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8780A - 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88780A CN111788780A CN201980016271.7A CN201980016271A CN111788780A CN 111788780 A CN111788780 A CN 111788780A CN 201980016271 A CN201980016271 A CN 201980016271A CN 111788780 A CN111788780 A CN 1117887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optical fiber
- band
- amplification unit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253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1 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erbium Chemical compound [Er]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8—Two-way repeaters, i.e. repeaters amplifying separate upward and downward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33—Signal power control considering the whole optical pa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58—Tandem 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62—Fibre amplifiers having a specific amplification band
- H01S3/06766—C-band amplifiers, i.e. amplification in the range of about 1530 nm to 1560 n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62—Fibre amplifiers having a specific amplification band
- H01S3/0677—L-band amplifiers, i.e. amplification in the range of about 1560 nm to 1610 n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中继器以及光传输系统,利用该光中继器能够在抑制主信号的插入损耗的增加的同时执行OTDR测量,并且根据其诊断传输路径光纤的状态和光中继器的状态。光中继器是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该光中继器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该第一光纤放大器插入在第一线路中,用于放大C波段信号;第二光纤放大器,该第二光纤放大器插入在第二线路中,用于放大L波段信号;第三光纤放大器,该第三光纤放大器插入在第三线路中,用于放大C波段信号;第四光纤放大器,该第四光纤放大器插入在第四线路中,用于放大L波段信号;以及第一环回装置,该第一环回装置设置在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出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尤其涉及适用于波分复用(WDM)通信技术的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WDM)通信技术的光传输系统通过使用一根光纤来传输多波长光信号,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由于数据量的增加,需要扩展波分复用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并且作为其一种手段,存在同时利用常规波段(C波段)和长波段(L波段)的宽带传输系统。通常,C波段的带宽为1525nm至1568nm,L波段的带宽为1568nm至1625nm。C+L波段中继器用于在宽带传输系统中同时利用C波段和L波段。在C+L波段中继器中,广泛使用通过掺铒光纤(EDF)执行光放大的技术。
专利文献1(PTL1)涉及一种波长多路复用传输系统,并且提出一种通过分成C波段和L波段来执行放大的技术的C+L中继器。
光时域反射仪(OTDR)被认为是一种在光传输系统中检测路径故障的方案。专利文献2(PTL2)涉及一种光放大中继器,并且提出通过利用环回电路将发送方向上的光放大器输出与接收方向上的光放大器输出连接,用OTDR执行光脉冲测试。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1-44546
[PTL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9-11650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使用光中继器在多个波段上执行光放大时,可以设想一种技术,该技术对每个波段的光传输路径进行解复用,并且放置针对每个波段优化的光放大器。用于OTDR的环回电路通常放置在外部,作为中继器的光路径。这里,假设将用于OTDR的环回电路应用于C+L中继器。
当将用于OTDR的环回电路应用于C+L中继器时,用于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的附加器件增加,并且主信号路径的损耗增加。同时,当为了避免这种损耗增加而形成在中继器内部的C波段路径上布置环回电路的配置时,该配置不能检测到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上的故障。
通常,与C波段的光放大器相比,L波段的光放大器具有光放大器的较差噪声系数(NF)特性,并且激发光功率的输出功率效率低。因此,当用于发送方向上的光放大器输出和接收方向上的光放大器输入的环回电路与在C波段的路径中一样布置在L波段的路径上时,由附加器件造成的L波段上的主信号的插入损耗增加变得不可忽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中继器和光传输系统,该光中继器和光传输系统能够在抑制主信号的插入损耗增加的同时进行OTDR测量,并且通过OTDR测量来进行传输路径光纤和光中继器以及光传输系统的状态诊断。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光中继器是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并且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该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一环回装置,该第一环回装置设置在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以及
第二环回装置,该第二环回装置设置在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是用于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插入的C+L波段中继器的监测方法,
C+L波段中继器,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以及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该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主信号的插入损耗增加的同时执行OTDR的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高级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
