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7812A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17812A CN111617812A CN201910988391.5A CN201910988391A CN111617812A CN 111617812 A CN111617812 A CN 111617812A CN 201910988391 A CN201910988391 A CN 201910988391A CN 111617812 A CN111617812 A CN 1116178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
- volume
- port
- quantitative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0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e of the container or its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6—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 B01L2200/027—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for microfluidic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0—Integrat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in single entity, e.g. lab-on-a-chip concep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67—Multiple inlets and one sample wells, e.g. mixing, dilu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和微流控装置。微流控基板包括第一定量部,所述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装置又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是指把生物、化学和医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本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具有微米尺度微通道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反应和分析的全过程。基于微流控装置的分析检测装置的优点是:样本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便于制成便携式仪器以及非常适用于即时、现场分析。要实现基于微流控装置的分析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和集成化,需要尽可能多地将反应、分析等的各项功能集成到装置上,而减少对装置外操作的依赖。而且,微流控装置可以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这样可省去复杂的清洗和废液处理等液路系统。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基板,包括:第一定量部,所述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和第一排出部,其中,所述第一定量部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定量部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料部流体连通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料部和所述第一排出部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部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一定量部提供大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流体,并且所述第二进料部配置成提供第二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用于定量控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两者的混合物的体积的第二定量部,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具有第二容积的膜泵腔,所述膜泵腔包括弹性膜并且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对所述第二容积进行定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三定量部,所述第三定量部具有第三容积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流体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量部包括检测位点并且所述第三定量部包括第五端口与第六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二排出部,所述第二排出部与所述第六端口流体连通,并且配置成容纳从所述第三定量部流出的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主体部与第一覆盖件,其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覆盖件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定量部、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第一排出部、第二定量部、第三定量部以及第二排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亲液层与弹性层的复合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第一覆盖件的一侧的第二覆盖件,所述第二覆盖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第一排出部以及第二排出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密封。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述的微流控基板。
在又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流控基板的流体驱动方法,包括: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在填充期间多余的第一流体流入第一排出部;其中所述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之后: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所述第一定量部,同时所述第一定量部内部的第一流体随之经过所述第一端口流向第二定量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所述第一定量部之后:驱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入所述第二定量部,直至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所述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具有第二容积的膜泵腔,所述膜泵腔包括弹性膜并且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对所述第二容积进行定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所述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之后:通过改变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驱动所述混合物经过第四端口而填充第三定量部,在填充期间从所述第三定量部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排出部;以及对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所述混合物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三定量部具有第三容积,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所述混合物的体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基板、微流控装置和流体驱动方法,在无需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定量部,可以准确控制第一流体(例如,待检测的样本)的体积,同时减少第一流体使用体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在无需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包括弹性膜的第二定量部,可以准确控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例如,稀释液)的混合物(例如,经稀释的样本)的体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流体的定量运输、稀释混合、反应等操作,无需复杂的外接传感器和流体驱动控制装置,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了系统的工艺复杂程度和成本。