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51052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525B
CN111510525B CN202010257024.0A CN202010257024A CN111510525B CN 111510525 B CN111510525 B CN 111510525B CN 202010257024 A CN202010257024 A CN 202010257024A CN 111510525 B CN111510525 B CN 111510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p
electronic device
limit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70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525A (zh
Inventor
阳雪荣
林如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70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开口;弹出式模块,所述弹出式模块可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所述弹出式模块包括主体部和弹性限位件,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的第三端相连,所述弹性限位件的第四端为自由端;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在所述弹出式模块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在所述弹出式模块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该方案可以解决电子设备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空间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上配置的功能器件越来越多,这给电子设备的装配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需求的提升,用户越来越青睐大屏占比的电子设备。
以摄像头为例,为了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目前的电子设备的摄像头为升降式摄像头,该升降式摄像头被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之内,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出壳体。当用户需要拍摄时,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摄像头伸出到壳体之外,从而可以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成后,再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摄像头回缩至壳体之内,达到隐藏摄像头的目的。此电子设备能够避免摄像头对其板面空间的占用,从而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在目前的电子设备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该电机需要配置较为复杂的传动机构,例如该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丝杠、丝杠套等结构,电机可通过丝杠驱动丝杠套移动,丝杠套再带动摄像头移动。采用此种方式时,驱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驱动机构的各组成部分会占用电子设备内的较多空间,导致整个驱动机构占用的空间较大。因此,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空间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开口;
弹出式模块,所述弹出式模块可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所述弹出式模块包括主体部和弹性限位件,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的第三端相连,所述弹性限位件的第四端为自由端;
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其中,在所述弹出式模块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在所述弹出式模块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壳体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弹出式模块的弹性限位件具有自由端,在弹出式模块回缩至壳体之内的情况下,该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从而使得弹出式模块保持在回缩至壳体之内的状态;在弹出式模块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之外的情况下,该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从而使得弹出式模块保持在至少部分伸出壳体之外的状态。用户可以手动向弹出式模块施加作用力,从而解除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以及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使得弹出式模块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切换。可见,采用此种结构后,不需要设置复杂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弹出式模块移动,从而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在功能模组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限位部、120-第二限位部、130-开口、200-弹出式模块、210-主体部、211-容纳槽、220-弹性限位件、221-条形连接部、222-配合部、230-第二摄像头、300-功能模组、310-支架、320-第一摄像头、400-弹性驱动件、50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壳体100、弹出式模块200、功能模组300、显示屏和电路板。
壳体10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其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它零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设有第一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20和开口130,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均可以用于限制弹出式模块200相对于壳体100所处的位置,开口130可供弹出式模块200进出壳体100。可选地,壳体100可以包括边框,开口130可以设置于边框上。显示屏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电路板可以设置于壳体100和显示屏所围成的空间内。
弹出式模块200可以相对于壳体100移动,从而通过开口13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弹出式模块200可以包括主体部210和弹性限位件220,主体部210的第一端设有容纳槽211,主体部210的第二端与弹性限位件220的第三端相连,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为自由端。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可以与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配合,从而实现弹出式模块200的限位。与此同时,弹性限位件220可以变形,因此向弹性限位件220施加作用力即可解除其与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之间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的操作更加方便。
功能模组300可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可选地,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摄像头、指纹模组、传感器和闪光灯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功能模组300还可以包括其它器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功能。
