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1088B -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01088B CN111701088B CN202010581251.9A CN202010581251A CN111701088B CN 111701088 B CN111701088 B CN 111701088B CN 202010581251 A CN202010581251 A CN 202010581251A CN 111701088 B CN111701088 B CN 1117010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elastic framework
-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 diaphragm
- constructio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10000003932 urinary bladder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10000003708 urethra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485 uri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635 urinary trac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08000019206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27939 mictu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6543 Urinary incontin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157 Azot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9852 ur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26 uret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90—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s, i.e. devices for applying suction to a wound to promote healing, e.g. including a vacuum dress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78—Urinary tract
- A61M2210/1089—Urethr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包括用于置入患者膀胱内的第一构造部及用于留置于患者尿道内的第二构造部,第一构造部内的导尿腔与第二构造部内的导尿通道相连通;第二构造部用于在患者的尿道内弹性张开,并固定于尿道内;第一构造部还设置有若干与导尿腔相连通的导尿口,导尿口处设置有通断机构,通断机构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开启,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相连通,及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关闭,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不连通;本导尿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不仅安装、使用、拆卸方便,而且可以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既可以大大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对于尿失禁、尿毒症以及需要严密监测尿量的患者,通常需要在患者的身上安置导尿管,现有的导尿管通常采用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等软质材料制成;在进行安装时,导尿管的一端需要通过患者的尿道插入膀胱内,导尿管的另一端留置在尿道外,用于连接输尿管,并通过输尿管连接储尿袋,达到引流尿液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导尿管还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导尿管的安装过程非常麻烦,通常需要多名医护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安装,2、现有的导尿管,由于一端留置于体外,非常容易引起尿道感染,潜在风险大,而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按时进行更换,如对于住院患者或长期置管生活的患者而言,通常三天就需要更换一个新的导尿管,不仅成本高,而且尿道感染的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导尿装置,不仅安装使用方便,通常只需单人即可完成,而且可以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既可以大大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要解决现有导尿管容易引起尿道感染即更换频繁、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尿装置,包括用于置入患者膀胱内的第一构造部及用于留置于患者尿道内的第二构造部,所述第一构造部内设置有封闭的导尿腔,所述第二构造部内设置有导尿通道,所述第一构造部与所述第二构造部相连,且所述导尿腔与所述导尿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构造部用于在患者的尿道内弹性张开,并固定于尿道内;
所述第一构造部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导尿腔相连通的导尿口,所述导尿口处设置有通断机构,所述通断机构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开启,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相连通,及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关闭,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不连通。本方案所提供的导尿装置,可以置于患者的体内,其中,导尿装置的第一构造部可以留置于患者的膀胱内,而导尿装置的第二构造部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在患者的尿道内弹性张开,并压紧尿道的侧壁,不仅可以使本导尿装置牢靠的固定于患者内体,不容易脱落,而且通过压紧尿道的侧壁,可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漏尿的问题;当本导尿装置置于所预定的位置处后,当患者的膀胱内有尿液时,导尿口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膀胱内的尿液所产生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该压力可以驱动通断机构动作并开启,使得膀胱与导尿腔相连通,以便膀胱内的尿液可以通过导尿腔和导尿通道进入尿道,并由尿道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排尿的目的,在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于尿失禁的患者、尿毒症患者以及需要严密监测尿量的患者,且由于本导尿装置可以完全留置于患者体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尿道感染的问题,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优选的,所述第一构造部包括第一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的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围成所述导尿腔,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具有弹性,所述导尿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隔膜和/或第一弹性骨架。