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389B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8389B CN111668389B CN202010605277.2A CN202010605277A CN111668389B CN 111668389 B CN111668389 B CN 111668389B CN 202010605277 A CN202010605277 A CN 202010605277A CN 111668389 B CN111668389 B CN 1116683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 area
- reflective layer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形成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反射层覆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一开口区,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m满足:8%≤m≤20%。这样,反射层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造成影响,进而不会影响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提高成像效果,使用户的实用体验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反射镜是利用反射定律工作的光学元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伴着重要的角色。以化妆镜为例,通过化妆镜可以反映当前的仪容状态,以方便用户及时整理仪容仪表,以满足一些重要场合的仪容仪表要求。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妆镜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如可以同时实现镜面反射效果和图像显示效果的新型化妆镜。
目前,该化妆镜包括透射反射模块和显示模块,透射反射模块设置在显示模块上。通过透射反射模块可以实现镜面反射的效果,通过显示模块可以显示用户在该化妆镜前所形成的图像信息。
然而,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透射反射模块设置在显示模块上,因此导致显示模块的透过率降低,且透射反射模块会使显示模块容易受到外部反射光的影响,因此显示模块的显示的对比度较低,导致成像效果对比不明显,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一开口区,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m满足:8%≤m≤20%。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集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外围。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还包括外扩于所述显示面板外围的边框。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二开口区内设置有电子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开口率n满足:20%<n≤40%;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在的一侧,所述电子元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区所在的所述反射层为半透半反膜;
所述半透半反膜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半透半反膜用于透过入射光线。
可选的,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感应模组、摄像头模组、语音识别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朝背离所述出光面的方向弯曲,且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为弧面。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显示面板滑动连接,且所述反射层和所述显示面板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层的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重合;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层滑动离开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折叠组件铰接,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转动轴;
所述第一活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上,所述第二活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上,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均铰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显示面板和第四显示面板;
所述第三显示面板和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
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显示面板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上;
在所述第三显示面板和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三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图案化反射层,其中,所述金属图案化反射层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显示面板卡接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形成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反射层覆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一开口区,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对应,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m满足:8%≤m≤20%,因此反射层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造成影响,进而不会影响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提高成像效果,使用户的实用体验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折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滑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面板,2-反射层,3-电子元件,4-电路板组件,5-边框;11-显示区,12-非显示区,13-封装层,14-第一显示面板,15-第二显示面板,16-第三显示面板,17-第四显示面板;21-第一开口区;22-第二开口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照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和形成在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2;反射层2覆盖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所述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反射层2上具有第一开口区21,且所述第一开口区21与所述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对应,其中,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m满足:8%≤m≤20%。
其中,显示面板1为有机发光二级管的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出光面,在通电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的出光面可以发光,显示面板1的发光面的亮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亮度越高,反之,电流越大,亮度越低。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可以包括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阳极、金属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其中,金属阴极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有机气相沉积或真空热蒸发等工艺形成,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设置在半导体氧化物层和金属阴极之间。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显示面板1的工作原理可以为:当给阳极加上+2V~+10V的直流电压时,金属阴极产生电子,ITO阳极产生空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空穴穿过空穴传输层,在有机发光层相遇。电子和空穴分别带负电和正电,它们相互吸引,激发有机发光层发光。由于ITO阳极是透明的,因此可以看到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
