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77464A -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7464A
CN111777464A CN202010559938.2A CN202010559938A CN111777464A CN 111777464 A CN111777464 A CN 111777464A CN 202010559938 A CN202010559938 A CN 202010559938A CN 111777464 A CN111777464 A CN 111777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acillus
soil
preparation
biological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99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咏哲
樊波
黄智丽
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yipark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yipark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yipark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yipark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99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7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7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7/00Other phosphatic fertilisers, e.g. soft rock phosphates, bone me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2Solid waste from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seed coats, olive pits, almond shells, fruit residue, rice hu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骨渣和黄腐酸;其中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该生物制剂中的复合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性强,且能够稳定繁殖,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转化能力,可长时间使土壤保持良好肥力。同时,该生物制剂自身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能够快速补充土壤肥力。并且,该生物制剂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板结、硬化的情况,增加土壤透气性和疏松度。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机化肥的施用越来越多,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不断地被杀灭,土壤中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转化。一方面,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土壤养分利用率下降,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在过量施肥后,还会使土壤的疏松度和吸氧能力越来越差,出现板结、硬化、透气性降低、保水能力下降、酸碱度失衡等现象,对于农业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等问题,对于园林可导致植物抗性差、易感病、存活率降低等问题。
目前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问题可采用补充有机肥的方式来解决,但有机肥多来自于农作物秸秆或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发酵物,肥力不易控制,可能导致土壤氮素过剩、植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等问题,并且有机肥施用过多还可随雨水或灌溉用水的流动而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以微生物为主的有机体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对有机物的分解与腐殖质形成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甚至能够直接影响腐殖质的形成,因此对于保持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不可或缺。微生物肥料可通过其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而发挥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拮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但微生物肥料中的菌株在土壤中可能发生拮抗,使其存活和繁殖受到不良影响,导致上述作用的发挥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有机肥可造成土壤氮素过剩、污染地下水,微生物肥料的菌株间可能发生拮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0~13份,菌渣发酵物7~9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2~4份,骨渣3~5份和黄腐酸1~2份;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所述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2~4):(3~6):(10~20):(3~6):(1~3):(10~20):(15~25)。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制剂通过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骨渣和黄腐酸在以上比例下与含有特定复合微生物的复合菌剂共同搭配,使复合菌剂中含有的复合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性强,且能够稳定繁殖,从而能够在土壤中形成优势菌,增加土壤中的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转化能力,可长时间使土壤保持良好肥力。同时,该生物制剂自身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在复合微生物发挥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之前,能够快速补充土壤肥力。有机成分与复合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能够使土壤的肥力得到快速而长久的提升。并且,该生物制剂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板结、硬化的情况,增加土壤透气性和疏松度。因此,将该生物制剂用于农业中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用于园林中可提高植物抗性和存活率。
复合菌剂中特定的有益菌在以上比例下组合使用,互相之间具有良好的共生性,不会产生拮抗,能够在土壤中具有保持良好的繁殖,从而使该生物制剂的上述功效发挥持久。
优选地,所述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
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载体和缓释介质,所述载体为生物炭、稻壳灰、珍珠岩和蛭石中的至少一种。生物炭、稻壳灰、珍珠岩和蛭石均为多孔结构,能够使复合微生物容纳于孔隙之中,调节复合微生物的释放速度,使该生物制剂的作用发挥得更持久。同时,多孔载体有利于形成气体通道,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优选地,所述缓释介质为阿拉伯胶和聚合度为1700~1800的聚乙烯醇,所述阿拉伯胶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2~3),所述缓释介质的质量为所述复合微生物质量的1~2倍。聚合度为1700~1800的聚乙烯醇为中黏度聚乙烯醇,该聚乙烯醇和阿拉伯胶在土壤中分解较慢,当对土壤浇水时可与水形成粘稠状液体,因此将其与复合微生物制成复合菌剂后,可进一步降低复合菌剂的释放速度,并避免复合微生物随水流失,从而使该生物制剂发挥更久的提升土壤肥力的功效。
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聚乙烯醇配制成5~8%(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所述阿拉伯胶配制成30~50%(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所述载体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述混合液倒入所述载体中,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2~5h,30~45℃干燥,即得;其中所述混合液的体积为所述载体的堆积体积的80~90%。该制备方法能够使复合微生物吸附于多孔的载体孔隙中和载体表面,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缓慢释放。
优选地,所述菌渣发酵物为菌渣经鼠李糖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发酵制成。
优选地,所述菌渣包括羊肚菌菌渣、金针菇菌渣、杏鲍菇菌渣和平菇菌渣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中,在34~37℃培养1~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5~2×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6.5,含有12~14g/L蔗糖,25~27g/L酵母,1.0~1.5g/L磷酸氢二钠,1.0~1.5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
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中,在30~36℃培养1~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2.5~3.5×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5~7,含有15~18g/L蔗糖,10~12g/L酵母,70~80g/L豆粕粉,硫酸镁1.0~1.5g/L,溶剂为水;
