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5807A -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15807A CN111715807A CN202010422153.0A CN202010422153A CN111715807A CN 111715807 A CN111715807 A CN 111715807A CN 202010422153 A CN202010422153 A CN 202010422153A CN 111715807 A CN111715807 A CN 111715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erial belt
- guide rails
- guide
- detector
- honeycomb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7/00—Making rigid structural elements or units, e.g. honeycomb 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9/0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accumulat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10—Ben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specific articles, e.g. leaf 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20—Storage arrangements; Piling or unpi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28—Associ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therewith
- B21D43/287—Devices for handling sheet or strip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中储料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导轨、移动部、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在每组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部,并且在每组导轨附近设有用于监测移动部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检测模块,每个移动部和每个检测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依次绕设于全部移动部上;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控制相邻移动部相交错滑行。本发明的储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巧妙,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增加了料带的运行轨迹,从而保证位于储料装置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转,有效解决了因后焊接工序而造成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运行不连续的问题,利于提高蜂窝发热体的生产效率,降低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的储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燃烧器作为聚能灶的核心组件,其具有合金蜂窝盘。现有合金蜂窝盘一般是由0.1毫米厚的铁烙铝卷盘制成,这种加工比铁烙铝冲压加工更复杂,如果分成多道工序进行加工,当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之后进行后焊接工序时,会迫使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中断运行,生产效率非常低下,不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还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不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储料装置,其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从而保证位于储料装置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转,提高蜂窝发热体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该储料装置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而且所生产的蜂窝发热体稳定性好。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储料装置,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储料装置,包括并排间隔布置的至少两组导轨、移动部、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在每组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移动部,并且在每组所述导轨附近设有用于监测所述移动部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所述检测模块,每个所述移动部和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依次绕设于全部所述移动部上;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相邻所述移动部相交错滑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所述导轨的长度之和大于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所需的料带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部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料带绕设于所述导向轮上;或者,所述移动部包括导向轮和滑块,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或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绕设于所述导向轮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所述控制模块可根据任一所述检测模块监测到的信号,控制下一组所述导轨上的移动部开始朝与当前所述移动部相交错的方向滑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工位包括第一预设工位和第二预设工位,在每组所述导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预设工位和所述第二预设工位;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预设工位附近,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二预设工位附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同一所述导轨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分别设置于同一所述导轨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向部,在每组所述导轨宽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导轨相对两外侧的料带分别绕设于对应两个所述导向部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向部设置于对应所述导轨同一端的相对两外侧,相邻两组所述导轨共用一个所述导向部。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包括: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用于提供料带以及对料带进行冲压加工;传输装置,用于使料带匀速往前传输;卷盘装置,用于将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焊接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卷盘装置附近,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焊接固定于蜂窝发热体的内装饰圈上,还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外端焊接固定于靠近其的蜂窝发热体盘绕圈上;如上所述的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和所述卷盘装置之间,用于缓冲储存料带;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所述卷盘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和所述储料装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置于所述卷盘装置附近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断料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储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巧妙,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增加了料带的运行轨迹,从而保证位于储料装置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转,有效解决了因后焊接工序而造成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运行不连续的问题,利于提高蜂窝发热体的生产效率,降低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成本;
