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9095B -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79095B CN111579095B CN202010365079.3A CN202010365079A CN111579095B CN 111579095 B CN111579095 B CN 111579095B CN 202010365079 A CN202010365079 A CN 202010365079A CN 111579095 B CN111579095 B CN 1115790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capacitor
- diode
- transistor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76 thermoelectr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2000015833 Cystatin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8050004038 cystati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297 night vi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1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6—Control of working procedures of a pyrometer, other than calibration; Bandwidth calculation; Gain contro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1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G01J5/14—Electrical features thereof
- G01J5/16—Arrang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cold junction; Compensating influenc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r other variab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80—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红外探测单元、放大比较单元和输出显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将探测到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显示;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与热敏电阻,通过热电堆得到温度信号;放大比较单元,将探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并与恒流供电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输出显示单元,将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本发明提高了车载红外探测系统对低温物体的检测,在外界可视度低,不利于肉眼观测,通过红外探测外界环境时,加强对低温的物体检测,以防止低温障碍物影响行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低温红外探测,属于红外探测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红外探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为近来的热潮,自动驾驶车辆(或者具备ADAS功能)最基本的需求是能够在所有条件下“尽早看到”所有物体和周围环境,同时为决策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
目前的可见光摄像头还无法满足这样的需要(尽管目前不少摄像头CMOS传感器已经加入了近红外功能,可以解决朦胧照明条件下的问题,但无法应对黑暗条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目前主流方案是可见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融合方案,但三种主流传感器仍然各自存在不小的局限。
比如微光夜视技术,可将接收的少量可见光放大,并通过屏幕(HUD、后视镜、中控屏幕等)显示出来。最近几年微光技术声名大噪,不少产品如记录仪、360全景影像系统、流媒体后视镜产品等,都在打各种“微光”、“星光”夜视功能。但本质上,微光技术还是需要足够的可见光,哪怕是肉眼不可察觉的可见光强度,否则,同样看不到与看不清。毕竟,任何依赖于反射光线的物体成像性能,都会受到反射光线数量和强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红外探测单元、放大比较单元和输出显示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将探测到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显示;
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与热敏电阻,通过热电堆得到温度信号;
放大比较单元,将探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并与恒流供电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
输出显示单元,将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MCU控制芯片、A/D转换器,通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由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到所述输出显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模块、环境温度补偿模块,红外感应模块主要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根据温差电效应得到的温差电动势大小测出红外辐射效率,通过热电堆得到关于物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公式的电信号,设定温度To的物体辐射Po,可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红外探测单元,还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B、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位器RV1、电位器RV2、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均接电源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2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MOS管Q2的S极、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D极均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3引脚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G极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S极接探测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红外传感器U1为红外传感器MLX90614,探测远处所有障碍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放大比较单元,包括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MOS管Q12、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接探测信号,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所述MOS管Q9的D极、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1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容C19的一端、所述MOS管Q10的D极、所述电容C2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2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电阻R3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3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0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0的S极与所述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3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8的一端均接放大信号,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9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9的S极与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2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2的S极与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1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1的S极与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放大比较单元,还包括稳压器、跟随器,对热敏电阻供电后,对稳压器进行调零,跟随器做缓冲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出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将通过检测温度信号得到的物体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在视频信号上加入开关锁存记录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误差修正单元,误差主要包括探测器运行时的系统误差、环境干扰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的计算误差,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得到三种误差与真实环境的偏差数据,通过公式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车载红外探测系统对低温物体的检测,在外界可视度低,不利于肉眼观测,通过红外探测外界环境时,加强对低温的物体检测,以防止低温障碍物影响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红外感应电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红外探测单元、放大比较单元和输出显示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将探测到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显示;
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与热敏电阻,通过热电堆得到温度信号;
放大比较单元,将探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并与恒流供电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
输出显示单元,将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MCU控制芯片、A/D转换器,通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由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到所述输出显示单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模块、环境温度补偿模块,红外感应模块主要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根据温差电效应得到的温差电动势大小测出红外辐射效率,通过热电堆得到关于物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公式的电信号,设定温度To的物体辐射Po,可得到