将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所述菌渣按质量比为(1.0~1.5):(1.0~1.5):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所述菌渣腐熟。
优选地,所述水果废弃物发酵物为水果废弃物经纤维素诺卡氏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制成。
优选地,所述水果废弃物为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质量比为(5~7):(2~4):(6~8)的混合物,所述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混合后切碎,混合后加入相当于所述水果废弃物质量1~3%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0.5~1.5%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而成。
优选地,所述骨渣为骨骼经粉碎、酶解后制成;所述骨骼包括牛尾骨、虾壳和蟹壳中的至少一种。牛尾骨、虾壳和蟹壳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丰富,酶解后可分解为小分子多肽,更有利于复合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植物易吸收的小分子,并为复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
优选地,所述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骨骼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所述骨骼重量2~4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所述骨骼重量1.5~2.0%的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1.5~2.0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骨渣和黄腐酸混合,加入所述复合菌剂,混合均匀,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其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当于上述复合微生物总质量的聚乙烯醇17-88配制成6.5%(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相当于聚乙烯醇17-88质量1/2的阿拉伯胶配制成40%(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生物炭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得混合液倒入生物炭中,混合液的体积为生物炭堆积体积的85%,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3.5h,30~45℃干燥,即得。
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2,含有13g/L蔗糖,26g/L酵母,1.2g/L磷酸氢二钠,1.2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中,在34~37℃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8×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8,含有16.5g/L蔗糖,11g/L酵母,75g/L豆粕粉,硫酸镁1.2g/L,溶剂为水)中,在30~36℃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3.0×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得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菌渣(羊肚菌菌渣和金针菇菌渣等质量比混合物)按质量比为1.2:1.2: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菌渣腐熟。
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按6:3:7的质量比混合后切碎至粒径小于5mm,加入相当于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总质量2%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1.0%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即得。
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骨骼(牛尾骨、虾壳和蟹壳质量比为2:1:1)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骨骼重量3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骨骼重量1.7%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2.0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该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骨渣和黄腐酸混合,加入上述复合菌剂,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1份,菌渣发酵物7.5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2.5份,骨渣3.5份和黄腐酸1.2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2.5:4:13:4:1.5:13:18。
其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当于上述复合微生物总质量0.9倍的聚乙烯醇17-88配制成6%(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相当于聚乙烯醇17-88质量1/3的阿拉伯胶配制成35%(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生物炭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得混合液倒入生物炭中,混合液的体积为生物炭堆积体积的85%,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3h,30~45℃干燥,即得。
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1,含有12.5g/L蔗糖,25.5g/L酵母,1.1g/L磷酸氢二钠,1.1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中,在34~37℃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7×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7,含有16g/L蔗糖,10.5g/L酵母,73g/L豆粕粉,硫酸镁1.1g/L,溶剂为水)中,在30~36℃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2.8×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得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金针菇菌渣按质量比为1.1:1.1: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菌渣腐熟。
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按5.5:2.5:6.5的质量比混合后切碎至粒径小于5mm,加入相当于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总质量1.5%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0.8%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即得。
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骨骼(牛尾骨和蟹壳质量比为2:1)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骨骼重量2.5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骨骼重量1.6%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1.6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该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5份,菌渣发酵物8.5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5份,骨渣4.5份和黄腐酸1.7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5:5:17:5:2.5:18:22。
其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当于上述复合微生物总质量1.2倍的聚乙烯醇17-88配制成7%(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相当于聚乙烯醇17-88质量1/2的阿拉伯胶配制成45%(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生物炭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得混合液倒入生物炭中,混合液的体积为生物炭堆积体积的85%,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4h,30~45℃干燥,即得。
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4,含有13.5g/L蔗糖,26.5g/L酵母,1.3g/L磷酸氢二钠,1.3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中,在34~37℃培养1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9×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9,含有17g/L蔗糖,11.5g/L酵母,77g/L豆粕粉,硫酸镁1.3g/L,溶剂为水)中,在30~36℃培养1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3.2×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得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羊肚菌菌渣按质量比为1.3:1.3: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菌渣腐熟。
