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42148A -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2148A
CN111742148A CN201880089719.3A CN201880089719A CN111742148A CN 111742148 A CN111742148 A CN 111742148A CN 201880089719 A CN201880089719 A CN 201880089719A CN 111742148 A CN111742148 A CN 111742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blower
sensor
air
air passag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9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2148B (zh
Inventor
土田和庆
滨崎光将
安达奈穗
鬼桥隆之
野见山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42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2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48Drying by means of hot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6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a sensor is integrated into the pump/motor desig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 for cooling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电动鼓风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定子,与转子相对;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框架,所述框架收容定子,在与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框架的外侧;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框架的内侧;以及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第2风路。

Description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在电动鼓风机的马达使用带传感器的单相马达。带传感器的马达在定子安装有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以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定子的两个齿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89759号公报(参照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马达的驱动时在线圈产生的热使保持传感器的构件变形而可能发生传感器的错位。因此,马达散热性的提高成为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高电动鼓风机中的马达的散热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鼓风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定子,与转子相对;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框架,所述框架收容定子,在与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框架的外侧;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框架的内侧;以及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第2风路。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设置有框架的外侧的第1风路和框架的内侧的第2风路,并且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送入第2风路,所以能够利用在第2风路流动的空气散出在马达产生的热。因此,马达的散热性提高,并且能抑制由保持传感器的构件变形导致的传感器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翼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静翼的叶片的图(A)、表示静翼的侧视图(B)以及表示导风板的图(C)。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一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优选例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实施方式1的马达与框架嵌合后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内的气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的由静翼产生的导风作用的侧视图(A)以及主视图(B)。
图12是表示传感器固定部的强度较低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安装有传感器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4是表示自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卸下了传感器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的第1部分的截面构造的横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的第2部分的截面构造的横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横剖视图(A)以及表示将定子铁心展开后的状态的图(B)。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齿形状的另一例的横剖视图。
图25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的图。
图26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手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电动鼓风机200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的纵剖视图。电动鼓风机200包括具有旋转轴25的马达100、安装于马达100的旋转轴25的一端侧的动翼(风扇)31、与动翼31相邻地配置的静翼32、以及将马达100、动翼31以及静翼32收容起来的壳体30。
