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629B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18629B CN111818629B CN201910286797.9A CN201910286797A CN111818629B CN 111818629 B CN111818629 B CN 111818629B CN 201910286797 A CN201910286797 A CN 201910286797A CN 111818629 B CN111818629 B CN 1118186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dmrs
- sub
- ports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52—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终端更有效地利用PA的发送功率,提高终端的性能及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新空口(NewRadio,NR)现有系统中对于具有部分相干传输能力的终端和具有非相干传输能力的终端,在配置了多个天线端口的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下低rank(rank是天线的传输矩阵的秩)传输时,终端的发送功率不能达到最大发送功率。这将降低终端在小区边缘时的性能,影响小区的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解决终端的发送功率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能力,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规则,或者根据网络侧指示的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带宽部分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在协议约定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映射在有对应于所述DMRS端口的数据流传输的PRB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频域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传输在与该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可选地,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与所述DMRS端口和所述SRS端口的映射无关;
一个所述SRS端口映射在一部分子带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基于DMRS端口的实际传输情况进行速率匹配;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有数据流映射的DMRS端口在每个PRB都存在的假设进行速率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DMRS端口所在的物理资源块PRB对所述DMRS端口和/或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调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不同子带的信干噪比是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或SRS端口计算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可选地,在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根据所述第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其中,
所述第五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可选地,在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信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所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关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带宽部分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属第一信号被分配的资源和各个子带;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可选地,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机和第一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收发机,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收发机和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终端更有效地利用PA的发送功率,提高终端的性能及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中式子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子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RS的资源分配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RS的资源分配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种情况,例如A和/或B和/或C,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单独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都存在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长期演进型(Long Time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
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包括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等的接入网。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它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它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先介绍以下技术点:
3GPP NR系统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支持基于码本的传输和非码本传输两种上行传输方案。
(1)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基本原理。
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是基于固定码本确定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的多天线传输技术。NR系统中,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与LTE系统中的上行空间复用技术基本原理相似,但是所采用的码本和预编码指示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终端(UserEquipment,UE)被配置一个或两个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用于上行信道的估计和测量,每个SRS资源可以包含N个天线端口(N大于等于1)。基站通过测量SRS,确定PUSCH传输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Transmit 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TPMI)等,将其指示给UE。TPMI用于指示N天线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如图1所示,NR系统中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的流程包括:
步骤1:UE向基站发送用于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获取的SRS。
步骤2:基站根据UE发送的SRS进行上行信道检测,对UE进行资源调度,并确定出上行传输对应的SRS资源、上行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进一步根据预编码矩阵和信道信息,确定出上行传输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级,然后基站将PUSCH的资源分配和相应的MCS、TPMI、传输层数和对应的SRS资源指示(SRSresource indicator,SRI)通知给UE。
步骤3:UE根据基站指示的MCS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并利用所指示的SRI、TPMI和传输层数确定数据发送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和传输层数,进而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及发送。PUSCH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与PUSCH的数据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方式,即一个PUSCH数据流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
步骤4:基站根据解调导频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并进行数据检测。
一个UE可以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不同的PA之间可能可以相干传输或非相干传输。当两个天线端口对应的PA满足相干条件时,UE可以通过预编码利用这两个天线端口同时进行同一层的数据传输,以获得阵列增益。对于不能做到天线相干传输的UE,基站在计算TPMI时UE天线间的相位差和UE接收到TPMI后进行PUSCH传输时天线间的相位差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值,如果TPMI指示了不能相干传输的天线用于相同数据层的传输,UE最优的上行传输预编码可能并不是TPMI所指示的预编码,即终端使用基站通过TPMI指示的预编码进行PUSCH的传输并不能获得较好的性能。
NR系统定义了三种UE的天线相干传输能力:
(1)全相干(fullCoherent):所有的天线都可以相干传输;
(2)部分相干(partialCoherent):同一相干传输组内的天线可以相干传输,相干传输组之间不能相干传输;
(3)非相干(nonCoherent):没有天线可以相干传输。
基站可以基于UE的天线相干传输能力向UE发送码本子集限制信令,限制UE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码字用于上行传输。对于相干传输能力为全相干(“fullCoherent”)的UE,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其配置对应于“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或“partialAndNonCoherent”或“nonCoherent”的码本子集限制;对于相干传输能力为部分相干(“partialCoherent”)的UE,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为其配置对应于“partialAndNonCoherent”或“nonCoherent”的码本子集限制;对于相干传输能力为非相干(“nonCoherent”)的UE,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为其配置对应于“nonCoherent”的码本子集限制。其中,“nonCoherent”的码本子集限制对应的码本只包含非相干的码字;“partialAndNonCoherent”码本子集限制对应的码本包含非相干和部分相干的码字;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码本子集限制对应的码本包含非相干码字、部分相干的码字以及全相干的码字。
一个非相干的码字满足以下条件:每个PUSCH层(layer)只有一个激活的天线端口(码字中的每个layer只有一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非零)。
一个部分相干的码字满足以下条件:每个PUSCH层(layer)最多有两个激活的天线端口(码字中的每个layer最多有两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非零),至少存在一个PUSCH层有两个激活的天线端口。
一个全相干的码字满足以下条件:至少存在一个PUSCH层(layer)使用了所有的天线端口(码字中至少存在一个layer在所有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非零)。
换言之,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中的任一列只有对应于属于同一个相干传输天线组的非零元素(在3GPP NR系统中,第1、3天线为一个相干传输天线组,第2、4天线为另一个相干传输天线组);非相干传输码字中的任一列只有对应于一个天线的非零元素;全相干传输码字中至少一列所有元素非零。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列出了3GPP NR系统Rel-15中的上行码本,并给出了对应于上述定义的具体的码字类型。
