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3731A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23731A CN111823731A CN202010606345.7A CN202010606345A CN111823731A CN 111823731 A CN111823731 A CN 111823731A CN 202010606345 A CN202010606345 A CN 202010606345A CN 111823731 A CN111823731 A CN 111823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wheel
- wheel
- conveying
- upper bracket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通道切换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别呈L型结构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可相对上支架摆动的摆动件,摆动件的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摆动电机;下支架套装在上支架的外侧;支撑板竖直设置在上支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用于连接支撑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缝隙形成供纸张传输的通道,摆动电机驱动摆动件摆动,以使摆动件衔接不同的进纸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盖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中的打印机、盖章机和扫描仪均为独立设备,在用户需要对客户已签字盖章的文件进行扫描鉴伪和盖章时,通常需要人工将客户已签字盖章的文件放入扫描仪中进行扫描鉴伪,然后从扫描鉴伪后的文件中选出需要盖章的文件页,人工送至盖章机处,利用盖章机对相应的文件页进行盖章。后期,人们为节约占地空间,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将打印机、盖章机和扫描仪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形成集打印、鉴伪和盖章功能为一体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打印机和扫描仪输出的文件仅能进入盖章机中,然后从与盖章机的出纸口连通的文件输出口传出。针对不需要鉴伪盖章的文件,还需要通过另外一台打印机单独打印,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中的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通道切换装置,能够切换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的文件输出口连通的进纸通道,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中的打印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通道切换装置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通道切换装置,用于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包括:
上支架,呈L型结构,所述上支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上支架摆动的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摆动电机;
下支架,呈L型结构且套装在所述上支架的外侧;
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上支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
其中,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的缝隙形成供纸张传输的通道,所述摆动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摆动,以使所述摆动件衔接不同的进纸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道切换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支架和下支架呈L型结构,下支架套装在上支架的外侧,如此设置,有利于形成连续的供纸张传输的通道。上支架和下支架利用支撑板连接支撑,通过支撑板可以调节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缝隙,即改变供纸张传输的通道的大小。摆动电机驱动摆动件摆动,使摆动件衔接不同的进纸通道,也即是切换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的文件输出口连通的进纸通道,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中的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上支撑柱,所述下支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下支撑轴,所述下支撑轴平行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柱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柱卡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轴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动件的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并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摆动电机的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动件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外侧,所述上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检测板的摆动角度的监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动件是平行且均布设置在所述摆动件的主轴上的多个栅条,所述上支架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朝向所述摆动件的主轴设置,每两个所述凸起间的间距与所述栅条的宽度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轴,所述第一输送轮轴平行布置在所述摆动件的主轴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轮轴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的轮面与所述第一传送轮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轮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一传送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轴,所述第二输送轮轴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轮轴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轴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输送轮的轮面与所述第二传送轮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轮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二传送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轴,所述第三输送轮轴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轮轴的左侧,所述第三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轮轴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三传送轮,所述第三输送轮的轮面与所述第三传送轮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三输送轮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三传送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输送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主动轮,并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输送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二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依次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输送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扫描仪、打印机和盖章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文件输出口,所述盖章机的出纸口与所述文件输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所述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扫描仪和所述打印机的出纸口处,所述摆动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摆动以形成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为所述摆动件衔接所述扫描仪的出纸口,以连通所述扫描仪的出纸口与所述盖章机的入纸口;第二状态为所述摆动件衔接所述打印机的出纸口,以连通所述打印机的出纸口与所述文件输出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扫描仪和打印机的出纸口处,摆动电机驱动摆动件摆动,形成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为摆动件衔接扫描仪的出纸口,并将扫描仪的出纸口与盖章机的入纸口连通,使文件经扫描仪扫描鉴伪后直接进入盖章机进行盖章,然后从文件输出口出纸。