在本方案中,第一弹性骨架具有弹性,以便在将本导尿装置置于患者体内的过程中,第一弹性骨架可以在尿道侧壁的压力作用下弹性变形,以便顺利通过尿道并进入膀胱,由于膀胱体积较大,第一弹性骨架不会受到膀胱侧壁的压力,使得第一弹性骨架可以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张紧第一隔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构造部包括第二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的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围成所述导尿通道,所述第二弹性骨架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具有弹性,用于在尿道内弹性张开。在本方案中,第二弹性骨架具有弹性,以便在尿道内可以弹性张开,从而压紧尿道的侧壁,达到密封和固定导尿装置的目的。
为防止导尿装置脱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构造部与所述第二构造部之间还设置有紧缩部,所述导尿腔通过所述紧缩部与所述导尿通道相连通,所述紧缩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构造部及第二构造部的横截面面积。以便在将本导尿装置安置于患者体内后,所述紧缩部可以正好卡在尿道口处,从而使得第一构造部可以稳定的留置于膀胱,第二构造部可以稳定的留置于尿道。
优选的,所述紧缩部包括第三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第三隔膜,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和第二弹性骨架相连,所述第三隔膜围成筒状结构,且第三隔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连。
本发明第二方面要解决第一弹性骨架、第二弹性骨架以及第三弹性骨架结构简单,具有弹性,且具有一定张力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弹性骨架片,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相互分离,所述第一隔膜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椭球形或子弹头形结构;
所述第三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三弹性骨架片,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二弹性骨架片,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的一端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的一端相连,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隔膜分别与各第三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隔膜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喇叭状结构。在本方案中,各第一弹性骨架片的一端相互连接为一体,另一端相互分离,并沿同一方向进行延伸,由于第一弹性骨架片具有弹性,且一端并未固定而是处于自由状态,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外部的挤压力作用下向中心变形,并可以同步沿中心轴线的长度方向伸展,以便顺利的完成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有效改变本导尿装置沿圆周方向的最大直径,以便顺利的通过尿道并将第一构造部置入膀胱内,而由于第二构造部为喇叭状结构,可以沿径向压紧周围尿道的侧壁,从而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既可以防止导尿装置脱落,又可以有效防止漏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第二弹性骨架片以及第三弹性骨架片为弧形片状结构。以便将隔膜固定于对应的弹性骨架片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第二弹性骨架以及第三弹性骨架为一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以及第三隔膜为一体结构。便于快速制造和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第三隔膜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不仅可以达到隔离尿液的目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与弹性骨架的弹性变形相配合。
本发明第三方面要解决导尿口在达到所设定的外压时才能开启的问题,即要解决排尿可控的问题,一种构思中,所述通断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导尿口处的弹性瓣膜,所述弹性瓣膜包括弹性闭合的开口,当膀胱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弹性开启,当膀胱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弹性关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当患者膀胱内尿液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弹性瓣膜才能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使得膀胱与导尿腔相连通,以便实现自动定量排尿的功能。
另一种构思中,所述导尿口为沿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隔膜的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所述通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的第一磁性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第二磁性部,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磁性相吸,当膀胱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相互分离,且所述开口开启;当膀胱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吸合在一起,且所述开口封闭。即,在本方案中,利用磁性部的吸合与分离达到自动控制导尿口开启和关闭的目的,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稳定性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根据实际所需的压力合理的设置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磁力大小及面积的大小即可,非常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或第二磁性部采用的是软磁铁。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跟随隔膜或弹性骨架片变形。