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按6.5:3.5:7.5的质量比混合后切碎至粒径小于5mm,加入相当于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总质量2.5%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1.2%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即得。
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骨骼(牛尾骨和虾壳质量比为2:1)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骨骼重量3.5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骨骼重量1.8%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1.8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该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0份,菌渣发酵物7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2份,骨渣3份和黄腐酸1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2:3:10:3:1:10:15。
其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当于上述复合微生物总质量0.75倍的聚乙烯醇17-88配制成5%(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相当于聚乙烯醇17-88质量1/3的阿拉伯胶配制成30%(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珍珠岩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得混合液倒入珍珠岩中,混合液的体积为珍珠岩堆积体积的80%,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2h,30~45℃干燥,即得。
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0,含有12g/L蔗糖,25g/L酵母,1.0g/L磷酸氢二钠,1.0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中,在34~37℃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5×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5,含有15g/L蔗糖,10g/L酵母,70g/L豆粕粉,硫酸镁1.0g/L,溶剂为水)中,在30~36℃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3.0×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得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平菇菌渣按质量比为1.0:1.0: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菌渣腐熟。
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按5:2:6的质量比混合后切碎至粒径小于5mm,加入相当于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总质量1%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0.5%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即得。
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牛尾骨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骨骼重量2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骨骼重量1.5%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2.0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该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3份,菌渣发酵物9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4份,骨渣5份和黄腐酸2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4:6:20:6:3:20:25。
其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当于上述复合微生物总质量1.5倍的聚乙烯醇17-88配制成8%(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相当于聚乙烯醇17-88质量1/3的阿拉伯胶配制成50%(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蛭石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得混合液倒入蛭石中,混合液的体积为蛭石堆积体积的90%,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5h,30~45℃干燥,即得。
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5,含有14g/L蔗糖,27g/L酵母,1.5g/L磷酸氢二钠,1.5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中,在34~37℃培养1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2.0×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7.0,含有18g/L蔗糖,12g/L酵母,80g/L豆粕粉,硫酸镁1.5g/L,溶剂为水)中,在30~36℃培养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3.5×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得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杏鲍菇菌渣按质量比为1.5:1.5: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菌渣腐熟。
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按7:4:8的质量比混合后切碎至粒径小于5mm,加入相当于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总质量3%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1.5%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即得。
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骨骼(虾壳和蟹壳质量比为1:1)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骨骼重量4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骨骼重量2.0%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1.5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该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多黏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中的复合微生物同实施例1。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由柚子皮、甘蔗渣、香蕉皮发酵而成。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复合菌剂中的复合微生物同实施例1。骨渣为牛尾骨、虾壳和蟹壳质量比为2:1:1的混合物经粉碎后制得。
复合菌剂、菌渣发酵物和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效果例1
在同一林区内对土壤进行深翻,分为8个区,各区之间间隔2米,以防各区土壤相互干扰。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树龄5~6年的芒果树、紫荆、樟树各210棵,每个树种随机分为8组,一组为空白对照,另外7组为试验组,每组30棵。空白对照树木移栽至未处理的土壤中,各试验组树木分别移栽至用实施例1、对比例1~6的生物制剂处理的土壤中(移栽前按2×107/kg土壤的用量施入土壤),统计当年成活率以及成活的树木在当年和次年的常见病发病率之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成活率和两年发病率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31
由表1结果可见,试验组各树种的成活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发病率低于空白对照组,而实施例1组的成活率和发病率优于各对比例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制剂中的各微生物之间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更小,因此能发挥更好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态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树木的移植存活率和抗病性。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生物制剂中的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更有利于保持该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树木的移植存活率和抗病性。
效果例2