图3是用于描述关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使用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的概念图。
图4是用于描述关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使用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的概念图。
图5A是用于描述正常状态下的缆线迹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B是用于描述缆线故障期间的缆线迹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用于描述中继器故障期间的缆线迹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实施例。在描述具体示例实施例之前,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高级概念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高级概念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图1中的光中继器是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103或107与第二传输路径光纤109或113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图1中的光中继器包括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的第一光纤放大单元104、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的第二光纤放大单元105、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的第三光纤放大单元110和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的第四光纤放大单元111。图1中的光中继器还包括第一环回装置101,其设置在第一光纤放大单元104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104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110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110的输出之间。图1中的光中继器还包括第二环回装置108,该第二环回装置108设置在第二光纤放大单元105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105的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111的输入或第四光纤放大单元111的输出之间。
尽管图1示出了在第一光纤放大单元104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110的输出之间设置第一环回装置101的情况,但是本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尽管图1示出了在第二光纤放大单元105的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111的输出之间设置第二环回装置108的情况,但是本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第一环回装置101设置在第一光纤放大单元104的输入或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110的输入或输出之间。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第二环回装置108设置在第二光纤放大单元105的输入或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111的输入或输出之间。
因此,与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103或107与第二传输路径光纤109或113之间设置环回电路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或L波段路径的插入损耗。可以通过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利用OTDR来检测L波段路径的故障。可以通过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利用OTDR来检测传输路径的故障以及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的故障,L波段主信号的路径损耗被降低,并且可以改善传输后的光信噪比(OSNR)。下面描述更具体的示例实施例。
[第一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和光传输系统。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图2中的光中继器是C+L中继器,该C+L中继器配备有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300和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301。此外,图2是其中环回电路具有输出到输出配置的示例。
WDM解复用器302将光传输路径303在传输方向上的信号分离成波长为1525nm至1568nm的C波段,以及波长为1568nm至1625nm的L波段,并将分离的信号分别输出到C波段光放大器304和L波段光放大器305。上述波长范围指示一个示例,并且波长范围不限于这些值,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波动。
C波段光放大器304放大C波段光输入,并且L波段光放大器305放大L波段光输入。C波段光放大器304和L波段光放大器305均由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构成,其轮廓在每个波段上被调整。C波段光放大器304和L波段光放大器305均在其中配备有光隔离器,并且在相反方向上阻挡光输入。
C波段光放大器304的输出和L波段光放大器305的输出通过WDM复用器306被复用,并且输出到在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7。
除了器件布置方向以外,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301的WDM解复用器308、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9、C波段光放大器310、L波段光放大器311、WDM复用器312和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13具有与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300的相应器件相同的功能。具体地,WDM解复用器308将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9的信号分离成波长为1525nm至1568nm的C波段,以及波长为1568nm至1625nm的L波段,并且将分离的信号分别输出到C波段光放大器310的输入和L波段光放大器311的输入。波长范围不限于这些值,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波动。
C波段光放大器310放大C波段光输入,并且L波段光放大器311放大L波段光输入。C波段光放大器310和L波段光放大器311均由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构成,其轮廓在每个波段上被调整。C波段光放大器310和L波段光放大器311均在其中配备有光隔离器,并且在相反方向上阻挡光输入。
C波段光放大器310和L波段光放大器311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由WDM复用器312复用,并且输出到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13。