本发明第四方面要解决本导尿装置的高效安装和取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尿套件,包括所述导尿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片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或第二弹性骨架片的内侧面设置有磁性部,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延伸杆、设置于延伸杆前端的吸附部以及导线,所述吸附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电磁铁,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延伸杆内,且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在本方案中,所述导尿装置的第二构造部具有磁性,在安装本导尿装置时,导尿装置可以套设于所述延伸杆前端的吸附部,当电磁铁通电时,会产生强磁力,从而牢牢的吸附住导尿装置,使得导尿装置可以与吸附装置连接为一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吸附装置方便、高效的将所述导尿装置置入患者体内,而又因为吸附装置的吸附作用,使得第二构造部可以向中心收紧,从而有效缩小导尿装置的体积,更便于通过尿道;当导尿装置置入到位后,医护人员可以断开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消失,使得第二构造部中的各第二弹性骨架片可以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张开并压紧尿道的侧壁,从而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最后将吸附装置退出体外即可;在需要取下导尿装置时,医护人员将吸附装置经由尿道插入患者体内,并插入所设定的深度,使得吸附装置前端的吸附部可以延伸到位于所述第二构造部中间的位置处,而后连通电源,电磁铁产生强磁力,并吸附周围的各第二弹性骨架片,使得各第二弹性骨架片可以脱离尿道的侧壁,从而可以在吸附装置的带动下退出患者体内,非常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上远离所述吸附部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把手。更便于进行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结构简单、紧凑,不仅安装使用方便,通常只需单人即可完成操作,而且可以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既可以大大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此外,安装于患者体内后,患者的异物感不明显,佩戴更舒适,密封性好,不会发生漏尿的问题,与现有的导尿管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尤其适用于尿失禁、尿毒症、需要严密监测尿量以及因尿道口松弛而导致排尿不能控制等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中,一种通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A-A视图,导尿口处于闭合状态。
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I。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的横截面剖视图(剖切的位置与图7相同),导尿口处于开启状态。
图10为图9的局部示意图II。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设置于患者体内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导尿套件中,一种吸附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导尿套件中,一种吸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导尿套件中,导尿装置与吸附装置相互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仰视图。
图16为图15的局部上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导尿装置设置于尿道内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导尿装置100、第一构造部101、第二构造部102、紧缩部103、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第一隔膜105、第二弹性骨架片106、第二隔膜107、第三弹性骨架片108、第三隔膜109、导尿口110、
通道201、弹性瓣膜202、开口203、
第一磁性部301、第二磁性部302、横断面303、
吸附装置400、延伸杆401、吸附部402、导线403、电磁铁404、刻度线405、铁芯406、线圈407、导向圆台408、
膀胱501、尿道502、组织细胞503、
密封凸起6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尿装置,包括用于置入患者膀胱501内的第一构造部101及用于留置于患者尿道502内的第二构造部102,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构造部101内设置有封闭的导尿腔,所述第二构造部102 内设置有导尿通道,所述第一构造部101与所述第二构造部102相连,且所述导尿腔与所述导尿通道相连通,第二构造部102用于在患者的尿道502内弹性张开,并固定于尿道502内;第一构造部101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导尿腔相连通的导尿口110,所述导尿口110处设置有通断机构,所述通断机构用于在第一构造部101的外部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开启,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501 相连通,及用于在第一构造部101的外部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关闭,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501不连通;如图1、图2、图6-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尿装置100,可以置于患者的体内,其中,导尿装置100的第一构造部 101可以留置于患者的膀胱501内,而导尿装置100的第二构造部102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在患者的尿道502内弹性张开,并压紧尿道502的侧壁,不仅可以使本导尿装置100牢靠的固定于患者内体,不容易脱落,而且通过压紧尿道 502的侧壁,可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漏尿的问题;当本导尿装置100置于所预定的位置处后,当患者的膀胱501内只有少量尿液时,导尿口 110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膀胱501内的尿液所产生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该压力可以驱动通断机构动作并开启,使得膀胱501与导尿腔相连通,以便膀胱501内的尿液可以通过导尿腔和导尿通道进入尿道502,并由尿道502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患者排尿的目的,在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于尿失禁的患者、尿毒症患者以及需要严密监测尿量的患者,且由于本导尿装置100可以完全留置于患者体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尿道502感染的问题,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构造部101包括第一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的第一隔膜105,所述第一隔膜105围成所述导尿腔,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具有弹性,所述导尿口110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一隔膜105和/ 或第一弹性骨架,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作为举例,导尿口110可以开设于第一隔膜105下部靠近第二构造部102的位置处;由于第一弹性骨架具有弹性,以便在将本导尿装置100置于患者体内的过程中,第一弹性骨架可以在尿道502 侧壁的压力作用下弹性变形,以便顺利通过尿道502并进入膀胱501,由于膀胱 501体积较大,第一弹性骨架不会受到膀胱501侧壁的压力,使得第一弹性骨架可以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张紧第一隔膜105。