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逐年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卧床不起和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也正是因为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人在卧床不起以后还能生活很长时间,失能老人的主要生活场所转移到了床上。所以更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失能老人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等需求的多功能护理床。尤其是能帮助失能老人大小便的智能护理床,解决这一群体的最基本而特殊的需求,同时也可减轻亲属和其他护理人员的负担。
目前,有各式各样的护理床,但是功能单一、局限性较大,满足不了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请参考公开号为US9814323B2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US10201466B2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11045281.1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20340643.9的中国专利以及公开号为CN201920375559.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护理床均可实现对卧姿的调整,但这些护理床都没有辅助大小便的功能。请参考公开号为US9918887B1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US10238559B1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20096554.4的中国专利以及公开号为CN201920222837.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护理床均带有便盆的护理床,但没有冲水装置,需要护理人员要把便盆端走倒掉,又脏又臭,很不方便,不但患者没有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也很辛苦。
除了失能老人外,还有一些ICU重症患者,例如最近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感染者和大型手术后康复的患者等,需要在病床上疗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需要比照顾失能老人功能更强的护理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及其安装方法,不仅具有辅助大小便的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卧姿的调整,功能多样,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包括:床架本体、仰卧翻转支架以及马桶,所述仰卧翻转支架设于所述床架本体上,所述马桶设于所述仰卧翻转支架的下方,所述仰卧翻转支架包括上半部分以及下半部分,所述马桶相对于所述下半部分设置;
所述上半部分设有相对翻转的第一左翻转部和第一右翻转部;
所述下半部分的中部设有可沿所述床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正对所述马桶设置,所述下半部分的两侧设有相对翻转的第二左翻转部和第二右翻转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马桶为蹲式马桶或坐式马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仰卧翻转支架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上半部分仰起或放平的第三推杆电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左翻转支架、第一床板以及第一床垫;
所述第一右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右翻转支架、第二床板以及第二床垫;
所述滑动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第三床板以及第三床垫,所述第一线性滑轨和所述二线性滑轨有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三床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性滑轨和所述二线性滑轨上;
所述第二左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左翻转支架、第四床板以及第四床垫;
所述第二右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右翻转支架、第五床板以及第五床垫。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左翻转支架往左侧翻转的第四推杆电机;
所述第一右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右翻转支架往右侧翻转的第五推杆电机;
所述第二左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左翻转支架往左侧翻转的第六推杆电机;
