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2340A -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52340A CN111552340A CN202010380599.1A CN202010380599A CN111552340A CN 111552340 A CN111552340 A CN 111552340A CN 202010380599 A CN202010380599 A CN 202010380599A CN 111552340 A CN111552340 A CN 111552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switch
- resistor
- terminal
- control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61—Voltage to current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法拉电容组、电子开关电路以及控制器;法拉电容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通断。外部电源为法拉电容组提供充电电流,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使电子开关电路发生通断变化,从而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进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且,由于没有通过增加限流电阻或者其他电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控制,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代步工具,其中的行车记录仪就成为了行车安全以及事故认定的证据提供装置,行车记录仪对于行车时的图像进行录制,并保存在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硬盘录像机)中。传统的DVR关闭外电后还要录像至少3秒钟视频,常规摄像头供电为12V,一台移动DVR外接至少4路摄像头,在关闭外电后,还需要继续为摄像头供电,这时就催生采用法拉电容为摄像头供电。而作为法拉电容供电元件,需要对其进行充电,传统的法拉电容在充电时,相当于电源直接短路,此时充电电流较大,如果充电电流不加控制,在瞬间就会烧毁汽车保险盒,甚至有可能造成汽车无法工作,所有车载用电设备都可能会无法工作的情况。
传统的限制法拉电容的充电电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电阻限流,第二种是电源IC限流。在第一种方法中,限流电阻将分去部分电压,使得最终法拉电容的电压达不到指定电压,而且,充电电流流经限流电阻会消耗部分电量,产生热量,使得电能损耗增大以及限流电阻的使用寿命减短,从而增大了制作成本;在第二种方法中,增加电源IC就必须新增部分电路,而且,每次充电触发电源IC的限流点,有损电源IC寿命,同样增大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降低制作成本和便于控制充电电流的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法拉电容组、电子开关电路以及控制器;所述法拉电容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电子开关管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标准电源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和第二电子开关管,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拉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标准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标准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包括放电二极管,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放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保护电感,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多个第四电阻,每一所述法拉电容与一所述第四电阻对应,所述法拉电容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法拉电容的负极连接。
一种电流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
上述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外部电源为法拉电容组提供充电电流,而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使电子开关电路发生通断变化,使得充电电流的回路发生通断变化,从而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进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且,由于没有通过增加限流电阻或者其他电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控制,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法拉电容组、电子开关电路以及控制器;所述法拉电容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通断。外部电源为法拉电容组提供充电电流,而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使电子开关电路发生通断变化,使得充电电流的回路发生通断变化,从而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进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且,由于没有通过增加限流电阻或者其他电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控制,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10,包括:法拉电容组100、电子开关电路200以及控制器U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C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VSS连接,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VSS为法拉电容组100提供充电电流,而控制器U1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使电子开关电路200发生通断变化,使得充电电流的回路发生通断变化,从而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进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且,由于没有通过增加限流电阻或者其他电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控制,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联的法拉电容C1为耐压值为2.7V,电容值为10F的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电子开关管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标准电源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管位于所述法拉电容组和所述控制器之间,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对所述电子开关管的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即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通断状态,也即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或者导通状态。而且,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使得在所述电子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法拉电容组的充电电流通过所述电子开关管导向地表,而在所述电子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法拉电容组的充电电流无法通过。这样,所述法拉电容组上流经的充电电流,受到所述电子开关管的通断状态的控制,使得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电流值被控制,从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便于对充电电流的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PWM波信号,用于调节所述电子开关管的通断状态的时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不同脉宽的PWM波信号,从而根据不同脉宽的PWM波信号,产生所需要的不同的充电电流,进一步便于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第二电子开关管Q2,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位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根据所述控制器U1发送的控制指令,间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即根据所述控制器U1发送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通断状态,也即根据所述控制器U1发送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处于截止状态或者导通状态。