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构造部102 包括第二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的第二隔膜107,所述第二隔膜 107围成所述导尿通道,所述第二弹性骨架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具有弹性,用于在尿道502内弹性张开;第二弹性骨架具有弹性,以便在尿道502内可以弹性张开,从而压紧尿道502的侧壁,达到密封和固定导尿装置100的目的。
为防止导尿装置100脱落,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构造部101与所述第二构造部102之间还设置有紧缩部103,所述导尿腔通过所述紧缩部103与所述导尿通道相连通,所述紧缩部10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构造部101 及第二构造部102的横截面面积,以便在将本导尿装置100安置于患者体内后,所述紧缩部103可以正好卡在尿道502口处,从而使得第一构造部101可以稳定的留置于膀胱501,第二构造部102可以稳定的留置于尿道502。
紧缩部103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所述紧缩部103包括第三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第三隔膜109,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和第二弹性骨架相连,所述第三隔膜109围成筒状结构,且第三隔膜1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105 和第二隔膜107相连。
作为一种举例,如图1-图4、图6-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相互分离,所述第一隔膜105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相连,并围成椭球形或子弹头形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以便在插入尿道502及退出尿道502的过程中,避免造成膀胱或尿道的损伤;因为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相互连接为一体,另一端相互分离,并沿同一方向进行延伸,而由于第一弹性骨架片104具有弹性,且一端并未固定而是处于自由状态,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外部的挤压力作用下向中心变形,并可以同步沿中心轴线的长度方向伸展,以便顺利的完成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有效改变本导尿装置100沿圆周方向的最大直径,以便顺利的通过尿道502并将第一构造部101置入膀胱501内;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第三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108的一端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 104的一端相连,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108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隔膜109分别与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隔膜107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相连,并围成喇叭状结构,如图所示;由于第二构造部102为喇叭状结构,可以沿径向压紧周围尿道502的侧壁,从而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既可以防止导尿装置100脱落,又可以有效防止漏尿。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为更好的产生弹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以及第三弹性骨架片108可以为弧形片状结构;由于采用弧形片状结构,既可以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各弹性骨架片可以产生弹性,又便于将隔膜固定在对应的弹性骨架片上,以便与隔膜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连接更牢靠。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第二弹性骨架以及第三弹性骨架可以分别为单独的部件,在装配时连接(如焊接、粘接)为一体即可,例如,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以及第三弹性骨架片108可以为弹性钢片或塑料片,也可以是采用石墨烯材料、高分子材料制成,利用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各弹性骨架使得各弹性骨架具有弹性。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第二弹性骨架以及第三弹性骨架可以为一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一隔膜105、第二隔膜107以及第三隔膜109可以为一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 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及对应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为一体结构,且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及对应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中,分别包括三个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及对应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且所述三个第一弹性骨架片 104、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及对应的第三弹性骨架片108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三个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一端连接为一体,如图2所示,便于快速制造和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膜105、第二隔膜107和第三隔膜109可以优先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不仅可以达到隔离尿液的目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与弹性骨架的弹性变形相配合。
