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881B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56881B CN111756881B CN201910242318.3A CN201910242318A CN111756881B CN 111756881 B CN111756881 B CN 111756881B CN 201910242318 A CN201910242318 A CN 201910242318A CN 111756881 B CN111756881 B CN 1117568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module
- rotating shaft
- camera
- camera assembly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rotatable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模块、前轴装置和前翻驱动装置,摄像模块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以及位于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顶部的镜头,前轴装置包括前转轴,前转轴适于与前端部枢转配合,在前转轴与前端部枢转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摄像模块绕前转轴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转动至后端部抬起且镜头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根据本发明的摄像头组件,丰富了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通过采用至少两个摄像头来实现手机的前拍、后拍功能,使得手机成本较高,且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通常需要在手机的显示屏上开设与前置摄像头对应的取景口,限制了手机的屏占比,同时由于结构布局等因素的限制,手机前拍和后拍的像素不一致,使得手机前拍和后拍所得的画面效果不同,影响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丰富了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摄像头组件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用于电子设备且包括: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之间顶部的镜头;前轴装置,所述前轴装置包括前转轴,所述前转轴适于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前翻驱动装置,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时,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摄像模块绕所述前转轴向前枢转,以使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后端部抬起且所述镜头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通过设置前轴装置和前翻驱动装置,使得在前转轴与前端部枢转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摄像模块绕前转轴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转动至后端部抬起且镜头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当摄像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时,丰富了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包括:座体;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为弧形且设在所述座体上以绕所述弧形的圆心可转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顺时针转动;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在所述滑移件的弧长一端,在所述滑移件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摄像模块朝向所述前摄状态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翻驱动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当所述摄像模块呈现所述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所述摄像模块则转动回所述后端部落下且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翻驱动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当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至少限制所述滑移件继续顺时针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限定出弧形滑道,所述滑移件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弧形滑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滑道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先向下再向上沿弧线延伸,所述弧形滑道的前端设有复位件,所述弧形滑道的中部设有限位件,所述滑移件的前端设有永久磁铁且在所述复位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滑移,所述复位件为电磁铁且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所述限位件为电磁铁且当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至少限制所述滑移件继续顺时针转动,所述驱动件为连接在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滑移件的所述前端之间的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动件设在所述弧形滑道外且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由所述滑移件的后端、沿所述滑移件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由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末端起、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滑移件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摄像模块的底面具有滑槽,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沿所述滑槽滑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轴装置还包括:前驱动器,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在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沿所述前转轴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驱动器包括:驱动部件和复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前转轴朝向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运动,所述复位部件驱动所述前转轴朝向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转轴为永久磁铁,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铁,所述复位部件为弹簧,所述复位部件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前转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转轴为两个且对称地设在所述前端部的两侧,每个所述前转轴分别由一个所述前驱动器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后轴装置,所述后轴装置包括后驱动器和后转轴,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在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后翻驱动装置,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且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时,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摄像模块绕所述后转轴向后枢转,以使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端部抬起且所述镜头朝后取景的后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翻驱动装置的结构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的结构镜像,且所述后翻驱动装置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沿所述摄像模块的翻转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驱动器与所述前驱动器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头组件为根据本发明上述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顶拍时,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以使所述摄像模块保持在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前拍时,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脱离配合,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前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后拍时,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后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后摄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且使得摄像模块具有顶拍、前拍和后拍的功能,丰富了摄像头组件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摄像头组件的成本,且实现了多个取景方向的像素的一致。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设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摄像头组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多个拍摄角度,丰富了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备本体的顶壁形成有自上向下凹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仅顶壁敞开,所述摄像模块嵌设在所述凹槽内,其中,在所述摄像模块呈现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时,所述摄像模块的顶面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壁平齐,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摄像模块的所述后端部转动到所述凹槽的上方且所述镜头高于所述凹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顶摄状态;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前摄状态;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前翻驱动装置与摄像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顶摄状态;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前翻驱动装置与摄像模块的另一个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前摄状态;
