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6702B -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46702B CN111746702B CN201910252328.5A CN201910252328A CN111746702B CN 111746702 B CN111746702 B CN 111746702B CN 201910252328 A CN201910252328 A CN 201910252328A CN 111746702 B CN111746702 B CN 1117467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wheel
- steering
- assembly
- connecting piece
- universal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该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基体、摆动件、第一转向轮组件、第二转向轮组件以及操作部,摆动件的中部与安装基体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转向轮组件与摆动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二转向轮组件与摆动件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操作部可转动地与安装基体相连接,通过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分别与摆动件的两端枢转连接,并将摆动件的中部与安装基体可转动地相连接,并使操作部通过万向节组件分别与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相连接,操作操作部以通过万向节组件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分别转动,能够在整体摆动的同时完成转向作业,降低了转向阻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滑板车为了在通过起伏不平的路面时减少颠簸,会在前轮处增加浮动机构,将行走轮与浮动机构相连接,以使滑板车适应不平的路面。
然而,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不利于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机构转向费力以及当前轮单侧遇到障碍时车把容易被剧烈扭转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基体;摆动件,摆动件的中部与安装基体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转向轮组件,第一转向轮组件与摆动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二转向轮组件,第二转向轮组件与摆动件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操作部,操作部与安装基体相转动连接,操作部与万向节组件的输入段相连接,万向节组件的输出段分别与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相连接,以通过转动操作部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并使操作部带动第二转向轮组件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万向节组件的转动中心点位于摆动件与安装基体之间枢转轴的轴线上。
进一步地,的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万向节组件的输出段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向轮组件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与万向节组件的输出段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向轮组件可活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万向节组件的输出段为半环片状结构,半环片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万向节组件的过渡段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半环片状结构的中部形成凸起,凸起朝向万向节组件的过渡段的一侧开设凹槽,输出段通过凹槽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件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万向节组件的过渡段与输入段沿过渡段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过渡段与输出段沿过渡段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转向轮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轮和第三连接件,第一转向轮可转动地与第三连接件相连接,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摆动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二转向轮组件包括第二转向轮和第四连接件,第二转向轮可转动地与第四连接件相连接,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摆动件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四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基体开设有安装孔,操作部包括操作轴和车把,操作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内,车把与操作轴的第一端相连接,操作轴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组件的输入段相连接。
进一步地,操作轴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组件的输入段一体成型设置或可拆卸地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转向结构,转向结构为上述的转向结构。
进一步地,滑板车还包括:滑板,滑板与安装基体相连接;支撑轮,支撑轮与安装基体具有预设距离地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分别与摆动件的两端枢转连接,并将摆动件的中部与安装基体可转动地相连接,并使操作部通过万向节组件分别与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相连接,操作操作部以通过万向节组件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分别转动,以完成转向作业,降低了转向阻力,并使第一转向轮组件和第二转向轮组件在通过摆动件进行浮动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完成转向功能,使得单侧转向轮组件遇到障碍时车把不会受到剧烈干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实际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转向机构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转向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滑板车的转向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基体;
20、摆动件;
30、第一转向轮组件;31、第一转向轮;32、第三连接件;
40、第二转向轮组件;41、第二转向轮;42、第四连接件;
50、操作部;
60、万向节组件;61、输入段;62、输出段;63、过渡段;
70、第一连接件;
80、第二连接件;
90、支撑轮;
100、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
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基体10、摆动件20、第一转向轮组件30、第二转向轮组件40以及操作部50,摆动件20的中部与安装基体10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转向轮组件30与摆动件2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二转向轮组件40与摆动件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操作部50可转动地与安装基体10相连接,操作部50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分别与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相连接,以通过转动操作部50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30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并使操作部50带动第二转向轮组件40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通过将摆动件20可转动地与安装基体10相连接,可使第一转向轮组件30、第二转向轮组件40根据不同的路况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以提高转向机构的越障性能,并且在第一转向轮组件30、第二转向轮组件40的摆动过程中仍可以完成转向作业。不同的路况如平路、碎石路、土路等路面,路面可处于平整或不同起伏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与摆动件20的两端枢转连接,并将摆动件20的中部与安装基体10可转动地相连接,并使操作部50通过万向节组件60分别与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相连接,操作操作部50以通过万向节组件60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转动,以完成转向作业,降低了转向阻力,并使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在通过摆动件20进行浮动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完成转向功能,使得单侧转向轮组件遇到障碍时车把不会受到剧烈干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实际安全性能。