在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110限位配合,使得弹出式模块200可以保持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状态。在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120限位配合,使得弹出式模块200可以保持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的状态。可选地,功能模组300可以始终安装在容纳槽211处,弹出式模块200可以带动功能模组3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当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时,功能模组300可以位于壳体100之内,此时功能模组300可以处于隐藏状态;当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时,功能模组300可以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0之外,此时功能模组300可以处于工作状态。
上述方案中,用户可以手动向弹出式模块200施加作用力,从而解除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110以及该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120之间的配合,使得弹出式模块200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切换。可见,采用此种结构后,不需要设置复杂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弹出式模块200移动,从而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上述容纳槽211和功能模组300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为了扩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从而强化功能模组300与弹出式模块200装配到一起时的效果,如图6所示,可以使容纳槽211和功能模组300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功能模组300可分别至少部分位于各容纳槽211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中的“第一”和“第二”并非对数量的限定,而是为了对结构进行区分,因此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选地,第一限位部110可以为一个,第二限位部120的数量则可以与功能模组300的数量相等,各功能模组300可以在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方向上依次排布,当弹性限位件220与不同的第二限位部120配合时,不同的功能模组300可以在弹出式模块200的带动下伸出至壳体100之外。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驱动件400,该弹性驱动件400的一端与壳体100相连,另一端与弹出式模块200相连。弹性驱动件400受力后可以发生变形,当作用力消失时,弹性驱动件400恢复形变,进而向弹出式模块200施加作用力,从而驱动弹出式模块200移动。可选地,用户可以按压弹出式模块200,使得弹出式模块200向壳体100内移动,此过程中弹性驱动件400受力变形,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110限位配合后,弹性驱动件400保持变形状态;当弹出式模块200需要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时,可以解除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110之间的限位配合(例如,用户可以再次按压弹出式模块200),此时弹性驱动件400恢复形变,从而驱动弹出式模块200向壳体100外移动,当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120限位配合后,弹出式模块200保持伸出状态。当然,弹性驱动件400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来驱动弹出式模块200缩回至壳体100之内,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之外的操作则可以由用户手动实现。此种弹性驱动件400的结构比较简单,且占用的空间较小。
上述弹性驱动件400可以采用弹簧,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杆500,导向杆500的延伸方向与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方向平行,导向杆500的一端与壳体100相连,导向杆500的另一端与弹出式模块200相连,弹性驱动件400套设于导向杆500之外。当弹性驱动件400变形时,导向杆500可以限制弹性驱动件400的变形方向,从而使得弹性驱动件400不容易因意外变形而出现损坏,同时还可以使弹性驱动件400在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方向上施加更大的作用力,从而更有效地驱动弹出式模块200移动。此外,弹出式模块200可以与导向杆500导向配合,从而对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提供导向,以提高弹出式模块200移动时的稳定性。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220的第三端可以位于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和壳体100的开口130之间,此时弹性限位件220自主体部210的第二端沿远离开口130的方向延伸,使得整个弹出式模块200的长度基本等于主体部210的长度与弹性限位件220的长度之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长度指的是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方向上的尺寸。此种结构中,弹出式模块200的整体长度较大,其占用的空间所覆盖的范围较广,因此不利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置。有鉴于此,可以使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位于开口130和弹性限位件220的第三端之间,此时,整个弹出式模块200的长度基本等于主体部210的长度,因此弹出式模块200的长度变小,弹出式模块200的结构比较紧凑,从而便于电子设备内其他零部件的布置。
可选地,弹性限位件220包括条形连接部221和配合部222,条形连接部221的一端与主体部210的第二端相连,且条形连接部221与主体部210之间形成第一夹角,配合部222设置于条形连接部221的另一端,配合部222为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此实施例中,条形连接部221与主体部210可以形成V形结构,条形连接部221受力后更容易变形,因此该结构可以改善弹性限位件220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弹性限位件220与壳体100配合时的可靠性,以此更好地限制弹出式模块200的位置。可选地,这里的第一夹角可以为0~90°,进一步地,第一夹角可以为10~45°,使得配合部222与条形连接部221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减小,使得弹性限位件220所占用的空间更小。
第一限位部110设有第一导向面,配合部222朝向第二限位部120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面,在弹出式模块200朝向壳体100之外运动的情况下,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导向配合,从而使得配合部222可以更快速地与第一限位部110分离。同理地,第二限位部120设有第三导向面,配合部222朝向第一限位部110的一面设有第四导向面,在弹出式模块200朝向壳体100之内运动的情况下,第三导向面与第四导向面导向配合,从而使得配合部222可以更快速地与第二限位部120分离。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设有上述第一导向面,并且第二限位部120设有上述第三导向面,而配合部222则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二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从而使得弹出式模块200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时更加顺畅。另外,这里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三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均可以设置为平面或者弧形面,从而改善弹出式模块200移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中的至少一者为限位槽,此时,从电子设备的外观面上基本看不到该限位槽,因此电子设备的外观质感有所提升,同时,弹性限位件220可以被壳体100遮挡,外部环境中的物体不容易与弹性限位件220接触而向弹性限位件220施加作用力,也就不容易出现弹性限位件220在意外情况下与壳体100解除配合的情况,所以,该结构可以提升弹性限位件220与壳体100配合时的可靠性。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120中的至少一者为限位孔,壳体100具有背离显示屏的第一面,限位孔可以延伸至第一面。当弹性限位件220与该限位孔配合时,弹性限位件220的端部可以外露,用户可以直接向弹性限位件220施加作用力而改变弹性限位件220与壳体100的配合状态,因此该限位孔可允许用户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弹出式模块200移动,以此简化弹出式模块200的驱动方式。
