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20880B -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0880B
CN111720880B CN202010586013.7A CN202010586013A CN111720880B CN 111720880 B CN111720880 B CN 111720880B CN 202010586013 A CN202010586013 A CN 202010586013A CN 111720880 B CN111720880 B CN 111720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cale flat
temperature
bathroo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60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0880A (zh
Inventor
刘恩海
张文芸
李薇
钱英芝
李庆扬
许心恬
武家辉
龚亚军
龚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860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0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0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0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0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0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3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with means for exchanging heat between two or more working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40Solar heat collectors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 sources, e.g. using electrical heating or heat from ambien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50/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50/4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70/00Details of absorbing elements
    • F24S70/20Details of absorb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absorbing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surface treatment for increasing absor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设置便于灵活调用的太阳能辅热系统模块和低温换热系统模块,匹配水温控制、检测系统,监控管内水温,保证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适宜的温度;使用微尺度扁管,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强化对流换热;微尺度扁管在墙体内纵向环绕,减少室内空间占用,传热效果好且造价较低;本发明采用外部增温,提升室内与卫浴间的温度,设置纵向的环形管道,利用淋浴后的热水余热与浴室和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效果好、传热效率高且节能,有效提升人们冬季淋浴、居住的舒适度,促进能源节约。

Description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属于强化换热、采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非采暖地区冬季温度低、湿度大,且天阴多雨、“阴冷感”凸显,一般情况下,在南方的冬季,室内温度普遍较低、使用现有市面上的取暖加热工具由于功率比较大,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浴室内常采用浴霸进行洗浴前的预热升温,占用室内空间大,且受热升温面积不均匀,不能保证人们在洗浴体验方面的舒适度,淋浴热水温度高,在温差环境下淋浴后容易生病。且浴霸在使用时所发出的刺眼的光线会对洗浴时人的眼睛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浴霸功率比较大,超负荷使用时容易引起漏电、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引发安全事故。
针对现有住宅小区高层、户用淋浴的采暖问题,如何结合人体生理、淋浴舒适性特点进行室内温度提升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具有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不同工况下运行稳定、节能、高效的优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换热系统及增温加热模块16,所述增温加热模块16包括: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和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
所述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阀门K1、第一水箱8、第一水泵10、第二水箱12、第二水泵14、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所述第一阀门K1另一端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第一水箱8和第二水箱12内分别设置均与控制柜3相连的第一电加热器9和第二电加热器11;
所述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包括顺次连接的控制柜3、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与第一阀门K1并联的电辅系统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水箱8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柜3相接,第二水箱12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柜3相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的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出水口,另一端与控制柜3相连;