而且,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通断,例如,当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导通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达到导通电压,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充电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又如,当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截止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未达到导通电压,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处于截止状态,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充电电流无法通过。这样,所述法拉电容组100上流经的充电电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通断状态,间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通断状态,减少了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充电电流流经所述控制器U1的几率,进而减少了因充电电流过大而造成所述控制器U1损坏的几率,而且,受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通断状态的间接控制,使得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电流值被控制,从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便于对充电电流的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上拉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标准电源VD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标准电源VD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工作电压与所述控制器U1的工作电压存在差异,为了确保所述电子开关管和所述控制器U1分别正常工作,需要对所述电子开关管和所述控制器U1的供电电压进行调整。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位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之间,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的供电电压为第一电压,即所述第一标准电源VD1为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提供第一电压,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还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为了避免所述第二标准电源VD2提供的电压超过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二标准电源VD2提供的第二电压小于所述控制器U1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标准电源VD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避免了所述第一标准电源VD1直接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连接,为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提供导通电压,从而减少了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过大的情况,进而减少了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被击穿的几率。同样,所述第二电阻R2为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提供导通电压,作用与第一电阻R1类似,此处就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为相同的信型号的电子开关管,例如,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为相同的信型号的三极管;又如,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为相同的信型号的MOS管。所述第一标准电源VD1提供的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标准电源VD2提供的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的电压,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降低,进而便于将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的电压控制在其工作电压内,减少了所述控制器U1的工作电压过大的几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为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为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MOS管的源极栅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准电源VD1提供的电压为5V,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KΩ,所述第二标准电源VD2提供的电压为3.3V,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0KΩ,这样,避免了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的情况,又避免了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在3.3V的标准电源的供电下而内阻过大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在充放电时,第一电子开关管Q1因内阻过大而烧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法拉电容组100、电子开关电路200以及控制器U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C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VSS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包括电子开关管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第二电子开关管Q2,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标准电源VD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标准电源VD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还包括放电二极管D2,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二极管D2与所述电子开关管并联,即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也即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电子开关管用于控制充电电流的导通和关闭,即所述电子开关管控制充电电流是否形成充电回路,而所述放电二极管D2并联在所述电子开关管上,使得在外部电源VSS瞬间断电时,所述法拉电容组100上的电荷通过所述放电二极管D2进行放电,即所述放电二极管D2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形成放电回路,也即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电荷通过所述放电二极管D2导向地表。这样,便于在断电之后进行放电,从而提供为其他电子仪器工作的电流和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具有寄生二极管的MOS管,而且,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压降小于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压降,例如,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压降为0.3V,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压降为0.6V。这样,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放电电流主要流经所述放电二极管D2,避免了流经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电流过大的情况,从而减少所述电子开关管烧坏的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还包括保护电感L1,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VSS连接,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入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感L1位于所述外部电源VSS和所述法拉电容组100之间,所述保护电感L1用于对所述外部电源VSS进行滤波处理,即所述保护电感L1将所述外部电源VSS中的交流电信号滤除,也即流入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充电电流为直流电,便于对所述法拉电容组100进行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感L1的电感值为100μ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1,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续流二极管D1并联在所述保护电感L1的两端,即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保护电感L1连接。