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8410A - 散热装置及机箱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机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08410A CN111708410A CN202010552816.0A CN202010552816A CN111708410A CN 111708410 A CN111708410 A CN 111708410A CN 202010552816 A CN202010552816 A CN 202010552816A CN 111708410 A CN111708410 A CN 1117084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guide
- heat dissipation
- air
- guide hole
- wind scoo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以及导风罩,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入口;所述导风罩包括连接部,所述导风罩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散热组件上;所述导风罩内设有导风孔,导风孔的一端与入口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机箱的进风口连通。通过在导风罩上设置连接部,利用连接部和散热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直接将导风罩安装在散热组件上,如此避免安装导风罩的过程碰触到机箱内的其他器件,防止损坏其他器件的同时,也提高导风罩的安装或者拆卸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通常包括显示器以及与显示器连接的机箱,而机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板和散热装置,其中,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装置位于主板的上方,当散热装置工作时,外界的空气会经由进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吸收主板产生的热量后,经由出风口流出,以将主板产生的热量带到箱体外。
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到箱体内,容易扩散至整个箱体内,致使到达散热装置处的空气的量较小,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因此,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将导风罩200安装在箱体的侧板630上,并使导风罩200罩设在散热装置外,这样外界的空气可以直接作用在散热装置上,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但是,上述的方法存在导风罩200安装或者拆卸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用于解决导风罩安装或者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散热组件以及导风罩;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入口;所述导风罩具有连接部,所述导风罩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导风罩内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导风孔的另一端用于与机箱的进风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导风罩以及与所述第一导风罩连接的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二导风罩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罩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罩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孔与所述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且所述第二导风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风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导风孔和所述第二导风孔构成所述导风孔。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罩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二导风罩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筒体;所述连接部为卡合件,所述卡合件设在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外壁上,所述卡合件卡合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卡钩,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卡钩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合槽,所述卡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导风罩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罩背离所述散热组件的端部,且所述调节件内具有圆柱形的第三导风孔,所述第三导风孔与所述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导风罩的轴向长度。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靠近所述导风罩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第三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连接柱背离所述第三筒体的端部与所述导风罩连接;所述第三筒体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三导风孔。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罩内设有与第一导风孔匹配的圆形导流板,所述圆形导流板上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圆形导流板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箱,其包括:箱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箱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箱体内设有主板;所述散热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板上,且所述散热装置的导风罩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箱,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连接风扇;所述风扇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如上所述的机箱,其中,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容纳件,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螺钉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容纳件均具有容纳孔,所述螺钉的头部和螺钉的部分光杆段插入所述容纳孔内;且至少两个所述容纳件上设置有所述卡合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及机箱中,通过在导风罩上设置连接部,利用连接部和散热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直接将导风罩安装在散热组件上;与先将导风罩安装在机箱的侧板上,再将导风罩安装在散热组件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避免安装导风罩的过程碰触到机箱内的其他器件,防止损坏其他器件的同时,也提高导风罩的安装或者拆卸的便利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及机箱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散热组件;
110:散热器;
120:风扇;
200:导风罩;
210:第一导风罩;
211:圆形导流板;
212:导流孔;
220:第二导风罩;
300:卡合件;
310:第一段;
320:第二段;
400:调节件;
410:第三筒体;
420:连接柱;
500:容纳件;
600:箱体;
610:顶板;
620:底板;
630:侧板;
700:主板;
710:处理器;
800:螺钉;