2、本发明的储料装置,通过在每组导轨附近设有用于监测移动部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检测模块,提高了每个移动部滑行的控制精度,进而利于提升储料装置的控制精度;
3、本发明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而且所生产的蜂窝发热体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包括电性连接和通讯连接,其中通讯连接包括有线通讯连接和无线通讯连接。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之前和之后均需要进行焊接固定,而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之前的焊接固定称为前焊接工序,也就是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焊接固定于蜂窝发热体的内装饰圈上的焊接工序称为前焊接工序;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之后的焊接固定称为后焊接工序,也就是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外端焊接固定于靠近其的蜂窝发热体盘绕圈上的焊接工序称为后焊接工序。
如图1所示,一种储料装置,该储料装置1包括并排间隔布置的至少两组导轨11、移动部12、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在每组导轨11上滑动连接有移动部12,每个移动部12能够沿着对应导轨11长度方向进行上下滑行运动。在每组导轨11附近设有用于监测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检测模块13,每个移动部12和每个所述检测模块13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依次绕设于全部移动部12上;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控制模块控制相邻移动部12相交错滑行。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组导轨11沿着料带前进方向间隔并排布置,即至少两组导轨11由右至左间隔并排布置,并且全部导轨11由右至左进行排序。相交错滑行具体指:当位于第i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滑动至第i组导轨11长度方向的下端(或上端)时,位于第i+1组导轨11(第i+1组导轨11为位于第i组导轨11左侧的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开始朝与第i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滑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行,即朝着第i+1组导轨11长度方向的上端(或下端)滑行,依次类推。
可见,本实施例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巧妙,通过控制相邻移动部12相交错滑行,增加了料带的运行轨迹,使得储料装置1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从而保证位于储料装置1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转,即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对料带进行冲压加工,有效解决了因后焊接工序而造成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运行不连续的问题,利于提高蜂窝发热体的生产效率,降低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在每组导轨11附近设有用于监测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检测模块13,提高了每个移动部12滑行的控制精度,进而利于提升储料装置1的控制精度。
优选地,全部导轨11的长度之和大于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所需的料带长度,即每组导轨11的长度以及导轨11的数量,是根据盘绕形成一个蜂窝发热体所需的料带长度来决定。由此,通过对导轨11的长度和数量进行精准控制,保证所增加的料带运动轨迹,能够更好的满足维持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持续运转的要求,保证供给与冲压装置的运转不受后焊接工序的影响,利于提升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更优选地,导轨11的组数为六组,每组导轨11的长度均相等。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右方的一组导轨11为第一组导轨11,其余导轨11的排列顺序按照料带前进方向(即由右至左)依次递增。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12包括导向轮121和滑块122,导向轮121通过滑块122与导轨11滑动连接,滑块122或导向轮121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绕设于导向轮121上。由此,通过设置导向轮121和滑块122,并且将料带绕设于导向轮121上,对料带起到牵引作用,当导向轮121随着滑块122在导轨11上进行朝上或朝下滑行时,导向轮121能够带动料带随之滑行,从而改变了料带的运动轨迹,达到缓冲储存料带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去滑块122或者将滑块122一体成型设置于导向轮121上,以便于导向轮121直接与导轨11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控制模块可根据任一检测模块13监测到的信号(信号具体指移动部12滑动至对应导轨11的预设工位),控制下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开始朝与当前移动部12(当前移动部12具体指被检测模块13监测到信号的移动部12)相交错的方向滑行。由此,通过控制全部移动部12依次按照一定顺序滑行,提高每个移动部12滑行的控制精度,进而提升储料装置1的控制精度,达到缓冲储存料带的目的,保证位于储料装置1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行,不受后焊接工序的影响。
具体地,预设工位包括第一预设工位101和第二预设工位102,在每组导轨1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即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预设工位101和第二预设工位102,其中位于导轨11上端的第一预设工位101作为移动部12滑行的第一限位,对应的,位于导轨11下端的第二预设工位102作为移动部12滑行的第二限位。检测模块13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第一检测器131设置于对应第一预设工位101附近,用于监测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导轨11的第一预设工位101;第二检测器132设置于对应第二预设工位102附近,用于监测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导轨11的第二预设工位102。由此,通过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实现了实时监测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第一预设工位101或第二预设工位102,进而便于控制模块根据当前所监测到的结果,控制下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1开始滑行以及滑行的方向。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设置于同一导轨11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如此不仅使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的布局更加方便,还有利于提高储料装置1的整齐度,提高整体美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分别设置于同一导轨11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位于第一组导轨11的移动部12,其初始位置设置于第一组导轨11的第一预设工位101和第二预设工位102之间,以使控制模块接收到储存料带指令时,可以第一组导轨11的移动部12朝向第一预设工位101或第二预设工位102滑行。另外,还可以将位于第一组导轨11的移动部12,其初始位置设置于第一组导轨11的第一预设工位101或第二预设工位102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部14,在每组导轨1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分别设有导向部14,位于导轨11相对两外侧的料带分别绕设于对应两个导向部14上,如此,导向部14即对料带起到牵引、导向和定位作用,又可以用于增长料带的运动轨迹,从而进一步提升缓冲储存料带的效果。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导向部14设置于对应导轨11同一端的相对两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导向部14设置于对应导轨11上端并位于对应导轨1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相邻两组导轨11共用一个导向部14,如此在相邻两组导轨11之间可以省去一个导向部14,降低了储料装置1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储料装置1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当控制模块接收到储存料带指令时,控制第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朝向第一预设工位101(即第一组导轨11的上端)或第二预设工位102(即第一组导轨11的下端)滑行。在此,以控制第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朝向第二预设工位102(即第一组导轨11的下端)滑行为例。