表1:用于使用两个天线端口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 matrix Wfor single-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two antenna ports)。其中,TPMI index为0~1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2:DFT-S-OFDM波形下的四个天线端口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matrix W for single-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four antenna ports withtransform precoding en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3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 index为4~11的码字为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3:CP-OFDM波形下使用四个天线端口进行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matrix W for single-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four antenna ports withtransform precoding dis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3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 index为4~11的码字为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4:CP-OFDM波形下使用两个天线端口进行双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matrix W for two-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two antenna ports with transformprecoding dis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 index为1~2的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5:CP-OFDM波形下用于使用四个天线端口进行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 matrix W for two-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four antenna ports withtransform precoding dis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5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 index为6~13的码字为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6:CP-OFDM波形下用于使用四个天线端口进行三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 matrix W for three-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four antenna portswith transform precoding dis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 index为1~2的码字为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表7:CP-OFDM波形下用于使用四个天线端口进行四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Precoding matrix W for four-layer transmission using four antenna ports withtransform precoding disabled)。其中,TPMI index为0的码字为非相干传输的码字;TPMIindex为1~2的码字为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其他码字为全相干传输的码字。
(2)UE的PA结构。
具有特定功率等级(Power Class,PC)能力的一个UE需要满足一个最大输出功率(或者称为最大发射功率、最大发送功率)的要求。例如,对于功率等级为PC3的UE,其最大输出功率需要可以达到23dBm;对于功率等级为PC2的UE,其最大输出功率需要可以达到26dBm。对于一个具有多个PA的UE来说,它可以通过使用多个PA同时发送来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要求。即,不要求UE的每个PA可以达到UE的功率等级所要求的最大输出功率。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有两根发送天线(或两个PA),每个发送天线(或PA)都可以达到20dBm的UE,它可以通过两根天线同时发送达到23dBm,则该UE是一个PC3的UE。
(3)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功率控制。
在NR系统中,采用上行MIMO的PUSCH的多天线功率分配方式为:UE将根据上行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发送功率按照实际发送信号的端口数在终端支持的一个SRS资源里的最大SRS端口数中的占比进行功率缩放,然后将缩放后的功率在实际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上均分。
举例来说,假设终端支持的一个SRS资源里的最大SRS端口数为4,上行传输配置了4个天线端口,基站指示的预编码矩阵为UE根据PUSCH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为P,则PUSCH的实际发送功率为P/2,其中第一个天线端口和第三个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各为P/4。这种缩放不要求UE的每个天线端口都可以达到最大发送功率,允许UE使用更低成本的射频元件实现多天线功能。
根据上述功率控制方案,当基站为UE指示的TPMI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时,UE无法按照最大发送功率发送上行信号,即无法满功率发送。
从UE性能的角度来说,当UE位于小区边缘或信道条件较差时,基站通常给UE配置一个低rank(秩)的传输(低rank传输是指较低流数的传输),且尽可能地以最大发送功率传输数据。在NR系统的码本设计下,对于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来说,具有部分天线相干传输能力和非相干传输能力的UE在低rank传输时总是有一部分天线端口没有PUSCH的传输。因此,当前的上行MIMO多天线功率分配机制无法保证在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下具有部分天线相干传输能力和非相干传输能力的UE在低rank传输时可以达到最大发送功率,从而降低了UE在小区边缘时的性能,影响小区的覆盖。
为了使得UE可以实现满功率发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UE使用更好的PA,例如,每个PA都可以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或者部分PA可以达到最大输出功率,然后修改功率控制策略(或者称为功率控制准则),允许UE使用部分PA的时候使用最大输出功率发送上行信号,但这样会增加UE的成本。
在不要求UE的任何一个PA都可以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UE在不同的带宽使用不同的PA发送数据,从而使得总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要求。例如,UE在一半的带宽使用一个PA使用23dBm发送数据,在另一半的带宽使用另一个PA用23dBm的功率发送数据,则总的发送功率可以达到26dBm。然而,现有技术无法支持这种传输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5G系统,或者演进型长期演进(EvolvedLong Term Evolution,eLTE)系统,或者后续演进通信系统。
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20和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终端记做UE21,UE21可以与网络设备20通信(传输信令或传输数据)。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为无线连接,为了方便直观地表示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中采用实线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UE21,网络设备20可以与多个UE21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0可以为基站,该基站可以为通常所用的基站,也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设备,包括步骤301,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其中,不同的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示例性地,DMRS端口1对应PA1,DMRS端口2对应PA2;或者,DMRS端口1对应SRS端口1,DMRS端口2对应SRS端口2;或者,DMRS端口1对应第一信号端口1,DMRS端口2对应第一信号端口2;或者,DMRS端口1对应PA1和SRS端口1,DMRS端口对应PA2和SRS端口2;或者,DMRS端口1对应PA1、SRS端口1和第一信号端口1,DMRS端口2对应PA2、SRS端口2和第一信号端口2。可以理解的是,上面仅以DMRS端口1和DMRS端口2为例,其他情形与此类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可以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也可以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PUS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US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UC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DS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P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DCCH端口。。
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用于第一信号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例如,在第一信号为PUSCH时,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为SRS,PUSCH对应的DMRS的不同端口对应于不同的SRS端口。再例如,在第一信号为PDSCH时,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为CSI—RS,PDSCH对应的DMRS的不同端口对应于不同的CSI—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一个频域位置基于一个DMRS端口传输。
举例来说,在频域资源映射时,一组物理资源模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内一个数据流基于相同的DMRS端口传输,一个数据流在不同PRB组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在有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时,第一信号的一个数据流基于某个DMRS端口传输是指这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向量中这个DMRS端口存在有非零元素。例如,以第一信号为PUSCH为例,在有PUSCH层到DMRS端口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时,若基站为PUSCH配置了4个DMRS端口,当PUSCH为单流传输时,在第一个PRB组内PUSCH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为[1 0 0 0]T,则在第一个PRB组内该PUSCH基于第一个DMRS端口传输;在第一个PRB组内PUSCH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为[0 1 0 0]T,则在第一个PRB组内该PUSCH基于第二个DMRS端口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的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可选地,同一数据流在同一个子带基于一个DMRS端口传输。例如,在所述第一信号为单流传输时,第一个子带基于DMRS端口0传输,第二个子带基于DMRS端口1进行传输。
可选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的子带基于不同的SRS端口进行传输。可选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同一个子带基于一个SRS端口传输。
可选地,在不同的子带,上行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用于所述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步骤301中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可以为:发送第一信号的功率为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使用第一比值缩放后,在有数据传输的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上均匀分配。
可选地,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发送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第一设备根据现有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例如,在PUSCH时,为在当前的3GPP NR系统中,根据TS38.213的第7.1.1节的公式计算出的PPUSCH,b,f,c(i,j,qd,l)。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或者称为具有满功率发送第一信号的能力);
相应地,步骤301中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能力,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相应地,步骤301中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2)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3)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6)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7)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8)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其中,第一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包括:根据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对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缩放的控制策。