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将第二覆盖件作为一个耗材部件,减少了样本污染与生物暴露的风险,省去了复杂的清洗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B线截取的第二定量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第二覆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第一覆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在使用微流控装置的过程中,当样本注入到微流控装置的流体空间后,参与反应的体积用量无法通过简单的没有传感器的方式来精确定量。而增加流体流量传感器会增加装置作为耗材的成本和设备的复杂度,显然不利于基于微流控装置的分析检测装置的集成化、小型化与产品化。
因此,如何在不借助于流体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对待测流体进行定量,从而便于进行混合、检测等后续步骤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目的是开发一种不借助于流体流量传感器而进行流体定量的微流控基板、微流控装置,以及用于微流控基板的流体驱动方法。
图1描述了一种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包括第一定量部110。第一定量部110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与该第一容积相等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例如,当第一定量部110为长方体时,第一体积(即第一容积)V1根据公式(1)进行计算:
V1=L1*W1*D1 (1),
其中L1为长方体的长度,W1为长方体的宽度,D1为长方体的高度或深度。
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还包括用于向流体空间中加入第一流体的第一进料部120、用于向流体空间中加入第二流体的第二进料部130和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流体的第一排出部140。第一定量部110包括第一端口112和第二端口114。第一定量部110通过第一端口112与第一进料部120流体连通并且通过第二端口114分别与第二进料部130和第一排出部140流体连通。第一进料部120配置成通过第一端口112向第一定量部110提供体积大于第一体积V1的第一流体,并且第二进料部130配置成提供第二流体。应当理解,本公开对第一定量部110、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以及第一排出部140沿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不进行限定。该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由主体部与第一覆盖件贴合形成。换言之,可以在主体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一定深度的开放的沟道,然后将第一覆盖件与主体部的该侧表面结合并密封,则两者可以包围形成该流体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还包括用于定量控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混合物的体积的第二定量部150。第二定量部150包括第三端口152和第四端口154,第三端口152与第一端口112流体连通。
第二定量部150配置成通过改变自身的容积来定量控制其中所容纳的流体的体积。例如,第二定量部150可以包括膜泵腔,该膜泵腔包括弹性膜来控制腔内容积变化以及驱动流体的流动。图2为沿图1中的A-B线截取的第二定量部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定量部150包括微流控基板的主体部210和弹性膜230,并且第二定量部150配置成通过改变弹性膜230的形变量来改变膜腔220的容积,从而驱动流体通过第三端口152和第四端口154进出膜腔220。当弹性膜230被下拉时,例如通过对弹性膜230施加负压强而使其下拉时,如果封闭第四端口154,则流体可以通过第三端口152进入膜腔220。此时,弹性膜230与主体部210围成的流体容纳空间具有第二容积,从而提供等于该第二容积的第二体积的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容积的形状为球体的一部分(球缺)时,第二体积(即第二容积)V2可以依照下列球缺体积的计算公式(2)来进行定量计算:
V2=πH(3D2+4H2)/24 (2)
其中D为流体与主体部210接触的截面的直径,H为沿着流体与主体部210接触的截面的中心法线方向上弹性膜230与该截面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件可以包括弹性膜230。换言之,弹性膜230可以为第一覆盖件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定量部160,第三定量部160具有第三容积V3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第三定量部中的流体的体积。例如,当第三定量部160为长方体时,第三容积V3根据公式(3)进行计算:
V3=L3*W3*D3 (3)
其中L3为长方体的长度,W3为长方体的宽度,D3为长方体的高度或深度。
第三定量部160包括第五端口162与第六端口164,第五端口162与第四端口154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定量部160包括检测位点166,从而对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两者的混合物进行检测。例如,检测位点166可以包括抗体或抗原等,从而对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两者的混合物进行生物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还包括滤膜180,其位于第一进料部120与第一定量部110的第一端口112之间,用于过滤第一流体。例如,当第一流体为血液时,滤膜180可以为常规滤血膜,用于过滤血液中细胞及其他大分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100还包括第二排出部170,第二排出部170与第六端口164流体连通,并且配置成容纳从第三定量部160流出的流体。
图3-7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的主体部210、第二覆盖件300、紧固件400、第一覆盖件500以及结合部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第一排出部140以及第二排出部170可以贯穿主体部210的上下侧表面。主体部210可以包括在一侧表面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沟道,以用于与第一覆盖件500配合形成流体空间100,即各个功能部(例如,第一定量部、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第一排出部、第二定量部、第三定量部以及第二排出部等)以及连接不同功能部的通道等。流体空间100可以用于进样、混合、稀释、抗原抗体反应等。主体部210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的安装口310,例如螺纹孔。主体部210由诸如聚苯乙烯(PS)的塑料制成,并且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制成。微流控基板还可以包括在主体部210远离第一覆盖件500的一侧的第二覆盖件300,其用于对流体空间进行密封。如图4所示,第二覆盖件300可以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第一排出部140以及第二排出部170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320、第二密封件330、第三密封件340以及第四密封件37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覆盖件300可以作为一个耗材部件,减少了样本污染与生物暴露的风险,省去了复杂的清洗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320、第二密封件330、第三密封件340以及第四密封件370可以根据需要而分别使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第一排出部140以及第二排出部170密封或开放于外界空气。第二覆盖件300可以例如由硅胶制成。微流控基板还可以包括紧固件400,紧固件400用于将第二覆盖件300紧固至主体部210。例如,紧固件400可以包括安装件410,用于与安装口310配合而发挥固定作用。例如,安装件410可以为螺钉、卡扣等。紧固件400可以由ABS塑料制成。通过第二覆盖件300以及紧固件400的使用,可以对微流控基板的流体空间进行可控地封闭和开放,便于驱动流体空间中的流体进行定向的流动。