以下,将作为旋转轴25的中心轴线的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另外,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上的剖视图称为“纵剖视图”,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剖视图称为“横剖视图”。
马达100是永久磁铁同步马达,是由变频器驱动的单相马达。马达100具有马达框架(也简称为框架)4、固定于马达框架4内的定子1、设置于定子1的内侧的转子2和固定于转子2的中心的旋转轴25。马达100的具体的结构见后述。
马达框架4具有马达收容部(即周壁部)40和形成于马达收容部40的靠动翼31侧的轴承收容部44。马达收容部40以及轴承收容部44均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马达100的定子1嵌合于马达收容部40的内侧。
轴承收容部44的外径比马达收容部40的外径小。在马达收容部40与轴承收容部44之间形成有壁部41。壁部41在这里是沿与轴线C1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壁部41形成有供空气沿轴向通过的孔42。
在轴承收容部44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轴承45(即轴承部)。轴承45的外圈与轴承收容部44的内侧嵌合,旋转轴25被压入于轴承45的内圈。两个轴承45沿轴向空开间隔地配置。也可以在两个轴承45间配置套筒等。旋转轴25自形成于轴承收容部44的孔突出。
图2是表示利用斜流式风扇构成动翼31的例子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动翼31在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锥形状的毂31b的表面具备多个叶片31a。动翼31生成相对于轴向倾斜并且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动翼31并不限定于斜流式风扇,也可以是例如涡轮风扇。
回到图1,静翼32具有圆板状的主板32a、形成于主板32a的靠动翼31侧的第1面321的多个叶片32b和形成于与动翼31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322的多个导风板32c。静翼32由静翼支承部43固定于马达框架4。这里,多个静翼支承部43沿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空开一定间隔地排列。
静翼支承部43可以如图1所示固定于轴承收容部44的端部,也可以延伸至壁部41。另外,也可以在静翼32与马达框架4之间配置以提高整流或强度等为目的的其他构件,并借助该其他构件将静翼32固定于马达框架4。通过由例如粘接或螺钉进行的紧固来固定静翼32。
图3的(A)是表示静翼32的叶片32b的形状以及排列的图。图3的(B)是静翼32的侧视图。图3的(C)是表示静翼32的导风板32c的形状以及排列的图。另外,图3的(A)以及图3的(C)均表示自动翼31侧观察到的形状以及排列。
如图3的(A)、(B)所示,叶片32b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分别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叶片32b形成于第1面321的外周区域,相对于动翼31(图2)位于径向外侧。叶片32b具有对通过动翼3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的作用。
如图3的(B)、(C)所示,导风板32c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分别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导风板32c的倾斜方向与叶片32b的倾斜方向相反。另外,导风板32c延伸至比叶片32b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导风板32c具有使利用叶片32b整流后的气流朝向径向内侧而向马达100侧进行引导的作用。
回到图1,该电动鼓风机200具有利用设置在动翼31与转子2之间的两个轴承45支承旋转轴25的悬臂构造。另外,轴承45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壳体30具有沿动翼31形成的风扇盖34和与动翼31的径向中心部相对的吸入口30a。另外,壳体30具有支承马达框架4的支承部33。这里,以轴线C1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有多个支承部33。壳体30的与风扇盖34相反的一侧开放,成为排出口30b。
电动鼓风机200具有马达框架4的外侧的第1风路P1和马达框架4的内侧的第2风路P2来作为供自吸入口30a流入壳体30内的空气流动的路径(即风路)。在第1风路P1流动后的空气直接自排出口30b排出。而在第2风路P2流动后的空气沿轴向通过马达100。
在马达框架4的内侧的第2风路P2配置有成为风路阻力的定子1以及转子2。因此,风路阻力少的马达框架4的外侧的第1风路P1用作主风路。
第1风路P1的截面积是壳体30与马达框架4之间的空间的截面积(更具体而言是与轴线C1正交的面上的截面积)。第2风路P2的截面积是马达框架4内的空间的截面积,但由于存在定子1以及转子2,因此比第1风路P1的截面积窄。
另外,相对于马达100在与动翼31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马达100的驱动的基板48。基板48利用固定构件49固定于马达框架4或定子1。另外,基板48具备对马达100的传感器7(后述)的引线进行引导的传感器引导部46。
马达100的结构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马达100的剖视图。马达100如上所述,具有转子2和设置为包围转子2的定子1。转子2以轴线C1为中心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用箭头R1表示转子2的旋转方向。
转子2具有旋转轴25和固定于旋转轴25的周围的永久磁铁21、22。永久磁铁21、2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分别构成磁极。永久磁铁21的外周面例如为N极,永久磁铁22的外周面例如为S极,但两者也可以相反。
这里,两个永久磁铁21和两个永久磁铁22沿周向交替地配置。即,转子2具有4个磁极。但转子2的磁极数不限定于4个,只要为两个以上即可。
定子1隔着空气隙设置于转子2的径向外侧。定子1具有定子铁心10、绝缘部14和线圈18。定子铁心10将多个层叠要素沿轴向层叠并利用铆接部101、102、103固定为一体。层叠要素在这里是电磁钢板,板厚为例如0.25mm。
定子铁心10具有包围转子2的轭铁11和沿自轭铁11向转子2去的方向(即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12。齿1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齿12的数量与转子2的磁极数相同,这里为4个。
在定子铁心10中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齿12间形成有狭缝13。在狭缝13内设置有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绝缘部14。线圈18借助绝缘部14缠绕于齿12。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定子铁心10的轭铁11具有圆弧状的多个背轭11a和位于比背轭11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直线状的连结轭铁11b。背轭11a是定子1中位于最径向外侧的部分,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背轭11a的数量与齿12的数量相同,这里为4个。上述的齿12位于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背轭11a之间。背轭11a的外周面与马达框架4(图1)的马达收容部40的内周面嵌合。