所述低温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盘管21,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通过第三阀门K3与增温加热模块16连接,构成第一低温换热循环支路;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通过第四阀门K4与换热盘管21连接构成第二低温换热循环支路。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21的一端通过第一选择阀20与下水道或低温换热系统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选择阀22与下水道或低温换热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包括并连的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所述第一选择阀20通过第七阀门K7与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连接,通过第九阀门K9 与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的墙壁内安装有微尺度扁管27,所述微尺度扁管27的截面两侧为光板,向外凸起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包括房间控制仪48,及与房间控制仪48相连的加湿仪49。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与第一水箱8采用分体安装,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设置于浴室外部,所述第一水箱8设置在浴室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21的直管处涂有厚度为0.6~0.9mm的直管石墨烯涂层60,所述换热盘管21的弯管处涂有厚度为0.2~0.4mm的弯管石墨烯涂层6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箱12与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3。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的增温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制热模式下,开启第三阀门K3,第一低温换热循环支路导通,控制柜3控制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和/或导通,通过增温加热模块16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从第二水箱12流入安装在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的纵向环流管,实现增温;
完成预热后的水可回流至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对系统进行水冷降温,否则通过第一选择阀20,流入下水道;
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达不到设定温度要求时,选择开启第四阀门K4,第二低温换热循环支路导通,启动换热盘管模块15,通过增温加热模块16的水流经第二选择阀22,通过换热盘管模块15进行加热,第七阀门K7和/或第九阀门K9打开,水流入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或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进行增温;
当不需要对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增温时,第二选择阀22连通下水道。
结合第二方面,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降温,打开第八阀门K8,开启第七阀门K7和/或第九阀门K9,自来水通过第八阀门K8流入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进行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微尺度扁管,强化了传热、大幅度提升换热的效能,节约成本;设置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提升室内的温度,节省电能;采用外部增温,减少了热水器的能耗;增设便于灵活调用的增温加热模块和低温换热系统模块,匹配水温控制、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管内水温,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柜控制管内热水流量、温度,保证适宜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增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微尺度扁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加湿仪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仪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控制仪控制加湿仪的示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房间纵向环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浴室纵向环流示意图;
图10 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系统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1 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直管和弯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第一温度传感器;3.控制柜;4.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5.第二温度传感器;6.第三温度传感器;7.太阳能集热循环泵;8.第一水箱;9.第一电加热器;10.第一水泵;11.第二电加热器;12.第二水箱;13.流量计;14.第二水泵;15.换热盘管模块;16.增温加热模块;17.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9.自来水补水进口;20.第一选择阀;21.换热盘管;22.第二选择阀;23.隔热层;24.透明盖板;25.吸热板;26.外壳;27.微尺度扁管;28.风机;29.换能器;30.箱体;31.水;32.水位控制器;33.雾量指示灯;34.雾量控制器;35.电源指示灯;36.温度控制器;37.电源;38.控制电路;39.第一选择增温模式按钮;40.显示屏;41.第一温度调节;42.第二选择增温模式按钮;43.第二温度调节;44.加湿仪开关按钮;45.雾量控制按钮;46.湿度控制按钮;47.温度检测仪;48.房间控制仪;49.加湿仪;50.房间循环水进口;51.房间循环水出口;52.浴室控制仪;53.浴室循环水进口;54.浴室循环水出口;55.换热盘管出水管;56.换热盘管进水管;57.肋片;58.风扇;59.换热盘管;60.换热盘管直管处涂层;61.换热盘管弯管处涂层;k1.第一阀门;k2.第二阀门;k3.第三阀门;k4.第四阀门;k5.第五阀门;k6.第六阀门;k7.第七阀门;k8.第八阀门;k9.第九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增温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太阳能辅热系统模块包括以下三种运行实施例模式:
实施例1:
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室外阳光充裕、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循环回路水温设定值45℃,且单独依靠住宅纵向环流的淋浴水温达不到加热浴室内空气时、开启。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处热水温度值由第一温度传感器2进行检测,当温度达到系统温度设定值45℃时,直接流入系统纵向环流管内、对住宅浴室内空气进行增温、采暖。然后,经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输送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循环使用。