其中,第一功率控制策略也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方法所对应得功率控制策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发送方案。
若第二设备指示的功率控制策略为第一设备不能满功率发送的功率控制策略,则可以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进行第一信号的传输,而采用常规的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第一信号的传输。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可以为基于本发明所提出方案的传输模式等。
若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模式为常规的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等,则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进行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而是采用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传输方案进行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可选地,上行信号的数据流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不同的DMRS端口上,即,在不同的子带,上行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2)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二设备接收关于从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子集信息,指示第一信号可以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从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二设备指示第一信号各个数据流可以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2)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关于从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子集信息,指示第一信号可以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信号各个数据流可以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规则,或者根据网络侧指示的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1)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3)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4)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以理解的是,子带的定义为: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资源属于同一子带,具有不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资源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同一个数据流映射至相同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属于同一子带,同一个数据流映射至不同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可传输同一个DMRS端口的PRB属于同一子带,传输不同DMRS的PRB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可传输同一个SRS端口的PRB属于同一子带,传输不同SRS的PRB属于不同子带。
可选地,子带的定义是每数据流(per数据流)定义的。即对于不同的数据流有不同的子带的划分。
可选地,子带的定义是每用户(per UE)定义的。即对于不同的用户的第一信号有不同的子带的划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由网络侧确定或指示,或者,所述第一规则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网络侧为第二设备,网络侧指示消息或信令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指示消息或信令;若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则网络侧为第一设备,网络侧指示消息或信令是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指示消息或信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可以包括:
(1)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2)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例如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如下信息:
(1)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3)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4)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信息通过如下信息携带:
(1)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2)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例如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1)根据子带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示例性地,对于上行传输,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确定S个子带对应的频域位置。对于下行传输,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确定S个子带对应的频域位置。举例来说,假设子带的数量为2,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为PRB0~PRB9,若预定义的规则为将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在所有子带进行均分,则第一个子带为PRB 0~4,第二个子带为PRB 5~9.
(2)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带宽部分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被划分成S个子带,根据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调度的资源落在哪个子带确定第一信号的子带(和对应的DMRS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是由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者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被划分成S个子带,将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调度的资源对应的子带确定为第一信号的子带,其中资源对应的子带是指资源落在该子带。例如,第一信号的BWP共20个PRB,编号为PRB 0~PRB 19,被划分成子带1和子带2,其中子带1为PRB 0~PRB 9,子带2为PRB 10~PRB 19.若第一信号被调度的资源为在PRB 8~PRB 10传输,则PRB 8和PRB 9为第一个子带,PRB 10为第二个子带。若第一信号被调度的资源为PRB 10~PRB 13,则第一信号中只有一个子带,即第二子带。
(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如果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子带。可选地,根据子带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举例来说,假设子带的数量为2,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为PRB 0~PRB9,若预定义的规则为将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在所有子带进行均分,则第一个子带为PRB 0~4,第二个子带为PRB 5~9。
可选地,DMRS端口可映射的物理资源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DMRS端口可映射的物理资源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SRS端口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SRS端口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的。
在本发明中,网络设备指示的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如通过DCI指示的信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S可以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可选地,不同的子带上映射不同的DMRS端口。可选地,不同的子带对应不同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P可以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的取值与网络侧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SRS资源的天线端口数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对应于指定的(或者称为固定的)PA,或者指定的(或者称为固定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只能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在协议约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的发送功率比常规的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资源中的所有PRB上传输的DMRS端口的发送功率高10×log10(S)d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只在存在数据流映射的PRB上发送DMRS,即一个DMRS端口只映射在有对应于所述DMRS端口的数据流传输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的资源分配由PRB级或PRB组级的频域偏移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中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
(2)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只传输在与该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2)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3)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与所述DMRS端口和所述SRS端口的映射无关;
(2)一个所述SRS端口只映射在部分带宽上,或者一个所述SRS端口只映射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SRS端口分配的子带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每个PRB中的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进行速率匹配。
举例来说,根据DMRS端口的实际传输情况进行速率匹配。例如,若一个DMRS端口只映射在了编号为奇数的PRB上,则在编号为奇数的PRB对这个DMRS端口占用的RE进行速率匹配,在编号为偶数的PRB不对这个DMRS端口进行速率匹配。
再例如,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有数据流映射的DMRS端口在每个PRB都存在的假设进行速率匹配。例如,即时一个DMRS端口只映射在了编号为奇数的PRB上,PUSCH传输时仍然在所有的PRB对这个DMRS端口进行速率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终端更有效地利用PA的发送功率,提高终端的性能及系统性能。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二设备,包括步骤401,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PUS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US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UC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DSCH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P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为PDCCH端口。。
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用于第一信号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例如,在第一信号为PUSCH时,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为SRS,PUSCH对应的DMRS的不同端口对应于不同的SRS端口。再例如,在第一信号为PDSCH时,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为CSI—RS,PDSCH对应的DMRS的不同端口对应于不同的CSI—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DMRS端口所在的PRB对所述DMRS端口和/或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进行信道估计。可选地,对于DMRS信道估计,在插值的时候只在DMRS端口所在的子带对DMRS端口进行插值。
