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808A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03808A CN111503808A CN201910095516.1A CN201910095516A CN111503808A CN 111503808 A CN111503808 A CN 111503808A CN 201910095516 A CN201910095516 A CN 201910095516A CN 111503808 A CN111503808 A CN 111503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cover
- air
- heat dissipation
- cover body
- dissip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366 Cephal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7509 Patinopecten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37 scallop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6 spiri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2—Roof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屋顶通风散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一组设于屋顶的出气口处的外罩体、以及一组设于该外罩体处的导风单元,其中:该外罩体包括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由该空间区连通至该外罩体的外侧处的入气口,该入气口系组装套合于该待散热件处或其出气管处;该导风单元,其至少包括有一连通至该外罩体的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处的导引通道、连通该导引通道至该外罩体的封闭状空间区处的吸排气口、该吸排气口设置于该外罩体的空间区内,且该吸排气口不能设置于该导引通道之中心水平线以下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装设于屋顶上方处,且具有防止雨水滴入又能将内部热空气快速排出的简便易安装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顶自然散热器构造,请参阅图11,其主要包括:一组设于屋顶1的出气管10处的中空状导管15以及一组设于该导管15另一端处的水平中空状通风管18,其中:该导管15的另一端与水平中空状通风管18呈相互连通,以致使屋内的热空气在上升后经由该导管15而流入至该通风管18处,再朝向该通风管18的外侧流出,以达到免动力的自然散热的功效。
上述的技术方案案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赞许,但是尚有下列不足之处犹待进一步改善:
当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或台风天时,雨水会受强风的吹动而喷入至水平中空状通风管18的一侧内,再加上,该通风管18与该导管15呈相连通,且连通的位置系处于该通风管18的最低点处,因此,当流经该通风管18内的气流呈强劲时,则会将已落入至该通风管18一侧内的雨水受强劲气流的吹动而朝向该通风管18另一侧流动,直至该雨水流至该通风管18与该导管15的连通位置处后,方能使该雨水顺着该导管15的内壁缘往下流窜,直至该雨水自该导管15末端滴下为止;如此一来,其虽能达到热空气自然上升排出的目的,但是,却会使雨水滴入至屋内。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的主要内容系在于提供一种借由该外罩体一端系组设于屋顶的出气口处,且自该外罩体的空间区流入至该导引通道处的内部热空气与自该外罩体外侧流经至该导引通道内的外部冷空气间所形成的流速差作用,以使已位于该空间区内的内部热空气受流经该导引通道处的外部冷空气及快速通过该吸排气口表面的外部冷空气的快速流量所牵引吸入,以致使内部热空气能快速地被吸入及随着已位于该导引通道内的外部冷空气的导引作用而朝向外侧方排出,而具有免动力又免维修的自动快速排气散热的节能环保功效外,同时,亦能有效阻止雨水滴入至室内,以确实克服现有技术现存的缺失。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发明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至少包括有:
一组设于屋顶的出气口处的外罩体;
一组设于该外罩体处的导风单元,其中:
该外罩体,包括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由该空间区连通至该外罩体的外侧处的入气口,该入气口系组装套合于该待散热件处或其出气管处;
该导风单元,至少包括有一横向贯通于该外罩体的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处的导引通道、设置于该导引通道至该外罩体的封闭状空间区处之间的吸排气口,该吸排气口设置于该外罩体的空间区内,且该吸排气口不能设置于该导引通道之中心水平线以下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还包括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又连通至该导引通道处的引流通道。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管体。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具有弧形断面的开放式管片体组成。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为至少一个以上的板片体组成。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的侧方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的外侧方处,且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处会形成有引流通道,并使该引流通道与该导引通道呈连通状,以用于外部冷空气流通。
进一步地,该导引通道处形成有凸伸出的导引片,以用于引导气流流动。
进一步地,导风单元与该外罩体间的接触面位置处系呈密闭状,且该导风单元的侧方系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的外侧方处,并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的最大端面直径会大于该外罩体与该导风单元间的接触位置处所形成的接触面直径(即呈锥形状设计)。
进一步地,该吸排气口必须设置于该外罩体的空间区内,且不能设置于该导引通道的中心水平线以下的位置处,且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处会形成有引流通道,并使该引流通道与该导引通道呈连通状。
进一步地,该外罩体呈倒L形状,且于其顶缘处设有向上凸伸的鯺片,以用于改变该导风单元之导引通道朝向迎风面的方向控制。