图6示出了第一覆盖件500的示意图,其中,第一覆盖件500可以为多层复合材料。例如,第一覆盖件500可以包括亲液层与弹性层。亲液层提供与流体的良好流体润湿效果,而弹性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在外界给予正负压后被上下推挤和抽拉,弹性层以低频率上下单次运动可以起到定量泵送流体作用,高频率上下运动可以起到混合膜腔内流体的作用。例如,在第一覆盖件500充当第二定量部150的弹性膜230的情况下,弹性层可以提供良好的弹性效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亲液层例如由PS制成,并且弹性层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微流控基板还可以包括结合部600。结合部600用于将第一覆盖件500结合至主体部210。例如,结合部600可以为双面胶,其上为流体空间预留相应的让位空间。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微流控基板在组装完成后的透视示意图。微流控基板包括主体部210、第二覆盖件300、紧固件400、第一覆盖件500以及结合部600。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述的微流控基板。微流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二覆盖件300而使得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第一排出部140以及第二排出部170密封或开放于外界空气的控制装置,向第一进料部120和第二进料部130加入流体的注入装置,以及对第二定量部150的弹性膜230施加正负压强而使弹性膜230变形从而使得流体进出第二定量部150的压强控制装置等。这些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流控基板的流体驱动方法,包括:
S701: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在填充期间多余的第一流体流入第一排出部;其中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该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该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之后:
S702: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第一定量部,同时第一定量部内部的第一流体随之经过第一端口流向第二定量部。
该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第一定量部之后:
S703:驱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入第二定量部,直至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
其中第二定量部包括具有第二容积的膜泵腔,膜泵腔包括弹性膜并且配置成通过控制弹性膜的形变量来对第二容积进行定量。
该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之后:
S704:通过改变弹性膜的形变量来驱动混合物经过第四端口而填充第三定量部,在填充期间从第三定量部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排出部;以及
S705:对第三定量部中的混合物进行检测;
其中第三定量部具有第三容积,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第三定量部中的混合物的体积。
具体地,下面结合图1-8中示出的结构,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流体驱动方法。
从第一进料部120加入的第一流体经过过滤后,在外界电机作用下将第一流体从第一端口112驱动进入具有第一容积的第一定量部110,从而将第一流体过量充满第一定量部110并从第二端口114溢出到第一排出部140。此时第一排出部140是开放于外界空气中的,并且第二进料部130和第二定量部150是被密封的,因此第一流体不会流向第二进料部130的通道。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以及第一排出部140的密封方法可以例如为借助于微流控装置的控制装置来对注液活塞推杆的驱动电机抱闸,或者借助于第二覆盖件300进行密封。第二定量部150的密封可以例如为借助于控制装置对弹性膜230进行固定或者保持一定的压强。
第一定量部110通过在微流控基板上设置一个流体双向流动的微通道并且截取确定长度的微通道中的流体来实现第一次定量。通过将通道中第一定量部110之外的部分的流体排除在外,取中间固定长度的通道中的流体从而精确控制参与反应的流体体积。通过微流控基板的通道设计来精确定量,减少了流体的使用体积,同时精确控制了流体参与反应的量,减少流体采样量少而造成的检测失败,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然后,在第二进料部130加入第二流体,并借助于使第二定量部150的弹性膜230发生变形而驱动第二流体通过第二端口114向第一定量部110流动。或者,通过第二加料部130对第二流体施加压强而驱动第二流体通过第二端口114向第一定量部110流动。此时,第一进料部120以及第一排出部140是密封的。因此,第二流体会驱动第一定量部110中的第一流体进入第二定量部150。此时第二排出部170被密封,密封方法例如可以与第一排出部140的密封方法相同。因此,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将在第二定量部150中累积。由于第二定量部150的第二容积可以通过控制弹性膜230的形变量而进行精确控制,则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混合物的体积可以相应控制为等于该第二容积的第二体积V2,由于第一流体的体积在前一步骤中控制为第一体积V1,因此第二流体的体积为V2-V1。相应地,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配比可以控制。例如,第一流体可以为待检测的流体,而第二流体可以为稀释液。
第二定量部150通过弹性膜230的变形,基于第二定量部150的截面和下拉深度确定了第二定量部150的弹性膜230一次变形所容纳的第二体积,从而实现第二次定量。第二次定量的作用是确定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的体积。第二次定量可以通过弹性膜230的下拉深度或者下拉次数来精确控制,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的体积比第二定量部150的最大的第二容积少时通过控制弹性膜230的下拉深度来控制定量,反之则通过多次完整行程下拉来定量。利用第二定量部150进行第二次定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第二定量部150的弹性膜230还可以发挥混合流体的作用。例如,通过弹性膜230的高频率(例如0.5次/秒)上下运动可以稀释混合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混合完成后定量的第一流体可以被定量的第二流体稀释。
最后,使第二排出部170开放于外界空气,密封第一进料部120、第二进料部130和第一排出部140,向上推弹性膜230或者使弹性膜230恢复至变形前形状,则混合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可以被驱动通过第五端口162进入具有第三容积V3的第三定量部160。第三定量部160内可以预埋检测位点,例如标记抗体,在此处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即对定量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进行检测。可选地,可以通过对弹性膜230的上下抽拉,驱动第三容积的流体在第三定量部160来回流动,从而充分地进行混合反应。可选地,还可以对发生反应后的检测位点进行后续进一步的检测,例如光学检测等。
