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7730B - 筒管准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筒管准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17730B CN111717730B CN202010185134.0A CN202010185134A CN111717730B CN 111717730 B CN111717730 B CN 111717730B CN 202010185134 A CN202010185134 A CN 202010185134A CN 111717730 B CN111717730 B CN 1117177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bobbin
- brake
- unwinding
- s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6—Preparing supply pack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06—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for making cross-wound pack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管准备方法,通过将纱线尾安置在筒管上的预定叼取位置来准备筒管以用于倒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提供吸气的抽吸机构将纱线尾抽吸向截短机构;借助纱线传感器探测在该截短机构上的纱线尾;通过闭锁机构闭锁该吸气和/将纱线制动器压在该筒管上;截短该纱线尾;将该纱线尾落置在该叼取位置上,为了提供保证在纱线尾截短时只有很少量废纱的筒管准备方法而规定,在抽吸纱线尾之前将该纱线制动器调节至阻断自筒管退绕纱线的保持位置中,并且该纱线制动器伴随吸气提供或在吸气提供之后被一次或多次短暂被调节到放开纱线退绕的退绕位置中直至由该纱线传感器探测到纱线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纱线尾安置在筒管(bobbin)上的预定叼取位置来准备筒管以用于倒筒过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提供吸气的抽吸机构将纱线尾朝向截短机构抽吸,
-借助纱线传感器探测在该截短机构上的纱线尾,
-通过闭锁机构闭锁该吸气,
-截短该纱线尾,和
-将该纱线尾落置在该叼取位置上。
背景技术
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出的筒管为了进一步加工通常在卷绕机上被倒筒成大卷装交叉卷绕筒子。为此,在卷绕机的多个卷绕位置上总是需要自交叉卷绕筒子取回的上纱以及来自喂给筒子的下纱。在喂给筒子更换的情况下,通过相关卷绕位置的卷绕位置计算机来启动工位自身的自动接纱装置。
但是,筒管基本上出于技术原因具有纱线尾堆积,其一般在卷绕机的卷绕位置上无法不用特殊准备措施来应对。因此,筒管在其从纺纱位置到卷绕位置的路程中首先被供应给相应的准备装置,在准备装置中,纱线尾被松解开且准备好用于下次卷绕过程。例如如此进行纱线尾准备,即,在先从筒管中退绕(run off)出且截断的纱线尾按照规定落置在筒管的预定位置上。
卷绕机的筒管准备装置例如由DE19650934B4公开了。要准备好的筒管在抽吸机构处就位在抽吸管旁,其在朝向筒管的一侧具有缝以便吸住并接纳纱线直至落位在筒管尖上。为了帮助叼住纱线尾,使筒管与卷绕方向相反地转动。在抽吸管内设有用于吸气通断的闭锁机构,其与闸板相连,借此可以调节吸气负压的强度。因此,吸气强度例如针对不同的批次可被调节成不同,或者对于蓬松细纱选择比光滑粗纱低的吸气强度。
也已知的是,用于抽吸纱线的抽吸机构不是设置在筒管旁边,而是布置在其上方。为了避免过度的/失控的纱线抽吸,抽吸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其探测成功的纱线吸取。随着在抽吸机构中抓住纱线,使纱线制动器转动向筒管以因此避免从筒管子中进一步抽出纱线。
因此原则上已知的是,纱线尾借助吸嘴自筒管中被吸出,通过传感器来测知其存在,随后通过很多纱线段的切断来截短所述纱线,接着将截短的纱线尾定位在一个叼取位置上例如在筒管内或在筒管子尖处,它在这里在卷绕位置上又可被顺利叼住。
但是已知的筒管准备方法具有以下缺点,因为纱线抽吸相对不可控,在截短纱线尾时出现的废纱线量显得很高。在由于纱线尾退绕速度因吸气流很高而与之前一样出现大量的废纱线之后,使用在用传感器测知在筒管上的纱线尾之后转动的纱线制动器导致了并不令人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筒管准备方法,其保证了在纱线尾截短时只有很少量的废纱线。
本发明通过一种筒管准备方法完成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倒筒用筒管准备方法的特点是,在从筒管吸住纱线尾之前,纱线制动器被移动至阻断自筒管退绕纱线的保持位置,并且纱线制动器伴随吸气提供或在吸气提供之后直至纱线传感器探测发现纱线尾,被一次或多次短暂(briefly)移动向放开纱线退绕的退绕位置。
与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方法不同地,纱线制动器在抽吸纱线尾之前如此落到筒管上,即,在吸气同时或随后影响到筒管时,纱线尾通过纱线制动器保留在筒管上。纱线尾通过抽吸机构移动向截短机构通过将纱线制动器短暂移位向放开纱线退绕的退绕位置来进行,在这里,与吸气无关地通过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的滞留期可确定自筒管抽出的纱线长度。因此,通过短暂或间歇地使纱线制动器移动向退绕位置,可以做到该纱线尾被逐步一段段地供应给截短机构,在这里,通过仅短暂移动向退绕位置,总是保证仅有少量废纱线,从而在探测发现纱线尾情况下仅一小段纱线被截短机构截断并且因此总体上可保持很少的废纱线。