进一步地,该外罩体呈T形状。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公开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系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系图1的平面示意图。
图4系图3的A-A面的剖面图。
图5系图3的俯视图。
图6系图5的B-B面的剖面图。
图7系本发明公开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系图7的轴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系图7的另一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0系本发明公开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应用时的立体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1系现有屋顶自然散热器构造在应用时的组合剖面图。
其中:
2-外罩体
20-空间区
21-入气口
25-鯺片
3-导风单元
30-导引通道
31-吸排气口
32-引流通道
33-导引片
35-第一管片体
36-第二管片体
361-吸排气口
37-导引通道
5-屋顶
5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通风散热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6,其至少包括有:一组设于屋顶5的排气口50(如图6所示)处的外罩体2以及一组设于该外罩体2处的导风单元3,其中:
该外罩体2,其呈T形状,且该外罩体2包括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20以及一连通该空间区20至该外罩体2外侧处的入气口21,该入气口21是组装套合于该待散热件处或其出气管处或屋顶处,以用于内部热空气经由待散热件或出气管而直接流窜至封闭状空间区20内;
该导风单元3,至少包括有一横向贯通于该外罩体2的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20处的导引通道30、设置于该导引通道30至该封闭状空间区20处之间的吸排气口31、凸伸于该外罩体2外侧又连通至该导引通道30处的引流通道32、以及凸伸设置于该导引通道30又引流通道32处的导引片33,而该导风单元3与该外罩体2间的接触面位置处系呈密闭状,且该导风单元3的侧方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2的外侧方处,并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2外侧的该导风单元3的最大端面直径会大于该外罩体2与该导风单元3间的接触位置处所形成的接触面直径(即呈锥形状设计)。
进一步地,该吸排气口31必须设置于该外罩体2的空间区20内,且不能设置于该导引通道30的中心水平线以下的位置处,且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2外侧的该导风单元3处会形成有引流通道32,并使该引流通道32与该导引通道30呈连通状。
进一步地,该导引通道30及该引流通道31处形成有凸伸出的导引片33,以用于引导气流流动之用;而上述的该导风单元3为至少一个以上的管体、或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具有弧形断面的开放式管片体、或为至少一个以上的板片体组成。
当阳光直接照射于屋顶5处,会因该屋顶5的排气口50连接至该外罩体2的入气口21处,而使该屋内与该外罩体2的封闭状空间区20相互连通,以使得屋内的内部热空气则能朝上窜升又流窜至该外罩体2的封闭状空间区20内,此时,由于该外罩体2的空间区20系借由该吸排气口31的设置作用而能直接连通至该导风单元3的导引通道30处,因而,能使得上升的内部热空气直接流入至该导引通道30内;此时,该外部冷空气在流经该引流通道32时,会因该引流通道32呈锥形状设计(即外侧端面直径大于接触面的直径,换言之,即已凸伸于该外罩体2外侧的该导风单元3的最大端面直径会大于该外罩体2与该导风单元3间的接触位置处所形成的接触面直径),而使得流动至该引流通道32处的流速会小于流动至该导引通道30处的流速(因导引通道30的断面直径小于该引流通道32的断面直径),再加上,该导引片33系自该引流通道32延伸至该导引通道30处形成向轴心方向凸伸设置的,因而会使得流经在两个该导引片33之间的该导引通道30的流速会大于内部热空气流入至该导引通道30内流速,此时,除了能直接将已流入至该导引通道30内的内部热空气朝向另一侧流窜外,同时,亦会因流经该导引通道30内的外部冷空气在快速地通过该气吸排气口31表面处后,而使得该外部冷空气能对于该吸排气口31处产生流动后的吸引或牵引作用,以加速已位于该吸排气口31内的内部热空气被吸出又混合至该导引通道30内的外部冷空气混合,而一并朝向该导风单元3另一侧流窜排出,如此一来,即可达到免动力同时又免维修的自动快速排气散热的节能环保功效外,同时,利用该外罩体2的封闭状空间区20覆盖于该导风单元3的导引通道30处,以有效阻止雨水滴入至空间区20内或屋内,进而能确实克服现有技术现存的缺失。
请参阅图7至9,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该外罩体2系由T形状改变为倒L形状,且该外罩体2顶缘处设有向上凸伸的鯺片25,以用于改变该导风单元3的导引通道30朝向迎风面的方向控制;至于上述的该外罩体2及该导风单元3等构造,均已于上述内容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
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该导风单元3由原来一个前后端面贯穿连通的管体改变为由二个大小不同的弧形断面的开放式管片体(即第一管片体35和第二管片体36)加以取代,其中,弧形断面大的第一管片体35的缺口系朝上设置,且弧形断面小的第二管片体36的缺口系朝下设置,并使弧形断面小的该管片体36能位于弧形断面大的该管片体35上方,以致使第一管片体35、第二管片体36间形成有一导引通道37。
进一步地,两个大小不同弧形断面的第一管片体35、第二管片体36的侧边缘之间呈交错状,且于弧形断面小的第二管片体36处设有吸排气口361,并使该吸排气口361及已位于第一管片体35、第二管片体36侧边缘间的交错状位置能分别连通该导引通道37,以用于内部热空气流入至该导引通道37,同时,弧形断面大的第一管片体35表面最低位置处没有设置任何孔洞,因而能确保雨水不会滴入至空间区20内;至于上述的该外罩体2及该导风单元3等构造,均已于上述内容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组设于屋顶的出气口处的外罩体、以及一组设于该外罩体处的导风单元,其中:
该外罩体包括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以及连通该空间区至该外罩体外侧处的入气口,该入气口组装套合于出气管处;
