,相应的,第一出气孔3-1设置于机体1的侧壁,第二出气孔3-2设置于机体1的与第一出气孔3-1所在位置相对的侧壁。其中,冷却气管和机体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包括一个冷却气管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机体1为具有内部空腔的分体式组合腔体,该机体1由上机体11和下机体12两部分组合而成。其中,该机体1包括6个通孔,分别为上机体11的两个机体面上的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和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下机体12的两个机体面上的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和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以及上机体11和下机体12组合后在机体1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的第五曲轴轴承孔13和第六曲轴轴承孔14。其中,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和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分别和工作活塞销连通,第五曲轴轴承孔13和第六曲轴轴承孔14用于曲轴轴承穿过机体。机体1的内部空腔一方面供空压机曲轴穿过,另一方面为活塞导向部提供容置和运动空间。
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气管2-1用于为机体1内部提供冷却气体,以降低空压机工作中机体内部曲轴运动,以及活塞与气压缸运动产生的热负荷,第一出气孔3-1用于将机体1内部产生的空气排出机体。工作时,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第一冷却气管2-1进入空压机机体1,然后气体从第一出气孔3-1排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图1的分体结构图中的上机体结构图部分,图3为图1的分体结构图中的下机体结构部部分;其中,图2是图1所示机体从机体内侧中间向上看的上机体视图,第一冷却气管2-1设置于上机体11的顶部位置;图3是图1所示机体从机体外侧底部向上看的下机体视图,第一出气孔3-1设置于下机体12的底部位置。以下根据图2和图3分别介绍上机体11和下机体12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上机体11包括第一机体面11-1,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第二机体面11-3,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第一侧面11-5,第二侧面11-6。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设置于第一机体面11-1上,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设置于第二机体面11-3上,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的中轴线和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相交。在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和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处分别连接工作活塞销,因此,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和第二工作活塞穿过孔11-4的孔径尺寸需要与空压机活塞相匹配。
相应的,下机体12和上机体11呈对应关系,继续参考图3,下机体12包括第三机体面12-1,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第四机体面12-3,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第三侧面12-5,第四侧面12-6,第一出气孔3-1。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设置于第三机体面12-1上,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设置于第四机体面12-3上,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的中轴线和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相交。在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和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处分别连接工作活塞销,因此,第三工作活塞穿过孔12-2和第四工作活塞穿过孔12-4的孔径尺寸需要与空压机活塞相匹配。第一出气孔3-1设置于下机体12的底部位置,用于将工作中空压机生成的气体排出机体。
而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侧面11-5和第三侧面12-5组合后中间形成第五曲轴轴承孔13,第二侧面11-6和第四侧面12-6组合后中间形成第六曲轴轴承孔14。第五曲轴轴承孔13和第六曲轴轴承孔14的两个轴承孔内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对称分布于机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作为空压机曲轴的定位孔,用于安置曲轴轴承,其直径与曲轴轴承相匹配。
继续参考图1至图3,为了降低空压机工作时,活塞和气缸壁做往复运动以及曲轴运动等因为摩擦产生的热负荷,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冷却气管向机体内喷出冷却气体的方式,为机体快速降温,避免密封于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因为高温挥发而造成空气污染以及曲轴损坏等。
以上说明了空压机机体100的整体结构,以下描述空压机机体上安装的冷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气管包括:喷气口21,进气口22,气体通道23,第一卡接环27,第二卡接环28。
如图5所示,进气口22位于气体通道23的两端,用于连接空压机机体外侧的供气源,将供气源的冷却气体引入冷却气管中。喷气口21位于气体通道23的侧壁位置,用于将供气源提供的冷却气体通过喷气口21喷向空压机机体中,用于降低空压机机体中需要降温的部件。第一卡接环27和第二卡接环28是用于将冷却气管和空压机机体进行组合安装的情况下设置的结构。
其中,对于气体通道23上设置的喷气口数量,可以根据空压机中的温度进行自由设置。
具体的,当空压机的热负荷较低时,冷却气管中设置一个喷气口,并且该喷气口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当空压机的热负荷相对较高时,冷却气管中设置两个喷气口,即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其中,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第一喷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和工作活塞穿过孔。当空压机的热负荷更高时,冷却气管还可以设置三个喷气口,即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其中,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对称设置于第一喷气口的两侧,且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三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两个工作活塞穿过孔。通过在气体通道上增加喷气口,将冷却气体精准吹向易产生热负荷的零部件,以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中的热负荷,保证机体内部维持相对恒定温度,避免因为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的机体内空气污染和曲轴缺失运动所需的油脂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更精准的将冷却气体吹向需要降温的机体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在喷气口增加了喷嘴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图5的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处安装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图。图6是按照冷却气管设置有3个喷气口,并在3个喷气口中均安装喷嘴装置的情况,以下结合图6和图7进行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冷却气管上包括:进气口22,气体通道23,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第三喷嘴26,第一卡接环27,第二卡接环28。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喷嘴25和第三喷嘴26对称设置于第一喷嘴24的两侧。再结合图1来看,第一喷嘴24的开口方向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第二喷嘴25的开口方向和第三喷嘴26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上机体11的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和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4。因为在喷气口安装的喷嘴装置可以将冷却气体精准吹向易发热的零部件,而且还可以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率,以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中的热负荷,保证机体内部维持相对恒定温度,避免因为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的机体内空气污染和曲轴缺失运动所需的油脂而损坏的问题。