图8是图6中所示的前翻驱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摄像头组件的前轴装置与摄像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前转轴位于与前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前轴装置与摄像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前转轴位于与前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
图11是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转轴位于与前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且后转轴位于与后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
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转轴位于与后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且前转轴位于与前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
图1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后摄状态;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4中所示的后翻驱动装置与摄像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顶摄状态;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前翻驱动装置与摄像模块的另一个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块处于后摄状态;
图19是图12中所示的摄像头组件的后轴装置与摄像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后转轴位于与后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
图20是图13中所示的前轴装置与摄像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后转轴位于与后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
图21是图2中所示的前翻驱动装置和后翻驱动装置的连线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200、
设备本体101、凹槽101a、穿孔101b、
摄像头组件100、永久磁铁100a、电磁铁100b、电磁线圈100c、弹簧100d、
摄像模块1、前端部11、后端部12、镜头13、
前轴装置2、前转轴21、前驱动器22、
驱动部件221、复位部件222、
前翻驱动装置3、
座体31、滑移件32、驱动件33、推动件34、复位件35、限位件36、
弧形滑道311、第一延伸段341、第二延伸段342、
后轴装置4、后转轴41、后驱动器42、
后驱动部件421、后复位部件422、
后翻驱动装置5、
后座体51、后滑移件52、后驱动件53、
后推动件54、后复位件55、后限位件56、
后弧形滑道511、第三延伸段541、第四延伸段5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
如图1-图4和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包括摄像模块1、前轴装置2和前翻驱动装置3。
摄像模块1包括前端部11、后端部12以及位于前端部11和后端部12之间顶部的镜头13,前轴装置2包括前转轴21,前转轴21可以对应于摄像模块1的前端部11设置,且前转轴21适于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使得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时、摄像模块1可以绕前转轴21的轴线转动。
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3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端部12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即摄像模块1处于前摄状态时,后端部12和镜头13均向上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由此,通过设置前轴装置2和前翻驱动装置3,使得摄像模块1可以自初始状态绕前转轴21转动至前摄状态,从而摄像头组件100可以具有多个取景方向(或拍摄方向),且实现了多个取景方向之间的切换;当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时,使得电子设备200具有多个拍摄角度,且保证多个拍摄角度的画面效果一致,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摄像头组件100切换至合适的拍摄状态,无需设置多个不同取景方向的镜头13,降低了电子设备200的成本,而且摄像模块1切换至前摄状态时、可以作为电子设备200的前置摄像头使用,由于摄像模块1处于前摄状态时,后端部12和镜头13均向上抬起,使得镜头13在高度方向上发生了变化,例如可以使得镜头13转动至高于电子设备200上端面的位置,从而电子设备200的显示屏上无需开设与镜头13相对的取景口,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200的屏占比,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
其中,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镜头13可以朝上设置,此时摄像模块1可以处于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前转轴21适于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可以理解为,前转轴21可以用于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镜头13朝前取景可以包括镜头13水平朝前取景和镜头13倾斜朝前取景,其中镜头13倾斜朝前取景指镜头13朝前且镜头13的取景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方向“前”是指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中,用户使用电子设备200时、电子设备200的面向用户的一侧,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通过设置前轴装置2和前翻驱动装置3,使得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3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端部12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当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时,丰富了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降低了电子设备200的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座体31、滑移件32、驱动件33和推动件34,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前翻驱动装置3可以位于摄像模块1的下方。滑移件32为弧形且滑移件32设在座体31上以绕弧形的圆心C可转动,驱动件33可以设在座体31和滑移件32中的至少一个上,且驱动件33用于推动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推动件34设在滑移件32的弧长一端,即推动件34设在滑移件32的周向一端,推动件34的一端可以与摄像模块1配合,在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推动件34可以随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朝向前摄状态转动。由此,通过驱动件33驱动滑移件32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转动,实现了摄像模块1的转动,保证摄像模块1顺利转动至前摄状态;通过设置推动件34,使得滑移件32间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滑移件32的占用空间,以便于滑移件32的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顺时针”、“逆时针”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滑移件32必须具有特定的转动方向,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6-图8所示,前翻驱动装置3还包括复位件35,复位件35可以设在座体31和滑移件32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复位件35用于推动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以实现滑移件32的复位。当摄像模块1呈现前摄状态时,如果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摄像模块1则转动回后端部12落下且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进一步保证了摄像头组件100在多个取景方向之间的切换,提升了摄像头组件100的实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模块1呈现前摄状态时,如果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摄像模块1可以通过推动件34带动至顶摄状态、也可以通过用户操作转回至顶摄状态,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前翻驱动装置3还包括限位件36,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限位件36至少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限位件36可以设在座体31上,滑移件32相对于座体31顺时针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滑移件32可以与限位件36配合,使得滑移件32无法继续顺时针转动,则摄像模块1可以保持在前摄状态,保证了摄像模块1处于前摄状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限位件36可以实现滑移件32转动角度的限制,从而控制摄像模块1的转动角度,进而使得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具有合适的取景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例如,在图3和图6的示例中,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摄像模块1可以水平设置,此时镜头13朝上取景,限位件36可以限制滑移件32相对于座体31顺时针转动90°,从而摄像模块1可以自初始状态转动90°以转动至前摄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摄像模块1可以呈竖直布置,镜头13可以水平朝前取景,以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好地匹配。当然,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摄像模块1还可以非水平设置;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还可以非竖直布置。
其中,限位件36至少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可以包括限位件36仅用于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还可以包括限位件36不仅用于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例如限位件36还可以具有推动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的功能,即限位件36还可以具有实现滑移件32复位的功能。
