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5841B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05841B CN111805841B CN202010674687.2A CN202010674687A CN111805841B CN 111805841 B CN111805841 B CN 111805841B CN 202010674687 A CN202010674687 A CN 202010674687A CN 111805841 B CN111805841 B CN 1118058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late
- sliding
- plates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56—Handling of moulds or mould parts, e.g. mould exchang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2—Mounting of moulds; Mould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包括注塑机、安装在注塑机上的正模座和反模座,还包括正模、反模、夹爪移动机构、弹性插紧机构、机械夹爪、预热机构、放置架和四个脱模机构,该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通过预热机构对放置架上的模具进行预热,避免了工人对模具进行搬运,降低了工人受到危险的可能性,避免了对正反模具进行两次夹紧安装,加快模具更换的过程,且由于从反模上取下正模,降低了模具安装出现偏差的概率,将正模和反模之间紧密连接,只需要进行一次夹紧拆卸,加快模具更换的过程,且不需要工人将正模和反模组装到一起,正模和反模组装到一起,减少了模具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常规的对注塑机上的模具进行更换时,首先通过吊机将模具吊出注塑机,再通过吊机将新模具吊入到注塑机内,进而完成对模具的更换,而对于小型的注塑机模具进行安装时往往通过工人将模具搬入到注塑机内,再对注塑机上的模具进行更换,而搬运过程过于危险。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1222753.6;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加工用换模结构,该装置能够利用放置架上的放置槽对模具进行集中的管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传统模具放置散乱导致维护困难的问题,而且该装置还能够利用移动座配合夹紧臂自动的对各个注塑机上的模具进行更换,从而能够有效的取代传统的人工换模作业,提供更好的换模效率并降低对人力的消耗,该装置能够利用第一定位推杆和第二定位推杆实现对模具的快速夹紧,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换模过程的繁琐操作,提高换模的效率。
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该方案虽然能够对模具进行快速夹紧,并且实现快速换模,但该设备需要对正反模具进行两次夹紧拆卸,且对模具进行安装时,也需要将正反模具进行两次夹紧安装,模具更换过程过于缓慢。
2、且模具安装精度过高,对正反模具进行分别安装往往会出现安装偏差的问题。
3、且将模具夹紧更换时,往往将正反模具夹紧到两个地方,无法将正反模具组装到一起,需要工人进行组装到一起,浪费了工人大量的工作时间。
4、对模具进行安装时,该方案的模具处于冰冷的状态,当模具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对正反模具进行加热,浪费了工人大量的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包括注塑机、安装在注塑机上的正模座和反模座,还包括正模、反模、夹爪移动机构、弹性插紧机构、机械夹爪、预热机构、放置架和四个脱模机构,放置架位于注塑机的旁侧,且用于对放置架上模具进行加热的预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上,夹爪移动机构位于放置架与注塑机之间,且夹爪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机械夹爪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的一端上,弹性插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反模上,弹性插紧机构与反模座可拆卸连接,反模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反模进行定位的定位挡条,定位挡条位于反模座远离夹爪移动机构的一侧,四个脱模机构分别安装在正模座的上下两端,正模通过四个紧密连接机构可拆卸的安装在反模上,四个紧密连接机构分别位于正模的四端,且四个紧密连接机构分别于四个脱模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紧密连接机构均包括导柱、第一弹簧、弹性顶板、导板、卡板、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导板的一端与弹性顶板固定连接,导板的另一端与卡板固定连接,正模上开设有供弹性顶板和导板滑动的第一T形滑槽,导柱固定安装在弹性顶板的底部,且第一T形滑槽的槽底开设有供导柱插入的滑孔,第一弹簧套设在导柱上,且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一T形滑槽的槽底抵触,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弹性顶板的底部抵触,第一阻挡板位于在第一T形滑槽的槽顶,且第一阻挡板与正模固定连接,第一阻挡板上开设有供脱模机构穿过的避让穿孔,反模上开设有供导板和卡板滑动的第二T形滑槽,且第二T形滑槽远离第一阻挡板的一端开设有避让缺口,第二阻挡板位于第二T形滑槽的另一端,且第二阻挡板与反模固定连接,正模靠近反模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插柱,且反模上开设有供四个插柱插入的四个圆形插槽。
进一步的,弹性插紧机构包括C形抵板和两个弹性插臂,反模上开设有用于容纳C形抵板和两个弹性插臂的条形容纳孔,C形抵板和两个弹性插臂固定安装在条形容纳孔的一侧槽壁上,两个弹性插臂位于C形抵板的两侧,每个弹性插臂均包括第二弹簧、导板、至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方形插块、定位板、圆柱和插壳,且方形插块、定位板、圆柱和插壳彼此固定连接,定位板的外轮廓大于方形插块的外轮廓,方形插块的四端倒圆角,圆柱的一端穿过导板,导板上开设有供圆柱穿过的滑孔,且导板固定安装在反模上,第二弹簧套设在圆柱上,且第二弹簧的顶部与定位板的底部抵触,第二弹簧的底部与导板的顶部抵触,且条形容纳孔上开设有供两个方形插块滑动穿过方形滑孔,且反模座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插入的第一方形插孔。
