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729B - 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70729B CN111770729B CN201980015599.7A CN201980015599A CN111770729B CN 111770729 B CN111770729 B CN 111770729B CN 201980015599 A CN201980015599 A CN 201980015599A CN 111770729 B CN111770729 B CN 1117707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m
- index
- subject
- average brightness
- epithel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8/0858—Clinical applications involving measuring tissue layers, e.g. skin, interfa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1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61B8/5223—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for extracting a diagnostic o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from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48—Monitoring or testing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e.g. of medic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4—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判定口腔内指标的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一种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其具有: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工序;获取上述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平均亮度获取工序;和参照上述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上述受试者口腔内指标的指标判定工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不仅从审美观点考虑,而且从疾病预防的观点考虑,维持、增进口腔内的健康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即,可以说,不仅从作为审美观点的口腔外观,而且从疾病预防的观点考虑,使口腔内部的构成成分适当地标准化,使牙龈从内侧变健康是重要的。
以往,口腔内临床指标(牙龈健康状态)的诊断是由牙科医生等用囊袋探诊(pocket probing)、X射线检查进行,并非是简便且定量的牙龈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其结果,由不能实际感受到牙龈护理的效果而引起动力降低,也妨碍适合于各个人的牙龈护理选择。
鉴于上述问题,人们研究了客观评价牙龈状态的方法(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0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0409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测定复杂费时,测定误差大。此外,图3中显示,R2值约为0.5,误差大。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提供了口腔外观的指标,并未提供胶原蛋白量等口腔内部构成成分的指标。因此,作为口腔内临床指标(牙龈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期望开发其他方法。
然而,显示牙龈内部结构的指标或与伴随其年龄增长和疾病的变化相关的信息是未知的。因此,作为口腔内临床指标(牙龈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的具体课题,可列举以下2点。
(1)口腔内临床指标的评价、测定方法的构建
(2)根据口腔内临床指标推定年龄、健康状态、疾病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可判定口腔内指标的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牙龈健康状态)的检查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深入研究上述课题,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由超声波图像得到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attached gingiva)内部区域的平均亮度,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人提供下述的〔1〕~〔18〕。
〔1〕一种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其具有:图像获取工序,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平均亮度获取工序,获取上述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指标判定工序,参照上述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上述受试者的口腔内指标。
〔2〕根据上述〔1〕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测定上述附着牙龈表面的上述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的直径为0.1~5mm。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获取上述超声波图像的上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超声波图像的获取范围为20mm2面积以下。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图像获取工序为用照射波长为10~50MHz的超声波获取上述超声波图像的工序。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基准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
〔7〕根据上述〔6〕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受试者的上述平均亮度比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基准值高时,判定为:牙龈胶原蛋白量多,牙龈年龄低,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浅,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少,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低,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窄,或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窄。
〔8〕根据上述〔6〕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受试者的上述平均亮度比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基准值低时,判定为:牙龈胶原蛋白量少,牙龈年龄高,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深,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多,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高,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广,或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广。
〔9〕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检查方法,其中,上述基准为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
〔10〕一种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其中,使用测定探针,获取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和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根据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后的上述超声波图像,获取各平均亮度,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高时,判定为上述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有效,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上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低时,判定为上述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无效。
