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628210A -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8210A
CN111628210A CN202010324183.8A CN202010324183A CN111628210A CN 111628210 A CN111628210 A CN 111628210A CN 202010324183 A CN202010324183 A CN 202010324183A CN 111628210 A CN111628210 A CN 111628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couple
thermocouple probe
pole piece
electrode slur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4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世春
高心磊
林家源
刘新华
张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241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8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通过预埋在电池极片上的热电偶探头实现了电池内部温度的原位测量,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精确的对电池内部温度变化进行高精度动态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避免的测温固有误差问题,对于提高电池运行安全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制作方法简便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主要动力来源仍然还是化石燃料,所排放的多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温室气体,交通业的巨大负荷导致污染问题也逐年加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放污染也在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化石燃料资源也在不断减少,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艰巨。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化石能源的匮乏以及污染等现象,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是转变能源依赖方式,逐渐完成从依靠化石能源转化为依靠可持续发展能源,其二是转变交通运输行业动力驱动方式,从使用内燃机驱动的交通方式转变为使用电力驱动的交通方式。其中,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因为其低耗能低排放的显著优点,近年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发展态势迅猛。与此同时,各国对于燃油车的排放标准日渐严格,某些国家已将淘汰传统的燃油车提上了议程,在此大形势下,各方对于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也便陆续开展起来。三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其中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也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目前,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续航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方面和传统汽车仍存在很大差距,未来动力电池在高容量,高功率,高可靠性等方面大有可为。
电池的温度会显著影响电池系统各个性能指标,在工作过程中,内部所进行的电化学进程会显著影响系统温度的变化,进而对电池输出的功率、效率和寿命等指标以及安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电池在高温条件下会面临着热失控的风险,同时低温情况下充放电性能也会明显下降,因此电池温度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多数电池系统的温度监控都采用在电池外壳表面粘贴设置热电偶的方式,这种测温方法虽然方便且成本低廉,但外部测量的温度不能完全反映电池内部的瞬态温度场,存在测温固有误差,这种误差会直接影响使用者对电池安全状态的判断,可能会导致电池热失控而爆炸等严重后果。不仅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在数码设备领域等但凡需要用到电池,都需要快速准确地测量电池温度。因此,工业界迫切需要一种兼备快速性和准确性的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通过将热电偶探头内置于电池极片上的方法实现对电池内部温度及其变化率的原位测量,从而更加精确的监测电池内部的安全状态,避免出现电池热失控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热电偶探头极片,所述热电偶探头极片为预埋有至少一根热电偶探头的正极片或负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探头为线径小于100微米的T型热电偶或K型热电偶,所述极片的厚度大于等于10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的几何中心位置预埋有一根热电偶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探头极片预埋有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所述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在极片上以极片的几何中心对称预埋。
进一步地,与所述热电偶探头相对应的热电偶端子作为测量测量端子用于连接至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或,测量端子连接至外部数据采集仪。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的步骤:
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进一步地,当极片厚度为100至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当极片厚度大于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集流体上对应极片几何中心位置固定一根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在对应极片几何中心位置插入固定一根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集流体上对应极片特定位置固定两根以上数量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在对应极片特定位置插入固定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如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制备完成的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依照正常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装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目前电池系统温度采集一般都使用电池壳表面贴热电偶的方式,虽然方法简单,但是外部测量动态响应慢,无法反映电池真实温度情况。采用本发明所述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通过预埋在电池极片上的热电偶探头实现了电池内部温度的原位测量,构建热电偶探头极片,只预埋热电偶探头,热电偶端子即测量端子被引出,可以通过外部数据采集仪直接检测热电偶的信号,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快速的对电池内部温度及其变化率进行高精度动态测量,从而监测电池内部的安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避免的测温固有误差问题,以避免出现电池热失控爆炸等严重后果,对于提高电池运行安全具有显著效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只需在现有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电池极片预埋热电偶探头的步骤即可制备出支持原位测量的锂离子电池,简便易实现;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预埋热电偶探头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热电偶探头极片、11-正极片、12-负极片、2-热电偶探头、21-测量端子、3-隔膜、41-铝箔、42-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至少一片热电偶探头极片,该热电偶探头极片为预埋有至少一根热电偶探头的正极片或负极片。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示意图,包括热电偶探头极片1以及预埋于热电偶探头极片1内的热电偶探头2,热电偶包括热电偶探头和热电偶端子,或者说探头(即工作端)和自由端(即测量端),本发明仅将热电偶探头预埋于极片,热电偶端子并不预埋而是在极片外,热电偶端子作为测量端子21连接至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或,所述热电偶探头2的测量端子21连接至外部数据采集仪。热电偶探头2(工作端)接触所需要测量温度的区域,而测量端子21接入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读取热电势,经过计算得到测量点的温度。
