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7473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97473A CN111497473A CN201911377028.6A CN201911377028A CN111497473A CN 111497473 A CN111497473 A CN 111497473A CN 201911377028 A CN201911377028 A CN 201911377028A CN 111497473 A CN111497473 A CN 111497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 image forming
- recording medium
- forming apparatus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5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08000013114 circling move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align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other parame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1—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ink spra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更容易地进行记录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记录介质的输送部、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的获取部、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动作部、以及记录控制部。将记录元件以每多个划分为多个记录头,各记录头在与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进行图像形成,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记录范围在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各记录元件的驱动用数据被设定为从记录范围的端部开始在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量的最大值以上的范围内不进行记录动作,记录控制部使记录头的每一个变更,以按每一行对与基于移动信息获得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记录元件和驱动用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从多个喷嘴喷出墨并落在记录介质上,而在该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的记录(包括三维立体结构、没有颜色的成膜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高速化、精密化的要求,有使记录介质相对于喷嘴沿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在与该规定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遍及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宽度配置喷嘴,从而不进行喷嘴的扫描来记录图像的单程方式。
已知有在该单程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通过在宽度方向上排列多个排列有多个喷嘴的块(元件组)而遍及可记录宽度来配置喷嘴的行头的技术。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在组装时很难充分地抑制块间的相对位置的偏移的问题。针对于此,存在将相邻的块间在宽度方向上稍微重叠来组装,并根据该块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各块中的喷嘴的使用范围的技术(专利文献1)。在使用像这样划分为多个块的行头来记录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与各块对应地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处理,能够减少处理的麻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1066号公报
然而,根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的输送精度,存在记录介质未准确地沿所希望的方向笔直前进,而产生向宽度方向的周期性的位置偏移,而画质降低的情况。若与该位置偏移对应地对图像的形成位置进行修正,则以往因与各块对应的数据不足、或因溢出而无法地记录,而无法抑制画质的降低。另一方面,存在跨块间交换数据花费时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更容易地进行记录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
获取部,获取所输送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记录动作部,具有进行记录动作的多个记录元件;以及
控制部,
将上述多个记录元件以每多个为一元件组的方式划分为多个元件组,该多个元件组在与上述记录介质平行的面内与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记录范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上述记录动作的驱动用数据被设定为使与从上述记录范围内的上述宽度方向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不进行记录动作,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元件组的每一个改变上述驱动用数据与上述记录元件的对应关系,以使与上述驱动元件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进行了上述设定的驱动用数据与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上述记录介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上述记录元件分别建立对应关系,
上述规定的范围被规定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以上。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载置部件,该载置部件载置上述记录介质,
上述位置偏移量基于上述载置部件移动时的弯曲行进所涉及的上述移动信息来获得。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置部件为环形带。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载置部件,设置表示基准位置的指标,
上述获取部基于该指标的检测结果来获取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消失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作为与该一部分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追加不使上述记录元件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
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驱动用数据对应的记录元件消失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删除该一部分驱动用数据。
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存储部,
按照与上述元件组的记录范围分别对应的每个范围将上述驱动用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多个第一存储部,并并列地进行处理。
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存储部分别设置在分立的基板上。
另外,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存储部,该第二存储部存储表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上述周期变化的模式的参照数据,
上述控制部使用上述参照数据获取基于上述移动信息的上述位置偏移量。
另外,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照数据与上述记录动作部的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地各自保持有相同的内容。
另外,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分立控制部,
上述移动信息被同步地输入至上述分立控制部。
另外,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获取部具有编码器,该编码器测量通过上述输送部输送的输送移动量。
另外,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记录动作部,
该多个记录动作部在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的记录动作部以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
另外,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获取部,获取所输送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以及记录动作部,具有进行记录动作的多个记录元件,将上述多个记录元件以每多个为一元件组的方式划分为多个元件组,该多个元件组在与上述记录介质平行的面内与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记录范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上述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包含:
将上述记录动作所涉及的驱动用数据设定为使与从上述记录范围内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不进行记录动作的初始设定步骤;以及
对上述元件组的每一个改变上述驱动用数据与上述记录元件的对应关系,以使与上述驱动元件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进行了上述设定的驱动用数据与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上述记录介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上述记录元件分别建立对应关系的调整步骤,
