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2729B -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82729B CN111582729B CN202010393079.4A CN202010393079A CN111582729B CN 111582729 B CN111582729 B CN 111582729B CN 202010393079 A CN202010393079 A CN 202010393079A CN 111582729 B CN111582729 B CN 1115827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ing
- task
- data
- map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和云平台;管理终端设置项目、采样点位和采样任务;云平台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用户终端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云平台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审核监控。本发明对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采样流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了土地质量样品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和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强度掠夺式开发使得土壤退化严重,主要体现在农田土壤养分下降、养分失衡和局部重金属超标等。因此,开展土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对土地资源的规范管理、有效利用和保护以及对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土地质量调查过程中,样品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管理普遍采用传统方法。即人工实际携带拍照工具、手持GPS、纸质记录表格、地形图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纸质记录样品信息,通过整合样品信息记录表格管理样品数据。这样的样品采集管理方式落后、采样效率较低、耗费时间长,容易造成工期延误,并且纸质样品信息不易保存,一旦损毁不易挽救,容易造成样品信息缺失。原始数据的利用又是电子模式,必需要对纸质记录进行电子化,人力财力耗费过大,容易出错,且管理人员对采样过程不能监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对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采样流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了土地质量样品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和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和云平台,所述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分别与云平台通信;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优选地,所述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具体为:
设置项目组以及每个项目组的若干个项目;
项目设置完成后,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
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
优选地,所述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或导入表格的方式设置采样点位,并编辑每个采样点位的点位信息;所述点位信息包括点位编号、所属项目、经纬度、样品类型和点位描述;
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通过地图模式展示采样点位;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采样点位标签包括三种显示方式:代表普通点位的红色标签、代表已分配任务的红色标签和代表已采集样品的绿色标签;
通过地理底图上的采样点位标签完善点位信息;每个采样点位标签显示有点位编号、删除按钮和编辑按钮,通过删除按钮删除该采样点位,通过编辑按钮进一步编辑完善点位信息。
优选地,所述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的方式设置采样任务,并编辑每个采样任务的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包括任务名称、所属项目、采样点位、采样人员和任务描述;在设置采样点位时,通过选择点位按键进入地图模式,在地图模式下选择分配给该采样任务的采样点位。
优选地,所述采样人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根据采样人员的执行任务指令进入地图模式,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采集数据指令,根据采集数据指令进入采集状态,在采集状态下获取采样人员输入的采集数据;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服务指令,根据服务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服务。
优选地,所述采集数据包括观测点地理信息、土地信息、照片信息和视频信息;
所述土地信息包括湿度、颜色、组分、污染、侵蚀、地形、地貌、成因、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岩石类型、地层、采样台班、采样深度、详细描述、样袋号、航迹图编号和标记位置。
优选地,所述服务指令包括指南针指令、下载地图指令、导航指令、记录导航指令和精确定位指令;
根据指南针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指南针服务,根据下载地图指令下载当前卫星地图至本地,根据导航指令对接到导航平台为采样人员提供导航服务,根据记录导航指令打开或关闭记录导航的功能,根据精确定位指令对当前时刻进行精确定位。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在采样点位不合理时,通过云平台向管理终端提交改点申请,管理终端进行查阅和审核。
优选地,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对用户和系统参数进行设置管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管理终端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云平台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管理终端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采样流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了土地质量样品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中系统界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项目组管理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添加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表格上传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地图模式下地图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添加分配采样任务界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执行任务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任务页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任务执行界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采集数据的界面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施例中采集数据的界面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施例中采集数据的界面示意图三;
