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670A - 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7670A CN111727670A CN201980005915.2A CN201980005915A CN111727670A CN 111727670 A CN111727670 A CN 111727670A CN 201980005915 A CN201980005915 A CN 201980005915A CN 111727670 A CN111727670 A CN 1117276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electronic device
- button
- protrusion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97—Telephone sets adapted to be mounted on a desk or on a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盖,通过该盖可以降低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用于电子装置的盖(1)包括通孔(10),电子装置的按钮插入到通孔(10)中。每个通孔(10)由以下项围绕而成:第一弧形部(11),以预定义点(P1)为中心;第二弧形部(12),被定位为在与盖(1)的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X)上与第一弧形部(11)相对,第二弧形部(12)以点(P1)为中心并且具有与第一弧形部(11)的直径相等的直径;第一突出部(13),形成从第一弧形部(11)的一端和第二弧形部(12)的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于点(P1)向外突出,第二方向(Y)平行于盖(1)的表面并与第一方向(X)正交;以及第二突出部(14),形成从第一弧形部(11)的另一端和第二弧形部(12)的另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于点(P1)向外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普通台式电话为代表的电子装置被配置为使得操作员通过按钮对其进行操作。作为按钮,采用圆形按钮和/或矩形按钮。
此外,如图17A和图17B所示,每个圆形按钮101以其穿过形成在第一盖102中的对应通孔102a和形成在第二盖103中的对应通孔103a的状态设置在电子装置中。此外,以类似的方式,如图18A和图18B所示,每个矩形按钮201以其穿过形成在第一盖202中的对应通孔202a和形成在第二盖203中的对应通孔203a的状态设置在电子装置中。
注意,第一盖102的通孔102a和第二盖103的通孔103a形成为圆形形状,以符合圆形按钮101的形状。此外,第一盖202的通孔202a和第二盖203的通孔203a形成为矩形,以符合矩形按钮201的形状。
注意,图17A和图18A中的每一个示出了按钮、第一盖和第二盖彼此分离的状态,并且图17B和图18B中的每一个示出了按钮已经穿过第一盖和第二盖的通孔的状态。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H2-8988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图17A、图17B、图18A和图18B所示,在普通的第一盖中形成的通孔被形成为与按钮的形状符合的形状。因此,存在需要根据按钮的形状来制备第一盖的问题,因此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旨在实现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电子装置。应当注意,该目的仅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旨在实现的多个目的之一。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其他目的或问题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包括通孔,电子装置的按钮插入到该通孔中,其中,
通孔由以下项围绕而成:
第一弧形部,以预定义点为中心;
第二弧形部,被定位为在与盖的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弧形部相对,第二弧形部以预定义点为中心并且具有与第一弧形部的直径相等的直径;
第一突出部,形成从第一弧形部的一端和第二弧形部的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预定义点向外突出,第二方向与盖的表面平行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第二突出部,形成从第一弧形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弧形部的另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预定义点向外突出。
根据第二方面的电子装置包括:
上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以及
按钮,被配置为插入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通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一种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前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之一的透视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的前视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插入到形成在盖中的通孔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已插入到盖的通孔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之一的透视图;
图9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的前视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插入到形成在盖中的通孔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已插入到盖的通孔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一按钮的台式电话的分解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一按钮的台式电话的装配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二按钮的台式电话的分解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二按钮的台式电话的装配图;
图17A示出了普通圆形按钮、第一盖和第二盖彼此分离的状态;
图17B示出了普通圆形按钮已经穿过形成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通孔的状态;
图18A示出了普通矩形按钮、第一盖和第二盖彼此分离的状态;以及
图18B示出了普通矩形按钮已经穿过形成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通孔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示出的示例实施例。此外,为了使说明清楚,适当地简化了以下描述和附图。
首先,将描述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配置。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透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前视图。
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三维(XYZ)坐标系来阐明说明。注意,X轴(第一方向)平行于盖的表面延伸,并且Y轴(第二方向)平行于盖的表面且沿与X轴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Z轴沿与X轴和Y轴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Z轴正侧是盖的前侧,并且Z轴负侧是盖的后侧。