可选地,对于DMRS信道估计,在插值的时候在所有的PRB上进行插值。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时,在各个子带分别进行信道估计。例如,在各个子带分别进行信道插值。可选地,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估计,在插值的时候只在DMRS端口所在的子带进行插值。可选地,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估计,在插值的时候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带宽的所有的PRB上进行插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调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不同子带的信干噪比是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或SRS端口计算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根据所述第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2)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示例性地,根据第一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
其中,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同一数据流在不同的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可选地,同一数据流在同一个子带基于一个DMRS端口传输。
可选地,在不同的子带,上行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子带的定义为: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资源属于同一子带,具有不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资源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同一个数据流映射至相同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属于同一子带,同一个数据流映射至不同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可传输同一个DMRS端口的PRB属于同一子带,传输不同DMRS的PRB属于不同子带;或者,可传输同一个SRS端口的PRB属于同一子带,传输不同SRS的PRB属于不同子带。
可选地,子带的定义是每数据流(per数据流)定义的。即对于不同的数据流有不同的子带的划分。
可选地,子带的定义是每用户(per UE)定义的。即对于不同的用户的第一信号有不同的子带的划分。
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用于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用于所述第一信号CSI获取的参考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2)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3)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对应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6)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7)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8)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其中,第一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包括:根据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对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缩放的控制策。
第一功率控制策略也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方法所对应得功率控制策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发送方案。
若第一功率控制策略为第一设备不能满功率发送的功率控制策略,则可以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进行第一信号的传输,而采用常规的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第一信号的传输。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可以为常规的基于码本的传输模式,基于本发明所提出方案的传输模式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可以是第一设备根据现有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例如,在PUSCH时,为在当前的3GPP NR系统中,根据TS38.213的第7.1.1节的公式计算出的PPUSCH,b,f,c(i,j,qd,l)。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可选地,上行信号的数据流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不同的DMRS端口上,即,在不同的子带,上行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2)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2)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一设备接收关于从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子集信息,指示第一信号可以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信号各个数据流可以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3)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4)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信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3)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4)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可以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例如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然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1)根据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示例性地,对于上行传输,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确定S个子带对应的频域位置。对于下行传输,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为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确定S个子带对应的频域位置。
(2)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带宽部分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被划分成S个子带,根据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调度的资源落在哪个子带确定第一信号的子带(和对应的DMRS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使用的子带是由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者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被划分成S个子带,将第二设备为第一信号调度的资源对应的子带确定为第一信号的子带,其中资源对应的子带是指资源落在该子带。例如,第一信号的BWP共20个PRB,编号为PRB 0~PRB19,被划分成子带1和子带2,其中子带1为PRB 0~PRB 9,子带2为PRB 10~PRB 19.若第一信号被调度的资源为在PRB 8~PRB 10传输,则PRB 8和PRB 9为第一个子带,PRB 10为第二个子带。若第一信号被调度的资源为PRB 10~PRB 13,则第一信号中只有一个子带,即第二子带。
(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如果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子带。
可选地,DMRS端口可映射的物理资源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DMRS端口可映射的物理资源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的。
可选地,SRS端口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协议预定义的。
可选地,SRS端口与子带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的。
在本发明中,网络设备指示的信令可以为RRC信令,或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如通过DCI指示的信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所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P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的取值与网络侧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SRS资源的天线端口数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协议约定,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关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的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2)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3)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属第一信号被分配的资源和各个子带;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终端更有效地利用PA的发送功率,提高终端的性能及系统性能。
下面以上行传输为例进行阐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同样适用于下行传输。
以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第一设备为UE,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为例。
传输方案:UE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和该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其中上行信号的一个数据流(或称为层(layer))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不同的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和/或SRS端口和/或PUSCH端口。每个DMRS端口在它的传输带宽上的每个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PUSCH端口。
-上行信号的调度带宽被分为若干个子带,同一个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可选地,上行信号的数据流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不同的DMRS端口上去。即,在不同的子带,上行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与SRS端口一一映射。
可选地,当上行信号包含多个数据流时,不同的数据流在同一个子带对应于不同的DMRS端口。
例如,对于一个2天线的UE,共有2个子带,在子带0,第一个数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1 0]被映射至第一个DMRS端口上,第二个数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0 1]被映射至第二个DMRS端口上;在子带1,第一个数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0 1]被映射至第二个DMRS端口上,第二个数据流使用预编码矩阵[1 0]被映射至第一个DMRS端口上。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号为PUSCH承载的信号,或者,所述上行信号为PUCCH承载的信号。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发送DMRS端口对应的SRS端口的指示信息。
例如,对于一个可以4个天线端口发送的PUSCH承载的信号,网络设备向UE指示第一个和第三个DMRS端口对应的SRS端口都是SRS端口0和1,第二个和第四个DMRS端口对应的SRS端口都是SRS端口3和4。
可选地,UE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关于从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子集信息,指示UE可以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可选地,网络设备指示UE各个数据流可以映射的DMRS端口。