第二状态为摆动件衔接打印机的出纸口,并将打印机的出纸口与文件输出口连通,使打印机打出的文件直接从文件输出口出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当文件不需鉴伪盖章时,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文件可以直接从文件输出口传出,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中的打印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扫描仪的出纸口与通道切换装置的入口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通道切换装置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出纸口与通道切换装置的入口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通道切换装置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通道切换装置100、
上支架110、摆动件111、第一联轴器112、摆动电机113、凸起114、第一输送轮轴115、第一输送轮1151、第二输送轮轴116、第二输送轮1161、第三输送轮轴117、第三输送轮1171、上支撑柱118、检测板119、
下支架120、第一传送轮121、第二传送轮122、第三传送轮123、下支撑轴124、
支撑板130、
动力装置140、输送电机141、主动轮142、第一从动轮143、第二从动轮144、第三从动轮145、第一同步带146、第二同步带147、第二联轴器148、监测装置150、
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壳体201、扫描仪202、打印机203、盖章机204、控制装置205、墨盒口206、加纸口207、文件输出口208、放纸口2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100,其包括上支架110、下支架120和支撑板130,上支架110和下支架120呈L型结构,下支架120套装在上支架110的外侧,上支架110和下支架120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竖直布置的支撑板130支撑,上支架110和下支架120之间的缝隙形成供纸张传输的通道。上支架110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可相对上支架110摆动的摆动件111,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摆动电机113,摆动电机113驱动摆动件111摆动,使摆动件111衔接不同的进纸通道,以进行不同的通道切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架1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上支撑柱118,下支架120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下支撑轴124,下支撑轴124平行设置在上支撑柱118的下方,支撑板130的上端与上支撑柱118卡接,下端与下支撑轴124卡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并通过第一联轴器112连接摆动电机113的转轴,摆动件111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板119,检测板119跟随摆动件111的主轴一起摆动,检测板119设置在上支架110的外侧,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检测板119的摆动角度的监测装置150,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150是换向传感器,通过换向传感器监测检测板119的摆动角度,也即是检测摆动件111的摆动角度,从而确定摆动件111衔接的通道入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摆动件111是平行且均布设置在摆动件111的主轴上的多个栅条,多个栅条与摆动件111的主轴通过焊接或过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栅条的数量以及每两个栅条间的间距可根据进入该通道切换装置100的物体的宽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多种宽度规格的物体。在其它实施例中,摆动件111还可以是摆动板,摆动板沿上支架110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柱,位于摆动板的一侧的连接柱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并通过第一联轴器112连接摆动电机113的转轴。
进一步地,在摆动件111是多个均布设置的栅条的实施例中,上支架110靠近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凸起114,多个凸起114沿上支架110的长度方向且朝向摆动件111的主轴设置,每两个凸起114间的间距与栅条的宽度匹配,栅条在摆动的过程中,其一端从凸起114间穿过,以避免栅条与上支架110发生干涉,影响栅条的摆动角度。在摆动件111是摆动板的实施例中,两个凸起114间的间距与摆动板的长度匹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轴115,第一输送轮轴115平行布置在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下方,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连接有动力装置140,第一输送轮轴11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1151,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121,第一输送轮1151的轮面与第一传送轮121的轮面接触,动力装置140驱动第一输送轮1151转动,以摩擦带动第一传送轮121转动,以进行通道内的物体的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轮轴115上均布设置有两个第一输送轮1151,相应的,第一传送轮1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第一输送轮1151和第一传送轮121一一对应,以保证在通道内传送的物体受力均匀。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输送轮1151和第一传送轮121的数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轴116,第二输送轮轴116平行布置在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下方,第二输送轮轴116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与动力装置140连接,第二输送轮轴116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1161,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二传送轮122,第二输送轮1161的轮面与第二传送轮122的轮面接触,动力装置140驱动第二输送轮1161转动,以摩擦带动第二传送轮122转动,以进行通道内的物体的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轮轴116上均布设置有两个第二输送轮1161,相应的,第二传送轮1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第二输送轮1161和第二传送轮122一一对应,以保证在通道内传送的物体受力均匀。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二输送轮1161和第二传送轮122的数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轴117,第三输送轮轴117平行布置在第二输送轮轴116的左侧,第三输送轮轴117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与动力装置140连接,第三输送轮轴117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1171,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三传送轮123,第三输送轮1171的轮面与第三传送轮123的轮面接触,动力装置140驱动第三输送轮1171转动,以摩擦带动第三传送轮123转动,以进行通道内的物体的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轮轴117上均布设置有两个第三输送轮1171,相应的,第三传送轮1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第三输送轮1171和第三传送轮123一一对应,以保证在通道内传送的物体受力均匀。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三输送轮1171和第三传送轮123的数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140包括输送电机141,主动轮142、第一从动轮143、第二从动轮144、第三从动轮145、第一同步带146和第二同步带147,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连接主动轮142,并通过第二联轴器148连接输送电机141的转轴,第二输送轮轴116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依次同轴连接第一从动轮143和第二从动轮144,第三输送轮轴117的一端穿过上支架110连接第三从动轮145;主动轮142和第一从动轮143通过第一同步带146连接,第二从动轮144和第三从动轮145通过第二同步带147连接。输送电机141转动以驱动主动轮142转动,主动轮142转动以带动第一同步带146、第一从动轮143、第二从动轮144、第二同步带147以及第三从动轮145转动,相应地,引起第一输送轮轴115、第二输送轮轴116和第三输送轮轴117转动。