可选地,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座体31限定出弧形滑道311,弧形滑道311的周向的至少一端可以敞开设置,滑移件32可滑移地穿设于弧形滑道311,滑移件32对应的弧形的曲率可以与弧形滑道311的曲率相同,使得弧形滑道311对滑移件3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便于保证滑移件32绕圆心C转动。在滑移件32相对于弧形滑道311滑动的过程中,驱动件33可以推动滑移件32从弧形滑道311的后端向上滑出,使得滑移件32的一部分配合于弧形滑道311、另一部分伸出弧形滑道311以驱动摄像模块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弧形滑道311的壁面上可以形成有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中的其中一个,滑移件32的外周壁上可以形成有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中的另一个,导向槽沿弧形滑道311的延伸方向延伸,导向凸起配合于导向槽且沿导向槽滑动,进一步保证了滑移件32可相对于弧形滑道311滑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导向槽和导向凸起的限位作用,可以在避免滑移件32在滑移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弧形滑道311与滑移件32之间的配合精度,便于滑移件32与座体31的装配。当然,弧形滑道311和滑移件32上还可以不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凸起。
当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复位件35时,在滑移件32相对于弧形滑道311滑动的过程中,复位件35可以拉动滑移件32向下收回到弧形滑道311内。当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限位件36时,限位件36可以设在弧形滑道311的壁面上,以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
具体地,在图6-图8的示例中,弧形滑道311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先向下再向上沿弧线延伸,弧形滑道311的前端设有复位件35,弧形滑道311的中部设有限位件36,滑移件32的前端设有永久磁铁100a且永久磁铁100a在复位件35和限位件36之间滑移,复位件35为电磁铁100b且电磁铁100b用于推动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限位件36为电磁铁100b且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限位件36至少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驱动件33为连接在复位件35与滑移件32的前端之间的弹簧100d。
具体地,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滑移件32的大部分配合于弧形滑道311,使得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邻近复位件35设置,此时驱动件33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摄像模块1需要转动至前摄状态时,复位件35可以断电,滑移件32在驱动件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当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或邻近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时,限位件36通电,限位件3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前摄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前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限位件36断电、复位件35通电,复位件35可以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使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滑移件32需要克服驱动件33的弹性力做功。
当然,驱动件33、限位件36和复位件35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而不限于此。
例如,驱动件33可以包括弧形滑道311前端的电磁铁100b和座体31与滑移件32之间的弹簧100d,限位件36和复位件35可以均为弧形滑道311中部的电磁铁100b,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弹簧100d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弧形滑道311前端的电磁铁100b通电并对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动力,使得滑移件32在上述推动力和弹簧100d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当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或邻近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时,限位件36通电,限位件3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前摄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前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限位件36通电、且限位件36的通电电流换向,限位件36可以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排斥力以使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滑移件32需要克服弹簧100d的弹性力做功。
又例如,驱动件33为弧形滑道311前端的电磁铁100b,复位件35为座体31与滑移件32之间的弹簧100d,限位件36为弧形滑道311中部的电磁铁100b,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驱动件33通电并对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动力,使得滑移件32在上述推动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当滑移件32前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或邻近弧形滑道311的中部时,限位件36通电,限位件3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前摄状态,复位件35处于拉伸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前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限位件36断电、且驱动件33断电,复位件35可以对滑移件32产生拉力以使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电磁铁100b的运用不限于此,则电磁铁100b在使用过程中,电磁铁100b通电时,不限于只有一种状态,也就是说,电磁铁100b的电流方向可以发生变化,以辅助滑移件32的运动。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推动件34设在弧形滑道311外且推动件34包括第一延伸段341和第二延伸段342,第一延伸段341由滑移件32的后端、沿滑移件32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二延伸段342由第一延伸段341的延伸末端起、沿着垂直于第一延伸段341的方向朝向远离滑移件32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段342的延伸末端可以与摄像模块1相配合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且第一延伸段341和第二延伸段342可以均沿直线延伸,使得推动件34大致形成为L形结构,从而简化了推动件34的结构,且进一步有利于减小座体31和滑移件32的占用空间,避免摄像模块1在转动过程中与座体31发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指远离弧形的圆心C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摄像模块1的底面具有滑槽,滑槽可以有摄像模块1的部分底面凹入形成,推动件34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的过程中,推动件34沿滑槽滑移,从而滑槽可以对推动件34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推动件34稳定、可靠地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
例如,沿滑槽的凹入方向、滑槽的宽度可以逐渐增大,使得滑槽的槽口的宽度最小,推动件34的一端与滑槽相适配,从而当推动件34的一端配合于滑槽时,滑槽可以进一步有效限位推动件34,避免推动件34与摄像模块1脱离配合,保证推动件34与摄像模块1可靠配合,同时当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复位件35时,推动件34随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摄像模块1转动至初始状态,便于实现摄像模块1的自动复位。其中,滑槽可以形成为燕尾槽,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块1的底面还可以未具有滑槽,此时推动件34可以与摄像模块1的底面(直接或间接)止抵,同样可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当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复位件35时,摄像模块1处于前摄状态,如果在前后方向上、后端部12位于前端部11的后侧,则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时,摄像模块1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实现自动复位,如果在前后方向上、后端部12非位于前端部11的后侧,例如后端部12与前端部11前后平齐或者后端部12位于前端部11的前侧,则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时,用户可以手动转动摄像模块1以辅助摄像模块1复位。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前轴装置2还包括前驱动器22,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在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例如,如图9-图13所示,前转轴21在配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当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此时摄像模块1可以绕前转轴21转动至前摄状态,当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运动至分离位置时,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此时前转轴21未限制前端部11,摄像模块1可以朝向其他方向翻转。由此,通过设置前驱动器22以驱动前转轴21在配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使得摄像模块1的枢转方向更加灵活,从而有利于提升摄像模块1拍摄角度的多样性,使得摄像头组件100适用范围更广。