其中,喷嘴装置可以增加冷却气体的喷出速率,是和喷嘴的中空渐缩式结构有关,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于冷却气管的喷气口上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剖面图。上述图6和图7中所示的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和第三喷嘴26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一喷嘴24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喷嘴24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24-1与喷嘴顶部24-2。喷嘴底部24-1用于与喷气口配合,位于喷嘴装置的底部位置,喷嘴顶部24-2用于将喷气口的冷却气体吹向易发热部件,位于远离喷气口的一端。
继续参考图8和图9,该喷嘴装置为了更好的与喷气口密封结构,喷嘴底部24-1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喷嘴顶部24-2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该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喷嘴底部,并且喷嘴底部24-1外侧和喷气口的内侧设置螺纹,便于喷嘴装置固定于喷气口,喷嘴顶部24-2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便于为喷嘴底部24-1安装于喷气口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保证气管通道与喷嘴之间的密封性,冷却气体只能从喷嘴顶部吹向机体内部空间。
此外,为了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度,该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请参看图9,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24-3和小端口24-4,大端口24-3朝向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23,小端口24-4背向所述气体通道23。喷嘴内侧表面是光滑的柱型结构表面,与喷气口连接部位属于大端口,吹向机体内空间的为小端口,根据渐缩式结构,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度,可以精准的进行降温等工作。
以上所述为冷却气管及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继续说明空压机机体上的出气口的结构及功能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下机体12底部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气孔3-1,通过第一出气孔3-2将空压机中生成的气体排出机体。此外,出气孔还设置有在出气孔外侧安装呼吸器的结构,用于保护空压机机体内部空气,避免空气被污染。
以上是根据图1至图3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三个图描述的是空压机机体设置有一种冷却气管的情况。当空压机机体内腔温度超过一定温度阈值后,本申请还可以设置空压机机体安装有两个冷却气管,如图4所示,第一出气孔3-1和第二出气孔3-2,第一出气孔3-1设置于机体的第一侧面11-5,第二出气孔3-2设置于机体的第四侧面12-6,工作中,空压机机体中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出气孔3-1和第二出气孔3-2排出机体外侧。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能够满足无油往复活塞式空压机的需求,可以为空压机工作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空压机机体为分体式结构,冷却气管与空压机机体可以为一体式铸造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组合结构,便于组装,使用灵活,根据实际对降温速率的需求选择安装一个冷却气管还是多个冷却气管,达到快速降低空压机工作中机体内腔中的热负荷的目的。
其次,在冷却气管上设置喷气口的数量或者安装喷嘴装置,根据喷嘴装置的中空渐缩式结构,增加冷却气体的喷出速度与强度,喷气口或者喷嘴精准吹响易发热零件,降低空压机机体内部的热负荷,避免曲轴轴承内的固态油脂因高温挥发,进而保证空压机产出的气体清洁度,也可以确保曲轴旋转需要的固态油脂。
实施例二
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压机机体为基础,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冷却气管,用于为空压机机体提供冷却气体。由于实施例二以实施例一所述的空压机机体为基础,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部分请参见实施例一的对应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气管,包括:气体通道,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端口位置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卡接结构;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外侧,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空压机机体内侧,然后气体从所述空压机机体的出气孔排出。
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气管包括:喷气口21,进气口22,气体通道23,第一卡接环27,第二卡接环28。
如图5所示,进气口22位于气体通道23的两端,用于连接空压机机体外侧的供气源,将供气源的冷却气体引入冷却气管中。喷气口21位于气体通道23的侧壁位置,用于将供气源提供的冷却气体通过喷气口21喷向空压机机体中,用于降低空压机机体中需要降温的部件。第一卡接环27和第二卡接环28是用于将冷却气管和空压机机体进行组合安装的情况下设置的结构。
其中,对于气体通道23上设置的喷气口数量,可以根据空压机中的温度进行自由设置。
具体的,当空压机的热负荷较低时,冷却气管中设置一个喷气口,并且该喷气口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当空压机的热负荷相对较高时,冷却气管中设置两个喷气口,即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其中,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第一喷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和工作活塞穿过孔。当空压机的热负荷更高时,冷却气管还可以设置三个喷气口,即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其中,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对称设置于第一喷气口的两侧,且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三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两个工作活塞穿过孔。