所述第二右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右翻转支架往右侧翻转的第七推杆电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仰卧翻转支架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三床板仰起或放平的第八推杆电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智能护理床还包括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床板和所述马桶上盖沿所述床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正对所述仰卧翻转支架设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的四周设有床帘,所述床帘展开后能够将护理床包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加温的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正对所述仰卧翻转支架设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器为辐射式红外线加热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远程监控和存储记录的摄像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照明的射灯和阅读灯、用于挂吊瓶的吊瓶支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可拆卸地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上可拆卸且可移动地设置有桌板,所述桌板能在所述防护栏上沿着所述床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移动的万向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具有显示功能的多媒体显示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护理床状态和动作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采用PLC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箱上设有PLC触摸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智能护理床还包括手持式控制器,所述手持式控制器用于控制护理床状态和动作。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马桶的控制系统和所述护理床整体的控制系统相同或不同。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仰卧翻转支架、第一左翻转支架、第一右翻转支架、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第二左翻转支架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架本体、仰卧翻转支架、第一左翻转支架、第一右翻转支架、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第二左翻转支架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的材料为铝型材,或钢材,或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铝型材形成的复合型材;或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钢材形成的复合型材;或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环氧树脂、聚氨酯、不饱和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形成的复合型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安装方法,所述床架本体包括多根立柱、多根横梁以及多根纵梁,具体步骤如下:
将多根立柱、多根横梁以及多根纵梁进行预组装;
预组装就位后,测量,找正,调整,并用标准链接件连接或焊接,固定形成床架本体;
将马桶安装于床架本体的底部;
将仰卧翻转支架安装于所述床架本体的中部,且仰卧翻转支架的上半部分靠近蓄水箱设置,仰卧翻转支架的下半部分靠近马桶本体设置;
在仰卧翻转支架的上半部分安装第一左翻转支架以及第一右翻转支架,在仰卧翻转支架的下半部分安装第二左翻转支架、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
在与第一左翻转支架、第一右翻转支架、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第二左翻转支架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相对应地位置安装第三推杆电机、第四推杆电机、第五推杆电机、第六推杆电机、第七推杆电机、第八推杆电机以及线性驱动机构;
在床架本体上安装散热风扇、床帘、第二加热器、摄像头、多媒体显示屏以及控制箱;
在第一左翻转支架、第一右翻转支架、第一线性滑轨、第二线性滑轨、第二左翻转支架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相对应地安装第一床板、第一床垫、第二床板、第二床垫、第三床板、第三床垫、第四床板、第四床垫、第五床板以及第五床垫;
第三推杆电机、第四推杆电机、第五推杆电机、第六推杆电机、第七推杆电机、第八推杆电机、线性驱动机构、散热风扇、床帘、第二加热器、摄像头以及多媒体显示屏均与控制箱、手持式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床架本体上设置有床垫,以供睡觉和休息;