连结轭铁11b以连结背轭11a和齿12的方式延伸。这里,连结轭铁11b以随着离开背轭11a而向径向内侧位移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齿12自使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连结轭铁11b连接成V字状的部分(即,轭铁11中位于最径向内侧的部分)朝向转子2延伸。
在背轭11a的周向的中心形成有分割面(分割嵌合部)106。定子铁心10在形成于背轭11a的分割面106分割成各齿12的多个块体即分割铁心17(图5)。这里,定子铁心10分割成4个分割铁心17。
分割面106具有凸部或凹部。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分割铁心17中的一分割铁心17的分割面106的凸部与另一分割铁心17的分割面106的凹部嵌合。
定子铁心10利用铆接部101、102、103固定为一体。铆接部101、102形成于轭铁11,铆接部103形成于齿12。铆接部101、102最好在轭铁11形成于尽量靠近分割面106的位置,即,形成于背轭11a。
在轭铁11的背轭11a的外周侧形成有作为沿轴向较长的槽的固定用凹陷105。在使定子铁心10与马达框架4的马达收容部40(图1)卡合后的状态下,从外周侧按压马达收容部40的一部分而使该部分变形从而与固定用凹陷105嵌合。由此,防止马达框架4内的定子1旋转。另外,也能是不设置固定用凹陷105的结构。
图5是放大表示定子1的一部分的图。齿12具有作为转子2的旋转方向(用箭头R1表示)的下游侧的端缘的第1侧表面部12a和作为上游侧的端缘的第2侧表面部12b。第1侧表面部12a以及第2侧表面部12b均与通过齿12的周向中心(即,周向上的侧表面部12a、12b的中间位置)的径向的直线M平行地延伸。
齿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前端部)相对于直线M具有非对称的形状。特别是,齿12的与转子2相对的前端缘具有位于转子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第1前端缘121和位于上游侧的第2前端缘122。
第1前端缘121沿转子2的外周面呈圆弧状弯曲,第2前端缘122呈直线状延伸。第1前端缘121和第2前端缘122在齿12的周向中心连续。因此,齿12与转子2的距离是在上游侧(距离G2)比在转子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距离G1)大。
另外,在第1前端缘121与第1侧表面部12a之间形成有倾斜部123。在第2前端缘122与第2侧表面部12b之间形成有倾斜部124。倾斜部123、124以两者的间隔越向径向内侧而越宽的方式分别倾斜。但第1侧表面部12a与倾斜部123的交界位于相比第2侧表面部12b与倾斜部124的交界更远离轴线C1的位置。
绝缘部14具有沿着轭铁11的内表面的内壁部141和包围齿12的周围(即侧表面部12a、12b以及轴向两端面)的侧壁部142。通过与定子铁心10一体地成形树脂或者将成形为其他零件的树脂成形体组装于定子铁心10,来形成绝缘部14。
在齿12的前端部的周向两侧设置有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传感器固定部15a设置于第1侧表面部12a侧,传感器固定部15b设置于第2侧表面部12b侧。传感器固定部15a、15b自齿12的前端部分别沿周向突出。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在这里与绝缘部14一体地形成。
具体而言,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以与绝缘部14的侧壁部142相连的方式形成。利用绝缘部14的内壁部141以及侧壁部142和传感器固定部15a(或传感器固定部15b)划分狭缝13内的线圈18的配置区域。
回到图4,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在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齿12之间相互相对。定子1在这里具有4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组合。在定子1的4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中的1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之间保持有用于检测转子2的磁场的传感器7。
图6是用于说明由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形成的保持传感器7的构造的横剖视图。传感器7是利用树脂封装体将霍尔效应元件一体化后得到的,自轴向的一端面引出有引线75(图7)。传感器7为了检测转子2的磁场而配置为与转子2的外周面相对。传感器7在与轴向正交的面内具有梯形形状。具体而言,传感器7具有与转子2相对的相对面71、该相对面71的相反侧的背面74和周向两侧的侧表面72、73。侧表面72、73以两者的间隔越向径向外侧而越宽的方式相互倾斜。
传感器固定部15a、15b沿周向朝向狭缝13内突出。传感器固定部15a具有与传感器7的侧表面72相对的保持部151和与背面74相对的保持部152。同样,传感器固定部15b具有与传感器7的侧表面73相对的保持部161和与背面74相对的保持部162。
传感器7插入于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之间,通过嵌合而固定。利用传感器固定部15a的保持部151、152以及传感器固定部15b的保持部161、162决定传感器7的周向以及径向的位置。
另外,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在这里与绝缘部14一体地形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与绝缘部14形成为分别独立的个体。
图7是表示由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形成的保持传感器7的构造的纵剖视图。在图7中,将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周向设为左右方向。特别是,将相对于齿12的靠基板48侧(图1)设为上方,将该上方的相反侧设为下方。
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均在轴向上具有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第1部分5具有覆盖齿12的轴向端面(在图7中是上表面)的第1端部51和覆盖齿12的侧表面的第1侧部52。第2部分6具有覆盖齿12的轴向端面(在图7中是下表面)的第2端部61和覆盖齿12的侧表面的第2侧部62。
在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任一者,都是第2侧部62的与轴向正交的面处的截面积比第1侧部52的与轴向正交的面处的截面积大(换言之是厚度较厚)。更具体而言,第2侧部62的自齿12在周向上的突出量比第1侧部52的自齿12在周向上的突出量大。
因此,在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1侧部52间形成有供传感器7插入的空间(即插入空间)。插入于该插入空间的传感器7由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各自的第2侧部62的上表面(称为传感器载置面16)保持。传感器7的引线75经过上述的插入空间而被引出,与基板48(图1)相连接。
