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0821A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0821A CN111720821A CN201910217300.8A CN201910217300A CN111720821A CN 111720821 A CN111720821 A CN 111720821A CN 201910217300 A CN201910217300 A CN 201910217300A CN 111720821 A CN111720821 A CN 1117208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inner ring
- fire
- burner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46313 Lame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7/00—Ignition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bur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设置在基座之上的内环火盖,内环火盖包括顶壁以及由该顶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形壁,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所述环形壁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的出火孔;其特征在于:中央混气室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入液口开设在所述顶壁上,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壁上,环形壁于出液口位于出火孔之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内环火盖内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并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环形壁的导流通道,能加快溢液从中央混气室中排出,不影响环形壁出火孔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得火盖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家用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连同点火针、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等元件实现产生火焰、维持火焰等功能,点火针和热电偶主要还是布置于内火盖周围,当溢流液堵住的火孔对应点火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点不着火,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不能维持火焰,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其次,用户在清理内环之后,放回去之时经常会放置错误,内环火盖常规设计中都有点火帽檐,用户由于分不清点火针和热电偶,经常将点火帽檐对着热电偶来放置内环。最后,目前点火处和保火处的火盖结构设计较简单,基本都是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点火孔或者保火孔,这个火孔堵塞或者这个火孔离焰等都会影响点火和保火成功率较低,为此需要对内火盖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
另外,市场上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为了实现对锅底的均匀加热,常在内、外环上的火孔分布做相应的变化,如一专利号为ZL201820258341.2(授权公告号为CN20818634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外环火盖及中心火盖,外环火盖相对内环火盖的内外侧均具有出火孔,其中外环火盖内外侧的出火孔均一对一地对齐设置,一旦溢液在烹饪过程中溢下时能同时堵塞内外两侧的出火孔,为此外环火盖的内外侧的出火孔的布置需要有更好的设计;为此,一专利申请号为CN200410052538.3(公开号为CN178656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体,在火盖体的底面设有气腔,其中,在火盖体的外圆周上设有倾斜面,在倾斜面上沿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火孔,火孔倾斜设置并与气腔相通,且火孔位置的分布是沿垂直方向呈波浪形分布,火孔呈波浪形分布,使燃烧器燃烧时,炉火更均匀,且构成多个层次,呈圆周分布,热效率更高,该火盖的火孔在径向方向作变化,但火孔仅设有一圈,火力仍然不会大。或是与一专利号为ZL201420079377.6(授权公告号为CN203744259U)的中国实用新型《瓦斯燃烧器的瓣形火盖》,该火盖对应于凸出瓣部的火焰能集中对锅具进行加热,而对应于凹陷部的火焰高度较小,位置较低,对应炉架的支撑件,避免炉架的支撑件长期被高温加热。但此种火盖在轴向高度做变化,仅在火盖的外周围具有出火孔,也仍然无法实现大火力,也仍旧没有解决溢液易堵塞出火孔的问题,同样也需要对外环火盖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降低溢液堵塞内环火盖概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溢液进入点火孔、提高点火效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溢液进入保火孔、提高保火效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内环火盖防呆效果好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提高外环火盖加热锅底均匀性的前提下还能降低溢液堵塞出火孔机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
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所述内环火盖包括顶壁以及由该顶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形壁,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所述环形壁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的出火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混气室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进液口开设在所述顶壁上,所述导流通道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出火孔之下。
进一步地为了能有效防止溢液等液状体被烧干形成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的环形腔的底部变黑的现象,所述导流通道的出液口设在所述环形壁上,所述环形壁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的环形存液槽。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内环火盖的环形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所述环形壁对应所述点火针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所述环形壁邻近所述点火孔的位置具有与点火孔相贯通的辅助点火孔。该辅助点火孔具有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具有提高点火孔成功率的作用,即使溢液进入点火孔,也不易发生点不着火的现象,另一方面具有稳焰点火孔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辅助点火孔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点火孔的两侧。即使内环火盖和基座装配时存在晃动,两个辅助点火孔也可以保证用户放置内环火盖没居中时也能成功点火。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点火针相对设置的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点火针位于所述内环火盖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环形壁对应所述热电偶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所述环形壁邻近所述保火孔的位置具有与保火孔相贯通的辅助保火孔。该辅助保火孔具有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具有提高保火孔成功率的作用,能确保热电偶与火苗接触的受热面积,热电偶不仅受热充足,以产生足够的热电动势,另一方面具有稳焰保火孔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辅助保火孔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保火孔的两侧。即使内环火盖和基座装配时存在晃动,两个辅助保火孔也可以保证用户放置内环火盖没居中时也能成功保火。