运行模式具体为:太阳能集热器1单独运行加热热水;在太阳能集热器1中,太阳辐射能被太阳能集热器1吸收,加热热水,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根据第一水箱8水温间歇运行将产生的热水循环至第一水箱8中,通过太阳能板收集的热量经过温度传感器2传入控制柜3,若满足温度>45℃,则水经过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注入第一水箱8;水箱中未达到20℃的水经过循环泵7输送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加热,如此循环。达到温度要求的水通过第六阀门K6,由第一水泵10提供压力流入第二水箱12,之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6再次检测第二水箱12中水的温度,如果满足温度要求,则将第二水箱12中的水通过流量计13及第二水泵14供给用户、直接流入系统纵向环流管内、对住宅浴室内空气进行增温、采暖。
实施例2:
太阳能辅热+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室外阳光不充足、单独依靠住宅纵向环流的淋浴水温达不到加热浴室内空气,且太阳能集热器1不能够把循环水加热至设定值45℃时、开启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即采用管段电加热软带辅热循环水系统,以期提升人们淋浴的舒适性。
运行模式具体为:两种加热系统均可单独工作,且能够根据天气条件互为补充,系统优先采用太阳能集热器1进行工作,若第一温度传感器2测得的温度小于20℃,再开启电辅系统循环回路直至第一水箱8的温度达到20℃为止,其后的循环同实施例1的运行模式,第二阀门k2连通第一水箱8和第二水箱12,第二阀门k2另一端连接控制柜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柜3能够调节第一水箱8和第二水箱12的压力、。
实施例3:
电辅循环系统回路:晚上或连续阴雨天时,且单独依靠住宅纵向环流的淋浴水温达不到加热浴室内空气时、开启。系统用循环水经电辅循环系统管段电加热软带辅热至设定值45℃、由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输送、流入系统纵向环流管内、对住宅浴室内空气进行增温、采暖。
运行模式具体为:电辅循环系统回路单独运行。若遇上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时,太阳能辐射不可再用,则采用电辅循环系统回路加热的方式,开启第一阀门K1注入自来水。待第一水箱8内的水达到水位线后,已加热的水通过第六阀门K6,由第一水泵10提供压力流入第二水箱12。之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6再次检测第二水箱12中水的温度,如果满足温度要求,则将第二水箱12中的水通过流量计13及第二水泵14供给用户、直接流入系统纵向环流管内、对住宅浴室内空气进行增温、采暖。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增温加热模块16以及换热盘管模块15中的换热盘管21。其中浴室内的主环流系统中水的流向主要为纵向环流系统,淋浴洗澡前,开启第三阀门K3,通过增增温加热模块16进行第一次加热的水温保持在43℃左右,第二水箱12中的热水流入安装在浴室及房间墙壁内的纵向环流管,实现洗浴前的预热以及室内增温。完成预热后的水流入第一选择阀20,此时水温在10℃左右,如需要进行浴室降温可回流至环流系统对系统进行水冷降温;若不需要,则流入下水道,完成环流。
当浴室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开启第四阀门K4启动换热盘管模块15,通过增温加热模块16的水流经第二选择阀22,通过控制第二选择阀22选择通过换热盘管模块15进行第二次辅助加热,换热盘管模块15与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通过第五阀门K5连接,之后第七阀门K7、第九阀门K9打开,水流入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对房间或浴室进行预热和增温。在不需要对房间或浴室预热时,第二选择阀22连通下水道,换热盘管中的水流入下水道。
夏季,开启与自来水补水进口19连通的第八阀门K8,随后开启阀门K9,自来水流入房间的环流系统中,对房间进行降温。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示意图,当太阳能集热器1工作时,太阳辐射透过透明盖板24,照射在表面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热板25上,吸热板25吸收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并转换为热能,然后通过吸热板内流体通道中的工作介质将热量吸收,隔热层23减少了吸收的热量向环境以导热的方式散失,外壳26覆盖在隔热层23的外侧。
太阳能集热器1与第一水箱8完全分离,采用分体安装形式。太阳能集热器1布置在浴室窗玻璃外部,第一水箱8设置在浴室窗台内侧空间,解决了高层建筑的用户无法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问题,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微尺度扁管结构示意图,微尺度扁管27是一种强化换热元件,是由相同周长的圆管压制而成,横截面由两个对称直边和两个对称半圆弧组成,直边侧平壁相当于板式换热器的板壁,其管束的传热特性更接近板束传热,圆管被压制成微尺度扁管27后与传统圆管相比,横截面积减小,当量直径降低,在相同流量下速度得以提高,可以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起到强化对流换热的目的。同时微尺度扁管27在墙体内的纵向环绕减少了本系统对室内的空间的占用,可以更好的达到传热效果;并且微尺度扁管27的造价较低。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加湿仪结构示意图,主要针对浴室(带干、湿分离室)的干室(换衣、休息、吹头发等使用的空间)的加湿,仅在冬天干燥天气下开启、以提高淋浴后的舒适感。换能器29与风机28相连,控制电路38、电源37、温度控制器36、电源指示灯35、顺次连接,其中控制电路38另一端与换能器29相连。加湿仪采用超声波方式将水雾化,雾量指示灯33即发光二极管变亮显示,再通过风机28将雾化的水汽吹出壳体,达到加湿空气的效果。水位控制器32检测到箱体30中水31的水位不足时会自动进行补水,通过雾量控制器34调节雾量的大小。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仪结构示意图,在房间和浴室墙壁上安装包含按键与外部LED显示屏40的单片微型计算机(MCU),内部包含新型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对温度调节以及增温模式的转变,通过第一温度调节41、第二温度调节43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可调范围为23~30℃,控温精度优于0.01℃/10min,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通过第一选择增温模式按钮39、第二选择增温模式按钮42改变增温模式,主要针对不同室内温度对系统进行调整,在温度较高时可通过内置节流阀改变流量,减弱或关闭该循环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大大减小了操作的复杂性,普遍适用于各类人群,通过按键与显示屏让调节观测变得方便快捷,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系统采用键盘显示(温度的调节以及模式的转换)、CPU核心调控(采用简单易用的STC89C52单片机,其内部有4KB单元的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而且它的I/O口也足够本发明设计的要求)。其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以及可靠的特点。