图1和图2所示的盖1用于诸如台式电话之类的电子装置,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稍后将描述应用了盖1的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盖1包括沿Z轴方向贯通盖1的通孔10。如稍后将描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插入到通孔10中。
具体而言,如沿Z轴方向观察的,每个通孔10由第一弧形部11、第二弧形部12、第一突出部13以及第二突出部14包围而成。此外,每个通孔10具有以盖1中的预定义点P1为中心的点对称形状。
第一弧形部11以预定义点P1为中心并且具有第一直径R1。第二弧形部12被设置为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弧形部11相对。此外,第二弧形部12以预定义点P1为中心并且具有第一直径R1。
第一突出部13形成大致矩形区域,该大致矩形区域从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2的Y轴正侧的端部突出,并且相对于预定义点P1朝向Y轴正侧突出。即,第一突出部13的X轴正侧的部分大致平行于第一突出部13的X轴负侧的部分,并且第一突出部13的Y轴正侧的部分大致正交于第一突出部13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部分。此外,将第一突出部13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部分的Y轴负侧的端部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突出部13的Y轴正侧的部分。
第二突出部14的形状相对于直线与第一突出部13的形状镜面对称,该直线穿过预定义点P1并且平行于X轴而作为对称轴。第二突出部14形成大致矩形区域,该大致矩形区域从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2的Y轴负侧的端部突出并且相对于预定义点P1朝向Y轴负侧突出。
即,第二突出部14的X轴正侧的部分大致平行于第二突出部14的X轴负侧的部分,并且第二突出部14的Y轴负侧的部分大致正交于第二突出部14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部分。此外,将第二突出部14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部分的Y轴正侧的端部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突出部14的Y轴负侧的部分。
如图2所示,盖1的具有上述形状的每个通孔10可以通过连接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2而形成圆形形状(由单点划线表示),并且可以通过连接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而形成矩形形状(由双点划线表示)。因此,无论电子装置的按钮是圆形按钮还是矩形按钮,按钮都可以插入到通孔中。因此,不需要根据按钮的形状来制备盖。因此,提高了盖1的通用性,并且可以降低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
注意,优选地,第一直径R1大致等于预先计划在电子装置中采用的对应圆形按钮的直径。此外,优选地,通过连接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形成的矩形形状与由预先计划在电子装置中采用的对应矩形按钮的外围边缘形成的形状大致相同。这样,可以改善电子装置的外观设计。此外,可以防止或最小化盖1的通孔10和电子装置的按钮之间的间隙的形成。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插入到形成在盖1中的通孔10中的按钮的优选配置。首先,将描述基本形式为圆形按钮的第一按钮。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之一的透视图。图4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的前视图。图5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的侧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插入到形成在盖中的通孔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按钮已插入到盖的通孔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如上所述,图3至图5所示的第一按钮2采用圆形按钮作为其基本形式,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按钮2被形成为围绕第一按钮2的中心轴O1点对称。此外,第一按钮2包括本体部20、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
本体部20具有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大致圆形形状,并且沿Z轴方向延伸。即,本体部20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形状。此外,本体部20具有大致等于第一直径R1的直径,从而其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
第一突出部21从本体部20的Z轴负侧的部分朝向Y轴正侧突出。第一突出部21的外围边缘与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的外围边缘大致相同缘,使得第一突出部21可以插入到第一突出部13中。
即,第一突出部21具有在Z轴方向观察时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沿Z轴方向延伸,以使第一突出部21的形状符合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的形状。换句话说,第一突出部21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柱形状。
因此,第一突出部21的X轴正侧的侧面大致平行于第一突出部21的X轴负侧的侧面,并且第一突出部21的Y轴正侧的侧面大致正交于第一突出部21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侧面。此外,将第一突出部21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侧面的Y轴负侧的端部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突出部21的Y轴正侧的侧面。
第二突出部22从本体部20的Z轴负侧的部分朝向Y轴负侧突出,使得第二突出部22与第一突出部21相对。第二突出部22的外围边缘与盖1的通孔10的第二突出部14的外围边缘大致相同,使得第二突出部22可以插入到第二突出部14中。
即,第二突出部22具有在Z轴方向观察时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沿Z轴方向延伸,以使第二突出部22的形状符合盖1的通孔10的第二突出部14的形状。换句话说,第二突出部22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柱形状。
因此,第二突出部22的X轴正侧的侧面大致平行于第二突出部22的X轴负侧的侧面,并且第二突出部22的Y轴负侧的侧面大致正交于第二突出部22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侧面。此外,将第二突出部22的X轴正侧和X轴负侧的侧面的Y轴正侧的端部连接的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突出部22的Y轴负侧的侧面。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按钮2的形状符合盖1的通孔10的形状,因此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按钮2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即,基本形式为圆形按钮的第一按钮2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
此外,第一按钮2的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分别插入到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中。因此,可以防止异物从盖1的通孔10之中的除了其中插入有第一按钮2的本体部20的部分之外的任何部分进入。
此外,在第一按钮2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的状态下,第一按钮2的外围边缘的大致整个区域被盖1的通孔10的外围边缘限制。因此,可以防止第一按钮2发出咔嗒声。