上述规定的范围被规定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载置部件,该载置部件载置上述记录介质,
上述位置偏移量基于上述载置部件移动时的弯曲行进所涉及的上述移动信息来获得。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部件为环形带。
根据技术方案15或16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载置部件,设置表示基准位置的指标,
上述获取部基于该指标的检测结果来获取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消失的情况下,作为与该一部分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追加不使上述记录元件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
根据技术方案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驱动用数据对应的记录元件消失的情况下,删除该一部分驱动用数据。
根据技术方案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存储部,
按照与上述元件组的记录范围分别对应的每个范围将上述驱动用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多个第一存储部,并并列地进行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20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存储部分别设置在分立的基板上。
根据技术方案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存储部,该第二存储部存储表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上述周期变化的模式的参照数据,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使用上述参照数据获取基于上述移动信息的上述位置偏移量。
根据技术方案22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照数据与上述记录动作部的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地各自保持有相同的内容。
根据技术方案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分立控制部,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上述移动信息被同步地输入至上述分立控制部。
根据权利要求14~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获取部具有编码器,该编码器测量通过上述输送部输送的输送移动量。
根据权利要求13~2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上述记录动作部,
该多个记录动作部在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的记录动作部以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更容易地进行记录动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头单元中的与输送面对置的面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像数据的处理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驱动图像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对相对于弯曲行进的图像数据的移位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相对于弯曲行进的图像数据的移位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墨的喷出不良喷嘴的补充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整体立体图。
该喷墨记录装置100具有多个在这里为8个行头(Line head),能够以单程方式进行墨的喷出来进行彩色图像的记录,并具备输送部10、记录动作部20、墨供给部30、输送检测部41、以及图像检测部42等。
输送部10具备驱动辊11、输送驱动部12、以及输送带14(载置部件)等。输送驱动部12具有使驱动辊11以规定的速度旋转动作的旋转马达。环状的输送带14卷绕于驱动辊11和省略图示的从动辊,输送带14通过该驱动辊11的旋转而绕环移动。将该输送带14的外侧面作为输送面,输送部10将记录介质在该输送面上载置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将该记录介质伴随着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沿绕环移动方向(输送时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即,输送方向)输送。对于记录介质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在这里,为连续的织物等,例如,能够依次送出辊状的织物并载置于输送面,并输送。
记录动作部20具备滑架22、和滑架升降部23等。设置有与墨的颜色数相应的组数(在这里为8组)(具备多个)的记录动作部20。滑架22分别在与输送面平行的面内与输送部10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这里为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并配置于输送部10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面的上方(高度方向)。在滑架22,分别遍及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整个宽度(在宽度方向上可记录的宽度。也可以在两端或者一端留有一些空白)以能够从喷嘴的开口(喷嘴开口27a;参照图2)喷出墨滴的方式固定有头单元21(参照图2;行头)。8个(多个)各头单元21所具有的记录元件26(参照图3),在这里为喷嘴、墨流路(墨室)以及从该喷嘴分别喷出墨的结构(后述的机电转换元件252;参照图3)的数量(为多个)根据记录分辨率、可通过喷墨记录装置100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尺寸等来适当地设定。多个滑架22,即,记录动作部20在输送方向上设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滑架22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滑架升降部23来变更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随着滑架22的移动,头单元21也被变更与输送面的距离。通过记录元件26分别进行记录动作(喷出墨)而从喷嘴喷出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形成)图像。
滑架升降部23改变滑架22离输送面的距离。滑架升降部23具备升降马达232、电磁制动器233、梁部件234、以及支承部235等。
在输送带14的上部(记录介质的输送面的一侧)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这里是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有2根梁部件234,并将支承部235分别固定在该梁部件234的两端。在支承部235,安装有升降马达232、电磁制动器233以及滑架22。
滑架22根据基于来自控制部50(参照图3)的控制信号驱动的升降马达232以及电磁制动器233的动作上下移动来确定位置。
升降马达232使滑架22以规定的升降速度移动。作为升降马达232,例如,使用伺服马达、步进马达。
电磁制动器233维持滑架22的固定状态,通过根据驱动信号解除该固定状态,能够暂时进行由升降马达232进行的滑架22的移动。即,在包含电力供给的切断时的通常的状态下,电磁制动器233将滑架22固定。作为电磁制动器233,例如,可使用盘式制动器。
墨供给部30储存用于图像形成的各种颜色的墨,并供给至头单元21。在这里,将各种颜色的墨存积罐31配置于专用的支架32,并与经由软管等配管喷出各种颜色的墨的头单元21连接。作为各种颜色的墨,并不特别限定,在这里,为相互不同的8种颜色,包含C(青色)、M(品红色)、Y(黄色)以及K(黑色),例如,还能够分别供给P(粉红色)、S(蓝色)、G(灰色)以及O(橙色)的墨(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为不同的颜色的墨)。各种颜色的墨通过所供给的各头单元21的喷嘴分别作为微小点喷出并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用与微小点数、点的尺寸(液滴量)等相应的浓度、其组合来表示的混合彩色图像。另外,存积于墨存积罐31,并供给至头单元21的墨的颜色也可以更换。
输送检测部41相对于记录动作部20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检测输送带14的原点标志O(表示基准位置的指标;参照图6)并输出检测信号。在环状的输送带14的宽度方向上距离端部规定的距离并且在绕环移动方向上特定的位置,设置有原点标志O。每当输送带14绕环,输送检测部41就检测该原点标志O,并输出其时机。另外,在需要的情况下,输送检测部41也可以检测原点标志O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是距离基准位置的相对位置)并输出。原点标志O例如是用与输送带14的其它部分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的标志、或设置于输送带14的孔。输送检测部41可以是读取原点标志O、或者获取反射光的检测强度的传感器,另外,在作为原点标志O设置有孔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贯通该孔部在相反侧检测入射光的透射式的光传感器等。对于光而言,不限于可见光,也可以是红外光等。另外,输送检测部41也可以直接检测、确定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端部)等。
图像检测部42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记录动作部20设置于下游侧,对通过记录动作部20形成有图像(或者未形成而通过)的记录介质的表面进行拍摄来读取。图像检测部42也可以具备省略图示的照明部。照明部大致均衡地照射图像检测部42的拍摄面(记录介质的表面)。
图像检测部42例如具备一维拍摄传感器。对于一维拍摄传感器而言,在这里,至少在宽度方向上遍及输送带14的宽度配置有多个拍摄元件。通过输送部10的动作,记录介质沿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图像检测部42能够对记录介质上进行二维拍摄。作为拍摄传感器,可使用CCD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传感器(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这些拍摄传感器在各拍摄元件中,进行输出与经由光学系统(透镜)从记录介质的表面输入至受光元件的光量相应的电荷量、电压的拍摄动作。在这里,拍摄传感器能够进行在RGB的各波段(多个波段)下的拍摄,通过图像检测部42,能够获取彩色读取图像。图像检测部42也可以用于预先确定后述的弯曲行进信息63、255(例如,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输送方向上的直线向宽度方向的偏移量的变化模式的检测等)。
