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7956A -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97956A CN111797956A CN202010632010.2A CN202010632010A CN111797956A CN 111797956 A CN111797956 A CN 111797956A CN 202010632010 A CN202010632010 A CN 202010632010A CN 111797956 A CN111797956 A CN 1117979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istics
- pipe gallery
- underground pipe
- code
-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3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物流包裹贴二维码:对物流运输的包裹贴上二维码;S2、扫码:在地下管廊运输的物料包裹,采用扫码器对二维码进行扫描;S3、存储包裹信息: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采用智能识别的方式对地下管廊的物流包裹进行智能处理,即采用扫码器读取条码的准确率和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智能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流通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物流包裹数量急剧增长。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进行登记处理,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还比较容易出错。
本发明为了提高物流的处理效率,并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公开了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一方面利用城市的地下管廊,对物流包裹进行运输、分拣等,并采用智能识别的方式对地下管廊的物流包裹进行智能处理,即采用扫码器读取条码的准确率和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对地下管廊的物流包裹进行智能处理,即采用扫码器读取条码的准确率和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物流包裹贴二维码:对物流运输的包裹贴上二维码;
S2、扫码:在地下管廊运输的物料包裹,采用扫码器对二维码进行扫描;
S3、存储包裹信息: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二维码为条形码或者矩阵式二维码。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扫码器包括光源、光学透镜、扫描模组、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塑料外壳等;所述光源经光学透镜发出光后照射中二维码上后反射光穿过透镜会聚到扫描模组上,由扫描模组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数字信号,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把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讯号,传送到处理器,并根据需要存储只存储器中;所述扫码器利用光电元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也可以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包括的包裹信息传输至计算机,以便于运输、分类等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系统,包括智能识别装置本体、蓄电池和充电杆,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连接螺杆,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限位腔室,且第一限位腔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底端内部插设有充电杆,且充电杆的底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端两侧皆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充电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底端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腔室的两侧内部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腔室,且第二限位腔室的底端固定在底座的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两侧插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杆的表面套接有清洁刷,所述连接螺杆的右侧设置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固定块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螺杆表面外螺纹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腔室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插设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等距离均匀设置在第一限位腔室的内壁上,且第一限位块的位置与第二限位块的位置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板插设在第一限位腔室的内部,所述滑板与第一限位腔室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智能识别装置本体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所述存储器和扫码器均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均通过电池进行供电,所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等用电部件也可以采用220V电源进行供电。
优选的,所述扫码器为手持式扫码器或者固定式扫码器。
优选的,所述扫码器扫描的为二维码。
优选的,为了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所述光源的强度为Q,单位为cd;所述光学透镜的材质为玻璃或者树脂,厚度d为0.56-0.95mm,透光率ξ为91-97%;特别是,所述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之间满足d·ξ大于等于0.54小于等于0.91。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所述光源的强度Q、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Q=α·(ξ/d2);
其中,α为光源的强度系数,取值范围为1.15-2.48。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连接螺杆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4-0.9微米,硬度Y为57-68HRC;特别是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固定块、连接螺杆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硬度Y、接触面的面积S(单位为平方厘米)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S2/Y=θ·Ra;
其中,θ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2.14-7.5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设置有第一限位腔室和滑板,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拆卸和安装,也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检查和维修,通过清洁刷和摇把避免智能识别装置本体表面的屏幕积累灰尘,保证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使用效果。
2、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腔室和滑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通过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能够卡住智能识别装置本体,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使第一限位块进一步卡住第二限位块,在通过限位杆和第二弹簧进一步固定智能识别装置本体,智能识别装置本体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方便拆卸和安装,也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检查和维修,保证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使用效率。
3、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通过摇动摇把方便清洁刷来回移动从而便于清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表面的屏幕,避免屏幕积累灰尘和污垢,保证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的使用效果。
4、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对地下管廊的物流包裹进行智能处理,即采用扫码器读取条码的准确率和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5、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通过设置所述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的范围和之间满足的关系,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
6、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通过设置光源的强度Q、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之间满足的关系,进而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