这样,利用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积不同的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构成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并且在截面积小的第1部分5设置有供传感器7插入的插入空间,所以相比使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厚度在整体上较薄的情况,整体的刚性提高。
图8是表示由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形成的保持传感器7的构造的优选的结构例的纵剖视图。在图8所示的结构例中,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1侧部52从两侧无间隙地夹持传感器7。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2侧部62相互抵接。在该结构例中,可靠地防止传感器7的周向错位。
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分为两部分,即,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但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也可以为一体。即,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只要以传感器7的安装面(即传感器载置面16)为基准具有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积不同的部分即可。
在组装马达100时,将绝缘部14以及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组装于各个分割铁心17(图5)。然后,在将线圈18缠绕于绝缘部14后,将4个分割铁心17相互组合而获得定子1。进一步将传感器7插入于两个齿12间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
图9是表示将上述这样构成的马达100安装于马达框架4(图1)的状态的图。在向马达收容部40安装马达100时,定子1的背轭11a的外周面与马达收容部40的内周面嵌合。定子1具有上述的固定用凹陷105,所以对马达收容部40的与固定用凹陷105相对应的部位施加外力而使该部位凹陷(用附图标记40a表示),与固定用凹陷105卡合。由此,能够防止马达100的周向错位。
作用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的作用。图10是表示电动鼓风机200处的气流的图。在通过向线圈18的通电而使马达100旋转时,旋转轴25旋转,动翼31旋转。当动翼31旋转时,空气自吸入口30a流入壳体30内。
图11是表示静翼32的作用的侧视图(A)以及自动翼31侧观察到的主视图(B)。如图11的(A)以及(B)所示,静翼32的叶片32b对沿动翼31流过来的空气(用实线箭头表示)进行整流,向径向外侧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静翼32的导风板32c如虚线箭头所示向径向内侧对通过了叶片32b的空气进行引导。
因此,如图10中箭头F1所示,通过了静翼32的空气的一部分在马达框架4的外侧的第1风路P1中沿轴向流动。另外,通过了静翼32的空气的另外一部分如箭头F2所示,被静翼32的导风板32c向径向内侧引导,通过孔42而流入马达框架4的内侧,在第2风路P2中沿轴向流动。
流入了马达框架4的内侧的空气通过图9所示的定子1与马达收容部40的间隙19、定子1的各狭缝13的内部以及定子1与转子2的空气隙,沿轴向流动。因此,能够利用空气高效地散出在马达100的驱动时在线圈18产生的热。
在转子2旋转时,利用与转子2的表面的摩擦产生周向的气流,并在各狭缝13内回流,所以在线圈18产生的热易于散出。但是,在如上述那样将传感器7安装于两个齿12之间时,由于该狭缝13被传感器7阻塞,所以在线圈18产生的热易于被困住。
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空气在马达100的狭缝13内沿轴向流动,所以在设置有传感器7的狭缝13处,也能散出在线圈18产生的热。因此,能够防止传感器7随着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热变形而产生的错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利用分割铁心17(图5)的组合来构成定子铁心10,所以相比一体型的铁心,绝缘部14以及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组装作业以及线圈18的绕线作业容易进行。因此,即使在使马达100为小型的情况下,也能高密度地缠绕线圈18,另外能够提高传感器7的位置精度。
另外,在向定子铁心10缠绕线圈18时,有时力作用于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因此,在使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厚度在整体上较薄时,例如如图12所示,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可能变形。对此,通过利用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构成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并使第2部分6较厚(即增大截面积),能够确保刚性,能够防止变形。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马达框架4的外侧的第1风路P1和马达框架4的内侧的第2风路P2,将流入到壳体30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引导到第2风路P2。因此,能够利用在第2风路P2流动的空气,散出在马达100的驱动时在线圈18产生的热。
特别是,在通过传感器7的安装而变得难以散出热的狭缝13处,利用在狭缝13内沿轴向通过的空气也能有效地进行散热。由此,能够防止由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热变形导致的传感器7错位,从而能够提高电动鼓风机200的可靠性。
另外,第1风路P1的截面积比第2风路P2的截面积大,所以能将马达100散热所需量的空气引导到马达框架4内,并将除此以外的空气直接排出而用于送风等用途。
另外,通过在静翼32设置导风板32c,能将在动翼31产生的气流高效地引导到第2风路,能够提高马达100的散热性。
另外,通过在沿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齿12间设置用于保持传感器7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能在与转子2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定位并保持传感器7。特别是,由于传感器固定部15a、15b与绝缘部14(即绕组构件)一体地形成,所以即使是小型的马达100,也能提高传感器7的位置精度。
另外,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在轴向上具有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第1部分5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积比第2部分6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积小,传感器7插入于第1部分5,所以能够确保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整体的刚性,能够防止变形。
变形例.