当第一限位部110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配合时,该自由端可以位于第一限位部110内,同理地,当第二限位部120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配合时,该自由端可以位于第二限位部120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解除第一限位部110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之间的配合,在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部分伸出至第一限位部110之外,用户可以更快速地找出自由端的伸出部分,并且更准确地向该伸出部分施加作用力。同理地,在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至少部分伸出至第二限位部120之外,用户可以更快速地找出自由端的伸出部分,并且更准确地向该伸出部分施加作用力,以便于用户解除第二限位部120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之间的配合。
可选地,上述的限位槽和限位孔的形状、尺寸等结构参数可以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的形状、尺寸等结构参数相适配,使得壳体100与弹性限位件220的配合面积更大,从而改善两者配合时的可靠性。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槽和限位孔可以为方形孔,对应地,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可以为四棱柱结构;或者,限位槽和限位孔可以为圆形孔,对应地,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可以为圆柱状结构。
当第一限位部110为限位孔时,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按压件,该第一按压件为弹性件,第一按压件覆盖第一限位部110,且第一按压件可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接触。这里的第一按压件可供用户按压,同时第一按压件可以遮挡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部110之间的间隙,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电子设备的外观质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液体、粉尘等杂质进入电子设备内,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工作时的可靠性。
当第二限位部120为限位孔时,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按压件,第二按压件为弹性件,第二按压件覆盖第二限位部120,且第二按压件可与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接触。这里的第二按压件可供用户按压,同时第二按压件可以遮挡弹性限位件220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120之间的间隙,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电子设备的外观质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液体、粉尘等杂质进入电子设备内,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工作时的可靠性。
功能模组300可以始终安装在弹出式模块200上,但是此种结构会对功能模组300的工作形式产生较大的限制。例如,当功能模组300包括摄像头时,用户基本只能进行近距离拍摄及特定方向上的拍摄,导致拍摄灵活性较差。为了使得功能模组300更灵活地工作,功能模组300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与弹出式模块200相连,使得功能模组300可以与弹出式模块200安装到一起,也可以分离。在功能模组300位于容纳槽211之外的情况下,功能模组300与弹出式模块200分离,功能模组300可以独立工作,并且功能模组30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功能模组300的工作形式更灵活。此时弹出式模块200可以回缩至壳体100之内,容纳槽211被壳体100遮挡,因此外部环境中的液体、灰尘等杂质不容易进入容纳槽211,以此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便于功能模组300更可靠、更安全地重新安装至容纳槽211。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支架310、第一摄像头320、电池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摄像头320、电池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均设置于支架310,电池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均与第一摄像头320电连接,其中,电池可以向第一摄像头320供电,使得第一摄像头320可以独立工作,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则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在功能模组300位于容纳槽211之外的情况下,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可选的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均可以是无线传输模块,例如射频模块,此种结构不会对功能模组300和弹出式模块200的相对位置产生限制,因此更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弹出式模块200设有第二摄像头230,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第一摄像头320和第二摄像头230的朝向相反,因此第一摄像头320和第二摄像头230中的一者可用于前置拍摄,另一者可用于后置拍摄。由于第一摄像头320和第二摄像头230均可以隐藏于壳体100内,因此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不会被摄像头占用,其屏占比更高;同时,电子设备的壳体不需要针对后置摄像头开孔,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摄像头320和第二摄像头2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可选地,功能模组300还包括第三数据传输模块,第三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一摄像头320电连接,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第一摄像头320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进行数据传输,使得电路板可以对第一摄像头320进行控制。可选地,电子设备设有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三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电连接端,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插接,从而实现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此种插接的方式可以使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不容易脱离,从而改善两者连接时的可靠性。
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电连接端和第一接口均为磁吸触点,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磁性相连。此种连接方式可以简化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的连接方式,从而更快捷地将功能模组300置于容纳槽211。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强电连接端与第一接口连接时的可靠性,可以将两者均设置成环形磁吸触点,以此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达到上述目的。