光耦合器314将来自L波段光放大器305的光输入输出到WDM复用器306。光耦合器314从WDM复用器306输入由在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7中生成的OTDR的光测量脉冲产生的后向散射光,并且将后向散射光输出到光耦合器316。通过选择比光耦合器324和325的分光比(分光路径与主路径的输出比)低的光耦合器314和316的分光比的方式,使得主信号路径的损耗变得尽可能低。在图2中,当传输后的光信噪比(OSNR)在C波段和L波段相同时,需要在L波段上而不是C波段上提高L波段EDFA的输出,或者需要降低L波段路径的损耗量。因此,与用于C波段环回电路323的光耦合器324和325相比,用于L波段环回电路322的光耦合器314和316具有低的分光比(分光路径与主路径的输出比)和L波段主信号的低路径损耗。
这样,可以通过减小光耦合器的分光比来减小主路径的传输损耗,并且在图2的配置中可以进一步减小L波段主信号的插入损耗。
光终止器315的目的是衰减所有波长的光功率,并防止L波段光放大器305的输出反射到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301。尽管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示出了将光耦合器314和316的未使用的端口连接到光终止器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连接光终止器,而是可以用于其他目的。
光耦合器316连接到L波段光放大器311、光耦合器314、WDM复用器312和光终止器317,并且除了器件布置方向以外,具有与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300的光耦合器相同的功能。光耦合器316将L波段光放大器311的光输出输出到WDM复用器312。光耦合器316从WDM复用器312输入由在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13中生成的OTDR的光测量脉冲产生的后向散射光,并且将后向散射光输出到光耦合器314。
(操作说明)
参照图3描述当执行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时的操作。这里,假定构成图3的每个中继器504、505和506是图2中的中继器。
OTDR测量设备将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输出到由多个C+L中继器构成的光传输路径500。在光传输路径上生成的后向散射光501由C波段环回电路502沿接收方向返回,并输入到OTDR测量设备。可以通过从后向散射光501的衰减量和脉冲的接收时间获取每个中继器跨距的缆线迹线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当C+L中继站的C波段路径或C+L中继站的C波段与L波段的公共路径上出现故障或错误连接时,将无法成功获取此中继器内和之后的缆线迹线。在这样的中继器内和之后无法成功获取缆线迹线表明中继器内存在故障或错误连接。
以此方式,执行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用于光传输路径500和503的状态监测,并且通过使用C波段环回电路502来获取缆线迹线。
参照图4描述当执行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时的操作。这里,假定构成图4的中继器606、604和607中的每一个都是图2中的中继器。
OTDR测量设备将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输出到由多个C+L中继器构成的光传输路径600。在光传输路径上生成的反向散射光601由L波段环回电路602沿接收方向返回,并输入到OTDR测量设备。当C+L中继器的L波段路径上出现故障时,将无法成功获取此中继器内和之后的缆线迹线。在这样的中继器内和之后无法成功获取缆线迹线表明中继器内存在故障或错误连接。
当L波段环回电路602可以使利用其能够识别在C+L中继器604内和之后的缆线迹线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光功率量的程度进行环回时,L波段环回电路602可以利用OTDR测量设备确定C+L中继器604内部的L波段路径的状态。因此,不需要利用C+L中继器604来放大在光传输路径600和605上生成的后向散射光。因此,L波段环回电路602被用于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603的状态监测。
如上所述,以利用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执行对中继器内部的传输路径和C波段路径的监测,以及利用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来实现对L波段路径的监测的方式来共享功能。
参照图2详细描述当执行OTDR时的操作。
由OTDR测量设备输出的光脉冲从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3输入到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300。光脉冲由WDM解复用器302分离成C波段或L波段。例如,当输入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时,该光脉冲被L波段光放大器305放大,并且输入到光耦合器314。光脉冲由光耦合器314分路进WDM复用器306和光终止器315,并由光终止器315终止。WDM复用器306输入来自光耦合器314的光脉冲,并将光脉冲输出到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7。
以这种方式,来自OTDR测量设备的光脉冲经由多个C+L中继器到达对面站。另一方面,由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在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07上生成的后向散射光被输入到WDM复用器306,并且被输出到光耦合器314。光耦合器314通过将后向散射光分路进L波段光放大器305和光耦合器316来输出反向散射光,但是朝向L波段光放大器305的后向散射光被L波段光放大器305中的光隔离器阻挡。由光耦合器314输出的后向散射光通过被分路进光终止器317和WDM复用器312而由光耦合器316输出,但是由光终止器317终止。WDM复用器312将从光耦合器316输入的后向散射光输出到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313。
结果,从OTDR测量设备输出的光脉冲的反向散射光通过环回电路在接收方向上传输,通过OTDR测量设备测量反向散射光的缆线损耗迹线,并且从测量时间开始检测光传输路径的故障和衰减量变得可能。
图5A和图5B是利用图2和图3中的C波段波长的监测信号来实现OTDR测量的示例。缆线迹线由从光脉冲接收延迟时间和光脉冲接收电平(功率)计算出的距离来指示。图5A示出了正常状态下的缆线迹线示例。当发生由于缆线断开引起的缆线故障时,缆线迹线变得如图5B所示,并且可以识别故障位置。还可以通过诸如监测缆线迹线的减少量的方法来诊断中继器输出的状态。
图6是利用图2和图4中的L波段波长的监测信号来实现OTDR测量的示例。缆线迹线由从光脉冲接收延迟时间和光脉冲接收电平(功率)计算出的距离来指示。当在中继器内部的L频段路径中发生故障时,缆线迹线变为图6,并且可以识别在L波段路径中发生故障的中继器。
(示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可以减少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或L波段路径的插入损耗。可以利用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检测L波段路径的故障。可以利用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来检测传输路径的故障以及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的故障,L波段主信号的路径损耗被降低,并且可以改善传输后的OSNR。