当位于第一组导轨11下端附近的第二检测器132监测到对应移动部12(即位于第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滑动至第二预设工位102时,发出提示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控制第二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开始朝与位于第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相交错的方向滑行,即开始朝第二组导轨11的上端滑行,当位于第二组导轨11附近的第一检测器131监测到对应移动部12(即位于第二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滑动至第一预设工位101时,发出提示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控制第三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开始朝与位于第二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相交错的方向滑行,即开始朝第三组导轨11的下端滑行,当位于第三组导轨11附近的第二检测器132监测到对应移动部12滑动至第二预设工位102时,发出提示信号给控制模块,依次类推。
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料装置1,在每一移动部12滑动至所在组导轨11的第一预设工位101或第二预设工位102时,控制下一组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朝向与上一移动部12滑行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始滑行,从而实现精准控制每个移动部12的开始滑行时间和滑行方向,提高储料装置1的控制精度。在任意相邻两个移动部12相交错滑行时,增加了料带的运行轨迹,使得储料装置1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从而保证位于储料装置1之前的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可以持续运转,有效解决了因后焊接工序而造成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运行不连续的问题,利于提高蜂窝发热体的生产效率,降低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包括: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用于提供料带以及对料带进行冲压加工;传输装置3,用于使料带匀速往前传输;卷盘装置4,用于将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焊接装置5,其设置于卷盘装置4附近,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焊接固定于蜂窝发热体的内装饰圈上,即前焊工序,还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外端焊接固定于其相邻的蜂窝发热体盘绕圈上,即后焊工序;如实施例1所述的储料装置,储料装置1设置于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和卷盘装置4之间,用于缓冲储存料带;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分别与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传输装置3、卷盘装置4、焊接装置5和储料装置1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通过增设储料装置1,使得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具有缓冲储存料带功能,保证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可以持续运转而不受后焊接工序影响,有效解决了因后焊接工序而造成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运行不连续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利于降低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成本,并且所生产的蜂窝发热体稳定性好,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产品的推广。
具体地,传输装置3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前传输机构31和后传输机构32,前传输机构31设置于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和储料装置之间,用于将料带匀速地传输至储料装置1;后传输机构32设置于储料装置和卷盘装置4之间,用于将料带匀速地传输至卷盘装置4。由此,通过前传输机构31和后传输机构32,使得料带的传输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还包括切断装置6,切断装置6设置于卷盘装置4附近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断料带。当卷盘装置4将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并且达到预设圈数时切断料带指令,控制装置根据切断料带指令控制切断装置6开始工作以切断料带。与之同时,控制装置将卷盘装置4的转速调低,并控制焊接装置5进行后焊接工序。
具体地,切断装置6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夹料组件61、切断组件62、滑轨组件63和驱动组件64,夹料组件61通过滑轨组件63与驱动组件64的输出端连接,切断组件62设置于夹料组件61与卷盘装置4之间。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切断料带指令时,先控制夹料组件61夹紧料带,然后控制驱动组件64正转,以将滑轨组件63推动至切断组件62,滑轨组件63的运动能够带动夹料组件61运动,从而实现将料带输送至切断组件62。当料带移动至切断组件62时,控制切断组件62切断料带,随后控制驱动组件64反转,以带动滑轨组件63和切断组件62复位。
如图3所示,具体地,卷盘装置4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旋转盘41、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旋转盘41的四周。当焊接装置4接收到后焊接指令时,控制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朝向旋转盘41运动,以压住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盘绕圈,方便焊接装置5进行后焊接工序;当后焊接工序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复位运动,以便于取下已制造完成的蜂窝发热体。
当进行下一个蜂窝发热体卷盘时,先将蜂窝发热体的内装饰圈放置于旋转盘41上,并将用于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牵引至内装饰圈上;然后控制第一仿行气缸42朝向旋转盘41运动,以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压在内装饰圈上,焊接装置5执行前焊接工序,并且在前焊接工序完成后控制旋转盘41开始转动,以将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盖装置7,压盖装置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将压盖放置于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盘绕圈上以及将压盖移走。具体地,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朝向旋转盘41运动之前,通过压盖装置7将压盖放置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盘绕圈上,以防止气缸将盘绕圈压变形,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并且在还用于在第一仿行气缸42和两个第二仿行气缸43复位时,将压盖移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间隔布置的至少两组导轨(11)、移动部(12)、检测模块(13)和控制模块,在每组所述导轨(11)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移动部(12),并且在每组所述导轨(11)附近设有用于监测所述移动部(12)是否滑动至预设工位的所述检测模块(13),每个所述移动部(12)和每个所述检测模块(13)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依次绕设于全部所述移动部(12)上;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相邻所述移动部(12)相交错滑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导轨(11)的长度之和大于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所需的料带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12)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导向轮(121),所述导向轮(121)与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料带绕设于所述导向轮(121)上;
