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1991B -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41991B CN111641991B CN202010378262.7A CN202010378262A CN111641991B CN 111641991 B CN111641991 B CN 111641991B CN 202010378262 A CN202010378262 A CN 202010378262A CN 111641991 B CN111641991 B CN 1116419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node
- link
- probability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674048 Phthira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04W40/1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based on st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根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安全门限;根据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安全门限;根据中继缓存状态和安全链路数目,制定链路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链路选择策略,分析网络的信道转移矩阵及稳态概率,得到网络的安全中断概率,实现传输。本发明在链路选择时考虑到了信道的中断概率,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优于传统的基于数据缓存的安全传输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个人私密信息交互,例如银行帐户信息,个人健康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挑战。尽管上层秘钥加密技术可以保护信息安全,但是上层密钥技术假设窃听节点能力有限且加密算法复杂,不能应用于设备能力有好的通信网络。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特征进行加密,可以很好的补充以上不足。协作中继技术可以利用中继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但是固定的中继模式使网络性能受限于最差一跳。基于缓存的中继网络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尽管已有工作研究了基于缓存的协作中继网络的安全性,但是网络的链路选择策略没有考虑信息安全中断概率,因此性能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优化传统方案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安全门限;根据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安全门限;
S2、根据中继缓存状态和安全链路数目,制定链路选择策略;
S3、根据步骤S2确定的链路选择策略,分析网络的信道转移矩阵及稳态概率,得到网络的安全中断概率,实现传输。
具体的,步骤S1中,第t个时隙中第一跳的安全中断概率时,为最大允许安全中断概率,源节点和中继Ri之间链路为安全,则源节点和中继Ri的链路必须满足其中为源节点和中继Ri在第t个时隙的信道功率增益,Υar源节点和中继之间信息安全的最小门限;
其中,Ψ(Qk)是Rk的缓冲状态,表示源节点和中继之间的链接是安全的;表示中继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安全,中继Ri和目的节点之间链路必须满足为中继Ri和目的节点在第t个时隙的信道功率增益,Υrb中继Ri和目的节点之间信息安全的最小门限。
具体的,步骤S2中,链路选择策略具体为:
其中,Ropt为选择的最优中继,Rk为第k个中继,Ψ(Qk)是Rk的缓存Qk的状态,L为最大数据缓存,为源节点和中继Ri的信道功率增益,为中继Ri和目的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λae为源节点和窃听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λre为中继节点和窃听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表示选择源节点和中继之间的链接是安全且信道功率增益最大中继;表示选择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链接是安全且信道功率增益最大中继。
进一步的,网络中没有安全链路的概率为:
其中,λar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λrb为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
进一步的,根据链路选择方案,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有M1条合法链路的概率为
其中,M为中继数目。
进一步的,根据链路选择方案,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M2条合法链路的概率为:
具体的,步骤S3中,根据链路选择策略,系统从状态sn传输到状态sl的概率为an,l,则网络的平稳状态为:
π=(A-I+B)-1b
其中,A为转移矩阵,b为元素都是1的向量,I是单位矩阵,B是元素都是1的矩阵。
进一步的,根据系统状态,网络的安全中断概率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中断的链路选择策略;根据可用和安全的链路集,构建一个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移矩阵,并导出稳态概率;根据上述稳态概率推导所提出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最后,数值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的基于中断驱动安全传输方案优于传统的缓存辅助安全传输方案。