〔11〕一种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其中,使用测定探针,对每种牙龈护理分别获取牙龈护理前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根据上述超声波图像,获取上述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在上述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中,选定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增加量大的牙龈护理方法。
〔12〕一种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具备: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部以及用于解析上述超声波图像的解析部,上述解析部具有:根据上述超声波图像算出上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的计算单元以及参照上述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口腔内指标的判定单元。
〔13〕根据上述〔12〕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测定上述附着牙龈表面的上述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的直径为0.1~5mm。
〔14〕根据上述〔12〕或〔13〕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用照射波长为10~50MHz的超声波获取上述超声波图像。
〔15〕根据上述〔12〕~〔14〕中任一项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上述基准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
〔16〕根据上述〔15〕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上述平均亮度比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基准值高时,判定为:牙龈胶原蛋白量多,牙龈年龄低,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浅,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少,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低,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窄,或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窄。
〔17〕根据上述〔15〕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上述平均亮度比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基准值低时,判定为:牙龈胶原蛋白量少,牙龈年龄高,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深,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多,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高,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广,或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广。
〔18〕根据上述〔12〕~〔14〕中任一项记载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上述基准为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可判定口腔内指标的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牙龈健康状态)的检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显示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的平均值与受试者的各个年龄段的相关性的图表。
【图2】图2是显示牙槽粘膜内部的平均亮度的平均值与受试者的各个年龄段的相关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宜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另外,本说明书中,“判定(评价、推定)”通常是指针对由通常说的医生所进行的医疗行为中的诊断预备性地显示的定性判定或定量判定。
[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具有: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工序,获取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平均亮度获取工序,以及参照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受试者的口腔内指标的指标判定工序。
本发明人等在各种研究中发现:在牙龈中,仅附着牙龈内部区域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指标相关,从而完成本发明的检查方法。
已知胶原蛋白量和通过超声波解析得到的亮度相关,使用该相关性,在皮肤领域,例如被用于皮肤年龄的解析。其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裸露的肌肤被UV照射而胶原蛋白受损,因此,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肌肤的胶原蛋白量减少。
另一方面,尚未进行牙龈胶原蛋白量与口腔年龄相关的研究。可认为其原因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内几乎不会暴露在UV下,因此,通常不能容易地推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胶原蛋白量减少。
然后,本发明的检查方法是基于下述即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不能容易地想到的认知:如上所述,仅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的平均亮度与牙龈胶原蛋白量等口腔内指标相互关联。
[1-1.图像获取工序]
图像获取工序是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工序。
对受试者的附着牙龈表面施加超声波时,超声波被附着牙龈内部的结构反射,超声波返回至受试者的附着牙龈表面。被反射的超声波随着附着牙龈内部的结构信息而变化。因此,超声波解析是获得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结构信息的技术。
通常,超声波是指具有20kHz以上的频率的声波。通过照射长波长的超声波,超声波可到达直至比上皮深的存在胶原蛋白的结缔组织为止,进一步可成像直至牙槽骨表面为止。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也看到牙龈上皮正下方的浅的部分,因此,照射的波长过长也不优选。因此,在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中,优选照射10~80MHz、更优选照射10~50MHz、进一步优选照射15~25MHz频带的超声波。
测定探针是指下述部分:安放在受试者的附着牙龈测定部位,发送超声波,接收从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反射的超声波的部分。测定超声波图像时,可在测定探针和受试者的附着牙龈测定部位之间插入保护膜。从仅测定附着牙龈部分且测定尽可能宽的范围以降低偏差的理由考虑,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皮肉表面的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直径优选0.1~5mm,更优选0.3~4mm,进一步优选0.5~3mm。
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皮肉表面的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直径为5mm以下时,与口腔内指标的相关性变高。另一方面,该直径为0.1mm以上时,难以受到牙龈中的血管等结构物的影响,重现性变高。另外,测定探针前端的形状不一定必须为圆形。可为例如椭圆形、矩形、方形。
本说明书中,“直径”是指例如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正圆形时的圆的直径,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椭圆形时的椭圆的短径。此外,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长方形时,该“直径”是指短边的长度,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正方形时,该“直径”是指一边的长度。
另外,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椭圆形时,长径可为5mm以上。此外,探针的前端的形状为长方形时,长边的长度可为5mm以上。
作为测定探针,除了能够与解析部连接且能够向解析部输送信息的测定探针之外,可列举例如:能够与智能电话、移动电话、个人电脑等通信机器连接且能够向它们输送信息的测定探针。
牙龈大致分为附着牙龈和牙槽粘膜。两者藉由视觉可识别的牙龈-牙槽粘膜边界而分开。然后,比牙龈-牙槽粘膜境边界更靠近牙齿的部位称为附着牙龈。附着牙龈通过牙龈中的纤维附着在牙槽骨、牙骨质上。另一方面,牙槽粘膜未结合在内部的硬组织上。
