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8273A -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88273A CN111488273A CN202010191146.4A CN202010191146A CN111488273A CN 111488273 A CN111488273 A CN 111488273A CN 202010191146 A CN202010191146 A CN 202010191146A CN 111488273 A CN111488273 A CN 1114882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information
- sequence information
- sequence
- i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2067 Protein Subunit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28 process valid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on of errors by analysis, debugging or test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68—Test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测试验证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本公开可以对测试序列进行准确、有效的验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或工厂在进行产品生产时,通常会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品质。而为了防止因测试工具或其他因素,导致实际测试的测试数据与标准测试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必要对测试数据进行验证。
现有的测试验证方式,通常依赖于人为的方式,由测试检测人员对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逐一筛查,以对测试数据进行验证。然而,采用上述人为的方式进行测试验证,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数据遗漏、或核对失误的情况,导致测试验证不准确;且当测试数据量较大时,会消耗较高的人力成本。
因此,如何采取准确、有效的测试验证方法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有的测试验证方法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验证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试验证装置,包括:测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第一序列获取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第二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序列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测试验证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测试验证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解析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根据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对比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为验证的方法,避免了人为验证导致的漏验或错验的情况,提高了测试验证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整个测试验证过程较为简单,且较少需要人为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将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作为标准信息,与第一测试序列信息进行比对,使得到的验证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4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5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种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测试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测试验证方法的电子设备,其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110或服务器130。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测试验证方法。
电子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移动设备,以及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固定设备。下面以图1中的移动终端100为例,对电子设备的构造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部件之外,图1中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各部件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示出,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也可以采用与图1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接口12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1、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1、受话器172、麦克风173、耳机接口174、传感器模块180、显示屏190、摄像模组191、指示器192、马达193、按键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深度传感器1801、压力传感器1802、陀螺仪传感器1803、气压传感器1804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实现六个模块化功能的指令:检测指令、连接指令、信息管理指令、分析指令、数据传输指令和通知指令,并由处理器110来控制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移动终端100充电,也可以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还可以用于移动终端100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连接电脑、外围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0、摄像模组191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移动终端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终端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1,受话器172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0显示图像或视频。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移动终端100通过GPU、显示屏1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QLED)等。
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ISP、摄像模组191、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模组191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
摄像模组191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移动终端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移动终端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2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移动终端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1、受话器172、麦克风173、耳机接口174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
扬声器171,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1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2,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移动终端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2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3,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3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3。移动终端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3,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
耳机接口174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4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深度传感器1801用于获取景物的深度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深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摄像模组191。
压力传感器1802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1802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0。压力传感器1802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
陀螺仪传感器1803可以用于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3确定移动终端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3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3检测移动终端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移动终端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3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4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4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传感器模块180中设置其他功能的传感器,例如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等。
按键194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4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移动终端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3可以产生振动提示,例如来电、闹钟、接收信息等的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如拍照、游戏、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和分离。
下面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测试验证方法和测试验证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图2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210~S240:
步骤S210,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