8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导风罩是先安装在机箱的侧板上,再将导风罩安装在散热装置上,导致在安装机箱的侧板时,导风罩易碰触到箱体内其他器件,这样就会造成其他器件的损坏,同时也给导风罩的安装或者拆卸带来不便。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将导风罩可拆卸连接在散热装置上,如此可以避免安装导风罩时碰触到箱体内其他器件,防止其他器件的损坏的同时,也提高了导风罩的安装或者拆卸的便利性。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箱,机箱可以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机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板和散热装置。
如图2所示,箱体600,用于为主板700和散热装置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示例性地,箱体600包括顶板610、底板620以及用于连接顶板610和底板620的侧板630,其中,顶板610、底板620和侧板600围成安装空间,顶板610可以可拆卸连接在侧板630上,或者底板620可以可拆卸连接在侧板600上,又或者,其中一个侧板可拆卸连接在其余的侧板上,这样可以通过打开顶板610、底板620或者其中的一个侧板630,将主板700和散热装置安装在安装空间内。
箱体600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这样外界的空气能够从进风口进入箱体600内,吸收了箱体600内的热量后,可以从出风口流出箱体600,实现箱体600内外空气的流通,可以理解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可以设置在箱体600的侧板630上,优选地,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
此外,主板700可以固定在箱体600内,如图3所示,主板700上设有处理器710或者其他元器件,处理器710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在主板700上设置有散热装置,并使散热装置位于处理器710的上方,以将处理器710产生的热量传到箱体600的外部。其中,散热装置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700上。
参考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100以及导风罩200;散热组件100用于吸收处理器710和其他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并将该热量传到箱体600的外部。导风罩200可拆卸连接在散热组件100上,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进风口和导风罩200直接传输至散热组件100处,这样可以防止空气扩散至箱体600内的其他部位,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导风罩200具有连接部,导风罩200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散热组件100上。示例性地,连接部可以为设置在导风罩200上的插接柱,相应地,散热组件100上需要设置与插接柱配合使用的插接孔,通过插接柱与插接孔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散热组件100与导风罩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直接将导风罩200安装在散热组件100上,与相关技术中,先将导风罩200先安装在箱体600的侧板630上,再将导风罩200安装在散热组件100的技术方案相比,可避免安装导风罩200的过程碰触到机箱内的其他器件,防止损坏其他器件的同时,也提高导风罩200的安装或者拆卸的便利性。
散热组件100具有散热入口(图中未示出),导风罩200内设有导风孔(图中未示出),导风孔的一端与散热入口连通,导风孔的另一端用于与机箱的进风口连通,以使外界的空气依次经由进风口、导风孔以及散热入口直接进入散热组件内,并带走散热组件的热量,该热量最终经由箱体600的出风口流到箱体外,实现机箱的散热功能。以图3所示的方位为例,导风孔的一端可以理解为导风罩200的顶端,导风孔的另一端可以理解为导风罩200的底端。
请继续参考图4,作为导风罩200的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导风罩200包括第一导风罩210以及与第一导风罩210连接的第二导风罩220,其中,第二导风罩220与散热组件100连接。
第一导风罩210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一导风孔,第二导风罩220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二导风孔,第二导风孔与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且第一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构成导风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同心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的设置,可以提高空气流通过程中的顺畅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对第一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的直径进行了限定,比如,第二导风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导风孔的直径,可以将部分的散热组件100套设在第二导风罩220内,并通过连接部实现散热组件100与导风罩200之间的连接。同时,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至散热组件100处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第一导风罩210的尺寸,避免出现第一风罩210干涉其他元器件的现象,提高了导风罩200的紧凑性。
第一导风罩210为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第二导风罩220为两端开口的第二筒体,这样第一筒体的内腔和第二筒体的内腔构成了导风孔,便于空气的流通。
连接部为卡合件300,卡合件300用于将导风罩200卡合在散热组件100上,其中,卡合件300可以设置在第二导风罩220的外壁,为了提高导风罩200与散热组件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将卡合件300设置为多个,多个卡合件300沿第二导风罩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导风罩220的外壁上。
相关技术中,导风罩200是通过螺钉800固定在机箱的侧板上,当需要安装或者拆卸导风罩200时,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螺丝刀安装或者拆卸螺钉800,而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只需使卡合件300卡合在散热组件100上,就能够实现散热组件100与导风罩200之间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导风罩200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筒体,应当做广义理解,即筒形的横截面不限于此圆形,筒体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卡合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如图5所示,卡合件300可以包括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20,其中,第一段310与第二导风罩220的外壁连接,且第一段310沿第二导风罩220的轴线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段310与第二导风罩220为直接连接,也可以为第一段310与第二导风罩220之间为间接连接。
第二段320与第一段310连接,且第一段310与第二段320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可选地,预设夹角为90°,第二段320背离第一段310的端部朝向到导风罩200。其中,第二段32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结方式连接在第一段310上,第二段320还可以与第一段310一体成型,可以提高第一段310与第二段320之间的连接强度。