此外,输送检测部41以及图像检测部42也可以与滑架22相同,离输送面的距离是可变的。
图2是表示头单元21中的与输送面对置的面的仰视图。
此外,在这里,由于各种颜色的头单元21均为相同的形状、结构,所以对任意的一个进行说明。
在这里,头单元21固定有8个记录头211a~211h(元件组;以下,也将一部分或者全部统称为记录头211)。在各记录头211的底面,设置有喷嘴排列,该喷嘴排列在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喷嘴间距排列有多条(多个)喷嘴27的喷嘴开口27a。喷嘴开口27a的位置只要在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来排列,输送方向的位置也可以不同。在该图中所示的喷嘴开口27a的数量、尺寸是用于说明的结构,如后述那样,实际上数量比例示出的多,且尺寸比喷嘴开口27a在宽度方向上的配置范围的宽度充分小。
一个头单元21所包含的8个记录头211在不同的位置配置成交错状。伴随于此,各记录头211中的喷嘴开口27a在宽度方向上的配置范围相互位于不同的位置,与它们相应地能够在相互不同的记录范围内分别进行图像形成。相邻的记录头211中的喷嘴开口27a在宽度方向上的配置范围(即,由记录头211记录的记录范围)的端部稍微重叠。因此,在头单元21中,通过8个记录头211各自在宽度方向上的记录范围的组合,能够在宽度方向上遍及记录介质M的整个宽度(也可以在两端留有一些空白)以上述的喷嘴间距,从被划分为各记录头211的多个喷嘴喷出墨。
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输送部10、记录动作部20、检测部40(获取部)、控制部50、存储部60、通信部70、显示部81、操作受理部82、以及总线90等。输送部10具有上述的输送驱动部12。检测部40具备上述的输送检测部41以及图像检测部42。
记录动作部20具备滑架驱动部24和头驱动部25等。滑架驱动部24向上述的升降马达232以及电磁制动器233等输出驱动信号,并使它们动作或者固定。如上述那样,机电转换元件252以及喷嘴27包含于记录元件26。
头驱动部25具备记录控制部251(分立控制部)。记录控制部251基于控制部50的控制输出使与记录头211的各喷嘴27连通的墨流路内的墨产生压力变动的驱动信号。作为产生压力变动的结构,例如,使用机电转换元件252(在这里,为压电元件),机电转换元件252产生与施加电压,即,驱动信号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变形,从而使墨流路,特别是为了适当地产生压力变动而规定形成有尺寸、形状的压力室变形。作为驱动信号,预先规定有一个或者多个电压波形模式,并根据来自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驱动用数据(半色调图像数据)对与各喷嘴分别对应的机电转换元件252规定该电压波形模式下的驱动信号的输出有无。由于根据驱动信号的机电转换元件252的变形动作(记录元件26的记录动作)而从喷嘴开口27a压出的墨与墨流路内的墨偏离适当的量并作为墨滴喷出。驱动信号的输出周期可以固定为单一周期,也可以是能够进行微小调整。或者,也可以根据由输送部10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和图像的输送方向的分辨率可变地规定。
在这里,记录控制部251与多个(8个)记录头211分别对应地设置,基于来自输送检测部41以及编码器43的同步信号独立地动作。记录控制部251基于通过分别对应的记录头211的喷嘴记录的图像范围的驱动用数据,以上述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周期控制各记录头211的记录动作。
控制部50和记录控制部251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
检测部40除了上述的输送检测部41以及图像检测部42以外,还具有编码器43。编码器43检测输送驱动部12的驱动马达或者驱动辊11的旋转,并每当旋转规定的角度就输出与旋转方向相应的信号。距离前一次的信号输出的间隔表示旋转速度,即,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另外,根据由输送检测部41进行的原点标志的检测时机和来自编码器43的信号的输出次数,来确定输送带14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及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作为输送带14和载置于输送带14的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可获取输送检测部41的检测信号、编码器43每规定的角度的信号等。
控制部50对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整体动作进行统一控制。控制部50具备CPU5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RAM52(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控制部50进行基于图像数据、各部的状态信号、时钟信号等的图像形成所涉及的各种处理。另外,控制部50进行从各喷嘴27的墨喷出等所涉及的动作调整、喷出动作的不良状态的检测、其应对所涉及的处理、以及画质降低的检测、调整等的处理。
CPU51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进行喷墨记录装置100中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墨的供给、墨的喷出、形成图像的读取动作等的控制。CPU51根据从存储部60读出的程序来进行上述各处理的运算以及控制。
RAM52为CPU51提供作业用的存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对于临时数据的存储区域而言,也可以与存储部60的DRAM区域适当地分担。
存储部60对程序61、各种设定数据、以及图像形成命令所涉及的作业数据65等进行存储。作业数据65中包含记录对象图像数据、其处理结束数据以及动作设定所涉及的信息等。程序61中包含产生墨喷出不良的喷出不良喷嘴的特定程序、各种图像处理程序、以及记录头211中的喷嘴27的配置范围的重叠范围中的分配设定程序等。作为设定数据包含表示产生墨的喷出不良的喷嘴(喷出不良喷嘴)的位置的喷出不良喷嘴列表62、表示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周期性的位置偏移量的变化模式的弯曲行进信息63、以及表示在相邻的记录头211中的上述重叠范围内能够喷出墨的喷嘴的选择模式的分配设定64等。也可以根据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出现的弯曲行进的模式、所依赖的参数的设定值等保持多个弯曲行进信息63。
在这里,存储部60包含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业数据、处理数据等临时数据也可以存储于易失性存储器并进行高速处理,并在图像的记录动作结束之后消除。程序、设定数据等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来保持,在未针对喷墨记录装置100进行电力供给期间也被保持。部分程序、设定数据,例如初始数据、主干程序等也可以代替非易失性存储器储存至不可擦除重写的ROM等。
通信部70是控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动作的通信接口。作为通信接口,例如,包含一个或者多个与LAN卡这样的各种通信协议对应的网络卡等。通信部70基于控制部50的控制从外部设备获取记录对象的图像数据、包含涉及图像形成的设定的作业数据,另外,能够对外部设备发送状态信息等。
显示部81根据来自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在显示画面上进行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状态、操作菜单等的显示。作为显示画面,例如,可举出液晶画面等。另外,显示部81也可以包含进行电力供给的有无和/或错误等的警告的LED灯等。
操作受理部82接受用户的操作并输出至控制部50。操作受理部82例如具有触摸传感器等。触摸传感器也可以与显示部81的显示画面重叠设置,并作为触摸面板来使用。控制部50将由触摸传感器检测出的触摸操作的位置以及种类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50。另外,操作受理部82也可以具有按钮开关和/或数字键盘等。
总线90是将控制部50以及与该控制部50进行信号的交换的各结构间电连接,并传送该信号的路径。
接下来,对图像数据的流程以及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图像数据的处理的结构的图。
在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头单元21中,与记录头211a~211h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基板201a~201h(也统称为基板201)。如上述那样与记录头211a~211h分别对应的记录控制部251设置在各基板201上,并能够并列地进行处理动作。另外,在基板201分别设置有存储器253(第一存储部)。由于基板201b~201h的结构与基板201a的结构相同,所以在这里省略记载。
基于存储部60中存储的作业数据65,向各基板201输入涉及从各喷嘴27的墨喷出的(与喷嘴27建立有对应关系)驱动用数据(半色调图像数据)。驱动用数据根据记录元件26(喷嘴27)在宽度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以及墨喷出的驱动周期顺序(即,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二维排列。驱动用数据按照由各记录头211记录的每个记录范围在宽度方向上进行分割,并被发送至各基板201的存储器253。即,各记录头211的驱动动作分别基于分立的数据(分割驱动数据)独立地进行。如上述那样,分割驱动数据相对于喷嘴开口27a的配置范围(图像的记录范围)在宽度方向上的重叠部分,分别重叠地生成。在这里,在输送方向上半色调图像数据的整体(在宽度方向上划分的二维排列数据)被发送至基板201,且在将该图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形成指定次数期间存储于存储器253。
在基板201a~201h中,分别存储有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以及弯曲行进信息255(参照数据)。弯曲行进信息255均与被存储于存储部60的弯曲行进信息63相同。对于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而言,可以与喷出不良喷嘴列表62相同,或者仅为基板201a~201h所分别对应的记录头211a~211h中的喷出不良喷嘴的列表。在这里,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以及弯曲行进信息255被存储保持于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第二存储部)。这些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以及弯曲行进信息255在喷墨记录装置100被起动的情况下以及明确示出有更新请求的情况下每次都从存储部60发送上述对应的数据,并在喷墨记录装置100动作中被存储保持。或者,也可以只要未接收到更新数据,就将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以及弯曲行进信息255继续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另外,输送检测部41以及编码器43的检测信号级联连接(链状)至各基板201a~201h,而分别同步地获取(输入)检测信号。