如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探测单元,还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B、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位器RV1、电位器RV2、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均接电源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2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MOS管Q2的S极、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D极均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3引脚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G极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S极接探测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传感器U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内部转换成一个微弱的低频信号,经所述MOS管Q1、所述运算放大器U2:A放大器放大后使信号输出电压高于参考电压,输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经所述运算放大器U2:A、所述运算放大器U2:B两级放大后,这时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电阻R9、所述电阻R10、所述电阻R11、所述电阻R12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组成双门限比较器,因所述红外传感器U1感生的信号电压可正可负,故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亦可正可负。当其输出的电压达到4.1V以上时,通过所述二极管D1施加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使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输出高电位;而当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的电位低于2V时,则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将下降至2.7V以下,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也输出高电位。
平时无信号时,由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3.3V高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故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无输出。当所述红外传感器U1接收到信号时,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就一定输出高电位,通过所述二极管D3、所述电阻R13给所述电容C9充电,使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电位高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其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输出高电位经所述二极管D4给所述电容C10充电,所述MOS管Q3迅速饱和导通。
当所述红外传感器U1停止工作,由于所述电容C8所储电能通过所述电阻R19、所述电位器RV2放电需时约2分钟,故在此2分钟内系统的输出显示单元可一直显示最后探测结果。当所述电容C9上的电压低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无输出。
如图3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比较单元,包括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MOS管Q12、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接探测信号,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所述MOS管Q9的D极、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1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容C19的一端、所述MOS管Q10的D极、所述电容C2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2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电阻R3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3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0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0的S极与所述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3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8的一端均接放大信号,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9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9的S极与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2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2的S极与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1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1的S极与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5组成差动信号输入电路,所述三极管Q8作为激励放大器,所述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7组成互补推挽输出级,差动信号输入电路、激励放大器和互补推挽输出级构成运算放大电路。各级间均为直接耦合,放大信号的频率范围从直流开始,高频可达30 MHz。加上所述MOS管Q9、所述MOS管Q10、所述MOS管Q11、所述MOS管Q12作为放大器进一步放大信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比较单元,还包括稳压器、跟随器,对热敏电阻供电后,对稳压器进行调零,跟随器做缓冲隔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将通过检测温度信号得到的物体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在视频信号上加入开关锁存记录电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误差修正单元,误差主要包括探测器运行时的系统误差、环境干扰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的计算误差,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得到三种误差与真实环境的偏差数据,通过公式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驾驶员启动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后,红外探测单元开始感应外界的红外线将信号,红外探测单元中的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根据温差电效应得到的温差电动势大小测出红外辐射效率,通过热电堆得到关于物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电信号,与红外探测单元中的环境温度补偿模块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准确的低温物体温度信号。放大比较单元,将探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并与恒流供电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通过对放大比较单元内的稳压器进行调零,跟随器做缓冲隔离,使信号放大的同时保持稳定。因为红外探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误差,所以设计了误差修正单元,来使探测结果更接近真实环境,误差主要包括探测器运行时的系统误差、环境干扰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的计算误差,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得到三种误差与真实环境的偏差数据,在探测结果上进行数据修正。中央控制单元通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由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误差修正单元对数据结果进行修正,输出到所述输出显示单元。输出显示单元,在视频信号上加入开关锁存记录电压,将通过检测温度信号得到的物体通过图像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使驾驶员能直观看到外界环境。
总之,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车载红外探测系统对低温物体的检测,在外界可视度低,不利于肉眼观测,通过红外探测外界环境时,加强对低温的物体检测,以防止低温障碍物影响行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用于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5)
1.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红外探测单元、放大比较单元和输出显示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将探测到的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显示;
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与热敏电阻,通过热电堆得到温度信号;
放大比较单元,将探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并与恒流供电的热敏电阻进行比较;
输出显示单元,将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
误差修正单元,包括探测器运行时的系统误差、环境干扰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的计算误差,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得到三种误差与真实环境的偏差数据,通过公式
所述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模块、环境温度补偿模块,红外感应模块主要包括红外温差热电堆,根据温差电效应得到的温差电动势大小测出红外辐射效率,通过热电堆得到关于物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公式的电信号,设定温度To的物体辐射Po,可得到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MCU控制芯片、A/D转换器,通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由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到所述输出显示单元;