进一步的,机械夹爪包括固定架、双向气缸、两个第一滑座、第一滑轨和夹紧板,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的一端上,且两个第一滑轨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两个第一滑轨沿着固定架的中心横截面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滑座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轨上,两个夹紧板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座上,双向气缸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且双向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板固定连接,两个夹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夹块。
进一步的,每个脱模机构均包括单轴气缸、固定座和插柱,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正模座上,且单轴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插柱固定安装在单轴气缸的输出端上,正模座上开设有供插柱穿过的导滑孔。
进一步的,夹爪移动机构包括机械臂、滚珠丝杆、滑板、两个第二滑座、第二滑轨和增高板,两个增高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增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放置架的长度方向,两个增高板相互平行,两个第二滑轨固定安装在两个增高板的顶部,两个第二滑座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上,滚珠丝杆位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滑板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滑座的顶部,滚珠丝杆上的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机械臂的工作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放置架包括框架和若干层隔间,若干层隔间固定安装在框架内,且若干层隔间沿着框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层隔间均包括两个架板,每个架板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插入的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沿着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架板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撑管,且每个支撑管均与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预热机构包括连接架、移动组件、两个加热板和安装板,两个加热板呈相互对称设置,且两个加热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连接架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且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固定连接,移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框架上,连接架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上,架板上开设有供加热板和安装板穿过的若干个条形穿孔。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滑台、横板、两个第二电动滑台和侧板,两个第二电动滑台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两侧,两个侧板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电动滑台的滑座上,移动组件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上,且第一电动滑台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上,连接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滑台的滑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案通过预热机构对放置架上的模具进行预热,节约了工人大量的工作时间。
2、该方案通过机械夹爪和夹爪移动机构将模具夹移到模具座上,避免了工人对模具进行搬运,降低了工人受到危险的可能性。
3、该方案对反模安装完成后,通过工人启动注塑机带动正模座套设在正模的外侧,再通过四个脱模机构推动四个弹性插紧机构,进而使得正模和反模之间拆卸,且同时实现正模固定安装在正模座上,避免了对正反模具进行两次夹紧安装,加快模具更换的过程,且由于从反模上取下正模,降低了模具安装出现偏差的概率。
4、该方案对正反模具进行拆卸时,通过注塑机带动正模和反模贴合,再通过四个脱模机构进行收回,使得四个弹性插紧机构复位,进而将正模和反模之间紧密连接,再通过机械夹爪和夹爪移动机构将正模和反模夹移到放置架上,只需要进行一次夹紧拆卸,加快模具更换的过程,且不需要工人将正模和反模组装到一起,节约了工人大量的工作时间,且正模和反模组装到一起,减少了模具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反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反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性插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插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机械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脱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夹爪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放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预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正模;1a、紧密连接机构;1a1、导柱;1a2、第一弹簧;1a3、弹性顶板;1a4、导板;1a5、卡板;1a6、第一阻挡板;1a61、避让穿孔;1a7、第二阻挡板;1b、插柱;1c 、第一T形滑槽;
2、反模;2a、圆形插槽;2b、第二T形滑槽;2c、避让缺口;2d、方形滑孔;2e、条形容纳孔;
3、正模座;3a、导滑孔;
4、反模座;4a、定位挡条;4b、第一方形插孔;
5、脱模机构;5a、单轴气缸;5b、固定座;5c、插柱;
6、弹性插紧机构;6a、方形插块;6b、定位板;6c、圆柱;6d、第二弹簧;6e、C形抵板;6e1、容纳孔;6h、插壳;6h1、穿孔;6j、导板;