7、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通过设置所述固定块、连接螺杆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硬度Y、接触面的面积S之间满足的关系,提高其使用寿命和配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的智能识别系统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块和连接螺杆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腔室和第二限位腔室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智能识别系统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中:1、智能识别装置本体;2、固定块;3、连接螺杆;4、清洁刷;5、摇把;6、第一限位腔室;7、第一限位块;8、滑板;9、第一弹簧;10、第二限位腔室;11、限位杆;12、螺栓;13、第二弹簧;14、连接线;15、蓄电池;16、底座;17、固定座;18、充电杆;19、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物流包裹贴二维码:对物流运输的包裹贴上二维码;
S2、扫码:在地下管廊运输的物料包裹,采用扫码器对二维码进行扫描;
S3、存储包裹信息: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二维码为条形码或者矩阵式二维码。
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扫码器包括光源、光学透镜、扫描模组、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塑料外壳等;所述光源经光学透镜发出光后照射中二维码上后反射光穿过透镜会聚到扫描模组上,由扫描模组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数字信号,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把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讯号,传送到处理器,并根据需要存储只存储器中;所述扫码器利用光电元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以便于运输、分类等处理。以便于运输、分类等处理。
所述扫码器为手持式扫码器或者固定式扫码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5,一种用于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系统,包括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蓄电池15和充电杆18,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设有连接螺杆3,固定块2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清洁刷4,清洁刷4与固定块2组成滑动连接,连接螺杆3的表面套接有清洁刷4,清洁刷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螺杆3表面外螺纹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连接螺杆3旋转能够带动清洁刷4移动位置,清洁刷4的背面设置有刷子,方便清洁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表面。
所述连接螺杆3的右侧固定有摇把5,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端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9,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限位腔室6,且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腔室6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插设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方便固定住第一限位腔室6的位置,从而固定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位置,第一限位块7等距离均匀固定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壁上,且第一限位块7的位置与第二限位块19的位置交叉分布,第二限位块19能够卡合在第一限位块7之间,方便固定住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位置,同时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高度能够调节。
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端内部插设有充电杆18,且充电杆18的底端固定有滑板8,滑板8插设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滑板8与第一限位腔室6组成滑动连接,滑板8能够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上下滑动,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插设,滑板8的底端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且第一弹簧9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座17,充电杆18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线14,且连接线14的底端连接有蓄电池15,第一限位腔室6的两侧内部插设有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限位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腔室10,且第二限位腔室10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6的表面上,底座16的两侧插设有螺栓12。
工作原理:本装置使用时,通过螺栓12将底座16固定在装置使用的位置处,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插设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向下挤压滑板8和第一弹簧9,充电杆18插设在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底端内部的凹槽内,蓄电池15通过连接线14给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充电,旋转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使第二限位块19卡在第一限位块7之间,在第一弹簧9的弹力下第二限位块19与第一限位块7之间卡合的很紧密。
将第一限位腔室6插设在第二限位腔室10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13的弹力使限位杆11插设在第一限位腔室6内部,限位杆11对第一限位腔室6的位置进行固定,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需要拆卸时,旋转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将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从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取出,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拆卸和维修。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系统,包括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蓄电池15和充电杆18,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连接螺杆3,固定块2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清洁刷4,清洁刷4与固定块2组成滑动连接,连接螺杆3的表面套接有清洁刷4,清洁刷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螺杆3表面外螺纹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连接螺杆3旋转能够带动清洁刷4移动位置,清洁刷4的背面设置有刷子,方便清洁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表面。
所述连接螺杆3的右侧固定有摇把5,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端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9,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限位腔室6,且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腔室6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插设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方便固定住第一限位腔室6的位置,从而固定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位置,第一限位块7等距离均匀固定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壁上,且第一限位块7的位置与第二限位块19的位置交叉分布,第二限位块19能够卡合在第一限位块7之间,方便固定住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位置,同时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高度能够调节。
所述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端内部插设有充电杆18,且充电杆18的底端固定有滑板8,滑板8插设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滑板8与第一限位腔室6组成滑动连接,滑板8能够在第一限位腔室6的内部上下滑动,方便智能识别装置本体1插设,滑板8的底端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且第一弹簧9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座17,充电杆18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线14,且连接线14的底端连接有蓄电池15,第一限位腔室6的两侧内部插设有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限位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限位腔室10,且第二限位腔室10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6的表面上,底座16的两侧插设有螺栓12。