反射层2位于显示面板1出光面的一侧,且反射层2覆盖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反射层2覆盖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反射层2上具有第一开口区21,且第一开口区21与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对应。具体的,第一开口区21可以包括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的排列方式依据像素区的透过率确定,以使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光可以透过第一开口区21。多个透光孔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律排列,进而使得反射层2成为类似于网状结构的金属薄膜,反射件可以集成在显示面板1的任一膜层上。,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m满足:8%≤m≤20%。这样,由于反射件的第一开口区21与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对应,因此,当反射层2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后,可以在像素区进行直接显示,而非显示区12可以进行全反射显示,且由于第一开口区21的存在,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m满足:8%≤m≤20%,因此,反射层2不会对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造成影响,使得显示区11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区21进行出光,进而不会影响显示区11的透过率,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的对比度,提高成像效果,使用户的实用体验得到提高。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和形成在显示面板1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2;反射层2覆盖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所述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反射层2上具有第一开口区21,且所述第一开口区21与所述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对应,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m满足:8%≤m≤20%,因此反射层2不会对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造成影响,进而不会影响显示区11的透过率,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的对比度,提高成像效果,使用户的实用体验得到提高。
可选地,反射层2集成在显示面板1的封装层13上。
具体的,显示面板1的基板可以包括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背板和;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背板,其中,IGZO背板采用8~9道Mask制程方法完成,对应大尺寸显示面板1显示,如电池的显示屏;LTPS背板采用9道Mask制程方法完成,对应小尺寸显示面板1,如画屏的显示屏。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曝光及湿法刻蚀等金属工艺,在显示面板1的封装层13上形成反射层2,进而可以实现显示装置既能显示,又能作为镜面的功能。
可选的,反射层2为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其中,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可以为钼膜层,铝膜层,钛膜层,钼铝合金膜层,钛铝合金膜层、银膜层,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等膜层中一种或者多种,由于该类膜层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且该类膜层容易蚀刻,进而使得反射层2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且可以依据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的特性蚀刻出不同的第一开口区21。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高折射率聚合物可以包括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和溴化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聚甲基丙烯酸五溴苯酯等高聚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具体应用中,高折射率聚合物可以采用极佳的光透明度(光透明度>95%)、良好的硬度及抗划伤性(硬度>2H)的单体的聚合物,且可以通过对高折射率聚合物的功能性单体的选择,对反射层2的透过率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在通过薄膜封装之前,制造大尺寸显示面板时,IGZO背板采用8~9道Mask制程方法完成,制造小尺寸显示面板时,LTPS背板采用9道Mask制程方法完成。之后对背板进行薄膜封装,最后再采用低温曝光及湿法刻蚀金属工艺,形成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其中,金属图案化反射层2可以直接集成在封装层13上。
可选的,反射层2覆盖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其中,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位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外围。
具体的,在显示面板1显示区11的外围可以形成非显示区12,如显示面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位置与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位置,进而可以在非显示内设置其他功能性器件,以使显示装置具有更多的功能。
可选地,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的反射层2上具有第二开口区22,第二开口区22内设置有电子元件3,其中,其中,第二开口区的开口率n满足:20%<n≤40%;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4,电路板组件4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在的一侧,电子元件3和电路板组件4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率为除去每一个次像素的配线部、晶体管部(通常采用黑色矩阵隐藏)后的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和每一个次像素整体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开口率越高,光线透过率越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依据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的光线透光率确定,第二开口区22的开口率依据电子元件3的光线透过率确定,在本申请中,当电子元件3包括红外感应器时,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开口区22的开口率。具体的,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m满足:8%≤m≤20%,第二开口区22的开口率n满足:20%<n≤40%,这样,使得非显示区12可以兼容红外感应器,使得红外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区22发出。此外,显示区11中的第一开口区21和非显示区12中的第二开口区22可以采用同一Mask制程完成。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4,电路板组件4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在的一侧,电路板组件4可以为柔性电路板,使电路板组件4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优点,进而可以适应示面板的显示区11内复杂的安装环境。电路板组件4和电子元件3电连接,进而使得电路板组件4可以控制电子元件3执行相应的操作,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增强该显示模组的功能性。
可选的,电子元件3可以包括感应模组、摄像头模组、语音识别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具体的,当电子元件3包括感应模组时,可以通过电子元件3检测温度。当电子元件3包括摄像头模组时,可以通过电子元件3拍摄图片或者视频。当电子元件3包括语音识别模组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模组采集用户的声音指令,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也即是每当电子元件3包括感应模组、摄像头模组、语音识别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时,可以使得显示装置的功能多样化,提高用户使用显示装置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感应模组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由于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的反射层2上具有第二开口区22,第二开口区的开口率n满足:20%<n≤40%,因此使得非显示区12可以兼容红外感应器,方便红外传感器信号的发送。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的形式不同时,显示面板1与反射层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也不同,具体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
