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006A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95006A CN111595006A CN202010453414.5A CN202010453414A CN111595006A CN 111595006 A CN111595006 A CN 111595006A CN 202010453414 A CN202010453414 A CN 202010453414A CN 111595006 A CN111595006 A CN 1115950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section
- air
- control device
- volume control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54—Duct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ans, e.g. sup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该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风管(1)和风机,风机具有进风口,风管(1)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风管(1)的出风口对应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且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根据本申请的风量控制装置,能够在无需增加新风机或者是风阀基础上,实现对新风量的有效调节,使得进入到风机内的新风量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风管机均会在机组内部配有新风口,但机组没法控制新风的供给量,导致新风的供给量不能够随着机组的需求而进行相应调节。为了实现对机组的新风供给量的调节,当前主要通过加装单独的新风机或在管路上加装风阀进行新风量控制,然而增加新风机或者加装风阀,会导致风管机的结构复杂,成本增加。而如果不设置新风机或者加装风阀,显然难以实现对新风量的有效调节,无法使得进入到风机内的新风量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能够在无需增加新风机或者是风阀基础上,实现对新风量的有效调节,使得进入到风机内的新风量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风管和风机,风机具有进风口,风管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风管的出风口对应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且风管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优选地,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机壳,风管和风机均设置在机壳上,风管的进风口固定连接在机壳上,风管的出风口相对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优选地,风管包括套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能够相对滑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连接有调节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相对位置的伸缩机构。
优选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一管段连接,伸缩杆的末端与第二管段连接,伸缩杆能够伸缩,以控制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伸缩杆中空,伸缩杆内设置有拉绳和弹簧,弹簧的第一端抵接在伸缩杆的顶端,弹簧的第二端相对于伸缩杆的末端固定,拉绳的第一端连接在伸缩杆的顶端,拉绳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拉力,以拉动伸缩杆的顶端收缩。
优选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末端。
优选地,拉绳在伸缩杆完全伸展开时伸出伸缩杆的末端;或,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拉绳的第二端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
优选地,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套设在第一管段外,并与第一管段之间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沿定位环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多个伸缩杆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二管段的端面上。
优选地,第一管段为风管的出风口所在管段,第二管段为风管的进风口所在管段。
优选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连接至至少一个中间管段,第一管段与中间管段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中间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设置在风管内。
优选地,风机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蜗壳,风机的进风口为蜗壳的进风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风量控制装置,该风量控制装置为上述的风量控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风管和风机,风机具有进风口,风管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风管的出风口对应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且风管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该风量控制装置通过调节风管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风机对于风管中的空气的吸力,进而通过风管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间距的调节实现对进入风机的风量的调节,整个调节过程无需增加新风机或者是风阀,可以有效实现对风量的调节,使得进入到风机内的风量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的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的伸缩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的伸缩杆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风管;2、蜗壳;3、机壳;4、第一管段;5、第二管段;6、中间管段;7、伸缩杆;8、弹簧;9、拉绳;10、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风管1和风机,风机具有进风口,风管1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风管1的出风口对应于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且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该风量控制装置通过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风机对于风管1中的空气的吸力,进而通过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间距的调节实现对进入风机的风量的调节,整个调节过程无需增加新风机或者是风阀,可以有效实现对风量的调节,使得进入到风机内的风量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上述的风管1例如为新风管。
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机壳3,风管1和风机均设置在机壳3上,风管1的进风口固定连接在机壳3上,风管1的出风口相对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风管1设置为可伸缩的方式来实现对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能够在风管1的进风口位置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进而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风量控制装置,能够通过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改变风机对于风管1中的空气的吸力,可以在新风管路较长时,通过减小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的方式,加大风机对于风管1中的空气的吸力,相当于增加了动力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未设置外部动力装置导致新风量较小的问题,使得进入风机的新风量能够与机组所需的新风供给量相匹配。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整体平移风管1的方式,使得风管1能够沿着靠近或者远离风机的进风口的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对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间距的调节。