由于导尿口110只需在达到所设定的外压时才能开启,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通断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导尿口110处的弹性瓣膜202,所述弹性瓣膜202包括弹性闭合的开口203,当膀胱501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203弹性开启,当膀胱501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203弹性关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当患者膀胱501内尿液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弹性瓣膜202才能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使得膀胱501与导尿腔相连通,以便实现自动定量排尿的功能。
作为一种构思,如图5所示,所述通断机构包括向导尿腔内延伸的通道201,所述通道201的一端与所述导尿口110相连,所述导尿口110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105,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如设置于第一弹性骨架片104 等,所述通道的另一端利用所述弹性瓣膜202进行封闭,如图5所示,由于弹性瓣膜202具有所设定的弹性,在膀胱501内的压力低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处于弹性闭合状态,只有当膀胱501内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才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而开启,以便排尿。
作为另一种构思,所述导尿口110为沿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隔膜105的开口203,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所述通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105的第一磁性部30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第二磁性部302,第一磁性部301与第二磁性部302磁性相吸,当膀胱501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301与第二磁性部 302相互分离,且所述开口开启,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当膀胱501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301与第二磁性部302吸合在一起,且所述开口封闭,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即,在本方案中,利用磁性部的吸合与分离达到自动控制导尿口110开启和关闭的目的,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稳定性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根据实际所需的压力合理的设置第一磁性部301和第二磁性部302的磁力大小及面积的大小即可,非常的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性部301和/或第二磁性部302可以采用的是软磁铁,软磁铁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可以跟随隔膜或弹性骨架片变形。
可以理解,所述开口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举例,如图1、图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105的外侧,所述第一隔膜105的外表面分别固定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内侧壁,各所述开口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位置处,且在该位置处,第一磁性部301和第二磁性部302分别设置于第一隔膜105的外侧和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内侧,如图7-图10所示,开口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所述开口倾斜设置,如图8或图10所示,以便使得开口两侧的第一隔膜105的横断面303具有更大的面积,以便在开口闭合时,所述两个横断面303可以相互贴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密封,而在更优选的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横断面303还设置有密封软垫,如橡胶垫,以便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尿套件,包括吸附装置400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导尿装置100,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片106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或第二弹性骨架片106 的内侧面设置有磁性部,所述吸附装置400包括延伸杆401、设置于延伸杆401 前端的吸附部402以及导线403,所述吸附部40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电磁铁 404,所述导线403设置于所述延伸杆401内,且导线403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 404相连,导线40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尿装置100 的第二构造部102具有磁性;
在安装本导尿装置100时,如图14所示,导尿装置100可以套设于所述延伸杆401前端的吸附部402,当电磁铁404通电时,会产生强磁力,从而牢牢的吸附住导尿装置100,使得导尿装置100可以与吸附装置400连接为一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吸附装置400方便、高效的将所述导尿装置100置入患者体内,而又因为吸附装置400的吸附作用,使得第二构造部102可以向中心收紧,从而有效缩小导尿装置100的体积,更便于通过尿道502;
当导尿装置100置入到位后,医护人员可以断开电磁铁404,电磁铁404的磁性消失,使得第二构造部102中的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可以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张开并压紧尿道502的侧壁,从而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最后将吸附装置400退出体外即可;
在需要取下导尿装置100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吸附装置400经由尿道502 插入患者体内,并插入所设定的深度,使得吸附装置400前端的吸附部402可以延伸到位于所述第二构造部102中间的位置处,而后连通电源,电磁铁404 产生强磁力,并吸附周围的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使得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 可以脱离尿道502的侧壁,使得导尿装置100可以在吸附装置400的带动下退出患者体内,非常的方便。
为便于评估插入的深度,进一步的,沿所述延伸杆4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405,如图12或图14所示,以便查看插入的深度,实现对吸附部402的精确定位。
可以理解,所述延伸杆401可以优先采用硬质塑料、铝合金、钛合金、钢等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软质塑料制成,以便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更便于使用。
