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4124A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4124A CN111664124A CN202010505444.6A CN202010505444A CN111664124A CN 111664124 A CN111664124 A CN 111664124A CN 202010505444 A CN202010505444 A CN 202010505444A CN 111664124 A CN111664124 A CN 1116641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or
- annular
- edge
- semi
-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42—Bladed diffu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9/00—Stators
- F01D9/02—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 F01D9/04—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forming ring or sector
- F01D9/042—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forming ring or sector fixing blades to st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42—Bladed diffusers
- F04D29/544—Blade sha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 F04D29/64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气机装配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子结构,包括:静子机匣,其内壁具有环形限位槽;两个半环形缘环,在静子机匣内侧设置,相互对接形成缘环;缘环的一端卡入环形限位槽;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每个半环形静子内环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内设置;两组静子叶片,每组静子叶片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与该半环形缘环对应的半环形静子内环之间沿周向排列设置,其内各个静子叶片的叶尖成型在对应半环形缘环的内壁上,叶根成型在对应半环形静子内环的外壁上。此外,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静子结构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转静子结构的装配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压气机装配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压气机中静子结构包括静子机匣、位于静子机匣内的静子内环、多个在静子机匣与静子内环之间沿轴向排列的静子叶片,每个静子叶片的叶尖与静子机匣的内壁连接、叶根与静子内环的外壁连接,其与发动机中转子的装配结构为静子内环套设在转子鼓筒上,静子机匣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的后端对接、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的前端对接,各个静子叶片位于前级转子叶片与后级转子叶片之间,以调整两级转子叶片间气流的流向。
当前,为了实现装配,通常将静子结构设计为对开结构,即设计静子机匣由两个半环形静子机匣对接形成,在每个半环形静子机匣内壁沿周向开设限位槽,在各个静子叶片的叶尖部位设置缘板,将各个静子叶片分为两组,每组静子叶片与一个半环形静子机匣对应,在将静子结构与转子部件组装时,首先将每组静子叶片叶尖部位的缘板依次滑入对应半环静子机匣的限位槽中,转动至预定位置进行定位,其后将各个静子叶片置于前级转子叶片、后级转子叶片之间,通过铆钉将各个静子叶片的叶根与套设在转子鼓筒上静子内环的外壁连接,以及将两个半环形静子机匣对接形成静子机匣,将静子机匣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的后端对接、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的前端对接,其过程繁琐,设计到多个部件间的连接,装配效率低下,装配周期较长。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静子结构,包括:
静子机匣,其内壁具有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缘环,在静子机匣内侧设置,相互对接形成缘环;缘环的一端卡入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每个半环形静子内环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内设置;
两组静子叶片,每组静子叶片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与该半环形缘环对应的半环形静子内环之间沿周向排列设置,其内各个静子叶片的叶尖成型在对应半环形缘环的内壁上,叶根成型在对应半环形静子内环的外壁上。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静子装配结构,包括上述的静子结构,其中,
各个静子叶片位于前级转子叶片、后级转子叶片之间;
静子内环套设在位于前级转子叶片、后级转子叶片之间的转子鼓筒上;
静子机匣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的后端连接,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的前端连接;前级安装机匣后端具有环形定位槽;缘环背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卡入环形定位槽。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一个半环形缘环背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具有限位口;
前级安装机匣的后端具有定位口;
转静子装配结构还包括:
卡块,卡入至限位口及定位口中,以避免缘环沿周向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限位口位于两个半环形缘环的对接部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静子机匣前端外壁具有前连接边;
前级安装机匣后端外壁具有前级安装边;前级安装边与前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前级安装边、前连接边沿轴向夹紧卡块。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前连接边上具有折边;折边覆盖卡块,将卡块压紧。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静子机匣后端外壁具有后连接边;
后级安装机匣后端外壁具有后级安装边;后级安装边与后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转静子结构装配方法,包括:
将两个半环形缘环及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分开;