在纱线截短后,该纱线落置在筒管上的叼取位置中,纱线在这里随后可以在倒筒机内被顺利叼获。叼取位置原则上可以是筒管上的任何位置,在这里,纱线尾尤其优选落置在空心的筒管体内或筒管尖上。
对本发明方法重要的是,纱线制动器在吸气提供之前贴靠于筒管,使得该纱线尾的纱线退绕被阻断。为了执行本发明方法,在吸气提供之后或与之同时地进行纱线制动器短暂反复抬离筒管以放过纱线尾,在这里,第一次与吸气提供同时地移动纱线制动器被证明是极其节省能量的。
通过将纱线尾逐步移动向截短机构直至用纱线传感器探测发现纱线尾,在此总是只从筒管抽出纱线尾很短一截,这样做保证了在探测发现纱线尾且随之截短纱线尾之后仅出现少量废纱线。在此,由抽吸机构提供的吸气用于将纱线尾移动向截短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改进方案而规定,作为吸气的补充,纱线尾借助由吹风装置提供的吹风被移动向截短机构。该吹风装置此时例如可以如此对准方向,使得它引导吹风经过空心筒管体或在筒管侧旁经过,因此作为抽吸机构的补充地将纱线尾移动向截短机构。吹风装置的使用尤其保证该纱线尾在筒管准备范围内自筒管脱离并被可靠地一直输送入该截短机构。在纱线传感器探测发现纱线尾之后,与由闭锁机构闭锁吸气相似地进行所供应的吹送空气的停止,从而被截短的纱线尾可以被回送向筒管。根据一个改进方案,吹风装置的作用方向为此被倒转,即,纱线尾于是通过抽吸的吹风装置被引导入空心的筒管体。
通过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确定了此时分别从筒管退绕出的纱线的长度。总是仅短暂地将纱线制动器从保持位置移动到退绕位置在此保证了总是仅有一短截纱线从筒管退绕出且被移动向截短机构,从而保证了在纱线传感器探测发现纱线尾的情况下截断一个很短的纱线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而规定,该纱线制动器从保持位置被调节至退绕位置达到1毫秒至100毫秒、优选3毫秒至60毫秒、尤其最好5毫秒至30毫秒。用于可变调节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的可能性容许该方法最佳适配于各自的纱线类型和筒管类型。仅在1至5毫秒范围内短暂地将纱线制动器调节至退绕位置尤其高度保证了仅有少量废纱线。但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延长退绕位置持续时间而因减少要被纱线制动器占据的退绕位置的数量来加速所述方法,于是伴随或许仅略多一些的废纱线地更快速地提供准备好的筒管。因此,可改变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的可能性补充提高了方法的灵活性。
在一个简单设计中,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的调节通过适当的要由使用者操作的可借此确定滞留期的机构进行。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而规定,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通过与纱线制动器相连的控制装置来确定,该控制装置获知在截短机构上探测发现纱线尾之前的纱线制动器退绕位置数量。提供在纱线传感器测知纱线尾之前获知纱线制动器退绕位置数量的可能性的控制装置的使用允许或许实现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的延长,由此可以获得过程优化。因此,例如针对该控制装置获知在截短机构上探测发现纱线尾之前有大量纱线制动器退绕位置的情况,可以通过该控制装置完成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上的滞留期的延长,由此获得方法期间的缩短并且同时出现仅少量废纱线。此时,通过连续测知随即减少的纱线制动器滞留位置数量进行检查,从而能以简单方式完成方法优化。此时使用者可自由选择处于退绕位置的纱线制动器的滞留期,从而能以最佳方式使该方法适配于当前状况。
原则上,滞留期的调节可以人工进行,尤其是在考虑由该控制装置根据一个有利改进方案所获知的在截短机构上探测发现纱线尾之前的纱线制动器退绕位置数量的情况下。
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而规定,该控制装置在一个用于减少纱线制动器的退绕位置数量直至探测发现纱线尾的加工过程优化过程中从预定期间开始自动逐步改变处于退绕位置的纱线制动器的滞留期。根据本发明的这个设计,自动通过该控制装置进行过程优化,此时它逐步调整或优化纱线制动器的滞留期,直至获得必要时由使用者预定的纱线制动器退绕位置数量。该控制装置此时在准备方法期间连续完成在每个已加工筒管之后的滞留期的调适。
为了保证废纱线尽量少的最佳结果,该控制装置以纱线制动器在退绕位置中的预定期间开始利用第一待加工筒管的筒管准备。随后,该控制装置逐步调整从待加工筒管至已加工筒管的滞留期。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而规定,该控制装置在筒管类型和/或安置在筒管上的纱线类型的一次变换之后重复该加工过程优化过程。重复在此是指在筒管类型或筒管上的纱线类型变换之后再次以预定期间开始该过程优化过程,由此可能出现交替的退绕时间。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这个设计保证了,对不同的纱线和筒管类型自动完成重新调适,从而在筒管类型或纱线类型变换时也能保证在筒管准备范围内的仅少量废纱线。