或者,所述移动部(12)包括导向轮(121)和滑块(122),所述导向轮(121)通过所述滑块(122)与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22)或所述导向轮(121)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料带绕设于所述导向轮(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需要储存料带时,所述控制模块可根据任一所述检测模块(13)监测到的信号,控制下一组所述导轨(11)上的移动部(12)开始朝与当前所述移动部(12)相交错的方向滑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工位包括第一预设工位(101)和第二预设工位(102),在每组所述导轨(1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预设工位(101)和所述第二预设工位(102);所述检测模块(13)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检测器(131)和第二检测器(132),所述第一检测器(131)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预设工位(101)附近,所述第二检测器(132)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二预设工位(102)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器(131)和所述第二检测器(132)设置于同一所述导轨(11)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检测器(131)和所述第二检测器(132)分别设置于同一所述导轨(11)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14),在每组所述导轨(1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部(14),位于所述导轨(11)相对两外侧的料带分别绕设于对应两个所述导向部(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向部(14)设置于对应所述导轨(11)同一端的相对两外侧,相邻两组所述导轨(11)共用一个所述导向部(14)。
9.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用于提供料带以及对料带进行冲压加工;
传输装置(3),用于使料带匀速往前传输;
卷盘装置(4),用于将料带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
焊接装置(5),其设置于所述卷盘装置(4)附近,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内端焊接固定于蜂窝发热体的内装饰圈上,还用于将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料带外端焊接固定于靠近其的蜂窝发热体盘绕圈上;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和所述卷盘装置(4)之间,用于缓冲储存料带;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料带供给与冲压装置(2)、所述传输装置(3)、所述卷盘装置(4)、所述焊接装置(5)和所述储料装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断装置(6),所述切断装置(6)设置于所述卷盘装置(4)附近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断料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2153.0A CN111715807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2153.0A CN111715807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5807A true CN111715807A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6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2153.0A Pending CN111715807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1580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275A (zh) * | 2021-09-06 | 2021-12-31 | 宁波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钢带拉出设备 |
CN117983681A (zh) * | 2024-01-09 | 2024-05-07 |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包六边形铜线及其拉拔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5719A1 (en) * | 2002-04-19 | 2004-10-07 | Takeyuki Ishii |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neycomb structural body |
CN201841213U (zh) * | 2010-09-21 | 2011-05-25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钢带储料装置 |
CN203568543U (zh) * | 2013-11-14 | 2014-04-30 | 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储布机构 |
CN205772256U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江苏鼎固薄钢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升降式卷钢储料装置 |
CN110202230A (zh) * | 2018-09-18 | 2019-09-06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方法 |
CN213497610U (zh) * | 2020-05-19 | 2021-06-22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料装置及具有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10422153.0A patent/CN1117158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5719A1 (en) * | 2002-04-19 | 2004-10-07 | Takeyuki Ishii |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neycomb structural body |
CN201841213U (zh) * | 2010-09-21 | 2011-05-25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钢带储料装置 |
CN203568543U (zh) * | 2013-11-14 | 2014-04-30 | 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储布机构 |
CN205772256U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江苏鼎固薄钢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升降式卷钢储料装置 |
CN110202230A (zh) * | 2018-09-18 | 2019-09-06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蜂窝发热体的制造方法 |
CN213497610U (zh) * | 2020-05-19 | 2021-06-22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料装置及具有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275A (zh) * | 2021-09-06 | 2021-12-31 | 宁波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钢带拉出设备 |
CN117983681A (zh) * | 2024-01-09 | 2024-05-07 | 湖北中科华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包六边形铜线及其拉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15807A (zh) | 一种储料装置及应用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
CN101213710A (zh) | 用于端接机的接线端进给装置 | |
CN213497610U (zh) | 一种储料装置及具有其的蜂窝发热体生产设备 | |
CN104184278B (zh) | 汽车发电机定子嵌线机系统 | |
CN110010338A (zh) | 一种自动送纸电压互感器数控绕线机 | |
CN103839672A (zh) |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 | |
US4715099A (en) | Terminal crimping machine | |
CN205069227U (zh) | 一种用于ffc的自动剥地线装置 | |
CN1316091A (zh) | 用于电力变压器铁芯的连续绕线方法及设备 | |
CN105173887A (zh) | 一种细铜线自动收线装置 | |
CN107344292B (zh) | 一种铜管包装用铜扣加工设备及铜扣加工方法 | |
CN213056068U (zh) |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耳带供给部分 | |
CN210080600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绕线机构的起线夹持剪线系统 | |
CN205416339U (zh) | 快速套管的自动套管机 | |
CN105057889A (zh) | 全自动不锈钢圈焊接机 | |
CN208869073U (zh) | 一种自动绕线贴胶机 | |
CN211131704U (zh) | 绷带敷芯热压成卷一体机 | |
CN209190068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生产系统 | |
CN208556565U (zh) | 一种碳滑板铜网自动铺设装置 | |
CN218082869U (zh) | 一种料带裁切机构 | |
CN208135337U (zh) | 一种具横向传输功能的有轨小车 | |
US4339654A (en) |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eat exchanger panels | |
CN109346316A (zh) | 一种变压器屏蔽线组装设备 | |
CN216138346U (zh) | 一种用于热敏电阻与引线焊接的温度传感器焊接机构 | |
CN210284883U (zh) | 一种管材捆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