图14为本实施例中采集数据的界面示意图四;
图15为本实施例中系统APP设置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和云平台,所述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分别与云平台通信;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采样流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了土地质量样品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具体为:
设置项目组以及每个项目组的若干个项目;项目设置完成后,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
其中,所述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或导入表格的方式设置采样点位,并编辑每个采样点位的点位信息;所述点位信息包括点位编号、所属项目、经纬度、样品类型和点位描述;
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通过地图模式展示采样点位;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采样点位标签包括三种显示方式:代表普通点位的红色标签、代表已分配任务的红色标签和代表已采集样品的绿色标签;
通过地理底图上的采样点位标签完善点位信息;每个采样点位标签显示有点位编号、删除按钮和编辑按钮,通过删除按钮删除该采样点位,通过编辑按钮进一步编辑完善点位信息。
其中,所述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的方式设置采样任务,并编辑每个采样任务的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包括任务名称、所属项目、采样点位、采样人员和任务描述;在设置采样点位时,通过选择点位按键进入地图模式,在地图模式下选择分配给该采样任务的采样点位。
本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和管理终端,如手机、IPAD、电脑等智能终端,所述云平台包括远程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管理人员在电脑上打开了本系统后,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即可进入系统界面,如图1所示,系统界面分为功能列表区、顶部导航区和工作区。功能列表区包括了系统的全部功能列表;顶部导航区,显示当前登录用户信息等;工作区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功能,显示该功能相关的操作界面。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登录用户有不同的权限,登录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三种。
系统管理员:主要为管理部门用户使用,拥有系统操作的全部权限,可查看所有的项目信息,可以为下属单位分配项目管理员账号,对人员野外实时位置监控等。
项目管理员:主要为各单位项目负责人使用,拥有项目操作的权限,可进行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组员管理、样品点位设计、采样任务新建及分配、采集数据查询、航迹查询、改变点位申请处理、图层管理、组员位置查询等。
普通用户:主要为各项目野外采样人员使用,该用户类型只能在用户终端APP上登录使用。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里的“项目组管理”按钮后,在工作区显示项目组管理子界面,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组管理子界面管理人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及查询项目组(一个项目组包括多个项目),并对每个项目组的组成员进行设置。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里的“用户管理”按钮后,在工作区显示用户管理子界面,通过用户管理子界面管理人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及查询采用人员或其他用户,并对每个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设置,如设置登录账号、密码、所属项目、用户角色类型、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职称、单位、照片等。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里的“项目列表”按钮后,在工作区显示项目列表子界面,通过项目列表子界面管理人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及查询项目,并对每个项目的具体信息进行设置,如设置项目名称、所属项目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承担单位、项目经费、项目图幅号、主管部门、项目进度、已设计的点位等。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里的“设计点位”按钮后,在工作区显示设计点位子界面,通过设计点位子界面可显示查询采样点位、添加和导入采样点位、删除修改点位、进行地图显示操作等。
如图3所示,通过添加子界面可添加编辑采样点位的点位信息。管理人员可下载导入表格并填写导入表格,如图4所示,在填写后表格后将表格上传导入。
在设置完采样点位后,可通过地图模式展示采样点位,通过展示的方式,管理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采样点位的分布情况,在地图模式下可对采样点位进一步进行编辑完善。如图5所示,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地理底图支持普通底图、地形底图、卫星影像底图、带地名卫星影像底图等,采样点位以三种状态显示,红色表示普通采样点位,/>表示已分配任务的采样点位,/>表示已采集样品的采样点位。
在地图模式的显示界面,点击“地图/地形”按钮,进行基本地图和带地形地图的切换;点击“卫星图像/地名”按钮,进行卫星地图和带地名卫星地图的切换;点击“全屏”按钮,进行地图全屏操作;点击“放大缩小”按钮,对地图进行缩放操作;点击“标签显示/隐藏”按钮,可对采样点位标签进行显示或隐藏。每个采样点位标签显示有点位编号、删除按钮和编辑按钮,点击删除按钮可删除该采样点位,点击编辑按钮可对该点位的点位信息进一步进行编辑完善。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的“任务列表”按钮,在工作区显示任务管理子界面,通过任务管理子界面可显示查询采样任务、添加分配采样任务、修改删除采样任务、查询下载采集数据、显示打印任务航迹图。
如图6所示,管理人员可添加分配采样任务(图6中的项目点位即采样点位)。管理人员在设置采样点位时,点击“选择点位”按钮,即进入地图模式,在地图模式下选择该采样任务的采样点位,管理人员在分配任务时,应查看地图,结合地形、地貌、交通等因素分配采用点位,从而控制单日任务的点位数量。
修改删除采样任务,如重新指定任务责任人(即采样人员)、需要完成的采样点位等。采集数据即采样人员进行野外采用时记录的相关数据,任务航迹图,即采样人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轨迹图。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的“点位数据”,在工作区显示点位管理子界面,在点位管理子界面,管理人员可进行点位的查询、点位数据的下载和导出。