牙龈的厚度因人而异。因此,优选以与上皮相距的距离规定解析范围。获取图像的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优选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更优选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0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优选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8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解析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以内的区域,从而回避存在于比该区域更深部的牙槽骨,定量值(亮度)不含结缔组织以外的任何东西,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通过解析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800μm以内的范围,胶原蛋白少的区域偏离解析区域,可充分网罗存在较多胶原蛋白的区域,因此,偏差变小,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牙龈大致分为牙槽粘膜和附着牙龈。牙槽粘膜内部的平均亮度未观察到与口腔内指标相关,仅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指标相关。测定部位如果为附着牙龈即可。但是,从测定的容易性、测定值的重现性高、与口腔内指标的相关高的理由考虑,附着牙龈的测定部位优选上颌附着牙龈,更优选上颌1号~5号的附着牙龈,进一步优选上颌左右1-2间和上颌右1-左1间的3处的附着牙龈。
上颌牙龈与下颌相比较,1号~5号与臼齿相比较,它们的测定值的重现性均更高。此外,上颌左右1-2间和上颌右1-左1间的3处与口腔内指标的相关性更高。
超声波图像可以直接作为图像数据输入解析部(软件)用于图像解析,也可打印超声波图像,通过图像扫描仪等输入用于图像解析。解析具有充分的解析度是重要的。此处,“充分的解析度”是指能够明确地判别上皮和结缔组织的边界的程度。
从仅测定附着牙龈的某特定部分且测定其中尽可能宽的范围以减少偏差的理由考虑,图像的获取范围优选20mm2面积以下。图像的获取范围优选0.01~20mm2,更优选0.09~16mm2,进一步优选0.25~9mm2。另外,图像也可为圆以外的形状。
图像的获取范围为20mm2以下时,与口腔内指标的相关性更高。另一方面,图像的获取范围为0.01mm2以上时,难以受到牙龈中的血管等结构物的影响,重现性变高。
[1-2.平均亮度获取工序]
平均亮度获取工序为获取如上所述获取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工序。
平均亮度例如可通过下述方式获得:在超声波图像中,选择作为解析对象的区域,通过软件(例如,图像处理软件“ImageJ”)算出该区域内的平均值。此外,通过在解析对象的区域内,选择多个狭窄区域,统计解析各个区域的平均值,从而可以算出整个解析对象区域的平均亮度。算出平均亮度的功能多数情况下搭载在解析部的软件中,可容易地得到。但是,即使不搭载在软件中,也可通过测定足够点的亮度,从而算出解析对象的区域的平均亮度。
[1-3.指标判定工序]
指标判定工序为参照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受试者的口腔内指标的工序。
此处,“口腔内指标”是指涉及口腔内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更详细地说,是指与口腔内的形态、物性、状态等相关的指标。可列举例如: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牙龈胶原蛋白量、表示牙龈老化状态的牙龈年龄、牙齿松动度等涉及牙龈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的范围等。
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可为至少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由此,通过将受试者的平均亮度与基准相比较,能够定性地判定口腔内指标。作为定性的判定,可列举例如,平均亮度比基准高时,判定为:牙龈胶原蛋白量多,牙龈年龄轻,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浅,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少,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低,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窄,或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窄。
已获得的平均亮度可为特定数值,也可为数值范围。已获得的平均亮度“至少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是指,举一个例子,是指已预先确认:平均亮度A(特定数值)(例如,为A以上、A以下、大于A或小于A)是口腔内指标为良好或不良的基准。列举其他例子时,是指已预先确认:平均亮度B~C(特定的数值范围)(例如B~C的范围内或范围外)是口腔内指标为良好或不良的基准。
除了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之外,已获得的平均亮度也可与健康信息相关连。由此,可以挑选与其中健康信息与受试者一致或最近接的其他信息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作为基准,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判定。作为健康信息,可列举例如有无吸烟史、年龄段、年龄、身高、体重和选自它们的2个以上的组合,优选至少包含有无吸烟史、年龄段。健康信息为2个以上的组合时,优选进行优先哪个健康信息的排位。健康信息可直接记录得到已获得的平均亮度时的测定对象者的健康信息(测定对象者为多个时取其平均值)。
可在判定工序前,准备包含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以及优选地与健康信息相关连的多个(优选10以上的、更优选20以上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总体(population)。由此,可以从总体中适宜地挑选适宜作为口腔内指标的基准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
基准为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时,通过将受试者的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回归式,从而能够定量地判定口腔内指标。像这样地定量地判定时,能够评价牙龈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偏离、或吸烟等引起的生活习惯的差异引起的对口腔内指标的影响。
可以根据可以忽略个体差异的影响的程度的总体计算统计回归式。此时,可以根据吸烟史的有无、性別、年龄变更总体。但是,由于需要设定统计值,因此,总体的人数优选20人以上,从获得定量判定的准确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总体的人数多者。
以下说明定量地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情况。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牙龈中,仅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指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一定的相关关系。即,根据可以忽略个体差异的影响的程度的总体,口腔内指标和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显示出相关性。因而,可作为口腔内指标的基准的统计回归式可以将平均亮度作为变量而导出。另外,例如,可以使用统计解析软件(例如,Scientist公司制造的“Pharmaco Basic”)根据Spearman的方法进行相关解析,并且回归式的计算也可使用统计解析软件等实施。
作为定量地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情况的一个实施方式,需要根据可以忽略个体差异的影响的程度的总体,预先得到涉及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得到涉及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时,将针对总体而进行的测定条件等与用于判定受试者的口腔内指标而进行的测定条件等设定为相同。即,将超声波测定装置的种类、测定探针的种类、照射的超声波的波长、检测机器的灵敏度、受试者的附着牙龈的测定部位等设定为相同。由此,可以防止由条件的差异引起的测定的偏差,可以准确地判定口腔内指标。
另外,优选得到涉及口腔内指标的基准时的平均亮度的获取条件是相同的。但是,即使是平均亮度的获取条件不同的情况,只要获取到换算系数,获取条件即可不同。例如,可以对同一个体在多个测定条件下获取平均亮度,根据测定条件和平均亮度的关系获取这样的换算系数。
作为定量地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情况下的另外实施方式,也可以参照在判定工序前准备的与口腔内指标和健康信息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的数据库(例如,基准的挑选,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的比较,受试者的口腔内指标的判定)判定。上述的判定工序可根据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进行。
(口腔内指标)
口腔内指标为口腔内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优选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由此,通过使用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从而可以判定口腔内的各种症状、罹患疾病的可能性。作为这样的症状、疾病,可列举例如牙周炎、牙龈炎、牙槽脓漏、由于植入物的不合适引起的炎症、牙龈变薄、牙龈萎缩、牙龈出血、牙龈颜色、口臭、牙齿松动、伴随着牙齿折断的炎症、根尖病变、瘘管形成。
作为使用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值的推定;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的推定;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的推定;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的判定。
