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828073A -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8073A
CN111828073A CN202010783016.XA CN202010783016A CN111828073A CN 111828073 A CN111828073 A CN 111828073A CN 202010783016 A CN202010783016 A CN 202010783016A CN 111828073 A CN111828073 A CN 111828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main
frame
supporting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3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飞
杨宏光
范超
曹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Tian 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Tian 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Tian 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Tian 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30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8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8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8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04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g. linking members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or sets of props; Means for counteracting lateral sliding on inclined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16Hydraulic or pneumatic features, e.g. circuits,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valves, setting or retracting devices
    • E21D23/18Hydraulic or pneumatic features, e.g. circuits,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valves, setting or retracting devices of advancing mechanisms
    • E21D23/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features, e.g. circuits,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valves, setting or retracting devices of advancing mechanisms incorporated in mine c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支护能力弱,劳动强度大,影响井下作业效率的问题。包括支护主架和支护辅架,其特征在于: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主架顺梁;支护辅架的辅架托梁与主架托梁间隔布置;辅架托梁上方设置有与支护主架的主架顺梁相错位布置的辅架顺梁;支护主架和支护辅架两侧下方的支架底座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之间,分别通过升降支撑机构相连;支护主架与支护辅架分别设置有稳定机构,支护主架与支护辅架之间设置有推移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支撑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与各类设备配合作业进行现场及时支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与各类设备配合作业进行现场及时支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机械化设备在煤矿井下的广泛应用,使得采煤效率大大提高。而机械化设备顺利使用是以巷道的稳定性为前提的,所以对于巷道的支护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工作面采煤作业、通风和安全。目前,井工开采的巷道掘进中机械化掘进机(简称“综掘机”)的使用十分普遍,巷道掘进的效率较传统的“打眼放炮”作业方式有了很大提高。但有关数据显示,即使是中、大型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时的综掘机开机率也不足30%,亦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于了人工临时支护。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掘进临时支护手段不能满足掘进机掘进平行作业,掘进过程中须时常停机进行临时支护。
掘进临时支护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现有掘进机上作些改动,将临时支护装置与综掘机合为一体,达到连续作业的目的。此类改动存在的弊端是改动是以掘进机机体为安装平台,固定其上的各执行机构容易因振动而产生各种故障;另外,此类构的支护面积及有效支护空间小,不能实现对掘进巷道的全断面支护,仍然要依靠间歇性的人工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二类是采用平行间隔设置的棚梁加支腿(多为液压支柱),移动采用迈步自移或循环移架的结构。此类支护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移架后重新支护时的支架稳定性问题;二是遇有巷道起伏或底板较软时,这类结构往往会发生支腿“扎底”的问题,不能顺利完成移架;三是无法解决掘进机最前端的及时支护问题,很难对掘进头刚暴露的顶板进行有效的及时支护。第三类则是采用多个单元支架组合应用的结构形式。此类结构形式存在诸如支架整体较宽,不利于架间综掘机的布置;永久支护仍需在支架的前端进行,影响掘进作业以及行走;支护和移动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在井下狭窄的巷道空间内安装、拆卸和维修不便等各类问题。