(1)反射层2与显示面板1滑动连接,且反射层2和显示面板1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反射层2的第一开口区21与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重合;在第二状态下,反射层2滑动离开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
由于反射层2与显示面板1滑动连接,因此,在反射层2相对于显示面板1滑动,或者显示面板1相对于反射层2滑动的过程中,发射层和显示面可以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当在第一状态时,反射层2的第一开口区21与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重合,此时,反射层2可以遮挡显示面板1的像素区,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装置反射光线,即用户可以将显示装置作为镜子使用。当在第二状态时,反射层2滑动离开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此时,显示区11可以显示画面,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显示需要显示的图像或者画面。也即是,通过设置一块显示面板1,在显示面板1上设置反射层2,并使得反射层2与显示面板1滑动连接,便可以使得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还可以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另外,由于只需设置一块显示面板1,还可以节约成本。
(2)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折叠组件,显示面板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之间通过折叠组件铰接,反射层2覆盖第一显示面板14的显示区11。
由于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之间通过折叠组件铰接,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通过折叠组件便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相互靠近时,显示装置可以处于折叠状态。当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相互远离时,显示装置可以处于展开状态。由于反射层2覆盖第一显示面板14的显示区11,因此,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此时,通过反射层2便可以反射光线,即可以将第一显示面板14当成镜子,通过第二显示面板15可以显示图像或画面。通过在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板15之间设置折叠组件,可以使得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状态,并且还可以提高用户使用显示装置的趣味性。需要说明的是,反射层2还覆盖第一显示面板14的非显示区12,非显示区12中的第二开口区22的开口率大于显示区11中的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以使非显示区12可以兼容红外感应器,使得红外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区22发出。
可选的,折叠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转动轴;第一活动臂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4上,第二活动臂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5上,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均铰接在转动轴上。
由于第一活动臂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4上,第一活动臂铰接在转动轴上,因此,在第一活动臂绕着转动轴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动臂可以带动第一显示面板14绕着转动轴移动。由于第二活动臂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5上,第二活动臂铰接在转动轴上,因此,在第二活动臂绕着转动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活动臂可以带动第二显示面板15绕着转动轴移动。进而,当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同时绕着转动轴移动时,第一显示面板14和第二显示面板15便可以同时绕着转动轴移动,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4与第二显示面板15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使得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也即是,通过将折叠组件设置为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转动轴,可以便于改变显示装置的状态。
(3)如图6~图8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滑动组件,显示面板1可以包括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反射层2覆盖第三显示面板16的显示区11。
由于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因此,第三显示面板16可以相对第四显示面板17滑动,从而使得第三显示面板16遮挡第四显示面板17,或者第三显示面板16解除对第四显示面板17的遮挡。当第三显示面板16遮挡第四显示面板17时,此时,第三显示面板16与第四显示面板17可以处于层叠的状态。当第三显示面板16解除对第四显示面板17的遮挡时,此时,第三显示面板16与第四显示面板17可以处于伸展状态,即可以认为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同时位于一个平面内。由于反射层2覆盖第三显示面板16的显示区11,因此,当第三显示面板16遮挡第四显示面板17时,此时,用户可以看到反射层2,通过反射层2反射光线。当第三显示面板16解除对第四显示面板17的遮挡时,此时,用户可以同时看到反射层2和第四显示面板17,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反射层2反射光线,通过第四显示面板17显示图像或画面。也即是,通过在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之间设置滑动组件,且反射层2覆盖第三显示面板16,可以使得显示装置的使用更加多样化,提高用户体现。同样的,反射层2还覆盖第三显示面板16的非显示区12,非显示区12中的第二开口区22的开口率大于显示区11中的第一开口区21的开口率,,以使非显示区12可以兼容红外感应器,使得红外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区22发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滑动组件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设置在第三显示面板16上,滑轨设置在第四显示面板17上;在第三显示面板16和第四显示面板17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的情况下,滑块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滑轨的长度方向和第三显示面板16的滑动方向一致,滑动方向和图6和图7中的A所示的方向一致。
由于滑块设置在第三显示面板16上,滑轨设置在第四显示面板17上,因此,在滑动在滑轨中移动时,滑块可以带动第三显示面板16相对于第四显示面板17滑动,进而使得第三显示面板16遮挡第四显示面板17,或者第三显示面板16解除对第四显示面板17的遮挡。也即是,通过将滑动组件设置为滑块和滑轨,可以便于第三显示面板16相对第四显示面板17滑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三显示面板16遮挡或者不遮挡第四显示面板17,使得显示装置的使用更加多样化。
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架,显示面板1卡接在支架上。
当显示装置包括支架,显示面板1卡接在支架上时,在使用显示装置的过程中,支架可以对显示面板1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可以直接将显示装置放置在平面上,之后通过显示面板1显示图像或画面。也即是,当显示装置包括支架时,可以使得显示装置便于使用,增加显示装置的使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上可以设置有卡槽,显示面板1可以卡接在卡槽中。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区22所在的反射层2为半透半反膜;半透半反膜朝向显示面板1的出光面,半透半反膜用于透过入射光线。
具体的,由于第二开口区22所在的反射层2为半透半反膜,半透半反膜用于透过入射光线,因此可以满足在第二开口区22的需要光线进入的电子元件3的使用需求。
可选的,如图4所示,反射层2还包括外扩于显示面板1外围的边框5。
具体的,由于反射层2还包括外扩于显示面板1外围的边框5,这样,在待机状态,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均处于可以反射的状态,进而使得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均为镜面,在显示装置待机状态时,可以共同作为一面镜子实用,且由于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在待机状态下的显示状态一致,因此使得整个显示面板1无明显边框5,进而使得显示装置在待机状态的显示效果更佳,进一步的提升用户的观感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边框5可以包括金属框架,金属框架中部为容纳区,反射层2外扩于显示面板1外围的部分位于容纳区内,进而在金属框架内也可以形成镜面反射,使得显示装置外观一致性更高。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显示面板1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1的边缘区域朝背离出光面的方向弯曲,且显示面板1的边缘区域为弧面。