换句话说,根据本示例实施例,通过在C波段环回电路323和L波段环回电路322之间共享监测功能,可以使插入器件的数量和L波段主信号路径的插入损耗最小化。通过使用C波段环回电路323或L波段环回电路322,可以分别诊断传输路径、中继器内部的C波段路径318和319以及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320和321。通过使用C波段环回电路323或L波段环回电路322,可以诊断C波段和L波段两者或之一的输出功率。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在针对每个波长波段执行划分和放大的中继器中,根据中继器的放大特性和传输特性,在C波段环回电路323和L波段环回电路322之间共享诊断功能。通过应用环回电路,可以提供能够使传输性能最大化的中继器及其监测方法。
[第二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和光传输系统。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光中继器的配置图。图7是将图2中的C波段环回电路替换为均具有输出到输入配置的C波段环回电路400和401的示例。
当传输后的OSNR在C波段和L波段上相同时,与L波段路径403和406相比,C波段路径402和405具有更大的可允许损耗量。因此,与L波段路径403和406相比,可以在C波段路径402和405上增加环回电路的组件的数量。因此,当C波段环回电路被替换为输出到输入配置时,C波段路径上的插入组件增加,但是可以通过光放大器,并且可以提高由OTDR测量设备接收的光脉冲功率电平。因此,可以缩短测量时间。
即使采用这种配置,可以通过存在或不存在下一级迹线来诊断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因此,可以应用能够减少L波段路径上插入组件的输出到输出配置。
图7中的光中继器是配备有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和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的C+L中继器。WDM解复用器将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的信号分离为波长为1525nm至1568nm的C波段,以及波长为1568nm至1625nm的L波段,并分别将分离的信号输出到发送方向的C波段光放大器410和发送方向上的L波段光放大器。上述波长范围指示一个示例,并且波长范围不限于这些值,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波动。
C波段光放大器410放大C波段光输入,并且L波段光放大器放大L波段光输入。C波段光放大器410和L波段光放大器均由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构成,其轮廓在每个波段上被调整。C波段光放大器410和L波段光放大器均在其中配备有光隔离器,并且在相反方向上阻挡光输入。
C波段光放大器410的输出和L波段光放大器的输出通过WDM复用器408被复用,并且输出到发送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404。
除了器件布置方向以外,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的WDM解复用器、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接收方向上的C波段光放大器413、L波段光放大器、WDM复用器416以及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407具有与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的相应器件相同的功能。具体地,WDM解复用器将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的信号分离为波长为1525nm至1568nm的C波段,以及波长为1568nm至1625nm的L波段,并将分离的信号分别输出到C波段光放大器413的输入和L波段光放大器的输入。波长范围不限于这些值,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波动。
C波段光放大器413放大C波段光输入,并且L波段光放大器放大L波段光输入。C波段光放大器413和L波段光放大器分别由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构成,其轮廓在每个波段上被调整。C波段光放大器413和L波段光放大器均在其中配备有光隔离器,并且在相反方向上阻挡光输入。
C波段光放大器413和L波段光放大器的输出通过WDM复用器416被复用,并且被输出到接收方向上的光传输路径407。
如在图2中的配置中一样,图7中的配置通过利用经由C波段环回电路400和401传播的C波段波长光脉冲执行OTDR来监测光传输路径404和407的状态。另外,图7中的配置通过利用经由L波段环回电路420传播的L波段波长光脉冲执行OTDR来监测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403和406的状态。
在光传输路径404上生成的后向散射光经由WDM复用器408被输出到光耦合器409,并且经由C波段环回电路401被输入到光耦合器411。光耦合器411将从光耦合器409输入的光输入分路进光终止器412和接收方向上的C波段光放大器413。光终止器412终止后向散射光,接收方向上的C波段光放大器413放大后向散射光的光功率电平,并且后向散射光经由光耦合器414和WDM复用器416被输出到光传输路径407。与发送方向上的OTDR一样,C波段环回电路400通过接收方向上的OTDR利用发送方向上的C波段光放大器410放大在光传输路径407上生成的后向散射光,然后将放大的反向散射光输出到光传输路径404。
(示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如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一样,可以减少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或L波段路径的插入损耗。如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一样,可以利用L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来检测L波段路径的故障。如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一样,可以利用C波段波长的光脉冲的OTDR来检测传输路径的故障以及C波段和L波段的公共路径的故障,L波段主信号的损耗被降低,可以改善传输后的OSNR。
此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监测中继器内部的L波段路径同时使L波段主信号的插入损耗最小化变得可能。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示例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可以实现一种包括能够监测宽带光中继传输中的光传输路径的环回电路的光中继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波段上进行光放大并且能够检测每个波段上的路径故障的系统。
通常,与C波段光放大器相比,L波段中继器的NF特性较差,激发光的输出功率效率较差。为了使C波段和L波段传输后的OSNR最大化,重要的是减少L波段路径的插入损耗。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光中继器,该光中继器包括环回电路,该环回电路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插入器件并减小对主信号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实现OTDR。