7、机械夹爪;7a、固定架;7b、双向气缸;7c、第一滑座;7d、第一滑轨;7e、夹紧板;7h、夹块;
8、预热机构;8a、加热板;8b、安装板;8c、连接架;8d、移动组件;8d1、第一电动滑台;8d2、第二电动滑台;8d3、横板;8d4、侧板;
9、放置架;9a、框架;9b、架板;9b1、第二方形插孔;9b2、条形穿孔;9c、支撑管;
10、夹爪移动机构;10a、机械臂;10b、滚珠丝杆;10c、第二滑座;10d、第二滑轨;10e、增高板;10h、滑板;
11、注塑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包括注塑机11、安装在注塑机11上的正模座3和反模座4,还包括正模1、反模2、夹爪移动机构10、弹性插紧机构6、机械夹爪7、预热机构8、放置架9和四个脱模机构5,放置架9位于注塑机11的旁侧,且用于对放置架9上模具进行加热的预热机构8固定安装在放置架9上,夹爪移动机构10位于放置架9与注塑机11之间,且夹爪移动机构1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机械夹爪7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端上,弹性插紧机构6固定安装在反模2上,弹性插紧机构6与反模座4可拆卸连接,反模座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反模2进行定位的定位挡条4a,定位挡条4a位于反模座4远离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侧,四个脱模机构5分别安装在正模座3的上下两端,正模1通过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可拆卸的安装在反模2上,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分别位于正模1的四端,且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分别于四个脱模机构5传动连接。
每个紧密连接机构1a均包括导柱1a1、第一弹簧1a2、弹性顶板1a3、导板1a4、卡板1a5、第一阻挡板1a6和第二阻挡板1a7,导板1a4的一端与弹性顶板1a3固定连接,导板1a4的另一端与卡板1a5固定连接,正模1上开设有供弹性顶板1a3和导板1a4滑动的第一T形滑槽1c ,导柱1a1固定安装在弹性顶板1a3的底部,且第一T形滑槽1c 的槽底开设有供导柱1a1插入的滑孔,第一弹簧1a2套设在导柱1a1上,且第一弹簧1a2的底部与第一T形滑槽1c 的槽底抵触,第一弹簧1a2的顶部与弹性顶板1a3的底部抵触,第一阻挡板1a6位于在第一T形滑槽1c 的槽顶,且第一阻挡板1a6与正模1固定连接,第一阻挡板1a6上开设有供脱模机构5穿过的避让穿孔1a61,反模2上开设有供导板1a4和卡板1a5滑动的第二T形滑槽2b,且第二T形滑槽2b远离第一阻挡板1a6的一端开设有避让缺口2c,第二阻挡板1a7位于第二T形滑槽2b的另一端,且第二阻挡板1a7与反模2固定连接,正模1靠近反模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插柱1b,且反模2上开设有供四个插柱1b插入的四个圆形插槽2a。第一T形滑槽1c 和第二T形滑槽2b形成的外轮廓与卡板1a5、导板1a4和弹性顶板1a3形成的外轮廓相同,这种结构使得正模1和反模2相互靠近的一壁紧密贴合,避免正模1与反模2之间相互晃动,通过弹性顶板1a3、导板1a4和卡板1a5将正模1和反模2之间水平方向紧密连接,通过四个插柱1b插入到四个圆形插槽2a内,使得正模1和反模2竖直方向无法发生晃动,进而达到正模1和反模2之间固定目的。
弹性插紧机构6包括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反模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的条形容纳孔2e,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固定安装在条形容纳孔2e的一侧槽壁上,两个弹性插臂位于C形抵板6e的两侧,每个弹性插臂均包括第二弹簧6d、导板6j、至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方形插块6a、定位板6b、圆柱6c和插壳6h,且方形插块6a、定位板6b、圆柱6c和插壳6h彼此固定连接,定位板6b的外轮廓大于方形插块6a的外轮廓,方形插块6a的四端倒圆角,圆柱6c的一端穿过导板6j,导板6j上开设有供圆柱6c穿过的滑孔,且导板6j固定安装在反模2上,第二弹簧6d套设在圆柱6c上,且第二弹簧6d的顶部与定位板6b的底部抵触,第二弹簧6d的底部与导板6j的顶部抵触,且条形容纳孔2e上开设有供两个方形插块6a滑动穿过方形滑孔2d,且反模座4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6a插入的第一方形插孔4b。通过向下拉动两个插壳6h,使得插壳6h带动圆柱6c和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且同时定位板6b能够对第二弹簧6d进行压缩,通过C形抵板6e减少两个插壳6h运动的范围,方形插块6a始终插设在方形滑孔2d内,当第二弹簧6d完全释放时定位板6b抵触在条形容纳孔2e的端壁上。
机械夹爪7包括固定架7a、双向气缸7b、两个第一滑座7c、第一滑轨7d和夹紧板7e,固定架7a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端上,且两个第一滑轨7d固定安装在固定架7a上,两个第一滑轨7d沿着固定架7a的中心横截面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滑座7c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轨7d上,两个夹紧板7e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座7c上,双向气缸7b位于两个夹紧板7e之间,且双向气缸7b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板7e固定连接,两个夹紧板7e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夹块7h。通过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进行运动,使得双向气缸7b的两端拉动两个夹紧板7e和第一滑座7c沿着第一滑轨7d进行运动,使得夹块7h插入到穿孔6h1内,通过双向气缸7b继续拉动向下拉动插壳6h,使得插壳6h拉动圆柱6c、定位板6b和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定位板6b将对第二弹簧6d进行压缩,由于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
每个脱模机构5均包括单轴气缸5a、固定座5b和插柱5c,固定座5b固定安装在正模座3上,且单轴气缸5a固定安装在固定座5b上,插柱5c固定安装在单轴气缸5a的输出端上,正模座3上开设有供插柱5c穿过的导滑孔3a。通过工人启动注塑机11,使得注塑机11带动正模座3套设在正模1上,控制器再控制四个脱模机构5进行工作,使得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依次穿过导滑孔3a和避让穿孔1a61,并且使得单轴气缸5a对弹性顶板1a3进行推动,使得弹性顶板1a3对第一弹簧1a2进行压缩,导柱1a1插入到圆形插槽2a内,单轴气缸5a完全伸出时,弹性顶板1a3运动到第一T形滑槽1c 的下部,卡板1a5运动到避让缺口2c处,工人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注塑机11带动正模1复位,使得卡板1a5从避让缺口2c内抽出,进而完成反模2和正模1之间的分离。