采煤工作面巷道的支护方式,则大体分为单体支柱+铰接钢梁支护和超前支架支护两种。超前支护支架还包括有两列式、滑移式等能够自移行走的超前支架,和门式、垛式等无法自移的单元式支架。其中,单元式支架因不存在对巷道顶板反复支撑的问题,支护效果较好,适用范围广;然而,因单元式支架不具备行走功能,必需依靠其他辅助设备才能够移动。目前,单元式支架的移动大多采用绞车拖拽、支架车运输等方式,这些传统的运输方式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同时,由于运输空间等的特殊要求,许多矿井还不具备相应的运输条件。
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巷道支护方式和装置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支撑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与各类设备配合作业进行现场及时支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顶部的支护主架和支护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由主架托梁构成,所述主架托梁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主架顺梁;所述支护辅架由辅架托梁构成,且辅架托梁与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间隔布置;所述辅架托梁上方,则设置有与支护主架的主架顺梁相错位布置的辅架顺梁;同时,所述支护主架两侧的主架顺梁以及支护辅架两侧的辅架顺梁的下方,均分别设置有支架底座,各支架底座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之间,分别通过升降支撑机构相连;支护主架与支护辅架分别设置有稳定机构(伸缩套结构或四连杆结构),所述支护主架的托梁与支护辅架的托梁之间设置有推移机构。支护主架可以设置有摆动前梁。
所述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由主托梁主体构成,主托梁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托梁铰接孔,主托梁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主顺梁连接部。
所述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两端上方设置的主架顺梁,由主顺梁主体构成,主顺梁主体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支撑缸连接部与主顺梁主体下侧面之间形成有辅托梁避让空间;并且,两侧的主架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上、朝向支护主架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两端部相连的主托梁连接耳板;所述支架底座由底座主体构成,底座主体上、与主架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缸基座。以通过纵向布置在巷道延伸方向上的主架边顺梁的主托梁连接耳板,与主架托梁的端部相连,并利用辅托梁避让空间来实现支护主架的整体下降,进而使支护主架临时脱离巷道顶板,便于移架;同时,将升降支撑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支架底座的支撑缸基座相铰接,升降支撑液压缸的伸缩端则与主架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相铰接。
所述支护主架主架托梁上方设置的主架顺梁,由主顺梁主体构成,主顺梁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上侧相连的主顺梁连接耳板。
所述支护主架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摆动前梁,摆动前梁由若干组并列布置的前梁主体构成,各前梁主体的前端通过连接钢管相连接,各前梁主体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梁铰接部;摆动前梁通过前梁铰接部分别与主架顺梁前端的前梁铰接耳板相铰接;并且,主架顺梁的前端与摆动前梁的各前梁主体的后端之间,还设置有摆动液压缸,摆动液压缸的两端,则分别通过摆动缸铰接耳板与摆动前梁、以及主架顺梁相连;相应地,所述支护辅架的各辅架顺梁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支撑延伸段。以在掘进作业时,利用摆动液压缸的伸缩来驱使整个摆动前梁上、下摆动,进而辅助支护装置前方的锚网铺设工作。
所述支护辅架的辅架托梁由辅托梁主体构成,辅托梁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托梁铰接孔,辅托梁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辅顺梁连接部。以利用横向布置于巷道宽度方向上的辅架托梁两端的辅托梁铰接孔,分别与两端侧的辅架顺梁相铰接,并将辅架中间顺梁分别与辅架托梁上侧的辅顺梁连接部相连。
所述支护辅架的辅架托梁两端上方设置的辅架顺梁,由辅顺梁主体构成,辅顺梁主体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支撑缸连接部与辅顺梁主体下侧面之间形成有主托梁避让空间;并且,两侧的辅架边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上、朝向支护辅架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两端部相连的辅托梁连接耳板;所述支架底座由底座主体构成,底座主体上、与辅架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缸基座。以通过纵向布置于巷道延伸方向上的辅架边顺梁的辅托梁连接耳板,与辅架托梁的端部相连,并利用主托梁避让空间来实现支护辅架的整体下降,进而让支护辅架临时脱离巷道顶板,便于移架;同时,将升降支撑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支架底座的支撑缸基座相铰接,升降支撑液压缸的伸缩端则与辅架顺梁的支撑缸连接部相铰接。