不言而喻,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并且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面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以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一种光中继器,该中继器是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该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一环回装置,该第一环回装置设置在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和
第二环回装置,该第二环回装置设置在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
(补充说明2)根据补充说明1的光中继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分光器,该第一分光器将来自第一传输路径光纤的光信号分离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中;
第二分光器,该第二分光器将来自第二传输路径光纤的光信号分离到第三线路和第四线路中;
第一耦合器,该第一耦合器将来自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和
第二耦合器,该第二耦合器将来自第三线路和第四线路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
(补充说明3)根据补充说明1或2的光中继器,其中,从第一线路到第三线路的第一环回装置和从第二线路到第四线路的第二环回装置具有不同的连接配置。
(补充说明4)根据补充说明3的光中继器,其中,第一环回装置和第二环回装置具有分开的监测目标和监测项目。
(补充说明5)一种光传输系统,该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补充说明3或4的光中继器,其中
调整多个光放大波段的一部分的波长波段的传输性能。
(补充说明6)根据补充说明1至4中的任一项的光中继器,其中,第二环回装置从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被设置为使得与第一环回装置从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相比,环回侧的输出减小。
(补充说明7)一种光传输系统,该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补充说明1至4和6中的任一项的光中继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
(补充说明8)一种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该方法是用于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的监测方法,
该C+L波段中继器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该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放大C波段信号,和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该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放大L波段信号,
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
(补充说明9)根据补充说明8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
(补充说明10)根据补充说明9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从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被设置为使得与从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相比,环回侧的输出减小。
(补充说明11)根据补充说明8或9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从第一线路到第三线路的第一环回装置和从第二线路到第四线路的第二环回装置具有不同的连接配置。
(补充说明12)根据补充说明11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该第一环回装置和该第二环回装置具有分开的监测目标和监测项目。
(补充说明13)一种光传输系统的监测方法,该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补充说明11或12的C+L波段中继器,其中,
调整多个光放大波段的一部分的波长波段的传输性能。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其中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8年3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37453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参考标记列表]
300 发送方向光放大电路
301 接收方向光放大电路
302、308 WDM解复用器
303、307、309、313 光传输路径
304、310 C波段光放大器
305、311 L波段光放大器
306、312 WDM复用器
322 L波段环回电路
323 C波段环回电路
Claims (13)
1.一种光中继器,所述光中继器是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且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且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且放大C波段信号;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且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一环回装置,所述第一环回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以及
第二环回装置,所述第二环回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中继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将来自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光纤的光信号分离到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中;
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二分光器将来自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光纤的光信号分离到所述第三线路和所述第四线路中;
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将来自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以及
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将来自所述第三线路和所述第四线路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中继器,其中,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三线路的所述第一环回装置和从所述第二线路到所述第四线路的所述第二环回装置具有不同的连接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中继器,其中,所述第一环回装置和所述第二环回装置具有分开的监测目标和监测项目。
5.一种光传输系统,所述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中继器,其中,