在发生板结的园林用地中取草坪土、花坛土、树穴土的土壤样品,将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分别混合均匀,分别分成8份,其中一份为空白对照,另外7份为试验组。将试验组样品分别用实施例1、对比例1~6的生物制剂处理(将生物制剂按2×107/kg土壤的用量与各组土壤混合)。根据《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DB440300/T 34—2008),分别考察处理1,3,6个月的土壤,结果如表2~13所示。
表2草坪土质量(0天)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41
表3草坪土质量(1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42
表4草坪土质量(3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43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51
表5草坪土质量(6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52
表6花坛土质量(0天)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53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61
表7花坛土质量(1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62
表8花坛土质量(3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63
表9花坛土质量(6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64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71
表10树穴土质量(0天)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72
表11树穴土质量(1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73
表12树穴土质量(3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81
表13树穴土质量(6个月)
Figure BDA0002545916230000182
由表2~13结果可见,各试验组土壤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而实施例1组的土壤改善情况优于各对比例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制剂中的各微生物之间具有更好的共生性,水果废弃物发酵物和骨渣有利于保持该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能更明显且长久地发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0~13份,菌渣发酵物7~9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2~4份,骨渣3~5份和黄腐酸1~2份;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和辅料,所述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2~4):(3~6):(10~20):(3~6):(1~3):(10~20):(1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合菌剂12份,菌渣发酵物8份,水果废弃物发酵物3份,骨渣4份和黄腐酸1.5份;和/或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热纤梭菌、啤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数比为3:4.5:15:4.5:2: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载体和缓释介质,所述载体为生物炭、稻壳灰、珍珠岩和蛭石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介质为阿拉伯胶和聚合度为1700~1800的聚乙烯醇,所述阿拉伯胶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2~3),所述缓释介质的质量为所述复合微生物质量的1~2倍;
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聚乙烯醇配制成5~8%(w/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所述阿拉伯胶配制成30~50%(w/v)的阿拉伯胶水溶液,将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微生物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所述载体破碎至粒径为1.5~5mm,将所述混合液倒入所述载体中,搅拌均匀后真空浸渍2~5h,30~45℃干燥,即得;其中所述混合液的体积为所述载体的堆积体积的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发酵物为菌渣经鼠李糖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发酵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包括羊肚菌菌渣、金针菇菌渣、杏鲍菇菌渣和平菇菌渣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菌渣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中,在34~37℃培养1~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1.5~2×1012/g,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pH为6~6.5,含有12~14g/L蔗糖,25~27g/L酵母,1.0~1.5g/L磷酸氢二钠,1.0~1.5g/L柠檬酸钾,溶剂为水;
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中,在30~36℃培养1~2d,将所得培养液发酵至菌数达到2.5~3.5×1012/g,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pH为6.5~7,含有15~18g/L蔗糖,10~12g/L酵母,70~80g/L豆粕粉,硫酸镁1.0~1.5g/L,溶剂为水;
将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与所述菌渣按质量比为(1.0~1.5):(1.0~1.5):200的比例混合,在35~40℃发酵至所述菌渣腐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果废弃物发酵物为水果废弃物经纤维素诺卡氏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果废弃物为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质量比为(5~7):(2~4):(6~8)的混合物,所述水果废弃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椰子壳、荔枝壳和芒果皮混合后切碎,混合后加入相当于所述水果废弃物质量1~3%的纤维素诺卡氏菌和0.5~1.5%的地衣芽孢杆菌在35~40℃发酵至腐熟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渣为骨骼经粉碎、酶解后制成;所述骨骼包括牛尾骨、虾壳和蟹壳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渣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骨骼粉碎至粒径≤0.5mm,加入相当于所述骨骼重量2~4倍的纯化水和相当于所述骨骼重量1.5~2.0%的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升温至35~40℃并保持1.5~2.0h,然后在35~45℃浓缩干燥,即得。
CN202010559938.2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777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938.2A CN111777464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9938.2A CN111777464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7464A true CN111777464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6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9938.2A Pending CN111777464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746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391A (zh) * 2020-11-04 2021-01-15 河南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31469A (zh) * 2022-01-21 2022-03-25 青州博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4978A (zh) * 2022-04-26 2022-07-29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含蜜柚废弃物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7425A (zh) * 2022-11-09 2023-02-03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