由于需要埋设热电偶探头2,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厚度优选为大于等于100微米,同时热电偶探头2采用线径小于100微米的T型热电偶或K型热电偶,以尽可能减少热电偶探头2对热电偶探头极片1正常工作的影响。根据电池测温的实际需要,在一个电池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热电偶探头极片1预埋热电偶探头2,同时每个热电偶探头极片1上可以选择预埋一根或多根热电偶探头2。当单个热电偶探头极片1上预埋有一根热电偶探头2时,优选将热电偶探头2预埋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几何中心位置;当单个热电偶探头极片1上预埋有两根以上热电偶探头2时,优选将热电偶探头2以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几何中心对称预埋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例如以极片的几何中心上下对称预埋两根热电偶探头2,或者以极片的几何中心左右对称预埋两根热电偶探头2,或者以极片的几何中心上下左右对称预埋四根热电偶探头2。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实验室制单层软包电池,包括作为集流体的铝箔41和铜箔42、正热电偶探头极片11、负热电偶探头极片12和夹于正热电偶探头极片11与负热电偶探头极片12之间的隔膜3,为实现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正热电偶探头极片11与负热电偶探头极片12都各预埋有一根热电偶探头2,通过与热电偶探头2对应的热电偶端子作为测量端子21连接电池热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内部温度的原位测量。对于实际使用的电池,大多数为多层结构,但基本原理与该实施例所述完全一致,热电偶探头2可以根据需要预埋于任意层的正热电偶探头极片11和/或负热电偶探头极片1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不同的是需要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即需要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上预埋热电偶探头2,具体包括: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极片预埋热电偶探头的工艺视电池极片厚薄的不同可进行相应调整,可以采用固定热电偶探头后涂片的方式,也可以先涂片后插入热电偶探头的方式。对于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要制作的热电偶探头极片1厚度,优选地,当热电偶探头极片1厚度为100至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2,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2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2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热电偶探头极片1厚度大于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2,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2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无论采用哪种制备方法,均优选将热电偶探头2预埋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整体厚度的中间位置,即能保证采集精度也利于在空间上布置。同样为了保证采集准确性,当热电偶探头极片1预埋有一根热电偶探头2时,应选择将热电偶探头2固定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几何中心位置;当预埋有两根以上数量热电偶探头2时,应将两根以上数量热电偶探头2固定在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特定位置上,所述特定位置优选为以热电偶探头极片1的几何中心对称的位置。制备好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后,依照正常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装配,制成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
依据上述方法制成的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热电偶探头2原位采集电池内部温度,测量端子21连接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读取热电势,经过计算得到测量点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热电偶探头极片,所述热电偶探头极片为预埋有至少一根热电偶探头的正极片或负极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探头为线径小于100微米的T型热电偶或K型热电偶,所述极片的厚度大于等于100微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的几何中心位置预埋有一根热电偶探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探头极片预埋有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所述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在极片上以极片的几何中心对称预埋。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热电偶探头相对应的热电偶端子作为测量测量端子用于连接至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或,测量端子连接至外部数据采集仪。
6.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的步骤:
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极片厚度为100至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固定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极片厚度大于120微米,采用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插入固定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的方法制备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集流体上对应极片几何中心位置固定一根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在对应极片几何中心位置插入固定一根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集流体上对应极片特定位置固定两根以上数量热电偶探头,再将电极浆料涂覆于固定有热电偶探头的集流体上,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或,在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在电极浆料干燥前在对应极片特定位置插入固定两根以上数量的热电偶探头,电极浆料与热电偶探头一起干燥成型。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完成的预埋热电偶探头极片依照正常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装配。
CN202010324183.8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628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183.8A CN111628210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183.8A CN111628210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210A true CN111628210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3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4183.8A Pending CN111628210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821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202A (zh) * 2020-09-14 2021-01-0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7590A (zh) * 2021-04-01 2021-07-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9112A (zh) * 2021-08-16 2021-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线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法
WO2023013231A1 (ja) * 2021-08-05 2023-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0035B1 (fr) * 1997-10-20 1999-12-10 Alsthom Cge Alcatel Batterie monobloc contenant un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la temperature interne