图1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形成的保持传感器7的构造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自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卸下传感器7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1侧部52(图7)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2侧部62(图7)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如参照图7说明的那样,传感器固定部15a、15b沿轴向具有第1部分5和第2部分6。在本变形例中,第2部分6的第2侧部62(即位于相互邻近的齿12间的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如图13、14所示,作为第2侧部62的上表面的传感器载置面16向比传感器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突出。
如图15所示,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1侧部52与实施方式1的第1侧部52同样。相对于此,如图16所示,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2侧部62向比实施方式1的第2侧部6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突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积进一步增大。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进一步增大了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第2侧部62的截面积,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刚性,防止变形。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200A的纵剖视图。在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200A中,静翼32不具备导风板32c。取而代之地,在第1风路P1设置有成为风路阻力(即,使压力损失增加)的风路阻力体36。风路阻力体36作为将利用动翼31流入到壳体30内的空气引导到第2风路P2的导风构件而发挥作用。
风路阻力体36固定于马达框架4的外周面,在与壳体30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风路阻力体36只要成为对在第1风路P1流动的空气的阻力即可。但最好是多孔体,以将气流不完全地切断。另外,在利用海绵那样的多孔性的弹性体构成风路阻力体36时,能将风路阻力体36缠绕于马达框架4的外周面地进行固定,所以容易进行组装。因此,作为风路阻力体36,例如最好使用隔音材料。
当通过马达100的驱动而使动翼31旋转时,空气自吸入口30a流入壳体30内。由于在第1风路P1配置有风路阻力体36,所以通过了静翼32的空气的大部分朝向第2风路P2,通过孔42而流入马达框架4内。由此,空气在马达100内沿轴向通过,散出马达100的热。
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200A除了静翼32不具备导风板32c并且在第1风路P1设置有风路阻力体36以外,其他与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同样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2中,构成为利用第1风路P1的风路阻力体36将流入到壳体30内的空气引导到第2风路P2,所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利用在第2风路P2流动的空气高效地散出在马达100的驱动时在线圈18产生的热。
第1变形例.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200B的纵剖视图。在本第1变形例中,在静翼32加设有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导风板32c。静翼32的导风板32c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将通过了静翼32的叶片32b的空气向径向内侧引导而引导到第2风路P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图17)同样。
在本第1变形例中,流入到壳体30内的空气由静翼32的导风板32c以及第1风路P1的风路阻力体36引导到第2风路P2。因此,在马达框架4的内侧通过的空气增加,能够提高马达100的散热性。
第2变形例.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200C的纵剖视图。在本第2变形例中,由多孔体形成的风路阻力体36配置为阻塞马达框架4的外周面与壳体30的内周面之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200B(图18)同样。
风路阻力体36由多孔体形成,所以空气在风路阻力体36的内部通过。因此,即使将风路阻力体36配置为阻塞马达框架4的外周面与壳体30的内周面之间,第1风路P1也不会被完全切断。
在本第2变形例中,流入到壳体30内的空气也由静翼32的导风板32c以及第1风路P1的风路阻力体36引导到第2风路P2。因此,在马达框架4的内侧通过的空气增加,能够提高马达100的散热性。
另外,在图19中表示了在静翼32设置有导风板32c的例子,但如图17所示,也可以是不在静翼32设置导风板32c的结构。
实施方式3.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20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横剖视图。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100(图4)具有将多个分割铁心17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3的马达具有将利用薄壁部112连结在一起的多个连结式铁心17A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A。
如图20的(A)所示,在定子铁心10A的4个背轭11a中的3个背轭11a形成有分离面111和薄壁部112来代替在实施方式1(图4)中说明的分割面106。分离面111自背轭11a的内周朝向外周延伸,但没有到达背轭11a的外周。在分离面111的终止端与背轭11a的外周之间形成有能变形的薄壁部(即连结部)112。另外,也可以设置铆接部来代替薄壁部112。
另外,在定子铁心10A的4个背轭11a中的1个背轭11a形成有焊接面(即接合面)113。该焊接面113自背轭11a的内周朝向外周延伸,到达背轭11a的外周。
将定子铁心10A中由分离面111以及薄壁部112(或焊接面113)区分的各个块体称为连结式铁心17A。这里,定子铁心10A按照齿12具有4个连结式铁心17A。
图20的(B)是表示将定子铁心10A展开为带状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定子铁心10A通过使薄壁部112变形而能从图20的(A)所示的状态如图20的(B)所示展开为带状。各连结式铁心17A由薄壁部112连结而连成一列。焊接面113位于列的两端。
在马达的组装工序中,在将连结式铁心17A展开为带状后的状态(图20的(B))下,将绝缘部14(含有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组装于连结式铁心17A。然后,在将线圈18缠绕于绝缘部14后,使连结式铁心17A弯曲成环状,对焊接面113进行焊接而获得定子铁心10A。然后,将传感器7安装于两个齿12间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定子铁心10A的其他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铁心10同样。