下面参考图3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
如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其包括壳体201,壳体20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205,壳体201内设置有扫描仪202、打印机203、盖章机204以及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通道切换装置100。其中,扫描仪202、打印机203、盖章机204以及通道切换装置100中的摆动电机113、输送电机141和监测装置150均与控制装置205电连接。控制装置205控制扫描仪202、打印机203、盖章机204、摆动电机113、输送电机141和监测装置150的启动/停止。其中,壳体201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三个区域,包括位于左上角的第一区域、位于右上角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下方的第三区域,扫描仪202放置在第一区域中,盖章机204放置在第二区域中,打印机203放置在第三区域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区域左侧的壳体201上开设有放纸口209,扫描仪202的进纸板从该放纸口209伸出,使用户可以从壳体201外部放纸进入扫描仪202。第二区域的前侧壳体201上开设有文件输出口208,盖章机204的出纸口与文件输出口208连通。第三区域的前侧壳体201上开设有用于给打印机203加墨的墨盒口206,以及给打印机203加纸的加纸口207。通道切换装置100设置在扫描仪202和打印机203的出纸口处,摆动电机113驱动摆动件111摆动,形成两种状态。如图4所示的传输通道路径方向,第一状态为摆动件111衔接扫描仪202的出纸口,并将扫描仪202的出纸口与盖章机204的入纸口连通,使文件经扫描仪202扫描鉴伪后直接进入盖章机204进行盖章,然后从文件输出口208出纸。如图6所示的传输通道路径方向,第二状态为摆动件111衔接打印机203的出纸口,并将打印机203的出纸口与文件输出口208连通,使打印机203打出的文件直接从文件输出口208出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的其它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当文件不需鉴伪盖章时,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文件可以直接从文件输出口208传出,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200中的打印机20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通道切换装置,用于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架(110),呈L型结构,所述上支架(110)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上支架(110)摆动的摆动件(111),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摆动电机(113);
下支架(120),呈L型结构且套装在所述上支架(110)的外侧;
支撑板(130),竖直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上支架(110)和所述下支架(120);
其中,所述上支架(110)和所述下支架(120)之间的缝隙形成供纸张传输的通道,所述摆动电机(113)驱动所述摆动件(111)摆动,以使所述摆动件(111)衔接不同的进纸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上支撑柱(118),所述下支架(12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下支撑轴(124),所述下支撑轴(124)平行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柱(118)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30)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柱(118)卡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轴(124)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并通过第一联轴器(112)连接所述摆动电机(113)的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板(119),所述检测板(119)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0)的外侧,所述上支架(110)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检测板(119)的摆动角度的监测装置(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111)是平行且均布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上的多个栅条,所述上支架(110)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凸起(114),多个所述凸起(114)朝向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设置,每两个所述凸起(114)间的间距与所述栅条的宽度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轴(115),所述第一输送轮轴(115)平行布置在所述摆动件(111)的主轴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连接有动力装置(140),所述第一输送轮轴(11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1151),所述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121),所述第一输送轮(1151)的轮面与所述第一传送轮(121)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140)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轮(1151)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一传送轮(1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轴(116),所述第二输送轮轴(116)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轮轴(116)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与所述动力装置(140)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轴(116)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1161),所述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二传送轮(122),所述第二输送轮(1161)的轮面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22)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140)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轮(1161)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二传送轮(12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0)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轴(117),所述第三输送轮轴(117)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轮轴(116)的左侧,所述第三输送轮轴(117)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与所述动力装置(140)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轮轴(117)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轮(1171),所述下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三传送轮(123),所述第三输送轮(1171)的轮面与所述第三传送轮(123)的轮面接触,所述动力装置(140)驱动所述第三输送轮(1171)转动,以摩擦带动所述第三传送轮(123)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40)包括输送电机(141),主动轮(142)、第一从动轮(143)、第二从动轮(144)、第三从动轮(145)、第一同步带(146)和第二同步带(147),所述第一输送轮轴(115)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连接所述主动轮(142),并通过第二联轴器(148)连接所述输送电机(141)的转轴,所述第二输送轮轴(116)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依次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143)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44),所述第三输送轮轴(117)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支架(110)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轮(145);所述主动轮(14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43)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46)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44)和所述第三从动轮(145)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147)连接。