可选地,UE在传输上行信号时,根据被调度的数据流映射的有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数在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对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缩放。通过这种方式,即使UE的每个PA都不能达到UE的PC能力所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只要上行数据的传输用到了所有的DMRS端口,UE就能够使用最大输出功率进行上行传输。
可选地,UE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具有满功率发送的能力,当UE上报了满功率发送能力时,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指示上行功率控制方案和/或传输方案,当网络设备指示UE使用满功率发送所对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案或者当网络设备指示UE使用上述传输方案时,UE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指示传输流数为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时,UE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其中,K为预定义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进一步地,所述预定义的方式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给UE的,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指示的上行信号的传输流数为小于或等于K时,UE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其中,K为预定义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进一步地,所述预定义的方式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给UE的,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指示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时,UE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UE指示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时,UE采用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否则,使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案传输。
可选地,网络设备的行为为:
对上行信号和该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在对DMRS进行信道估计时,在DMRS所在的子带对DMRS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在对上行信号进行调度时,将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每个子带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计算信干噪比,从而进一步确定上行信号的传输流数、DMRS端口、MCS等级等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UE根据上述传输方案进行传输时才使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处理。
可选地,网络设备只对传输能力为部分相干或非相干的UE采用上述对应的方式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也可用于下行传输,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第二设备为UE。下行信号可以为PDSCH承载的信号,PDCCH承载的信号等。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介绍几个技术点:
一、关于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上行预编码和/或子带PA和/或子带对应的SRS端口的指示和确定。
可选地,UE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其中,所述预定义的规则可以是UE和网络设备预先预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给UE的。
一些可能的单流传输时预定义的规则有:
在单流传输时,在第n个子带(例如起始PRB编号第n小的子带,n为整数,1≤n≤N,假设共有N个子带),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为编号第n小的DMRS端口(和/或数据流对应的PA为第n个PA,和/或数据流对应的SRS端口为第n个SRS端口)。
假设PUSCH为P个天线端口的单流传输,第n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第n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为0的P维列向量。
在多流传输时,可以有一些其他预定义的规则。
可选地,网络设备通过信令向UE指示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上行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网络设备通过信令向UE指示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各个子带对应的PA。
可选地,网络设备通过信令向UE指示上行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上述信令为RRC信令,或者DCI,或者MAC-CE信令。上述信令可以为一个信令或者多个不同的信令。
可选地,网络设备通过向UE指示上行预编码矩阵(例如通过DCI指示TPMI的方式指示)的方式指示上述信令。UE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上行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上的以下一项或多项:预编码矩阵、PA和对应的SRS端口。
可选地,所述上行预编码矩阵的指示通过下述方式指示:
方式一:网络设备向UE指示一个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为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UE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所述预编码矩阵及预定义的规则确定出预定义的子带及其他子带的以下一项或多项:预编码矩阵、PA和对应的SRS端口。
其中,预定义的子带可以是网络设备和UE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的,也可以是默认的子带。例如,预定义的子带是起始PRB编号最小的子带。再例如,预定义的子带为编号为0的子带。
其中,预定义的规则可以是网络设备和UE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默认的规则。
例如,预定义的规则为每个预编码矩阵都在一个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组中,网络设备为UE指示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假设该预编码矩阵在其所在预编码矩阵组中为第m个预编码矩阵,则其余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组中的第个预编码矩阵,其中M为预编码矩阵组包含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M≥1)。
再例如,预定义的规则为上行信号被调度的PRB被划分为N个子带,PUSCH在不同的子带(bandwidth)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映射到DMRS端口,起始PRB编号最小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网络设备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起始PRB编号次小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网络设备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一次循环移位,起始PRB编号第三小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网络设备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两次循环移位,…,起始PRB编号第N小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网络设备指示的预编码矩阵的N-1次循环移位。其中,一次循环移位是指预编码矩阵中列向量的元素向下循环移位1位。
方式二:假设共有N个所述子带,网络设备向UE指示N个预编码矩阵,预编码矩阵与子带一一对应。UE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所述预编码矩阵确定出预定义的子带及其他子带的预编码矩阵和对应的DMRS端口。可选地,在第n个预编码矩阵对应于起始PRB编号最n小的子带(n为整数,1≤n≤N)。可选地,预编码矩阵在DCI中的开销根据子带的个数确定。
方式三:基站向UE指示候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UE在不同的子带采用在候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不同预编码矩阵进行上行信号到DMRS端口的映射。例如,PUSCH对应的SRS的一个SRS资源包含4个端口,基站向UE指示预编码矩阵[1 0 0 0]和[0 1 0 0],则UE在第一个子带使用[1 0 0 0]对PUSCH进行预编码,在第二个子带使用[0 1 0 0]对PUSCH进行预编码。
二、子带的分配方式。
使用相同预编码矩阵(或PA,或SRS端口,和/或PUSCH端口)的一个子带可以是集中式的或者分布式的。
(1)集中式是指一个子带包含一组连续的PRB。一个示例如图5所示。
(2)分布式是指一个子带包含多个非连续的PRB,例如,可以为多个PRB组,每个PRB组里包含P个连续的PRB,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其中,标注了port0的所有的PRB表示同属于一个子带,使用标号为0的DMRS端口传输;标注了port1的所有的PRB表示同属于另一个子带,使用标号为1的DMRS端口传输。
可选地,所述子带根据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再举例来说,假设共有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密度为1/S,每个子带的最小时间单元为P个PRB,即,第(n-1)*P+1到第n*P个PRB为同一个子带,其中n,P,S为正整数,n≤S。在这种方式下,无论上行信号的资源分配是什么,上行信号的传输可以使用较多的PA,从而可以使用较大的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子带的划分是一种预定义的方式。
例如,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整个系统带宽(上行信号传输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对一个子带来说,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即,在系统带宽上,第n个P个连续的PRB为第个子带的最小单元,其中k为正整数,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
可选地,S是由网络配置的整数,或者,S是网络设备与UE预先约定的整数。
可选地,S的取值与基站为上行信号配置的SRS资源的天线端口数相同(例如,若PUSCH为基于码本的传输的PUSCH,基站为该PUSCH配置的SRS资源包含的天线端口数为4,则S=4)。
可选地,P的取值是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可选地,P的取值是网络设备与UE预先约定的。
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对应于固定的PA。
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对应于固定的SRS端口。
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只能在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可选地,DMRS端口对应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RRC信令配置的或者在协议中定义的。
可选地,端口号为N的DMRS端口的子带偏移为N。即端口号为N的DMRS端口只在编号为N的子带上传输。
可选地,DMRS端口的发送功率比常规的可以在任意子带上传输的DMRS端口的发送功率高10*log10(S)dB。
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只能发送在一个子带上。
可选地,UE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关于上行信号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及上行信号的预编码确定发送DMRS的PRB。可选地,只在存在数据流映射的PRB上发送DMRS。
例如,系统中有S=2个子带,子带的最小单元为1PRB,编号为2k(k=0,1,2…)的PRB属于子带0,编号为2k+1(k=0,1,2…)的PRB属于子带1。若网络设备为PUSCH分配的PRB为PRB 3-9,调度单流得PUSCH,若UE在子带0使用预编码矩阵[1 0],在子带1使用预编码矩阵[0 1]。则UE在所调度的PRB上,编号为偶数的PRB上发送DMRS端口0,编号为奇数的PRB上发送DMRS端口1。
这种子带划分的方式的优点在于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无关,可以降低网络设备计算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的复杂度。缺点是若上行信号调度的PRB较少,有可能上行信号的传输只能用到部分DMRS端口和/或PA,无法达到最大发送功率。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子带划分的方式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系统带宽较大时,为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当系统带宽较小时,为根据上行信号的调度确定的子带划分方式。
当子带为分布式的子带时,第二设备在进行DMRS的信道估计时可能需要对不存在DMRS端口的子带进行插值(即在所有的PRB进行DMRS端口的插值),以得到不存在DMRS端口的子带的信道估计值。可选地,第二设备在进行PUSCH的信道估计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信道估计,以避免不同PA联合信道估计带来的性能损失。