调整多个光放大波段的一部分的波长波段的传输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中继器,其中,以下述方式设置所述第二环回装置从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所述方式使得与所述第一环回装置从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相比,环回侧的输出减小。
7.一种光传输系统,所述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中继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
8.一种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所述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是用于插入在第一传输路径光纤和第二传输路径光纤之间的C+L波段中继器的监测方法,
所述C+L波段中继器包括
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一线路中,并且放大C波段信号,
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二线路中,并且放大L波段信号,
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三线路中,并且放大C波段信号,以及
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插入在第四线路中,并且放大L波段信号,
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将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与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来诊断传输路径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以下述方式设置从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到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所述方式使得与从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到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入或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单元的输出进行分光的分光比相比,环回侧的输出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三线路的第一环回装置和从所述第二线路到所述第四线路的第二环回装置具有不同的连接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环回装置和所述第二环回装置具有分开的监测目标和监测项目。
13.一种光传输系统的监测方法,所述光传输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C+L波段中继器,其中,
调整多个光放大波段的一部分的波长波段的传输性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37453 | 2018-03-02 | ||
JP2018037453 | 2018-03-02 | ||
PCT/JP2019/007814 WO2019168099A1 (ja) | 2018-03-02 | 2019-02-28 | 光中継器、伝送路ファイバの監視方法、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88780A true CN111788780A (zh) | 2020-10-16 |
CN111788780B CN111788780B (zh) | 2023-12-15 |
Family
ID=6780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16271.7A Active CN111788780B (zh) | 2018-03-02 | 2019-02-28 | 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76939B2 (zh) |
EP (1) | EP3761527A4 (zh) |
JP (1) | JP7136183B2 (zh) |
CN (1) | CN111788780B (zh) |
WO (1) | WO20191680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68099A1 (ja) * | 2018-03-02 | 2019-09-0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中継器、伝送路ファイバの監視方法、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
US10965373B1 (en) * | 2020-01-06 | 2021-03-30 | Ciena Corporation | Handling band spectrum failures in a C+L band photonic line system |
CN113381804B (zh) * | 2020-03-10 | 2022-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同缆概率检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27365A (ja) * | 1999-09-23 | 2001-05-11 | Alcatel | Lバンド光ファイバ増幅器 |
JP2002232046A (ja) * | 2001-02-07 | 2002-08-16 | Kddi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nc | 光増幅装置 |
US6483636B1 (en) * | 1999-10-18 | 2002-11-19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amplifier |
US20030063372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Photon-X, Inc. | Long wavelength optical amplifier |
US6549315B1 (en) * | 1999-07-30 | 2003-04-15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amplifying apparatus, optical amplifying unit, and optical coupler for the same |
CN1430096A (zh) * | 2001-12-28 | 2003-07-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光放大器及其方法 |
US6603587B1 (en) * | 1998-08-14 | 2003-08-05 | Nec Corporation | Optical amplifier repeater |
JP2004193587A (ja) * | 2002-11-28 | 2004-07-08 | Fujitsu Ltd | 光増幅器 |
KR20040099026A (ko) * | 2003-05-17 | 2004-1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득 평탄화된 광대역 어븀 첨가 광섬유 증폭기 |
CN1841174A (zh) * | 2001-06-14 | 2006-10-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放大多波长光的光放大器 |
CN102100018A (zh) * | 2008-06-26 | 2011-06-15 |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长中继器跨距的高损耗环回 |
