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1097B -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51097B CN111651097B CN201911070025.8A CN201911070025A CN111651097B CN 111651097 B CN111651097 B CN 111651097B CN 201911070025 A CN201911070025 A CN 201911070025A CN 111651097 B CN111651097 B CN 1116510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rared
- dock
- terminal display
- screen
- infrared ray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当红外探测器件中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与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的控制器此时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车载显示屏发展迅速,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车载显示屏的屏幕都采用了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点击显示屏便可以进行网页浏览、拍照等功能。
一般的,各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端都设置有Dock栏,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Dock栏进行下拉操作,从而浏览Dock栏中隐藏的功能和信息。采用该种方法,必须由用户的手指触摸显示屏的Dock栏,然后沿着显示屏的屏幕向下滑动,从而达到展开Dock栏的目的。但是,采用该种方法,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繁琐,而进一步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繁琐,而进一步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低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红外探测组件,所述红外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周沿部,所述红外探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
所述红外发射器件用于发射红外线,且所述红外发射器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正面处于同一侧;
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红外接收器探测到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时,控制处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探测器件中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与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的控制器此时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红外接收器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红外发射器件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件均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背面;
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边缘线相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且与屏幕顶部的边缘线相平行,如此,红外接收器件能够精准的接收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的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提高了红外探测组件的检测精确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收器件为CCD检测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探测组件探测目标物至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所述D为所述有效垂直距离,所述X为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所述f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所述L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所述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设置于屏幕周沿部的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
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是,则控制处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
若否,则保持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隐藏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在检测到目标反射红外线后,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处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是否达到预定时间;
若是,则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
若否,则控制所述Dock栏继续处于所述展开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操作使得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后,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避免了Dock栏长时间处于展开状态而造成长时间占用系统CPU资源以及避免长时间耗电的情况发生,以及随着用户的手指远离红外发射器件的同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时,在所述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是,则进入所述控制所述Dock栏继续处于展开状态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Dock栏的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若红外接收器件仍旧探测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说明用户可能正在对Dock栏进行操作,则保持Dock栏继续处于展开状态,避免了Dock栏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恢复至隐藏状态,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包括:
对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接收到的反射红外线进行分析;
检测所述反射红外线是否具有周期性;
若是,则判定所述反射红外线非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否,则判定所述反射红外线为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的步骤中,红外接收器件具体为CCD检测器,所述红外探测组件探测目标物至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所述D为所述有效垂直距离,所述X为所述红外发射器件所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所在的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所述f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所述L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所述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汽车,所述汽车具有终端显示屏,所述终端显示屏设有如以上任意一种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探测器件中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与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的控制器此时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红外探测组件的探测原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二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三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10:红外探测组件;100:红外发射器器件;101:红外接收器件。
20:终端显示屏。
3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a)和图1(b)对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红外探测组件的探测原理示意图。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1包括:
红外探测组件10,红外探测组件10设置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周沿部,红外探测组件10包括红外发射器件100和红外接收器件101。
红外探测组件10用于发射红外线,且红外发射器件100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终端显示屏20的正面处于同一侧。
红外接收器件101用于接收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控制器30,控制器30与红外探测组件10连接,用于在红外接收器件101探测到目标反射红外线时,控制设于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
具体的,红外探测组件10可以成对设置,如在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周沿处设置两组红外探测组件10,每组红外探测组件10中均包括红外发射器件100和红外接收器件101。红外发射器件100可以为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件101可以为CCD检测器,对于红外发射器件100和红外接收器件101组成的红外探测组件10的具体工作原理也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作限定。
为了保证红外接收器件101能较为精准的接收到经目标物反射红外发射器件100的目标反射红外线,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红外发射器件100设置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部的第一位置,红外接收器件101设置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部的第二位置,且红外发射器件100和红外接收器件101均设置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背面。
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部的边缘线相平行。
具体的,第一位置可以为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部的一侧,第二位置可以为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端的另一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顶部的边沿线。