这样,在外部电源VSS提供的电流中有部分交流电时,所述保护电感L1上将产生感应电压,而当感应电压过大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1将感应电压对应的感应电流导向所述续流二极管D1,使得感应电流通过所述续流二极管D1,减少了所述保护电感L1上的电压对所述电子开关管的影响,进而减少对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烧坏几率,起到对所述保护电感L1上的电流的续流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阻R3位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和所述控制器U1之间,即所述第三电阻R3位于所述电子开关管和所述控制器U1之间,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U1输出的控制信号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在所述第三电阻R3上压降之后,用于输送至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降低,避免了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过高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U1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PWM波电压信号,通过对PWM波电压信号的脉宽控制,从而调节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通断时间,进而调整所述充电电流的通断时间,便于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还包括多个第四电阻R4,每一所述法拉电容C1与一所述第四电阻R4对应,所述法拉电容C1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法拉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电阻R4并联在所述法拉电容C1上,即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法拉电容C1的两端,为所述法拉电容C1提供稳定的电压。多个所述第四电阻R4由于分别并联在所述法拉电容C1上,而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多个法拉电容C1是串联设置的,使得多个所述第四电阻R4依次首尾连接,从而使得多个所述第四电阻R4串联,每一个所述第四电阻R4为对应的所述法拉电容C1提供电压,使得每一个所述法拉电容C1上的电压稳定,提高了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电压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法拉电容组100、电子开关电路200以及控制器U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C1,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VSS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包括电子开关管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第二电子开关管Q2,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标准电源VD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标准电源VD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通断。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还包括放电二极管D2,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放电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出端连接,便于在断电之后进行放电,从而提供为其他电子仪器工作的电流和电压。而且,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并联有所述保护电感L1和所述续流二极管D1,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VSS连接,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保护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便于当保护电感L1上的感应电压过大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1将感应电压对应的感应电流导向所述续流二极管D1,使得感应电流通过所述续流二极管D1,减少了所述保护电感L1上的电压对所述电子开关管的影响,进而减少对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烧坏几率,起到对所述保护电感L1上的电流的续流作用。此外,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多个第四电阻R4,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200的控制端连接,每一所述法拉电容C1与一所述第四电阻R4对应,所述法拉电容C1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法拉电容C1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U1输出的控制信号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在所述第三电阻R3上压降之后,用于输送至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降低,避免了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过高的情况,第四电阻R4为对应的所述法拉电容C1提供电压,使得每一个所述法拉电容C1上的电压稳定,提高了所述法拉电容组100的电压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流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中,外部电源VSS为法拉电容组提供充电电流,而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以使电子开关电路发生通断变化,使得充电电流的回路发生通断变化,从而控制充电电流在单个充电周期内的作用时间,进而有效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且,由于没有通过增加限流电阻或者其他电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的控制,从而降低了电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法拉电容组、电子开关电路以及控制器;
所述法拉电容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法拉电容,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电子开关管以及上拉电阻,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标准电源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和第二电子开关管,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标准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标准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包括放电二极管,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放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电感,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法拉电容组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保护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四电阻,每一所述法拉电容与一所述第四电阻对应,所述法拉电容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法拉电容的负极连接。
10.一种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80599.1A CN111552340A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80599.1A CN111552340A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52340A true CN111552340A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0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80599.1A Pending CN111552340A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5234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5982A (zh) * | 2021-10-11 | 2021-11-30 | 惠州市博实结科技有限公司 | 备用电源电路和电子设备 |
CN113885374A (zh) * | 2021-09-23 | 2022-01-0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要设备停电实时报警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14018Y (zh) * | 2009-05-20 | 2010-02-24 | 类比新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电路 |
FR2936110A1 (fr) * | 2008-09-16 | 2010-03-19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Systeme autonome comportant une batterie et une supercapacite et procede de charge. |
CN102403766A (zh) * | 2011-11-21 | 2012-04-04 | 苏州盖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充电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
US20120166697A1 (en) * | 2010-12-28 | 2012-06-28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output function |