如图7所示为控制仪控制加湿仪的结构示意图,在传感器检测到空气湿度后会将其呈现在LED显示屏40上,通过操纵加湿仪开关按钮44开启或者关闭加湿仪,操纵雾量控制按钮45控制雾量的大小进而改善空气湿度,操纵湿度控制按钮46控制温度的高低。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房间纵向环流示意图,在墙壁上安装有房间控制仪48及加湿仪49,加湿仪49仅在冬天干燥天气下开启,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微尺度纵向环流扁管设置在房间墙壁内面,淋浴时所用的热水通过浴室内地漏收集,地漏与设置在墙壁内的微尺度扁管27连接,将热水通过房间循环水进口50送至室内,通过纵向环流的方式与浴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增温,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从房间循环水出口51流出。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浴室纵向环流示意图,微尺度扁管27纵向环流设置在浴室墙壁内面,热水从浴室循环水进口53进入,浴室循环水出口54流出,与地漏相连接形成环流系统。在浴室的墙壁上安装有浴室控制仪52以进行温度调节和增温模式的转换,既可自动调节,也可手动调节。
微尺度扁管27具有微型通道独有的特点,以极高的传递效率运输热水,在保证水温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合理降压,高效、安全的进行运输。经管道运输后的热水经纵向环流系统运输至室内进行增温,采用纵向环流系统后可以使浴室增温变得快捷,不再需要长时间的预热,优化居民的洗浴体验,取缔了耗电较多的浴霸等传统增温系统,同时减少居民洗浴前后的温差,有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
对增温需求不大的夏天,可通过调节MCU减弱或关闭循环系统,防止没有必要的浪费,体现了节能减排的宗旨。采用纵向环流以减少占用面积,有限面积内可达到最大程度的传热效率;此外,扁管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承压性能好,可用于各种热媒。
如图10 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系统结构示意图,当环流系统中的水温达不到用户所需温度时,将启动换热盘管模块15,一方面热流体进入换热盘管21内进一步加热,另一方面在热流体的流动过程中,盘管内的热量通过风扇58与浴室环境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不断释放热量至浴室环境内,并且在肋片57表面涂上石墨烯,进一步加强换热盘管的导热能力,淋浴采暖时,进水温度32℃左右,即可利用大量废热来进行采暖。
试验测试可知:当淋浴采暖约12分钟,进水温度约32℃,即可利用大量废热来进行采暖,具有辐射传热、节能、增强换热效果的特点。
如图11 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直管和弯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淋浴水在经过换热盘管59的盘管弯道处会出现流速过快,换热效果明显减弱,为保证盘管的换热效率,在盘管不同位置涂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涂层,在换热盘管直管处涂层60处涂0.7mm的涂层;在弯管处由于热水流动阻力大、换热效果不明显,故在换热盘管弯管处涂层61处涂有0.3mm的涂层。经试验发现,在涂有石墨烯后,距管口5mm处的水温可达53℃,比原有系统提升近10℃,可大大提升换热效果,节约能源。
试验测试:淋浴采暖约12分钟,进水温度约32℃,即可利用大量废热来进行采暖,具有辐射传热、节能、增强换热效果等特点。有效的利用淋浴后的热水的余热与浴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达到节能效果。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盘管结构示意图,热流体由换热盘管进水管56进入石墨烯盘管内,沿着内部管道流动,最后由换热盘管出水管55流出。并且在肋片57表面涂上石墨烯,增强了肋片57的导热能力,换热量增加。
本发明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设置便于灵活调用的太阳能辅热系统模块和低温换热系统模块,匹配水温控制、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管内水温,使用者可在操作界面上设定所需室内温度,控制管内热水流量大小以保证适宜的温度;采用外部增温,增加室内与卫浴间的温度,保证人们洗浴时的舒适度,减小能耗、节约开支;使用微尺度扁管,不仅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起到强化对流换热的目的,同时微尺度扁管在墙体内的纵向环绕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占用,达到更好传热效果,且造价低;设置纵向的环形的管道,利用淋浴后的热水余热与浴室和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效果好、传热效率高且节能,有效提升提升人们冬季淋浴、居住的舒适性,促进节约能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换热系统及增温加热模块(16),所述增温加热模块(16)包括: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和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
所述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阀门K1、第一水箱(8)、第一水泵(10)、第二水箱(12)、第二水泵(14)、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所述第一阀门K1另一端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第一水箱(8)和第二水箱(12)内分别设置均与控制柜(3)相连的第一电加热器(9)和第二电加热器(11);
所述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包括顺次连接的控制柜(3)、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集热循环泵(7)、与第一阀门K1并联的电辅系统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水箱(8)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柜(3)相接,第二水箱(12)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柜(3)相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水口与控制柜(3)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
所述低温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盘管(21),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通过第三阀门K3与增温加热模块(16)连接,构成第一低温换热循环支路;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通过第四阀门K4与换热盘管(21)连接构成第二低温换热循环支路;