(2)第一左翻转部能够辅助患者往左侧翻转,第一右翻转部能够辅助患者往右侧翻转,实现辅助翻身功能,仰卧翻转支架能够仰起辅助仰卧起座功能;
(3)设置有桌板,具备在床上吃饭的餐桌功能,用电脑处理文件,以及办公等功能;
(4)设置有多媒体显示屏,可以用于收看视频、远程会议等;
(5)马桶的设置可以辅助患者大小便,蓄水箱能够为马桶本体提供冲洗用水,排污箱能够储存排泄的污物,以便后续进行集中排污;
(6)马桶本体内设有喷嘴,可以用于水疗按摩、水疗通便、便后清洗等功能;
(7)第三床板相对于患者的腿部位置,第三床板能够仰起或放平,可以辅助抬腿;
(8)第一左翻转部和第一右翻转部的左、右翻转,仰卧翻转支架和第三床板的仰起、放平可以相配合辅助康复运动;
(9)设置床帘具备隐私的保障功能,设置散热风扇和第二加热器,与床帘相配合,可以用于调节温度;
(10)摄像头和多媒体显示屏相配合,可为患者提供在线视频远程监护和应急救助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爆炸展开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马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马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马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三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马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马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图;
图9是患者平躺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右翻转支架往右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患者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辅助下向右翻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左翻转支架往左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患者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辅助下向左翻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床板仰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辅助患者的腿部抬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仰卧翻转支架的上半部分仰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患者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支撑下坐起来使用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患者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支撑下坐起来使用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处于仰卧翻转支架的上半部分仰起,第三床板滑出并露出智能马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患者在仰卧翻转支架的上半部分支撑下上厕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患者上厕所并将床帘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普通的坐式马桶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普通的坐式马桶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普通的蹲式马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普通的蹲式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护理床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01、蓄水箱;02、第一液位计;03、自来水进水软管;04、潜水泵;05、第二液位计;06、储污箱;07、马桶本体;08、第一升降踏板;35、第二升降踏板;36、排污入口段;37、截止阀;38、净水器;39、清水管;40、第一进水管;42、第一过滤器;44、马桶上盖;46、第一推杆电机;47、第二推杆电机;49、第二紫外杀菌消毒灯以及臭氧发生器;50、密封端盖;51、排污软管;56、排污管收卷支架;57、喷嘴;58、马桶座圈;66、设备箱;109、真空泵;110、第二过滤器;112、113、第一输送泵;114、输送管道;09、第一左翻转支架;10、第一床板;11、第一床垫;12、第二左翻转支架;13、第四床板;14、第四床垫;15、线性驱动机构;16、第一线性滑轨;17、第三床板;18、第三床垫;19、散热风扇;20、床帘;21、第二加热器;22、多媒体显示屏;23、床架本体;24、第二右翻转支架;25、第五床板;26、第五床垫;27、第一右翻转支架;28、第二床板;29、第二床垫;30、第五推杆电机;31、第三推杆电机;32、第四推杆电机;33、仰卧翻转支架;34、第六推杆电机;43、控制箱;45、第二线性滑轨;48、摄像头;52、第七推杆电机;59、电脑;60、电脑支架;61、桌板;54、第一枕头;65、第二枕头;105、万向轮;307、第八推杆电机;106、射灯;107、阅读灯;108、吊瓶支架;191、蹲式马桶基座;192、蹲式马桶支撑杆;193、蹲式马桶座圈;194、蹲式马桶本体;306、手持式控制器;312、第一横栏;316、第二横栏;314、防护立柱;313、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护理床的马桶,包括马桶本体07、蓄水箱01、储污箱06、马桶上盖44以及设备箱66,马桶本体07具有开口和排污口,蓄水箱01设于马桶本体07的一侧,蓄水箱01与马桶本体07相连,用于提供马桶本体07的冲洗用水,储污箱06设于马桶本体07的下侧,马桶本体07的排污口与储污箱06相连,排污箱用于储存排泄的污物,马桶上盖44设于马桶本体07的开口处,设备箱66设于马桶本体07的一侧,用于控制马桶的状态和动作。马桶可以辅助患者大小便,且具备上下水系统,蓄水箱01能够为马桶本体07提供冲洗用水,可以减少异味,排污箱能够储存排泄的污物,后续可以进行集中排污,以便保持马桶的清洁。