CN202395473U (zh) * | 2011-12-07 | 2012-08-22 | 东南大学 | 超级电容器的充电装置 |
CN204190740U (zh) * | 2014-10-28 | 2015-03-04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单线制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WO2015030152A1 (ja) * | 2013-09-02 | 2015-03-0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CN204258342U (zh) * | 2014-10-13 | 2015-04-0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电容储能装置 |
CN205657442U (zh) * | 2015-12-18 | 2016-10-19 | 西门子公司 | 低压开关及其充电储能电路 |
KR20170110934A (ko) * | 2016-03-24 | 2017-10-1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충전 전류 제어 장치 |
CN107834645A (zh) * | 2017-11-18 | 2018-03-23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CN109193865A (zh) * | 2018-10-29 | 2019-01-11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滞环控制的配电终端超级电容充电电路 |
CN111030243A (zh) * | 2019-12-27 | 2020-04-17 |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 电容电路及电容装置 |
CN112653228A (zh) * | 2020-12-11 | 2021-04-13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自适应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5-08 CN CN202010380599.1A patent/CN1115523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36110A1 (fr) * | 2008-09-16 | 2010-03-19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Systeme autonome comportant une batterie et une supercapacite et procede de charge. |
CN201414018Y (zh) * | 2009-05-20 | 2010-02-24 | 类比新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电路 |
US20120166697A1 (en) * | 2010-12-28 | 2012-06-28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output function |
CN102403766A (zh) * | 2011-11-21 | 2012-04-04 | 苏州盖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充电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
CN202395473U (zh) * | 2011-12-07 | 2012-08-22 | 东南大学 | 超级电容器的充电装置 |
WO2015030152A1 (ja) * | 2013-09-02 | 2015-03-0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CN204258342U (zh) * | 2014-10-13 | 2015-04-0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电容储能装置 |
CN204190740U (zh) * | 2014-10-28 | 2015-03-04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单线制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CN205657442U (zh) * | 2015-12-18 | 2016-10-19 | 西门子公司 | 低压开关及其充电储能电路 |
KR20170110934A (ko) * | 2016-03-24 | 2017-10-1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충전 전류 제어 장치 |
CN107834645A (zh) * | 2017-11-18 | 2018-03-23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CN109193865A (zh) * | 2018-10-29 | 2019-01-11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滞环控制的配电终端超级电容充电电路 |
CN111030243A (zh) * | 2019-12-27 | 2020-04-17 |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 电容电路及电容装置 |
CN112653228A (zh) * | 2020-12-11 | 2021-04-13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自适应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85374A (zh) * | 2021-09-23 | 2022-01-0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要设备停电实时报警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13725982A (zh) * | 2021-10-11 | 2021-11-30 | 惠州市博实结科技有限公司 | 备用电源电路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21956B1 (en) | Controlling a power supply voltage for a high-side gate driver | |
US5479333A (en) | Power supply start up booster circuit | |
US6703793B2 (en) | Switching power unit | |
US11329474B2 (en) | Switching controller with adaptive overheating protection | |
CN105144580A (zh) | 半导体装置 | |
US6710995B2 (en) | Battery protection by a sequential blowing fuse | |
KR20160146122A (ko) |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양방향 비절연 dc-dc 컨버터 | |
US6198259B1 (en) | Non-insulating DC—DC converter | |
KR20150024801A (ko) | 용량성 액추에이터를 충전 및 방전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러한 장치를 갖는 어레인지먼트 | |
US20020109417A1 (en) | Driver circuit for soft turning on a power element connected to an inductive load | |
CN111552340A (zh) | 电流控制电路及装置 | |
CN201312113Y (zh) | 用于车载电器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 |
CN111969577A (zh) | 一种车用低功耗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US5420497A (en) | Direct current power unit having main and secondary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ies | |
EP0959562A1 (en) | A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the switching of a load by means of an emitter-switching device | |
US7202633B2 (en) | Driving circuit f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
EP0725481B1 (en) | Charge pump driving circuit for a power transistor | |
CN104852562A (zh) | 一种开关电源芯片的低损耗通用启动电路 | |
US7046293B1 (en) |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CD camera using same | |
CN206602454U (zh) | 使同步整流电路中整流管软启动的电路、模块及其电源 | |
JP2024042823A (ja) | スイッチ装置、電子機器、車両 | |
CN114866081A (zh) | 一种用于驱动连接电池组正极的nmos管的驱动电路 | |
WO2024135061A1 (ja) | 半導体装置、電子機器、車両 | |
CN112421594A (zh) | 输入防护电路和车载发电机 | |
JP2001095240A (ja) | 入力過電圧制限機能を備えた突入電流防止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8100 2701, 2702 and 2703, building 1, Huide building,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BoShiJi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room 507-508, building 7, Guorun Electric Appliance Factory,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BOSHIJIE TECHNOLOGY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