US6177799B1 (en) * 2000-01-21 2001-01-23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Rechargeable battery electrode testing device
JP2010182571A (ja) * 2009-02-06 2010-08-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単電池及び温度検出プレート
CN102694214A (zh) * 2012-05-22 2012-09-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3743893A (zh) * 2013-12-31 2014-04-23 清华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湿度梯度测试方法
CN203941992U (zh) * 2014-06-17 2014-11-12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内部温度测试结构
CN104488114A (zh) * 2013-05-06 2015-04-01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模块和包括其的二次电池组
CN104880261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方形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方法
CN105762401A (zh) * 2016-01-07 2016-07-13 小牛动力(武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使用方法
CN107634180A (zh) * 2017-09-05 2018-01-26 宁乡凯树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
CN207868299U (zh) * 2017-10-11 2018-09-14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传感器的电池
CN109065961A (zh) * 2018-08-09 2018-12-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点式内部温度监控一体化电池的制作方法
CN210350034U (zh) * 2019-07-10 2020-04-17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温度可测的电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0035B1 (fr) * 1997-10-20 1999-12-10 Alsthom Cge Alcatel Batterie monobloc contenant un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la temperature interne
US6177799B1 (en) * 2000-01-21 2001-01-23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Rechargeable battery electrode testing device
JP2010182571A (ja) * 2009-02-06 2010-08-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単電池及び温度検出プレート
CN102694214A (zh) * 2012-05-22 2012-09-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4488114A (zh) * 2013-05-06 2015-04-01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模块和包括其的二次电池组
CN103743893A (zh) * 2013-12-31 2014-04-23 清华大学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湿度梯度测试方法
CN203941992U (zh) * 2014-06-17 2014-11-12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内部温度测试结构
CN104880261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方形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方法
CN105762401A (zh) * 2016-01-07 2016-07-13 小牛动力(武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使用方法
CN107634180A (zh) * 2017-09-05 2018-01-26 宁乡凯树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
CN207868299U (zh) * 2017-10-11 2018-09-14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传感器的电池
CN109065961A (zh) * 2018-08-09 2018-12-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点式内部温度监控一体化电池的制作方法
CN210350034U (zh) * 2019-07-10 2020-04-17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温度可测的电池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E LI, JIANBO ZHANG, BIN WU , JUN HUANG, ZHIHUA NIE: "Exami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in large-format laminated battery with embedded thermocoupl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202A (zh) * 2020-09-14 2021-01-0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2202B (zh) * 2020-09-14 2024-02-20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7590A (zh) * 2021-04-01 2021-07-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7590B (zh) * 2021-04-01 2022-10-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13231A1 (ja) * 2021-08-05 2023-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3839112A (zh) * 2021-08-16 2021-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线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8210A (zh) 一种支持原位测量电池内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WO2022056957A1 (zh) 一种智能电池
CN110109026B (zh) 锂电池充放电中膨胀力分量及位移分量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344429A (zh) 一种提高电化学-热耦合模型温度适用性和准确性建模方法
CN112526352B (zh) 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的soh估计方法
CN103515663B (zh) 电池包充电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充电装置
WO2022257566A1 (zh) 三电极电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测试负极电位的方法
CN103904381B (zh) 电池内部温度测量装置
CN11161045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产热来源的估算方法
CN106768567A (zh) 锂离子电池内应力的检测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08511829A (zh) 一种锂电池
CN109033619A (zh) 一种18650型锂电池放电循环的瞬态温度模型建模方法
CN112580289A (zh) 一种混合电容器功率状态在线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1129432A (zh) 新型锂离子电池工业用无损检测的参比电极和三电极体系及方法
CN205353257U (zh) 基于可变电阻网络的直流漏电绝缘检测系统
CN111384461A (zh) 一种离子电池多参数集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02568U (zh) 一种电池性能一致性测试系统
CN1109872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的检测方法
CN209389072U (zh) 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力电池端盖
CN207868299U (zh) 一种带温度传感器的电池
CN10252036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测评方法
CN211718429U (zh) 就地化保护预制电缆校验装置
CN116111219B (zh) 电池无析锂快充方法
CN209542495U (zh) 一种圆柱电池径向导热系数的测定装置
CN106849256A (zh) 一种电池低温充电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