第三定量部160可以定量确定参与检测反应的流体的体积,即第三次定量。通过结合固定容积的第三定量部160以及预定量的检测位点,可以实现检测过程的反应物的定量。三次定量实现整个检测过程的精确定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基板、微流控装置和流体驱动方法,在无需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定量部,可以准确控制第一流体(例如,待检测的样本)的体积,同时减少第一流体使用体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在无需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包括弹性膜的第二定量部,可以准确控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例如,稀释液)的混合物(例如,经稀释的样本)的体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流体的定量运输、稀释混合、反应等操作,无需复杂的外接传感器和流体驱动控制装置,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了系统的工艺复杂程度和成本。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将第二覆盖件可以作为一个耗材部件,减少了样本污染与生物暴露的风险,省去了复杂的清洗步骤。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执行这些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许多不同的方式是可能的。例如,可以改变步骤的顺序,或者可以并行执行一些步骤。此外,在步骤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插入的步骤可以表示诸如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改进,或者可以与该方法无关。此外,在下一步骤开始之前,给定步骤可能尚未完全完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微流控基板,包括:第一定量部,所述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和第一排出部,
其中,所述第一定量部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定量部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料部流体连通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料部和所述第一排出部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进料部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一定量部提供大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流体,并且所述第二进料部配置成提供第二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用于定量控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两者的混合物的体积的第二定量部,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具有第二容积的膜泵腔,所述膜泵腔包括弹性膜并且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对所述第二容积进行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三定量部,所述第三定量部具有第三容积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流体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三定量部包括检测位点并且所述第三定量部包括第五端口与第六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流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第二排出部,所述第二排出部与所述第六端口流体连通,并且配置成容纳从所述第三定量部流出的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主体部与第一覆盖件,其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覆盖件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定量部、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第一排出部、第二定量部、第三定量部以及第二排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流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亲液层与弹性层的复合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流控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第一覆盖件的一侧的第二覆盖件,所述第二覆盖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第一排出部以及第二排出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密封。
12.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基板。
13.一种用于微流控基板的流体驱动方法,包括:
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在填充期间多余的第一流体流入第一排出部;其中所述第一定量部具有第一容积并且配置成提供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一体积的第一流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一流体流动经过第一端口而填充第一定量部之后:
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所述第一定量部,同时所述第一定量部内部的第一流体随之经过所述第一端口流向第二定量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第二流体流动经过第二端口而进入所述第一定量部之后:
驱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进入所述第二定量部,直至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所述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
其中所述第二定量部包括具有第二容积的膜泵腔,所述膜泵腔包括弹性膜并且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对所述第二容积进行定量。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混合物在所述第二定量部中达到预定义的容量之后:
通过改变所述弹性膜的形变量来驱动所述混合物经过第四端口而填充第三定量部,在填充期间从所述第三定量部流出的流体流入第二排出部;以及
对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所述混合物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三定量部具有第三容积,并且配置成定量控制在所述第三定量部中的所述混合物的体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8391.5A CN111617812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PCT/CN2020/117024 WO2021073381A1 (zh) | 2019-10-17 | 2020-09-23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8391.5A CN111617812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17812A true CN111617812A (zh) | 2020-09-04 |
CN111617812B CN111617812B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225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88391.5A Active CN111617812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17812B (zh) |