在分割驱动用数据时,控制部50关于相邻的记录头211中的喷嘴27的配置范围(形成图像的记录范围)在宽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向两个记录头211中的任意一个分别分配驱动用数据。该分配通过机械地分配给一个记录头211的部分、和基于分配设定64以适当的喷出分配率来分配的部分,分别或者集中地进行。与未分配到驱动用数据的一侧的记录头211的喷嘴对应的驱动用数据不管所有原始的驱动用数据如何,都进行非喷出设定,以不喷出墨。
在各基板201中,记录控制部251根据记录介质的弯曲行进(周期性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对获取到的分割驱动数据的每个驱动周期(上述规定时机的每一个),移位(变更)宽度方向上的一维数据(行数据)与在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喷嘴27(记录元件26)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调整,以在记录介质上的正确的位置继续形成图像。输送带14根据驱动辊11等各部的精度等会产生一些弯曲行进。即,输送带14在向绕环移动方向的移动时,伴有输送带14上的在该绕环移动方向上的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一些周期变化。记录介质基于该输送带14的弯曲行进可能在宽度方向上产生位置的周期变化。在各基板201a~201h中,根据由输送检测部41进行的原点标志的检测时机、和基于编码器43的检测信号的输送带14的移动量(即,记录介质的输送移动量、移动速度),来确定输送带14的位置。通过基于这些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来确定所希望的位置以及时机下的该周期变化的相位,参照(使用)存储有该周期变化的弯曲行进信息255,来确定涉及弯曲行进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记录控制部251以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行为单位使驱动用数据与喷嘴27的对应关系在宽度方向上移位与该位置偏移量相应的大小。
之后,基于喷出不良喷嘴列表62,进行将分配给喷出不良喷嘴的墨的喷出分配给周围的喷嘴的补充处理。将补充处理后的驱动用数据根据时钟信号以适当的时机发送至记录头211a,并使机电转换元件252进行变形动作。
图5是表示驱动图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a)是表示由控制部50进行的驱动图像分割处理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5(b)是表示由各记录控制部251进行的驱动图像输出处理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这些处理包含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驱动图像分割处理当在控制部50中作为驱动用的图像数据生成半色调图像之后开始。控制部50获取半色调图像(步骤S101)。控制部50对半色调图像,设定各基板201中的记录范围(喷嘴27的配置范围)(步骤S102)。针对上述的重叠范围,与各个记录头211对应的基板201上重叠地确定记录范围。
控制部50使用分配设定64进行重叠范围的分配处理。控制部50对与对应于各基板201的记录范围相应的数据范围具有上述的重叠范围(分配处理后)地进行分割(步骤S103;初始设定步骤)。控制部50将分割后的驱动用数据(分割驱动数据)分别输出至各基板201(步骤S104)。然后,控制部50结束驱动图像分割处理。
响应于向存储器253输入了分割驱动数据的情况,开始由基板201的记录控制部251进行的驱动图像输出处理。记录控制部251获取分割驱动数据,并读入(步骤S201)。记录控制部251基于来自编码器43等的同步信号来获取输送带14的位置信息以及速度信息(统称为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和弯曲行进信息255,获取根据接下来向记录头211输出的行数据(在输送方向上在规定的位置上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线状(栅格)数据)从喷嘴27喷出的墨落下的时机(一般来说,也可以是从喷嘴27的喷出时机)下的落下位置上的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弯曲行进量)(步骤S202)。
记录控制部251进行使上述的行数据相对于喷嘴27(记录元件26)(即,与喷嘴27的对应关系)移位与所获取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喷嘴数的量的修正(步骤S203)。这些步骤S202、S203的处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调整步骤。记录控制部251参照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4,判别是否会从所设定的喷出不良喷嘴喷出墨。在设定为会从喷出不良喷嘴喷出墨的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51进行用其它喷嘴来补充该喷出不良喷嘴的喷出的喷出不良补充处理(步骤S204)。记录控制部251在喷出动作的规定时间之前对各记录头211输出进行了上述处理的行的驱动用数据(步骤S205)。
记录控制部251判别是否输出对象的所有的行数(总行数)的输出都结束了(步骤S206)。该总行数对应于当输出各个指定的次数(也可以每次输出都变更输出范围)的分割驱动数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时的全部的行数。在判别为总行数的输出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206中为“是”),记录控制部251结束驱动图像输出处理。在判别为总行数的输出未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206中为“否”),记录控制部251判别是否本次的输出中的所有行数的输出都结束了(步骤S207)。在判别为未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207中为“否”),记录控制部25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在判别为所有的行的输出都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207中为“是”),记录控制部251将下一个输出行返回至分割驱动数据的前端行(步骤S208)。之后,记录控制部25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
接下来,对驱动图像输出处理中的弯曲行进修正以及喷出不良的补充进行说明。
图6以及图7是对针对弯曲行进的图像数据(驱动用数据)的移位进行说明的图。
如上述那样,根据上述的结构上的特性、配置等来决定空间结构上的弯曲行进周期L、振幅Wm(朝向宽度方向的最大移动量为其2倍(2Wm))(图6(a))。在某个头单元21的位置Xi上,根据这些弯曲行进周期L以及振幅Wm引起的输送带14向宽度方向的周期变化(位置偏移)可以为随着该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而移动的成分和/或在输送带14上的各位置(与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一起移动的系统中的规定位置)振动的成分的和。与这些相应的周期变化的参数预先被检查并被保持。在进一步周期性地存在记录介质相对于输送带14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刻测量、获取该位置偏移的相位。或者,在根据记录介质载置于输送带14的位置XL与由输送检测部41检测的检测位置X0的距离等来决定的情况下,预先保持。弯曲行进周期L内的各相位(距离成为基准的位置的相对位置)上的位置偏移量(例如,以喷嘴间距为单位的值)每隔规定的相位间隔(或者在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方向上的位置间隔)与该相位和/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并作为弯曲行进信息63、255存储保持。
基于驱动用数据(行数据)的从喷嘴27喷出的墨落下位置上的墨落下时机下的相位,基于上述参数、作为墨落下位置的位置Xi与由输送检测部41检测的检测位置X0的间隔、以及由输送检测部41检测的检测结果(输送速度、以及原点标志O的检测时机及所获得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等中的至少一部分来推断(在这里,以在微小的误差范围内确定),并能够预先确定并获取所需的检测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由编码器43检测的输送速度以及由输送检测部41检测的上述检测结果)。对于被分配给涉及各记录头211的基板201的存储器253的驱动用数据中的与推断(确定)出的位置偏移量所涉及的墨落下时机相应的行数据而言,以抵消与如上述那样推断出的相位相应的位置偏移量(将各驱动用数据和与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喷嘴27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移位(变更)与喷嘴27的对应关系。
若对各记录头211,分别对行数据进行移位,则不用在与相邻的记录头211相应的基板201间进行驱动用数据的交换,所以驱动用数据在移位后的一个端部溢出,而在另一个端部驱动用数据消失。这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可以根据移位的方向而反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可能从记录范围溢出的驱动用数据被规定为非喷出,以不从全部喷嘴27喷出墨。
如图6(b)所示,在相邻的记录头211(在这里,记录头211a、211b)中的喷嘴的配置范围(图像的记录范围)的重叠范围D的两端,预先规定与振幅Wm相应的(在这里为,振幅Wm,即,与位置偏移量的最大值(最大幅度)相等,但也可以合计在重叠范围D以下(分别为重叠范围D的宽度的一半以下)的范围内为比上述最大幅度大的宽度)区域Da、Db(规定的范围)。在作为记录头211a的端部的区域Da中,设定为不从记录头211a的喷嘴喷出墨(不进行由记录元件进行的记录动作)。相应的墨被设定为全部从记录头211b的喷嘴喷出。在作为记录头211b的端部的区域Db中,设定为不从记录头211b的喷嘴喷出墨(不进行由记录元件进行的记录动作)。相应的墨被设定为全部从记录头211a的喷嘴喷出。对于重叠范围D中的除去区域Da、Db的中央的部分,如通常那样,通过分配设定64分配为从处于记录头211a、211b的任意一个的喷嘴27互补地喷出墨。在这里,被分配为可以喷出墨的比例的喷出分配率被设定为随着远离配置范围(图像的记录范围)的端部而缓缓地升高,但该分配的具体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适当的方法来决定。在这里,使区域Da、Db的喷嘴27不喷出墨的设定可以与分配设定64分开进行,但也可以包含于分配设定64中。
