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657B -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18657B CN111818657B CN201910600646.6A CN201910600646A CN111818657B CN 111818657 B CN111818657 B CN 111818657B CN 201910600646 A CN201910600646 A CN 201910600646A CN 111818657 B CN111818657 B CN 1118186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 uplink transmission
- uplink
- disc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提高了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同一个终端可以装备有多种支持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y,RAT)的收发机,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收发机、第五代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5G)无线收发机、无线网络WIFI无线收发机、蓝牙Bluetooth无线收发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无线收发机等。
现有技术中,在相邻频率或谐波频率部分,终端的接收机会受到来自UE的发送机的干扰。例如,终端的LTE的发送频率干扰了其他无线技术(如,WIFI)的频率,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配置终端上行发送的丢弃比率,终端可以根据该丢弃比率进行上行发送丢弃。然而,仅根据丢弃比率,终端进行上行丢弃时,针对性较低。例如,当终端有多个不同的上行发送对应不同的业务类型的时候,不同的上行发送有不同的优先等级,若直接根据配置的比率进行上行发送丢弃,终端可能丢弃一些低延时高可靠业务的上行发送,从而导致低延时高可靠业务的上行发送的延时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现有技术中,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存在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这样,可以对指定的目标业务信息进行上行发送丢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提高了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采用5G系统,或者演进型长期演进(Evolved Long TermEvolution,eLTE)系统,或者后续演进通信系统。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11和网络设备12,其中,终端11可以是用户终端或者其他终端侧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上述网络设备12可以是5G基站,或者以后版本的基站,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称之为节点B,演进节点B,或者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或者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所述领域中其他词汇,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网络设备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另外,上述网络设备12可以是主节点(Master Node,MN),或者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5G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网络设备的具体类型。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步骤202,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配置不同的上行发送可以对应不同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不同的上行发送可以理解为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不同。也就是说,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目标业务信息可以与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目标业务信息对应一个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上述上行发送丢弃是指在上行发送中丢弃部分发送数量,例如针对目标业务信息的100个时隙slot的上行传输丢弃1个slot。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这样,可以对指定的目标业务信息进行上行发送丢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提高了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从而在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低延时高可靠业务的上行发送的延时和可靠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指示方式1: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指示方式2: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指示方式3: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指示方式4: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目标业务信息中所包含的业务信息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上述第一业务信息可以为目标业务信息中的一个业务信息。
应当说明的是,若目标业务信息中某一业务信息未配置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时,可以按照默认的允许丢弃数量或者允许丢弃比率进行丢弃,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统一配置允许丢弃数量或者允许丢弃比率。
对于上述指示方式1,可以对目标业务信息中的每一个业务信息指示具体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对于上述指示方式2,上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可以为目标业务信息中的一组业务信息,具体的,目标业务信息中可以包括一组或者多组业务信息(其中每一组业务信息中业务信息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中可以设置丢弃其中的一个第一业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同一业务类型的业务信息分为一个组。
对于上述指示方式3和指示方式4,上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100ms。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的内容不同对应配置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可以不同,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上行丢弃数据的情况下,对上述指示方式1至指示方式3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高可靠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本实施方式中,例如,PUSCH中包括高可靠和普通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预设时间段为100ms,或者为100个持续的上行slot,或者为100个slot(包括上行slot和下行slot),预设时间段内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上行发送丢弃比率时,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可以包括丢弃比率值(例如,高可靠PUSCH的丢弃比率值为百分之二,即表示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2个slot),也可以按照指示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方式指示丢弃比率。
可选的,上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上述信道类型可以包括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之一。
进一步的,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本实施例中,例如上述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且PUSCH中包括优先级1和优先级2的数据时,上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包括上行发送优先级1和上行发送优先级2。此时,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上行发送优先级1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上行发送优先级2;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上行发送优先级2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上行发送优先级1。
例如上述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优先级,且PUSCH中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1和逻辑信道优先级2的数据时,上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1和逻辑信道优先级2。此时,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优先级1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优先级2;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优先级2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优先级1。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本实施例中,例如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且PUSCH中包括逻辑信道编号1和逻辑信道编号2的数据时,上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编号1和逻辑信道编号2。此时,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编号1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编号2;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编号2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逻辑信道编号1。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本实施例中,例如上述业务类型包括可靠性等级,且PUSCH中包括可靠性等级1和可靠性等级2的数据时,上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包括靠性等级1和可靠性等级2。此时,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可靠性等级1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可靠性等级2;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可靠性等级2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可靠性等级1。