其中,目标产品是指需要进行测试的产品,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具有多样性,例如在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生产测试中,则目标产品可以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或者在集成电路的生产测试中,目标产品可以是IC(Integrated Circuit Chip,集成电路芯片)等。在进行测试时或测试完成时,通常会生成关于目标产品的测试日志,该测试日志即为测试记录信息。测试记录信息中可以包括多种信息,例如测试时间、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指标、或测试指标对应的测试值等。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或不同种类的目标产品,测试记录信息所包括的信息也不同。通过从测试记录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对测试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步骤S220,解析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是指根据测试记录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生成的序列。例如在SMT的生产测试过程中,测试记录信息中可以包括信道、频段、测试指标以及测试值等信息,即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特定的规则对测试记录信息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具体的,可以对测试记录信息中包括的测试指标进行权重设置或优先级设置,在解析时,根据权重较高或优先级较高的内容,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例如将测试指标A、测试指标B设置较高的权重或优先级,则可以优先生成包含测试指标A、测试指标B的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或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得到包含特定测试指标的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例如用户设置需要生成包含测试指标A和测试指标C的序列信息,则可以生成仅包含测试指标A和测试指标C的第一测试序列信息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0可以包括:
从测试记录信息中,按照测试时间顺序提取各实际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数值,形成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其中,实际测试项是指目标产品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的项目或指标,例如半导体芯片的电压、电流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测试时间顺序提取各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指标与测试数值,确定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例如,在SMT的生产测试过程中,按照顺序根据实际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数值生成对应的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步骤S230,根据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其中,生产配置信息是指目标产品进行生产测试时的标准信息,可以用于对实际测试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核对。对应的,生成的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可以认为是标准测试序列信息。与测试记录信息类似,其可以包括多种信息,例如测试项的指标、测试值等,考虑到第二测试序列是用于对第一测试序列进行对比。因此,第一测试序列中可以包括测试值的范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生产配置信息可以由测试人员预先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历史测试记录确定,还可以从其他预设数据库或服务器中下载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确定生产配置文件,例如考虑到不同的测试机型所测试的内容、测试方案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可以根据测试机型,确定对应机型下的生产配置文件;或者不同的产品,所需要进行的测试内容可能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型号,确定生产配置文件;再或者还可以根据工艺代码,确定生产配置文件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产品的型号与工艺代码,确定对应的生产配置文件;
从生产配置信息中,按照工艺顺序提取各指定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范围,形成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即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从目标产品的信号和工艺代码两个方面来确定生产配置文件。其一,在生产产品时,不同型号的产品在生产测试的流程上或者所使用的机型上都会有所差异,例如在SMT的生产测试中,不同的PCB主板号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不同,可以从目标产品的型号这一方面确定生产配置文件;其二,通常在生产测试的流程中,会包括多种工艺流程,例如工艺流程1用于生产测试A产品,工艺流程2用于生产测试B产品,不同的工艺流程可以对应不同的生产配置信息,因此,可以根据工艺流程确定生产配置文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从目标产品的型号、工艺代码确定对应的生产配置文件,也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型号和工艺代码,共同确定对应的生产配置文件。最后可以从生产配置信息中,按照工艺顺序提取各指定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范围,形成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其中,工艺顺序可以是产品的生产测试顺序,例如元件的贴片顺序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实际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和/或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指定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
其中,频段是指在通讯领域中电磁波的频率范围。信道是指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本示例性实施例特别可以应用于SMT生产测试过程,则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可以包括测试项的指标、测试值、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可以包括测试项的指标、测试值范围、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即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对应的信道或频段下,对测试记录信息与生产配置信息中的测试项的指标和测试值进行对比。
步骤S240,对比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其中,验证结果是指测试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或者是否出现异常或错误等情况。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与第二测试序列信息进行对比,即可以得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如果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与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存在差异,则可以显示验证失败的验证结果;如果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与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不存在差异,则可以显示验证通过的验证结果。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将上述对比信息以及验证结果保存至本地,以便于后续针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溯和原因分析。
综上,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解析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根据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对比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为验证的方法,避免了人为验证导致的漏验或错验的情况,提高了测试验证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整个测试验证过程较为简单,且较少需要人为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例将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作为标准信息,与第一测试序列信息进行比对,使得到的验证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4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分别写入测试序列对照表,测试序列对照表包括各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
步骤S320,对比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
步骤S330,如果所有序列中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均匹配成功,则确定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通过。
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分别写入测试序列对照表,在测试序列对照表中进行序列对比。具体的,首先可以基于生产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作为用于对比的标准信息按照预设格式或规则填入表中,以建立测试序列对照表,例如测试序列对照表第一列为测试频段,第二列为测试信道,第三列为测试项,第四列为测试范围等。然后根据生成的测试记录信息,确定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并将其填入上述测试序列对照表中。此外,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填入测试序列对照表的第一行,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填入后续行中,以便于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与第二测试序列信息进行对比。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型号、机型等信息对填入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的信息进行区分,例如在SMT生产测试中,可以根据不同PCB主板号对填入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的信息进行区分。
进一步,确定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是否通过。如果所有序列中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均匹配成功,则确定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通过。
具体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3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对于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判断指定测试项是否包括实际测试项;
步骤S420,当指定测试项包括实际测试项时,对比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是否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