牙周袋深度是指牙齿和牙龈之间间隙的深度。牙周袋深度通常是牙科医生等使用专用探针通过6点法等测定,使用于牙周炎的诊断。本发明的推定方法中,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算出为所有牙齿的牙周袋深度的平均值。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值的推定、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的推定、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的推定、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的推定均可期待用于对是否罹患牙周炎或罹患的可能性是否高的预判断的应用。
另外,作为该实施方式而使用时,优选在吸烟史的有无、性別、年龄段等不加区別地,从广泛对象中获得基准或统计回归式。
作为使用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的其他实施方式,可列举牙龈胶原蛋白量的判定。
结缔组织不仅是力学支撑组织,而且是具有营养元素、电解质、激素等的传递、其缓冲作用或者作为炎症、免疫、治愈的场所的功能的组织。胶原蛋白为该结缔组织的主要构成要素,承担生理上、病理上重要作用,掌握胶原蛋白量也有益于疾病的预防。
另外,作为该实施方式而使用时,优选在吸烟史的有无、性別、年龄段等不加区別地,从广泛对象中获得基准或统计回归式。
作为使用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的另一个其他实施方式,可列举牙龈年龄的判定。
牙龈年龄表示每个个体的生理牙龈组织的老化状态,是指各个个体的口腔的老化引起的生理变化的程度的指标。牙龈年龄并非一定与生物学年龄(实际年龄)相关。
另外,作为该实施方式而使用时,优选在吸烟史的有无、性別、年龄段等不加区別地,从广泛对象中获得基准或统计回归式。
作为使用涉及牙周组织的状态和/或症状的指标的另一个其他实施方式,可列举相邻牙齿的松动度的判定。
牙齿松动是指牙齿松动的程度。以往的测定方法中,有时会出现对牙齿进行敲诊检查松动等,受试者伴有痛苦的情况。从对牙龈应用探针之类的不带来牙齿的敲诊等的痛苦的角度考虑,从可显著地减轻受试者的负担的角度考虑,本发明的推定方法可以说是有用的。
另外,作为该实施方式而使用时,优选在吸烟史的有无、性別、年龄段等不加区別地,从广泛对象中获得基准或统计回归式。此外,作为相邻牙齿的松动度,优选为平均亮度测定场所。
[2.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是针对牙龈构成成分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可用作:通过现有的牙龈护理制品的使用,对使用者的牙周组织的改善效果的确认、新牙龈护理制品的开发和有用性的确认方法。
另外,本发明中的“牙龈护理制品”是指下述概念:不仅包含膏状洁齿剂等制品形态,而且包含漱口剂、涂布剂等口腔用组合物(化妆品、医药部外品、医药品)、牙刷、牙线等口腔清洁用具等护理牙龈的制品的概念。
本发明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为下述的方法:使用测定探针,获取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以及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根据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后的超声波图像,获取各平均亮度,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高的情况下,判定为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有效的方法。此外,本发明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是下述方法:与前述相同地,根据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后的超声波图像,获取各平均亮度,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低的情况下,判定为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无效的方法。
如[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所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指标相关,因此,本发明的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是下述方法:在牙龈护理制品的使用前后比较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的平均亮度,评价针对牙龈构成成分的牙龈护理制品的方法。
超声波图像、平均亮度的获取方法等其他详细情况与[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记载的内容相同。
[3.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
在现有的牙龈护理方法中,本发明的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可作为适宜于对象的方法的确认、新牙龈护理方法的开发和有用性的确认方法使用。
本发明的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是下述方法:使用测定探针,针对每种牙龈护理分别获取牙龈护理前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根据超声波图像,获取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在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中,选定平均亮度增加量大的牙龈护理方法的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
如[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所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指标相关,因此,本发明的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是下述方法:比较牙龈护理前后的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的平均亮度变化量,选定平均亮度增加量大的牙龈护理方法的方法。
超声波图像、平均亮度的获取方法等其他详细情况与[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记载的内容相同。
作为通过本方法选定的牙龈护理,包含:膏状洁齿剂、漱口剂、涂布药等口腔用组合物、牙刷、牙线等口腔清洁用具等护理牙龈的方法或护理中有用的有效成分。
[4.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
本发明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具备: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部,以及用于解析超声波图像的解析部。然后,解析部具有:根据用图像获取部获取的超声波图像算出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的计算单元,以及参照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口腔内指标的判定单元。
本发明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具备图像获取部和解析部,也包括两者为一体型的设备。图像获取部的详细情况与[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记载的[1-1.图像获取工序]的内容相同。
解析部具有算出平均亮度的计算单元和判定口腔内指标的判定单元。计算单元的详细情况与[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记载的[1-2.平均亮度获取工序]的内容相同。此外,判定单元与[1.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中记载的[1-3.指标判定工序]的内容相同。
此处,计算单元和判定单元可通过同一机器进行,也可通过不同的机器进行。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用于适当地说明本发明,并非限定本发明。此外,解析中使用超声波真波图像装置“DermaLab”(Cortex Technology公司制造),接触被检测部位的探针,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使用前端部的直径为2mm直径的圆形探针(INTEGRAL公司制造)。
(参考例1:牙龈胶原蛋白的成像)
对豚鼠牙龈的多个位置,使用DermaLab获取超声波图像。此后,使该部位薄片化,实施对胶原蛋白进行染色的Masson三色染色(Sigma-Aldrich公司),在染色像中仅提取蓝色部分,获取二值化图像A。分别将超声波图像、图像A分割为50μm见方的网格,对两个图像的全网格算出各网格的平均亮度。
根据上皮、肌肉的位置,确定超声波图像和图像A中的对应的网格,解析对应网格的超声波图像中的平均亮度与图像A中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其结果可知:在危险率(显著性水平)小于1%下,超声波图像和图像A中的平均亮度显著相关,即,超声波图像中的平均亮度与胶原蛋白量相关。该结果显示,用超声波图像解析正确地进行了胶原蛋白的成像。
(实施例1和比较例1:受试者的年龄段和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牙龈年龄的判定))
对109名24~64岁的男女,获取牙龈的超声波图像,通过进一步地进行图像解析从而算出结缔组织的平均亮度。
如下进行牙龈超声波图像的摄影。将滴加有以可食用成分制成的凝胶的探针安放在从上颌左右1号~5号的牙间乳头部的牙龈边缘起3mm左右的附着牙龈区域,或安放在从该附着牙龈区域起向上约1cm的牙龈-牙槽粘膜边界的上部的牙槽粘膜区域,发射20MHz的超声波,同时接收反射波。通过电脑使该反射波图像化,保存为超声波图像。使用通常的图像解析软件(ImageJ(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解析该图像,算出超声波图像中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的结缔组织部的平均亮度。对各受试者,对上述的合计9处,在各部位,分别测定3次,求出合计27个数据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受试者的平均亮度。将针对受试者的各个年龄段而算出的值平均化,解析其与年龄段的相关性。附着牙龈部的解析结果如图1所示,牙槽粘膜部的解析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图1所示的解析结果可知:在危险率小于5%下,表示附着牙龈部的牙龈胶原蛋白量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段呈现负相关。另一方面,根据图2所示的解析结果可知:表示牙槽粘膜部的牙龈胶原蛋白量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段不相关。