管理人员点击功能列表区的“改点申请”,在工作区显示改点申请子界面,在改点申请子界面上,显示改点申请列表(包括采样人员提交的若干改点申请),管理人员对每个改点申请进行查阅和审核。点击一个改点申请中“详情”按钮即可进入详情界面,如图7所示,改点申请包括点位编号、所述项目、经纬度、原因、照片附件、申请人、申请时间、处理状态等。管理人员查看改点原因和上传的附件照片后判断是否进行改点操作,可执行的处理动作包括修改点位数据、从任务中删除点位、同意和不同意。
管理人员不仅可查看采集数据、采样人员的当前位置和采样人员的航迹图(所述航迹图根据轨迹数据生成,所述轨迹数据包括经纬度和时间);还可对系统参数设置和管理:可对APP版本进行设置,添加、修改、删除各APP版本;可发布通知信息,对通知信息进行管理;可对用户权限进行设置和管理;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样人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根据采样人员的执行任务指令进入地图模式,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采集数据指令,根据采集数据指令进入采集状态,在采集状态下获取采样人员输入的采集数据;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服务指令,根据服务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服务。
其中,所述采集数据包括观测点地理信息、土地信息、照片信息和视频信息;所述土地信息包括湿度、颜色、组分、污染、侵蚀、地形、地貌、成因、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岩石类型、地层、采样台班、采样深度、详细描述、样袋号、航迹图编号和标记位置。
其中,所述服务指令包括指南针指令、下载地图指令、导航指令、记录导航指令和精确定位指令;根据指南针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指南针服务,根据下载地图指令下载当前卫星地图至本地,根据导航指令对接到导航平台为采样人员提供导航服务,根据记录导航指令打开或关闭记录导航的功能,根据精确定位指令对当前时刻进行精确定位。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即安装有本系统APP的智能终端,本系统APP是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在支持Android4.0及以上设备上安装程序后即可进行使用。采用人员在系统APP上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即可进入系统APP并使用系统APP,用户名和密码由管理人员分配。登录进入系统APP后,在系统APP主界面显示有“任务列表”按钮、“完成任务列表”按钮和“系统设置”按钮,用户点击这三个按钮即可进入相应的子界面。
采样人员点击“任务列表”按钮进入执行任务子界面,如图8所示,在执行任务子界面可看到用户信息、发布的通知信息以及任务清单。任务清单显示了若干采样任务,每一条采样任务,显示了任务名称、任务安排时间和任务状态(任务状态包括未开始、进行中、完成任务等)、已采样点数/任务点数。对每一个采样任务可查看任务(点击空白处)、地图下载、执行任务等操作。采样人员点击空白处查看任务时,进入任务页面,如图9所示,在任务页面显示任务相关信息,如任务名称、任务安排时间、任务状态、该任务的所有采用点位等。采样人员点击“地图下载”按钮,则可下载该任务所有点位覆盖的卫星影像,以备在进行野外采样时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查看地图。采样人员点击“执行任务”按钮,就进入任务执行界面,该界面底图默认为卫星地图(底图可进行配置),如图10所示,点击图上的指南针按钮,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实时指示方位。点击图上的下载地图按钮,可下载当前卫星地图至本地,在终端无网络信号时,仍可查看卫星地图。点击图上的导航按钮,可对接可导航平台,支持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通过对接的导航平台进行导航。点击记录导航按钮,可打开或关闭记录导航的功能,因为野外采样的过程中,终端定位的数据较多,因此可在需要记录时,打开记录导航的功能。点击精确定位按钮,可在当前时刻进行精确定位,有时因为网络的原因导致定位延迟,则通过精确定位按钮可进行精确定位。在图上显示有若干采样点位标签,采样人员点击该标签后,会显示该标签对应的采样点位的相关信息,还会显示采样人员距离该点位的距离。点击图上的“采集数据”按钮,则可进入采集数据页面,如图11-14所示。
采样人员在输入采集数据时,某些数据可以手动输入,某些数据可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下拉列表的数据都存储在采样字典里)。本实施的终端上设有采样字典(采样字典可从云平台进行下载,从而存储在本地),采样字典内的数据按不同项目进行存储。
采样人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采样点位不合理或无法到达,可现场进行改点申请,填写改点原因和现场照片后,点击“提交数据”按钮,即可将改点申请提交给管理人员进行审核。
采样人员点击“完成任务列表”按钮进入完成任务子界面,在该子界面上可查看到已完成任务的相关信息。
采样人员点击“系统设置”按钮进入系统APP设置子界面,如图15所示,在该子界面上可进行系统APP参数的设置,可选择地图类型,如带标签的卫星图、谷歌卫星图、普通路线图、地形图、带标签的地形图等;可选择坐标系,如直角坐标系分带(3度带、6度带)和直角坐标类型(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WGS-84坐标系等);可进行检测新版本、删除缓存、后台轨迹上传、退出系统等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相关的各类样品采集工作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从采样点位设计、采样任务分配、采集数据的填报与提交、野外资料报表生成、工作进展等进行全方位监管,提高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土地质量样品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和质量,为土地质量大数据仓库的完整性、数据规范性提供基础保障,推动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全流程信息化建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如图1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终端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S2,云平台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S3,用户终端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S4,云平台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S5,管理终端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的系统,基于相同的内容,本实施例不载再重复赘述。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或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述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步骤可结合为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可拆分为多个步骤,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和云平台,所述用户终端、管理终端分别与云平台通信;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所述采样人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根据采样人员的执行任务指令进入地图模式,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采集数据指令,根据采集数据指令进入采集状态,在采集状态下获取采样人员输入的采集数据;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服务指令,根据服务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服务;采样点位标签包括三种显示方式:代表普通点位的红色标签、代表已分配任务的红色标签和代表已采集样品的绿色标签;