储污箱06的容积足够大,一般在100到200立升,至少可以容纳20次以上的便后冲水,根据患者的使用频率,少则每周排放一次污水,多则1-2天排放一次污水,大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
设备箱66的内部可以配备有水泵、风机、过滤部件、加热部件、电磁阀、紫外光杀菌消毒灯、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马桶的水疗按摩、水疗通便、便后清洗、烘干和冲水等功能。
请参考图3所示,适用于护理床的马桶还包括净水器38、清水管39以及喷嘴57,净水器38设于蓄水箱01的一侧,且净水器38与蓄水箱01相连,净水器38用于过滤并净化水,喷嘴57设于马桶本体07内,且喷嘴57的喷头正对马桶本体07的开口设置,净水器38和喷嘴57之间通过清水管39相连。喷嘴57为可伸缩喷嘴。净水器38可以是配有聚丙烯棉、活性炭和反渗透过滤膜的净水器38。从蓄水箱01内取水,依次经聚丙烯棉和活性炭过滤后,再经反渗透膜过滤,进入净水器38的储罐内,经清水管39为马桶提供冲洗患者臀部私密部位所需的纯净水,此外,还可以进行水疗按摩和水疗通便。水疗按摩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和排便,对于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水疗通便功能,把肛门对准喷嘴57喷出的水流,逐渐增加水压,直至水冲入直肠内一定时间把大便排出为止。便后可先用清水把臀部私密处冲清洗干净,然后用热风把臀部吹干。便后可以不用任何手纸,防止便池堵塞。
马桶还包括第一紫外光杀菌消毒灯(图中未画出),第一紫外光杀菌消毒灯相对应于喷嘴57设置,用于对喷嘴57的杀菌消毒,保证喷嘴57的清洁。
马桶还包括热风烘干机(图中未画出),热风烘干机设于喷嘴57的旁侧,用于臀部冲洗后的烘干,可以免去使用手纸。
请参考图3-5所示,一实施例中,蓄水箱01连接有用于进水的第一进水管40,第一进水管40的自由端用于与自来水进水软管03连接,通过供水泵往蓄水箱01内加水,蓄水箱01与马桶本体07之间设有输送管道114和第一输送泵113,蓄水箱01内的水经第一输送泵113和输送管道114输送至马桶本体07内。
请参考图6-7所示,又一实施例中,适用于护理床的马桶还包括真空泵109,真空泵109通过管道连接马桶本体07和储污箱06,真空泵109用于储污箱06的抽真空,形成真空马桶。储污箱06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储污箱06的入口、出口处均设有电磁阀,其中,储污箱06的入口处的电磁阀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储污箱06内的压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启动或关停储污箱06的入口处的电磁阀,进而启动或关停真空泵109,来维持所述储污箱的真空度,储污箱06的出口处的电磁阀用于控制真空泵109的启动或关停工作原理同上。真空泵109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设有用于除臭和吸附的第二过滤器110。
请参考图3和图6所示,储污箱06连接有用于排污的排污软管51,储污箱06的一侧设有用于排污软管51收纳的排污管收卷支架56。排污软管51可以拆卸下来,收纳于排污软管51收卷支架内。
请参考图3-4所示,储污箱06内设有潜水泵04,排污软管51的两端分别为排污入口段36和排污出口段,潜水泵04的出口连接排污入口段36设置,排污出口段设有截止阀37。潜水泵04为切割式潜水泵,可以对固体物质进行切割搅碎成流态化,以便排放。
请参考图3和图6所示,排污软管51的排污出口段连接有一段硬质塑料直管或金属直管,硬质塑料直管或金属直管的出口设有密封端盖50。使用时,将密封端盖50取下,把硬质塑料直管或金属直管插入下水道内,然后把截止阀37打开进行排污;排污完成后,用自来水冲洗排污软管51和硬质塑料或金属直管,然后将密封端盖50罩上,将排污软管51收卷并储存起来。
请参考图3-7所示,适用于护理床的马桶还包括马桶座圈58,马桶座圈58设于马桶本体07上,且马桶座圈58与马桶本体07的开口处形状相适配。马桶座圈58上设有用于加热的第一加热器,能够对马桶座圈58进行加热,提高舒适度。马桶上盖44上设有第二紫外杀菌消毒灯以及臭氧发生器49,具有紫外杀菌消毒和臭氧除臭功能。马桶使用后,将第二紫外杀菌消毒灯和臭氧发生器开启,用紫外杀菌消毒,用产生的臭氧除臭,保证床内环境舒适、清新、无异味。
请参考图4和图6所示,蓄水箱01和储污箱06的内部分别设有用于测量和报警的第一液位计02和第二液位计05。蓄水箱01和储污箱06的内部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应蓄水箱01和储污箱06中不同液位的压差。蓄水箱01内的液位低于一定值时,蓄水箱01内的压力传感器反馈到第一液位计02中,第一液位计02可以发出提示,以及时加水。储污箱06内的液位高于一定值时,储污箱06内的压力传感器反馈到第二液位计05中,第二液位计05可以发出提示,以及时进行排污,此外,当储污箱06的液位达到设置上限时,冲水系统将被关闭,不许再有水进入马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第二液位计05显示的液位,定期或不定期地用潜水泵04切割并经排污软管51将含有排泄物的废水排到下水道去。