进一步的,如图1(b)所示的,以红外探测组件10中的红外接收器件101为CCD检测器为例,CCD检测器中包含滤镜,对于不同的滤镜,其分别对应有不同的焦距,红外探测组件10探测目标物至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D为有效垂直距离,X为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f为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L为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具体的,对于红外发射器件100的红外线的发射方向,其可以是垂直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也可以是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呈一定的角度关系,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组件10的检测精准度,红外发射器件100的红外线的发射方向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平面之间的夹角可选为20度至90度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改变红外发射器件100和红外接收器件101之间的相对距离X时,红外发射器件100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终端显示屏20的屏幕之间的夹角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者在改变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f时,目标物至终端显示屏20的有效垂直距离D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1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汽车具有如以上提到的终端显示屏,终端显示屏设有如以上提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红外探测器件中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与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的控制器此时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2(a)、图2(b)和图2(c)对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二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第三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a)所示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包括:
S20:控制设置于屏幕周沿部的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
S21: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若是,则进入S22,若否,则进入S23。
具体的,红外发射器件可以为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器件可以为CCD检测器,对于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也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作限定。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S21包括:
对红外接收器件接收到的反射红外线进行分析。
检测反射红外线是否具有周期性。
若是,则判断反射红外线非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否,则判断反射红外线为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具体的,在用户手指靠近红外接收器件而遮挡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的红外线时,由于用户活动的随机性,经用户手指遮挡反射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其并不具有周期性。反射红外线的周期性可以根据反射红外线的信号幅值、信号频率等进行确定。当信号频率较为稳定或者相邻的信号幅值较为均匀分布时,则可以认为反射红外线具有周期性。
进一步地,在S21中,红外接收器件具体为CCD检测器,红外探测组件探测目标物至终端显示屏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D为有效垂直距离,X为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f为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L为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S22:控制处于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
S23:保持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隐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的相同部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红外接收器件能探测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的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反射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基于目标反射红外线对Dock栏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展开状态,在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后,用户可能对Dock栏进行操作,在用户对Dock栏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用户的手指持续遮挡红外线,Dock栏也持续处于展开状态。当Dock处于展开状态后,用户的手指随即远离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的区域,为了避免Dock栏随着用户的手指远离红外发射器件的同时恢复隐藏状态,可以设置预定时间,在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实际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再恢复至隐藏状态,避免用户无法正常操作Dock栏而降低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在用户操作使得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后,为了避免Dock栏长时间处于展开状态而造成长时间占用系统CPU资源以及避免长时间耗电的情况发生,以及随着用户的手指远离红外发射器件的同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如图2(b)所示的,在S22之后,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S24:判断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实际是否达到预定时间。若是,则进入S25,若否,则进入S26。
S25:控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
S26:控制Dock栏继续处于展开状态。
具体的,预定时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对于预定时间具体取为多少,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作限定,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中,预定时间可选为60秒。
进一步,当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用户还可能正在对Dock栏进行操作,为了避免Dock栏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恢复至隐藏状态,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如图2(c)所示的,当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时,在控制Dock栏继续处于隐藏状态之前,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S27: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若是,则进入S26,若否,则进入S25。
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后,若目标物遮挡红外线,则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目标物将红外线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在检测到目标反射红外线后,控制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便于用户浏览Dock栏中的信息。因此,采用本方案,只要用户的手指靠近终端显示屏设置有Dock栏的屏幕周沿部时,便自动展开Dock栏,无需用户点击终端显示屏并进行下拉的操作,简化了用户展开Dock栏的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用户操作使得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后,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避免了Dock栏长时间处于展开状态而造成长时间占用系统CPU资源以及避免长时间耗电的情况发生,以及随着用户的手指远离红外发射器件的同时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在Dock栏的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若红外接收器件仍旧探测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说明用户可能正在对Dock栏进行操作,则保持Dock栏继续处于展开状态,避免了Dock栏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恢复至隐藏状态,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红外探测组件,所述红外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周沿部,所述红外探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
所述红外发射器件用于发射红外线,且所述红外发射器件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正面处于同一侧;
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以及检测所述红外线是否具有周期性来判断所述红外线是否为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当信号频率稳定或者相邻的信号幅值均匀分布时,则认为所述红外线具有周期性;
若是,则判断所述红外线为非目标反射红外线;若否,则判断所述红外线为经目标物遮挡后的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探测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探测到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时,控制设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并且
在所述Dock栏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之后,所述目标物远离所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所述红外线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还判断所述Dock栏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时间是否达到预定时间;
在达到所述预定时间时,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隐藏状态;
在未达到所述预定时间时,控制所述Dock栏继续处于所述展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红外接收器件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红外发射器件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件均设置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背面;
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顶部的边缘线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件为CCD检测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组件探测目标物至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所述D为所述有效垂直距离,所述X为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所述f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所述L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所述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5.一种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设置于屏幕周沿部的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