10.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内设置有扫描仪(202)、打印机(203)和盖章机(204),所述壳体(201)上开设有文件输出口(208),所述盖章机(204)的出纸口与所述文件输出口(208)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1)内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切换装置,所述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扫描仪(202)和所述打印机(203)的出纸口处,所述摆动电机(113)驱动所述摆动件(111)摆动以形成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为所述摆动件(111)衔接所述扫描仪(202)的出纸口,以连通所述扫描仪(202)的出纸口与所述盖章机(204)的入纸口;第二状态为所述摆动件(111)衔接所述打印机(203)的出纸口,以连通所述打印机(203)的出纸口与所述文件输出口(20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6345.7A CN111823731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6345.7A CN111823731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3731A true CN111823731A (zh) | 2020-10-27 |
CN111823731B CN111823731B (zh) | 2025-06-10 |
Family
ID=7289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6345.7A Active CN111823731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2373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2676A (en) * | 1993-04-14 | 1998-01-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mage scanning and printing system having a common paper feeding passage |
JP2004315169A (ja) * | 2003-04-17 | 2004-11-11 | Ricoh Co Ltd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US20120193412A1 (en) * | 2009-10-20 | 2012-08-02 |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 Reversible banknote conveying channel device |
JP2013052929A (ja) * | 2011-08-31 | 2013-03-21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搬送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
CN208440054U (zh) * | 2018-06-20 | 2019-01-29 | 林毅 | 一种可转换排纸路径的前端进纸前端出纸的打印机 |
CN111137027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封闭pc版批量鉴伪盖章打印一体机及处理方法 |
CN210553690U (zh) * | 2019-06-28 | 2020-05-19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开放式桌面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 |
CN212685028U (zh) * | 2020-06-29 | 2021-03-12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6345.7A patent/CN1118237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2676A (en) * | 1993-04-14 | 1998-01-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mage scanning and printing system having a common paper feeding passage |
JP2004315169A (ja) * | 2003-04-17 | 2004-11-11 | Ricoh Co Ltd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US20120193412A1 (en) * | 2009-10-20 | 2012-08-02 |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 Reversible banknote conveying channel device |
JP2013052929A (ja) * | 2011-08-31 | 2013-03-21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搬送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
CN208440054U (zh) * | 2018-06-20 | 2019-01-29 | 林毅 | 一种可转换排纸路径的前端进纸前端出纸的打印机 |
CN210553690U (zh) * | 2019-06-28 | 2020-05-19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开放式桌面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 |
CN111137027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封闭pc版批量鉴伪盖章打印一体机及处理方法 |
CN212685028U (zh) * | 2020-06-29 | 2021-03-12 |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3731B (zh) | 2025-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53690U (zh) | 开放式桌面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 | |
CN111137027A (zh) | 一种全封闭pc版批量鉴伪盖章打印一体机及处理方法 | |
CN212685028U (zh)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
JPH0582552U (ja) | 用紙排出装置 | |
CN111823731A (zh) | 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批量打印鉴伪盖章一体机 | |
CN211994740U (zh) | 合同打印鉴伪自动盖章机 | |
CN115091869B (zh) | 一种印控一体机的自动翻页盖章装置及翻页方法 | |
CN109345681B (zh) | 彩票阅读设备 | |
CN211294023U (zh) | 一种用于彩票打印和兑奖的多功能彩票机 | |
CN211843725U (zh) | 一种全封闭pc版批量鉴伪盖章打印一体机 | |
CN217705241U (zh) | 一种印控一体机的自动翻页盖章装置 | |
CN207771104U (zh) | 一种生产粉扑的打标机 | |
CN107984908B (zh) | 一种热敏打印机 | |
CN222106016U (zh) | 彩票自助销售终端 | |
CN220964951U (zh) | 一种检测连续式票据的扫描仪 | |
JP2001022991A (ja) | 携帯型紙幣計数機 | |
CN220752783U (zh) | 半自动配钞系统 | |
CN208077316U (zh) | 一种回单打印盖章自助终端 | |
KR100619309B1 (ko) | 증명서발행용직인자동스탬핑장치 | |
CN201616853U (zh) | 采用传感器阵列测速的便携式扫描仪 | |
CN215642751U (zh) | 一种发卡机输出机构及发卡机 | |
CN221605416U (zh) | 一种印刷品干燥装置 | |
CN214540939U (zh) | 一种对多联发票纸多面同时连续盖章的发票机 | |
CN221541023U (zh) | 一种条形码打印机 | |
CN210119834U (zh) | 开放式桌面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