风管1包括套接的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第一管段4与第二管段5之间能够相对滑动,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连接有调节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的相对位置的伸缩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套接并能够相对滑动,伸缩机构的固定端相对于第二管段5固定,伸缩端与第一管段4固定,因此能够通过伸缩机构的伸缩实现对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的伸缩控制,调整风管1的伸缩长度,进而调整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
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7,伸缩杆7的顶端与第一管段4连接,伸缩杆7的末端与第二管段5连接,伸缩杆7能够伸缩,以控制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的相对位置。伸缩杆7能够起到对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的作用,通过控制伸缩杆7的伸缩,可以方便实现对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的伸缩控制。
伸缩杆7中空,伸缩杆7内设置有拉绳9和弹簧8,弹簧8的第一端抵接在伸缩杆7的顶端,弹簧8的第二端相对于伸缩杆7的末端固定,拉绳9的第一端连接在伸缩杆7的顶端,拉绳9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拉力,以拉动伸缩杆7的顶端收缩。在本实施例中,拉绳9用于在需要伸缩杆7缩回时对伸缩杆7的顶端施加拉力,使得伸缩杆7的顶端受拉力回缩,进而带动其他伸缩杆段一起回缩,实现对风管1的收缩控制。当需要伸缩杆7伸展开时,此时可以不对拉绳9施加外力,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伸缩杆7的顶端被弹簧8向外顶出,进而拉动其他的伸缩杆段伸出,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伸缩杆7能够保持在伸展状态,使得风管1也能够保持在伸出状态。
其中拉绳9的拉动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通过其他电控结构实现自动控制。
优选地,弹簧8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7的末端。一般而言,只需要将弹簧8的第二端相对于伸缩杆7的末端位置固定即可,因此,弹簧8并非是必须固定在伸缩杆7的末端,也可以固定在伸缩杆7的安装结构上,例如风管1的第二管段5上,或者是固定在安装风管1的机壳3上。在本实施例中,将弹簧8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7的末端,可以使得弹簧8与伸缩杆7成为一体,不仅结构设计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使得伸缩杆7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结构,可以单独加工生产,便于更换安装,还能够节省安装空间,更加合理地利用伸缩杆7的结构。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弹簧8直接套设在伸缩杆7外,将拉绳设置在中空的伸缩杆7的内部,从而方便实现弹簧8的安装固定,降低结构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绳9在伸缩杆7完全伸展开时伸出伸缩杆7的末端,从而使得拉绳9完全展开时能够伸出伸缩杆7外,便于手工拉动拉绳9,对于伸缩杆7进行操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拉绳9的第二端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在本实施例中,拉绳9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卷动来实现拉紧动作,进而实现对伸缩杆7的收缩操作。由于驱动电机是通过机电控制,因此可以更加方便实现对伸缩杆7拉伸操作的远程控制,对于风管1的伸缩控制更加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7的顶端连接有定位环10,定位环10套设在第一管段4外,并与第一管段4之间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7沿定位环10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定位环10,能够利用定位环10形成中间连接结构,可以将定位环10固定连接在第一管段4外,然后将多个伸缩杆7共同连接在定位环10上,从而使得多个伸缩杆7的作用力共同作用至定位环10,进而通过定位环10作用至第一管段4,能够保证各个伸缩杆7对于第一管段4施力的平衡性,保证第一管段4受力更加均衡,也能够降低伸缩杆7与第一管段4之间的连接难度。
定位环10与第一管段4之间通过等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可以保证定位环10与第一管段4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位环10能够起到对风管1的定位作用,防止风管1伸长后悬空受力导致错位,提高风管1整体结构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多个伸缩杆7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二管段5的端面上,伸缩杆7的伸缩方向与风管1的伸缩方向相同,使得多个伸缩杆7在伸缩过程中所提供的力的方向均是与风管1的伸缩方向相同,不存在分力,因此使得伸缩杆7的伸缩作用力能够完全作用与风管1的伸缩,力的利用效率更高。
优选地,第一管段4为风管1的出风口所在管段,第二管段5为风管1的进风口所在管段,可以使得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分布在风管1的两端端部,从而能够通过对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的相对位置的控制,使得对风管1的整体结构的伸缩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连接至至少一个中间管段6,第一管段4与中间管段6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中间管段6与第二管段5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通过在相邻的管段之间设置限位结构,能够避免各个管段在风管1伸缩的过程中发生脱离,保证风管1的各个管段之间结构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风管1的各个管段之间的连接关系类似于可伸缩的电视天线的各段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即,风管1包括相邻的两个管段,设定位于下方的管段为下管段,位于上方的管段为上管段,上管段套设在下管段内,并能够在下管段内滑动,其中下管段包括位于顶端的内凹段和位于内凹段下侧的圆管段,其中圆管段和内凹段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内凹段有一段沿周向延伸的下凹槽,而上管段在底端有一段圆管段,圆管段的上侧连接有内凹段,其中上管段的内凹段长度大于圆管段的长度,下管段的内凹段长度小于圆管段的长度,上管段的圆管段位于下管段的圆管段内,上管段的内凹段与下管段的内凹段对应设置,也即下管段的内凹段的凹陷位于上管段的内凹段的凹陷内,从而对下管段和上管段的周向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同时,由于上管段的圆管段截面积大于下管段的内凹段截面积,因此使得上管段的圆管段被止挡在下管段的圆管段内,无法经下管段的内凹段滑出,从而避免了上管段从下管段脱离出去,保证了上管段和下管段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风管1的各个管段的配合关系与上管段和下管段的配合关系相同,从而保证了风管1的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的中间管段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风管1的伸缩长度进行合理设定,更加有效地保证风管1的伸缩长度可以有效满足风量控制装置的风量调节需求。
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设置在风管1内,能够检测进入到风管1内的风量大小,进而根据检测到的进入到风管1内的风量大小,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蜗壳2,风机的进风口为蜗壳2的进风口。
本装置通过调节风管1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离心风叶对新风管路中空气的吸力大小,最终影响新风量多少,当驱动电机调节拉绳9长度变长时,弹簧8的弹力把伸缩杆7往外推,风管1的长度变长,风管1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之间距离变小,离心风叶对新风管路中空气吸力变大,新风量变多。当驱动电机调节拉绳9长度变短时,压缩弹簧8,风管1的长度变短,风管1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之间距离变大,离心风叶对新风管路中空气吸力变小,新风量变少。