本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定子铁心10A由连结式铁心17A构成,所以相比一体型的铁心,绝缘部14以及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的组装作业以及线圈18的绕线作业容易进行。因此,即使在使马达100为小型的情况下,也能高密度地缠绕线圈18,还能够提高传感器7的位置精度。
第1变形例.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图20的(A))具有按照齿12将多个连结式铁心17A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A。相对于此,第1变形例的马达具有将分别含有两个齿12的多个分割铁心17B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B。
如图21所示,在定子铁心10B的4个背轭11a中的两个背轭11a设置有在实施方式1(图4)中说明过的分割面106,在其余的两个背轭11a没有设置分割面106。另外,设置有分割面106的背轭11a和没有设置分割面106的背轭11a沿周向交替地配置。
将定子铁心10B中由分割面106区分的各个块体称为分割铁心17B。这里,定子铁心10B具有分别含有两个齿12的两个分割铁心17B。
在马达的组装工序中,向各个分割铁心17B组装绝缘部14(含有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然后,在将线圈18缠绕于绝缘部14后,使两个分割铁心17B相互组合而获得定子铁心10B。然后,将传感器7安装于两个齿12间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定子铁心10B的其他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铁心10同样。在本第1变形例中,也能获得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
第2变形例.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图20的(A))具有将多个连结式铁心17A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A。相对于此,第2变形例的马达具有将分割铁心和连结式铁心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C。
如图22所示,在定子铁心10C的4个背轭11a中的两个背轭11a设置有在实施方式1(图4)中说明过的分割面106,在其余的两个背轭11a设置有在实施方式3(图20)中说明过的分离面111以及薄壁部112。另外,设置有分割面106的背轭11a和设置有分离面111以及薄壁部112的背轭11a沿周向交替地配置。
将定子铁心10C中由分割面106区分的各个块体称为分割铁心17C。这里,定子铁心10B具有分别含有两个齿12的两个分割铁心17C。另外,能够利用薄壁部112将各分割铁心17C在周向中心展开。
在马达的组装工序中,在将各个分割铁心17C展开为带状后的状态下,组装绝缘部14(含有传感器固定部15a、15b)。然后,在将线圈18缠绕于绝缘部14后,使两个分割铁心17C相互组合而获得定子铁心10B。然后,将传感器7安装于两个齿12间的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定子铁心10C的其他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铁心10同样。在本第2变形例中,也能获得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
第3变形例.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图20的(A))具有将多个连结式铁心17A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10A。相对于此,第4变形例的马达具有一体结构的定子铁心10D。
如图23所示,在定子铁心10D没有设置在实施方式1(图4)中说明的分割面106,也没有设置在实施方式3(图20)中说明的分离面111以及薄壁部112。因此,需要在环状的定子铁心10D组装绝缘部14以及传感器固定部15a、15b并进一步缠绕线圈18。定子铁心10D的其他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铁心10同样。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说明了具有4个齿12的定子铁心10~10D,但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即可。另外,说明了定子铁心10~10D的轭铁11具有背轭11a和连结轭铁11b,但也可以是圆环状的轭铁。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说明了齿12具有非对称的形状,但如图24所示,齿12也可以具有对称的形状。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齿12相对于通过该齿12的周向中心的径向的直线M具有对称的形状。
电动吸尘器
接下来,说明应用了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图25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图1)的电动吸尘器300的示意图。
电动吸尘器300包括吸尘器主体301、与吸尘器主体301相连接的管303和与管303的前端部相连接的吸引部304。在吸引部304设置有用于吸引含有尘土的空气的吸引口305。在吸尘器主体301的内部配置有集尘容器302。
在吸尘器主体301的内部配置有电动鼓风机200,该电动鼓风机200自吸引口305将含有尘土的空气吸引到集尘容器302。电动鼓风机200具有例如图1所示的结构。另外,在吸尘器主体301设置有由用户把持的把手部306,在把手部306设置有通断开关等操作部307。
当用户把持把手部306而对操作部307进行操作时,电动鼓风机200进行工作,马达100旋转。当电动鼓风机200工作时,产生吸引风,尘土经由吸引口305以及管303与空气一同被吸引。所吸引的尘土被收纳于集尘容器302。
该电动吸尘器300由于使用了可靠性高的电动鼓风机200,所以能够获得较高的运转效率。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
手干燥装置
接下来,说明应用了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手干燥装置。图26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图1)的手干燥装置500的示意图。
手干燥装置500具有壳体501和固定于壳体501的内部的电动鼓风机200。电动鼓风机200具有例如图1所示的结构。壳体501具有进气口502和送风口503,在送风口503的下侧具有供用户插入手的手插入部504。电动鼓风机200通过产生气流,借助进气口502吸引壳体501的外部的空气,并借助送风口503向手插入部504鼓送空气。
在接通手干燥装置500的电源时,电力被供给到电动鼓风机200,马达100进行驱动。在电动鼓风机200进行驱动的期间内,自进气口502吸引手干燥装置500的外部空气,并自送风口503鼓送该空气。当用户将手插入手插入部504时,能够利用自送风口503鼓送的空气将附着于手的水滴吹跑或使该水滴蒸发。
手干燥装置500由于使用了可靠性高的电动鼓风机200,所以能够获得较高的运转效率。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改良或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2、转子;4、马达框架;5、第1部分;6、第2部分;7、传感器;10、10A、10B、10C、10D、定子铁心;11、轭铁;11a、背轭;11b、连结轭铁;12、齿;12a、第1侧表面部;12b、第2侧表面部;13、狭缝;14、绝缘部;15a、15b、传感器固定部;16、保持面;17、17B、17C、分割铁心;17A、连结式铁心;18、线圈;21、22、永久磁铁;25、旋转轴;30、壳体;30a、吸入口;30b、排出口;31、动翼(风扇);31a、叶片;32、静翼;32a、主板;32b、叶片;32c、导风板(导风构件);33、支承部;34、风扇盖;36、风路阻力体(导风构件);40、周壁部;41、壁部;42、孔;44、轴承收容部;45、轴承;46、传感器引导部;48、基板;51、第1端部;52、第1侧部;61、第2端部;62、第2侧部;71、相对面;72、73、侧表面;74、背面;75、引线;100、马达;105、固定用凹陷;106、分割嵌合部;111、分割面;112、薄壁部(连结部);113、焊接面(接合面);151、152、161、162、抵接部;200、200A、200B、200C、电动鼓风机;300、电动吸尘器;301、吸尘器主体;302、集尘容器;303、管;304、吸引部;305、吸引口;306、把手部;307、操作部;500、手干燥装置;501、壳体;502、进气口;503、送风口;504、手插入部。