进一步的,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源节点到中继以及中继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安全速率,并分析了相应的安全中断概率。根据得到的安全中断概率,推出源节点到中继以及中继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安全的门限。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门限以及中继缓存状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安全中断概率的链路选择策略,考虑到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提升网络的性能。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链路选择策略,本发明利用一个马尔可夫链来表征系统中的状态转移概率并推导状态转移矩阵,随后得到了系统的稳态概率,该稳态为性能分析提供了数学工具。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稳态概率,本发明分析该方案的信息安全中断概率并得出了封闭形式的表达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链路选择时考虑到了信道的中断概率,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优于传统的基于数据缓存的安全传输方案。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缓冲辅助安全传输图;
图2为当gsr≥grd时,保密中断概率与平均信道功率增益grd的关系图;
图3为保密中断概率与目标保密率Rsec图;
图4为秘密中断概率与许可秘密中断概率的上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源节点lice想要安全可靠地传输信息给目的节点Bob,窃听节点Eve会对Alice的传输数据进行窃听。由于大规模衰落或干扰,Alice和Bob之间的直接信道质量很差。为了在Alice和Bob之间进行安全传输,需要中继的协助,但窃听者可以从Alice和中继那里接收私密信息;
每个中继只有一根天线,并半双工模式工作,每个中继具有一个数据缓存,用Qi表示;数据缓存的长度为L;在本系统中,每个帧均等地划分为一系列时隙,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为T。在每个时隙中,只有一个中继来接收或转发私密信息;系统经历瑞利平坦块衰落,这意味着信道状态信息在每个时隙保持不变,在相邻时隙独立变化。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链路选择策略使得保密中断概率最大化;
在第t个时隙,如果中继Ri被选择用来接收Alice的私密信息,则其接收到信息为:
其中,pa是Alice的发射功率;是Alice和Ri在第t个时隙的信道系数;xa[t]是第t个时隙Alice的私密信息;是Ri在第t个时隙接收到噪声,此私密信息被解码并存储在Ri的缓存中,同时被窃听的私密信息为:
其中,hae[t]是第t个时隙中Alice和窃听者之间的信道系统,ne[t]是第t个时隙窃听者接收到的噪声。
在k个时隙之后,如果Ri转发此私密信息,则Bob接收到的信号为:
同样,窃听者窃听的私密信息为:
当选择中继Ri在第t个时隙接收Alice的私密信息时,Ri的信息速率为:
窃听者的窃听率为:
第t个时隙Alice和Ri安全速率为:
其中,(a)+=max(a,0),由于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无法获取,因此采用安全中断概率衡量安全性能。
因此安全中断概率为:
在t+k时隙,Ri转发安全信息,则Bob的接收到的信息速率为
窃听者在第t+k时刻的窃听率为:
因此,在第t+k时隙的第二跳的保密率为:
根据目标安全速率Rs可以得出第二跳的安全中断概率为:
其中,λre为中继节点到窃听节点的信道方差。
根据网络可用链路及数据缓存状态,本发明提出以下链路选择策略:
其中,Ψ(Qk)是中继Rk的缓存状态。表示Alice和中继之间的链接是安全的且信道质量较好,并且相应中继的缓存具有存储私密信息的空间;表示中继和Bob之间的链接是安全的且信道质量较好,并且相应中继的缓存具有要传输的私密信息。
S2、根据所的链路选择策略,当链路满足gari≥Υar或grib≥Υrb时安全;否则,将没有可用的安全传输链接,此时的概率为:
其中,Pnull的下标表示安全传输没有可用链接的概率,λar表示Alice和中继之间信道的方差,λrb表示中继和Bob之间信道的方差。
此时,系统至少有一条安全链路的概率为1-Pnull。在第t时隙的Alice和中继之间有M1个链路的可能性:
同理,在第t时隙,中继和Bob之间有M2条链路的可能性:
在第t时隙中,网络的状态空间表示为:
其中,Psr是从Alice到中继链路集中选择一条链路的概率,Prb是中继与Bob链路集中选择一条链路的概率,Ω+为在sn时选择Alice发送的情况,Ω-为在sn时选择中继转发的情况。
Psr是从Alice到中继链路集中选择一条链路的概率:
则Prb=1-Psr
则根据系统的状态空间,系统的平稳状态导出为:
π=(A-I+B)-1b
其中,A为转移矩阵,b为元素都是1的向量,I是单位矩阵,B是元素都是1的矩阵。
S3、导出秘密中断的封闭形式的表达式以及方案的概率和保密率,建立排队理论计算信息时延;
请参阅图4,根据窃听编码理论,如果系统安全速率小于Rs时,私密信息将遭受安全中断。因此,在所提链路选择策略中,系统安全中断概率为:
本发明中所有链路选择策略考虑到了链路的中断情况,可以避免在链路选择时出现安全中断情况,从而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根据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可以得到此方案可以获得的安全中断情况,从而为本方案的实际使用提供了指导。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的描述和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仿真验证
1、图2给出了中继和Bob之间的安全中断概率与平均信道功率增益的关系图。图中可以观察到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非常吻合。另外,安全中断概率是grd的递减函数。grd值较大表示源节点和中继具有更大的功率来保证第一跳和第二跳中的安全传输。因此,安全中断的可能性随着grd的降低而降低。更多的中继将增加选择的多样性,安全中断的可能性将降低。在传统的最大比率方案中,不考虑链路安全性,并且安全中断的可能性将增加。
2、图3给出安全中断概率与目标保密率Rs的关系图;在图中安全中断概率是Rs的增加函数;Rs的较大值表示安全传输私密信息具有挑战性,可用链接将减少。因此,安全中断的可能性将随着Rs的增加而增加;缓存大小的增加和中继数的增加将增加链路选择的多样性,并降低安全中断的可能性;对于传统的最大比率方案,未考虑传输链路是否可用于安全传输,这导致安全中断概率增加。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首先分析两跳传输的安全中断概率得到信息安全传输的最小门限;随后,提出一种基于安全中断概率的链路选择策略,即保障信息安全性又保障信息传输的高效性。概据所提策略,分析了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并得到稳态概率,随后分析了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并得到相应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方案可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安全门限;根据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链路中断概率得到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中断门限,第t个时隙中第一跳的安全中断概率时,为最大允许安全中断概率,源节点和中继Ri之间链路为安全,则源节点和中继Ri的链路必须满足其中为源节点和中继Ri在第t个时隙的信道功率增益,γar源节点和中继之间信息安全的最小门限;