请参考图3-4所示,马桶上盖44沿马桶本体07的水平方向盖设于马桶本体07的开口处,相对于现有的铰接开盖式的马桶,本发明的马桶上盖44设计可以减少马桶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可以降低多功能护理床整体的高度。
请参考图3-7所示,马桶本体0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且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相对应于使用者脚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上分别设有用于升降的第一推杆电机46和第二推杆电机47。对于全身瘫痪的患者,腿脚失去控制能力,可升降的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可以帮助患者大小便前后上下床。
请参考图4所示,储污箱06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设有用于除臭和吸附的第一过滤器42。冲水时,储污箱06会有气体逸出,为了防止异味,在排气口设置第一过滤器42,以确保排出的气体无异味。
马桶本体07的一侧还设有可移动式水龙头(图中未画出),水龙头与净水器38之间通过电磁阀、第二输送泵和软管连接,供进一步清洗用。水龙头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杀菌消毒的紫外光杀菌灯。
请参考图1-2和图8-2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包括:床架本体23、仰卧翻转支架33以及上述的马桶,仰卧翻转支架33设于床架本体23上,马桶设于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下方,仰卧翻转支架33包括上半部分以及下半部分,马桶相对于下半部分设置;
上半部分设有相对翻转的第一左翻转部和第一右翻转部;
下半部分的中部设有可沿床架本体23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设置的滑动部,下半部分的两侧设有相对翻转的第二左翻转部和第二右翻转部。
人体躺卧时,左手侧为左侧,右手侧为右侧。床架本体23由四根立柱和连接四根立柱的十根纵梁和十根横梁构成,纵梁之间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数目不等的横梁。
仰卧翻转支架33还包括用于推动上半部分仰起或放平的第三推杆电机31。
第一左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左翻转支架09、第一床板10以及第一床垫11;第一右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右翻转支架27、第二床板28以及第二床垫29;滑动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第三床板17以及第三床垫18,第一线性滑轨16和第二线性滑轨有间隔地设置,第三床板17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线性滑轨16和第二线性滑轨45上;第二左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左翻转支架12、第四床板13以及第四床垫14;第二右翻转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右翻转支架24、第五床板25以及第五床垫26。第一床垫11、第二床垫29、第三床垫18、第四床垫14和第五床垫2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由表面特殊处理过的天然牛皮或人造皮革或织物包裹的高弹棉垫或海绵垫构成,具有松软、透气、防水、防螨的特点。
第一左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一左翻转支架09往左侧翻转的第四推杆电机32;第一右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一右翻转支架27往右侧翻转的第五推杆电机30;第二左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二左翻转支架12往左侧翻转的第六推杆电机34;第二右翻转部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二右翻转支架24往右侧翻转的第七推杆电机52。
仰卧翻转支架33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三床板17仰起或放平的第八推杆电机307,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上半部分最大的仰起角度为90°,当患者在上厕所时,可以靠在第三床板17上,具有支撑作用。
多功能智能护理床还包括线性驱动机构15,线性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第三床板17和马桶上盖44沿床架本体23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19正对仰卧翻转支架33设置。散热风扇19可以是普通的风扇,也可以是半导体制冷风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床架本体23的四周设有床帘20,床帘20展开后能够将护理床包围。
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用于加温的第二加热器21,第二加热器21正对仰卧翻转支架33设置。第二加热器21可以是辐射式红外线加热器,也可以其它类型的加热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用于远程监控和存储记录的摄像头48。