可选地,上述第一接口可以为充电接口,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功能模组300可以被充电,从而保证功能模组300的续航能力,以便于功能模组300的后续使用。或者,第一接口为数据传输接口,该数据传输接口可实现数据传输。当然,可以使得第一接口同时作为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从而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可选地,这里的第一接口可以是USB接口,具体可以是Micro 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等。当然,这里的第一接口还可以为耳机接口,该耳机接口具备数据传输的功能,从而便于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功能模组300设有磁吸部,在功能模组300位于容纳槽211之外的情况下,功能模组300可通过磁吸部与外部部件磁性相连。可选地,磁吸部可以设置在功能模组30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功能模组300的内部;该磁吸部具体可以是永磁体,其可以采用片状结构,以改善磁吸效果。当功能模组300位于容纳槽211之外时,用户可以通过磁吸部将功能模组300整体固定在任意具有导磁性的外部部件(例如铁板等)上,从而更好地保持功能模组300与用户的相对位置。此种磁吸连接的方式使用户能够更快速地固定功能模组300,同时该连接方式对外部部件的结构的限制较小,使得功能模组300的固定位置具有更多的可选择方案。
可选地,主体部210可以包括基部和转动部,转动部与基部枢接,基部与弹性限位件220相连,转动部设有容纳槽211。此实施例中,转动部可以相对于基部转动,在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转动部可以带动功能模组300转动,从而改变功能模组300的朝向,使得功能模组300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部可以前后转动,也可以左右转动,转动部的转动可以由用户手动实现,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例如驱动电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优化电子设备的功能,至少一个容纳槽211设有闪光灯、传感器、扬声器、听筒中的至少一者,这里的闪光灯、传感器、扬声器、听筒可以与弹出式模块200可拆卸连接。此时,闪光灯、传感器、扬声器、听筒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隐藏于壳体100之内,从而防止这些器件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或者,壳体100不需要对应这些器件开孔,从而改善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同时,闪光灯、传感器、扬声器、听筒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与弹出式模块200分离,以便于这些器件独立工作或者替换这些器件。随着容纳槽211的数量不断增加,上述各器件可以自由组合,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当然,容纳槽211还可以设置其他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第一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20)和开口(130);
弹出式模块(200),所述弹出式模块(200)可通过所述开口(130)回缩至所述壳体(10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弹出式模块(200)包括主体部(210)和弹性限位件(220),所述主体部(210)的第一端设有容纳槽(211),所述主体部(210)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限位件(220)的第三端相连,所述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限位件(220)的第四端位于所述开口(130)和所述弹性限位件(220)的第三端之间;
功能模组(300),所述功能模组(300)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211)内;
其中,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所述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限位配合;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0)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驱动件(400),所述弹性驱动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弹出式模块(20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杆(500),所述导向杆(5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出式模块(200)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导向杆(50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相连,所述导向杆(500)的另一端与所述弹出式模块(200)相连,所述弹性驱动件(400)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00)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件(220)包括条形连接部(221)和配合部(222),所述条形连接部(221)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210)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条形连接部(221)与所述主体部(210)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配合部(222)设置于所述条形连接部(221)的另一端,所述配合部(222)为所述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配合部(222)朝向第二限位部(120)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面,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朝向所述壳体(100)之外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导向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部(120)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配合部(222)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110)的一面设有第四导向面,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朝向所述壳体(100)之内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导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20)中的至少一者为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20)中的至少一者为限位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壳体(100)具有背离所述显示屏的第一面,所述限位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所述壳体(10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之外;在所述弹出式模块(200)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100)之外的情况下,所述自由端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二限位部(120)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为限位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一按压件为弹性件,所述第一按压件覆盖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且所述第一按压件可与所述自由端接触;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部(120)为限位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二按压件为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件覆盖所述第二限位部(120),