如图7(a)所示,在记录介质上的由记录头211a记录的所希望的记录对象范围a与记录头211a的记录范围完全重叠的情况下(与记录头211b相应的记录对象范围b也相同),即,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量为零的情况下,通过如最初的行数据那样规定能否从各喷嘴27喷出墨(例如,可以从图中的涂黑部分喷出。从可喷出的部分实际有无墨喷出由原始的驱动用数据(半色调图像数据)来决定。在重叠范围D,互补地设定为能够从记录头211a、211b的任意一方喷出墨),而在正确的位置记录该行的图像。与此相对,如图7(b)所示,在记录介质由于输送带14的弯曲行进而靠图内右侧宽度W(在这里,与振幅Wm大致相等)的量的情况下,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对象范围a以及记录对象范围b相对于由记录头211a、211b记录的记录范围向右偏移宽度W。若在该状态下使墨保持着最初的行数据喷出,则该行的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位置向左偏移宽度W。因此,在这里,使能否从各喷嘴喷出墨的设定向右偏移(移位)与宽度W相应的喷嘴数的量。
在该情况下,如上述那样,由于在移位前的最初的行数据中,决定为不从位于距离记录头211a的右端与振幅Wm大致相等的宽度的区域Da内的喷嘴喷出墨,所以这些未被喷出的驱动用数据从与记录头211a的喷嘴27对应的部分溢出并消失(删除部分驱动用数据)。由于针对该区域Da中的记录头211a、211b的喷嘴的驱动用数据从左(重叠范围D的中央侧)移位过来,所以进行互补的喷出,即,在形成图像上不会产生缺损等异常。
另外,由于随着上述移位,针对位于距离记录头211b的左端与振幅Wm大致相等的宽度的区域Db内的喷嘴(部分驱动元件),没有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所以针对该喷嘴,追加均设为非喷出墨的驱动用数据。由于对于记录头211a中的区域Db的喷嘴的驱动用数据而言,原本处于重叠范围外的数据从左侧移位过来,所以在该区域Db,从全部记录头211a的喷嘴27喷出墨。因此,即使在该区域Db也不会产生缺少墨喷出等异常。
即,通过这样的设定,在使能否喷出墨的位置移位的情况下,无需在相邻的记录头211间交换信息。
此外,在上述的处理中,无法应对非重叠部分的行头整体中的记录范围的两端。因此,在预先由控制部50创建半色调图像时,也可以在行头(头单元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与振幅Wm相应的宽度的空白(不形成图像的区域)。
图8是对墨的喷出不良喷嘴的补充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在该喷墨记录装置100中,在根据上述弯曲行进使能否喷出墨的位置(行数据)移位之后,进行在最终被分配墨喷出的各喷嘴发生喷出不良的情况下的补充动作。
如图8(a)所示,在喷嘴27f1为喷出不良喷嘴的情况下,由于在该行中,原本就将从该喷嘴27f1的墨设定为非喷出(不可以),所以无需进行补充处理。与此相对,如图8(b)所示,在进行了与宽度W(位置偏移量)相应的移位的情况下,由于从喷嘴27f1的喷出被设定为可以,所以根据需要,即,在根据原来的驱动用数据(半色调图像数据)被设定为实际会从喷嘴27f1喷出墨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处理,使得不从该喷嘴27f1喷出墨而从其它喷嘴喷出。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单纯地在记录头211b的宽度方向上对同一位置的喷嘴变更分配。
在重叠范围D的范围外的喷嘴27f2为喷出不良喷嘴的情况下,该喷嘴27f2一定为可以喷出墨的喷嘴。因此,在具有从该喷嘴27f2的实际的墨喷出设定的情况下,进行代替该喷嘴27f2而通过相邻的喷嘴27c2等补充地进行墨的喷出的设定。在该情况下,从喷嘴27c2的补充的喷出也可以在本来对喷嘴27f2设定有墨喷出的时机的同时,即,不限于相同的行数据内,转入下一个墨喷出时机,即下一个行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10、获取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的检测部40、具有进行记录动作的多个记录元件26(包含喷嘴27以及机电转换元件252)的记录动作部20、以及控制部50。将多个记录元件26每多个被划分为多个记录头211,该多个记录头211在与记录介质平行的面内与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在载置有记录介质的状态下的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且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记录范围在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对记录动作所涉及的驱动用数据进行设定,以使与从记录范围内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26不进行记录动作,控制部50对每个记录头211改变(移位)驱动用数据与记录元件26的对应关系,以使与驱动元件26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驱动用数据、和与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输送方向)上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记录元件26分别建立对应关系。规定的范围被决定为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振幅Wm)以上。
通过像这样在振幅Wm以上的宽度排列不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在发生该振幅Wm以内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通过对应关系的移位而没有对应的喷嘴27(记录元件26)的驱动用数据均为不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即,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不会缺损。因此,根据该喷墨记录装置100,由于独立地对为各记录头211分割的分割驱动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不会产生由数据缺损引起的白条纹等,所以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更容易地进行记录动作。
另外,特别是,在多次形成相同图像的情况下,放弃驱动用数据的生成和涉及弯曲行进的修正,基于检测部40的检测数据等仅在最近进行涉及弯曲行进的修正,从而无需每次从开始就生成并收发弯曲行进的相位不同的驱动用数据,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负荷。
另外,输送部10具有载置记录介质的输送带14,位置偏移量可基于输送带14移动时的弯曲行进所涉及的移动信息来获得。
像这样,对于因输送带14的弯曲行进而产生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而言,通过检测该输送带14的弯曲状态来使用,位置偏移量的确定变得容易。特别是,由于在如织物等那样,介质端部未被清晰的线等划分开的情况下,很难确定记录介质本身的位置偏移量,所以位置偏移的修正所涉及的处理变得容易。
另外,载置记录介质的载置部件为环状的输送带14。通过使用像这样连续的输送带14来输送记录介质,能够稳定地输送特别是连续的介质,另一方面,输送带14的绕环长度变长,而容易发生弯曲行进等周期性的位置偏移。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随时进行针对位置偏移的修正,能够容易地形成连续且稳定的图像。
另外,在输送带14上,设置有原点标志O,检测部40(输送检测部41)基于该原点标志O的检测结果来获取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在弯曲行进的周期为输送带长度的规定量分之一等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连续的输送带14等中,容易发生这样的周期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通过确定以原点标志O的位置为基准的输送带14上的绕环移动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容易并且正确地确定周期性的位置偏移的相位。由此,能够容易地确定与相位相应的位置偏移量,并迅速地进行与该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修正,并容易地抑制图像形成位置的偏移,并减少画质的降低。
另外,在由于记录元件26(喷嘴27)与驱动用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变更(移位)而与一部分记录元件26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消失的情况下,控制部50作为消失的部分(一部分)的驱动用数据追加不使记录元件26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由于使由重叠的其它记录头211进行记录动作的驱动用数据移位并进入驱动用数据消失的部分,所以单纯地使得不进行记录动作,无需获取与其它记录头211对应的驱动用数据,能够通过简易的处理形成不缺损记录动作的图像。
另外,在由于记录元件26(喷嘴27)与驱动用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变更(移位)而与一部分驱动用数据对应的记录元件26消失的情况下,控制部50删除该一部分驱动用数据。即,无需将脱离某个记录头211的图像形成范围的驱动用数据的数据发送至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其它记录头211的驱动用数据,仅删除即可。而且,由于像这样脱离图像形成范围的驱动用数据如上述那样仅为不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所以不会产生图像的缺损。因此,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能够通过容易的处理减少画质的降低地形成与周期性的位置偏移(弯曲行进)对应的适当的图像。
另外,具备与记录头211分别对应的多个存储器253,将驱动用数据按照与记录头211的记录范围分别对应的每个范围分别存储至存储器253,并并列地进行处理。像这样,通过在硬件上分离地存储,并进行处理,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不会产生记录控制部251的处理负荷的增大、由数据转送速度的极限引起的处理速度的限制等问题,而能够容易进行长行头的图像数据并且高速地形成适当的画质的图像。
另外,存储器253分别设置在分立的基板201a~201h上。通过像这样使硬件完全分离,能够与各记录头211组装成一组,所以容易根据记录头211的数量灵活地获得结构,通用性较高。另外,由于处理以基板为单位完全独立,所以能够在实际的图像形成之前充分进行数据的准备。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对表示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模式的弯曲行进信息255进行存储的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控制部50使用弯曲行进信息255获取基于移动信息的上述位置偏移量。