需要说明的是,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运动,可以包括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移动和/或转动,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前驱动器22可以驱动前转轴21在配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例如,如图9-图13所示,前转轴21的轴线可以沿直线延伸,前驱动器22可以驱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往复移动,当前转轴21移动至配合位置时,前转轴21的至少部分可以插配于前端部11,当前转轴21移动至分离位置时,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完全脱离配合。由此,简化了前转轴21的运动方式,有利于简化前驱动器22的结构,节省前驱动器22的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小摄像头组件100的占用空间,当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时,便于电子设备200合理布局。
当然,前驱动器22还可以驱动前转轴21往复转动,同样可以实现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的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例如,前转轴21的轴线可以沿弧线延伸,前驱动器22可以驱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的延伸方向转动;又例如,前转轴21可以大致形成为L形,前驱动器22可以驱动前转轴21可以绕前转轴21的一端转动,使得前转轴21的另一端在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转动;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前驱动器22包括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驱动部件221驱动前转轴21朝向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的位置运动,复位部件222驱动前转轴21朝向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的位置运动,从而通过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的配合,保证了前驱动器22可以驱动前转轴21在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可选地,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前转轴21为永久磁铁100a,驱动部件221包括电磁铁100b,电磁铁100b包括电磁线圈100c,电磁线圈100c通电时,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作用力以推动前转轴21朝向配合位置运动;复位部件222为弹簧100d,复位部件222可以水平设置,复位部件222连接在驱动部件221与前转轴21之间,则复位部件222的一端可以与驱动部件221相连、复位部件222的另一端可以与前转轴21相连,当前转轴2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复位部件222可以处于拉伸状态,前转轴21在复位部件222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力运动至分离位置。
具体地,当前转轴21需要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可以将电磁线圈100c通电,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力以推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运动至配合位置,在该过程中,复位部件222逐渐被拉长,电磁铁100b需要克服复位部件222对前转轴21的作用力做功,最终当前转轴2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复位部件222处于拉伸状态;当前转轴21需要运动至分离位置时,可以将电磁线圈100c断电,前转轴21在复位部件222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以运动至分离位置。
当然,前转轴21为永久磁铁100a时,还可以是驱动部件221为弹簧100d,复位部件222包括电磁铁100b,电磁铁100b包括电磁线圈100c,驱动部件22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前转轴21、复位部件222相止抵;前转轴21处于分离位置时,驱动部件221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前转轴21可以在驱动部件221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运动至配合位置;电磁线圈100c通电时,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作用力以拉动前转轴21朝向分离位置运动。
具体地,当前转轴21需要运动至分离位置时,可以将电磁线圈100c通电,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力以拉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运动至分离位置,在该过程中,复位部件222逐渐被压缩,电磁铁100b需要克服复位部件222对前转轴21的作用力做功,最终当前转轴2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复位部件222处于压缩状态;当前转轴21需要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可以将电磁线圈100c断电,前转轴21在复位部件222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前端部11配合以运动至配合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前转轴21为永久磁铁100a,可以理解为包括整个前转轴21形成为永久磁铁100a、前转轴21的一部分形成为永久磁铁100a。
当然,前转轴21、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的结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缸等。
可以理解的是,前驱动器22可以包括外壳,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可以均设在外壳内;当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时,外壳可以独立于电子设备200的壳体,且外壳可以设在壳体上,或者外壳还可以与壳体形成为一体件,此时壳体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外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转轴21为两个且两个前转轴21对称地设在前端部11的两侧,每个前转轴21分别由一个前驱动器22驱动。例如,如图9-图13所示,两个前转轴21可以分别设在前端部11的左右两侧,保证了摄像模块1转动的平稳性;前驱动器22为两个,每个前驱动器22分别驱动对应前转轴21运动,使得两个前转轴21的运动彼此独立、不干涉,从而当其中一个前转轴21无法正常运动至配合位置时,摄像模块1仍可以绕另一个前转轴21的轴线枢转,提升了摄像头组件100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在保证摄像模块1可靠枢转的前提下、减短了前转轴21的长度,可以减短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之间的配合长度,便于提升前转轴21的结构多样性,节省前转轴21的占用空间,进而提升了摄像头组件100的适用性。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1-图15所示,摄像头组件100还包括后轴装置4和后翻驱动装置5,后轴装置4包括后驱动器42和后转轴41,后转轴41可以对应于摄像模块1的后端部12设置,且后转轴41适于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使得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时、摄像模块1可以绕后转轴41的轴线转动。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在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且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时,后翻驱动装置5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向后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端部11抬起且镜头13朝后取景的后摄状态,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且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脱离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3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端部12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
由此,通过设置后轴装置4和后翻驱动装置5,使得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在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从而在保证摄像模块1可以转动至前摄状态的前提下、摄像模块1还可以转动至后摄状态,进一步保证了摄像头组件100具有多个取景方向,当摄像头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时,摄像头组件100可以同时作为电子设备200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使用,从而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电子设备200的成本,同时保证了电子设备200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像素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其中,后转轴41的轴线方向可以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平行,以便于节省摄像模块1转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镜头13朝后取景可以包括镜头13水平朝后取景和镜头13倾斜朝后取景,其中镜头13倾斜朝后取景指镜头13朝后且镜头13的取景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14-图18所示,后翻驱动装置5的结构与前翻驱动装置3的结构镜像,则后翻驱动装置5的结构与前翻驱动装置3的结构相同,后翻驱动装置5与前翻驱动装置3可以关于镜头13前后对称布置,且后翻驱动装置5与前翻驱动装置3沿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当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转动时,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即为前转轴21的轴线,当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转动时,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即为后转轴41的轴线;例如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与后转轴41的轴线方向平行时,后翻驱动装置5与前翻驱动装置3可以沿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由此,简化了摄像头组件100的设计,且摄像头组件100布局合理,便于摄像头组件100的组装。