Claims (15)

1.一种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电动鼓风机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所述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对;
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
框架,所述框架收容所述定子,在与所述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
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
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内侧;以及
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所述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所述第2风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第1风路的截面积比所述第2风路的截面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动翼与所述框架之间还具备静翼,
所述导风构件是设置于所述静翼的所述框架侧的面的导风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导风构件是设置于所述第1风路的风路阻力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风路阻力体是多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风路阻力体是隔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定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具有多个齿,
在所述多个齿中沿所述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齿之间具有保持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缠绕于所述齿的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齿与所述线圈之间的绕组构件,
所述传感器固定部与所述绕组构件一体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传感器固定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截面积比所述第2部分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截面积小,
在所述第1部分收容有所述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第2部分向比所述传感器靠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传感器固定部自所述周向的两侧夹持地保持所述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转子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围具有多个磁极,
所述定子的所述多个齿的数量与所述转子的所述多个磁极的数量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定子具备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具有在分割面组合在一起的多个块体或利用连结部连结在一起的多个块体。
14.一种电动吸尘器,其中,
所述电动吸尘器包括:
吸引部,所述吸引部具有吸引口;
集尘容器,所述集尘容器收纳尘土;以及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所述电动鼓风机自所述吸引部将含有尘土的空气吸引到所述集尘容器中。
15.一种手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手干燥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以及送风口;以及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所述电动鼓风机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自所述进气口吸引空气,自所述送风口鼓送空气。
CN201880089719.3A 2018-02-28 2018-02-28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Active CN111742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7414 WO2019167155A1 (ja) 2018-02-28 2018-02-28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手乾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2148A true CN111742148A (zh) 2020-10-02
CN111742148B CN111742148B (zh) 2022-02-22

Family

ID=67806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9719.3A Active CN111742148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50762A1 (zh)
EP (1) EP3760877B1 (zh)
JP (2) JP6920535B2 (zh)
CN (1) CN111742148B (zh)
WO (1) WO2019167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3624B (en) * 2017-06-20 2020-04-08 Dyson Technology Ltd A compressor
JP6840243B2 (ja) * 2017-08-04 2021-03-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及び手乾燥装置
WO2019186615A1 (ja) 2018-03-26 2019-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電動機、電気掃除機、及び手乾燥装置
DE112019001947T5 (de) * 2018-04-13 2021-04-29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Tren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von deren zustand