为了优化准备过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而规定,与吸气闭锁同时地,纱线尾被截短。通过本发明的这个设计,该方法以补充方式被优化和加速,在这里,为此例如可以规定闭锁吸气的闭锁闸板与切断机构相连接,从而与吸气闭锁同时地实现纱线尾的截短。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以立体图示出筒管准备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筒管准备装置
2 筒管
3 纱线制动器
4 截短和闭锁机构
5 抽吸机构
6 纱线传感器
7 波纹管
8 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示出筒管准备装置1,在此准备好带有纱线的筒管2以用于倒筒过程,在这里,在此未示出的安置在筒管2上的纱线以其纱线尾通过抽吸机构5被移动向截短和闭锁机构4。
在抽吸机构5的吸气启动之前,使纱线制动器3接触筒管2,使得安置在筒管2上的纱线尾尽管有存在的吸气但被纱线制动器3阻断。纱线制动器3在吸气提供之后或者与此同时地短暂自筒管2从阻断纱线退绕的保持位置移动调节至放开纱线退绕的退绕位置。在纱线制动器3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内,纱线尾被移动向截短和闭锁机构4,其中退绕纱线的长度取决于纱线制动器3在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
将纱线制动器3间歇调节至保持位置(在此该滞留期只有1毫秒到几毫秒)阻止了过长的纱线尾自筒管2被抽出。间歇式进行的仅短暂将纱线制动器3调节至退绕位置造成了纱线被一段段移动调节向截短和闭锁机构4,直到其安放被纱线传感器6识别发现。
随后通过截短和闭锁机构4进行与将纱线尾截短至规定长度同时的吸气闭锁,从而随后可以使规定的纱线尾在筒管2上位移到叼取位置,最好是位移到空心筒管2内。通过仅短暂将纱线制动器3移动到退绕位置而总是仅从筒管2逐段退绕纱线尾防止在纱线截短时的大量废纱线。在筒管2准备之后进行通过承载筒管2的输送装置8使筒管2位移向例如倒筒机。
通过在此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在如图1所示的退绕位置中的纱线制动器3的滞留期可被调节,其中该控制装置在从待加工筒管2至已加工筒管2的过程优化过程范围内完成滞留期调适直至最佳的预定值。结果,同类的筒管2接着利用通过该控制装置被优化的方法被准备好。
筒管类型的或安置在筒管2上的纱线类型的变换导致了,该控制装置重新启动过程优化过程且同时以处于退绕位置的纱线制动器3的最短滞留期开始,且该滞留期从待加工筒管2至已加工筒管2地连续延长,直至一个是方法持续期和废纱之间的优化的预定值。
Claims (8)
1.一种通过将纱线尾安置在筒管上的预定叼取位置来准备所述筒管以用于倒筒过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提供吸气的抽吸机构将所述纱线尾向截短机构抽吸,
-借助纱线传感器探测在所述截短机构上的所述纱线尾,
-通过闭锁机构闭锁所述吸气和/或将纱线制动器定位在所述筒管上,
-截短所述纱线尾,以及
-将所述纱线尾落置在所述叼取位置上,
其特征是,在抽吸所述纱线尾之前将所述纱线制动器(3)调节至阻断从所述筒管(2)退绕所述纱线的保持位置中,并且在提供所述吸气时或在提供所述吸气之后直至由所述纱线传感器(6)探测所述纱线尾,将所述纱线制动器(3)一次或多次短暂调节到放开所述纱线退绕的退绕位置中,通过与所述纱线制动器(3)相连的控制装置来调节所述纱线制动器(3)在所述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所述控制装置获知在所述截短机构(4)处探测所述纱线尾之前的所述纱线制动器(3)的所述退绕位置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借助由吹风装置提供的吹送空气使所述纱线尾向所述截短机构(4)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纱线制动器(3)从所述保持位置被调节至所述退绕位置达1毫秒至100毫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用于减少探测所述纱线尾之前的所述纱线制动器(3)的所述退绕位置的数量的过程优化过程中,所述控制装置从预定持续时间起逐步改变所述纱线制动器(3)在所述退绕位置中的滞留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变换筒管类型和/或变换安置在所述筒管(2)上的纱线类型之后,所述控制装置重复所述过程优化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闭锁所述吸气的同时,将所述纱线尾截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纱线制动器(3)从所述保持位置被调节至所述退绕位置达3毫秒至60毫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纱线制动器(3)从所述保持位置被调节至所述退绕位置达5毫秒至30毫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9107378.2A DE102019107378A1 (de) | 2019-03-22 | 2019-03-22 | Verfahren zur Kopsvorbereitung |
DE102019107378.2 | 2019-03-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7730A CN111717730A (zh) | 2020-09-29 |