为了使得内环火盖的防呆效果好,所述内环火盖的环形壁于所述点火孔及辅助点火孔所在的第一壁面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内环火盖的环形壁于所述保火孔及辅助保火孔所在的第二壁面也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并且二者内缩的长度相同。由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相对基座的定位方式对称,点火保火处的火孔布置也一致,无论怎么放置都不影响点火和保火。
为了进一步地减少溢液对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影响,所述内环火盖的环形壁局部沿所述内环火盖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所述点火针和所述热电偶上方的防水檐。
其中导流通道的进液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设置在中央最好,所述导流通道的进液口具有一个并设置在所述顶壁的中央。
更好地,所述顶壁的中央相较顶壁的外周低。为了进入顶壁的溢液等液状体流经顶壁时,从外周流向中央,继而进入位于中央的进液口,使得溢液等液状体更集中地流向导流通道。
为了增加溢液流出内环火盖的速度,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竖向的主流通道以及与该主流通道相连通的水平的至少一个分流通道。优选地,分流通道还可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分流通道沿所述内盖火体的径向方向、自内向外逐渐向外扩张。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中央混气室相连通的内环燃气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能至少局部遮挡所述内环燃气通道的出气端。分流通道还能减缓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进入中央混气室的速度,以使得内环火盖的出火更加稳定。
为了内环燃气通道的出气端也具有一定的减缓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进入中央混气室的速度,所述内环燃气通道的出气端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且所述中央混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端最上部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存液槽包括有内侧周壁和外侧周壁,所述外侧周壁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与所述内侧周壁一起形成存液区域。该外侧周壁还具有导引二次空气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也设置在基座之上,位于内环火盖的外围,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与基座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环状顶壁间隔设有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一顶壁,所述内环壁对应所述第一顶壁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第一外火孔。由于第一外火孔对应第一顶壁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使得溢液落入出火孔对应的第一顶壁,即可快速地将溢液导向远离于第一外火孔的位置。
为了实现外环火盖的出火孔和外火孔内外交错设置,更均匀地分布在锅底底部,所述环状顶壁还包括有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顶壁的第二顶壁,所述第二顶壁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外环壁对应所述第二顶壁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第二外火孔。由于第二外火孔对应第二顶壁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使得溢液落入外火孔对应的第二顶壁,即可快速地将溢液导向远离外火孔的位置,而溢液导出的位置在内环壁上未设有第一外火孔,为此又避免了溢液对第一外火孔的影响,另外第一顶壁和第二顶壁的交错设置还有利于外界二次空气的补给,降低烟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内环火盖内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并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环形壁的导流通道,能加快溢液从中央混气室中排出,不影响环形壁出火孔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得火盖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内环火盖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内环火盖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热电偶对应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点火针对应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设置在基座1之上的内环火盖2,内环火盖2包括顶壁21以及由该顶壁21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形壁22,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3,中央混气室23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导流通道3,导流通道3的进液口32开设在顶壁21上,导流通道3的出液口31位于出火孔227之下,更好地,导流通道3的出液口31开设在环形壁22上,环形壁22于出液口31的下方还设有与出液口31相连通的环形存液槽4,其中导流通道的进液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设置在中央最好,导流通道3的进液口32具有一个并设置在顶壁21的中央。更好地,顶壁21的中央相较顶壁21的外周低,使得进入顶壁21的溢液等液状体流经顶壁21时,从外周流向中央,继而进入位于中央的进液口32,使得溢液等液状体更集中地流向导流通道3。为了增加溢液流出内环火盖2的速度,导流通道3包括竖向的主流通道33以及与该主流通道33相连通的水平的至少一个分流通道34,分流通道34沿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自内向外逐渐向外扩张,优选地,分流通道34还可倾斜设置。在内环火盖2内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并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环形壁22的导流通道3,能加快溢液从中央混气室23中排出,而排出的溢液流入环形存液槽4中,又不影响环形壁22出火孔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得火盖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环形存液槽4包括有内侧周壁41和外侧周壁42,外侧周壁42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与内侧周壁41一起形成存液区域,该外侧周壁42还具有导引二次空气的作用。
其中,为了能有效防止溢液进入点火孔221、提高点火效率,基座1在邻近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的位置还设置有点火针5,环形壁22对应点火针5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21,环形壁22邻近点火孔221的位置具有与点火孔221相贯通的辅助点火孔222,该辅助点火孔222具有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具有提高点火孔221成功率的作用,即使溢液进入点火孔221,也不易发生点不着火的现象,另一方面具有稳焰点火孔221的作用。优选地,辅助点火孔222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点火孔221的两侧,即使内环火盖2和基座1装配时存在晃动,两个辅助点火孔222也可以保证用户放置内环火盖2没居中时也能成功点火。同时,基座1上还设置有与点火针5相对设置的热电偶6,热电偶6与点火针5位于内环火盖2直径方向的两端,环形壁22对应热电偶6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223,环形壁22邻近保火孔223的位置具有与保火孔223相贯通的辅助保火孔224。该辅助保火孔224具有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具有提高保火孔223成功率的作用,能确保热电偶6与火苗接触的受热面积,热电偶6不仅受热充足,以产生足够的热电动势,另一方面具有稳焰保火孔223的作用。优选地,辅助保火孔224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保火孔223的两侧。即使内环火盖2和基座1装配时存在晃动,两个辅助保火孔224也可以保证用户放置内环火盖2没居中时也能成功保火。