夹爪移动机构10包括机械臂10a、滚珠丝杆10b、滑板10h、两个第二滑座10c、第二滑轨10d和增高板10e,两个增高板10e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增高板10e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放置架9的长度方向,两个增高板10e相互平行,两个第二滑轨10d固定安装在两个增高板10e的顶部,两个第二滑座10c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10d上,滚珠丝杆10b位于两个第二滑轨10d之间,滑板10h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滑座10c的顶部,滚珠丝杆10b上的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滑板10h上,机械臂10a的工作端与固定架7a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带动夹紧的模具拉出放置架9,并且将模具的一端抵触在定位挡条4a上,若机械臂10a水平距离反模座4过远,通过控制器控制滚珠丝杆10b进行运动,使得滚珠丝杆10b带动滑板10h和第二滑座10c沿着第二滑轨10d进行运动,进而缩短机械臂10a与反模座4之间的距离。
放置架9包括框架9a和若干层隔间,若干层隔间固定安装在框架9a内,且若干层隔间沿着框架9a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层隔间均包括两个架板9b,每个架板9b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6a插入的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9b1,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9b1沿着架板9b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架板9b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撑管9c,且每个支撑管9c均与框架9a固定连接。通过架板9b对模具进行支撑,通过第二方形插孔9b1供方形插块6a插入,使得模具安装两个架板9b上。
预热机构8包括连接架8c、移动组件8d、两个加热板8a和安装板8b,两个加热板8a呈相互对称设置,且两个加热板8a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8b上,连接架8c位于两个安装板8b之间,且连接架8c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8b固定连接,移动组件8d固定安装在框架9a上,连接架8c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8d上,架板9b上开设有供加热板8a和安装板8b穿过的若干个条形穿孔9b2。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板8a进行工作,进而使得两个加热板8a对模具进行加热,进而完成对模具的预热,两个加热板8a的内侧两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模具的厚度,条形穿孔9b2的宽度大于加热板8a和安装板8b叠加的厚度。
移动组件8d包括第一电动滑台8d1、横板8d3、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和侧板8d4,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固定安装在框架9a的两侧,两个侧板8d4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的滑座上,移动组件8d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8d4上,且第一电动滑台8d1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8d上,连接架8c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滑台8d1的滑座上。工人通过控制器控制预热机构8进行工作,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滑台8d1进行水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电动滑台8d1带动两个加热板8a水平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滑台8d2带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向下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使得两个加热板8a移动到架板9b上的模具的两侧。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具预热;
控制器控制预热机构8进行工作,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滑台8d1进行水平移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带动两个加热板8a水平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滑台8d2带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向下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两个加热板8a移动到架板9b上的模具的两侧,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板8a进行工作,两个加热板8a对模具进行加热,完成对模具的预热;
步骤二:模具取下;
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两个夹紧板7e插入到两个插壳6h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进行运动,双向气缸7b的两端拉动两个夹紧板7e和第一滑座7c沿着第一滑轨7d进行运动,使得夹块7h插入到穿孔6h1内,通过双向气缸7b继续拉动向下拉动插壳6h,使得插壳6h拉动圆柱6c、定位板6b和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定位板6b将对第二弹簧6d进行压缩,方形插块6a的端部从第二方形插孔9b1内抽出,模具不在与两个架板9b之间连接;
步骤三:模具夹移;
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带动夹紧的模具拉出放置架9,并且将模具的一端抵触在定位挡条4a上,若机械臂10a水平距离反模座4过远,通过控制器控制滚珠丝杆10b进行运动,使得滚珠丝杆10b带动滑板10h和第二滑座10c沿着第二滑轨10d进行运动;