例如上述业务类型包括延时等级,且PUSCH中包括延时等级1和延时等级2的数据时,上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包括靠性等级1和延时等级2。此时,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延时等级1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延时等级2;当第一优先级信息为延时等级2时,上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延时等级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发送丢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不同上行发送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该“不同上行发送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和该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丢弃参数。
其中,该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如,PUSCH,或PUCCH,或SR,或PRACH,或SRS);
上行发送的优先级(如,优先级1);
上行发送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如,逻辑信道1对应的数据发送);
上行发送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如,逻辑信道优先级1对应的数据发送);
上行发送对应的可靠性等级(如,高可靠性(或可靠性等级为1)的PUSCH发送);
上行发送对应的延时等级(如,低延时(或延时等级为1)的PUSCH发送)。
上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丢弃参数具体用于配置以下任一项:
方法1:配置终端在1个第一特定业务对应的上行发送中丢弃该第一特定业务上行发送的数量。
方法2:配置UE在多个第一特定业务对应的上行发送中丢弃1个第二特定业务上行发送的数量。
方法3:配置在1段持续时间内,第一特定业务上行发送可以丢弃的数量。
对于上述方法1,上行丢弃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第一特定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例如,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
在该“第一特定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中可以丢弃的该第一特定业务的上行发送数量。如,对于“包含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的时候,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对于上述方法2,上行丢弃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多个第一特定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如,PUSCH中包括高可靠和普通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
在该“多个第一特定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中,丢弃1个第二特定业务上行发送的数量。如,对于“包含高可靠和普通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的时候,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对于上述方法3,上行丢弃参数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持续时长。如,100ms、100个持续的上行slot或100个slot(包括上行和下行slot)。
该持续时长内第一特定业务上行发送可以丢弃的数量。如,100个持续的上行slot中可以丢弃的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个slot。
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配置,终端可以在配置允许的范围内对第一特定业务的上行发送进行上行丢弃。如,当网络设备配置对于“包含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100个slot”的时候,可以丢弃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数量为2个slot。则,终端可以选择丢弃小于等2个slot的高可靠PUSCH的上行发送。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或协议约定特定的规则,当1个上行发送的一个业务类型包含多个业务信息的时候该上行发送中业务类型的业务信息可以按照如下规则确定:
上行发送的“上行发送优先级”包括多个业务的“优先级”信息时,采用低“优先级”信息或高“优先级”信息作为该上行发送的业务信息。例如,PUSCH中包括优先级1和优先级2的数据,则采用优先级2(低“优先级”信息)或优先级1(高“优先级”信息);
上行发送的“逻辑信道编号”包含多个业务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时,采用低“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或高“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作为该上行发送的业务信息;例如,PUSCH中包括逻辑信道编号1和逻辑信道编号2的数据,则采用逻辑信道编号1或逻辑信道编号2;
上行发送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包含多个业务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时,采用低“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或高“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作为该上行发送的业务信息;例如,PUSCH中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1和逻辑信道优先级2的数据,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2(低“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或逻辑信道优先级1(高“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上行发送的“可靠性等级”包含多个业务的“可靠性等级”信息时,采用低“可靠性等级”信息或高“可靠性等级”信息作为该上行发送的业务信息;例如,PUSCH中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1和逻辑信道优先级2的数据,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1(低“可靠性等级”信息)或逻辑信道优先级2(高“可靠性等级”信息);
上行发送的“延时等级”包含多个业务的“延时等级”信息时,采用低“延时等级”信息或高“延时等级”信息作为该上行发送的业务信息;例如,PUSCH中包括延时等级1和延时等级2的数据,则采用延时等级2(低“延时等级”信息)或延时等级1(高“延时等级”信息)。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可选的,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可选的,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应的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关说明,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终端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可选的,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可选的,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500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01,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可选的,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可选的,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可选的,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可以降低配置的资源开销。
图6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处理器610、以及电源6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射频单元6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射频单元601,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这样,可以对指定的目标业务信息进行上行发送丢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提高了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6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6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6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6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6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603可以将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6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6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6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6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6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6041和麦克风6042,图形处理器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606上。经图形处理器6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进行发送。麦克风6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6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6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6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6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606可包括显示面板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61。