所述支护辅架托梁上方设置的辅架顺梁,由辅顺梁主体构成,辅中顺梁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上侧相连的辅中顺梁连接耳板。
所述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与下方的支架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或四连杆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导套,升降导套的上端分别与主架边顺梁和辅架边顺梁下侧的导套连接部相铰接,且升降导套的下部插接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的下端分别与各支架底座上设置的导杆连接部相铰接。以通过布置在支护主架或支护辅架同侧的各组升降支撑液压缸之间的升降导向机构,来增加该支护装置框架式结构的升降稳定性。
所述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均采用分段铰接的结构形式,且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分段铰接的段数,分别与主架托梁和辅架托梁的组数相对应。以在提升支护主架的主架中间顺梁和支护辅架的辅架中间顺梁对巷道顶板起伏适应性的同时,方便装置的解体运输和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设置在巷道顶部的支护主架和支护辅架,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两端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主架顺梁,且两侧的主架顺梁之间、主架托梁的上方,还设置有若干组主架顺梁;支护辅架的辅架托梁与支护主架的主架托梁间隔布置;辅架托梁两端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与主架边顺梁相错位布置的辅架顺梁,两侧的辅架顺梁之间、辅架托梁的上方,还设置有若干组辅架顺梁,且辅架顺梁与主架顺梁间隔布置;支护主架两侧的主架顺梁以及支护辅架两侧的辅架顺梁的下方,均分别设置有支架底座,各支架底座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和辅架顺梁之间,分别通过升降支撑液压缸相连,支护主架与支护辅架之间设置推移液压缸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支撑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与各类设备配合作业进行现场及时支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该装置可主要用于如掘进作业巷道支护、回采作业留巷支护等作业场合,例如:对巷道掘进过程中新暴露的顶板及辅助铺网和打锚杆等的及时机械化支护,掩护综掘机在巷道一定区域内实现连续支护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支护主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主架边顺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主架托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2中的主架中间顺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摆动前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支架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支护辅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辅架边顺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辅架托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的辅架中间顺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在掘进巷道内使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支护主架、2支护辅架、3升降支撑液压缸、4支架底座、5推移液压缸、6升降导套、7升降导杆、8摆动前梁、9摆动液压缸、10主架托梁、11主架顺梁、12主架顺梁、13辅架顺梁布置空间、14主顺梁主体、15支撑缸连接部、16主托梁连接耳板、17前梁铰接耳板、18摆动缸铰接耳板、19辅托梁避让空间、20导套连接部、21支撑缸铰接耳板、22支撑缸柱窝、23主托梁主体、24主托梁铰接孔、25主顺梁连接部、26推移缸铰接耳板、27主顺梁主体、28主顺梁连接耳板、29前梁主体、30前梁铰接部、31连接钢管、32底座主体、33支撑缸基座、34导杆连接部、35辅架托梁、36辅架顺梁、37辅架顺梁、38主架顺梁布置空间、39辅顺梁主体、40辅托梁连接耳板、41主托梁避让空间、42辅托梁主体、43辅托梁铰接孔、44辅顺梁连接部、45辅顺梁主体、46辅顺梁连接耳板、47辅助支撑延伸段、48掘进巷道、49掘进机、50主架托梁、51辅架托梁、52四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1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该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顶部的支护主架1和支护辅架2,其中,支护主架1由至少两组横向布置在巷道宽度方向上的主架托梁10、50构成,各组主架托梁10沿着巷道的延伸方向前、后平行布置。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由主托梁主体23构成,主托梁主体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托梁铰接孔24,主托梁主体23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主顺梁连接部25;进而利用主架托梁10、50两端的主托梁铰接孔24,分别与两端侧的主架顺梁11相铰接,并将主架顺梁12分别与主架托梁10、50上侧的主中顺梁连接部25相连接。