沿第二导风罩220的轴线方向,第二段320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第一侧面朝向第二导风罩220,通过第一侧面与散热组件100背离导风罩200的侧面的贴合,可以增大卡合件300与散热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组件100与导风罩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又比如,卡合件还可以为卡钩,且卡钩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多个卡钩沿着第二导风罩22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导风罩的外表面上,相应地,散热组件上设置有多个与卡钩一一对应设置卡合槽,通过卡钩卡合在卡合槽中,实现散热组件100与导风罩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时,卡合槽可以设置在风扇的风扇罩上,其中,卡合槽可以为贯穿风扇罩上下表面的通槽,也可以为伸入风扇罩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盲槽,只要能够实现卡钩与卡合槽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导风罩200还包括调节件400,调节件400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导风罩210背离散热组件100的端部,调节件400用于调节导风罩200的轴向长度,也就是说,当第一导风罩210背离散热组件100的端部,与第一导风罩210相对的侧板630之间距离过大时,可以在第一导风罩210背离散热组件100的端部设置调节件400,调节件400能够缩短第一导风罩210背离散热组件100的端部与侧板630之间的距离,降低空气在上述两者之间扩散几率,提高流通至散热组件100处空气的量,增强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调节件400内具有圆柱形的第三导风孔,第三导风孔与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以保证空气在调节件400和导风罩200内流动的畅通性。
作为调节件400的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调节件400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三筒体410,第三筒体410靠近导风罩200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柱420,多个连接柱420沿第三筒体410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每个连接柱420背离第三筒体410的端部与导风罩连接。其中,第三筒体410的内腔构成第三导风孔,此外,导风罩200与调节件400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当第一导风罩210背离散热组件100的端部,与第一导风罩210相对的侧板630之间距离过小时,可以将多个连接柱420折断,就可以避免因导风罩200的高度过大影响导风罩200的安装,提高了导风罩200适用性。
请继续参考图4,第一导风罩210内设有与第一导风孔匹配的圆形导流板211,圆形导流板211上设有多个导流孔212,多个导流孔212沿圆形导流板21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也就是说,多个导流孔212成螺旋排布,可以保证空气能够均匀地进入导风罩中。其中,圆形导流板211的外圆周面可以焊接在第一导风罩的内表面上。此外,若第一导风罩210为塑胶件时,圆形导流板211可以为与第一导风罩210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继续参考图5,散热组件100包括散热器110和风扇120,其中,散热器110用于吸收处理器710散发热量,风扇120用于将外界空气传输至散热器110,高速运转的风扇能够加快空气流动,进而带走散热器110上的热量,其中,散热器110可以为散热片或者板式散热器。
风扇120包括风扇罩以及设在风扇罩内的扇叶和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扇叶的高速旋转,以将外界的空气传输至散热器110处。
风扇罩可以通过螺钉800固定在散热器110上。示例性地,风扇罩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散热器110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主板7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以及通孔一一对应,通孔、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螺钉800,螺钉800的光杆段设在通孔内,螺钉800的螺纹段依次螺接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以实现风扇120与、散热器110以及主板700之间固定连接。
螺钉800的部分光杆段位于通孔的外部,该部分光杆段外套设有弹簧810,且弹簧810靠近风扇罩的一端与风扇罩抵接,弹簧810背离的风扇罩的一端与螺钉800的头部抵接,通过弹簧81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利用弹簧的抵紧力防止螺钉松动,另一方面,当散热装置受到冲击力时,弹簧810还可以吸收部分的冲击力,降低对散热装置的损坏。
第二导风罩22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容纳件500,多个容纳件500沿第二导风罩220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容纳件500上设置有卡合件300,通过至少两个卡合件300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二导风罩220与散热组件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容纳件500的个数与螺钉800的个数相匹配,且容纳件500的设置位置也与螺钉800的位置相匹配,此外,每个容纳件500均具有容纳孔,螺钉800的头部和螺钉800的部分光杆段插入容纳孔内,避免螺钉800的头部和螺钉800的部分光杆段暴露在空气中,防止螺钉800的头部和螺钉800的部分光杆段受潮生锈,提高了螺钉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组件以及导风罩;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入口;
所述导风罩包括连接部,所述导风罩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所述导风罩内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入口连通,所述导风孔的另一端用于与机箱的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导风罩以及与所述第一导风罩连接的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二导风罩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导风罩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罩内设有圆柱形的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孔与所述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风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导风孔和所述第二导风孔构成所述导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罩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二导风罩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筒体;
所述连接部为卡合件,所述卡合件设在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外壁上,且所述卡合件卡合在所述散热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卡钩,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卡钩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合槽,所述卡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罩背离所述散热组件的端部,且所述调节件内具有圆柱形的第三导风孔,所述第三导风孔与所述第一导风孔同心且连通;
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导风罩的轴向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靠近所述导风罩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第三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每个所述连接柱背离所述第三筒体的端部与所述导风罩连接;
所述第三筒体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三导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罩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风孔匹配的圆形导流板,所述圆形导流板上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圆形导流板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8.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所述箱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箱体内设有主板;
