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8191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38191B CN111538191B CN202010473917.9A CN202010473917A CN111538191B CN 111538191 B CN111538191 B CN 111538191B CN 202010473917 A CN202010473917 A CN 202010473917A CN 111538191 B CN111538191 B CN 1115381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domain
- included angle
- sub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光波长透光率,以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易出现色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手性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负性向列相母体液晶中加入手性化合物,使得液晶分子在垂直取向态(暗态)和平面扭曲态(亮态)之间进行可逆切换,以抑制色散,有效降低畴与畴之间的暗纹,提高穿透率效果。而为满足穿透率最大要求,手性液晶分子的光程差较大,导致显示装置易出现视角色偏、窄视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改善视角色偏及窄视角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光波长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具有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异于所述第二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等于θ;其中,θ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最佳穿透率时的最佳夹角,α为夹角裕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具有第四夹角;其中,所述第三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夹角等于90°;或,所述第四夹角等于90°±2α;或,所述第四夹角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一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具有第五夹角,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区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具有第六夹角;其中,所述第五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夹角等于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五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三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包括第三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三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具有第七夹角,所述第七夹角等于θ±γ,其中,0°≤γ≤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以及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具有第八夹角,所述第八夹角等于θ,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区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具有第九夹角,所述第九夹角等于90°,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八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光波长透光率,以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易出现色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E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F~图3G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H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具体地,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图2B,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100,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00包括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光波长透光率,以扩大所述显示面板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易出现色偏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包括第一主干电极1011和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连接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012,多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具有第一夹角θ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包括第二主干电极1021和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连接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022,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具有第二夹角θ2;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θ1异于所述第二夹角θ2,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之间的光波长透过率具有差异,从而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及色偏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其中,θ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最佳穿透率时的最佳夹角,α为夹角裕量,以减小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光程差,从而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及色偏问题。
其中,0°≤θ≤30°;或,60°≤θ≤90°;并且,0°<α≤10°。具体地,θ=0°、3°、5°、8°、10°、15°、19°、20°、23°、25°、27°或30°;或,θ=60°、62°、65°、67°、69°、70°、75°、79°、80°、83°、85°、88°或90°。具体地,α=1°、2°、3°、5°、7°、9°或10°。
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光波长透过率具有差异;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光波长透过率具有差异。其中,β为夹角裕量,且0°<β≤10°;具体地,β=1°、2°、3°、5°、7°、9°或10°。
请继续参阅图2A~图2B,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00还包括第三子电极103,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包括第三主干电极1031和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连接的多个第三分支电极1032,多个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具有第七夹角θ7,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γ,其中,0°≤γ≤10°,γ为夹角裕量。具体地,γ=0°、2°、3°、5°、7°、9°或10°。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所述第一夹角θ1和/或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所述第二夹角θ2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时,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的所述第七夹角θ7可等于所述最佳夹角θ,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及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的光波长透过率具有差异。即令所述第一电极100中至少一子电极的分支电极与主干电极具有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的夹角,以减小光程差,从而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及色偏问题。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时;或在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时;或在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时,所述第七夹角θ7可等于所述最佳夹角θ。
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的所述第七夹角θ7可等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所述第一夹角θ1;或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的所述第七夹角θ7可等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所述第二夹角θ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γ。
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和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用于形成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及蓝色子像素。由于在实际的应用中,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会高于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所以可令形成所述蓝色子像素的子电极具有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的角度,以增大视角,并改善色偏。即若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形成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和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形成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则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以使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100具有较高的光波长透过率差异,从而增大视角,并改善色偏。如当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形成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和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形成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所述最佳夹角θ=75°,所述夹角裕量α=5°时,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70°或80°,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等于75°;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等于75°,以使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100具有较高的光波长透过率差异,从而增大视角,并改善色偏。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电极100还可包括第四子电极、第五子电极等多个子电极,多个所述子电极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及所述第三子电极103的设置方式相似,在此对其不再进行赘述。
在图2A所示的所述第一电极100中仅以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及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为单畴的结构予以说明,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第一电极100也会采用多畴设计,以增大视角、改善色偏。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B及图3A~图3H;其中,图3A~图3E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F~图3G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H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请继续参阅图3A~图3E,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包括相邻的第一畴101a和第二畴101b,所述第一畴101a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a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具有第三夹角θ3,所述第二畴101b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b与所述第一畴101a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b具有第四夹角θ4;其中,所述第三夹角θ3等于所述第一夹角θ1,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在所述第一畴101a和所述第二畴101b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过率,从而增大视角,并改善色偏。
其中,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主干电极1011a和1011b,所述第三夹角θ3为所述第一畴101a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a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a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角θ3等于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时;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或,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2α;或,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一夹角θ1。