根据上述结果,通过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牙龈部位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将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导出的附着牙龈部位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受试者的年龄段的统计回归式中,从而可以判定受试者的牙龈年龄,即,个别的生理牙龈的老化状态。
例如,本解析结果中,统计地求出(18.97-“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0.175=“牙龈年龄”的回归式。因此,根据实际年龄和牙龈年龄的偏离,可判断受试者的牙龈的健康状态,适合受试者的口腔护理剂、口腔护理方法的选择、对通过牙龈状态的恢复年轻而目的在于提高审美性的口腔美容的应用也是可能的。
(实施例2:受试者的年龄段和吸烟史与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牙龈的健康状态的判定))
对44名50~64岁的男性,通过问卷调查,根据迄今为止的吸烟史的有无分为2组。另外,有吸烟史为16人,无吸烟史为28人。两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有吸烟史53.2岁,无吸烟史53.5岁,几乎是相同的。
对各受试者,用实施例1的方法,针对从紧邻牙龈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算出全部27个测定部位的平均亮度。有吸烟史组的受试者的平均亮度的平均值为9.0,无吸烟史组的受试者的平均亮度的平均值为10.0。
另外,本解析中,统计求得的回归式为
牙龈年龄=107.5-5.5×平均亮度
代入各组的平均亮度,结果,有吸烟史的受试者组中,牙龈年龄为58岁,与此相对地,无吸烟史组中为52.5岁。
通常,推测由于吸烟的氧化应激而引起牙龈胶原蛋白分解,预测有吸烟史的受试者的牙龈胶原蛋白量比无吸烟史的受试者的牙龈胶原蛋白量少。即,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说,附着牙龈部位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是显示下述情况的数据:牙龈年龄不仅随着实际年龄而变化,而且随着能影响胶原蛋白量的主因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牙龈部位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将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导出的附着牙龈部位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受试者年龄的统计回归式,从而可以判定受试者的牙龈年龄。此外,通过对比与牙龈年龄的相关已知的平均亮度和受试者的平均亮度,也可推定受试者的牙龈年龄。因而,根据受试者的牙龈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偏离,可判断受试者的牙龈的健康状态,可以期待在近似的口腔美容中的应用。
(实施例3: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mm)和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值的判定))
对40名55~60岁的男性,1名牙科保健师用6点法测定所有牙齿的牙周袋深度,算出各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
对各受试者,用实施例1的方法算出上颌左右1号~5号的牙间乳头部的附着牙龈部的结缔组织的平均亮度。然后,解析由牙科保健师算出得到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和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解析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根据表1可知:在危险率小于5%下,牙龈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与口腔内的全牙囊袋深度呈现负相关。因而,通过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将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导出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的统计回归式,从而可以判断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此外,通过对比与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和受试者的平均亮度,也可以推定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进一步地,通过将与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健康信息(吸烟史等)密切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平均亮度对比,可以更加精度良好地推定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因此,无需专家的诊断,就可以根据由牙龈超声波图像求得的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判断受试者罹患牙龈炎、牙周炎的疾病的可能性。
(比较例2:附着牙龈部位和牙槽粘膜部位中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
对与实施例3相同的受试者,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算出各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
对各受试者,用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算出通过从与上颌左右1号~5号的牙间乳头部最接近的牙龈-牙槽粘膜边界起约7mm上侧的牙槽粘膜部位获取的超声波图像中,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解析结果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根据表2可知,在危险率小于5%下,附着牙龈部中的平均亮度在从上皮正下方至上皮下500μm的范围、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均与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呈现负相关。另一方面,可知:牙槽粘膜部位中的平均亮度在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均与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未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知:为了根据超声波图像予测该人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的指标,超声波图像的获取部位需要为附着牙龈部位。
(实施例4:对测定探针直径的考察)
对与实施例3相同的受试者,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算出各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
对各受试者,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用与受试部位接触的前端部的直径为1cm直径的圆形探针,对上颌左右1号~5号的牙间乳头部的附着牙龈部,获取超声波图像,使得包含牙间乳头部附着牙龈。获取的超声波图像中,算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解析结果与实施例4的结果一起示于下述表3。
【表3】
根据表3可知:在危险率小于5%下,使用与受试部位接触的前端部的直径为2mm直径的探针而获取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在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和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均与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呈现负相关。另一方面,使用与受试部位接触的前端部的直径为1cm的探针而获取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在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均与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可见负相关性。但是,与实施例3的结果相比较时,可知:使用直径为2mm直径的探针者可用作更准确的指标。
(实施例5:受试者的相邻牙齿的松动度和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牙周膜状态的推定))
牙周膜是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组织,由于牙周病的发展、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牙周膜功能降低时,就可见牙齿松动(口腔组织学Ten Cate)。于是,对55~60岁的男性40人,1名牙科保健师使用Periotest(Medizintechnik Gulden公司制造(制造商))测定4颗上颌前齿的松动度。