为便于吸附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且使得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可以不外突在吸附部402,从而可以避免损伤尿道502,作为举例,所述吸附部402的前端为钝状结构,如图12、图13及图14所示,可以采用软质材料,如橡胶制成,各电磁铁404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所述吸附部402的外侧,并围成方形或圆形结构,而在远离所述吸附部402前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圆台408,所述导向圆台 408的直径大于设置电磁铁404处的最大直径,以便可以利用导向圆台408挡住吸附于电磁铁404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防止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外突在吸附部402,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尿道502。
可以理解,所述电磁铁404可以是圆盘形电磁铁404(如现有的环状电磁吸盘),也可以是条状电磁铁404(如现有的条状电磁吸盘),包括沿径向设置的铁芯406及套设于铁芯406外围的线圈407,所述线圈407分别与所述导线403相连,如图12及图13所示,相邻两电磁铁404之间可以设置现有技术中用于隔离磁场的隔离板,这里不再赘述。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延伸杆401上远离所述吸附部402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把手。更便于进行操作。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104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磁性部,所述延伸杆401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吸附部402,当延伸杆401的前端插入导尿装置100后,位于最前端的吸附部402正好可以位于第一构造部101的中间位置处,而位于后端的吸附部402正好可以位于第二构造部102的中间位置处,当通电时,两个吸附部402可以分别吸附第一弹性骨架片104和第二弹性骨架片 106,从而有效缩小第一构造部101和第二构造部102沿圆周方向体积,从而更便于导尿装置100的安置和取出。
实施例3
由于第二弹性骨架片106的数目是有限的,当各第二弹性骨架片106处于张开状态时,相邻两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之间的第二隔膜107被绷紧时,如图 15及图17所示,第二隔膜107与尿道502之间的压力存在差异,尤其是位于两个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中间位置处的第二隔膜107与尿道502侧壁之间的压力最小,密封效果较差;故本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尿装置中,为增强密封效果,相邻两第二弹性骨架片106之间的第二隔膜107上还设置有若干密封凸起601,以便可以嵌入尿道502的侧壁中,增强挤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密封效果,如图15-图17所示,密封凸起601 可以采用软质橡胶或硅胶制成,各密封凸起601沿第二构造部102的圆周方向延伸,且各密封凸起601分别沿第二构造部102的长度方向排布,如图15及图 16所示,各密封凸起601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置入患者膀胱内的第一构造部及用于留置于患者尿道内的第二构造部,所述第一构造部内设置有封闭的导尿腔,所述第二构造部内设置有导尿通道,第一构造部与第二构造部相连,且导尿腔与导尿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构造部用于在患者的尿道内弹性张开,并固定于尿道内;所述第一构造部还设置有若干与导尿腔相连通的导尿口,所述导尿口处设置有通断机构,所述通断机构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开启,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相连通,及用于在第一构造部的外部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关闭,并使导尿腔与患者的膀胱不连通;
所述第一构造部包括第一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的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围成所述导尿腔,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具有弹性,所述导尿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隔膜和/或第一弹性骨架;所述第二构造部包括第二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的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围成所述导尿通道,所述第二弹性骨架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具有弹性,用于在尿道内弹性张开;所述第一构造部与所述第二构造部之间还设置有紧缩部,所述导尿腔通过所述紧缩部与所述导尿通道相连通,所述紧缩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构造部及第二构造部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紧缩部包括第三弹性骨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第三隔膜,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和第二弹性骨架相连,所述第三隔膜围成筒状结构,且第三隔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连;
所述第一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弹性骨架片,各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相互分离,所述第一隔膜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椭球形或子弹头形结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三弹性骨架片,所述第二弹性骨架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二弹性骨架片,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的一端分别与各第一弹性骨架片的一端相连,各所述第三弹性骨架片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隔膜分别与各第三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隔膜分别与各第二弹性骨架片相连,并围成喇叭状结构;
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第二弹性骨架片及对应的第三弹性骨架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以及第三隔膜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第二弹性骨架片以及第三弹性骨架片为弧形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导尿口处的弹性瓣膜,所述弹性瓣膜包括弹性闭合的开口,当膀胱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弹性开启,当膀胱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开口弹性关闭;