步骤四:模具安装;
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向外推动两个夹紧板7e,两个第二弹簧6d向外推动两个定位板6b,定位板6b带动方形插块6a沿着方形滑孔2d滑动,并且定位板6b的端部插入到反模座4上第一方形插孔4b,进而将模具固定在反模座4上;
步骤五:正模和反模分离;
注塑机11带动正模座3套设在正模1上,控制器再控制四个脱模机构5进行工作,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依次穿过导滑孔3a和避让穿孔1a61,单轴气缸5a对弹性顶板1a3进行推动,弹性顶板1a3对第一弹簧1a2进行压缩,导柱1a1插入到圆形插槽2a内,单轴气缸5a完全伸出时,弹性顶板1a3运动到第一T形滑槽1c 的下部,卡板1a5运动到避让缺口2c处,控制器控制注塑机11带动正模1复位,卡板1a5从避让缺口2c内抽出,进而完成反模2和正模1之间的分离;
步骤六:正模和反模取下;
注塑机11带动正模1与反模2的一侧外壁贴合,四个插柱1b插入到四个圆形插槽2a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四个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收回,通过第一弹簧1a2的复位弹力作用,推动弹性顶板1a3进行复位,导板1a4和卡板1a5插入到第二T形滑槽2b内,进而正模1和反模2固定连接,再通过机械臂10a带动机械夹爪7对两个插壳6h进行夹紧,使得方形插块6a抽出第一方形插孔4b内,再通过机械臂10a和滚珠丝杆10b的配合,将正模1和反模2放置到注塑机11上指定的位置。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上模时,工人通过控制器控制预热机构8进行工作,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滑台8d1进行水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电动滑台8d1带动两个加热板8a水平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滑台8d2带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向下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使得两个加热板8a移动到架板9b上的模具的两侧,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板8a进行工作,进而使得两个加热板8a对模具进行加热,进而完成对模具的预热,当预热完成后,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使得两个夹紧板7e插入到两个插壳6h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进行运动,使得双向气缸7b的两端拉动两个夹紧板7e和第一滑座7c沿着第一滑轨7d进行运动,使得夹块7h插入到穿孔6h1内,通过双向气缸7b继续拉动向下拉动插壳6h,使得插壳6h拉动圆柱6c、定位板6b和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定位板6b将对第二弹簧6d进行压缩,由于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使得方形插块6a的端部从第二方形插孔9b1内抽出,进而使得模具不在与两个架板9b之间连接,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带动夹紧的模具拉出放置架9,并且将模具的一端抵触在定位挡条4a上,若机械臂10a水平距离反模座4过远,通过控制器控制滚珠丝杆10b进行运动,使得滚珠丝杆10b带动滑板10h和第二滑座10c沿着第二滑轨10d进行运动,进而缩短机械臂10a与反模座4之间的距离,当模具的一端抵触到定位挡条4a上后,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向外推动两个夹紧板7e,使得夹紧板7e不在对插壳6h施加夹紧力,通过第二弹簧6d的复位弹力作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弹簧6d向外推动两个定位板6b,使得定位板6b带动方形插块6a沿着方形滑孔2d滑动,并且定位板6b的端部插入到反模座4上第一方形插孔4b,进而将模具固定在反模座4上,再通过工人启动注塑机11,使得注塑机11带动正模座3套设在正模1上,控制器再控制四个脱模机构5进行工作,使得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依次穿过导滑孔3a和避让穿孔1a61,并且使得单轴气缸5a对弹性顶板1a3进行推动,使得弹性顶板1a3对第一弹簧1a2进行压缩,导柱1a1插入到圆形插槽2a内,单轴气缸5a完全伸出时,弹性顶板1a3运动到第一T形滑槽1c 的下部,卡板1a5运动到避让缺口2c处,工人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注塑机11带动正模1复位,使得卡板1a5从避让缺口2c内抽出,进而完成反模2和正模1之间的分离,当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时,通过工人启动注塑机11,使得注塑机11带动正模1与反模2的一侧外壁贴合,使得四个插柱1b插入到四个圆形插槽2a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四个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收回,通过第一弹簧1a2的复位弹力作用,进而推动弹性顶板1a3进行复位,使得导板1a4和卡板1a5插入到第二T形滑槽2b内,进而正模1和反模2固定连接,再通过机械臂10a带动机械夹爪7对两个插壳6h进行夹紧,使得方形插块6a抽出第一方形插孔4b内,进而实现反模2与反模座4之间的拆卸,再通过机械臂10a和滚珠丝杆10b的配合,将正模1和反模2放置到放置架9上指定的位置。
Claims (2)
1.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包括注塑机(11)、安装在注塑机(11)上的正模座(3)和反模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模(1)、反模(2)、夹爪移动机构(10)、弹性插紧机构(6)、机械夹爪(7)、预热机构(8)、放置架(9)和四个脱模机构(5),放置架(9)位于注塑机(11)的旁侧,且用于对放置架(9)上模具进行加热的预热机构(8)固定安装在放置架(9)上,夹爪移动机构(10)位于放置架(9)与注塑机(11)之间,且夹爪移动机构(1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机械夹爪(7)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端上,弹性插紧机构(6)固定安装在反模(2)上,弹性插紧机构(6)与反模座(4)可拆卸连接,反模座(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反模(2)进行定位的定位挡条(4a),定位挡条(4a)位于反模座(4)远离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侧,四个脱模机