通过在气体通道上增加喷气口,将冷却气体精准吹向易产生热负荷的零部件,以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中的热负荷,保证机体内部维持相对恒定温度,避免因为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的机体内空气污染和曲轴缺失运动所需的油脂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更精准的将冷却气体吹向需要降温的机体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在喷气口增加了喷嘴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图5的冷却气管的喷气口处安装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图。图6是按照冷却气管设置有3个喷气口,并在3个喷气口中均安装喷嘴装置的情况,以下结合图6和图7进行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冷却气管上包括:进气口22,气体通道23,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第三喷嘴26,第一卡接环27,第二卡接环28。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喷嘴25和第三喷嘴26对称设置于第一喷嘴24的两侧。再结合图1来看,第一喷嘴24的开口方向指向曲轴箱的中心位置,第二喷嘴25的开口方向和第三喷嘴26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上机体11的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2和第一工作活塞穿过孔11-4。因为在喷气口安装的喷嘴装置可以将冷却气体精准吹向易发热的零部件,而且还可以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率,以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中的热负荷,保证机体内部维持相对恒定温度,避免因为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的机体内空气污染和曲轴缺失运动所需的油脂而损坏的问题。
其中,喷嘴装置可以增加冷却气体的喷出速率,是和喷嘴的中空渐缩式结构有关,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于冷却气管的喷气口上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剖面图。上述图6和图7中所示的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和第三喷嘴26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一喷嘴24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喷嘴24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24-1与喷嘴顶部24-2。喷嘴底部24-1用于与喷气口配合,位于喷嘴装置的底部位置,喷嘴顶部24-2用于将喷气口的冷却气体吹向易发热部件,位于远离喷气口的一端。
继续参考图8和图9,该喷嘴装置为了更好的与喷气口密封结构,喷嘴底部24-1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喷嘴顶部24-2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该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喷嘴底部,并且喷嘴底部24-1外侧和喷气口的内侧设置螺纹,便于喷嘴装置固定于喷气口,喷嘴顶部24-2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便于为喷嘴底部24-1安装于喷气口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保证气管通道与喷嘴之间的密封性,冷却气体只能从喷嘴顶部吹向机体内部空间。
此外,为了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度,该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请参看图9,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24-3和小端口24-4,大端口24-3朝向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23,小端口24-4背向所述气体通道23。喷嘴内侧表面是光滑的柱型结构表面,与喷气口连接部位属于大端口,吹向机体内空间的为小端口,根据渐缩式结构,提高冷却气体的喷出速度,可以精准的进行降温等工作。
上述冷却气管用于安装在实施例一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内部,通过冷却气管上的喷气口将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引入机体内部,达到降低机体内部的热负荷的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空压机机体以及根据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冷却气管。
本实施例的空压机为4X-130空压机,采用实施例一的空压机机体和实施例二的冷却气管,以及四个工作活塞和曲轴轴承。本实施例所述的空压机在工作中,因为冷却气管的喷嘴为中空渐缩式结构,将冷却气体的喷出方向对准易生热部件,并且使得冷气气体以较高的喷出速率,快速降低零部件温度,进而降低空压机内部温度。
本实施例的4X-130空压机运用了该冷却系统后,空压机机体内部温度由92℃降低至65℃,因此,该冷却系统可以达到快速降低空压机机体温度的效果,保证机体内部维持相对恒定温度,避免因为曲轴轴承内部的固态油脂挥发造成的机体内空气污染和曲轴缺失运动所需的油脂而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冷却气管;
所述机体为分体式组合腔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组合后形成曲轴箱;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
所述冷却气管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曲轴轴承孔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机体外侧的以连接供气源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朝向曲轴箱内部的喷气口,所述冷却气管中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喷气口的气体通道;
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及机体外部的出气孔;
工作时,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曲轴箱,然后气体从所述出气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一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
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喷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喷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工作活塞穿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工作活塞穿过孔;
所述冷却气管包括至少一个喷气口具体为,所述冷却气管包括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喷气口和所述第三喷气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气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喷气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曲轴箱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三喷气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指向两个工作活塞穿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安装有喷嘴,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喷嘴进入所述曲轴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包括喷嘴底部与喷嘴顶部,所述喷嘴底部与所述喷气口配合,所述喷嘴顶部为远离所述喷气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底部的外侧为柱型结构表面,所述喷嘴顶部的外侧呈喇叭型结构表面,所述喇叭型结构的大端口连接所述喷嘴底部;