JP7399682B2 (ja) * 2019-10-30 2023-12-18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US12101015B2 (en) * 2022-01-19 2024-09-24 Shenzhen FeiYida Motor Limited Company High-speed mo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2025102534A (ja) * 2023-12-26 2025-07-0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ミニファンモータ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1119Y2 (zh) * 1976-10-25 1981-09-25
JPH06108994A (ja) * 1992-09-25 1994-04-19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送風機
CN1169845A (zh) * 1996-07-09 1998-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吹风机
JP2006104976A (ja) * 2004-10-01 2006-04-20 Toshiba Tec Corp 電動送風機
JP2006299808A (ja) * 2005-04-15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12067659A (ja) * 2010-09-22 2012-04-05 Nidec Sankyo Corp ポンプ装置
WO2016189763A1 (ja) * 2015-05-25 2016-12-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JP2016211533A (ja) * 2015-04-28 2016-12-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WO2017169033A1 (ja) * 2016-03-29 2017-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WO2017175387A1 (ja) * 2016-04-08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電動機、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ホール効果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89759A (ja) 1991-03-18 1992-10-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H08196470A (ja) * 1995-01-23 1996-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手乾燥装置
KR100490917B1 (ko) * 2002-11-29 2005-05-19 이방수 핸드 드라이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1119Y2 (zh) * 1976-10-25 1981-09-25
JPH06108994A (ja) * 1992-09-25 1994-04-19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送風機
CN1169845A (zh) * 1996-07-09 1998-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吹风机
JP2006104976A (ja) * 2004-10-01 2006-04-20 Toshiba Tec Corp 電動送風機
JP2006299808A (ja) * 2005-04-15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12067659A (ja) * 2010-09-22 2012-04-05 Nidec Sankyo Corp ポンプ装置
JP2016211533A (ja) * 2015-04-28 2016-12-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WO2016189763A1 (ja) * 2015-05-25 2016-12-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WO2017169033A1 (ja) * 2016-03-29 2017-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WO2017175387A1 (ja) * 2016-04-08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電動機、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ホール効果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70931A (ja) 2021-10-28
US20210050762A1 (en) 2021-02-18
CN111742148B (zh) 2022-02-22
JP6920535B2 (ja) 2021-08-18
EP3760877A1 (en) 2021-01-06
EP3760877A4 (en) 2021-03-03
WO2019167155A1 (ja) 2019-09-06
JP7134309B2 (ja) 2022-09-09
EP3760877B1 (en) 2023-04-05
JPWO2019167155A1 (ja)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34309B2 (ja)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手乾燥装置
CN111886414B (zh) 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及干手装置
JP7118131B2 (ja) モータ、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手乾燥装置
CN107524616B (zh) 电动风机和具有其的电动吸尘器
CN111630751B (zh) 定子、电机、送风机、电动吸尘器及手干燥装置
JP7318208B2 (ja) モータ、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JP6401075B2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108886302A (zh) 定子、电动机、鼓风机、电动吸尘器及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JP2014105706A (ja)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アセンブリ
JPWO2019077716A1 (ja) モータ、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手乾燥装置
CN111648984B (zh) 电动鼓风机以及电动吸尘器
EP3327294A1 (en) Blower device and cleaner
JP6581361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JP2018084152A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110680229B (zh) 电动风机和搭载其的电动吸尘器
EP4130486A1 (en) Electric blower
JP2022148165A (ja) 電動送風機
WO2023162284A1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WO2022209344A1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冷却ファン
JPH09209987A (ja) 電動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