CN111717730B true CN111717730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7233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85134.0A Active CN111717730B (zh) | 2019-03-22 | 2020-03-17 | 筒管准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553255B2 (zh) |
CN (1) | CN111717730B (zh) |
DE (1) | DE102019107378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0758A (zh) * | 2007-12-06 | 2009-06-10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操作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头的方法及卷绕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997474B (it) * | 1973-05-04 | 1975-12-30 | Savio Spa | Dispositivo per la ricerca l estrazione ed il posizionamento temporale del bandolo nelle spole |
DE3586248T2 (de) * | 1985-10-15 | 1993-01-28 | Murata Machinery Ltd | Fuehrungsanordnung fuer garnenden. |
JP2820007B2 (ja) * | 1993-11-10 | 1998-11-0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口出し装置 |
US5590845A (en) * | 1993-09-24 | 1997-01-07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Yarn end f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DE19536758A1 (de) * | 1995-10-02 | 1997-04-03 | Schlafhorst & Co W | Vorbereitungseinrichtung für Spinnkopse |
DE19650934B4 (de) * | 1996-12-07 | 2010-04-01 |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 Kopsvorbereitungseinrichtung einer Spulmaschine |
DE102006050219A1 (de) * | 2006-10-25 | 2008-04-30 |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orbereitung eines Spinnkopses für einen Umspulvorgang auf einem Kreuzspulautomat |
JP2009161327A (ja) | 2008-01-09 | 2009-07-23 | Murata Mach Ltd | ビリ防止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 |
JP2009242027A (ja) * | 2008-03-28 | 2009-10-22 | Murata Mach Ltd | ボビンの口出し装置 |
JP2011251815A (ja) * | 2010-06-02 | 2011-12-15 | Murata Machinery Ltd | ボビン搬送システム |
JP2016160010A (ja) * | 2015-02-27 | 2016-09-0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吸引式糸端引出装置及びボビン準備システム |
CN206552979U (zh) * | 2016-10-21 | 2017-10-13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自动络筒机生头机构 |
CN106276419A (zh) * | 2016-10-21 | 2017-01-04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自动络筒机生头机构及生头方法 |
CN108439071A (zh) * | 2018-02-12 | 2018-08-24 |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纱管生头装置及生头方法 |
CN108423496B (zh) * | 2018-05-15 | 2023-08-29 |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吸头拽头装置 |
-
2019
- 2019-03-22 DE DE102019107378.2A patent/DE102019107378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3-17 CN CN202010185134.0A patent/CN111717730B/zh active Active