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是,则控制处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
若否,则保持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隐藏状态;其中
在所述控制处于所述屏幕周沿部的Dock栏处于展开状态之后,所述目标物远离所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所述红外线的区域;
判断所述Dock栏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时间是否达到预定时间;
若是,则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
若否,则控制所述Dock栏继续处于所述展开状态;其中
所述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包括:
对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接收到的反射红外线进行分析;
检测所述反射红外线是否具有周期性;当信号频率稳定或者相邻的信号幅值均匀分布时,则认为所述红外线具有周期性;
若是,则判定所述反射红外线非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否,则判定所述反射红外线为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所述目标反射红外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ock栏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时间达到所述预定时间时,在所述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所述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
若是,则进入所述控制所述Dock栏继续处于展开状态的步骤;
若否,则控制所述Dock栏恢复所述隐藏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红外接收器件是否探测到所述红外线经目标物遮挡后的目标反射红外线的步骤中,所述红外接收器件具体为CCD检测器,红外探测组件探测所述目标物至所述终端显示屏的屏幕的有效垂直距离具体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所述D为所述有效垂直距离,所述X为所述红外发射器件所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红外接收器件所在的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所述f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滤镜的焦距,所述L为所述CCD检测器的成像点至所述CCD检测器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8.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终端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显示屏设有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0025.8A CN111651097B (zh) | 2019-11-05 | 2019-11-05 |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0025.8A CN111651097B (zh) | 2019-11-05 | 2019-11-05 |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51097A CN111651097A (zh) | 2020-09-11 |
CN111651097B true CN111651097B (zh) | 2024-04-26 |
Family
ID=7234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70025.8A Active CN111651097B (zh) | 2019-11-05 | 2019-11-05 |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51097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2002A (zh) * | 2009-09-25 | 2010-04-07 |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显示装置和方法 |
CN104216570A (zh) * | 2013-05-29 | 2014-12-17 |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触摸精度的方法 |
CN105373262A (zh) * | 2014-09-02 | 2016-03-0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红外触摸屏无效光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573582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以及终端 |
CN105979070A (zh) * | 2016-04-25 | 2016-09-28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700985A (zh) * | 2017-06-28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9002223A (zh) * | 2018-08-29 | 2018-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WO2019144672A1 (zh) * | 2018-01-25 | 2019-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96244B2 (en) * | 2013-03-13 | 2018-06-12 | Autodesk, Inc. | User interface navigation elements for navigating datasets |
US20180267671A1 (en) * | 2017-03-15 | 2018-09-20 | Edito Co., Ltd. | Touch scre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2019
- 2019-11-05 CN CN201911070025.8A patent/CN1116510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2002A (zh) * | 2009-09-25 | 2010-04-07 |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显示装置和方法 |
CN104216570A (zh) * | 2013-05-29 | 2014-12-17 |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触摸精度的方法 |
CN105373262A (zh) * | 2014-09-02 | 2016-03-0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红外触摸屏无效光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573582A (zh) * | 2015-12-14 | 2016-05-11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以及终端 |
CN105979070A (zh) * | 2016-04-25 | 2016-09-28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700985A (zh) * | 2017-06-28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
WO2019144672A1 (zh) * | 2018-01-25 | 2019-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02223A (zh) * | 2018-08-29 | 2018-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KELVIN CHENG.Direct interaction with large-scale display systems using infrared laser tracking devices.《Adelaide,Australia:Proceedings of the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stion》.2003,摘要. * |
刘坤 等.《51单片机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大全》.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第593页-第594页. * |
基于STM32的红外触摸屏设计;贺成佳;;电子科技;20150315(03);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51097A (zh) | 2020-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58490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手势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455044B2 (en) | Motion detection system having two motion detecting sub-system | |
US9052778B2 (en) | Infrared touch screen | |
KR101984417B1 (ko) | 광학 근접 센서 및 관련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 |
KR101490068B1 (ko) | 전자 디바이스의 기능을 활성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JP5423686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 |
US8576200B2 (en) | Multiple-input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 |
US10579870B2 (en) | Operating method for function of iris recogni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 |
EP307904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sensor of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1698087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US9285928B2 (en) |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optical touch system | |
CN111651097B (zh) | 终端显示屏Dock栏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 |
US20140327631A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display and touch key input system | |
CN105955552B (zh) | 触控装置、触控方法和曲面显示装置 | |
CN101504580A (zh) | 光学触摸屏及其配套的触摸笔 | |
CN201796348U (zh) | 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的触摸屏 | |
KR101641250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8924288B (zh) | 滑动机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9218521A1 (en) | Ges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8111671B (zh) | 抗干扰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609263B1 (ko) | 적외선을 이용하여 제스쳐를 인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6354324B (zh) | 红外触摸屏的扫描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8471A (zh) | 光学触摸屏 | |
US20160239139A1 (en) | Baseline management with large input object detection | |
CN116962570B (zh) | 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