由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通过减少风管1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大离心风叶对新风管路中空气中的吸力,相当于增加了动力装置,因此解决了新风管路较长时,没有外部动力装置导致新风量偏小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风管机包括风量控制装置,该风量控制装置为上述的风量控制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1)和风机,所述风机具有进风口,所述风管(1)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风管(1)的出风口对应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且所述风管(1)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机壳(3),所述风管(1)和所述风机均设置在所述机壳(3)上,所述风管(1)的进风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3)上,所述风管(1)的出风口相对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包括套接的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所述第一管段(4)与所述第二管段(5)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管段(4)和所述第二管段(5)之间连接有调节所述第一管段(4)和所述第二管段(5)的相对位置的伸缩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段(4)连接,所述伸缩杆(7)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管段(5)连接,所述伸缩杆(7)能够伸缩,以控制所述第一管段(4)和所述第二管段(5)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中空,所述伸缩杆(7)内设置有拉绳(9)和弹簧(8),所述弹簧(8)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所述弹簧(8)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伸缩杆(7)的末端固定,所述拉绳(9)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所述拉绳(9)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拉力,以拉动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7)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9)在所述伸缩杆(7)完全伸展开时伸出所述伸缩杆(7)的末端;或,所述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拉绳(9)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连接有定位环(10),所述定位环(10)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4)外,并与所述第一管段(4)之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伸缩杆(7)沿所述定位环(10)的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伸缩杆(7)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5)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4)为所述风管(1)的出风口所在管段,所述第二管段(5)为所述风管(1)的进风口所在管段。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4)和所述第二管段(5)之间连接至至少一个中间管段(6),所述第一管段(4)与所述中间管段(6)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中间管段(6)与所述第二管段(5)之间形成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位置的限位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管(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2),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为所述蜗壳(2)的进风口。
14.一种风管机,包括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量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3414.5A CN11159500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3414.5A CN11159500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95006A true CN111595006A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8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53414.5A Pending CN111595006A (zh) | 2020-05-25 | 2020-05-25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9500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87238A (zh) * | 2021-09-01 | 2021-11-02 |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9289452A (zh) * | 2024-12-13 | 2025-01-10 | 东韩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带有风力发电组件的通风管道净化消毒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73298A (ja) * | 1996-08-30 | 1998-03-17 | Fuji Kogyo Kk | 二室対応型浴室換気乾燥機 |
CN202792247U (zh) * | 2012-07-31 | 2013-03-13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7489777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风道的风量调节阀、变风量末端以及空调系统 |
CN212204986U (zh) * | 2020-05-25 | 2020-1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
2020
- 2020-05-25 CN CN202010453414.5A patent/CN11159500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73298A (ja) * | 1996-08-30 | 1998-03-17 | Fuji Kogyo Kk | 二室対応型浴室換気乾燥機 |
CN202792247U (zh) * | 2012-07-31 | 2013-03-13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7489777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风道的风量调节阀、变风量末端以及空调系统 |
CN212204986U (zh) * | 2020-05-25 | 2020-1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87238A (zh) * | 2021-09-01 | 2021-11-02 |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9289452A (zh) * | 2024-12-13 | 2025-01-10 | 东韩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带有风力发电组件的通风管道净化消毒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95006A (zh)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
CN109611290B (zh) | 热鼓风式的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除冰装置 | |
CN111502858A (zh) | 一种涡喷发动机尾喷管 | |
CN212204986U (zh) | 风量控制装置和风管机 | |
CN217633097U (zh) | 一种可调式轴流风叶 | |
CN111520251A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节尾喷管 | |
CN114857090A (zh) | 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 | |
CN212055286U (zh) | 便于维护的混流式通风机 | |
CN210013831U (zh) | 贯流风机及包括该风机的空调器 | |
CN107035524B (zh) | 用于最小化热损失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 |
CN201527074U (zh) | 空调出风口风量调整装置 | |
JP2017133824A5 (zh) | ||
CN212202286U (zh) | 一种涡喷发动机尾喷管 | |
CN209444589U (zh) | 一种ffu过滤风机 | |
CN208778269U (zh) | 一种单进风离心通风机旋转机架 | |
CN217682485U (zh) | 一种便于调整安装角度的射流风机 | |
EP3199774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heat loss in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 |
CN217635948U (zh) | 一种空调工程安装用固定装置 | |
CN107477251B (zh) | 一种工业机械用输水管 | |
CN218817223U (zh) | 一种多级泵出水段 | |
CN209042653U (zh) | 一种快装式冷风机 | |
JPS5888498A (ja) | 可変ピツチ翼を有する反転軸流フアン | |
CN106524453B (zh) | 一种制冷区域可调控的住宅风管系统 | |
CN222633466U (zh) | 一种屋顶防雨风机 | |
CN219282086U (zh) | 入口导叶调整装置及离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