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9667A -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09667A CN111609667A CN202010392892.XA CN202010392892A CN111609667A CN 111609667 A CN111609667 A CN 111609667A CN 202010392892 A CN202010392892 A CN 202010392892A CN 111609667 A CN111609667 A CN 111609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ooling
- pipeline
- inlet
- coo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包括油冷器,所述油冷器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油冷栅,所述油冷器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位于第一进油口的上方,所述油冷器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一进油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油冷器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二进油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本发明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通过设置调速泵、锁定块和弹簧等,达到了提高制冷效果,制冷过程效率可调节,与散热结构之间安装拆卸方便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采用的油冷器,主要为单体油冷器,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较差,制冷过程无法调节,且散热器与油冷器普遍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制冷系统原理,液态冷媒在流动时与周围进行热交换,吸收大量的热量,内部的液态冷媒温度升高,通过液态冷媒的流动,不断吸收带走热量,从而实现快速冷却,目前常用的液态冷媒为水或油,一些使用场景不适用水,常常使用油来替代,油的比热容小于水,冷却效果较差,但也有特殊的吸热油,油冷效果相比水更好。
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采用的油冷器,主要为单体油冷器,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较差,制冷过程无法调节,且散热器与油冷器普遍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包括油冷器,所述油冷器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油冷栅,所述油冷器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位于第一进油口的上方,所述油冷器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一进油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油冷器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二进油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所述油冷栅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冷管道和第二油冷管道,所述油冷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下油冷管道、第一上油冷管道、第二下油冷管道和第二上油冷管道,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一下油冷管道、第一油冷管道、第一上油冷管道和第一出油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第二下油冷管道、第二油冷管道、第二上油冷管道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油冷器的上方设置有热传导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油口上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油口,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油口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连接管道和导油口上均设置有调速泵。
优选的,所述导油口、三通管、第一进油口、连接管道和第二进油口之间均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向层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对应插接在油冷栅的间隙之间,所述导热板与油冷栅的表面接触,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锁定部件。
优选的,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锁定块,所述油冷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位置与锁定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移动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锁定块的形状为L型设置,所述固定槽的形状大小与锁定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油冷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通过导油口导入导热油,导热油依次通过第一进油口、第一下油冷管道、第一油冷管道、第一上油冷管道和第一出油口,通过油冷栅和热传导机构充分接触,将热量带走,通过打开开关阀,可将第二进油口、第二下油冷管道、第二油冷管道、第二上油冷管道和第二出油口这第二条流通管道投入使用,增加了冷却效率,通过调速泵,可对流通的管道内部进行导热油的流通速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冷却效率,热传导机构通过导热层和导热板与油冷栅充分接触导热,安装板通过推动板移动,伸缩杆和弹簧被压缩,锁定块下压至固定槽内部,松开推动板,弹簧复位,锁定块插入固定槽内部完成热传导机构的锁紧,拆装方便。本发明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通过设置调速泵、锁定块和弹簧等,达到了提高制冷效果,制冷过程效率可调节,与散热结构之间安装拆卸方便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采用的油冷器,主要为单体油冷器,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较差,制冷过程无法调节,且散热器与油冷器普遍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中油冷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中热传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中锁定部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冷器,2-油冷栅,3-第一进油口,4-第一出油口,5-第二进油口,6-第二出油口,7-导油口,8-调速泵,9-三通管,10-连接管道,11-开关阀,12-连接法兰,13-第一下油冷管道,14-第一油冷管道,15-第一上油冷管道,16-第二上油冷管道,17-第二油冷管道,18-第二下油冷管道,19-安装板,20-导热板,21-导热层,22-橡胶垫,23-固定槽,24-移动槽,25-连接板,26-推动板,27-锁定块,28-伸缩杆,2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包括油冷器1,所述油冷器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