将半环形静子内环置于前级转子叶片、后级转子叶片之间,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静子内环套设在转子鼓筒上;两个半环形缘环相互对接形成缘环;缘环的前端卡入环形定位槽;
将卡块卡入至限位口及定位口中;
将静子机匣的套在后级转子叶片外周,沿轴向向前级转子叶片方向移动,使缘环的后端卡入环形限位槽;
将前连接边与前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以及将后连接边与后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是现有转静子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静子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
1-静子机匣;2-半环形缘环;3-半环形静子内环;4-静子叶片;5-前级转子叶片;6-后级转子叶片;7-转子鼓筒;8-前级安装机匣;9-后级安装机匣;1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其他相关部分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含义。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词语仅用以表示相对的方向或者位置关系,而非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发生改变后,其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用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而不能够将其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不应理解为对数量的绝对限制,而应理解为存在至少一个。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方面提供一种静子结构,包括:
静子机匣1,其内壁具有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缘环2,在静子机匣1内侧设置,相互对接形成缘环;缘环的一端卡入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3,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每个半环形静子内环3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2内设置;
两组静子叶片4,每组静子叶片4对应在一个半环形缘环2、与该半环形缘环2对应的半环形静子内环之间沿周向排列设置,其内各个静子叶片4的叶尖成型在对应半环形缘环2的内壁上,叶根成型在对应半环形静子内环3的外壁上。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静子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半环形缘环2与对应组的静子叶片4及其对应的半环形静子内环3为一体结构,在将其与压气机转子部件组装时,仅需将半环形静子内环3置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相互对接形成套设在转子鼓筒7上的静子内环,两个半环形缘环2相互对接形成缘环,其后组装静子机匣,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转静子结构装配方法,其过程涉及的步骤及其部件的连接较少,方便快捷,可极大提高装配效率。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静子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缘环、静子内环为对半结构可以极大的便于组装,同时设计位于外周的静子匣1为整环结构,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在与压气机转子部件组装后,可为压气机整体的气密性提供有效保证。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静子装配结构,包括上述的静子结构,其中,
各个静子叶片4位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
静子内环套设在位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的转子鼓筒7上;
静子机匣1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8的后端连接,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9的前端连接;前级安装机匣8后端具有环形定位槽;缘环背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卡入环形定位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一个半环形缘环2背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具有限位口;
前级安装机匣8的后端具有定位口;
转静子装配结构还包括:
卡块10,卡入至限位口及定位口中,以避免缘环沿周向转动,即实现对各个静子叶片4的定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限位口位于两个半环形缘环2的对接部位,其具体位置可参见图3,将限位口设置在该位置,可使两个半环形缘环2能够同时与卡块10接触,卡块10作为限制缘环沿周向转动的定位结构,能够同时将两个对接形成缘环的半环形缘环2卡紧,从而对缘环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且将限位口在该位置开设,可避免过分的削弱半环形缘环2的刚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静子机匣1前端外壁具有前连接边;
前级安装机匣8后端外壁具有前级安装边;前级安装边与前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前级安装边、前连接边沿轴向夹紧卡块10,以避免卡块10在限位口、定位口中脱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前连接边上具有折边;折边覆盖卡块10,将卡块10压紧,以进一步避免卡块10在限位口、定位口中脱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转静子装配结构中,静子机匣1后端外壁具有后连接边;
后级安装机匣9后端外壁具有后级安装边;后级安装边与后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转静子结构装配方法,包括:
将两个半环形缘环2及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3分开;
将半环形静子内环3置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静子内环套设在转子鼓筒7上;两个半环形缘环2相互对接形成缘环;缘环的前端卡入环形定位槽;
将卡块10卡入至限位口及定位口中;
将静子机匣1的套在后级转子叶片6外周,沿轴向向前级转子叶片5方向移动,使缘环的后端卡入环形限位槽;