请参考图1-2所示,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用于照明的射灯106和阅读灯107、用于挂吊瓶的吊瓶支架108。射灯106可以用于基本的照明,当需要更亮的光线,比如进行阅读时,可以打开阅读灯107,阅读灯10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上,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光线。针对需要输液的患者,吊瓶支架108的设置可以方便输液。
床架本体2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可拆卸地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上可拆卸且可移动地设置有桌板61,桌板61能在防护栏上沿着床架本体2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需要上、下床,可以将防护栏从床架本体23上拆卸下来;当需要使用桌板61时,可以将防护栏安装在床架本体23上。请参考图26所示,一实施例中,床架本体23一侧的防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横栏312、第二横栏316、防护立柱314以及锁紧装置313,第一横栏312和第二横栏316均铰接与床架本体23上,锁紧装置313可以是锁紧门栓,通过锁紧装置313控制第一横栏312和第二横栏316之间相互连接或断开。
请参考图1-2所示,床架本体23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移动的万向轮105,以方便对于护理床整体的移动。万向轮105的数量可以是六个,六个万向轮105均匀设置于床架本体的两侧。万向轮105可以是带刹车的万向轮,方便对护理床的移动和固定。
请参考图1、图2和图16所示,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具有显示功能的多媒体显示屏22。
床架本体2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护理床状态和动作的控制箱43,控制箱43采用PLC控制系统,控制箱43上设有PLC触摸屏,集成了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所有电气系统。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系统,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系统由CPU、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单元组成。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涉及的各种电气设备均通过PLC控制系统集成起来并受其控制,具体如图8所示。马桶还可以配有独立的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马桶的各个功能。但不限于此,马桶的控制系统和护理床整体的控制系统也可以是相同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考图1-2所示,多功能智能护理床还包括手持式控制器306,手持式控制器306用于控制护理床状态和动作。手持式控制器306可以是蓝牙无线智能遥控器。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但不限于此,手持式控制器306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控制器和iPad控制器,通过在智能手机或iPad下载相应的APP进行控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可以通过键盘或语音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操作控制,方便操作。
针对社会上不同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群体,从成本考虑,本发明也可以采用普通的蹲式马桶或坐式马桶替代上述的马桶,来降低成本,配上本发明的马桶上下水系统,也可很好地帮助失能患者解决在床上大小便的问题。如图22-23所示,普通的坐式马桶与上述的马桶相比,可以不设有设备箱66、净水器38、喷嘴57,不具备水疗按摩、水疗通便功能,结构更加简单,可以降低马桶部分的成本。如图24-25所示,普通的蹲式马桶可以包括蹲式马桶基座191、设置于蹲式马桶基座191内的蹲式马桶本体194、设置于蹲式马桶基座191上的蹲式马桶支撑杆192以及设置于蹲式马桶支撑杆192上的蹲式马桶座圈193,且蹲式马桶座圈193正对蹲式马桶本体194设置,蹲式马桶座圈193的设置,有利于腿脚不方便的患者上厕所。
请参考图1-2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安装方法,床架本体23包括多根立柱、多根横梁以及多根纵梁,具体步骤如下:
将多根立柱、多根横梁以及多根纵梁进行预组装;
预组装就位后,测量,找正,调整,并用标准链接件连接或焊接,固定形成床架本体23;
将马桶安装于床架本体23的底部;
将仰卧翻转支架33安装于床架本体23的中部,且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上半部分靠近蓄水箱01设置,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下半部分靠近马桶本体07设置;
在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上半部分安装第一左翻转支架09以及第一右翻转支架27,在仰卧翻转支架33的下半部分安装第二左翻转支架12、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24;