例如,在图17和图18的示例中,后翻驱动装置5包括后座体51、后滑移件52、后驱动件53和后推动件54,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后翻驱动装置5可以位于摄像模块1的下方。后滑移件52为弧形且后滑移件52设在后座体51上以绕弧形的圆心D可转动,后驱动件53可以设在后座体51和后滑移件52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后驱动件53用于推动后滑移件52逆时针转动,后推动件54设在后滑移件52的弧长一端,即后推动件54设在后滑移件52的周向一端,后推动件54的一端可以与摄像模块1配合,在后滑移件52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后推动件54可以随后滑移件52逆时针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朝向后摄状态转动。由此,通过后驱动件53驱动后滑移件52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转动,实现了摄像模块1的转动,保证摄像模块1顺利转动至后摄状态;通过设置后推动件54,使得后滑移件52间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后滑移件52的占用空间,以便于后滑移件52的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后翻驱动装置5还包括后复位件55,后复位件55可以设在后座体51和后滑移件52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后复位件55用于推动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以实现后滑移件52的复位。当摄像模块1呈现后摄状态时,如果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摄像模块1则转动回前端部11落下且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进一步保证了摄像头组件100在多个取景方向之间的切换,提升了摄像头组件100的实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模块1呈现后摄状态时,如果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摄像模块1可以通过后推动件54带动至顶摄状态、也可以通过用户操作转回至顶摄状态,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后翻驱动装置5还包括后限位件56,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后限位件56至少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例如,如图17和图18所示,后限位件56可以设在后座体51上,后滑移件52相对于后座体51逆时针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后滑移件52可以与后限位件56配合,使得后滑移件52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则摄像模块1可以保持在后摄状态,保证了摄像模块1处于后摄状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后限位件56可以实现后滑移件52转动角度的限制,从而控制摄像模块1的转动角度,进而使得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具有合适的取景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例如,在图17的示例中,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摄像模块1可以水平设置,此时镜头13朝上取景,后限位件56可以限制后滑移件52相对于后座体51逆时针转动90°,从而摄像模块1可以自初始状态转动90°以转动至后摄状态,如图18所示,此时摄像模块1可以呈竖直布置,镜头13可以水平朝后取景,以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好地匹配。当然,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摄像模块1还可以非水平设置;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还可以非竖直布置。
其中,后限位件56至少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可以包括后限位件56仅用于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还可以包括后限位件56不仅用于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例如后限位件56还可以具有推动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的功能,即后限位件56还可以具有实现后滑移件52复位的功能。
可选地,在图17和图18的示例中,后座体51限定出后弧形滑道511,后弧形滑道511的周向的至少一端可以敞开设置,后滑移件52可滑移地穿设于后弧形滑道511,后滑移件52对应的弧形的曲率可以与后弧形滑道511的曲率相同,使得后弧形滑道511对后滑移件5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便于保证后滑移件52绕圆心D转动。在后滑移件52相对于后弧形滑道511滑动的过程中,后驱动件53可以推动后滑移件52从后弧形滑道511的前端向上滑出,使得后滑移件52的一部分配合于后弧形滑道511、另一部分伸出后弧形滑道511以驱动摄像模块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后弧形滑道511的壁面上可以形成有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中的其中一个,后滑移件52的外周壁上可以形成有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中的另一个,导向槽沿后弧形滑道511的延伸方向延伸,导向凸起配合于导向槽且沿导向槽滑动,进一步保证了后滑移件52可相对于后弧形滑道511滑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导向槽和导向凸起的限位作用,可以在避免后滑移件52在滑移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后弧形滑道511与后滑移件52之间的配合精度,便于后滑移件52与后座体51的装配。当然,后弧形滑道511和后滑移件52上还可以不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凸起。
当后翻驱动装置5包括后复位件55时,在后滑移件52相对于后弧形滑道511滑动的过程中,后复位件55可以拉动后滑移件52向下收回到后弧形滑道511内。当后翻驱动装置5包括后限位件56时,后限位件56可以设在后弧形滑道511的壁面上,以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
具体地,在图17和图18的示例中,后弧形滑道511沿着从后到前的方向先向下再向上沿弧线延伸,后弧形滑道511的后端设有后复位件55,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设有后限位件56,后滑移件52的后端设有永久磁铁100a且永久磁铁100a在后复位件55和后限位件56之间滑移,后复位件55为电磁铁100b且电磁铁100b用于推动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后限位件56为电磁铁100b且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时,后限位件56至少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顺时针转动,后驱动件53为连接在后复位件55与后滑移件52的后端之间的弹簧100d。
具体地,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后滑移件52的大部分配合于后弧形滑道511,使得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邻近后复位件55设置,此时后驱动件53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摄像模块1需要转动至后摄状态时,后位件可以断电,后移件在后动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当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或邻近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时,后限位件56通电,后限位件5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后摄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后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后限位件56断电、后复位件55通电,后复位件55可以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使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后滑移件52需要克服后驱动件53的弹性力做功。
当然,后驱动件53、后限位件56和后复位件55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而不限于此。
例如,后驱动件53可以包括后弧形滑道511后端的电磁铁100b和后座体51与后滑移件52之间的弹簧100d,后限位件56和后复位件55可以均为后弧形滑道511中部的电磁铁100b,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弹簧100d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后弧形滑道511后端的电磁铁100b通电并对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动力,使得后滑移件52在上述推动力和弹簧100d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当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或邻近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时,后限位件56通电,后限位件5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后摄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后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后限位件56通电、且后限位件56的通电电流换向,后限位件56可以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排斥力以使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后滑移件52需要克服弹簧100d的弹性力做功。
又例如,后驱动件53为后弧形滑道511后端的电磁铁100b,后复位件55为后座体51与后滑移件52之间的弹簧100d,后限位件56为后弧形滑道511中部的电磁铁100b,当摄像模块1处于初始状态时,后驱动件53通电并对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产生推动力,使得后滑移件52在上述推动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当后滑移件52后端的永久磁铁100a转动至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或邻近后弧形滑道511的中部时,后限位件56通电,后限位件56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吸力以吸附永久磁铁100a,限制后滑移件52继续逆时针转动,此时摄像模块1保持在后摄状态,后复位件55处于拉伸状态;当摄像模块1需要由后摄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时,后限位件56断电、且后驱动件53断电,后复位件55可以对后滑移件52产生拉力以使后滑移件52顺时针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电磁铁100b的运用不限于此,则电磁铁100b在使用过程中,电磁铁100b通电时,不限于只有一种状态,也就是说,电磁铁100b的电流方向可以发生变化,以辅助后滑移件52的运动。
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后推动件54设在后弧形滑道511外且后推动件54包括第三延伸段541和第四延伸段542,第三延伸段541由后滑移件52的前端、沿后滑移件52的径向向外延伸,第四延伸段542由第三延伸段541的延伸末端起、沿着垂直于第散延伸段的方向朝向远离后滑移件52的方向延伸,第四延伸段542的延伸末端可以与摄像模块1相配合以推动摄像模块1转动,且第三延伸段541和第四延伸段542可以均沿直线延伸,使得后推动件54大致形成为L形结构,从而简化了后推动件54的结构,且进一步有利于减小后座体51和后滑移件52的占用空间,避免摄像模块1在转动过程中与后座体51发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指远离弧形的圆心D的方向。