US20120224168A1 (en) * | 2011-03-03 | 2012-09-06 | Hitachi, Ltd. |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70004A1 (ja) * | 2016-03-30 | 2017-10-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信号折返し回路及び信号折返し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11631B2 (ja) * | 1995-03-20 | 2005-01-19 | Kddi株式会社 | 線路監視方法および線路監視装置 |
JPH09116502A (ja) | 1995-10-23 | 1997-05-02 |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 監視用ループバック回路を有する高出力光増幅中継器 |
GB9526185D0 (en) * | 1995-12-21 | 1996-02-21 | Stc Submarine Systems Ltd | Fiber-break detection in bi-directional optical amplifier systems |
US6708004B1 (en) * | 1998-12-01 | 2004-03-16 |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rosstalk between a monitoring channel and a data channel in a WD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1102666A (ja) * | 1999-09-28 | 2001-04-13 | Fujitsu Ltd | 光増幅器 |
JP3608521B2 (ja) * | 2001-03-19 | 2005-01-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増幅中継システム |
JP2003134089A (ja) * | 2001-10-26 | 2003-05-09 | Fujitsu Ltd | 伝送装置 |
WO2004070342A1 (ja) * | 2003-02-06 | 2004-08-19 | Fujitsu Limited | 光増幅中継方法及び光増幅中継システム |
GB0409005D0 (en) * | 2004-04-22 | 2004-05-26 | Azea Networks Ltd | Pulsed high loss loop back signalling scheme |
US7388657B2 (en) * | 2005-08-22 | 2008-06-17 |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135274B2 (en) * | 2008-02-11 | 2012-03-13 |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identificat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2801464B (zh) * | 2011-05-27 | 2015-03-25 |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 检测海底光缆线路的方法、传送装置和系统 |
US9749041B2 (en) * | 2011-11-23 | 2017-08-29 |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fault injection into l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lines |
PT2720387T (pt) * | 2012-10-12 | 2017-08-17 | Padtec S A | Estágio de amplificação óptica para a monitorização por otdr e sistema e método relacionados para a monitorização por otdr de uma ligação de comunicação óptica |
US9130672B2 (en) * | 2013-01-30 | 2015-09-08 |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identificat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3358761B1 (en) * | 2015-09-29 | 2024-03-20 | Nec Corporation | Optical relay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relay |
JP6759004B2 (ja) | 2016-08-29 | 2020-09-23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被処理体を処理する方法 |
EP3547469A4 (en) * | 2016-11-28 | 2019-11-27 | Nec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URGE LIGHT FOR OPTICAL GAINING |
EP3404852B1 (en) * | 2017-05-17 | 2020-03-04 | 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for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
US11368216B2 (en) * | 2017-05-17 | 2022-06-21 | 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 Use of band-pass filters in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of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
US10498438B2 (en) * | 2018-01-19 | 2019-12-03 | Subcom, Llc |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loopback data in line monitoring systems |
US10404362B1 (en) * | 2018-02-22 | 2019-09-03 | Subcom, Llc | Fault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in line monitoring systems |
WO2019168099A1 (ja) * | 2018-03-02 | 2019-09-0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中継器、伝送路ファイバの監視方法、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
EP3599726B1 (en) * | 2018-07-25 | 2021-05-19 | 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 Monitoring equipment for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
EP3696997B1 (en) * | 2019-02-15 | 2022-06-15 | 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 Symmetrical supervisory optical circuit for a bidirectional optical repeater |
-
2019