在与第一左翻转支架09、第一右翻转支架27、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第二左翻转支架12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24相对应地位置安装第三推杆电机31、第四推杆电机32、第五推杆电机30、第六推杆电机34、第七推杆电机52、第八推杆电机307以及线性驱动机构15;
在床架本体23上安装散热风扇19、床帘20、第二加热器21、摄像头48、多媒体显示屏22以及控制箱43;
在第一左翻转支架09、第一右翻转支架27、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第二左翻转支架12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24相对应地安装第一床板10、第一床垫11、第二床板28、第二床垫29、第三床板17、第三床垫18、第四床板13、第四床垫14、第五床板25以及第五床垫26;
第三推杆电机31、第四推杆电机32、第五推杆电机30、第六推杆电机34、第七推杆电机52、第八推杆电机307、线性驱动机构15、散热风扇19、床帘20、第二加热器21、摄像头48以及多媒体显示屏22均与控制箱43、手持式控制器306通过电信号连接。
其中,将马桶安装于床架本体23的底部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马桶本体07上安装设备箱66、马桶座圈58;
在蓄水箱01内安装第一液位计02;
在储污箱06内安装潜水泵04、第二液位计05;
将储污箱06安装于床架本体23的底部;
将马桶本体07安装于储污箱06上,且马桶本体07的排污口与储污箱06相连,
将蓄水箱01和净水器38设于马桶本体07的一侧;
将蓄水箱01和马桶本体07通过输送管道114连通;
将净水器38和喷嘴57通过清水管39连接;
在储污箱06的相对于潜水泵04出口的位置连接排污软管51;
在马桶本体07的相对应于使用者脚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并在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上分别安装第一推杆电机46和第二推杆电机47;
马桶本体07、蓄水箱01、储污箱06、马桶座圈58、第一液位计02、潜水泵04、第二液位计05、第一推杆电机46以及第二推杆电机47均与设备箱66、控制箱43、手持式控制器306通过电信号连接。
床架本体23、仰卧翻转支架33、第一左翻转支架09、第一右翻转支架27、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第二左翻转支架12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24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床架本体23、仰卧翻转支架33、第一左翻转支架09、第一右翻转支架27、第一线性滑轨16、第二线性滑轨45、第二左翻转支架12以及第二右翻转支架24的材料为铝型材,或钢材,或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铝型材形成的复合型材;或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钢材形成的复合型材,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环氧树脂、聚氨酯、不饱和树脂等粘合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形成的复合型材。
请参考图1-2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功能进行具体介绍如下:
(1)睡觉和休息功能
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首先是满足患者的休息,具有一张普通床的功能,患者可以像在普通床上一样睡觉休息,请参考图9所示,但比普通床更舒适,可以根据需要放下床帘20,开启第二加热器21取暖,或开启散热风扇19吹风降温,来调节护理床微环境的温度。
(2)智能辅助翻身
失去对身体控制能力的患者,长期卧床不能翻身,使用传统的普通床,只能躺在那里,后背被压在底下不透气,轻则往往会导致背部出现湿疹,重则会导致背部溃烂。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可帮助患者翻身。请参考图10-13所示,可以通过第一左翻转支架09和第一右翻转支架27分别辅助患者的左侧翻身和右侧翻身,免得长其背朝下躺着,防止患者后背湿疹和溃疡的发生。第一左翻转支架09和第一右翻转支架27的最大翻转角度为90度。具体地,当第四推杆电机32启动时,会推动第一左翻转支架09以及位于第一左翻转支架09上的第一床板10和第一床垫11翻转,进而推动患者左翻身;当第五推杆电机30启动时,会推动第一右翻转支架27以及位于第一右翻转支架27上的第二床板28和第二床垫29翻转,进而推动患者右翻身。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程序化地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翻身时间、频率和在每一个睡姿的时间长短。
(3)智能辅助抬腿
下肢瘫痪以及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患者,长期卧床不运动,会造成肌肉萎缩,加速衰老。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可辅助患者抬腿。请参考图14所示,启动第八推杆电机307,可以自动把第三床板17和第三床垫18仰起,进而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起到锻炼作用。