WO (1) | WO202107338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73381A1 (zh) * | 2019-10-17 | 2021-04-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997159A1 (en) | 2019-07-10 | 2022-05-18 | Boston Material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short-fiber films, composites comprising thermosets, and other composites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74557A1 (en) * | 2001-01-18 | 2004-04-22 | Roland Zengerle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osing small amounts of liquid |
EP1437597A1 (en) * | 2003-01-09 | 2004-07-14 | Hitachi, Ltd. | Protein measurement method in protein production plant by cell culture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20050019898A1 (en) * | 2001-03-09 | 2005-01-27 | Nils Adey | Fluid mixing in low aspect ratio chambers |
US20060013740A1 (en) * | 2002-11-20 | 2006-01-19 | Ingemar Berndtsson | Blood testing apparatus |
US7682833B2 (en) * | 2003-09-10 | 2010-03-23 |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 Immunoassay device with improved sample closure |
WO2010042355A1 (en) * | 2008-10-06 | 2010-04-15 | Response Biomedical Corporation | Sample preparation device |
CN103170381A (zh) * | 2011-12-05 | 2013-06-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微流控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微流控系统 |
CN103486091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虹吸阀及其应用方法 |
CN103547370A (zh) * | 2011-05-18 | 2014-01-2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样品处理装置上体积计量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024853A (zh) * | 2012-01-13 | 2014-09-03 | 爱-森斯株式会社 | 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样品的组分的传感器测试盒 |
US20160038942A1 (en) * | 2013-03-16 | 2016-02-11 | Leslie Don Roberts | Self-contained modular analytical cartridge and programmable reagent delivery system |
CN105817276A (zh) * | 2011-08-24 | 2016-08-03 | 艾博特健康公司 | 生物流体样品分析盒 |
US20160266138A1 (en) * | 2013-11-14 | 2016-09-15 |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 Fluidic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
CN106513066A (zh) * | 2016-10-13 | 2017-03-22 | 东南大学 |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微流控芯片及其石墨烯附着方法 |
CN106540761A (zh) * | 2016-11-08 | 2017-03-29 | 苏州大学 | 微型浓度梯度发生装置及方法 |
CN108620143A (zh) * | 2018-06-28 | 2018-10-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微流控芯片及其驱动方法 |
CN108704677A (zh) * | 2018-04-27 | 2018-10-2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
CN108761055A (zh) * | 2018-04-27 | 2018-11-0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具有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仪器 |
CN109201128A (zh) * | 2017-07-05 | 2019-0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45404B4 (de) * | 2009-10-06 | 2012-04-19 | INSTITUT FüR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 Abmesskanal und mikrofluidische 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m Abmessen und/oder Positionieren eines Volumens einer Flüssigkeit |
CN102989533B (zh) * | 2012-12-20 | 2015-05-1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高通量自动定量分配和混合的微流控芯片、方法及应用 |
DE102014105437A1 (de) * | 2014-04-16 | 2015-10-22 | Amodia Bioservice Gmbh | Mikrofluidik-Modul und Kassette für die immunologische und molekulare Diagnostik in einem Analyseautomaten |
CN205517819U (zh) * | 2016-03-31 | 2016-08-31 | 苏州市博纳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 |
EP3523048B1 (en) * | 2016-10-06 | 2025-03-19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Volumetric micro-injector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
CN207786624U (zh) * | 2017-11-27 | 2018-08-31 | 深圳华炎微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和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体系 |
CN208224274U (zh) * | 2018-04-27 | 2018-12-11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具有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仪器 |
CN111617812B (zh) * | 2019-10-17 | 2021-12-03 | 北京京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
2019
- 2019-10-17 CN CN201910988391.5A patent/CN111617812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23 WO PCT/CN2020/117024 patent/WO202107338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74557A1 (en) * | 2001-01-18 | 2004-04-22 | Roland Zengerle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osing small amounts of liquid |
US20050019898A1 (en) * | 2001-03-09 | 2005-01-27 | Nils Adey | Fluid mixing in low aspect ratio chambers |
US20060013740A1 (en) * | 2002-11-20 | 2006-01-19 | Ingemar Berndtsson | Blood testing apparatus |