采样人员在输入采集数据时,某些数据可以手动输入,某些数据可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下拉列表的数据都存储在采样字典里;终端上设有采样字典,采样字典可从云平台进行下载,从而存储在本地,采样字典内的数据按不同项目进行存储;
所述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的方式设置采样任务,并编辑每个采样任务的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包括任务名称、所属项目、采样点位、采样人员和任务描述;在设置采样点位时,通过选择点位按键进入地图模式,在地图模式下选择分配给该采样任务的采样点位;
所述服务指令包括指南针指令、下载地图指令、导航指令、记录导航指令和精确定位指令;
根据指南针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指南针服务,根据下载地图指令下载当前卫星地图至本地,根据导航指令对接到导航平台为采样人员提供导航服务,根据记录导航指令打开或关闭记录导航的功能,根据精确定位指令对当前时刻进行精确定位;
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在采样点位不合理时,通过云平台向管理终端提交改点申请,管理终端进行查阅和审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具体为:
设置项目组以及每个项目组的若干个项目;
项目设置完成后,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
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设置采样任务并为每个采样任务分配采样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每个项目的采样点位,具体为:
通过添加或导入表格的方式设置采样点位,并编辑每个采样点位的点位信息;所述点位信息包括点位编号、所属项目、经纬度、样品类型和点位描述;
采样点位设置完成后通过地图模式展示采样点位;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采样点位标签包括三种显示方式:代表普通点位的红色标签、代表已分配任务的红色标签和代表已采集样品的绿色标签;
通过地理底图上的采样点位标签完善点位信息;每个采样点位标签显示有点位编号、删除按钮和编辑按钮,通过删除按钮删除该采样点位,通过编辑按钮进一步编辑完善点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地治理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数据包括观测点地理信息、土地信息、照片信息和视频信息;
所述土地信息包括湿度、颜色、组分、污染、侵蚀、地形、地貌、成因、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岩石类型、地层、采样台班、采样深度、详细描述、样袋号、航迹图编号和标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地治理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对用户和系统参数进行设置管理。
6.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管理终端设置项目、项目的采样点位和项目的采样任务,每个采样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位;
云平台根据采样任务得到对应的采样人员,并将采样任务发送给采样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向采样人员展示采样任务,获取采样人员执行采样任务时的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和轨迹数据上传给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轨迹数据生成航迹图,将采集数据和航迹图发送给管理终端;
管理终端向管理人员展示采集数据和航迹图,以供管理人员进行采样审核和任务监控;
所述采样人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根据采样人员的执行任务指令进入地图模式,所述地图模式以地理底图+采样点位标签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采集数据指令,根据采集数据指令进入采集状态,在采集状态下获取采样人员输入的采集数据;在地图模式下获取采样人员的服务指令,根据服务指令为采样人员提供服务;
采样人员在输入采集数据时,某些数据可以手动输入,某些数据可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下拉列表的数据都存储在采样字典里;终端上设有采样字典,采样字典可从云平台进行下载,从而存储在本地,采样字典内的数据按不同项目进行存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93079.4A CN111582729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93079.4A CN111582729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82729A CN111582729A (zh) | 2020-08-25 |
CN111582729B true CN111582729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7211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93079.4A Active CN111582729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827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1553B (zh) * | 2021-03-31 | 2021-06-22 | 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 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使用决策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2798333A (zh) * | 2021-03-31 | 2021-05-14 | 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 用于土壤修复的采样钻头、土壤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
CN113109098B (zh) * | 2021-04-22 | 2023-08-2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多采样点大气可溶盐沉积率规范采样操作方法及系统 |
CN113779042B (zh) * | 2021-10-14 | 2025-02-14 | 北京东州金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集水土保持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CN113933482B (zh) * | 2021-11-16 | 2024-04-30 |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土工试验内外业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4264499B (zh) * | 2021-12-31 | 2024-11-01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一种土壤采样监控系统和方法 |