对各受试者,获取上颌前齿齿间部(左右1-2间、右1-左1间的3处)的附着牙龈的从紧邻牙龈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的超声波图像。获取的超声波图像中,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各测定处算出平均亮度,解析各测定处的附着牙龈的平均亮度和其两侧的牙齿的松动度(Periotest测定值)的相关性。解析结果如下述表4所示。
【表4】
根据表4可知:在危险率小于5%下,从紧邻牙龈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与两侧牙齿的松动度呈现负相关。另外,松动越强,Periotest的值越高。因而,通过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将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导出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两侧牙齿的平均松动度的回归式,可以推定受试者的牙齿的松动度。此外,通过将与牙齿的松动度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和受试者的平均亮度对比,也可以推定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进一步地,通过将与松动度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健康信息密切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平均亮度对比,可以精度更良好地推定受试者的全牙平均囊袋深度。因此,可不依赖专家或使用专用机器的不舒适的诊断地,推定涉及受试者牙齿的松动度的认知。
(实施例6:牙龈护理剂带来的效果的验证)
5名50~59岁的男性作为1组,3个月期间,1天使用2次牙周病预防洁齿剂的组作为A组,使用对照洁齿剂的组作为B组。另外,各组的受试者使用的洁齿剂的组成如下述的表5所示。
【表5】
使用开始时和试验开始3个月后,由1名牙科保健师进行以口腔内整体为对象的、牙龈的肿胀、发红、炎症状态的综合诊査,同时,用实施例1的方法,算出各受试者的牙龈平均亮度。然后,解析各洁齿剂对牙龈状态和附着牙龈的平均亮度带来的影响。关于牙科保健师,在试验开始时、试验开始3个月后均由相同的牙科保健师进行所有受试者的审查。此外,该试验进行盲实验,牙科保健师不知道各受试者分别属于A组、B组地进行诊査。基于牙科保健师的牙龈状态的诊査结果如下述的表6所示。
【表6】
A组 | B组 | |
显著改善 | 3人 | 0人 |
稍有改善 | 1人 | 1人 |
无变化 | 1人 | 3人 |
恶化 | 0人 | 1人 |
根据表6可知:A组的牙龈状态改善效果更高。超声波图像的解析中,A组的附着牙龈部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上升1,与此相对地,B组的该平均亮度减少0.1。因此,根据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得到的附着牙龈部的平均亮度在评价洁齿剂对牙龈构成成分的改善效果中也有效。
(实施例7: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的评价)
对200名受试者(30~72岁男性)人,5名牙科保健师用6点法算出所有牙齿的牙周袋深度、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以及根据两者算出的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对200名该受试者,用实施例1的方法,算出上颌左右1号~2号的牙间乳头部的附着牙龈部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平均亮度。解析由5名牙科保健师算出的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与各受试者的平均亮度的相关性。统计解析的结果如下述表7所示。
【表7】
r值 | Spearman相关解析p值 | |
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 | -0.2 | <0.05 |
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 | -0.2 | <0.05 |
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 | -0.3 | <0.01 |
根据表7可知: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与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和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具有负相关关系,可以说,平均亮度越高,探测时的出血(BOP)阳性率越低、牙龈的炎症范围(PISA)越窄、牙周袋内的表面积(PESA)越窄。因而,通过测定受试者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将平均亮度代入统计导出的附着牙龈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平均亮度和各评价项目的回归式,可以推定受试者的PESA、BOP阳性率、PISA。此外,通过将与各评价项目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平均亮度进行对比,也可以推定受试者的PESA、BOP阳性率、PISA。进一步地,通过将与这些各指标的关联已知的平均亮度(健康信息密切的平均亮度)与受试者的平均亮度进行对比,可以精度更良好地推定受试者的PESA、BOP阳性率、PISA。因此,可不依赖专家或使用专用机器的也伴随不舒适感的诊断地,推定涉及受试者的PESA、BOP阳性率、PISA的认知。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工序;
获取所述超声波图像中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的平均亮度的平均亮度获取工序,和
参照所述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所述受试者口腔内指标的指标判定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测定附着牙龈表面的所述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的直径为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获取所述超声波图像的所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区域为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8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超声波图像的获取范围为20mm2面积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图像获取工序为用照射波长为10~50MHz的超声波获取所述超声波图像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基准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基准为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
8.一种牙龈护理制品的评价方法,其中,
使用测定探针,获取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和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
根据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后的所述超声波图像,分别获取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的平均亮度,
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高时,判定所述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有效,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后的平均亮度比所述牙龈护理制品使用前的平均亮度低时,判定所述牙龈护理制品对牙龈构成成分无效。
9.一种牙龈护理方法的选定方法,其中,
使用测定探针,对每种牙龈护理分别获取牙龈护理前后的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超声波图像,
根据所述超声波图像,获取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
在所述每种牙龈护理的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变化中,选定护理前后平均亮度增加量大的牙龈护理方法。
10.一种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测定探针获取受试者的附着牙龈内部的从紧邻上皮的下方至上皮之下1500μm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的超声波图像的图像获取部以及用于解析所述超声波图像的解析部,所述解析部具有:根据所述超声波图像算出所述附着牙龈内部的平均亮度的计算单元以及参照所述平均亮度和口腔内指标的基准判定口腔内指标的判定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测定所述附着牙龈表面的所述测定探针的前端部的直径为0.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用照射波长为10~50MHz的超声波获取所述超声波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为与口腔内指标相关连的已获得的平均亮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口腔内指标判定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为口腔内指标的统计回归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37035 | 2018-03-02 | ||
JP2018-037035 | 2018-03-02 | ||