EP1437597A1 (en) * | 2003-01-09 | 2004-07-14 | Hitachi, Ltd. | Protein measurement method in protein production plant by cell culture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20040157270A1 (en) * | 2003-01-09 | 2004-08-12 | Takeyuki Kondo | Protein measurement method in protein production plant by cell culture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7682833B2 (en) * | 2003-09-10 | 2010-03-23 |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 Immunoassay device with improved sample closure |
WO2010042355A1 (en) * | 2008-10-06 | 2010-04-15 | Response Biomedical Corporation | Sample preparation device |
CN103547370A (zh) * | 2011-05-18 | 2014-01-2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样品处理装置上体积计量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817276A (zh) * | 2011-08-24 | 2016-08-03 | 艾博特健康公司 | 生物流体样品分析盒 |
CN103170381A (zh) * | 2011-12-05 | 2013-06-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微流控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微流控系统 |
CN104024853A (zh) * | 2012-01-13 | 2014-09-03 | 爱-森斯株式会社 | 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样品的组分的传感器测试盒 |
US20160038942A1 (en) * | 2013-03-16 | 2016-02-11 | Leslie Don Roberts | Self-contained modular analytical cartridge and programmable reagent delivery system |
CN103486091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虹吸阀及其应用方法 |
US20160266138A1 (en) * | 2013-11-14 | 2016-09-15 |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 Fluidic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
CN106513066A (zh) * | 2016-10-13 | 2017-03-22 | 东南大学 |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微流控芯片及其石墨烯附着方法 |
CN106540761A (zh) * | 2016-11-08 | 2017-03-29 | 苏州大学 | 微型浓度梯度发生装置及方法 |
CN109201128A (zh) * | 2017-07-05 | 2019-0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
CN108704677A (zh) * | 2018-04-27 | 2018-10-2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
CN108761055A (zh) * | 2018-04-27 | 2018-11-0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具有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仪器 |
CN108620143A (zh) * | 2018-06-28 | 2018-10-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微流控芯片及其驱动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GIANCARLOPASCALI: "Dose-on-demand of diverse 18F-fluorocholine derivatives through a two-step microfluidic approach",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 * |
汪宗兴: "用于定量生化检测的多步稀释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73381A1 (zh) * | 2019-10-17 | 2021-04-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73381A1 (zh) | 2021-04-22 |
CN111617812B (zh) | 2021-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50041860A1 (en) | Microfluidic Chips and Cartridges and Systems Utilizing Microfluidic Chips and Cartridges | |
Dimov et al. | Stand-alone self-powered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blood analysis system (SIMBAS) | |
US10807093B2 (en) | Microfluidic systems | |
US9339815B2 (en) | Diagnostic cartridg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iagnostic cartridge | |
US10564147B2 (en) | Microfluidic systems for particle trapping and separation using cavity acoustic transducers | |
WO2006098817A1 (en) | Miniaturized fluid delivery and analysis system | |
CN111617812B (zh) | 微流控基板及其流体驱动方法、微流控装置 | |
EP1046032A4 (en) | LIQUID ANALYSIS CARTRIDGE | |
CN102418684B (zh) | 一种模块化组装式微泵、使用方法及应用 | |
US9931630B2 (en) | Autonomous and programmable sequential flow of solutions in capillary microfluidics | |
JP2013525772A (ja) | 中央チャンネル構造による血漿分離装置 | |
EP3779435A1 (en) | Microfluidic chip and analytical instrument provided with microfluidic chip | |
CN108716938B (zh) | 一种液体定量装置及其应用 | |
CN210510505U (zh) | 虹吸阀装置、微流控结构及分析装置 | |
WO2006022495A1 (en) | A capillary flow control module and lab-on-a-chip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
CN105556316A (zh) | 使用自动分析器执行对样品中的分析物的测量的方法 | |
CN113039424B (zh) | 提供高重复性的微流体样品制备设备 | |
KR101670826B1 (ko) | 미세유체 유동블럭과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8698003B (zh) | 微流体混合装置、微流体模块和方法 | |
AU2019351502B2 (en) | Microfluidic c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liquid drop | |
KR101106612B1 (ko) | 유체특성 측정방법 및 그 측정장치 | |
EP2847597B1 (en) | Functionalized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08018679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sing and Mixing Small Amounts of Liquid | |
CN109550527A (zh) | 有多数量级浓度稀释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0504389C (zh) | 应用微流体传送及分析系统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