其中,Ψ(Qk)是Rk的缓冲状态,表示源节点和中继之间的链接是安全的;表示中继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安全,中继Ri和目的节点之间链路必须满足其中,为中继Ri和目的节点在第t个时隙的信道功率增益,γrb中继Ri和目的节点之间信息安全的最小门限;
S2、根据中继缓存状态和安全链路数目,制定链路选择策略,链路选择策略具体为:
其中,Ropt为选择的最优中继,Rk为第k个中继,Ψ(Qk)是Rk的缓存Qk的状态,L为最大数据缓存,为源节点和中继Ri的信道功率增益,为中继Ri和目的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λae为源节点和窃听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λre为中继节点和窃听节点之间的信道方差;表示选择源节点和中继之间的链接是安全且信道功率增益最大中继;表示选择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链接是安全且信道功率增益最大中继;根据链路选择方案,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有M1条合法链路的概率为
其中,M为中继数目;
根据链路选择方案,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M2条合法链路的概率为:
S3、根据步骤S2确定的链路选择策略,分析网络的信道转移矩阵及稳态概率,得到网络的安全中断概率,实现传输,根据链路选择策略,系统从状态sn传输到状态sl的概率为an,l,则网络的平稳状态为:
π=(A-I+B)-1b
其中,A为转移矩阵,b为元素都是1的向量,I是单位矩阵,B是元素都是1的矩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8262.7A CN111641991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8262.7A CN111641991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1991A CN111641991A (zh) | 2020-09-08 |
CN111641991B true CN111641991B (zh) | 2022-02-08 |
Family
ID=7233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78262.7A Active CN111641991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41991B (zh)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7301A (zh) * | 2008-01-10 | 2008-07-09 | 北京邮电大学 | 用协同中继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实现协同传输的方法 |
EP2059911A2 (en) * | 2006-09-15 | 2009-05-20 | Itron, Inc. | Metering rf lan protocol and cell/nod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
CN102244913A (zh) * | 2010-05-12 | 2011-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多跳路由协作方法及实现装置 |
CN103298084A (zh) * | 2013-05-17 | 2013-09-11 | 山东大学 |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
CN104507136A (zh) * | 2014-12-22 | 2015-04-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CN105228189A (zh) * | 2015-10-26 | 2016-01-0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异构协作网络中的无线接入模式及中继选择方法 |
CN105375956A (zh) * | 2015-10-26 | 2016-03-0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队列缓存中继传输方法 |
CN106358215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数据缓存的中继网络下的协作方法 |
CN106900030A (zh) * | 2017-02-27 | 2017-06-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继ofdm网络中基于中继策略选择及资源分配安全传输方法 |
CN107124749A (zh) * | 2017-05-09 | 2017-09-01 | 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396346A (zh) * | 2017-08-15 | 2017-11-24 | 广州大学 | 一种缓存蜂窝网络物理层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9089273A (zh) * | 2018-09-26 | 2018-12-25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种Ad-Hoc网络中基于状态转换概率的中继选择方法 |
CN109547140A (zh) * | 2019-01-15 | 2019-03-2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af协议的双媒质混合衰落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
WO2019067617A1 (en) * | 2017-09-27 | 2019-04-04 |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COMMUNICATION IN MULTI-HOP NETWORKS |
CN110267294A (zh) * | 2019-06-18 | 2019-09-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能量协作的随机中继选择方法 |
CN110290558A (zh) * | 2019-06-24 | 2019-09-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缓存辅助的多中继传输系统中基于时延的安全传输方法 |
CN110708736A (zh) * | 2019-10-24 | 2020-01-17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能效中继选择的动态路由方法与系统 |