步骤S430,当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时,确定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匹配成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比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方面,需要判断指定测试项中是否包括实际测试项,其中,实际测试项是指第一序列中实际进行测试的项目,指定测试项是指第二序列中包括的标准测试项。即需要判断实际测试时所涉及的测试项,是否满足测试标准或测试要求中所需要进行测试的测试项,例如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包含频段、信道、指定测试项等信息,则需要判断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是否也包含频段、信道、指定测试项等信息。如果指定测试项包括实际测试项,则需要进行第二方面的对比,需要对比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是否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之内,如果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则可以认为当前的测试过程正确、合理,即可以确定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匹配成功,确定验证通过;如果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未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则说明当前的测试过程可能出现问题,验证失败。
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测试项,其测试顺序可以相互调换,例如对于电路中的并联结构,各并联支路之间的测试先后顺序对于测试结果并无影响。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包括可以调换序列的N个测试项时,可以在N个测试项中共享序列,使其中每个测试项均对应于N个不同的序列,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举例来说,如果测试项A、测试项B、测试项C的序列分别为31、32、33,且这三个测试项之间可以任意调换序列,则可以共享序列,即测试项A、测试项B、测试项C均同时对应于序列31、32、33,换而言之,序列31、32、33均包括A、B、C三个测试项。由此,在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如果序列31、32、33包括A、B、C中任意一个测试项,则确定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在该序列匹配。
图5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测试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确定目标产品的生产方案信息,其中,生产方案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产品的生产信息、生产测试所用的机型信息等;
步骤S520,基于生产方案信息确定生产配置信息,根据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并根据第二测试序列信息生成测试序列对照表;
步骤S530,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
步骤S540,获取目标产品的测试记录信息,并根据测试记录信息生成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并填入测试序列对照表中;
步骤S550,在测试序列对照表中,对于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判断指定测试项是否包括实际测试项;
如果指定测试项包括实际测试项,则执行步骤S560,判断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是否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
如果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则执行步骤S570,确定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匹配成功,如果所有序列中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均匹配成功,则确定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通过;
如果在步骤S550的判断中,指定测试项不包括实际测试项,或者在步骤S560的判断中,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未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则执行步骤S580,确定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失败。其中,当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失败时,可以根据验证结果对测试过程进行分析,以解决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测试验证装置。如图6所示,该测试验证装置600可以包括:测试信息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第一序列获取模块620,用于解析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第二序列获取模块630,用于根据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序列信息对比模块640,用于对比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序列获取模块,可以用于从测试记录信息中,按照测试时间顺序提取各实际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数值,形成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序列获取模块,可以包括:文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产品的型号与工艺代码,确定对应的生产配置文件;序列信息形成单元,用于从生产配置信息中,按照工艺顺序提取各指定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范围,形成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实际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和/或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指定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序列信息对比模块包括:对照表生成单元,用于将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分别写入测试序列对照表,测试序列对照表包括各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测试项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判断单元,用于如果所有序列中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均匹配成功,则确定对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通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测试项对比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对于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判断指定测试项是否包括实际测试项;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指定测试项包括实际测试项时,对比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是否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以及当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处于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时,确定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匹配成功。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包括可以调换序列的N个测试项时,在N个测试项中共享序列,使其中每个测试项均对应于N个不同的序列,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可以执行图2、图3或图4等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0)
1.一种测试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
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包括:
从所述测试记录信息中,按照测试时间顺序提取各实际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数值,形成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的型号与工艺代码,确定对应的生产配置文件;
从所述生产配置信息中,按照工艺顺序提取各指定测试项的指标与测试范围,形成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实际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和/或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还包括各指定测试项的测试频段或测试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分别写入测试序列对照表,所述测试序列对照表包括各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
对比所述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
如果所有序列中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均匹配成功,则确定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验证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测试序列对照表中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是否匹配,包括:
对于相同序列的实际测试项和指定测试项,判断所述指定测试项是否包括所述实际测试项;
当所述指定测试项包括所述实际测试项时,对比所述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是否处于所述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
当所述实际测试项的测试数值处于所述指定测试项的测试范围以内时,确定所述实际测试项和所述指定测试项匹配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中包括可以调换序列的N个测试项时,在所述N个测试项中共享序列,使其中每个测试项均对应于N个不同的序列,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8.一种测试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测试的测试记录信息;
第一序列获取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测试记录信息,得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
第二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生产配置信息,确定第二测试序列信息;
序列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测试序列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试序列信息,得到对所述目标产品测试过程的验证结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1146.4A CN111488273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91146.4A CN111488273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88273A true CN111488273A (zh) | 2020-08-04 |