主架托梁10、50两端侧的上方,分别对称设置有主架顺梁11,主架顺梁11沿与主架托梁10、50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布置。主架顺梁11由主顺梁主体14构成,主顺梁主体14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15,支撑缸连接部15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支撑液压缸3伸缩端相接触的支撑缸柱窝22,且支撑缸连接部15下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支撑缸铰接耳板21;支撑缸连接部15与主顺梁主体14下侧面之间,还形成有辅托梁避让空间19。并且,两侧的主架顺梁11的支撑缸连接部15上、朝向支护主架1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10、50两端的主托梁铰接孔24相铰接的主托梁连接耳板16。从而,通过纵向布置在巷道延伸方向上的主架顺梁11的主托梁连接耳板16,与主架托梁10、50的端部相连接,并利用主架顺梁11下侧设置的辅托梁避让空间19,来实现支护主架1的整体下降,以使支护主架1临时脱离巷道顶板,并让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下落搭接在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51上,便于装置的移架。同时,将支护主架1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的伸缩端与主架顺梁11的支撑缸连接部15相铰接。
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之间、主架托梁10、50的上方,还设置有若干组与主架顺梁11相平行布置的主架顺梁12。主架顺梁12由主顺梁主体27构成,主中顺梁主体27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10、50上侧的主中顺梁连接部25相铰接的主中顺梁连接耳板28;以利用主架中间顺梁12下侧的主中顺梁连接耳板28与主架托梁10、50的上侧相连接。
为了在巷道掘进作业过程中,辅助支护装置前方的锚网铺设工作,支护主架1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摆动前梁8。摆动前梁8由若干组并列布置的长方体状的前梁主体29构成,各前梁主体29的前端通过连接钢管31相连接;各前梁主体29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梁铰接部30。摆动前梁8通过前梁铰接部30分别与各主架顺梁11、 12前端的前梁铰接耳板17相铰接。并且,主架顺梁11、12的前端与摆动前梁8的各前梁主体29的后端之间,还设置有摆动液压缸9;摆动液压缸9的两端,则分别通过摆动缸铰接耳板18与摆动前梁8后端、以及主架顺梁11、12的前端相连接。相应地,支护辅架2的各辅架顺梁37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朝巷道顶板方向、略微倾斜向上布置(例如:向上倾斜1度~5度)的辅助支撑延伸段47。以利用摆动液压缸9的伸缩,来驱使整个摆动前梁8沿着前梁铰接部30的转动轴线,上、下摆动,进而有效辅助支护装置前方的锚网铺设工作。
支护辅架2由至少两组横向布置在巷道宽度方向上的辅架托梁35、51构成,各组辅架托梁35、51沿巷道延伸方向前、后平行布置,且支护辅架2的各组辅架托梁35、51分别与支护主架1的各组主架托梁10、50相互间隔布置。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由辅托梁主体42构成,辅托梁主体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托梁铰接孔43,辅托梁主体42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辅中顺梁连接部44;以利用横向布置于巷道宽度方向上的辅架托梁35两端的辅托梁铰接孔43,分别与两端侧的辅架边顺梁36相铰接,并将辅架中间顺梁37分别与辅架托梁35上侧的辅中顺梁连接部44相连接。
辅架托梁35、51两端侧的上方,分别对称设置有与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相错位布置的辅架顺梁36,辅架顺梁36沿与辅架托梁35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布置。辅架顺梁36由辅顺梁主体39构成,辅边顺梁主体39的下侧也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15;支撑缸连接部15与辅边顺梁主体39下侧面之间,形成有便于支护辅架2整体下降的主托梁避让空间41。两侧的辅架顺梁36的支撑缸连接部15上、朝向支护辅架2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35、51两端的辅托梁铰接孔43相铰接的辅托梁连接耳板40。进而通过纵向布置于巷道延伸方向上的辅架顺梁36的辅托梁连接耳板40,与辅架托梁35、51的端部相连接,并利用辅架顺梁36下侧设置的主托梁避让空间41来实现支护辅架2的整体下降,以让支护辅架2临时脱离巷道顶板,并让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6、37下落搭接在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上,便于移架。同时,支护辅架2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的伸缩端与辅架顺梁36的支撑缸连接部15相铰接。
支护辅架2辅架顺梁36、37与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相互间隔布置。辅架顺梁37由辅顺梁主体45构成,辅顺梁主体45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35、51上侧的辅中顺梁连接部44相铰接的辅中顺梁连接耳板46;进而利用辅架中顺梁37下侧的辅中顺梁连接耳板46与辅架托梁35、51的上侧相连。
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以及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6的正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平行布置的支架底座4。支架底座4由长方体状的底座主体32构成,底座主体32上、与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的支撑缸连接部15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支撑液压缸3的固定端相铰接的支撑缸基座33;各支撑缸基座33内,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支撑液压缸3的固定端相接触的支撑缸柱窝22。同时,各支架底座4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之间,分别通过至少两组竖直布置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相连接。支护主架1和支护辅架2的中部、相邻的主架托梁10、50和辅架托梁35、5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推移缸铰接耳板26;相邻的主架托梁10、50和辅架托梁35、51的推移缸铰接耳板26之间,通过推移液压缸5相连,且推移液压缸5的两端分别与推移缸铰接耳板26相铰接。