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三夹角θ3等于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时,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以使所述第一畴101a内的所述第三夹角θ3异于所述第四夹角θ4,从而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在所述第一畴101a和所述第二畴101b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过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包括相邻的第三畴101c和第四畴101d,所述第三畴101c与所述第二畴101b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101d与所述第一畴101a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101c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c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a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夹角θ3,所述第四畴101d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d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a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101b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b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a的夹角相等。
其中,图3A为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为两畴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3B~图3E为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为四畴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B~图3D所示的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所述第三夹角θ3等于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α;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如图3B所示;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2α,如图3C所示;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一夹角θ1,如图3D所示。在图3E所示的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所述第三夹角θ3等于所述第一夹角θ1等于θ;所述第四夹角θ4等于90°。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的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在各畴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过率。
请继续参阅图3F~图3G,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包括相邻的第一畴102a和第二畴102b,所述第一畴102a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a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具有第五夹角θ5,所述第二畴102b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b与所述第一畴102a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a具有第六夹角θ6;其中,所述第五夹角θ5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θ2。
其中,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主干电极1021a和1021b,所述第五夹角θ5为所述第一畴102a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a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a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夹角θ5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β时;所述第六夹角θ6等于90°;或,所述第六夹角θ6等于90°±2β;或,所述第六夹角θ6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二夹角θ2。
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五夹角θ5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θ2等于θ时,所述第六夹角θ6等于90°,以使所述第一畴102a内的所述第五夹角θ5异于所述第六夹角θ6,从而使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在所述第一畴102a和所述第二畴102b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过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包括相邻的第三畴102c和第四畴102d,所述第三畴102c与所述第二畴102b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102d与所述第一畴102a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102c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c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a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五夹角θ5,所述第四畴102d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d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a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102b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b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a的夹角相等,如图3H所示。
可以理解的,在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均具有多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时,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光波长透光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和/或,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以减小光程差,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3G,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包括相邻的第一畴103a和第二畴103b,以及相邻的第三畴103c和第四畴103d,所述第三畴103c与所述第二畴103b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103d与所述第一畴103a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一畴103a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a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具有第八夹角θ8,所述第八夹角θ8等于θ,所述第二畴103b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b与所述第一畴区103a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a具有第九夹角θ9,所述第九夹角θ9等于90°,所述第三畴103c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c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的夹角等于所述第八夹角θ8,所述第四畴103d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d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2d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103b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b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的夹角相等。
其中,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包括交叉设置的主干电极1031a和1031b,所述第八夹角θ8为所述第一畴103a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a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a的夹角。
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具有多畴时的情形相似,在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中,所述第八夹角θ8亦可等于所述第七夹角θ7。即所述第八夹角θ8等于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γ时;所述第九夹角θ9等于90°;或,所述第九夹角θ9等于90°±2γ;或,所述第九夹角θ9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七夹角θ7;与之相似地,所述第八夹角θ8等于所述第七夹角θ7等于θ时,所述第九夹角θ9等于90°,以使所述第一畴103a内的所述第八夹角θ8异于所述第七夹角θ7,从而使所述第三子电极102在所述第一畴103a和所述第二畴103b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过率。
可以理解的,在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均具有多畴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时,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中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之间的夹角可以等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或,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中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以使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光波长透光率。
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且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具有不同的光波长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可等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亦可不等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电极101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1012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和/或,所述第二子电极102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1022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102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和/或,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中至少一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1032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1031之间的夹角异于所述最佳夹角θ,均可以减小光程差,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及所述第三子电极103可采用同一光罩制备形成,且所述第一子电极101、所述第二子电极102及所述第三子电极103之间可不设置膜厚差异,以节省制程并节约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基板104,所述第一电极10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4的一侧;
第二基板105,所述第二基板105与所述第一基板104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基板104保持第一间距d;以及,
液晶106,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4与所述第二基板105之间,所述液晶106的扭曲角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90°。
其中,所述液晶106中掺杂有手性剂,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所述第一间距d大于或等于2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微米;所述液晶106的螺距p大于或等于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述液晶106的光程差Δnd大于或等于300nm且小于或等于600nm,以保证所述液晶106的扭曲角等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d大于或等于2.8微米且小于或等于4微米;所述液晶106的螺距p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所述液晶106的光程差Δnd大于或等于400nm且小于或等于500nm。
所述液晶106采用喷墨打印等方式注入所述第一基板104和所述第二基板105之间,在所述第一基板104和所述第二基板105贴合形成液晶盒后,采用聚合物稳定的垂直排列(Polmer Stabilized Vertivally Aligned,PSVA)对所述液晶盒进行处理,以使所述液晶106形成预倾角,得到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PSVA制程是指在加电状况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所述液晶106沿着某一方向倒向后,利用紫外光照射使所述液晶106内的可聚合单体聚合,形成一定的预倾角。