具体的,当显示面板1的边缘区域朝别理出光面的方向弯曲,且显示面板1的边缘区域为弧面时,在显示面板1显示的过程中,弧面可以确保显示面板1显示的图像较为完整,不会出现边缘区域与显示区11域之间有图像分离的问题。也即是,通过将显示面板1的边缘区域设置为弧面,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一开口区,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m满足:8%≤m≤20%;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开口率是依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光线透光率确定;所述开口率为除去每一个次像素的配线部、晶体管部后的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和所述每一个次像素整体的面积之间的比例;所述反射层为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集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包括外扩于所述显示面板外围的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反射层上具有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二开口区内设置有电子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开口率n满足:20%<n≤40%;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在的一侧,所述电子元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区所在的所述反射层为半透半反膜;
所述半透半反膜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半透半反膜用于透过入射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感应模组、摄像头模组、语音识别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朝背离所述出光面的方向弯曲,且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显示面板滑动连接,且所述反射层和所述显示面板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层的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区重合;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层滑动离开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折叠组件铰接,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转动轴;
所述第一活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上,所述第二活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上,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均铰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显示面板和第四显示面板;
所述第三显示面板和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
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显示面板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上;
在所述第三显示面板和所述第四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三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图案化反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显示面板卡接在所述支架上。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5277.2A CN11166838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5277.2A CN11166838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8389A CN111668389A (zh) | 2020-09-15 |
CN111668389B true CN111668389B (zh) | 2022-12-06 |
Family
ID=7239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5277.2A Active CN11166838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683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7514B (zh) * | 2021-05-25 | 2022-09-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交通载具 |
CN113326014B (zh) * | 2021-06-22 | 2024-04-26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86145A (ja) * | 2002-06-24 | 2004-03-18 | Seiko Epson Corp |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98097B2 (ja) * | 2001-12-11 | 2005-09-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10767841B (zh) * | 2019-10-31 | 2024-04-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5277.2A patent/CN1116683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86145A (ja) * | 2002-06-24 | 2004-03-18 | Seiko Epson Corp |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8389A (zh) | 202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72704B2 (ja) | 電子機器 | |
CN109584720B (zh) |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 |
US11513555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24177372A (ja) | 電子機器 | |
US2022035777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JP6986388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10146347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ted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panel | |
CN11166838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2217664B2 (en) | Under-display camera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device | |
JP2008176064A (ja) | 表示装置用の2次元入力装置と、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 |
KR20220060623A (ko)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
US20180181250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50836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30023083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
US11315915B2 (en) | Display device | |
WO2021250922A1 (ja) | タッチセンサ | |
CN209184638U (zh) | 电子设备 | |
JP2000020240A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表面基板とそれを含む装置 | |
CN111078059A (zh) |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US11269474B2 (en) | Touch devices | |
US20230131110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6839973B2 (ja) | 表示パネル | |
TW202024760A (zh) |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 |
JP2000241793A (ja) | タッチ入力方式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KR20110002011U (ko) | 접촉 패널의 적층 어셈블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