即,通过根据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输送速度等)、输送带14的位置信息等,存储有表数据等,以获得实际的位置偏移量,能够抑制计算位置偏移量的负荷的增大,并迅速地获取位置偏移量。
另外,弯曲行进信息255与各记录动作部20(头单元21)的记录头211分别对应地各自保持有相同的内容。由此,能够可靠地不会产生记录头211间的修正量的偏移。另外,由于弯曲行进信息255的生成、其向各基板201的输出也变得容易,所以不会花费时间。
另外,控制部50具有与记录头211分别对应的记录控制部251,基于检测部40的检测结果等的移动信息被同步地输入至记录控制部251。即,由于能够使对与多个记录头211分别对应的数据进行并列处理的时机一致,所以能够不会使处理的时机控制复杂化地容易并且适当地以相同基准进行涉及弯曲行进的位置偏移的修正。因此,在该喷墨记录装置100中,能够防止各行的光栅图像的失真、数据缺损等,并稳定地连续地形成没有失真、色偏的图像。
另外,检测部40具有编码器43,该编码器43测量通过输送部10输送的输送带14在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量(输送移动量)。由于通过检测驱动辊11的旋转量等,能够实时地准确地获取记录介质的位置以及输送速度,所以能够在与墨喷出时机相应的准确的时机确定位置偏移量并进行与该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修正。因此,在该喷墨记录装置100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防止位置偏移,并输出失真、色偏较少的高画质的图像。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多个记录动作部20。多个记录动作部20在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的记录动作部20以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而能够输出彩色图像。
像这样,在多个颜色的头单元21在输送方向(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方向)上远离地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的情况下,若有与输送带14的绕环长度对应的与多个头单元21的间隔同等以上的较大的周期的位置偏移,则颜色间的位置偏移(色偏)会系统地出现而容易引起注意,所以能够通过上述的修正有效地抑制色偏来减少画质的降低。特别是,由于在织物中根据质地等即使是微小的色偏也容易引起注意,所以能够通过容易的处理,有效地抑制画质的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包含:将涉及记录动作的驱动用数据设定为不进行由与从记录范围内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的记录动作的初始设定步骤;以及在记录头211的每一个中,改变驱动用数据与记录元件的对应关系,以使与驱动元件26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驱动用数据和与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输送方向)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记录介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记录元件26分别建立对应关系的调整步骤,规定的范围被决定为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以上。
通过包含这样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在利用排列有多个记录头211的行头形成长条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记录头211适当地对驱动用数据进行分割,并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高效地进行处理。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记录头211为单位分别设置基板201并独立地对驱动用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但在设置有多个记录头211的头模块中,在一体地规定该多个记录头211中的喷嘴27的配置范围的情况下(规定单一的记录范围的情况下),例如,在2个记录头211的各喷嘴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等情况下,也可以以头模块为单位(元件组),对驱动用数据进行存储、处理。
另外,输送检测部41不光检测原点标志O,也可以检测输送带14在输送方向上的基准线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获取该位置,能够实时地检测输送带14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将该位置偏移量的信息发送至各记录控制部251,各记录控制部251确定在规定时机假定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量,并根据该位置偏移量使图像数据移位。在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实时地获得记录介质的位置偏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弯曲行进信息25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获取编码器43的信号并确定出正确的输送速度,但在与对应于输送带14的弯曲行进周期以及振幅的单位时间的位置偏移量的变化的大小相比输送速度的变化充分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获取编码器43的值而将输送速度固定,并根据输送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等周期性地(输送带14的一个周期左右等)对相位的偏移量进行修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仅存在单一周期的弯曲行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多个周期的弯曲行进重复。在多个周期的比为整数等的情况下,基于较长的周期来生成弯曲行进信息63、255即可,在为非整数倍的情况下,独立地生成弯曲行进信息并相加。即,也可以不是完全周期性地反复将各个周期变化组合而成的整体的变化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各基板中存储器253以及记录控制部251a在硬件上完全分离的结构,但未必在硬件上完全断开。也可以将多个记录头211所涉及的数据存储在一片基板上并进行处理。即使在硬件上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在不同的基板201上。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不使相邻的记录头211的重叠范围D所涉及的数据的处理复杂化地、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更容易地进行记录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不同的基板201a~201h中存储有相同的弯曲行进信息255,但也可以存储根据配置成交错状的记录头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异等而使相位不同的弯曲行进信息255。另外,也可以在不同的头单元21所涉及的基板201间,存储根据输送方向上的位置而不同的相位的弯曲行进信息25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用环状的输送带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载置记录介质的载置部件无需为环状,也可以是断续地设置的结构等,可以是发生弯曲行进的其它结构。另外,也可以是由于每当由多个辊进行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动作而输送方向微妙地变化而记录介质发生弯曲行进的方式。另外,只要是能够在与从头单元21的墨落下位置对置的范围预先确定(推断)向宽度方向的周期性的位置偏移量的模式即可,并不对弯曲行进的发生因素以及发生范围等进行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来自输送检测部41以及编码器43的信号经由对基板201间进行级联的信号线被同步地发送至记录控制部251,但只要能够同步地并列输入即可,无需级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输送方向(输送带14的绕环移动方向)上在不同的位置具有多个头单元21,并分别喷出不同的颜色的墨的喷墨记录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从一个或者多个头单元21仅喷出单一颜色的墨的装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在记录介质为纸介质的情况下等,由于即使是单色图像,特别是文字、线图等轮廓清晰的图形中的轻微的位置偏移、图像的失真也容易引起注意,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位置偏移、失真而容易地减少画质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喷嘴27和与该喷嘴27对应的机电转换元件252的组作为记录元件并具备多个这样的记录元件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进行了将多个记录元件划分为多个记录头(头模块、元件组)来配置,且各元件组中的记录元件的配置范围(记录范围)部分重叠的配置的行头结构即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LED元件的LED打印机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具体的结构、构造、处理内容以及处理过程等的具体的细节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输送部;11…驱动辊;12…输送驱动部;14…输送带;20…记录动作部;201、201a~201h…基板;21…头单元;211、211a~211h…记录头;22…滑架;23…滑架升降部;232…升降马达;233…电磁制动器;234…梁部件;235…支承部;24…滑架驱动部;25…头驱动部;251、251a…记录控制部;252…机电转换元件;253…存储器;254…喷出不良喷嘴列表;255…弯曲行进信息;26…记录元件;27、27f1、27f2、27c1、27c2…喷嘴;27a…喷嘴开口;30…墨供给部;31…墨存积罐;32…支架;40…检测部;41…输送检测部;42…图像检测部;43…编码器;50…控制部;51…CPU;52…RAM;60…存储部;61…程序;62…喷出不良喷嘴列表;63…弯曲行进信息;64…分配设定;65…作业数据;70…通信部;81…显示部;82…操作受理部;90…总线;100…喷墨记录装置;L…弯曲行进周期;M…记录介质;O…原点标志;Wm…振幅。
Claims (2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