CN114781827A (zh) * | 2022-04-01 | 2022-07-22 | 苏州市元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环境样品调查云管理方法 |
CN115757671A (zh) * | 2022-11-16 | 2023-03-07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野外地质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117910944A (zh) * | 2023-12-18 | 2024-04-19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一种土壤采样点野外校核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8164B (zh) * | 2006-04-26 | 2011-07-06 | 东南大学 | 土地调查的全数字化野外信息采集、记录与处理方法 |
CN106161600A (zh) * | 2016-06-27 | 2016-11-23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一种野外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终端和系统 |
CN106991501B (zh) * | 2017-04-20 | 2023-12-15 | 湖北智途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北斗高精度物探野外测量信息化集成系统和方法 |
CN107516282A (zh) * | 2017-08-01 | 2017-12-26 | 青岛市房地产信息与交易资金监管中心 | 三查合一的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
CN107277176A (zh) * | 2017-08-01 | 2017-10-20 | 钱崑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3g技术的智能采样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08956197A (zh) * | 2018-07-14 | 2018-12-07 | 广州海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土样采集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0288228A (zh) * | 2019-06-24 | 2019-09-27 |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 | 一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集系统 |
-
2020
- 2020-05-11 CN CN202010393079.4A patent/CN11158272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82729A (zh) | 202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82729B (zh) | 一种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
US908191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vanced sanitary sew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 |
CN110807023B (zh) | 基于gis的勘测管理及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 |
US7107285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an improved enterprise spatial system | |
Navon et al. | Field experiments in automated monitoring of road construction | |
CN110648120A (zh)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 |
CN110689705A (zh) |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综合应用系统 | |
Doherty et al. | A novel web based application for storing, managing and sharing geotechnical data, illustrated using the national soft soil field testing facility in Ballina, Australia | |
KR102068094B1 (ko) | 지하수 통합 정보관리 시스템 | |
CN108491545A (zh) | 一种国土资源数据移动监管系统 | |
CN105531658A (zh) | 角色定制的工作空间 | |
CN107909271A (zh) | 一种工程勘察数据管理及评估gis系统 | |
KR102230258B1 (ko) | 재난 상황관리 역량강화를 위한 매핑콘텐츠 제공방법 | |
CN114264499A (zh) | 一种土壤采样监控系统和方法 | |
CN117056284A (zh) | 水运工程钻孔成果的管理系统 | |
CN115689286A (zh) | 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
JP2001167133A (ja) | 情報の収集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13157839A (zh) | 一种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及方法 | |
Pu et al. | Digital Design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Network APP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 |
Mehrer et al. | A GIS-based archaeological predictive model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the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 |
Campbell et al. | Realization of ITS applications through mapping technologies: A survey of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 |
Bellamy et al. | Electronic data collection for rockfall analysis | |
Johnson et al. | Private Sector Makes Census Bureau's TIGER Roar. | |
Goldin et al. | Crowdsourced Traffic Accident Reporting for Hot Spo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 |
Aydin | Web based multi participant spatial data entry in crime mapp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