如图4和图5所示,万向节组件60的转动中心点位于摆动件20与安装基体10之间枢转轴的轴线上。其中,万向节组件60具有输出段62和输入段61,输出段62和输入段61围绕预设点转动,预设点即为万向节组件60的转动中心点,这样设置便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与摆动件20的摆动角度一致,以提高万向节组件60的稳定性,并降低了转向阻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地,万向节组件60为十字轴式万向节。
如图3和图4所示,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与操作部50相连接,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80,第一连接件70的第一端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件70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向轮组件30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二连接件80的第一端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二连接件80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向轮组件40可活动地相连接。通过转动操作部50带动输入段61转动,再带动输出段62围绕万向节组件60的转动中心点摆动,以通过拉动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80动作,以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转动,降低了转向机构的转向阻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通过十字轴相互连接,转动输入段61能够带动输出段62摆动。十字轴的两个轴的轴线的交点为转动中心点。
如图4至图6所示,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为半环片状结构,半环片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万向节组件60的过渡段63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半环片状结构的中部形成凸起,凸起朝向万向节组件60的过渡段63的一侧开设凹槽,输出段62通过凸起的凹槽的分别与第一连接件7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8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接;当然,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也可以开设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件7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件80的第二端具有第三连接孔,其中,第一连接孔的轴线、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和第三连接孔的轴线同轴。转向机构还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使输出段62摆动以带动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80动作,以使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转动,降低了转向机构的转向阻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70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件80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钝角。这样设置便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在左右摆动时,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单独转向,缩短力臂,提高转向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万向节组件60包括过渡段63,过渡段63与输入段61沿过渡段63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过渡段63与输出段62沿过渡段63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具有角度地设置。优选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互垂直。这样设置便于输入段61通过过渡段63带动输出段62动作,其中,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交点为万向节组件60的转动中心点。
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转向轮组件30包括第一转向轮31和第三连接件32,第一转向轮31可转动地与第三连接件32相连接,第三连接件32的第一端与摆动件2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三连接件32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件7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二转向轮组件40包括第二转向轮41和第四连接件42,第二转向轮41可转动地与第四连接件42相连接,第四连接件42的第一端与摆动件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四连接件42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8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80在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围绕万向节组件60的中心点转动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80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件32和第四连接件42带动第一转向轮31独自转向以及第二转向轮41独自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体10开设有安装孔,操作部50包括操作轴和车把,操作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内,车把与操作轴的第一端相连接,操作轴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操作车把以带动操作轴转动,以使与操作轴相连的万向节组件60带动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轮组件40分别单独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轴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设置便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操作轴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可拆卸地相连接便于生产及降低加工费用。
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导向机构还可以用于滑板车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转向结构,转向结构为上述实施例的转向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滑板车还包括滑板100和支撑轮90,滑板100与安装基体10相连接,支撑轮90与安装基体10具有预设距离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两个导向轮与一个支撑轮90形成稳定的倒三角结构,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体(10);
摆动件(20),所述摆动件(20)的中部与所述安装基体(10)可转动地相连接;
第一转向轮组件(30),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与所述摆动件(2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
第二转向轮组件(40),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与所述摆动件(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操作部(50),所述操作部(50)与所述安装基体(10)相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50)与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和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相连接,以通过转动所述操作部(50)带动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并使所述操作部(50)带动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围绕对应的枢转轴转动;
第一连接件(70),所述第一连接件(70)的第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所述输出段(62)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可活动地相连接;