所述红外探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B、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位器RV1、电位器RV2、电位器RV3、MOS管Q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均接电源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2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MOS管Q2的S极、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D极均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U1的第3引脚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G极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MOS管Q3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S极接探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U1为红外传感器MLX906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比较单元,包括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MOS管Q12、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接探测信号,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所述MOS管Q9的D极、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1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容C19的一端、所述MOS管Q10的D极、所述电容C2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2的D极均接-VCC信号,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电阻R3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3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0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0的S极与所述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3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8的一端均接放大信号,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9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9的S极与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2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2的S极与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1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11的S极与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比较单元,还包括稳压器、跟随器,对热敏电阻供电后,对稳压器进行调零,跟随器做缓冲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将通过检测温度信号得到的物体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在视频信号上加入开关锁存记录电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5079.3A CN11157909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5079.3A CN11157909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79095A CN111579095A (zh) | 2020-08-25 |
CN111579095B true CN111579095B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211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65079.3A Active CN11157909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790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1662B (zh) * | 2020-08-26 | 2022-03-08 |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夹取判断系统及方法 |
CN116164847B (zh) * | 2023-03-14 | 2023-09-22 | 无锡瀚科检测有限公司 | 带自校正电路的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30059Y (zh) * | 2007-12-04 | 2008-10-08 |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 一种红外温度测量系统 |
CN101702035A (zh) * | 2009-02-19 | 2010-05-05 | 黄程云 | 数字式准静态被动人体探测器 |
CN203673593U (zh) * | 2013-11-30 | 2014-06-25 | 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感应设备 |
CN104680698A (zh) * | 2013-11-30 | 2015-06-03 | 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感应电路 |
CN205430183U (zh) * | 2016-04-07 | 2016-08-03 | 陈启明 | 一种对讲机音频放大电路 |
CN110932378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南京雷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充电冰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41669A (ko) * | 2000-11-28 | 2002-06-03 | 김석기 | 수동 적외선 센서를 이용한 인체 감지 시스템 및 그의감지 방법 |
FR2918449B1 (fr) * | 2007-07-02 | 2010-05-21 | Ulis |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e rayonnement infrarouge a detecteurs bolometriques |
CN103900722B (zh) * | 2014-04-18 | 2017-01-18 | 电子科技大学 |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 |
CN111504478B (zh) * | 2020-05-15 | 2021-02-12 | 江苏福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手术室测温系统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10365079.3A patent/CN1115790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30059Y (zh) * | 2007-12-04 | 2008-10-08 |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 一种红外温度测量系统 |
CN101702035A (zh) * | 2009-02-19 | 2010-05-05 | 黄程云 | 数字式准静态被动人体探测器 |
CN203673593U (zh) * | 2013-11-30 | 2014-06-25 | 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感应设备 |
CN104680698A (zh) * | 2013-11-30 | 2015-06-03 | 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感应电路 |
CN205430183U (zh) * | 2016-04-07 | 2016-08-03 | 陈启明 | 一种对讲机音频放大电路 |
CN110932378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南京雷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充电冰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79095A (zh) | 202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79095B (zh) | 一种车载低温红外探测系统 | |
US11402271B2 (en) | Extensible architecture for surveillance and targeting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6420704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camera infrared sensitivity using digital zoom | |
US7541588B2 (en) | Infrared laser illuminated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06595869B (zh) | 一种高分辨率制冷型红外热像仪 | |
CN103390281A (zh) | 一种双光谱夜视仪车载系统及双光谱融合设计方法 | |
Hood et al. | Large-format InGaAs focal plane arrays for SWIR imaging | |
US20180094983A1 (en) | Irt adapter and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 |
CN115685521A (zh) | 手持融合望远镜以及图像融合方法 | |
CN205262297U (zh) | 一种红外及微光两相融合的夜视瞄准器 | |
JP2919665B2 (ja) | 熱源監視装置と温度計測方法並びに熱源監視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 |
CN114993481A (zh) | 一种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操作方法 | |
CN108163223B (zh) | 一种便携式飞行器红外隐身性能评估装置和方法 | |
US5909309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geometrical distortions in an intensified imaging system | |
WO2019167608A1 (ja) | センサ素子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886947Y (zh) | 红外热成像辅助驾驶设备 | |
Gallo et al. | Low-cost uncooled IR sensor for battlefield surveillance | |
CN106899813A (zh) | Next系列产品sopc和fpga图像系统 | |
CN206336204U (zh) | 汽车红外夜视仪 | |
WO2022054742A1 (ja) | 撮像素子及び撮像装置 | |
US1145454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th thermal imaging module | |
US20190031104A1 (en) | Electric circuit for electronic mirror | |
Bergeron et al. | Flexible 640 x 480 pixel infrared camera module for fast prototyping | |
CN107231572B (zh) | 包括基于云架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车辆 | |
CN114002846B (zh) | 一种基于emccd的微光成像辅助驾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