PCT/JP2019/007367 WO2019167963A1 (ja) | 2018-03-02 | 2019-02-26 | 口腔内指標を判定するための検査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0729A CN111770729A (zh) | 2020-10-13 |
CN111770729B true CN111770729B (zh) | 2024-05-31 |
Family
ID=67805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15599.7A Active CN111770729B (zh) | 2018-03-02 | 2019-02-26 | 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57506B2 (zh) |
EP (1) | EP3760130A4 (zh) |
JP (1) | JP7002632B2 (zh) |
KR (1) | KR102700308B1 (zh) |
CN (1) | CN111770729B (zh) |
SG (1) | SG11202007487UA (zh) |
TW (1) | TWI834638B (zh) |
WO (1) | WO20191679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394653A1 (en) * | 2020-10-22 | 2023-12-07 | Sunstar Inc. | Oral Condition Evaluation System, Oral Care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Oral Condi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
JP7479317B2 (ja) | 2021-03-16 | 2024-05-08 | Kddi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780592B1 (ko) * | 2024-01-08 | 2025-03-13 | 주승호 | 치과 보철물 온라인 의뢰 플랫폼 시스템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0318A (en) * | 1990-04-13 | 1992-03-31 | Periosonics, Inc. | Ultrason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periodontal pocket |
JPH10137268A (ja) * | 1996-11-07 | 1998-05-26 | Kao Corp | 歯茎評価方法 |
RU2161913C1 (ru) * | 2000-01-17 | 2001-01-20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акад. И.П. Павлова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сосудов тканей пародонта и слизистой оболочки полости рта |
US6413220B1 (en) * | 1998-05-08 | 2002-07-02 | Emery S. Rose | Surface acoustic wave periodontal prob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periodontal disease |
CN101184448A (zh) * | 2005-03-31 | 2008-05-21 | 派里奥图像公司 | 超声牙周装置、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
CN101966088A (zh) * | 2010-10-26 | 2011-02-09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柔性相控超声阵列的口腔综合检测方法与装置 |
DE102015011388A1 (de) * | 2015-09-04 | 2017-03-09 | Hilmar von Jeinsen | Schallkopf eines Ultraschall-Messgeräts sowie Ultraschall-Messgerät zur Messung der Tiefe einer Mundschleimhaut |
CN107529968A (zh) * | 2015-02-03 | 2018-01-02 | 弗朗索瓦·迪雷 | 用于观察口腔内部的装置 |
CN107661159A (zh) * | 2016-07-27 | 2018-02-06 |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牙科诊断能力的口内扫描仪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40980U (ja) | 1997-02-27 | 1997-09-05 | 婉吟 ▲連▼ | 振動機能付き携帯電話ホルダー |
JP4232876B2 (ja) * | 1998-06-19 | 2009-03-04 | 誠一 藤井 | 歯肉診査用触覚センサー |
JP3040980B1 (ja) | 1999-01-11 | 2000-05-15 | 正樹 神原 | 口腔内状況の判定装置及び算出図表 |
JP2001170087A (ja) | 1999-12-17 | 2001-06-26 | Kao Corp | 歯肉観察方法及び歯肉評価装置 |
US7840247B2 (en) * | 2002-09-16 | 2010-11-23 | Imatx, Inc. | Methods of predicting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
US6942618B2 (en) * | 2003-06-19 | 2005-09-13 |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 Change detection for optimized medical imaging |
US8126726B2 (en) | 2004-02-27 | 2012-02-28 | Align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utomated dental measurements and diagnostics |
ES2643864T3 (es) | 2004-10-06 | 2017-11-24 | Guided Therapy Systems, L.L.C. |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para el tratamiento de tejidos por ultrasonidos |
JP4719869B2 (ja) * | 2005-02-18 | 2011-07-06 | 株式会社モリタ東京製作所 | 計測機能を備えた歯科用超音波スケーラ |
JP2007125179A (ja) | 2005-11-02 | 2007-05-24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超音波診断装置 |
US20180098728A1 (en) | 2011-03-11 | 2018-04-12 | 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angers | Non-invas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r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based on a new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
EP2498195A1 (en) | 2011-03-11 | 2012-09-12 | 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Angers | Non-invas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r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based on a new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
US9039621B2 (en) * | 2011-07-27 | 2015-05-2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U.S.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 NIH Division of Extramural Inventions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DEITR) | Non-invasive ultrasonic gingival tissue diagnosis |
JP2013146469A (ja) | 2012-01-22 | 2013-08-01 | Yuichiro Kawahara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フィクスチャー表面性状 |
FR2997619B1 (fr) * | 2012-11-08 | 2015-04-10 | Light N | Sonde et dispositif ultrasonore d'imagerie 3d de la machoire |
KR20150044170A (ko) * | 2013-10-16 | 2015-04-24 | 삼성메디슨 주식회사 | 치과용 초음파 진단장치 |
WO2017066130A1 (en) * | 2015-10-12 | 2017-04-20 | Wolgin Mark |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for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
JP6119013B1 (ja) | 2016-09-26 | 2017-04-26 | 本多電子株式会社 | 歯科用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歯科用超音波プローブ |
-
2019