或,
所述导尿口为沿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隔膜的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所述通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的第一磁性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骨架片的第二磁性部,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磁性相吸,当膀胱内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相互分离,且所述开口开启;当膀胱内的压力小于所设定的压力时,所述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吸合在一起,且所述开口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或第二磁性部采用的是软磁铁。
5.一种导尿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导尿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弹性骨架片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或第二弹性骨架片的内侧面设置有磁性部,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延伸杆、设置于延伸杆前端的吸附部以及导线,所述吸附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电磁铁,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延伸杆内,且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1251.9A CN111701088B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1251.9A CN111701088B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01088A CN111701088A (zh) | 2020-09-25 |
CN111701088B true CN111701088B (zh) | 2023-12-22 |
Family
ID=7254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1251.9A Active CN111701088B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0108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105741D0 (en) * | 2011-04-05 | 2011-05-18 | Donbavand Mark A | Implantable urine flow control device |
CN206597184U (zh) * | 2016-12-09 | 2017-10-31 | 江苏爱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仿生自动排尿装置 |
CN209967371U (zh) * | 2018-08-02 | 2020-01-21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导尿管 |
CN213432048U (zh) * | 2020-06-23 | 2021-06-15 | 苏延娇 | 用于导尿的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BO20060071A1 (it) * | 2006-02-08 | 2007-08-09 | Mauro Bortolotti | Dispositivo magnetico per impedire il reflusso gastroesofageo e l'incontinenza sia fecale che urinaria |
HUE035124T2 (en) * | 2009-12-18 | 2018-05-02 | Coloplast As | A urological device |
-
2020
- 2020-06-23 CN CN202010581251.9A patent/CN1117010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105741D0 (en) * | 2011-04-05 | 2011-05-18 | Donbavand Mark A | Implantable urine flow control device |
CN206597184U (zh) * | 2016-12-09 | 2017-10-31 | 江苏爱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仿生自动排尿装置 |
CN209967371U (zh) * | 2018-08-02 | 2020-01-21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导尿管 |
CN213432048U (zh) * | 2020-06-23 | 2021-06-15 | 苏延娇 | 用于导尿的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01088A (zh) | 2020-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340574B (zh) | 包括至少一种形状记忆材料的流体收集装置 | |
US6090087A (en) | Simplified,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type urination device | |
US11802627B2 (en) | Valve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a liquid | |
CN213432048U (zh) | 用于导尿的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
CN111701088B (zh) | 一种导尿装置及导尿套件 | |
CN101176689A (zh) | 一种体外电磁驱动的膀胱动力泵 | |
CN210777095U (zh) | 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防管道滑脱报警装置 | |
CN101785713A (zh) | 模拟直肠肛管储便排便功能的装置 | |
CN118750671A (zh) | 一种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系统 | |
CN212281793U (zh) | 尿道置入式尿控系统及其安装组件 | |
CN213158203U (zh) | 用于导尿的张开装置及导尿套件 | |
CN220385527U (zh) | 一种腹膜透析仪 | |
CN117442382A (zh) | 一种磁驱柔性内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 | |
CN109498204A (zh) | 一种磁控尿道阀 | |
JP4551498B2 (ja) | 人工括約筋 | |
CN213283700U (zh) | 一种男用防溢尿袋 | |
CN115054425A (zh) | 一种防臭便携式集尿袋 | |
CN222566388U (zh) | 一种可计时的集尿袋 | |
CN209847645U (zh) | 一种组合式腹部支架 | |
CN111658247B (zh) | 尿道置入式尿控系统及其安装组件 | |
CN213466106U (zh) | 一种手机消毒装置 | |
CN213285212U (zh) | 一种带有气囊的导尿管 | |
CN221932819U (zh) | 一种方便拔管的硅胶塞 | |
CN219423399U (zh) | 二件式引流管漏液收集袋 | |
CN221286572U (zh) | 输尿管支架拔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