所述的智能识别装置本体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所述存储器和扫码器均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均通过电池进行供电,所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扫码器等用电部件也可以采用220V电源进行供电。
所述扫码器为手持式扫码器或者固定式扫码器。所述扫码器扫描的为二维码。
所述扫码器包括光源、光学透镜、扫描模组、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塑料外壳等;所述光源经光学透镜发出光后照射中二维码上后反射光穿过透镜会聚到扫描模组上,由扫描模组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数字信号,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把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讯号,传送到处理器,并根据需要存储只存储器中;所述扫码器利用光电元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
为了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所述光源的强度为Q,单位为cd;所述光学透镜的材质为玻璃或者树脂,厚度d为0.56-0.95mm,透光率ξ为91-97%;特别是,所述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之间满足d·ξ大于等于0.54小于等于0.91。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的准确度和速率,所述光源的强度Q、光学透镜的厚度d、透光率ξ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Q=α·(ξ/d2);
其中,α为光源的强度系数,取值范围为1.15-2.48。
所述固定块、连接螺杆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4-0.9微米,硬度Y为57-68HRC;特别是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固定块、连接螺杆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硬度Y、接触面的面积S(单位为平方厘米)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S2/Y=θ·Ra;
其中,θ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2.14-7.5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物流包裹贴二维码:对物流运输的包裹贴上二维码;
S2、扫码:在地下管廊运输的物料包裹,采用扫码器对二维码进行扫描;
S3、存储包裹信息: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二维码为条形码或者矩阵式二维码。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扫码器包括光源、光学透镜、扫描模组、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塑料外壳等;所述光源经光学透镜发出光后照射中二维码上后反射光穿过透镜会聚到扫描模组上,由扫描模组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数字信号,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把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讯号,传送到处理器,并根据需要存储至存储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利用光电元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也可以将扫码器扫取的包裹二维码包括的包裹信息传输至计算机,以便于运输、分类等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为手持式扫码器或者固定式扫码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2010.2A CN111797956A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2010.2A CN111797956A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7956A true CN111797956A (zh) | 2020-10-20 |
Family
ID=7281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32010.2A Pending CN111797956A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97956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25330U (zh) * | 2010-11-29 | 2011-11-02 | 北京赛腾工业标识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识读荧光油墨的条码扫描器 |
CN109255272A (zh) * | 2018-08-17 | 2019-01-22 | 广州市远景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图像识别型的二维码扫码器 |
CN109409810A (zh) * | 2018-12-30 | 2019-03-01 | 合肥学院 | 一种地下物流可循环包裹配送系统 |
CN109472537A (zh) * | 2018-12-30 | 2019-03-15 | 合肥学院 | 一种基于城市地铁-地下运输的物流系统 |
EP3480137A1 (en) * | 2017-11-06 | 2019-05-08 | Antonio Luigi Piero Maria Foresti | A system for volumetric disposal of waste in road bins |
CN210861001U (zh) * | 2019-10-31 | 2020-06-26 | 赣州中盛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式电路板加工用检测灯 |
-
2020
- 2020-07-02 CN CN202010632010.2A patent/CN1117979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25330U (zh) * | 2010-11-29 | 2011-11-02 | 北京赛腾工业标识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识读荧光油墨的条码扫描器 |
EP3480137A1 (en) * | 2017-11-06 | 2019-05-08 | Antonio Luigi Piero Maria Foresti | A system for volumetric disposal of waste in road bins |
CN109255272A (zh) * | 2018-08-17 | 2019-01-22 | 广州市远景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图像识别型的二维码扫码器 |
CN109409810A (zh) * | 2018-12-30 | 2019-03-01 | 合肥学院 | 一种地下物流可循环包裹配送系统 |
CN109472537A (zh) * | 2018-12-30 | 2019-03-15 | 合肥学院 | 一种基于城市地铁-地下运输的物流系统 |
CN210861001U (zh) * | 2019-10-31 | 2020-06-26 | 赣州中盛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式电路板加工用检测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1911B (zh) | 基于检验检疫大数据的一体式移动工作台 | |
CN111797956A (zh) | 一种利用地下管廊实现物流智能化的方法 | |
CN210708213U (zh) | 一种食品包装检测异物用装置 | |
CN110560395A (zh) |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使用便捷的扫码系统 | |
CN111767755A (zh) | 一种用于地下物流的智能识别系统 | |
CN103439678B (zh) | 一种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器的压接装置 | |
CN211453383U (zh) | 一种防尘视觉检测系统 | |
CN109831605A (zh)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用于室外的续航能力强的监控设备 | |
CN211427355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扫码枪 | |
CN113919385A (zh) | 一种app信息识别用扫描装置 | |
US20150041544A1 (en) | Bar Code Reading System | |
CN201467255U (zh) | 票据快速扫描装置 | |
CN205169694U (zh) | 扫描输送带 | |
CN213211032U (zh) | 一种物联网物流电子信息采集装置 | |
CN211242261U (zh) | 一种准确定位自助移动图书馆 | |
CN208112741U (zh) | 一种便携式高效快递扫描仪 | |
TW201320709A (zh) | 接觸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識別系統與方法 | |
CN219105487U (zh) | 一种防止漏件的自动扫码装置 | |
CN201298023Y (zh) | 具扫描仪之基材检测装置 | |
CN112288965A (zh) | 一种根据商品高度自调节扫码器高度的电子商务辅助设备 | |
CN221908487U (zh) | 一种包装生产线的标签识标自动化处理机构 | |
CN111685795A (zh) |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便携式超声波扫描仪 | |
CN214029755U (zh) | 一种用于充电器生产的物流箱 | |
CN206399851U (zh) | 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及系统 | |
CN218726423U (zh) | 一种激光原理检测粉尘浓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