- 2020-03-18 JP JP2020047655A patent/JP755325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0758A (zh) * | 2007-12-06 | 2009-06-10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操作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头的方法及卷绕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53255B2 (ja) | 2024-09-18 |
DE102019107378A1 (de) | 2020-09-24 |
CN111717730A (zh) | 2020-09-29 |
JP2020152576A (ja) | 2020-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64572B1 (en) | Yarn winding devic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 |
US3295775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ying the winding operation of yarn supply coils on coil winding machines | |
CN103443005B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 |
US8919091B2 (en) |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yarn production on a spinning machine | |
JP7614752B2 (ja) | ケーブル供給装置、ケーブル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ケーブルをケーブル処理機に供給するための方法 | |
EP3009387B1 (en) | Yarn winding device and package decelerating method | |
JP4991482B2 (ja) | 自動綾巻き装置における巻き返し過程のために、紡績装置で形成された紡績コップを準備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装置 | |
JPH026640A (ja) | 紡績運転を迅速に再開する方法と装置 | |
JPH01281261A (ja) | 合糸ワインダー | |
ITMI951884A1 (it) |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avvolgere un filo | |
CN202529656U (zh) | 纱头处理装置、筒管处理装置以及纱线卷取系统 | |
US3059866A (en) | Method and means for readying spinning cops | |
CN111717730B (zh) | 筒管准备方法 | |
CN100436672C (zh) | 气流纺纱机上重新开始组分纱线纺纱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 |
JP2016055985A (ja) | 糸巻取装置 | |
US4634064A (en) | Process for forming a thread-reserve winding | |
CN106868649A (zh) | 用于恢复喷气纺纱机上的纺纱过程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喷气纺纱机 | |
JPS6270178A (ja) | 糸端の口出し装置 | |
JP2019163164A (ja) | 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で糸を自動的に糸継ぎする方法及び繊維機械 | |
CZ2007637A3 (cs) | Obslužné zarízení tryskového doprádacího stroje a zpusoby manipulace s prízí na pracovním míste tryskového doprádacího stroje | |
CN107963512B (zh) |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卷装的旋转停止方法 | |
JPH08175763A (ja) | ワインダの口出しシステム及び口出し装置 | |
US3747862A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readying of spinning cops for unwinding the same | |
JP2016108156A (ja) | 紡績コップを製造しかつさらに処理する方法 | |
CN106672707B (zh) | 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处修正纱线移动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Germany Yubach-Parenberg Patentee after: Lida Automatic Wind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ach-Palen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K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