接下来,将描述基本形式为矩形按钮的第二按钮。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之一的透视图。图9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的前视图。图10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的侧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插入到形成在盖中的通孔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按钮已插入到盖的通孔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如上所述,图8至图10所示的第二按钮3采用矩形按钮作为其基本形式,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具体地,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按钮3被形成为围绕第二按钮3的中心轴O2点对称。此外,第二按钮3包括本体部30、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
本体部30具有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大致矩形形状,并且沿Z轴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本体部30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柱形状。此外,本体部30的Y轴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的外围边缘被形成为与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的外围边缘大致相同,从而本体部30的这两个侧面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中。即,从Z轴方向观察,本体部30的形状符合通过将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连接而形成的矩形形状。
第一突出部31从本体部30的Z轴负侧的部分朝向X轴负侧突出。此外,从Z轴方向观察,第一突出部31的外围边缘与盖1的通孔10的第一弧形部11的外围边缘大致相同,使得第一突出部31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的第一弧形部11中。
即,如图9所示,第一突出部31具有弓形圆柱形状,在该弓形圆柱形状中,弓形突出由以第二按钮3的中心轴O2为中心且具有与第一直径R1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弧形部31a包围而成,并且本体部30的X轴负侧的侧面沿Z轴方向延伸。
第二突出部32从本体部30的Z轴负侧的部分朝向X轴正侧突出,使得第二突出部32与第一突出部31相对。此外,从Z轴方向观察,第二突出部32的外围边缘与盖1的通孔10的第二弧形部12的外围边缘大致相同,使得第二突出部32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的第二弧形部12中。
即,如图9所示,第二突出部32具有弓形圆柱形状,在该弓形圆柱形状中,弓形突出由以第二按钮3的中心轴O2为中心且具有与第一直径R1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弧形部32a包围而成,并且本体部30的X轴正侧的侧面沿Z轴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按钮3的形状符合盖1的通孔10的形状,因此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按钮3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即,基本形式为矩形形状的第二按钮3可以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
此外,第二按钮3的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分别插入到盖1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12中。因此,可以防止异物从盖1的通孔10之中的除了其中插入有第二按钮3的本体部30的部分之外的任何部分进入。
此外,在第二按钮3插入到盖1的通孔10中的状态下,第二按钮3的外围边缘的大致整个区域被盖1的通孔10的外围边缘限制。因此,可以防止第二按钮3发出咔嗒声。
接下来,将描述应用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1的示例。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一按钮的台式电话的分解图。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一按钮的台式电话的装配图。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二按钮的台式电话的分解图。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和第二按钮的台式电话的装配图。
如图13和图15所示,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1可以应用于作为电子装置的示例的台式电话40的盖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台式电话40包括:壳体41,在壳体41中,布置有用于实现台式电话40的功能的电路板等;第一盖42,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1应用于第一盖42的一部分;按钮43;以及电话听筒单元44。注意,由于台式电话40的细节对于本公开不是必需的,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台式电话40中,由于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盖1应用于第一盖42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采用圆形按钮作为台式电话40的按钮43还是采用矩形按钮作为台式电话40的按钮43,都无需改变第一盖42的设计。因此,可以降低作为电子装置的台式电话40的制造成本。
注意,如图13和图15所示,可以适当地使用基本形式为圆形按钮的上述第一按钮2和/或基本形式为矩形按钮的第二按钮3作为按钮43。结果,可以防止异物从第一盖42的通孔10之中的除了其中插入有按钮的本体部的部分之外的任何部分进入。
注意,如图14和图16所示,优选地,台式电话40包括第二盖45,第二盖45覆盖形成在第一盖42中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在第二盖45中,形成了圆形或矩形通孔45a,其形状符合按钮43的Z轴正侧的部分的形状,以使得按钮43的Z轴正侧的部分插入到圆形或矩形通孔45a中。此外,在按钮43的Z轴正侧的端部插入到这些通孔45a中的状态下,第二盖45覆盖形成在第一盖42中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
结果,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形成在第一盖42中的通孔10的第一突出部13和第二突出部14与按钮43的突出部(即,第一按钮2的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或者第二按钮3的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之间的间隙。此外,可以改善台式电话40的外观设计。
尽管以上参考示例实施例说明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以对本公开的配置和细节作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各种修改。
尽管上述示例实施例的盖1应用于台式电话40的第一盖42,但是盖1可以应用于通过使用圆形按钮或矩形按钮进行操作的任何电子装置。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9年1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8372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列表
1 盖(用于电子装置的盖)
10 通孔
11 第一弧形部
12 第二弧形部
13 第一突出部
14 第二突出部
2 第一按钮
20 本体部
21 第一突出部
22 第二突出部
3 第二按钮
30 本体部
31 第一突出部
32 第二突出部
40 台式电话
42 第一盖
43 按钮
45 第二盖