所述喷嘴内侧为中空渐缩式柱型结构,所述喷嘴内侧的两端分别为大端口和小端口,所述大端口朝向所述冷却气管的气体通道,所述小端口背向所述气体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和所述下机体连接处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曲轴轴承孔;两个曲轴轴承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9.一种冷却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通道,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端口位置的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侧壁位置的喷气口;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卡接结构;
工作时,所述冷却气管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上,所述冷却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压机机体外侧,所述供气源中的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却气管,并从所述喷气口喷出,以进入所述空压机机体内侧,然后气体从所述空压机机体的出气孔排出。
10.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机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气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3353.0A CN111828285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3353.0A CN111828285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8285A true CN111828285A (zh) | 2020-10-27 |
CN111828285B CN111828285B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290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3335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28285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2828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83498A (ja) * | 2002-11-29 | 2004-07-02 | Toki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101010511A (zh) * | 2004-09-02 | 2007-08-01 | 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曲轴箱中内部冷却空气流的活塞式压缩机 |
CN101511506A (zh) * | 2006-09-08 | 2009-08-19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带有由铸铝制成的曲轴箱的空气压缩机 |
JP2010106819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Hitachi Ltd | 往復動型圧縮機 |
CN203655571U (zh) * | 2013-12-28 | 2014-06-18 | 浙江美洲豹工贸有限公司 | 空压机 |
CN207960891U (zh) * | 2018-01-11 | 2018-10-1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水冷空气压缩机 |
CN210460976U (zh) * | 2019-07-15 | 2020-05-05 | 耐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级压缩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
CN210660498U (zh) * | 2019-05-31 | 2020-06-02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带冷却气道的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
-
2020
- 2020-07-02 CN CN202010633353.0A patent/CN1118282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83498A (ja) * | 2002-11-29 | 2004-07-02 | Toki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101010511A (zh) * | 2004-09-02 | 2007-08-01 | 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曲轴箱中内部冷却空气流的活塞式压缩机 |
CN101511506A (zh) * | 2006-09-08 | 2009-08-19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带有由铸铝制成的曲轴箱的空气压缩机 |
JP2010106819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Hitachi Ltd | 往復動型圧縮機 |
CN203655571U (zh) * | 2013-12-28 | 2014-06-18 | 浙江美洲豹工贸有限公司 | 空压机 |
CN207960891U (zh) * | 2018-01-11 | 2018-10-1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水冷空气压缩机 |
CN210660498U (zh) * | 2019-05-31 | 2020-06-02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带冷却气道的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
CN210460976U (zh) * | 2019-07-15 | 2020-05-05 | 耐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级压缩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8285B (zh) | 2021-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90170143A1 (en) | Fluid Machine | |
CN110454392B (zh) | 双级压缩机 | |
WO2019044390A1 (ja) |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
WO2024093340A1 (zh) | 动力设备 | |
CN111828285A (zh) | 一种空压机机体、冷却气管及空压机 | |
CN217462484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7462466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KR101458614B1 (ko) | 크랭크케이스 내 윤활유 유화방지형 다단 왕복동 공기 압축기 | |
CN112879304A (zh) | 一种无油涡旋真空泵偏心主轴自驱动冷却装置及使用方法 | |
EP2891801B1 (en) | Compressor and valve assembly thereof for reducing pulsation and/or noise | |
CN111648936A (zh)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冷却机构 | |
CN214887554U (zh) | 多级增压空气压缩机 | |
TWI778612B (zh) | 具改良式油注射器的壓縮機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
CN211650943U (zh) | 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预冷系统 | |
CN108457834A (zh) | 两级压缩机及具有该两级压缩机的机械装备 | |
CN112761947A (zh) | 螺杆式压缩机 | |
CN111692077A (zh) | 一种压缩机进气速率节奏可自由调节的压缩结构 | |
CN219153489U (zh) | 双壁波纹管冷却定型器 | |
CN119308851B (zh) | 一种双级纵布螺杆压缩机 | |
CN115532033B (zh) | 一种高温环境下运行的冷冻式压缩干燥机 | |
CN219012794U (zh) | 一种空压器 | |
CN216044239U (zh) | 四缸空压机 | |
CN117536819B (zh) | 一种双风道散热的空气压缩装置 | |
CN108180143A (zh) | 相切圆转子副、压缩机及发动机 | |
CN218206961U (zh) |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