构(5)分别安装在正模座(3)的上下两端,正模(1)通过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可拆卸的安装在反模(2)上,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分别位于正模(1)的四端,且四个紧密连接机构(1a)分别于四个脱模机构(5)传动连接;每个紧密连接机构(1a)均包括导柱(1a1)、第一弹簧(1a2)、弹性顶板(1a3)、导板(1a4)、卡板(1a5)、第一阻挡板(1a6)和第二阻挡板(1a7),导板(1a4)的一端与弹性顶板(1a3)固定连接,导板(1a4)的另一端与卡板(1a5)固定连接,正模(1)上开设有供弹性顶板(1a3)和导板(1a4)滑动的第一T形滑槽(1c),导柱(1a1)固定安装在弹性顶板(1a3)的底部,且第一T形滑槽(1c)的槽底开设有供导柱(1a1)插入的滑孔,第一弹簧(1a2)套设在导柱(1a1)上,且第一弹簧(1a2)的底部与第一T形滑槽(1c)的槽底抵触,第一弹簧(1a2)的顶部与弹性顶板(1a3)的底部抵触,第一阻挡板(1a6)位于在第一T形滑槽(1c)的槽顶,且第一阻挡板(1a6)与正模(1)固定连接,第一阻挡板(1a6)上开设有供脱模机构(5)穿过的避让穿孔(1a61),反模(2)上开设有供导板(1a4)和卡板(1a5)滑动的第二T形滑槽(2b),且第二T形滑槽(2b)远离第一阻挡板(1a6)的一端开设有避让缺口(2c),第二阻挡板(1a7)位于第二T形滑槽(2b)的另一端,且第二阻挡板(1a7)与反模(2)固定连接,正模(1)靠近反模(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插柱(1b),且反模(2)上开设有供四个插柱(1b)插入的四个圆形插槽(2a);弹性插紧机构(6)包括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反模(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的条形容纳孔(2e),C形抵板(6e)和两个弹性插臂固定安装在条形容纳孔(2e)的一侧槽壁上,两个弹性插臂位于C形抵板(6e)的两侧,每个弹性插臂均包括第二弹簧(6d)、导板(6j)、至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方形插块(6a)、定位板(6b)、圆柱(6c)和插壳(6h),且方形插块(6a)、定位板(6b)、圆柱(6c)和插壳(6h)彼此固定连接,定位板(6b)的外轮廓大于方形插块(6a)的外轮廓,方形插块(6a)的四端倒圆角,圆柱(6c)的一端穿过导板(6j),导板(6j)上开设有供圆柱(6c)穿过的滑孔,且导板(6j)固定安装在反模(2)上,第二弹簧(6d)套设在圆柱(6c)上,且第二弹簧(6d)的顶部与定位板(6b)的底部抵触,第二弹簧(6d)的底部与导板(6j)的顶部抵触,且条形容纳孔(2e)上开设有供两个方形插块(6a)滑动穿过方形滑孔(2d),且反模座(4)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6a)插入的第一方形插孔(4b);机械夹爪(7)包括固定架(7a)、双向气缸(7b)、两个第一滑座(7c)、第一滑轨(7d)和夹紧板(7e),固定架(7a)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夹爪移动机构(10)的一端上,且两个第一滑轨(7d)固定安装在固定架(7a)上,两个第一滑轨(7d)沿着固定架(7a)的中心横截面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滑座(7c)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滑轨(7d)上,两个夹紧板(7e)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座(7c)上,双向气缸(7b)位于两个夹紧板(7e)之间,且双向气缸(7b)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板(7e)固定连接,两个夹紧板(7e)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夹块(7h);每个脱模机构(5)均包括单轴气缸(5a)、固定座(5b)和插柱(5c),固定座(5b)固定安装在正模座(3)上,且单轴气缸(5a)固定安装在固定座(5b)上,插柱(5c)固定安装在单轴气缸(5a)的输出端上,正模座(3)上开设有供插柱(5c)穿过的导滑孔(3a);夹爪移动机构(10)包括机械臂(10a)、滚珠丝杆(10b)、滑板(10h)、两个第二滑座(10c)、第二滑轨(10d)和增高板(10e),两个增高板(10e)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增高板(10e)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放置架(9)的长度方向,两个增高板(10e)相互平行,两个第二滑轨(10d)固定安装在两个增高板(10e)的顶部,两个第二滑座(10c)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10d)上,滚珠丝杆(10b)位于两个第二滑轨(10d)之间,滑板(10h)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滑座(10c)的顶部,滚珠丝杆(10b)上的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滑板(10h)上,机械臂(10a)的工作端与固定架(7a)固定连接;放置架(9)包括框架(9a)和若干层隔间,若干层隔间固定安装在框架(9a)内,且若干层隔间沿着框架(9a)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层隔间均包括两个架板(9b),每个架板(9b)上开设有供方形插块(6a)插入的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9b1),若干个第二方形插孔(9b1)沿着架板(9b)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架板(9b)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撑管(9c),且每个支撑管(9c)均与框架(9a)固定连接;预热机构(8)包括连接架(8c)、移动组件(8d)、两个加热板(8a)和安装板(8b),两个加热板(8a)呈相互对称设置,且两个加热板(8a)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8b)上,连接架(8c)位于两个安装板(8b)之间,且连接架(8c)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8b)固定连接,移动组件(8d)固定安装在框架(9a)上,连接架(8c)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8d)上,架板(9b)上开设有供加热板(8a)和安装板(8b)穿过的若干个条形穿孔(9b2);移动组件(8d)包括第一电动滑台(8d1)、横板(8d3)、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和侧板(8d4),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固定安装在框架(9a)的两侧,两个侧板(8d4)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电动滑台(8d2)的滑座上,移动组件(8d)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8d4)上,且第一电动滑台(8d1)固定安装在移动组件(8d)上,连接架(8c)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滑台(8d1)的滑座上。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具预热;