45a 通孔。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包括通孔,所述电子装置的按钮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其中,
所述通孔由以下项围绕而成:
第一弧形部,以预定义点为中心;
第二弧形部,被定位为在与所述盖的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相对,所述第二弧形部以所述预定义点为中心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直径相等的直径;
第一突出部,形成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预定义点向外突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盖的所述表面平行并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第二突出部,形成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另一端突出的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预定义点向外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直径等于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圆形按钮的预定义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矩形按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的预定义外围边缘相同。
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盖;以及
按钮,被配置为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中的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按钮包括:
圆形本体部,具有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直径相等的直径;
第一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第一突出部的外围边缘相同的外围边缘,所述按钮的所述第一突出部是从所述本体部在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表面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部分之一突出的矩形突出;以及
第二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第二突出部的外围边缘相同的外围边缘,所述按钮的所述第二突出部是从所述本体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部分之一突出的矩形突出,使得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按钮包括:
矩形本体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的外围边缘,所述外围边缘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外围边缘相同;
第一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第一弧形部的外围边缘相同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一突出部是弓形突出,所述弓形突出从所述本体部在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表面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部分之一突出;以及
第二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第二弧形部的外围边缘相同的外围边缘,所述第二突出部是从所述本体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部分之一突出的弓形突出,使得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二盖,其中,
所述第二盖具有通孔,所述本体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其他部分插入所述通孔中;以及
所述第二盖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并覆盖所述用于电子装置的盖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08372A JP6669371B1 (ja) | 2019-01-22 | 2019-01-22 | 電子機器のカバー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9-008372 | 2019-01-22 | ||
PCT/JP2019/048954 WO2020153043A1 (ja) | 2019-01-22 | 2019-12-13 | 電子機器のカバー及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7670A true CN111727670A (zh) | 2020-09-29 |
CN111727670B CN111727670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000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5915.2A Active CN111727670B (zh) | 2019-01-22 | 2019-12-13 | 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95426B2 (zh) |
EP (1) | EP3706397B1 (zh) |
JP (1) | JP6669371B1 (zh) |
CN (1) | CN111727670B (zh) |
AU (1) | AU2019369207B2 (zh) |
WO (1) | WO2020153043A1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73609A1 (fr) * | 1995-11-07 | 1997-05-14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 Elément de maintien et de contact et connecteur le comprenant |
JPH11306903A (ja) * | 1998-04-23 | 1999-11-05 | Canon Inc | 操作パネル |
US20050134570A1 (en) * | 2003-12-23 | 2005-06-23 | Andrew Strawn | Personalised phone structure |
US7149559B2 (en) * | 2003-07-11 | 2006-12-12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Replaceable panel device for a handset |
US20070172336A1 (en) * | 2006-01-24 | 2007-07-26 | Yao-Tung Hsu | Mounting button used in display module |
TWM358501U (en) * | 2008-11-12 | 2009-06-01 | Altek Corp | Case structure with keypad |
CN201263263Y (zh) * | 2008-09-28 | 2009-06-24 | 姚国祥 | 一种适合安装多种形状按键的控制器外壳 |
CN201303361Y (zh) * | 2008-11-28 | 2009-09-02 | 高艺 | 多功能电话 |
CN102118927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壳体装配结构 |
JP2012106750A (ja) * | 2010-11-15 | 2012-06-07 | Mitani Valve Co Ltd | 連続作動モード設定機構および、この連続作動モード設定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 |
CN205725872U (zh) * | 2016-03-17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和终端 |