当然,后翻驱动装置5的结构还可以与前翻驱动装置3的结构不同,只需保证后翻驱动装置5可以驱动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向后枢转即可。
可选地,后驱动器42与前驱动器22的结构相同,从而简化了摄像头组件100的设计,降低了摄像头组件100的设计成本,同时方便了摄像头组件100的加工。
例如,后驱动器42可以包括后驱动部件421和后复位部件422,后驱动部件421驱动后转轴41朝向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的位置运动,后复位部件422驱动后转轴41朝向与后端部12脱离配合的位置运动,从而通过后驱动部件421和后复位部件422的配合,保证了后驱动器42可以驱动后转轴41在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在图19和图20的示例中,后转轴41为永久磁铁100a,后驱动部件421包括电磁铁100b,电磁铁100b包括电磁线圈100c,电磁线圈100c通电时,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作用力以推动后转轴41朝向配合位置运动;后复位部件422为弹簧100d,后复位部件422可以水平设置,后复位部件422连接在后驱动部件421与后转轴41之间,则后复位部件422的一端可以与后驱动部件421相连、后复位部件422的另一端可以与后转轴41相连,当后转轴4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后复位部件422可以处于拉伸状态,后转轴41在后复位部件422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力运动至分离位置。
当然,后驱动器42与前驱动器22的结构也可以不相同,只需保证后驱动器42可以驱动后转轴41在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即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的控制方法,摄像头组件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
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采用摄像模块1顶拍时,前翻驱动装置3处于初始状态,后翻驱动装置5处于初始状态,以使摄像模块1保持在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此时前转轴21和后转轴41可以分别与摄像模块1配合,保证摄像模块1的稳定性;当采用摄像模块1前拍时,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脱离配合,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后翻驱动装置5处于初始状态,前翻驱动装置3驱动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当采用摄像模块1后拍时,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前翻驱动装置3处于初始状态,后翻驱动装置5驱动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块1在前摄状态与后摄状态之间切换时,可以通过顶摄状态间接切换,也就是说,如果摄像模块1由前摄状态切换至后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可以先切换至顶摄状态、再切换至后摄状态,或者摄像模块1由后摄状态切换至前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可以先切换至顶摄状态、再切换至前摄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的控制方法,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且使得摄像模块1具有顶拍、前拍和后拍的功能,丰富了摄像头组件100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摄像头组件100的成本,且实现了多个取景方向的像素的一致。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包括设备本体101和摄像头组件100,摄像头组件100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摄像头组件100设在设备本体101上。其中,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手机、iPad、显示器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摄像头组件100,使得电子设备200具有多个拍摄角度,丰富了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14所示,设备本体101的顶壁形成有自上向下凹入的凹槽101a,凹槽101a仅顶壁敞开,即凹槽101a可以具有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壁,摄像模块1嵌设在凹槽101a内。其中,在摄像模块1呈现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的顶面与设备本体101的顶壁平齐,使得电子设备200的外观规整、美观,具有良好的手感,且避免摄像模块1凸出于设备本体101设置时、电子设备100跌落容易碰撞摄像模块1导致摄像模块1损坏,从而起到了保护摄像模块1的作用,同时电子设备200可以实现顶拍功能,丰富了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在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的后端部12转动到凹槽101a的上方且镜头13高于凹槽101a,避免凹槽101a的前侧壁遮挡镜头,保证了镜头13的正常取景、拍摄,实现了摄像模块1的多角度取景,而且避免了在电子设备200的显示屏上开设与镜头13相对的取景口,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200的屏占比,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模块1具有后摄状态时,如果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摄像模块1的前端部11转动至凹槽101a的上方且镜头13高于凹槽101a,避免凹槽101a的后侧壁遮挡镜头,保证了镜头13的正常取景、拍摄,而且通过摄像头组件100即可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前拍和后拍功能,提升了电子设备200的使用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2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摄像头组件100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2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图9、图11-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包括摄像模块1、前轴装置2、前翻驱动装置3、后轴装置4和后翻驱动装置5。摄像模块1包括前端部11、后端部12以及位于前端部11和后端部12之间顶部的镜头13,在前后方向上、镜头13可以位于摄像模块1的中部。
前轴装置2为两个,两个前轴装置2分别设在摄像模块1的左右两侧,每个前轴装置2包括前转轴21和前驱动器22,前转轴21对应于摄像模块1的前端部11设置,且前转轴21适于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使得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时、摄像模块1可以绕前转轴21的轴线转动;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在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
后轴装置4为两个,两个后轴装置4分别设在摄像模块1的左右两侧,每个后轴装置4包括后转轴41和后驱动器42,后转轴41对应于摄像模块1的后端部12设置,且后转轴41适于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使得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时、摄像模块1可以绕后转轴41的轴线转动;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在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
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且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脱离配合时,前翻驱动装置3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端部12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且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时,后翻驱动装置5可驱动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向后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端部11抬起且镜头13朝后取景的后摄状态。
具体地,如图9-图13所示,前转轴21为两个,两个前转轴21对称地设在前端部11的左右侧,每个前转轴21的轴线沿直线延伸,且每个前转轴21分别由一个前驱动器22驱动;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沿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前驱动器22包括驱动部件221和复位部件222,驱动部件221驱动前转轴21朝向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的位置运动,复位部件222驱动前转轴21朝向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的位置运动。其中,前转轴21为永久磁铁100a,驱动部件221包括电磁铁100b,电磁铁100b包括电磁线圈100c,电磁线圈100c通电时,电磁铁100b对永久磁铁100a产生作用力以推动前转轴21朝向配合位置运动,复位部件222为弹簧100d,复位部件222水平设置,复位部件222连接在驱动部件221与前转轴21之间,当前转轴21运动至配合位置时,复位部件222处于拉伸状态,电磁铁100b断电,则前转轴21在复位部件222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力运动至分离位置。
同样,如图11-图13、图19和图20所示,后转轴41为两个,两个后转轴41对称地设在后端部12的左右侧,每个后转轴41的轴线沿直线延伸,且每个后转轴411分别由一个后驱动器42驱动;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沿后转轴4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后驱动器42的结构与前驱动器22的结构相同。
如图6和图7所示,前翻驱动装置3包括座体31、滑移件32、驱动件33、推动件34、复位件35和限位件36,座体31沿弧线延伸且座体31限定出弧形滑道311,弧形滑道311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先向下再向上沿弧线延伸,滑移件32为弧形且滑移件32可滑移地穿设于弧形滑道311,滑移件32的曲率与弧形滑道311的曲率相同,滑移件32对应的圆心角大致为90°,弧形滑道31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以便于驱动件33和复位件35的设置。
具体地,驱动件33为设在滑移件32和座体31之间的弹簧100d,驱动件33用于推动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使得滑移件32从弧形滑道311的后端向上滑出;复位件35设在弧形滑道311的前端,且复位件35为电磁铁100b,复位件35用于推动滑移件32逆时针转动,使得滑移件32向下收回到弧形滑道311内;推动件34设在滑移件32的弧长一端,推动件34的一端与摄像模块1配合,在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推动件34可以随滑移件32顺时针转动以推动摄像模块1朝向前摄状态转动。
限位件36套设在滑移件32外,限位件36设在弧形滑道311的中部,且限位件36为电磁铁100b;当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限位件36限制滑移件32继续顺时针转动,以限制摄像模块1的转动角度,且使摄像模块1保持在前摄状态。