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与其下方的支架底座4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如图1所示)或四连杆机构(如图14所示)。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导套6,升降导套6的上端分别与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下侧的导套连接部20相铰接,且升降导套6的下部伸缩插接有升降导杆7,升降导杆7的下端则分别与各支架底座4上设置的导杆连接部34相铰接;进而通过布置在支护主架1或支护辅架2同侧的各组升降支撑液压缸3之间的升降导向机构,来增加该支护装置框架式结构的升降稳定性。为了提升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2和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7对巷道顶板起伏的适应性、并方便装置的解体运输和安装,主架顺梁12和辅架顺梁37均采用分段铰接的结构形式,各分段中间顺梁的铰接部位,分别利用双插销进行连接,以防止各分段中间顺梁之间产生相对的转动。并且,主架顺梁12和辅架顺梁37分段铰接的段数,分别与主架托梁10、50和辅架托梁35、51的组数相对应。
该新型巷道支护装置使用时,首先,在巷道中的使用位置(例如:掘进作业巷道或回采作业留巷中、需要支护的巷道区域),将支护装置安装好。同时,各升降支撑液压缸3均处于伸出、支撑的初始状态,进而使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以及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6、37,分别与巷道顶板形成有效的支撑接触;并且,各支架底座4分别撑住巷道底板。支护主架1与支护辅架2之间的推移液压缸5处于收回状态。支护装置安装、支撑稳定之后,在支护主架1和支护辅架2下方的空间内,可进行掘进作业、锚杆的钻进及安装、锚网的铺设、附件运输等各类作业。
当需要向前移动支护装置时,首先收回支护主架1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从而使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下落,并搭接在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51上;随后,继续收回支护主架1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让支护主架1下部的支架底座4与巷道底板分离,以便于推移液压缸5对支护主架1的推移。支护主架1下部的支架底座4与巷道底板分离开之后,伸出推移液压缸5,进而以仍然处于撑顶状态的支护辅架2作为固定支点,推动支护主架1在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51上向前滑动。支护主架1推移到位后,伸出支护主架1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使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与前方的巷道顶板形成有效的支撑接触。
支护主架1推移到位、并支撑稳固后,再收回支护辅架2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让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6、37下落、并搭接在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上,并使支护辅架2下部的支架底座4与巷道底板分离。随后,收回推移液压缸5,以前方、处于撑顶状态的支护主架1作为固定支点,拉动支护辅架2在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上向前滑动。支护辅架2推移到位后,再次伸出支护辅架2两侧的升降支撑液压缸3,使支护辅架2的辅架顺梁36、37与巷道顶板形成有效的支撑接触。能够理解的是,随着掘进或回采作业的连续向前推进,重复上述支护主架1和支护辅架2交替升降、前移的动作,从而使该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始终保持对巷道顶板的有效支护。
该支护装置用于掘进巷道48时,支护主架1前端的摆动前梁8的摆动液压缸9默认处于伸出状态;并且,可根据巷道顶板状况决定掘进几个步距后再进行锚杆的钻进及安装。当掘进机49向前行进一个步距后,支护主架1及时跟进支护住刚刚由于截割而暴露的顶板,此时可通过摆动液压缸9的伸缩,来驱使整个摆动前梁8沿着前梁铰接部30的转动轴线上、下摆动,以利用摆动前梁8将锚网托起铺设到位,随后支护辅架2再及时跟进,进而让掘进机49可以连续进行巷道掘进的作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顶部的支护主架(1)和支护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1)由主架托梁(10、50)构成,所述主架托梁(10、5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主架顺梁(11、12);所述支护辅架(2)由辅架托梁(35、51)构成,且辅架托梁(35、51)与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间隔布置;所述辅架托梁(35、51)上方,则设置有与支护主架(1)的主架顺梁(11、12)相错位布置的辅架顺梁(36、37);同时,所述支护主架(1)两侧的主架顺梁(11)以及支护辅架(2)两侧的辅架顺梁(36)的下方,均分别设置有支架底座(4),各支架底座(4)与相对应的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之间,分别通过升降支撑机构(3)相连;支护主架(1)与支护辅架(2)分别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支护主架(1)的托梁(10)与支护辅架(2)的托梁(51)之间设置有推移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由主托梁主体(23)构成,主托梁主体(