CN111064665A (zh) * | 2019-12-24 | 2020-04-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无线体域网低时延传输调度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29063B2 (en) * | 2012-05-09 | 2017-04-18 |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lobal topology discovery in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
US10264407B2 (en) * | 2015-06-25 | 2019-04-16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Intelligent multi-be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ku-band for mission-oriented mobile mesh networks |
CN106922009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镇江坤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中断概率的多传感器节点传输选择方法 |
CN106714263B (zh) * | 2016-12-01 | 2020-03-17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无线传感网络aodv路由协议实现系统及方法 |
CN106656814A (zh) * | 2017-02-23 | 2017-05-1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 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 |
CN106954244B (zh) * | 2017-03-03 | 2020-03-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5g大规模物理层安全的低复杂度中继选择方法 |
CN107734588A (zh) * | 2017-09-18 | 2018-02-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安全高效的协作中继选择方法 |
CN107659991B (zh) * | 2017-10-09 | 2020-07-0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两跳能量收集中继网络中的能量分配方法 |
CN110213793B (zh) * | 2019-04-15 | 2020-06-16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速率控制的中继系统安全吞吐量优化方法 |
CN112039574B (zh) * | 2020-06-10 | 2022-03-22 | 合肥工业大学 | 通信干扰下无人机协同中继网络快速重构方法和系统 |
CN113395738B (zh) * | 2021-08-18 | 2021-11-30 | 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星地融合网络的传输链路确定方法、系统及介质 |
-
2020
- 2020-05-07 CN CN202010378262.7A patent/CN1116419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59911A2 (en) * | 2006-09-15 | 2009-05-20 | Itron, Inc. | Metering rf lan protocol and cell/nod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
CN101217301A (zh) * | 2008-01-10 | 2008-07-09 | 北京邮电大学 | 用协同中继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实现协同传输的方法 |
CN102244913A (zh) * | 2010-05-12 | 2011-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多跳路由协作方法及实现装置 |
EP2487845A1 (en) * | 2010-05-12 | 2012-08-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hop routing cooper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and implementation apparatus thereof |
CN103298084A (zh) * | 2013-05-17 | 2013-09-11 | 山东大学 |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
CN104507136A (zh) * | 2014-12-22 | 2015-04-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CN105228189A (zh) * | 2015-10-26 | 2016-01-0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异构协作网络中的无线接入模式及中继选择方法 |
CN105375956A (zh) * | 2015-10-26 | 2016-03-0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队列缓存中继传输方法 |
CN106358215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数据缓存的中继网络下的协作方法 |
CN106900030A (zh) * | 2017-02-27 | 2017-06-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继ofdm网络中基于中继策略选择及资源分配安全传输方法 |
CN107124749A (zh) * | 2017-05-09 | 2017-09-01 | 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396346A (zh) * | 2017-08-15 | 2017-11-24 | 广州大学 | 一种缓存蜂窝网络物理层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19067617A1 (en) * | 2017-09-27 | 2019-04-04 |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COMMUNICATION IN MULTI-HOP NETWORKS |
CN109089273A (zh) * | 2018-09-26 | 2018-12-25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种Ad-Hoc网络中基于状态转换概率的中继选择方法 |
CN109547140A (zh) * | 2019-01-15 | 2019-03-2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af协议的双媒质混合衰落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