控制器控制预热机构(8)进行工作,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滑台(8d1)进行水平移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带动两个加热板(8a)水平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滑台(8d2)带动第一电动滑台(8d1)向下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两个加热板(8a)移动到架板(9b)上的模具的两侧,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板(8a)进行工作,两个加热板(8a)对模具进行加热,完成对模具的预热;
步骤二:模具取下;
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两个夹紧板(7e)插入到两个插壳(6h)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进行运动,双向气缸(7b)的两端拉动两个夹紧板(7e)和第一滑座(7c)沿着第一滑轨(7d)进行运动,使得夹块(7h)插入到穿孔(6h1)内,通过双向气缸(7b)继续拉动向下拉动插壳(6h),使得插壳(6h)拉动圆柱(6c)、定位板(6b)和方形插块(6a)向下运动,定位板(6b)将对第二弹簧(6d)进行压缩,方形插块(6a)的端部从第二方形插孔(9b1)内抽出,模具不再 与两个架板(9b)之间连接;
步骤三:模具夹移;
通过控制器控制机械臂(10a)带动夹紧的模具拉出放置架(9),并且将模具的一端抵触在定位挡条(4a)上,若机械臂(10a)水平距离反模座(4)过远,通过控制器控制滚珠丝杆(10b)进行运动,使得滚珠丝杆(10b)带动滑板(10h)和第二滑座(10c)沿着第二滑轨(10d)进行运动;
步骤四:模具安装;
控制器控制双向气缸(7b)向外推动两个夹紧板(7e),两个第二弹簧(6d)向外推动两个定位板(6b),定位板(6b)带动方形插块(6a)沿着方形滑孔(2d)滑动,并且定位板(6b)的端部插入到反模座(4)上第一方形插孔(4b),进而将模具固定在反模座(4)上;
步骤五:正模和反模分离;
注塑机(11)带动正模座(3)套设在正模(1)上,控制器再控制四个脱模机构(5)进行工作,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依次穿过导滑孔(3a)和避让穿孔(1a61),单轴气缸(5a)对弹性顶板(1a3)进行推动,弹性顶板(1a3)对第一弹簧(1a2)进行压缩,导柱(1a1)插入到圆形插槽(2a)内,单轴气缸(5a)完全伸出时,弹性顶板(1a3)运动到第一T形滑槽(1c)的下部,卡板(1a5)运动到避让缺口(2c)处,控制器控制注塑机(11)带动正模(1)复位,卡板(1a5)从避让缺口(2c)内抽出,进而完成反模(2)和正模(1)之间的分离;
步骤六:正模和反模取下;
注塑机(11)带动正模(1)与反模(2)的一侧外壁贴合,四个插柱(1b)插入到四个圆形插槽(2a)内,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四个单轴气缸(5a)带动插柱(5c)收回,通过第一弹簧(1a2)的复位弹力作用,推动弹性顶板(1a3)进行复位,导板(1a4)和卡板(1a5)插入到第二T形滑槽(2b)内,进而正模(1)和反模(2)固定连接,再通过机械臂(10a)带动机械夹爪(7)对两个插壳(6h)进行夹紧,使得方形插块(6a)抽出第一方形插孔(4b)内,再通过机械臂(10a)和滚珠丝杆(10b)的配合,将正模(1)和反模(2)放置到放置架(9)上指定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74687.2A CN111805841B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74687.2A CN111805841B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05841A CN111805841A (zh) | 2020-10-23 |
CN111805841B true CN111805841B (zh) | 2022-04-08 |
Family
ID=7284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74687.2A Active CN111805841B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058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6862A (zh) * | 2020-12-16 | 2021-03-23 | 苏州工业园区久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圆刀切膜机用切膜装置及其切膜方法 |
CN113211716B (zh) * | 2021-05-12 | 2023-07-04 | 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成型用快速换模装置 |
CN114904034B (zh) * | 2022-03-30 | 2023-08-01 | 徐锋 | 一种自动拆换装置 |
CN114949310B (zh) * | 2022-03-30 | 2023-08-01 | 金华市立丰不锈钢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餐具消毒库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54157A (ja) * | 2008-08-29 | 2010-03-11 | Koyo Thermo System Kk | ヒ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熱処理装置 |
CN201723877U (zh) * | 2010-07-27 | 2011-01-26 | 王绍波 | 插接式复合板风管法兰连接型材 |
CN209227699U (zh) * | 2018-11-27 | 2019-08-09 | 张志强 | 一种建筑排水管用防堵装置 |
CN209640375U (zh) * | 2018-12-26 | 2019-11-15 | 全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c测试机的加热装置 |
CN209870434U (zh) * | 2019-03-29 | 2019-12-31 | 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配件夹持器 |
CN110744778A (zh) * | 2019-12-03 | 2020-02-04 | 白文斌 | 一种注塑机加工用换模结构 |