三、关于DMRS的资源分配。
可选地,DMRS的资源分配取决于PRB级或者PRB组级的频域偏移。
其中,该频域偏移可以是端口级的。即每个DMRS端口的资源分配取决于该DMRS端口的频域偏移,不同的端口可以为不同的频域偏移。
其中,该频域偏移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信令配置的(例如通过RRC信令配置),也可以是在协议中约定的固定值。
示例性地,一个端口级的频域偏移为N*P个PRB(N=0,1,……,S-1),其中N的数值为端口序号,P为一个正整数(当P=1时,为PRB级的频域偏移;当P>1时,为PRB组级的频域偏移)。
四、关于PUSCH的传输。
可选地,PUSCH的速率匹配基于实际传输的DMRS进行,即进行PUSCH映射时避开实际传输的DMRS,没有传输DMRS的位置可以传输PUSCH。
可选地,PUSCH的速率匹配基于常规密度的DMRS进行。即,对应于PUSCH所对应的DMRS端口,无论按照常规的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方案,在该DMRS端口对应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是否有DMRS的传输,在该RE都不进行PUSCH的传输。
示例性地,假设DMRS端口的密度为:对于每个DMRS,在每2个PRB上映射到一个PRB上,假设调度的PUSCH只有单流传输,对应于DMRS端口0,则该DMRS端口只在每2个PRB中的一个PRB上传输,但在进行PUSCH的速率匹配时,根据一个PRB上DMRS端口0的图样(pattern),每个PRB上对应于DMRS端口0的位置的RE都不映射PUSCH。
可选地,PUSCH的传输方式可以是以下任意一项:
方式一:PUSCH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网络设备为UE指示的PUSCH资源的所有PRB上。
方式二:PUSCH的每个数据流只传输在这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可选地,PUSCH的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方式一: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PUSCH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方式二: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PUSCH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UE根据该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计算其他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这种方式适用于各个子带资源分配相对关系固定的方式。例如,各个子带占用相同的PRB,且资源占用的密度相同。例如,PUSCH的调度资源被分为2个子带,网络设备指示第一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UE根据该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获得第二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方式三:网络设备通过信令指示PUSCH在所各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五、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DMRS与现有技术中DMRS的功率比。
如果DMRS端口的密度为1/S,即每个DMRS端口的密度为每S个PRB内有一个PRB包含该DMRS端口(例如,每个DMRS端口的映射方式为每S个PRB(或PRB组)映射到一个PRB(或PRB组)),则若在单流传输时,PUSCH的传输用到了所有的DMRS端口,一个DMRS端口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DMRS端口可以有10*log10(S)dB的功率提升。
例如,如果DMRS端口的密度为1/S,即每个DMRS端口的密度为每S个PRB内有一个PRB包含该DMRS端口(例如,每个DMRS端口的映射方式为每S个PRB(或PRB组)映射到一个PRB(或PRB组)),则若传输流数为R,每个传输流对应于K个DMRS端口,不同传输流对应于不同的DMRS端口,则本发明的DMRS端口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DMRS端口可以有log10(K)dB的功率提升。进一步地,DMRS的功率提升可以带来DMRS检测性能的提升。
六、关于SRS的传输。
可选地,SRS的资源分配方式如下:
(1)SRS的资源分配与DMRS到SRS的映射无关。例如,为现有的SRS资源分配方案,每个SRS端口都映射在网络设备为SRS分配的每一个PRB上,参见图7。
(2)一个SRS端口只映射在网络设备为SRS分配的部分带宽上。例如,一个SRS端口只发送在其对应的部分上述子带(集中式分布或分布式分布的子带上),一个实例如图8所示。相对于现有的每个SRS端口发送在全部带宽的方案,发送在部分带宽时,SRS的发送功率可以进行提升。例如,假设共有4个SRS端口,若在每个SRS端口都发送在为SRS分配的全部带宽时每个SRS端口在一个RE的发送功率为P/4(P是一个功率值),则在每个端口只发送在1/4带宽时,每个SRS端口在一个RE的发送功率可以为P。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由于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一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9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该第一发送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能力,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该第一发送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规则,或者根据网络侧指示的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带宽部分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在协议约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映射在有对应于所述DMRS端口的数据流传输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901进一步用于:
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传输在与该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设备900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与所述DMRS端口和所述SRS端口的映射无关;
一个所述SRS端口映射在一部分子带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基于DMRS端口的实际传输情况进行速率匹配;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有数据流映射的DMRS端口在每个PRB都存在的假设进行速率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由于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一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1000包括:第一收发机1001和第一处理器1002,其中,所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
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能力,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002用于:根据第一规则,或者根据网络侧指示的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带宽部分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不同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在协议约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一个DMRS端口映射在有对应于所述DMRS端口的数据流传输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收发机100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传输在与该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002用于: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与所述DMRS端口和所述SRS端口的映射无关;
一个所述SRS端口映射在一部分子带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基于DMRS端口的实际传输情况进行速率匹配;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有数据流映射的DMRS端口在每个PRB都存在的假设进行速率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由于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二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1100包括:检测模块1101,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在所述DMRS端口所在的物理资源块PRB对所述DMRS端口和/或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进行信道估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调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不同子带的信干噪比是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或SRS端口计算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六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根据所述第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其中,
所述第五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八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七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使用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所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九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关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的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带宽部分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属第一信号被分配的资源和各个子带;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设备1100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由于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第二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1200包括:第二收发机1201和第二处理器1202,其中,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在所述DMRS端口所在的物理资源块PRB对所述DMRS端口和/或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进行信道估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调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不同子带的信干噪比是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或SRS端口计算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根据所述第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其中,
所述第五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信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所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关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的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带宽部分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收发机12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属第一信号被分配的资源和各个子带;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202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图13所示的终端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304和用户接口1303。终端1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3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05。
其中,用户接口13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3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02保存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3021和应用程序13022。