CN111488273B CN111488273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7179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911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88273B (zh) | 2020-03-18 | 2020-03-18 |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88273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710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 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83706A (zh) * | 2021-01-22 | 2021-05-11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序列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191738A (zh) * | 2021-05-17 | 2021-07-30 | 博睿智能制造系统(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设备多模板管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3514093A (zh) * | 2021-04-21 | 2021-10-19 |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 安全仪表调试终端 |
TWI778683B (zh) * | 2021-06-24 | 2022-09-21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基於產品配置訊息以提供測試時間預估建議系統及其方法 |
CN115420968A (zh) * | 2022-07-21 | 2022-12-02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通道切换的配电网终端测试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38621A1 (en) * | 2003-07-16 | 2005-02-17 | 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Test method, test system, and program therefor |
US20080106831A1 (en) * | 2006-11-02 | 2008-05-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ground fault self test |
CN103487693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框槽位的检测方法 |
CN105823976A (zh) * | 2015-01-09 | 2016-08-03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对芯片进行检测及对芯片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
CN105868888A (zh) * | 2016-03-23 | 2016-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 |
CN106802158A (zh) * | 2017-01-18 | 2017-06-06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一种漂流观测仪测试评估方法 |
CN107144779A (zh) * | 2017-06-29 | 2017-09-08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mu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226751A (zh) * | 2017-12-14 | 2018-06-29 |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处理器协同芯片性能评估系统及方法 |
CN110781070A (zh) * | 2019-09-06 | 2020-02-1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大数据测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874324A (zh) * | 2019-10-14 | 2020-03-10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结果数据保存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3-18 CN CN202010191146.4A patent/CN1114882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38621A1 (en) * | 2003-07-16 | 2005-02-17 | 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Test method, test system, and program therefor |
US20080106831A1 (en) * | 2006-11-02 | 2008-05-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ground fault self test |
CN103487693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框槽位的检测方法 |
CN105823976A (zh) * | 2015-01-09 | 2016-08-03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对芯片进行检测及对芯片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
CN105868888A (zh) * | 2016-03-23 | 2016-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 |
CN106802158A (zh) * | 2017-01-18 | 2017-06-06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一种漂流观测仪测试评估方法 |
CN107144779A (zh) * | 2017-06-29 | 2017-09-08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mu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226751A (zh) * | 2017-12-14 | 2018-06-29 |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处理器协同芯片性能评估系统及方法 |
CN110781070A (zh) * | 2019-09-06 | 2020-02-1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大数据测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874324A (zh) * | 2019-10-14 | 2020-03-10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结果数据保存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AGE PUBLICATIONS, INC: "WHAT IS TEST RELIABILITY/PRECISION?", HTTPS://US.SAGEPUB.COM/SITES/DEFAULT/FILES/UPM-ASSETS/98254_BOOK_ITEM_98254.PDF * |
工程测量: "如何用对比概念确定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HTTPS://WWW.SOHU.COM/A/320070442_100302581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710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 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83706A (zh) * | 2021-01-22 | 2021-05-11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序列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514093A (zh) * | 2021-04-21 | 2021-10-19 |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 安全仪表调试终端 |
CN113191738A (zh) * | 2021-05-17 | 2021-07-30 | 博睿智能制造系统(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设备多模板管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
TWI778683B (zh) * | 2021-06-24 | 2022-09-21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基於產品配置訊息以提供測試時間預估建議系統及其方法 |
CN115420968A (zh) * | 2022-07-21 | 2022-12-02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通道切换的配电网终端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15420968B (zh) * | 2022-07-21 | 2025-01-24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通道切换的配电网终端测试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88273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88273B (zh) | 测试验证方法、测试验证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1179282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05704369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US20220301328A1 (en) | Tex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289279B (zh) |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1741303B (zh) | 深度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1866483A (zh) | 颜色还原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2954251A (zh) | 视频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1382418B (zh) | 应用程序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3455013B (zh) | 用于处理图像的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 |
CN111176465A (zh) | 使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3992663B (zh) | 发送文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54359A1 (en) |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11598919B (zh) | 运动估计方法、运动估计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6052648B (zh) | 一种语音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使用方法及训练系统 | |
CN111314763A (zh) | 流媒体播放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5220699A (zh) | 一种基于模型开发的软件架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480682A (zh) | 一种拖拽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354435A (zh) |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逆色调映射方法和装置 | |
WO2022007757A1 (zh) | 跨设备声纹注册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414625A (zh) | 确定相似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217989A1 (zh) | 一种通信端口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6414500B (zh) | 电子设备操作引导信息录制方法、获取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1294320B (zh) | 数据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1226961A1 (zh) | 应用程序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