CN115849989A (zh) * 2022-12-23 2023-03-28 北京仁博堂中医研究院 一种改善土壤板结的生物寡糖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279A (zh) * 2003-08-21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固定化细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46A (zh) * 2008-03-07 2008-08-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050A (zh) * 2010-12-15 2011-09-28 沈阳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040A (zh) * 2011-06-28 2012-01-04 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育苗智能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167A (zh) * 2013-03-18 2013-05-22 济南巨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7312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河北春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养分微生物菌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08101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山西凯盛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705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南宁绿友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害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730A (zh) * 2016-12-05 2017-05-31 安徽爱能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用复合基肥
CN108048111A (zh) * 2018-01-12 2018-05-18 李珠 微生物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20199A (zh) * 2018-02-06 2018-06-29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8911862A (zh) * 2018-08-15 2018-11-30 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土壤微生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32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郭春灵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CN1108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3-03 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213060700U (zh) * 2020-06-30 2021-04-27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堆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279A (zh) * 2003-08-21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固定化细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46A (zh) * 2008-03-07 2008-08-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包埋固定化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050A (zh) * 2010-12-15 2011-09-28 沈阳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040A (zh) * 2011-06-28 2012-01-04 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育苗智能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167A (zh) * 2013-03-18 2013-05-22 济南巨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7312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河北春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养分微生物菌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08101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山西凯盛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705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南宁绿友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害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730A (zh) * 2016-12-05 2017-05-31 安徽爱能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用复合基肥
CN108048111A (zh) * 2018-01-12 2018-05-18 李珠 微生物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20199A (zh) * 2018-02-06 2018-06-29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3-03 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8911862A (zh) * 2018-08-15 2018-11-30 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土壤微生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032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郭春灵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CN213060700U (zh) * 2020-06-30 2021-04-27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堆肥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391A (zh) * 2020-11-04 2021-01-15 河南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31469A (zh) * 2022-01-21 2022-03-25 青州博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4978A (zh) * 2022-04-26 2022-07-29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含蜜柚废弃物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7425A (zh) * 2022-11-09 2023-02-03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
CN115849989A (zh) * 2022-12-23 2023-03-28 北京仁博堂中医研究院 一种改善土壤板结的生物寡糖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18C (zh)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法
CN111777464A (zh) 一种改善土壤肥力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870B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17859593B (zh) 一种用炭基生物肥料防控连作番茄青枯病的种植方法
CN105218254A (zh) 一种微生物生态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030B (zh) 一种以虫粪为基质的草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97267C (zh) 果渣、秸秆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菌肥方法
CN109650986A (zh) 一种改良退化蔬菜地土壤的炭基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CN117859594B (zh) 一种用生物炭及生物肥料防控连作番茄青枯病的种植方法
CN113968761B (zh) 一种使化肥减量增效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99723A (zh) 生物活性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56436A (zh) 一种可利用废弃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菌肥的方法
CN113234616A (zh) 地衣芽孢杆菌、耐盐碱菌剂及生物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35881A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29327A (zh) 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5197B (zh) 用于促进盐碱地苜蓿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13234446A (zh) 一种生物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
CN109627125A (zh) 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04960A (zh) 一种微藻发酵液与腐植酸复配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629A (zh) 一种调节型叶面肥料
CN100361937C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8249993A (zh) 马铃薯废液回收利用方法、生物绿肥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079B (zh) 一种可溶性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479759A (zh) 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
CN111484368A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