油冷栅2,所述油冷器1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3和第二进油口5,所述第二进油口5位于第一进油口3的上方,所述油冷器1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一进油口3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油口4,所述油冷器1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二进油口5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出油口6,所述油冷栅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冷管道14和第二油冷管道17,所述油冷器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下油冷管道13、第一上油冷管道15、第二下油冷管道18和第二上油冷管道16,所述第一进油口3、第一下油冷管道13、第一油冷管道14、第一上油冷管道15和第一出油口4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5、第二下油冷管道18、第二油冷管道17、第二上油冷管道16和第二出油口6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3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油冷器1的上方设置有热传导机构。
所述第一进油口3上设置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的一端设置有导油口7,所述三通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油口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10,所述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开关阀11,所述连接管道10和导油口7上均设置有调速泵8。
所述导油口7、三通管9、第一进油口3、连接管道10和第二进油口5之间均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
通过导油口7导入导热油,导热油依次通过第一进油口3、第一下油冷管道13、第一油冷管道14、第一上油冷管道15和第一出油口4,通过油冷栅2和热传导机构充分接触,将热量带走,通过打开开关阀11,可将第二进油口5、第二下油冷管道18、第二油冷管道17、第二上油冷管道16和第二出油口6这第二条流通管道投入使用,增加了冷却效率,通过调速泵8,可对流通的管道内部进行导热油的流通速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冷却效率。
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21,所述导向层2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热板20,所述导热板20对应插接在油冷栅2的间隙之间,所述导热板20与油冷栅20的表面接触,所述安装板19上设置有锁定部件。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移动槽24,所述移动槽24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9的内部,所述移动槽2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26,所述连接板2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锁定块27,所述油冷器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所述固定槽23的位置与锁定块27相对应。
所述连接板25与移动槽24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28,伸缩杆28的外侧套装有弹簧29。
所述锁定块27的形状为L型设置,所述固定槽23的形状大小与锁定块27相适配。
所述油冷器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橡胶垫22。
热传导机构通过导热层21和导热板20与油冷栅2充分接触导热,安装板19通过推动板26移动,伸缩杆28和弹簧29被压缩,锁定块27下压至固定槽23内部,松开推动板26,弹簧29复位,锁定块27插入固定槽23内部完成热传导机构的锁紧,拆装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包括油冷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油冷栅(2),所述油冷器(1)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3)和第二进油口(5),所述第二进油口(5)位于第一进油口(3)的上方,所述油冷器(1)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一进油口(3)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油口(4),所述油冷器(1)的右侧端面上对应第二进油口(5)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出油口(6),所述油冷栅(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冷管道(14)和第二油冷管道(17),所述油冷器(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下油冷管道(13)、第一上油冷管道(15)、第二下油冷管道(18)和第二上油冷管道(16),所述第一进油口(3)、第一下油冷管道(13)、第一油冷管道(14)、第一上油冷管道(15)和第一出油口(4)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5)、第二下油冷管道(18)、第二油冷管道(17)、第二上油冷管道(16)和第二出油口(6)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3)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油冷器(1)的上方设置有热传导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3)上设置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的一端设置有导油口(7),所述三通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油口(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10),所述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开关阀(11),所述连接管道(10)和导油口(7)上均设置有调速泵(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口(7)、三通管(9)、第一进油口(3)、连接管道(10)和第二进油口(5)之间均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21),所述导向层(2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热板(20),所述导热板(20)对应插接在油冷栅(2)的间隙之间,所述导热板(20)与油冷栅(20)的表面接触,所述安装板(19)上设置有锁定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移动槽(24),所述移动槽(24)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9)的内部,所述移动槽(2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26),所述连接板(2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锁定块(27),所述油冷器(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所述固定槽(23)的位置与锁定块(27)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5)与移动槽(24)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28),伸缩杆(28)的外侧套装有弹簧(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27)的形状为L型设置,所述固定槽(23)的形状大小与锁定块(27)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橡胶垫(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92892.XA