获取部,获取所输送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记录动作部,具有进行记录动作的多个记录元件;以及
控制部,
将上述多个记录元件以多个元件为一组的方式划分为多个元件组,
上述多个元件组在与上述记录介质平行的面内与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记录范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涉及上述记录动作的驱动用数据被设定为使与从上述记录范围内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不进行记录动作,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元件组的每一个元件组改变上述驱动用数据与上述记录元件的对应关系,以使与上述驱动元件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进行了上述设定的驱动用数据、和与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上述记录介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上述记录元件分别建立对应关系,
上述规定的范围被规定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载置部件,该载置部件载置上述记录介质,
上述位置偏移量基于上述载置部件的移动时的弯曲行进所涉及的上述移动信息来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置部件为环形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载置部件上设置表示基准位置的指标,
上述获取部基于该指标的检测结果来获取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消失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追加不使上述记录元件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作为与该一部分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驱动用数据对应的记录元件消失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删除该一部分驱动用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存储部,
按照与上述元件组的记录范围分别对应的每个范围将上述驱动用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多个第一存储部,并并列地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存储部分别设置在分立的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存储部,该第二存储部存储表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上述周期变化的模式的参照数据,
上述控制部使用上述参照数据获取基于上述移动信息的上述位置偏移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照数据与上述记录动作部的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地各自保持有相同的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分立控制部,
上述移动信息被同步地输入至上述分立控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获取部具有编码器,该编码器测量通过上述输送部输送的输送移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记录动作部,
上述多个记录动作部在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的记录动作部以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
14.一种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获取部,获取所输送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以及记录动作部,具有进行记录动作的多个记录元件,将上述多个记录元件以多个元件为一组的方式划分为多个元件组,上述多个元件组在与上述记录介质平行的面内与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在不同的记录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记录范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上述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包含:
将涉及上述记录动作的驱动用数据设定为使与从上述记录范围内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开始规定的范围相应的记录元件不进行记录动作的初始设定步骤;以及
对上述元件组的每一个元件组改变上述驱动用数据与上述记录元件的对应关系,以使与上述驱动元件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进行了上述设定的驱动用数据和与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每个位置上基于上述移动信息获得的上述记录介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相应的位置的上述记录元件分别建立对应关系的调整步骤,
上述规定的范围被规定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周期变化的最大幅度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部具有载置部件,该载置部件载置上述记录介质,
上述位置偏移量基于上述载置部件移动时的弯曲行进所涉及的上述移动信息来获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置部件为环形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载置部件设置表示基准位置的指标,
上述获取部基于该指标的检测结果来获取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消失的情况下,作为与该一部分记录元件对应的驱动用数据追加不使上述记录元件进行记录动作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在由于上述对应关系的变更而与一部分上述驱动用数据对应的记录元件消失的情况下,删除该一部分驱动用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存储部,
按照与上述元件组的记录范围分别对应的每个范围将上述驱动用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多个第一存储部,并并列地进行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存储部分别设置在分立的基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存储部,该第二存储部存储表示上述位置偏移量的上述周期变化的模式的参照数据,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使用上述参照数据获取基于上述移动信息的上述位置偏移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照数据与上述记录动作部的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地各自保持有相同的内容。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与上述元件组分别对应的分立控制部,
在上述调整步骤中,上述移动信息被同步地输入至上述分立控制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4~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获取部具有编码器,该编码器测量通过上述输送部输送的输送移动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3~2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上述记录动作部,
该多个记录动作部在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该一部分以外的记录动作部以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记录动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46434 | 2018-12-28 | ||
JP2018246434A JP7205223B2 (ja) | 2018-12-28 | 2018-12-28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97473A true CN111497473A (zh) | 2020-08-07 |
CN111497473B CN111497473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68762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77028.6A Active CN111497473B (zh) | 2018-12-28 | 2019-12-27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674085A1 (zh) |
JP (1) | JP7205223B2 (zh) |
CN (1) | CN111497473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2240A (zh) * | 2001-05-09 | 2003-12-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喷墨装置和墨水及使用该装置和墨水的电子元件制造方法 |
CN2850916Y (zh) * | 2003-10-22 | 2006-12-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07283544A (ja) * | 2006-04-13 | 2007-11-01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吐出方法の決定方法 |
CN101372172A (zh) * | 2007-08-26 | 2009-02-25 | 索尼株式会社 | 喷射条件调整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液滴喷射装置 |