且所述第二按压件可与所述自由端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300)可拆卸地与所述弹出式模块(200)相连,在所述功能模组(300)位于所述容纳槽(211)之外的情况下,所述弹出式模块(200)回缩至所述壳体(100)之内,所述容纳槽(211)被所述壳体(100)遮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300)包括支架(310)、第一摄像头(320)、电池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摄像头(320)、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支架(310),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摄像头(320)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在所述功能模组(300)位于所述容纳槽(211)之外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式模块(200)设有第二摄像头(230),在所述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头(320)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30)的朝向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功能模组(300)还包括第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摄像头(320)电连接;
在所述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头(320)通过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电路板进行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电连接端;
在所述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插接;或者,
所述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接口均为磁吸触点,在所述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211)内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磁性相连。
CN202010257024.0A 2020-04-02 2020-04-02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510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7024.0A CN111510525B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7024.0A CN111510525B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525A CN111510525A (zh) 2020-08-07
CN111510525B true CN111510525B (zh) 2022-03-04

Family

ID=7187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7024.0A Active CN111510525B (zh) 2020-04-02 2020-04-0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3293B (zh) * 2020-08-12 2023-09-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水处理装置
CN112187974A (zh) * 2020-09-15 2021-01-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148074A (zh) * 2020-09-29 2020-12-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540648B (zh) * 2020-12-07 2024-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6922U (zh) * 2011-07-04 2012-03-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弹出机构
CN108023987A (zh) * 2018-02-02 2018-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926737U (zh) * 2018-03-14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445595U (zh) * 2018-06-06 2019-0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086899A (zh) * 2019-03-28 2019-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700B (zh) * 2015-09-08 2018-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摄像头自动弹出装置和终端
CN208046743U (zh) * 2018-03-28 2018-11-02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装置
CN110460694B (zh) * 2018-05-07 2021-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19418A (zh) * 2018-05-22 2019-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572158U (zh) * 2018-08-27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294487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6922U (zh) * 2011-07-04 2012-03-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弹出机构
CN108023987A (zh) * 2018-02-02 2018-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926737U (zh) * 2018-03-14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445595U (zh) * 2018-06-06 2019-0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086899A (zh) * 2019-03-28 2019-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525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CN211406104U (zh) 电子设备
CN108064367B (zh) 柔性电子装置
KR20020002265A (ko) 접힘식 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3713207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452823B (zh) 电子设备
CN111432593B (zh) 电子设备
CN111416896B (zh) 电子设备
CN204929454U (zh) 卡固持装置及带有该卡固持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110545369B (zh) 电子设备
CN112995469A (zh) 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10529A (zh) 电子设备
CN110086911B (zh) 终端设备
CN216792649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2788876B (zh) 电子设备
US10439326B2 (en) Butt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applying same
KR20140113853A (ko) 단말기 케이스
CN211455818U (zh) 分离式电池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CN110518741B (zh) 电子设备
CN210183362U (zh) 移动终端
CN111564718A (zh)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CN113194182B (zh) 电子设备
JP2009230875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2752307U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