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托梁铰接孔(24),主托梁主体(23)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主顺梁连接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1)的主架托梁(10、50)两端上方设置的主架顺梁(11),由主顺梁主体(14)构成,主顺梁主体(14)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15),支撑缸连接部(15)与主顺梁主体(14)下侧面之间形成有辅托梁避让空间(19);并且,两侧的主架顺梁(11)的支撑缸连接部(15)上、朝向支护主架(1)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10、50)两端部相连的主托梁连接耳板(16);所述支架底座(4)由底座主体(32)构成,底座主体(32)上、与主架顺梁(11)的支撑缸连接部(1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缸基座(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1)主架托梁(10、50)上方设置的主架顺梁(12),由主顺梁主体(27)构成,主顺梁主体(27)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主架托梁(10、50)上侧相连的主顺梁连接耳板(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主架(1)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摆动前梁(8),摆动前梁(8)由若干组并列布置的前梁主体(29)构成,各前梁主体(29)的前端通过连接钢管(31)相连接,各前梁主体(29)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梁铰接部(30);摆动前梁(8)通过前梁铰接部(30)分别与主架顺梁(11、12)前端的前梁铰接耳板(17)相铰接;并且,主架顺梁(11、12)的前端与摆动前梁(8)的各前梁主体(29)的后端之间,还设置有摆动液压缸(9),摆动液压缸(9)的两端,则分别通过摆动缸铰接耳板(18)与摆动前梁(8)、以及主架顺梁(11、12)相连;相应地,所述支护辅架(2)的各辅架顺梁(37)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支撑延伸段(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由辅托梁主体(42)构成,辅托梁主体(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托梁铰接孔(43),辅托梁主体(42)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向上凸出的辅顺梁连接部(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辅架(2)的辅架托梁(35、51)两端上方设置的辅架顺梁(36),由辅顺梁主体(39)构成,辅顺梁主体(39)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缸连接部(15),支撑缸连接部(15)与辅顺梁主体(39)下侧面之间形成有主托梁避让空间(41);并且,两侧的辅架边顺梁(36)的支撑缸连接部(15)上、朝向支护辅架(2)中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35、51)两端部相连的辅托梁连接耳板(40);所述支架底座(4)由底座主体(32)构成,底座主体(32)上、与辅架顺梁(36)的支撑缸连接部(1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缸基座(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辅架(2)托梁(35、51)上方设置的辅架顺梁(37),由辅顺梁主体(45)构成,辅中顺梁主体(45)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与辅架托梁(35、51)上侧相连的辅中顺梁连接耳板(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与下方的支架底座(4)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或四连杆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导套(6),升降导套(6)的上端分别与主架顺梁(11)和辅架顺梁(36)下侧的导套连接部(20)相铰接,且升降导套(6)的下部插接有升降导杆(7),升降导杆(7)的下端分别与各支架底座(4)上设置的导杆连接部(34)相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顺梁(12)和辅架顺梁(37)均采用分段铰接的结构形式,且主架顺梁(12)和辅架顺梁(37)分段铰接的段数,分别与主架托梁(10)和辅架托梁(35)的组数相对应。
CN202010783016.X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Pending CN111828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016.XA CN111828073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016.XA CN111828073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8073A true CN111828073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3016.XA Pending CN111828073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80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0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巷道充填沿空留巷锚网支护设备
CN112576293A (zh) * 2020-12-16 2021-03-30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巷道支护运一体化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7499Y (zh) * 2007-12-04 2008-10-22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巷道掘进超前支护支架