同样,如图2-图4、图14和图15所示,后翻驱动装置5的结构与前翻驱动装置3的结构镜像,则后翻驱动装置5的结构与前翻驱动装置3的结构相同,后翻驱动装置5与前翻驱动装置3可以关于镜头13前后对称布置,且后翻驱动装置5与前翻驱动装置3沿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前转轴21的轴线方向与后转轴4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当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转动时,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即为前转轴21的轴线,当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转动时,摄像模块1的翻转轴线即为后转轴41的轴线。
摄像模块1未使用时,摄像模块1可以处于顶摄状态,此时推动件34位于后端部12的下侧且与后端部12的外周壁止抵,后推动件54位于前端部11的下侧且与前端部11的外周壁止抵。当使用摄像模块1时,用户可以选择拍摄角度,如果需要摄像模块1顶拍,则摄像模块1保持顶摄状态,摄像模块1开始拍摄;如果需要摄像模块1前拍,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枢转配合、且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脱离配合,前翻驱动装置3驱动摄像模块1自顶摄状态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端部12抬起且镜头13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而后摄像模块1开始拍摄,在上述过程中,推动件34与摄像模块1的底面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且推动件34逐渐靠近前端部11;如果需要摄像模块1后拍,后驱动器42驱动后转轴41与后端部12枢转配合、且前驱动器22驱动前转轴21与前端部11脱离配合,后翻驱动装置5驱动摄像模块1自顶摄状态绕后转轴41向后枢转,以使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端部11抬起且镜头13朝后取景的后摄状态,而后摄像模块1开始拍摄,在上述过程中,后推动件54与摄像模块1的底面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且后推动件54逐渐靠近后端部12。
其中,前端部11和后端部12的外周壁均形成为圆弧形壁面,在前翻驱动装置3驱动摄像模块1绕前转轴21向前枢转的过程中,后翻驱动装置5的后推动件54可以与后端部12的外周壁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使得后推动件54不会干涉摄像模块1的正常转动;同样,在后翻驱动装置5驱动摄像模块1绕后转轴41向后枢转的过程中,前翻驱动装置3的推动件34可以与前端部11的外周壁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使得推动件34不会干涉摄像模块1的正常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100,丰富了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保证了电子设备200在不同的取景方向下仍保持像素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
如图1-图4、图14和图15所示,电子设备200包括设备本体101和摄像头组件100,设备本体101的顶壁形成有自上向下凹入的凹槽101a,凹槽101a仅顶壁敞开,即凹槽101a具有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壁,座体31和后座体51固定设于凹槽101a内,使得摄像模块1嵌设在凹槽101a内。其中,在摄像模块1呈现镜头13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的顶面与设备本体101的顶壁平齐;在摄像模块1转动至前摄状态时,摄像模块1的后端部12转动到凹槽101a的上方且镜头13高于凹槽101a,保证了镜头13朝前正常取景、拍摄;在摄像模块1转动至后摄状态,摄像模块1的前端部11转动至凹槽101a的上方且镜头13高于凹槽101a,保证了镜头13朝后正常取景、拍摄。
凹槽101a的壁面上形成有穿孔101b,镜头13通过柔性电路板与电子设备200的主板相连,电磁铁100b与电子设备200的电池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穿设于穿孔101b内,电磁铁100b与电池之间的连接线也穿设于穿孔101b内,使得电子设备200走线布置条理。其中,穿孔101b可以形成在凹槽101a的底壁上,且穿孔101b位于前翻驱动装置3和后翻驱动装置5之间;当然,穿孔101b还可以形成在凹槽101a的其他壁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摄像头组件100,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多个拍摄角度,同时实现了电子设备200的顶拍、前拍和后拍功能,丰富了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成本,便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全面屏显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用于电子设备且包括:
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之间顶部的镜头;
前轴装置,所述前轴装置包括前转轴和前驱动器,所述前转轴适于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在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
前翻驱动装置,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时,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摄像模块绕所述前转轴向前枢转,以使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后端部抬起且所述镜头朝前取景的前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包括:
座体;
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为弧形且设在所述座体上以绕所述弧形的圆心可转动;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顺时针转动;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在所述滑移件的弧长一端,在所述滑移件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摄像模块朝向所述前摄状态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当所述摄像模块呈现所述前摄状态时,如果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所述摄像模块则转动回所述后端部落下且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还包括:
限位件,当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至少限制所述滑移件继续顺时针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限定出弧形滑道,所述滑移件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弧形滑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道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先向下再向上沿弧线延伸,所述弧形滑道的前端设有复位件,所述弧形滑道的中部设有限位件,所述滑移件的前端设有永久磁铁且在所述复位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滑移,所述复位件为电磁铁且用于推动所述滑移件逆时针转动,所述限位件为电磁铁且当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至少限制所述滑移件继续顺时针转动,所述驱动件为连接在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滑移件的所述前端之间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设在所述弧形滑道外且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由所述滑移件的后端、沿所述滑移件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由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末端起、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滑移件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的底面具有滑槽,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沿所述滑槽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沿所述前转轴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器包括:驱动部件和复位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前转轴朝向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的位置运动,所述复位部件驱动所述前转轴朝向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的位置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轴为永久磁铁,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铁,所述复位部件为弹簧,所述复位部件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前转轴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轴为两个且对称地设在所述前端部的两侧,每个所述前转轴分别由一个所述前驱动器驱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
后轴装置,所述后轴装置包括后驱动器和后转轴,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在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和脱离配合的位置之间运动;
后翻驱动装置,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且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时,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摄像模块绕所述后转轴向后枢转,以使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端部抬起且所述镜头朝后取景的后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翻驱动装置的结构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的结构镜像,且所述后翻驱动装置与所述前翻驱动装置沿所述摄像模块的翻转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器与所述前驱动器的结构相同。
16.一种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顶拍时,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以使所述摄像模块保持在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
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前拍时,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脱离配合,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枢转配合,所述后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前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