其中,操作系统13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8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3022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02保存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3022中保存的程序或指令,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网络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网络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收发机1402、存储器14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4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403并可在处理器1401上运行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4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4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3可以存储处理器1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不同子带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功率是根据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确定的,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DMRS端口数中的占比;或者所述第一比值为映射有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传输的SRS端口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信号配置的所有SRS端口数中的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能力,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规则,或者根据网络侧指示的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带宽部分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或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不同的子带上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在协议约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DMRS端口映射在有对应于所述DMRS端口的数据流传输的PRB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DMRS资源指示信息,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指示DMRS端口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DMRS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的频域资源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都传输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
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传输在与该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SRS端口的资源分配与所述DMRS端口和所述SRS端口的映射无关;
一个所述SRS端口映射在一部分子带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基于DMRS端口的实际传输情况进行速率匹配;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基于有数据流映射的DMRS端口在每个PRB都存在的假设进行速率匹配。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2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DMRS端口所在的物理资源块PRB对所述DMRS端口和/或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进行信道估计。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调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带宽划分为N个子带,不同子带的信干噪比是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或SRS端口计算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DMRS端口在传输带宽上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对应于相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端口。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端口与所述SRS端口一一对应。
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根据所述第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其中,
所述第五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能力。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K的码字,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流数小于或等于M,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码字;
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码字或部分相干码字。
34.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DMRS端口和SRS端口的对应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数据流到DMRS端口映射时能够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能够映射的DMRS端口。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信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DMRS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使用的PA;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在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各个子带对应的SRS端口。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一个预定义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或者,
多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与子带具有预定义的对应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子带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根据子带的数量和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的,其中,所述子带的数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或BWP中的子带划分情况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的资源划分得到。
4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按照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确定的。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子带划分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系统带宽包含S个子带,每个子带的最小单元为P个连续的PRB,在一个子带中,每隔P*S个PRB,出现一个最小单元,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S是一个正整数,所述S由网络侧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
42.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
43.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关于确定所述DMRS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中或系统带宽中或BWP中的子带的位置偏移的指示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带宽部分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45.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属第一信号被分配的资源和各个子带;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在整个带宽或BWP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预定义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资源分配情况。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预编码,确定映射所述DMRS的PRB。
47.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指示的传输资源的所有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个数据流对应的DMRS端口所在的PRB上,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行检测。
48.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所述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49.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PA和/或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50.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发机和第一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收发机,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其中,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51.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
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52.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收发机和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对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DMRS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一个数据流,且每个数据流对应于多个DMRS端口;不同的所述DMRS端口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放大器PA和/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和/或第一信号端口;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一数据流在至少两个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传输。
5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27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5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27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6797.9A CN111818629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EP20787066.8A EP3955659A4 (en) | 2019-04-10 | 2020-04-10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KR1020217036840A KR20210150551A (ko) | 2019-04-10 | 2020-04-10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기기 |
US17/602,767 US20220158801A1 (en) | 2019-04-10 | 2020-04-10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PCT/CN2020/084200 WO2020207473A1 (zh) | 2019-04-10 | 2020-04-10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6797.9A CN111818629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8629A CN111818629A (zh) | 2020-10-23 |
CN111818629B true CN111818629B (zh) | 2022-04-29 |
Family
ID=7275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86797.9A Active CN111818629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58801A1 (zh) |