CN201354642Y (zh) * 2009-02-25 2009-12-02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自移式沿空留巷充填支架
CN201460937U (zh) * 2009-07-13 2010-05-12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移式顺槽超前支护支架
CN102128040A (zh) * 2011-01-18 2011-07-20 阜新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液压迈步式超前支护装备
CN102628368A (zh) * 2012-04-26 2012-08-08 李信斌 一种隧道自移支撑棚
CN106593502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枣庄联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框架落地自移式前伸缩超前支护装置
CN106703856A (zh) * 2017-03-20 2017-05-24 张路征 一种带排钻的棚式迈步组合支架
CN110388224A (zh) * 2019-08-22 2019-10-29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梅花井煤矿 一种用于拱形巷道掘进的迈步式支护系统
CN111022098A (zh) * 2019-12-25 2020-04-1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综掘巷道连续施工超前支护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7499Y (zh) * 2007-12-04 2008-10-22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巷道掘进超前支护支架
CN201354642Y (zh) * 2009-02-25 2009-12-02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自移式沿空留巷充填支架
CN201460937U (zh) * 2009-07-13 2010-05-12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移式顺槽超前支护支架
CN102128040A (zh) * 2011-01-18 2011-07-20 阜新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液压迈步式超前支护装备
CN102628368A (zh) * 2012-04-26 2012-08-08 李信斌 一种隧道自移支撑棚
CN106593502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枣庄联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框架落地自移式前伸缩超前支护装置
CN106703856A (zh) * 2017-03-20 2017-05-24 张路征 一种带排钻的棚式迈步组合支架
CN110388224A (zh) * 2019-08-22 2019-10-29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梅花井煤矿 一种用于拱形巷道掘进的迈步式支护系统
CN111022098A (zh) * 2019-12-25 2020-04-1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综掘巷道连续施工超前支护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0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巷道充填沿空留巷锚网支护设备
CN112576293A (zh) * 2020-12-16 2021-03-30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巷道支护运一体化系统
CN112576293B (zh) * 2020-12-16 2022-07-08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巷道支护运一体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102B (zh) 可移动双平台分区式四臂顶帮锚杆锚索施工钻车
CN201137499Y (zh) 新型巷道掘进超前支护支架
CN103643979B (zh) 用于巷道临时支护的液压支架及其架设、使用方法
CN110080811B (zh) 一种可调式快速综合机械化掘进的超前支护支架及使用方法
CN105952453B (zh) 长壁前进式煤层工作面机械化无巷开采成套设备
CN110410118B (zh) 一种新型掘进工艺
CN102654060A (zh) 巷道掘进交错式支护装置
CN201826837U (zh) 可移动双平台分区式四臂顶帮锚杆锚索施工钻车
CN110130965A (zh) 一种综合机械化掘进的超前支护支架及使用方法
CN108194114A (zh) 巷道掘进工作面临时护顶与锚杆施工一体化装置
CN203362198U (zh) 履带行走式综掘巷道及时支护装置
CN111828073A (zh) 一种新型巷道支护装置
CN110985084B (zh) 煤巷全断面自移超前临时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114320417B (zh) 一种锚固前移式快速掘进、支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863599B (zh) 综采工作面同步扩帮安装方法及支护系统
CN102536277A (zh)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随车配套支锚系统
CN202578740U (zh) 巷道掘进交错式支护装置
CN104912554B (zh) 一种带压自移式掘支机组及带压自移方法
CN204716236U (zh) 一种带压自移式掘支机组
CN204691807U (zh) 综采工作面同步扩帮安装支护系统
CN110130964A (zh) 一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3476366U (zh) 新型矿用临时支护装置
CN203257446U (zh) 一种煤港拱形支撑盾结构
CN213807716U (zh) 掘支锚两体机
CN213807715U (zh) 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