用户输入单元6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607包括触控面板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072。触控面板6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071上或在触控面板6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10,接收处理器6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071。除了触控面板6071,用户输入单元6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6061上,当触控面板6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6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6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6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6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6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6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6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0中。
终端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6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6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09,存储在存储器6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10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收发机702、存储器703和总线接口,其中:
收发机702,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这样,可以对指定的目标业务信息进行上行发送丢弃。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行发送丢弃的过程中,提高了上行发送丢弃的针对性。
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7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3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3,存储在存储器70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侧的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上行发送丢弃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基站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上行发送丢弃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8.一种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数量中允许丢弃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发送数量为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数量总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的情况下,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允许丢弃的第三上行发送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信息:
信道类型;
上行发送优先级;
逻辑信道编号;
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靠性等级;
延时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1个目标上行发送的同一业务类型存在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的第四业务信息,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上行发送优先级或逻辑信道优先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优先级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优先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逻辑信道编号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高于或者低于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编号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编号信息;
和/或,当所述第三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类型为可靠性等级或延时等级时,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为第一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高于或者低于第二等级信息对应的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三业务信息之一,所述第二等级信息为所述至少第三业务信息中除所述第四业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对应的等级信息。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进行上行发送丢弃;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发送的目标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丢弃参数;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信息与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一一对应,所述上行发送丢弃参数用于指示以下任一项:
在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在N个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上行发送中,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或上行发送丢弃比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业务信息为所述N个第一业务信息之一;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数量;
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或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上行发送丢弃比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为所述目标业务信息所包含的业务信息。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中的步骤。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发送丢弃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00646.6A CN111818657B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EP20834704.7A EP3996304A4 (en) | 2019-07-04 | 2020-06-24 | METHOD FOR DISCARD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DISCARD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DEVICE |
JP2022500130A JP7274036B2 (ja) | 2019-07-04 | 2020-06-24 | 上りリンク送信廃棄方法、上りリンク送信廃棄配置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
PCT/CN2020/097993 WO2021000778A1 (zh) | 2019-07-04 | 2020-06-24 |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KR1020227003579A KR20220028094A (ko) | 2019-07-04 | 2020-06-24 | 상향링크 송신 폐기 방법, 상향링크 송신 폐기 구성 방법 및 관련 장비 |
US17/565,225 US12170923B2 (en) | 2019-07-04 | 2021-12-29 | Uplink transmission drop method, uplink transmission dro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00646.6A CN111818657B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8657A CN111818657A (zh) | 2020-10-23 |
CN111818657B true CN111818657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72844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00646.6A Active CN111818657B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70923B2 (zh) |
EP (1) | EP3996304A4 (zh) |
JP (1) | JP7274036B2 (zh) |
KR (1) | KR20220028094A (zh) |
CN (1) | CN111818657B (zh) |
WO (1) | WO202100077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80825A (zh) * | 2022-04-13 | 2023-1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082111A1 (zh) * | 2022-10-17 | 2024-04-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发送丢弃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8488489A (zh) * | 2023-02-10 | 2024-08-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Pdu丢弃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392A (zh) * | 2007-11-05 | 2010-09-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sdu丢弃机制 |