CN111609667A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92892.XA CN111609667A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09667A true CN111609667A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0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92892.XA Pending CN111609667A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09667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2997A (ja) * | 1981-07-16 | 1983-01-2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熱交換器 |
CN201191143Y (zh) * | 2008-04-07 | 2009-02-04 | 王振民 | 一种轮式装载机液压油散热器 |
CN201723867U (zh) * | 2010-05-28 | 2011-01-26 | 扬州英谛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 油冷器油管与散热管接头 |
CN102055282A (zh) * | 2009-11-05 | 2011-05-11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冷却电机的装置 |
CN204268930U (zh) * | 2014-11-11 | 2015-04-15 | 东南大学 | 一种垂直布置可切换单双流程的空冷散热器 |
CN105261449A (zh) * | 2015-10-23 | 2016-01-20 | 吉林大学 | 一种带有管束式散热装置的油冷式变压器 |
CN105605943A (zh) * | 2016-03-19 | 2016-05-25 | 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导热散热板组合体 |
CN105979753A (zh) * | 2016-05-10 | 2016-09-28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均衡散热装置及方法 |
CN208041104U (zh) * | 2018-03-29 | 2018-11-0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
CN110518746A (zh) * | 2019-07-09 | 2019-11-29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装置 |
-
2020
- 2020-05-11 CN CN202010392892.XA patent/CN1116096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2997A (ja) * | 1981-07-16 | 1983-01-2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熱交換器 |
CN201191143Y (zh) * | 2008-04-07 | 2009-02-04 | 王振民 | 一种轮式装载机液压油散热器 |
CN102055282A (zh) * | 2009-11-05 | 2011-05-11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冷却电机的装置 |
CN201723867U (zh) * | 2010-05-28 | 2011-01-26 | 扬州英谛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 油冷器油管与散热管接头 |
CN204268930U (zh) * | 2014-11-11 | 2015-04-15 | 东南大学 | 一种垂直布置可切换单双流程的空冷散热器 |
CN105261449A (zh) * | 2015-10-23 | 2016-01-20 | 吉林大学 | 一种带有管束式散热装置的油冷式变压器 |
CN105605943A (zh) * | 2016-03-19 | 2016-05-25 | 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导热散热板组合体 |
CN105979753A (zh) * | 2016-05-10 | 2016-09-28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均衡散热装置及方法 |
CN208041104U (zh) * | 2018-03-29 | 2018-11-0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
CN110518746A (zh) * | 2019-07-09 | 2019-11-29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24408B (zh) | 基于热管技术的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机柜 | |
CN207705268U (zh) |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模组 | |
CN21573188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冷电池模组 | |
CN111609667A (zh) | 一种油冷调速型冷却系统 | |
CN211429864U (zh) |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液冷结构 | |
CN204925964U (zh) | 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制冷装置 | |
CN219514492U (zh) | 一种散热液冷冷板 | |
CN107223009B (zh) |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 |
CN212720082U (zh) |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 |
CN108539320A (zh) |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 |
CN213662252U (zh) | 一种数据中心重力热管水冷系统 | |
CN115562394A (zh) | 一种新型数据中心液冷系统 | |
CN1128329C (zh) | 半导体致冷器件冷热交换式制热、制冷器 | |
CN211476825U (zh) | 一种浅层地表降温装置 | |
CN221448966U (zh) | 一种服务器机柜空调 | |
CN208606426U (zh) |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 |
CN222527800U (zh) | 一种空调散热器 | |
CN205619628U (zh) | 一种并联式冷凝器 | |
CN207925629U (zh) |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 |
CN112747499A (zh) | 一种节能型双温调节热回收系统 | |
CN111023881A (zh) | 一种浅层地表降温装置 | |
CN220874086U (zh) | 一种基于水冷空调的配电房冷却系统 | |
CN221944969U (zh) | 一种二氧化碳换热器及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 |
CN215766651U (zh) | 一种新型承压蓄热水罐 | |
CN220797485U (zh) | 一种虚拟电厂电力负荷切换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