CN210699130U (zh) * | 2019-08-29 | 2020-06-09 | 山东金发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器 |
CN111805842A (zh) * | 2020-07-14 | 2020-10-23 | 孙超月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的工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38281B2 (ja) * | 2001-02-02 | 2007-06-27 |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電動型開閉装置 |
DE10152050A1 (de) * | 2001-10-25 | 2003-05-08 | Hesta Graham Gmbh & Co Kg | Formwerkzeug-Spanneinrichtung für Blasformmaschinen |
US6955210B2 (en) * | 2001-12-26 | 2005-10-1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olding die and die changing method of the same |
WO2005077637A1 (de) * | 2004-02-10 | 2005-08-25 | Foboha Gmbh Formenbau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pritzgiessen und montieren von kunststoffteilen |
CN209320142U (zh) * | 2018-12-20 | 2019-08-30 | 深圳市宏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快捷更换模具的注塑机 |
-
2020
- 2020-07-14 CN CN202010674687.2A patent/CN1118058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54157A (ja) * | 2008-08-29 | 2010-03-11 | Koyo Thermo System Kk | ヒ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熱処理装置 |
CN201723877U (zh) * | 2010-07-27 | 2011-01-26 | 王绍波 | 插接式复合板风管法兰连接型材 |
CN209227699U (zh) * | 2018-11-27 | 2019-08-09 | 张志强 | 一种建筑排水管用防堵装置 |
CN209640375U (zh) * | 2018-12-26 | 2019-11-15 | 全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c测试机的加热装置 |
CN209870434U (zh) * | 2019-03-29 | 2019-12-31 | 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配件夹持器 |
CN210699130U (zh) * | 2019-08-29 | 2020-06-09 | 山东金发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器 |
CN110744778A (zh) * | 2019-12-03 | 2020-02-04 | 白文斌 | 一种注塑机加工用换模结构 |
CN111805842A (zh) * | 2020-07-14 | 2020-10-23 | 孙超月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的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05841A (zh) | 2020-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05841B (zh)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 | |
CN111805842B (zh) | 一种注塑加工用快速换模机构的工作方法 | |
CN107204738B (zh) | 太阳能组件边框短边智能生产线 | |
CN108057792B (zh) | 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装配角码装置 | |
CN109093380B (zh) | 一种票夹自动组装机 | |
CN107117801A (zh) | 曲面玻璃热压机及成型方法 | |
CN214027179U (zh) |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设备 | |
CN207091285U (zh) | 曲面玻璃热压机 | |
CN109576755B (zh) | 全自动双排上挂机 | |
CN108860777B (zh) | 圆柱电芯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4677834U (zh) | 一种模具立体循环移动的自动化热压设备 | |
CN111244721A (zh) | 一种2芯或3芯线材铆压端子及穿烘热缩套管设备 | |
CN212884511U (zh) | 一种管状工件冲压模具 | |
CN212333752U (zh) | 一种全自动开关摆盘机 | |
CN208006283U (zh) | 镜腿加工设备 | |
CN210969982U (zh) | 一种热铆机 | |
CN211730195U (zh) | 一种热压成型设备中用于固定鞋面和模具的装置 | |
CN116037780A (zh) | 一种平移式自动换模装置 | |
CN211614030U (zh) | 一种可均匀调整冲压位置的模具冲压装置 | |
CN211768550U (zh) | 一种全自动上挂机 | |
CN114505928A (zh) | 一种胶合板压合工序用压合单元 | |
CN114013051A (zh) | 一种尼龙管安装套管设备 | |
CN221161250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制鞋模具 | |
CN218928693U (zh) | 一种自动化热压冷压塑形压模板机 | |
CN218084258U (zh) | 注塑产品加工成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8 Address after: 130000 south of richong street, Rixin village, Xixin Town,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CHUN BEST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400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Xinwei Town, Beiliu City,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Sun Chaoyue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