CN206136021U (zh) * | 2016-11-18 | 2017-04-26 | 安徽国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p音频电话终端 |
CN107644751A (zh) * | 2016-07-22 | 2018-01-30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操作单元的组装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70629U (zh) * | 1986-10-29 | 1988-05-12 | ||
JPH0289882U (zh) | 1988-12-28 | 1990-07-17 | ||
JP6979804B2 (ja) | 2017-06-20 | 2021-1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9
- 2019-01-22 JP JP2019008372A patent/JP6669371B1/ja active Active
- 2019-12-13 EP EP19886037.1A patent/EP3706397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3 WO PCT/JP2019/048954 patent/WO2020153043A1/ja unknown
- 2019-12-13 AU AU2019369207A patent/AU20193692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3 CN CN201980005915.2A patent/CN111727670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13 US US16/762,973 patent/US1139542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73609A1 (fr) * | 1995-11-07 | 1997-05-14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 Elément de maintien et de contact et connecteur le comprenant |
JPH11306903A (ja) * | 1998-04-23 | 1999-11-05 | Canon Inc | 操作パネル |
US7149559B2 (en) * | 2003-07-11 | 2006-12-12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Replaceable panel device for a handset |
US20050134570A1 (en) * | 2003-12-23 | 2005-06-23 | Andrew Strawn | Personalised phone structure |
US20070172336A1 (en) * | 2006-01-24 | 2007-07-26 | Yao-Tung Hsu | Mounting button used in display module |
CN201263263Y (zh) * | 2008-09-28 | 2009-06-24 | 姚国祥 | 一种适合安装多种形状按键的控制器外壳 |
TWM358501U (en) * | 2008-11-12 | 2009-06-01 | Altek Corp | Case structure with keypad |
CN201303361Y (zh) * | 2008-11-28 | 2009-09-02 | 高艺 | 多功能电话 |
CN102118927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壳体装配结构 |
JP2012106750A (ja) * | 2010-11-15 | 2012-06-07 | Mitani Valve Co Ltd | 連続作動モード設定機構および、この連続作動モード設定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 |
CN205725872U (zh) * | 2016-03-17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和终端 |
CN107644751A (zh) * | 2016-07-22 | 2018-01-30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操作单元的组装结构 |
CN206136021U (zh) * | 2016-11-18 | 2017-04-26 | 安徽国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p音频电话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潘欣等: "按钮壳体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金属加工》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219447A1 (en) | 2021-07-15 |
WO2020153043A1 (ja) | 2020-07-30 |
JP6669371B1 (ja) | 2020-03-18 |
EP3706397A4 (en) | 2021-06-23 |
US11395426B2 (en) | 2022-07-19 |
JP2020119951A (ja) | 2020-08-06 |
CN111727670B (zh) | 2021-09-03 |
AU2019369207A1 (en) | 2020-08-06 |
EP3706397C0 (en) | 2024-08-07 |
AU2019369207B2 (en) | 2022-12-08 |
EP3706397B1 (en) | 2024-08-07 |
EP3706397A1 (en) | 2020-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040759A1 (en) | Usb socket connector | |
US20140079240A1 (en) | Bluetooth headset | |
CN111727670B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盖和电子装置 | |
CN210007739U (zh) |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A3084415C (en) | Cover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EP1737287A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6948600U (zh) | 一种电声转换器及电子设备 | |
US20150214662A1 (en) | Connector affixation structure | |
JP5976162B1 (ja) |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 |
CN210225892U (zh) | 电子器件固定座和车载充电装置 | |
JP4010285B2 (ja) | ストラップ装着部材の取付構造 | |
US20240204442A1 (en) | Lead block an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 |
JPH0679186U (ja) | カバーの固定構造 | |
CN218300461U (zh) |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无线射频连接器 | |
JP2019128977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19169345A (ja) | 防塵カバー、及びコネクタ | |
JP2025030038A (ja) | 保持具 | |
JP2014093453A (ja) | 電子機器 | |
KR20230027608A (ko) | 엣지 커넥터 | |
JPH10200287A (ja) | シールド構造体 | |
JP4697760B2 (ja) | 電子情報機器 | |
JP2626627B2 (ja) | 携帯電話機の筐体 | |
WO2023204199A1 (ja) | 電子部品、電子部品の端子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6408931B2 (ja) | カラーおよびそのカラーを備える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 |
JP2000223363A (ja) | 電子部品およびこれを実装する配線基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