所述换热盘管(21)的一端通过第一选择阀(20)与下水道或低温换热系统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选择阀(22)与下水道或低温换热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包括并连的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所述第一选择阀(20)通过第七阀门K7与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连接,通过第九阀门K9与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的墙壁内安装有微尺度扁管(27),所述微尺度扁管(27)的截面两侧为光板,向外凸起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包括房间控制仪(48),及与房间控制仪(48)相连的加湿仪(4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与第一水箱(8)采用分体安装,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设置于浴室外部,所述第一水箱(8)设置在浴室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21)的直管处涂有厚度为0.6~0.9mm的直管石墨烯涂层(60),所述换热盘管(21)的弯管处涂有厚度为0.2~0.4mm的弯管石墨烯涂层(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12)与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3)。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的增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制热模式下,开启第三阀门K3,第一低温换热循环支路导通,控制柜(3)控制太阳能辅热循环回路和/或电辅系统循环回路导通,通过增温加热模块(16) 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从第二水箱(12)流入安装在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的纵向环流管,实现增温;
完成预热后的水可回流至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对系统进行水冷降温,否则通过第一选择阀(20),流入下水道;
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达不到设定温度要求时,选择开启第四阀门K4,第二低温换热循环支路导通,启动换热盘管模块(15),通过增温加热模块(16)的水流经第二选择阀(22),通过换热盘管模块(15)进行加热,第七阀门K7和/或第九阀门K9打开,水流入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7)和/或房间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18)进行增温;
当不需要对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增温时,第二选择阀(22)连通下水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的增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降温,打开第八阀门K8,开启第七阀门K7和/或第九阀门K9,自来水通过第八阀门K8流入房间和浴室微尺度扁管纵向环流系统(4)进行降温。
CN202010586013.7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Active CN111720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6013.7A CN111720880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6013.7A CN111720880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0880A CN111720880A (zh) 2020-09-29
CN111720880B true CN111720880B (zh) 2021-06-25

Family

ID=7256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6013.7A Active CN111720880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08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46A (zh) * 1994-01-19 1995-07-26 陈乐生 一种利用家用燃气热水器进行采暖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875791U (zh) * 2010-11-30 2011-06-22 罗益龙 采暖与热水分用太阳能换热机组
CN202598666U (zh) * 2012-05-12 2012-12-12 陈科 卫生间地暖节能装置
CN104315588A (zh) * 2014-11-13 2015-01-28 苏州英合伦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太阳能取暖系统
CN204574623U (zh) * 2015-03-20 2015-08-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该微通道换热器的无水地板采暖系统
CN209027121U (zh) * 2018-06-22 2019-06-25 国网冀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联合电能供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0880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2404B (zh) 一种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595967A (zh) 一种离散式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
CN113503598A (zh) 一种主被动相变蓄热集热墙系统
CN205531479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房的降温通风系统
CN201811413U (zh) 一种电磁热交换器
CN111720880B (zh) 一种微尺度扁管淋浴水纵向环流系统及增温方法
CN208365627U (zh) 空气源热泵装配式辐射对流板采暖装置
CN202074611U (zh) 一种节能淋浴取暖机
CN209310301U (zh) 家用无室外机节能减排冷热空调及热水三用机
CN210717913U (zh) 一种围护结构与空调系统
CN104153525B (zh) 微调型被动式太阳能空调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
CN209181256U (zh) 一种储热水箱耦合潜水式吸热器的室内供暖系统
CN2347092Y (zh) 具有热水器功能的家用冷暖空调器
CN207081073U (zh) 一种强迫对流型壁挂可嵌墙式两用暖风机
CN220453788U (zh) 一种预制室内墙体集成导热结构
JP3142486B2 (ja) トイレ用空気調和機
CN207335062U (zh) 被动式住宅环境自适应云控新风系统
CN205560970U (zh) 一种家用热水供应系统
CN109579124A (zh) 一种热风热水地暖三用太阳能采暖系统
CN209279254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冷热联供系统
CN213020107U (zh) 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多功能通风装置
CN212961835U (zh) 一种建筑用暖通节能装置
CN221744308U (zh) 一种带暖风功能的平衡式燃气热水器
CN209386401U (zh) 一种热风热水地暖三用太阳能采暖系统
CN209484837U (zh) 热水器配置终端电热蓄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