CN110267294A (zh) * | 2019-06-18 | 2019-09-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能量协作的随机中继选择方法 |
CN110290558A (zh) * | 2019-06-24 | 2019-09-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缓存辅助的多中继传输系统中基于时延的安全传输方法 |
CN110708736A (zh) * | 2019-10-24 | 2020-01-17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能效中继选择的动态路由方法与系统 |
CN111064665A (zh) * | 2019-12-24 | 2020-04-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无线体域网低时延传输调度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S3-172095_TR_33899_130_clear".《3GPP tsg_sa\WG3_Security》.2017, * |
Cooperative Jamming with Untrusted SUs forSecure Communication of Two-Hop Primary System;Dawei Wang,;《IEEE XPLORE》;20150728;全文 * |
双向中继系统传输策略与性能研究;史士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20160623;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1991A (zh) | 2020-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u et al. | Covert transmission with a self-sustained relay | |
US20130235793A1 (en) | Adaptive modulation for cooperative coded systems | |
Sun et al. | Fountain-coding-based secure communications exploiting outage prediction and limited feedback | |
CN111614419A (zh) | 一种基于noma的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任务高安全卸载资源分配方法 | |
CN106900030A (zh) | 中继ofdm网络中基于中继策略选择及资源分配安全传输方法 | |
Gao et al. | Cooperative jamming and relay selection for covert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relay systems | |
CN110572872A (zh) | 双媒质不可信中继系统的保密容量计算方法及优化方法 | |
Zhao et al. | MARS: Misbehavior detection in ad hoc networks | |
CN106102117B (zh) | 两跳有缓存网络中基于能量收割的安全传输方法 | |
Zhang et al. | Graph theory base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for physical-layer security in 5G large-scale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
Khuntia et al. | A bidirectional relay-assisted underla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An IoT application for FinTech | |
CN111107547B (zh) | 一种窃听环境下轮流中继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 |
Kandukuri et al. | Multimodal dynamic multiple access (MDMA) in wireless packet networks | |
Sheikholeslami et al. | Energy-efficient secrecy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random jamming | |
CN111641991B (zh) |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 |
CN110213793A (zh) | 一种基于速率控制的中继系统安全吞吐量优化方法 | |
Yu et al. | A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etween sensor nodes and sink node in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 |
Sadig et al. | Encryption-aided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via cooperative jamming: Beyond secrecy capacity with noisy ciphertext | |
Makda et al. |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 |
CN114268946B (zh) | 一种面向泊松数据流的概率重传隐蔽无线通信方法 | |
Zhang et al. | Selective forwarding attacks against data and ack flows in network co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 |
El Shafie et al. | On secure communications over a wiretap channel with fixed-rate transmission: Protocol design and queueing analysis | |
Kareem et al. | Survey and New Security methodology of Routing Protocol in AD-Hoc Network | |
Srinivasan et al. | HMAC-RSA: A security mechanism in cognitive radio for enhancing the security in a radio cognitive system | |
Qian et al. |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untrusted diamond relay networks with imperfect source-relay lin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