将前连接边与前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使静子机匣1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8的后端连接,以及将后连接边与后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使静子机匣1的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9的前端连接。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静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子机匣(1),其内壁具有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缘环(2),在所述静子机匣(1)内侧设置,相互对接形成缘环;所述缘环的一端卡入所述环形限位槽;
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3),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每个所述半环形静子内环(3)对应在一个所述半环形缘环(2)内设置;
两组静子叶片(4),每组所述静子叶片(4)对应在一个所述半环形缘环(2)、与该半环形缘环(2)对应的半环形静子内环之间沿周向排列设置,其内各个静子叶片(4)的叶尖成型在对应半环形缘环(2)的内壁上,叶根成型在对应半环形静子内环(3)的外壁上。
2.一种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子结构,其中,
各个静子叶片(4)位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
静子内环套设在位于所述前级转子叶片(5)、所述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的转子鼓筒(7)上;
静子机匣(1)的前端与前级安装机匣(8)的后端连接,后端与后级安装机匣(9)的前端连接;所述前级安装机匣(8)后端具有环形定位槽;缘环背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卡入所述环形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个半环形缘环(2)背向所述环形限位槽的一端具有限位口;
所述前级安装机匣(8)的后端具有定位口;
所述转静子装配结构还包括:
卡块(10),卡入至所述限位口及所述定位口中,以避免所述缘环沿周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口位于两个所述半环形缘环(2)的对接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子机匣(1)前端外壁具有前连接边;
所述前级安装机匣(8)后端外壁具有前级安装边;所述前级安装边与所述前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级安装边、所述前连接边沿轴向夹紧所述卡块(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连接边上具有折边;所述折边覆盖所述卡块(10),将所述卡块(10)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子机匣(1)后端外壁具有后连接边;
所述后级安装机匣(9)后端外壁具有后级安装边;所述后级安装边与所述后连接边通过螺栓连接。
9.一种转静子结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两个半环形缘环(2)及两个半环形静子内环(3)分开;
将半环形静子内环(3)置于前级转子叶片(5)、后级转子叶片(6)之间,相互对接形成静子内环,所述静子内环套设在转子鼓筒(7)上;两个半环形缘环(2)相互对接形成缘环;所述缘环的前端卡入环形定位槽;
将卡块(10)卡入至所述限位口及所述定位口中;
将静子机匣(1)的套在所述后级转子叶片(6)外周,沿轴向向前级转子叶片(5)方向移动,使所述缘环的后端卡入环形限位槽;
将前连接边与前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以及将后连接边与后级安装边通过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5444.6A CN111664124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5444.6A CN111664124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4124A true CN111664124A (zh) | 2020-09-15 |
CN111664124B CN111664124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7238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5444.6A Active CN111664124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6412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4710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处理机匣结构及其压气机 |
CN113513374A (zh) * | 2021-07-26 | 2021-10-1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船舶燃气轮机可方便拆卸式压气机静叶环及其装配方法 |
CN113898419A (zh) * | 2021-10-10 | 2022-01-07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进气机匣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3914999A (zh) * | 2021-12-14 | 2022-01-11 |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装配方法 |
CN115060136A (zh) * | 2022-06-29 | 2022-09-16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静子内环装配尺寸检测装置的静子组件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80396A (en) * | 1959-06-29 | 1961-04-18 | Gen Electric | Stator construction for turbine engines |
US20130156594A1 (en) * | 2011-12-20 | 2013-06-20 | Nicholas Joseph Kray | Composite rotor and vane assemblies with integral airfoils |
CN203051237U (zh) * | 2013-01-15 | 2013-07-10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防喘结构 |
CN105386797A (zh) * | 2015-12-29 | 2016-03-0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涡轮静子结构 |
CN105464717A (zh) * | 2015-12-25 | 2016-04-0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静子叶片周向止动机构 |
CN108223429A (zh) * | 2017-09-30 | 2018-06-29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整环不断盘的风扇机匣 |
CN108798791A (zh) * | 2018-06-29 | 2018-11-13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机静叶栅及其加工方法 |