(4)智能辅助仰卧起坐
请参考图1-2所示,护理床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仰卧翻转支架33,其下方前端有两个可旋转的链接件(未显示),启动第三推杆电机31,使得上半部分仰起,与水平部分成一定角度,最大可旋转90度至直立,如图16所示。除了睡眠外,失能患者可以在智能床仰卧起坐功能的帮助下,做起来上网、看书、办公等,如图17、18所示。
(5)床上吃饭、看电视
桌板61可拆卸且可移动地设置,它的两端卡在起护栏作用的两根纵梁上。吃饭时,把菜饭放在如图17、18所示的可移动桌板61上,第三推杆电机31将护理床的上半部分仰起,进而将患者推坐起来,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坐在饭桌前吃饭。床架本体23上设有多媒体显示屏22,饭后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坐在那里看电视欣赏文艺节目等。
(6)床上办公
请参考图17所示,患者在本发明的护理床的辅助下坐立起来,把头顶的射灯或阅读灯(未显示)打开,在桌板61上用电脑59、上网、处理文件、也可以利用摄像头48和多媒体显示屏22进行远程视频会议等办公活动。把马桶上盖44盖上,在马桶上盖44上放一个松软的沙发垫,对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骑坐在马桶上办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图20所示,双脚踏在可调节高度的脚蹬上,可随时调整坐姿舒适度。
(7)智能辅助大小便
下肢瘫痪的患者,失去了自由行动能力,不能独立行走去卫生间。本发明的护理床可以辅助患者的大小便。当患者需要时,可按下开关,启动第三推杆电机31,将护理床的上半部分缓缓仰起,把患者推向坐立的姿势,顺势可骑到马桶上,如图20所示,第三床板17和床垫同时向前缓缓滑动露出马桶,可方便失能患者大小便。大小便时可将护理床四周的床帘20放下,放下来的床帘20形成一个私密的空间,像独立的单间厕所一样,如图21所示,剖面图只露出了患者坐在马桶上大小便的姿势。马桶本体07两侧的第一升降踏板08和第二升降踏板35可帮助患者便后把两腿升至床面高度,再叉开分别担在两侧的第四床垫14和第五床垫26上,第三床板17和马桶上盖44滑动归位,马桶上盖44设有密封圈把马桶本体07密封起来,患者顺势后仰即可躺在床上。便后,便池可启动自动或手动冲水功能,第一输送泵113启动,从蓄水箱01取水,经输送管道114把水输送到马桶本体07内,以脉冲旋转冲洗模式,将大小便冲入储污箱06中。
(8)智能辅助康复运动
四肢瘫痪以及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的患者,长期卧床,血脉流通不畅,长此以往,不利健康。本发明的护理床设计了多套辅助失能患者运动的程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健康。平时,失能患者处于图9所示的平躺姿势,在本发明智能床的帮助下可以转换成如图17所示的坐姿,维持一定时间后再回到如图9所示的平躺姿势,启动第八推杆电机307,可推动腿部下面的第三床垫18仰起,从而把双腿抬起,如图15所示。把这一套动作编成程序就可形成一套完整的辅助失能患者运动的健身操,如下:
平躺—>起坐—>平躺—>抬腿—>平躺
也可以是:
平躺—>起坐—>抬腿—>平躺
中间,人体成“V“字形。
类似地,把左右翻身的动作也可以连贯起来编成运动程序。首先从图9所示的平躺姿势开始,启动第五推杆电机30将第二床垫29仰起,把患者推到图11所示的右翻身姿势,停留一定时间后回到图9所示的平躺姿势。然后启动第四推杆电机32将第一床垫11仰起,把失能患者推到图13所示的左翻身姿势,停留一定时间后再回到图9所示的平躺姿势,整个运动程序就是:
平躺—>右翻身—>平躺—>左翻身—>平躺
也可以是:
平躺—>右翻身—>左翻身—>平躺
右翻身到左翻身之间不经过平躺,从右翻身直接到左翻身,把患者摇起来,加强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上述运动的频率快慢、周期长短、仰卧起坐、抬腿的高度和强度、左右翻身的快慢,都可以编成若干个不同程序,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也可以根据患者需要随时调整这些程序,也可以手动控制,实现100%的个性化运动。这些辅助康复运动会帮助患者加强血液循环,有利康复,延年益寿。
(9)智能微环境温度控制和隐私保护
患者的身体通常较为虚弱,往往对温度敏感,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本发明的护理床配有温度传感器、隔热的床帘20、取暖的红外加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的风扇等微环境调控设施,如图1所示,根据需要可随时开启和关闭温度控制装置。取暖时可以把床帘20放下来,把热量集中在护理床的空间范围内,这一点在医院里尤为重要。因为本发明的智能护理床,不仅可以用在患者家里,还可以更广泛地用在医院的病房里,每间病房可以放置多张这种智能护理床。既节省了空间,又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独立空间,可保护隐私,独立调控每张床的温度就越显得尤为重要。
(10)智能健康状态远程监护和应急救助指导
本发明的护理床还配有多媒体显示屏22和摄像头48,如图17所示,患者远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视频,时时远程监控患者的身体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护理人员也可通过视频给予远程护理指导等。这一功能,对孤寡老人特别重要。
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护理床,不仅适用于失能老人,还适用于其他有护理需求的人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