所述第一基板104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基板105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中的其中另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04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05为彩膜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04包括衬底1041,所述第一衬底1041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0远离所述液晶106的一侧;所述衬底101包括刚性衬底和柔性衬底。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04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配向层等未示出部分。所述第二基板105还包括第二衬底105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1051靠近所述液晶106的第二电极1052、配向层等未示出部分。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4与所述第二基板105之间的框胶107;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4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5一侧的第一偏光片108;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05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4一侧的第二偏光片1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光片108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a重合,所述第二偏光片109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1011b重合,以使所述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最大化。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以内置式或外挂式的方式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以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100,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00包括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所述第一子电极101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02的光波长透光率,以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并改善所述显示面板易出现色偏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同一像素单元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光波长透过率异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光波长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具有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形成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电极形成红色子像素或者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等于θ+α;所述第二夹角等于θ;其中,θ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最佳穿透率时的最佳夹角,α为夹角裕量,0°≤θ≤30°;或,60°≤θ≤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具有第四夹角;其中,所述第三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夹角等于90°;或,所述第四夹角等于90°±2α;或,所述第四夹角等于180°减去2倍的所述第一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具有第五夹角,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区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具有第六夹角;其中,所述第五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夹角等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五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三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包括第三主干电极和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连接的多个第三分支电极,多个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具有第七夹角,所述第七夹角等于θ±γ,其中,0°≤γ≤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电极包括相邻的第一畴和第二畴,以及相邻的第三畴和第四畴,所述第三畴与所述第二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四畴与所述第一畴位于相同的列,所述第一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具有第八夹角,所述第八夹角等于θ,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一畴区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具有第九夹角,所述第九夹角等于90°,所述第三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等于所述第八夹角,所述第四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畴内的所述第三分支电极与所述第三主干电极的夹角相等。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3917.9A CN111538191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0/096309 WO2021237821A1 (zh) | 2020-05-29 | 2020-06-16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7/049,960 US11815768B2 (en) | 2020-05-29 | 2020-06-16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3917.9A CN111538191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38191A CN111538191A (zh) | 2020-08-14 |
CN111538191B true CN111538191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197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73917.9A Active CN111538191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15768B2 (zh) |
CN (1) | CN111538191B (zh) |
WO (1) | WO20212378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9027B (zh) * | 2020-12-07 | 2022-05-0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7480444A (zh) * | 2022-04-29 | 2024-0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815410B (zh) * | 2022-05-09 | 2023-10-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移动终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44170A (zh) * | 2015-08-13 | 2017-02-22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9283756A (zh) * | 2018-10-29 | 2019-01-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畴液晶显示器 |
CN110794626A (zh) * | 2019-10-21 | 2020-02-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
CN110794625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824789A (zh) * | 2019-10-16 | 2020-02-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955085A (zh) * | 2018-09-26 | 2020-04-03 |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及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46258B1 (ko) | 2003-05-15 | 2006-01-2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수평 전계 인가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
JP2005141036A (ja) * | 2003-11-07 | 2005-06-02 | Hitachi Display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464505B (zh) * | 2012-03-28 | 2014-12-1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面板與畫素結構 |
CN102707519B (zh) * | 2012-05-24 | 2015-04-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
CN103926756B (zh) * | 2013-12-31 | 2017-02-0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9703151B2 (en) * | 2015-03-04 | 2017-07-11 | Apple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color motion blur compensation structures |
CN105093723A (zh) * | 2015-09-08 | 2015-11-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改善色偏的液晶显示面板 |
KR102477017B1 (ko) * | 2016-02-17 | 2022-12-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2364864B1 (ko) * | 2017-09-12 | 2022-0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11086162B1 (en) * | 2020-04-26 | 2021-08-10 |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10473917.9A patent/CN11153819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6-16 US US17/049,960 patent/US1181576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6-16 WO PCT/CN2020/096309 patent/WO202123782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44170A (zh) * | 2015-08-13 | 2017-02-22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10955085A (zh) * | 2018-09-26 | 2020-04-03 |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及显示面板 |
CN109283756A (zh) * | 2018-10-29 | 2019-01-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畴液晶显示器 |
CN110824789A (zh) * | 2019-10-16 | 2020-02-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794625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794626A (zh) * | 2019-10-21 | 2020-02-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15768B2 (en) | 2023-11-14 |
US20230152636A1 (en) | 2023-05-18 |
CN111538191A (zh) | 2020-08-14 |
WO2021237821A1 (zh) | 2021-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2478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153819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729230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radially-inclined liquid crystal in unit solid portions arranged in a single direction | |
CN11147477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15866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US20220317523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428965B2 (en) | LCD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50510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20090131842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240012297A1 (en) | Pixel unit | |
CN111812895A (zh) | 一种像素电极和液晶显示面板 | |
KR10084698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1526698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0443756B1 (ko) | 액정표시소자 | |
CN11141382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0294686B1 (ko) | 복합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 |
US865429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H09325339A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02123325A (ja) |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80364508A1 (en) | Pixel electrode and array substrate | |
CN213519032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1108387B1 (ko) | 티엔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8196393B (zh) | 一种线性偏振片及psva模式的显示面板 | |
JPH07294934A (ja) | 液晶装置 | |
JPH0712867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