为了使得内环火盖2的防呆效果好,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于点火孔221及辅助点火孔222所在的第一壁面225沿所述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于所述保火孔223及辅助保火孔224所在的第二壁面226也沿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并且二者内缩的长度相同。由于第一壁面225和第二壁面226相对基座1的定位方式对称,点火保火处的火孔布置也一致,无论怎么放置都不影响点火和保火。为了进一步地减少溢液对点火针5和热电偶6的影响,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局部沿内环火盖2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点火针5和热电偶6上方的防水檐。基座1具有与中央混气室23相连通的内环燃气通道11,分流通道34能至少局部遮挡内环燃气通道11的出气端111,分流通道34还能减缓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进入中央混气室23的速度,以使得内环火盖2的出火更加稳定。为了内环燃气通道11的出气端111也具有一定的减缓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进入中央混气室23的速度,内环燃气通道11的出气端111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且中央混气室23的截面积大于出气端111最上部的截面积。
具体过程如下,该燃烧器工作时,基座1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补气腔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该二次补气通道流出的二次空气被位于补气腔的环形存液槽4分隔成内外两个独立通道,其中一路二次空气独立地向外环火盖7的外火孔的根部补充二次空气,另一路二次空气独立地向内环火盖2的内火孔补充二次空气。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如图9和10所示,外环火盖7的设置不同,本实施例的外环火盖7,该外环火盖7也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外环火盖7包括有环状顶壁70与自该环状顶壁70的内、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71和外环壁72与基座1形成外环混气室73,环状顶壁21间隔设有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一顶壁211,内环壁71对应第一顶壁211的位置设置有外环混气室73相连通的第一外火孔731。由于第一外火孔731对应第一顶壁211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使得溢液落入出火孔对应的第一顶壁211,即可快速地将溢液导向远离于第一外火孔731的位置。为了实现外环火盖7的出火孔和外火孔内外交错设置,更均匀地分布在锅底底部,环状顶壁70还包括有连接相邻第一顶壁211的第二顶壁212,第二顶壁212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外环壁72对应第二顶壁212的位置设置有与外环混气室73相连通的第二外火孔732,由于第二外火孔732对应第二顶壁212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使得溢液落入外火孔对应的第二顶壁212,即可快速地将溢液导向远离外火孔的位置,而溢液导出的位置在内环壁71上未设有第一外火孔731,为此又避免了溢液对第一外火孔731的影响,另外第一顶壁211和第二顶壁212的交错设置还有利于外界二次空气的补给,降低烟气,同时,第一外火孔731的上侧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一顶壁211,从第一顶壁211引入的二次空气补给给出火孔的端部,有利于第一外火孔731的充分燃烧,另外,由于第一外火孔731对应第一顶壁211为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使得溢液落入第一外火孔731对应的第一顶壁211,即可快速地将溢液导向远离第一外火孔731的位置。另外,在内环火盖2内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并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环形壁22的导流通道3,能加快溢液从中央混气室23中排出,而排出的溢液流入环形存液槽4中,又不影响环形壁22内火孔的出火。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1);
内环火盖(2),设置在基座(1)之上,所述内环火盖(2)包括顶壁(21)以及由该顶壁(21)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形壁(22),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3),所述环形壁(22)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23)的出火孔(227);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混气室(23)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导流通道(3),所述导流通道(3)的进液口(32)开设在所述顶壁(21)上,所述导流通道(3)的出液口(31)位于所述出火孔(227)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的出液口(31)设在所述环形壁(22)上,所述环形壁(22)于所述出液口(31)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出液口(31)相连通的环形存液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邻近所述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5),所述环形壁(22)对应所述点火针(5)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21),所述环形壁(22)邻近所述点火孔(221)的位置具有与点火孔(221)相贯通的辅助点火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点火孔(222)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点火孔(22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有与所述点火针(5)相对设置的热电偶(6),所述热电偶(6)与点火针(5)位于所述内环火盖(2)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环形壁(22)对应所述热电偶(6)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223),所述环形壁(22)邻近所述保火孔(223)的位置具有与保火孔(223)相贯通的辅助保火孔(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保火孔(224)具有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保火孔(223)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于所述点火孔(221)及辅助点火孔(222)所在的第一壁面(225)沿所述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于所述保火孔(223)及辅助保火孔(224)所在的第二壁面(226)也沿所述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并且二者内缩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的环形壁(22)局部沿所述内环火盖(2)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所述点火针(5)和所述热电偶(6)上方的防水檐。