US20100295886A1 (en) * | 2009-05-21 | 2010-11-25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US20100328389A1 (en) * | 2009-06-24 | 2010-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printer,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program |
CN102294887A (zh) * | 2010-06-24 | 2011-12-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打印机 |
CN102756555A (zh) * | 2011-04-27 | 2012-10-31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打印设备和打印数据生成方法 |
CN104914697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EP2995463A1 (en) * | 2014-09-11 | 2016-03-16 | SCREEN Holdings Co., Ltd.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CN107925708A (zh) * | 2015-07-08 | 2018-04-17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
CN108016145A (zh) * | 2017-11-22 | 2018-05-11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带式喷墨印花机及其传动误差补偿方法 |
US20180147834A1 (en) * | 2016-11-28 | 2018-05-31 | Semes Co., Ltd. | Printing Method Using An Ink Jet Head Uni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83099B2 (ja) * | 2008-06-20 | 2014-01-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
JP2010149329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補正値設定方法 |
US7871145B1 (en) * | 2009-07-20 | 2011-01-1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stitch error between overlapping jetting modules |
US9227439B1 (en) * | 2014-06-18 | 2016-01-0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ers having encoders for monitoring paper misalignments |
-
2018
- 2018-12-28 JP JP2018246434A patent/JP72052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2 EP EP19212774.4A patent/EP367408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12-27 CN CN201911377028.6A patent/CN1114974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2240A (zh) * | 2001-05-09 | 2003-12-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喷墨装置和墨水及使用该装置和墨水的电子元件制造方法 |
CN2850916Y (zh) * | 2003-10-22 | 2006-12-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07283544A (ja) * | 2006-04-13 | 2007-11-01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吐出方法の決定方法 |
CN101372172A (zh) * | 2007-08-26 | 2009-02-25 | 索尼株式会社 | 喷射条件调整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液滴喷射装置 |
US20100295886A1 (en) * | 2009-05-21 | 2010-11-25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US20100328389A1 (en) * | 2009-06-24 | 2010-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printer,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program |
CN102294887A (zh) * | 2010-06-24 | 2011-12-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打印机 |
CN102756555A (zh) * | 2011-04-27 | 2012-10-31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打印设备和打印数据生成方法 |
CN104914697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EP2995463A1 (en) * | 2014-09-11 | 2016-03-16 | SCREEN Holdings Co., Ltd.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CN107925708A (zh) * | 2015-07-08 | 2018-04-17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
US20180147834A1 (en) * | 2016-11-28 | 2018-05-31 | Semes Co., Ltd. | Printing Method Using An Ink Jet Head Unit |
CN108016145A (zh) * | 2017-11-22 | 2018-05-11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带式喷墨印花机及其传动误差补偿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荣帅: "基于DE算法的建筑3D打印完全遍历路径规划研究", 《江西科学》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74085A1 (en) | 2020-07-01 |
JP2020104435A (ja) | 2020-07-09 |
CN111497473B (zh) | 2022-03-22 |
JP7205223B2 (ja)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88217B2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bnormal nozzle determination method | |
US20110234676A1 (en) | Method of printing test pattern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0816226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駆動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駆動方法 | |
CN113924212A (zh) | 喷墨印刷中的故障喷嘴补偿和非均匀性校正 | |
US9981463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driver | |
WO2015033670A1 (ja) |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記録装置 | |
JP5468633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2010280205A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位置調整方法 | |
JP725926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白補正方法 | |
JP200805578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149747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
US20090237689A1 (en) | Concentration correcting method | |
CN11137659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 |
US20240034080A1 (en) | Controller, image forming system, discharge-defect-nozzle detecting method, and medium | |
JP7293732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吐出不良ノズルの補完設定方法 | |
JP2011218657A (ja) | 画像記録装置の画像濃度調整方法 | |
JP4857535B2 (ja) | 印刷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 |
WO2019138715A1 (ja) | ヘッドモジュール位置調整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調整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物製造方法 | |
JP2017148943A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 |
JP6929660B2 (ja)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搬送量の決定方法 | |
JP7020211B2 (ja) | データ出力設定調整方法、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87496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滴の吐出方法 | |
JP2020049726A (ja) | 印刷装置 | |
JP7366590B2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
JP2021041535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調整方法、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調整支援装置、及び、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調整支援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