当采用所述摄像模块后拍时,所述前驱动器驱动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前端部脱离配合,所述后驱动器驱动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后端部枢转配合,所述前翻驱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后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后摄状态。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和
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设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壁形成有自上向下凹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仅顶壁敞开,所述摄像模块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在所述摄像模块呈现所述镜头朝上取景的顶摄状态时,所述摄像模块的顶面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壁平齐,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至所述前摄状态时,所述摄像模块的所述后端部转动到所述凹槽的上方且所述镜头高于所述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2318.3A CN111756881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PCT/CN2020/078195 WO2020192393A1 (zh) | 2019-03-28 | 2020-03-06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US17/059,613 US11284009B2 (en) | 2019-03-28 | 2020-03-06 | Camera assembly, control method of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2318.3A CN111756881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56881A CN111756881A (zh) | 2020-10-09 |
CN111756881B true CN111756881B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260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42318.3A Active CN111756881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84009B2 (zh) |
CN (1) | CN111756881B (zh) |
WO (1) | WO20201923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9215B (zh) * | 2019-04-17 | 2021-08-17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伸出式功能组件、中框组件及终端设备 |
CN112929527A (zh) * | 2021-01-20 | 2021-06-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676648B (zh) * | 2021-08-23 | 2023-08-22 | 南昌逸勤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摄像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3655677A (zh) * | 2021-08-24 | 2021-11-16 | 河源友华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心复位装置及相机马达 |
TWI801983B (zh) * | 2021-08-31 | 2023-05-11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與包括其之電子系統 |
CN114143392B (zh) * | 2021-11-23 | 2024-05-1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撞击力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6614702B (zh) * | 2023-06-14 | 2023-12-12 | 广东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安防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103595A2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otary camera unit |
CN202395840U (zh) * | 2011-10-09 | 2012-08-22 | 孙漪钦 | 一种特殊摄像功能手机 |
CN203984539U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拉伸的摄像头结构 |
CN107995336A (zh) * | 2017-12-12 | 2018-05-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8712541A (zh) * | 2018-07-28 | 2018-10-26 | 贵州维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手机的防尘摄像头 |
CN208434002U (zh) * | 2018-06-22 | 2019-01-25 | 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面屏手机 |
CN208623712U (zh) * | 2018-09-06 | 2019-03-19 | 深圳市心迪宝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置顶摄像头的手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121402T2 (de) * | 2000-10-13 | 2007-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Gerät zum automatischen Stellen des Winkels eines Bildaufnahmegeräts |
US20170034319A1 (en) * | 2015-07-28 | 2017-02-02 | Ieon C. Chenn | Smartphone accessory with camera module |
CN208386716U (zh) | 2017-11-07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
CN207819982U (zh) | 2018-02-01 | 2018-09-04 | 南昌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旋转角度的手机摄像头 |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10242318.3A patent/CN111756881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6 US US17/059,613 patent/US11284009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3-06 WO PCT/CN2020/078195 patent/WO202019239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103595A2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otary camera unit |
CN202395840U (zh) * | 2011-10-09 | 2012-08-22 | 孙漪钦 | 一种特殊摄像功能手机 |
CN203984539U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拉伸的摄像头结构 |
CN107995336A (zh) * | 2017-12-12 | 2018-05-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8434002U (zh) * | 2018-06-22 | 2019-01-25 | 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面屏手机 |
CN108712541A (zh) * | 2018-07-28 | 2018-10-26 | 贵州维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手机的防尘摄像头 |
CN208623712U (zh) * | 2018-09-06 | 2019-03-19 | 深圳市心迪宝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置顶摄像头的手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218900A1 (en) | 2021-07-15 |
US11284009B2 (en) | 2022-03-22 |
WO2020192393A1 (zh) | 2020-10-01 |
CN111756881A (zh) | 2020-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56881B (zh) | 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1835939B (zh) | 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 |
US11500271B2 (en) |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 |
US11619338B2 (en) | Foldable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 |
CN102667611B (zh) | 闪光灯装置及具备该闪光灯装置的摄像装置 | |
CN113950596A (zh) |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 |
CN113014779B (zh) |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
JP2011013641A (ja) | 移動体の移動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 |
US20200149678A1 (en) |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 |
CN111787207A (zh) | 一种具有两方向自由转动的微型摄像头及摄像方法 | |
WO2017186134A1 (zh) | 一种角度可调摄像头及无人机 | |
CN215891625U (zh) |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 |
CN207337039U (zh) | 云台拍摄器 | |
CN101930152B (zh) | 用于盖及摄像装置的开/关机构 | |
CN111140745B (zh) |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 |
JP2008118475A (ja) | クレード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CN217063842U (zh) | 摄像装置及智能终端设备 | |
CN101048298A (zh) | 用于电子器件的显示板驱动机构 | |
CN111090300A (zh) | 具有可滑动屏幕的护眼平板 | |
CN213934355U (zh) | 防抖云台结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 |
CN209881906U (zh) | 一种具有多方位拍摄模组的智能终端设备 | |
CN111684192B (zh) | 手持云台 | |
CN215173734U (zh) | 一种用于云台竖向增稳装置的轴锁机构 | |
CN217714379U (zh) | 云台 | |
JP2018177118A (ja) | 車載用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