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的进液口(32)具有一个并设置在所述顶壁(21)的中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1)的中央相较顶壁(21)的外周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包括竖向的主流通道(33)以及与该主流通道(33)相连通的水平的至少一个分流通道(34),所述进液口(32)对应所述主流通道(3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34)沿所述内环火盖(2)的径向方向、自内向外逐渐向外扩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具有与所述中央混气室(23)相连通的内环燃气通道(11),所述分流通道(34)能至少局部遮挡所述内环燃气通道(11)的出气端(1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燃气通道(11)的出气端(111)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且所述中央混气室(2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端(111)最上部的截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存液槽(4)包括有内侧周壁(41)和外侧周壁(42),所述外侧周壁(42)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与所述内侧周壁(41)一起形成存液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环火盖(7),该外环火盖(7)也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所述外环火盖(7)包括有环状顶壁(70)与自该环状顶壁(70)的内、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71)和外环壁(72)与基座(1)形成外环混气室(73),所述环状顶壁(70)间隔设有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一顶壁(211),所述内环壁(71)对应所述第一顶壁(211)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外环混气室(73)相连通的第一外火孔(7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顶壁(70)还包括有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顶壁(211)的第二顶壁(212),所述第二顶壁(212)自外周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外环壁(72)对应所述第二顶壁(212)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外环混气室(73)相连通的第二外火孔(7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7300.8A CN111720821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7300.8A CN111720821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0821A true CN111720821A (zh) | 2020-09-29 |
CN111720821B CN111720821B (zh) | 2025-02-07 |
Family
ID=7256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17300.8A Active CN111720821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2082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8277A (zh) * | 2020-11-17 | 2021-01-26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CN112856492A (zh) * | 2021-01-15 | 2021-05-2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6066A (zh) * | 2016-07-18 | 2016-12-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烧器的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107339696A (zh) * | 2017-04-26 | 2017-11-1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防堵塞中心火盖及应用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
CN207907235U (zh) * | 2018-01-31 | 2018-09-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器 |
CN210197281U (zh) * | 2019-03-21 | 2020-03-2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2019
- 2019-03-21 CN CN201910217300.8A patent/CN1117208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6066A (zh) * | 2016-07-18 | 2016-12-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烧器的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107339696A (zh) * | 2017-04-26 | 2017-11-1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防堵塞中心火盖及应用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
CN207907235U (zh) * | 2018-01-31 | 2018-09-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器 |
CN210197281U (zh) * | 2019-03-21 | 2020-03-2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8277A (zh) * | 2020-11-17 | 2021-01-26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CN112856492A (zh) * | 2021-01-15 | 2021-05-2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
CN112856492B (zh) * | 2021-01-15 | 2022-04-0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0821B (zh) | 2025-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14556B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210197281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0440246B (zh) | 一种自清洁防堵燃气燃烧器 | |
CN110440259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 |
CN111720821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1372503U (zh) |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 |
CN110360565B (zh) | 一种分体式火盖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10553266B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111256119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01575504U (zh) | 一种在火焰临界处设置点火针的节能炉具 | |
CN11212874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0861098U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108006642B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 |
CN111853783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2377969U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 |
CN101793413A (zh) | 一种在火焰临界处设置点火针的节能炉具 | |
CN105823046B (zh) | 一种内分火器、外分火器和灶具燃烧器 | |
CN212673206U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 |
CN210861099U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208936154U (zh) | 一种聚能燃烧器 | |
CN112013390B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11201339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 |
CN113551227A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 |
CN113531590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172082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