- 2019-02-26 WO PCT/JP2019/007367 patent/WO20191679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2-26 EP EP19761608.9A patent/EP3760130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2-26 CN CN201980015599.7A patent/CN111770729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26 SG SG11202007487UA patent/SG11202007487UA/en unknown
- 2019-02-26 KR KR1020207020853A patent/KR102700308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2-26 US US16/970,702 patent/US11957506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26 JP JP2020503534A patent/JP700263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2-27 TW TW108106902A patent/TWI83463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0318A (en) * | 1990-04-13 | 1992-03-31 | Periosonics, Inc. | Ultrason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periodontal pocket |
JPH10137268A (ja) * | 1996-11-07 | 1998-05-26 | Kao Corp | 歯茎評価方法 |
US6413220B1 (en) * | 1998-05-08 | 2002-07-02 | Emery S. Rose | Surface acoustic wave periodontal prob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periodontal disease |
RU2161913C1 (ru) * | 2000-01-17 | 2001-01-20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акад. И.П. Павлова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сосудов тканей пародонта и слизистой оболочки полости рта |
CN101184448A (zh) * | 2005-03-31 | 2008-05-21 | 派里奥图像公司 | 超声牙周装置、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
CN101966088A (zh) * | 2010-10-26 | 2011-02-09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柔性相控超声阵列的口腔综合检测方法与装置 |
CN107529968A (zh) * | 2015-02-03 | 2018-01-02 | 弗朗索瓦·迪雷 | 用于观察口腔内部的装置 |
DE102015011388A1 (de) * | 2015-09-04 | 2017-03-09 | Hilmar von Jeinsen | Schallkopf eines Ultraschall-Messgeräts sowie Ultraschall-Messgerät zur Messung der Tiefe einer Mundschleimhaut |
CN107661159A (zh) * | 2016-07-27 | 2018-02-06 |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牙科诊断能力的口内扫描仪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SG11202007487UA (en) | 2020-09-29 |
KR102700308B1 (ko) | 2024-08-30 |
EP3760130A4 (en) | 2021-11-17 |
WO2019167963A1 (ja) | 2019-09-06 |
EP3760130A1 (en) | 2021-01-06 |
US20200375570A1 (en) | 2020-12-03 |
JP7002632B2 (ja) | 2022-01-20 |
TW201941748A (zh) | 2019-11-01 |
KR20200127978A (ko) | 2020-11-11 |
TWI834638B (zh) | 2024-03-11 |
JPWO2019167963A1 (ja) | 2021-02-25 |
CN111770729A (zh) | 2020-10-13 |
US11957506B2 (en) | 2024-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ebelo et al. | Gingival indices: state of art | |
Weyant et al.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steopenia and periodontal attachment loss in older women | |
Källestål et al. | Buccal attachment loss in Swedish adolescents | |
US11344251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assessment of gingival blood flow | |
CN111770729B (zh) | 用于判定口腔内指标的检查方法 | |
CN107368679B (zh) | 一种口腔健康评估算法、装置及系统 | |
Stella et al. | Oxygen saturation in dental pulp of permanent teeth: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adolescents and adults | |
Al-Omiri et al. | Quantification of incisal tooth wear in upper anterior teeth: Conventional vs new method using toolmakers microscope and a three-dimensional measuring technique | |
Ramseier | Diagnostic measures for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in periodontology and implant dentistry | |
Dörfer et al. |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anual and power toothbrushes on pre-existing gingival recessions | |
RU2381746C1 (ru) |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тепени тяжести пародонтита | |
RU2628045C1 (ru)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мышеч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зубочелюст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 |
Chetrus et al. | Gingival recession, Diagnostic methods | |
JP2022068485A (ja) | 口腔状態評価システム | |
CN110680402A (zh) | 分析唇/颊侧牙龈厚度和牙槽嵴顶骨厚度的方法 | |
Hassanpour et al. | A histological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hallow and deep probing depths | |
Oghenemavwe et al. | Sex and stature estimation from odontometric parameters in Eleme ethnic group in Rivers State of Nigeria | |
RU2819658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тепени тяжести хронического пародонтита | |
RU2788286C2 (ru) |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лече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с изменением цвета зубов | |
RU2435505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й пародонта | |
RU2784277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нтге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плотности вершины бугорковой части непрорезавшихся зубов | |
RU2772540C1 (ru) |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с изменением цвета зубов | |
Critén et al. | Oral Health Status at Age 60 and 72 Years—A Longitudinal Study | |
Noor et al. | Electric Pulp Test Threshold Responses in Healthy Mature Permanent Teeth: Electric Pulp Test Threshold Responses in Healthy Teeth | |
RU2655121C1 (ru)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воспалитель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в тканях пародонт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