CN102469465A (zh) * | 2010-11-05 | 2012-05-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m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6685604A (zh) * | 2016-11-28 | 2017-05-17 |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18059489A1 (zh) * | 2016-09-29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089268A (zh) * | 2017-06-14 | 2018-12-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phr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
CN109152025A (zh) * | 2017-06-16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09587708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78227B1 (ko) * | 2010-02-10 | 2015-1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469645B (zh) | 2010-11-04 | 2014-04-02 | 恒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模块以及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的控制装置 |
US20140247732A1 (en) * | 2013-03-04 | 2014-09-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bsolute grant channel for irat measurement in a high speed data network |
WO2014156894A1 (ja) * | 2013-03-27 | 2014-10-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7592974B (zh) * | 2015-03-02 | 2023-06-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US10686504B2 (en) * | 2016-11-04 | 2020-06-1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207032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置上行链路资源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
BR112019016812A2 (pt) * | 2017-03-23 | 2020-04-07 |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 estação base, terminal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
KR102341845B1 (ko) * | 2017-06-15 | 2021-12-21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액세스 제어 방법 및 관련 제품 |
CN111096018B (zh) * | 2017-08-02 | 2023-10-27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实现新无线电(nr)网络中的前向兼容性的预留资源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US10764920B2 (en) * | 2017-11-27 | 2020-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shared spectrum downlink |
CN110366245B (zh) * | 2018-03-26 | 2021-11-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US11330604B2 (en) * | 2019-01-09 | 2022-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lf-duplex ope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EP4482074A3 (en) * | 2019-02-14 | 2025-04-02 | Ofinno, LLC |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 uplink grant processing prioritization |
US12273875B2 (en) * | 2019-04-02 | 2025-04-08 | App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for uplink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ervice types |
-
2019
- 2019-07-04 CN CN201910600646.6A patent/CN11181865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24 KR KR1020227003579A patent/KR20220028094A/ko active Pending
- 2020-06-24 EP EP20834704.7A patent/EP399630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6-24 WO PCT/CN2020/097993 patent/WO2021000778A1/zh unknown
- 2020-06-24 JP JP2022500130A patent/JP7274036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2-29 US US17/565,225 patent/US1217092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392A (zh) * | 2007-11-05 | 2010-09-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sdu丢弃机制 |
CN102469465A (zh) * | 2010-11-05 | 2012-05-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m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WO2018059489A1 (zh) * | 2016-09-29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6685604A (zh) * | 2016-11-28 | 2017-05-17 |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9089268A (zh) * | 2017-06-14 | 2018-12-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phr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
CN109152025A (zh) * | 2017-06-16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09587708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onsiderations on Starvation Avoidance solutions;LG Electronics;《3GPP TSG-RAN WG2 #56bis:R2-070298》;2007011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00778A1 (zh) | 2021-01-07 |
EP3996304A1 (en) | 2022-05-11 |
JP7274036B2 (ja) | 2023-05-15 |
JP2022540398A (ja) | 2022-09-15 |
KR20220028094A (ko) | 2022-03-08 |
CN111818657A (zh) | 2020-10-23 |
US20220124556A1 (en) | 2022-04-21 |
EP3996304A4 (en) | 2022-07-27 |
US12170923B2 (en) | 2024-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6192B (zh) | 小区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09587789B (zh) | 随机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设备 | |
US11528118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0034876B (zh) | Pucch资源指示、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 |
CN110391867B (zh) | Dci检测方法、dci发送方法、终端和基站 | |
CN111835488A (zh) | 一种确定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终端 | |
CN109067425B (zh) |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944351B (zh)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1817832B (zh) |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12170923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drop method, uplink transmission dro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8668328B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324834B (zh) | 测量结果的指示方法、终端和基站 | |
CN111836376A (zh)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972246A (zh) | 功率控制方法、传输功率控制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149185B (zh) | Csi资源类型的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1615198A (zh) | 资源确定方法、资源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1601334B (zh) | 一种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9151741B (zh) | 一种彩信接收方法及终端 | |
CN110198560B (zh) |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和终端 | |
CN108391288B (zh) | 一种优化通信业务质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2888012B (zh) | 测量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787734B (zh) | 信干噪比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0621037B (zh) | 一种ph的计算方法和终端 | |
CN110365842B (zh)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7864294B (zh) | 一种免打扰模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