CN108999652A (zh) * | 2018-07-11 | 2018-12-14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对开机匣与静子叶片周向止动结构 |
CN208295115U (zh) * | 2018-06-06 | 2018-12-28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对开机匣密封结构 |
CN110439630A (zh) * | 2019-08-12 | 2019-11-12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静子叶片及其成型方法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10505444.6A patent/CN1116641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80396A (en) * | 1959-06-29 | 1961-04-18 | Gen Electric | Stator construction for turbine engines |
US20130156594A1 (en) * | 2011-12-20 | 2013-06-20 | Nicholas Joseph Kray | Composite rotor and vane assemblies with integral airfoils |
CN203051237U (zh) * | 2013-01-15 | 2013-07-10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防喘结构 |
CN105464717A (zh) * | 2015-12-25 | 2016-04-0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静子叶片周向止动机构 |
CN105386797A (zh) * | 2015-12-29 | 2016-03-0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涡轮静子结构 |
CN108223429A (zh) * | 2017-09-30 | 2018-06-29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整环不断盘的风扇机匣 |
CN208295115U (zh) * | 2018-06-06 | 2018-12-28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对开机匣密封结构 |
CN108798791A (zh) * | 2018-06-29 | 2018-11-13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机静叶栅及其加工方法 |
CN108999652A (zh) * | 2018-07-11 | 2018-12-14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对开机匣与静子叶片周向止动结构 |
CN110439630A (zh) * | 2019-08-12 | 2019-11-12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静子叶片及其成型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4710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处理机匣结构及其压气机 |
CN113513374A (zh) * | 2021-07-26 | 2021-10-1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船舶燃气轮机可方便拆卸式压气机静叶环及其装配方法 |
CN113898419A (zh) * | 2021-10-10 | 2022-01-07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进气机匣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3914999A (zh) * | 2021-12-14 | 2022-01-11 |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装配方法 |
CN115060136A (zh) * | 2022-06-29 | 2022-09-16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静子内环装配尺寸检测装置的静子组件及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4124B (zh) | 2022-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64124B (zh)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具有其的转静子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JP5449339B2 (ja) | ターボ機械用構造フレーム | |
US7086830B2 (en) | Tube-type vortex reducer with retaining ring | |
CN112065774B (zh) | 一种机匣结构及其转静子结构 | |
US9677419B2 (en) |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 |
KR100814170B1 (ko) | 증기 터빈용 증기로 | |
CN111561394B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机匣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JP2015502495A (ja) |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の支持構造物 | |
CN103375180A (zh) | 涡轮隔板构造 | |
CN111664123A (zh) | 一种静子结构及其加工、装配方法 | |
CN111379736B (zh) | 一种压气机引气结构 | |
CN102597453B (zh) | 具有可变涡轮几何形状(vtg)的涡轮增压器 | |
CN104302891A (zh) | 排气涡轮增压器 | |
CN104471212A (zh) | 用于平衡压缩机转子组件的第一级压缩机盘 | |
US9951654B2 (en) | Stator blade sector for an axial turbomachine with a dual means of fixing | |
WO2016129039A1 (ja) | 過給機 | |
CN101096919B (zh) | 涡轮机 | |
CN113847279B (zh) | 一种低压压气机部件引气结构 | |
US10012094B2 (en) | Carrier ring | |
CN111396141B (zh) | 一种静子叶片安装结构 | |
US8182216B2 (en) | Connecting system with jaws of two ferrules, including a compressor | |
US10612557B2 (en) | Nose cone attachment for turbofan engine | |
CN112628207A (zh) | 压气机引气结构 | |
JP2005248963A (ja) | 自動車用のモータコンプレッサー組立体 | |
CN112709716A (zh) | 一种压气机静子叶片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