第二连接件(80),所述第二连接件(80)的第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所述输出段(62)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8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70)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80)上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线同轴;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使所述输出段(62)摆动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0)带动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转向、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80)带动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转动中心点位于所述摆动件(20)与所述安装基体(10)之间枢转轴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出段(62)为半环片状结构,所述半环片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过渡段(63)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半环片状结构的中部形成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过渡段(63)的一侧开设凹槽,所述输出段(62)通过所述凸起的凹槽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8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80)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过渡段(63)与所述输入段(61)沿所述过渡段(63)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过渡段(63)与所述输出段(62)沿所述过渡段(63)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轮组件(30)包括第一转向轮(31)和第三连接件(32),所述第一转向轮(31)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三连接件(32)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2)的第一端与所述摆动件(2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轮组件(40)包括第二转向轮(41)和第四连接件(42),所述第二转向轮(41)可转动地与所述第四连接件(42)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42)的第一端与所述摆动件(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80)的第一端枢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10)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操作部(50)包括操作轴和车把,所述操作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车把与所述操作轴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操作轴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轴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组件(60)的输入段(61)一体成型设置或可拆卸地相连接。
9.一种滑板车,包括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52328.5A CN111746702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PCT/CN2019/119711 WO2020199607A1 (zh) | 2019-03-29 | 2019-11-20 | 行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52328.5A CN111746702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6702A CN111746702A (zh) | 2020-10-09 |
CN111746702B true CN111746702B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266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52328.5A Active CN111746702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46702B (zh) |
WO (1) | WO2020199607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8110U (en) * | 2000-04-24 | 2001-10-01 | Liang Su Man | Steering structure for swing cart |
TW507733U (en) * | 2000-11-24 | 2002-10-21 | Hsuen-Sen Liao |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atilt-turning scooter |
US8696000B1 (en) * | 2013-01-14 | 2014-04-15 | Wang-Chuan Chen | Scooter |
CN205022774U (zh) * | 2015-09-06 | 2016-02-10 | 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童车前轮转向机构 |
CN205916252U (zh) * | 2016-08-22 | 2017-02-01 | 无锡鼎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结构 |
CN108891479A (zh) * | 2018-08-17 | 2018-11-27 | 王为灿 | 一种车用转向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38646Y (zh) * | 2000-07-26 | 2001-07-11 | 梁素满 | 滑板车转向机构 |
US20020167144A1 (en) * | 2001-05-08 | 2002-11-14 | Lee Guang-Gwo |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for kick scooter |
CN102351022A (zh) * | 2011-08-25 | 2012-02-15 | 上海江南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运动滑板车 |
FR3026084B1 (fr) * | 2014-09-23 | 2018-02-16 | Decathlon | Vehicule a colonne de direction inclinee |
-
2019
- 2019-03-29 CN CN201910252328.5A patent/CN111746702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0 WO PCT/CN2019/119711 patent/WO202019960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8110U (en) * | 2000-04-24 | 2001-10-01 | Liang Su Man | Steering structure for swing cart |
TW507733U (en) * | 2000-11-24 | 2002-10-21 | Hsuen-Sen Liao |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atilt-turning scooter |
US8696000B1 (en) * | 2013-01-14 | 2014-04-15 | Wang-Chuan Chen | Scooter |
CN205022774U (zh) * | 2015-09-06 | 2016-02-10 | 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童车前轮转向机构 |
CN205916252U (zh) * | 2016-08-22 | 2017-02-01 | 无锡鼎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结构 |
CN108891479A (zh) * | 2018-08-17 | 2018-11-27 | 王为灿 | 一种车用转向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6702A (zh) | 2020-10-09 |
WO2020199607A1 (zh) | 2020-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S63166610A (ja) | 操舵輪の懸架装置 | |
JP2017518226A (ja) | 車台および振子ゴンドラを備えた乗り物 | |
KR20020044929A (ko) | 캠버 컨트롤 서스펜션 | |
US20110148055A1 (en) | Skateboard truck | |
CN106240726B (zh) | 儿童电动车 | |
CN103381845B (zh) | 转向机构、全向行走底盘及推车 | |
CN111746702B (zh) | 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
CN105172973B (zh) | 转向控制机构 | |
KR20040099443A (ko) | 자동차 모형 | |
JP2010047193A (ja) | 転舵輪用の懸架装置 | |
EP3119667B1 (en) | Articulated vehicle | |
DE3615986C2 (zh) | ||
JP4679290B2 (ja) | 独立懸架式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ステアリングリンケージ構造 | |
JP2010188914A (ja) |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01758869A (zh) | 全挂车 | |
CN112407044B (zh) | 一种高速履带式车辆的阿克曼转向机构 | |
CN209064268U (zh) | 一种儿童三轮车 | |
JPH0655918A (ja) | 操舵輪懸架装置 | |
JP2007320452A (ja) | 車輪の転舵装置 | |
JP7574494B1 (ja) | スケートボード、及び操舵装置 | |
CN210503046U (zh) | 一种滑板车的刹车机构及滑板车 | |
KR20080042365A (ko) | 스케이트 보드 | |
CN208947484U (zh) | 滑板车 | |
CN107499439A (zh) | 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稳定转向结构 | |
KR100331642B1 (ko) | 차량용 스티어링 링키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