所述散热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板上,且所述散热装置的导风罩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连接的风扇;
所述风扇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容纳件,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螺钉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容纳件均具有容纳孔,所述螺钉的头部和螺钉的部分光杆段插入所述容纳孔内;
至少两个所述容纳件上设置有所述卡合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52816.0A CN111708410A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散热装置及机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52816.0A CN111708410A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散热装置及机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08410A true CN111708410A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4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52816.0A Pending CN111708410A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散热装置及机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084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8085A (zh) * | 2021-11-12 | 2022-03-0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散热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1546Y (zh) * | 2004-09-30 | 2005-10-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导风罩 |
CN2735540Y (zh) * | 2004-08-06 | 2005-10-19 | 陈正钢 | 中央集风式的散热风扇导风罩 |
CN2736846Y (zh) * | 2004-08-06 | 2005-10-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 |
CN2763888Y (zh) * | 2004-12-24 | 2006-03-08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 |
CN1933709A (zh) * | 2005-09-12 | 2007-03-21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CN1979378A (zh) * | 2005-12-01 | 2007-06-13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US7289323B2 (en) * | 2006-03-29 | 2007-10-30 | Inventec Corporation | Wind-guiding cover |
CN108693937A (zh) * | 2017-04-11 | 2018-10-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
2020
- 2020-06-17 CN CN202010552816.0A patent/CN1117084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5540Y (zh) * | 2004-08-06 | 2005-10-19 | 陈正钢 | 中央集风式的散热风扇导风罩 |
CN2736846Y (zh) * | 2004-08-06 | 2005-10-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 |
CN2731546Y (zh) * | 2004-09-30 | 2005-10-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导风罩 |
CN2763888Y (zh) * | 2004-12-24 | 2006-03-08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 |
CN1933709A (zh) * | 2005-09-12 | 2007-03-21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CN1979378A (zh) * | 2005-12-01 | 2007-06-13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US7289323B2 (en) * | 2006-03-29 | 2007-10-30 | Inventec Corporation | Wind-guiding cover |
CN108693937A (zh) * | 2017-04-11 | 2018-10-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8085A (zh) * | 2021-11-12 | 2022-03-0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散热装置 |
CN114138085B (zh) * | 2021-11-12 | 2023-07-1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散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48778B2 (en) | Fixing mechanism for storage device | |
US5828552A (en) |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of a notebook computer | |
US10342156B1 (en) | Server with airflow guiding structure | |
US6731502B1 (en)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server | |
US20120257999A1 (en) | Fan assembly and fan device thereof | |
US9394918B2 (en) | Fan structure with easy assembly | |
US20130315728A1 (en) | Fixing device for fan | |
US20110043996A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for power supply and hard disk drive | |
CN111708410A (zh) | 散热装置及机箱 | |
US2013014829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ir duct | |
US8432686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 |
CN218784046U (zh) | 一种散热型电源适配器 | |
CN200941730Y (zh) | 散热装置的防震机构 | |
CN209590766U (zh) | 电源转接面板及终端设备 | |
CN217241234U (zh) | 一种散热总成及机箱 | |
CN213780843U (zh) | 一种便于拆装及散热的电脑主板 | |
CN218886535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辅助散热装置 | |
CN218764126U (zh) | 一种方便拆卸安装的器械使用的散热器 | |
CN217157220U (zh) | 机箱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6095030B (zh) | 一种方便散热的笔记本 | |
CN214413171U (zh) | 一种3d打印机控制系统独立机箱 | |
CN222169860U (zh) | 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板卡 | |
CN214409882U (zh) | 一种免工具热插拔风扇装置 | |
CN220487942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机箱风扇 | |
CN221283034U (zh) | 一种标准3u机箱安装的脉冲直流镀膜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