EP (1) | EP3955659A4 (zh) |
KR (1) | KR20210150551A (zh) |
CN (1) | CN111818629B (zh) |
WO (1) | WO20202074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55841B2 (en) * | 2019-11-01 | 2025-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subband precoding via linear combination of frequency domain bases |
US20240283503A1 (en) * | 2021-09-03 | 2024-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debook an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
WO2023068863A1 (en) * | 2021-10-22 | 2023-04-27 | Lg Electronics Inc. | Degradation to reference sensitivity |
CN114173422B (zh) * | 2021-12-08 | 2022-09-06 | 深圳市领创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处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6675A (zh) * | 2009-03-17 | 2012-02-15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821449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信号发射功率削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306177A (zh) * | 2016-04-22 | 2017-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N108111283A (zh) * | 2017-11-03 | 2018-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8259145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CN108259143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CN108631815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CN109314562A (zh) * | 2016-06-30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混合波束赋形分集的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97950B2 (en) * | 2009-05-27 | 2014-08-0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ual-layer beam form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
WO2012147273A1 (ja) * | 2011-04-26 | 2012-11-0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 |
US20140045510A1 (en) * | 2012-07-25 | 2014-02-13 |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
CN105519023B (zh) * | 2013-12-26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470174B (zh) * | 2015-08-17 | 2019-07-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
US11038557B2 (en) * | 2016-03-31 | 2021-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17184865A1 (en) * | 2016-04-20 | 2017-10-26 | Convida Wireless, Llc |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
US20190158206A1 (en) * | 2016-05-13 | 2019-05-2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put systems |
CN108282284B (zh) * | 2017-01-05 | 2024-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10925046B2 (en) * | 2017-01-05 | 2021-02-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ing indication for flexible new radio (N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existence |
US10433312B2 (en) * | 2017-02-05 | 2019-10-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9565855B (zh) * | 2017-03-20 | 2020-12-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8631990B (zh) * | 2017-03-24 | 2022-1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
US11343043B2 (en) * | 2017-04-03 | 2022-05-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ersity-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809392B (zh) * | 2017-04-26 | 2020-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A3069759C (en) * | 2017-08-10 | 2021-08-17 | Ofinno, Llc | 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 synchronization |
CN110149643A (zh) * | 2018-02-11 | 2019-08-20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558234B2 (en) * | 2018-06-07 | 2023-0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
US11956762B2 (en) * | 2018-09-28 | 2024-04-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advanced network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
US10659270B2 (en) * | 2018-10-10 | 2020-05-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avoid repetition |
JP7228693B2 (ja) * | 2018-11-02 | 2023-02-24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Pdschダイバーシティ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US11219057B2 (en) * | 2019-02-15 | 2022-0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2063136B2 (en) * | 2019-03-26 | 2024-08-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20197291A1 (ko) * | 2019-03-28 | 2020-10-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2019
- 2019-04-10 CN CN201910286797.9A patent/CN111818629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10 WO PCT/CN2020/084200 patent/WO2020207473A1/zh unknown
- 2020-04-10 EP EP20787066.8A patent/EP395565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0 US US17/602,767 patent/US2022015880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0 KR KR1020217036840A patent/KR20210150551A/ko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6675A (zh) * | 2009-03-17 | 2012-02-15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821449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信号发射功率削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306177A (zh) * | 2016-04-22 | 2017-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N109314562A (zh) * | 2016-06-30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混合波束赋形分集的系统及方法 |
CN108259145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CN108259143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CN108631815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CN108111283A (zh) * | 2017-11-03 | 2018-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Intel Corporation.On Full Power Uplink Transmiss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5 》.2018, * |
Maintenance for multi-antenna scheme;Ericsson;《3GPP TSG-RAN WG1 Meeting #95》;20181116;全文 * |
On Full Power Uplink Transmission;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20181012;全文 * |
vivo.Discussion on full TX power UL transmiss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201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150551A (ko) | 2021-12-10 |
EP3955659A1 (en) | 2022-02-16 |
WO2020207473A1 (zh) | 2020-10-15 |
CN111818629A (zh) | 2020-10-23 |
US20220158801A1 (en) | 2022-05-19 |
EP3955659A4 (en) | 2022-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1862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1108209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uplink MIMO | |
US11342972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10893426B2 (en) |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0430615B (zh)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频带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1919398B (zh) | 用于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2120959B1 (ko) | Tdd 협력 다중-포인트 및 캐리어 집성 시나리오를 위한 공간 피드백(pmi/ri)없이 cqi 피드백하기 위한 방법 | |
CN111182619B (zh)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81862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9075828B (zh) | 用于实现上行链路mimo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326351B (zh) |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提供显式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20024289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overhead | |
CN111937319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
CN111182631B (zh)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11012129B2 (en) |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 |
CN117254889A (zh) | 波束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KR102524774B1 (ko) |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8450479A (zh) | 一种功率参数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