该导风单元,其至少包括有一横向贯通于该外罩体的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处的导引通道、以及设置于该导引通道至该封闭状空间区处之间的吸排气口;该吸排气口设置于该外罩体的空间区内,且该吸排气口不能设置于该导引通道之中心水平线以下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单元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具有弧形断面的开放式管片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单元为至少一个以上的板片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单元的侧方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的外侧方处,且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处会形成有引流通道,并使该引流通道与该导引通道呈连通状,以用于外部冷空气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通道处形成有凸伸出的导引片,以用于引导气流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单元与该外罩体间的接触面位置处呈密闭状,且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的最大端面直径大于该外罩体与该导风单元间的接触位置处所形成的接触面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罩体呈倒L形状,且于其顶缘处设有向上凸伸的鯺片,以用于改变该导风单元之导引通道朝向迎风面的方向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罩体呈T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5516.1A CN111503808A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5516.1A CN111503808A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3808A true CN111503808A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75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95516.1A Withdrawn CN111503808A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0380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10877A (zh) * | 2021-12-08 | 2022-03-01 | 黄淮学院 |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45064A (ja) * | 1998-11-04 | 2000-05-26 | Sekisui Chem Co Ltd | 笠木構造と建物の換気構造 |
CN2410568Y (zh) * | 1999-12-28 | 2000-12-13 | 庄明泉 | 一种新型的抽风扇 |
TW201900996A (zh) * | 2017-05-24 | 2019-01-01 | 建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通風散熱裝置 |
CN210292191U (zh) * | 2019-01-31 | 2020-04-10 | 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
2019
- 2019-01-31 CN CN201910095516.1A patent/CN11150380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45064A (ja) * | 1998-11-04 | 2000-05-26 | Sekisui Chem Co Ltd | 笠木構造と建物の換気構造 |
CN2410568Y (zh) * | 1999-12-28 | 2000-12-13 | 庄明泉 | 一种新型的抽风扇 |
TW201900996A (zh) * | 2017-05-24 | 2019-01-01 | 建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通風散熱裝置 |
CN210292191U (zh) * | 2019-01-31 | 2020-04-10 | 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10877A (zh) * | 2021-12-08 | 2022-03-01 | 黄淮学院 |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
CN114110877B (zh) * | 2021-12-08 | 2022-11-25 | 黄淮学院 |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39119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8644905A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CN208475464U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TWI650469B (zh) | 通風散熱裝置 | |
WO2017190343A1 (zh) | 一种混合出风空调室内机 | |
CN102527686A (zh) | 一种平行流气幕式排风装置 | |
CN20559313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9541016U (zh) |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503808A (zh)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
KR20240021305A (ko) | 에어덕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절 설비 | |
CN205505332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806547U (zh) | 一种吊顶式风机 | |
CN210292191U (zh) |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 |
CN207622139U (zh)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104374008B (zh) | 空调器及该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 |
CN206862162U (zh) | 一种防白烟闭式冷却塔 | |
CN207225019U (zh) | 车载空调及其离心风机安装结构 | |
CN207688234U (zh) |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227648U (zh) | 空调器 | |
CN203837213U (zh) | 空调机室内机 | |
CN104990144A (zh) | 一种吊顶式风机 | |
CN207113030U (zh) |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 |
CN207113029U (zh) |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 |
CN206420124U (zh) | 一种商用导风板结构 | |
CN108050638A (zh) | 一种节能新风换气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