- 2019-02-28 WO PCT/JP2019/007814 patent/WO201916809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2-28 JP JP2020503613A patent/JP71361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2-28 US US16/970,024 patent/US1147693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28 CN CN201980016271.7A patent/CN111788780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28 EP EP19760583.5A patent/EP3761527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03587B1 (en) * | 1998-08-14 | 2003-08-05 | Nec Corporation | Optical amplifier repeater |
US6549315B1 (en) * | 1999-07-30 | 2003-04-15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amplifying apparatus, optical amplifying unit, and optical coupler for the same |
JP2001127365A (ja) * | 1999-09-23 | 2001-05-11 | Alcatel | Lバンド光ファイバ増幅器 |
US6483636B1 (en) * | 1999-10-18 | 2002-11-19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amplifier |
JP2002232046A (ja) * | 2001-02-07 | 2002-08-16 | Kddi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nc | 光増幅装置 |
CN1841174A (zh) * | 2001-06-14 | 2006-10-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放大多波长光的光放大器 |
US20030063372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Photon-X, Inc. | Long wavelength optical amplifier |
CN1430096A (zh) * | 2001-12-28 | 2003-07-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光放大器及其方法 |
JP2004193587A (ja) * | 2002-11-28 | 2004-07-08 | Fujitsu Ltd | 光増幅器 |
KR20040099026A (ko) * | 2003-05-17 | 2004-1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득 평탄화된 광대역 어븀 첨가 광섬유 증폭기 |
CN102100018A (zh) * | 2008-06-26 | 2011-06-15 |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长中继器跨距的高损耗环回 |
US20120224168A1 (en) * | 2011-03-03 | 2012-09-06 | Hitachi, Ltd. |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70004A1 (ja) * | 2016-03-30 | 2017-10-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信号折返し回路及び信号折返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61527A4 (en) | 2021-05-12 |
JPWO2019168099A1 (ja) | 2021-02-04 |
JP7136183B2 (ja) | 2022-09-13 |
CN111788780B (zh) | 2023-12-15 |
WO2019168099A1 (ja) | 2019-09-06 |
US20210111801A1 (en) | 2021-04-15 |
US11476939B2 (en) | 2022-10-18 |
EP3761527A1 (en) | 2021-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7273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13527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identificat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JP5508411B2 (ja) | 長中継器スパンのための高減衰ループバック | |
US8351790B2 (en) | Optical OADM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loopback | |
US8175454B2 (en) | Fault locator for long 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848355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branch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101885B2 (en) |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for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 |
US20140086573A1 (en) | Method,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submarine optical cable line | |
US20040047629A1 (en) | Adaptor arrangement for detecting faults in an optically amplified multi-span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remotely located OTDR | |
CN111788780B (zh) | 光中继器、传输路径光纤监测方法以及光传输系统 | |
US11664901B2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optical signal amplification with system monitoring features | |
US2006025142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pump failures using an optical line interface | |
US6337936B1 (en) | Optical amplifi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path | |
US11329445B2 (en) | Optical amplifi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cable failure part measurement method | |
JP4018075B2 (ja) | 光ファイバ故障切り分け方法 | |
JP2007518365A (ja) | Cotdrを用いた稼動中の局所的な海底光学伝達装置のモニタ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H09116502A (ja) | 監視用ループバック回路を有する高出力光増幅中継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