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6512A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86512A CN111486512A CN202010403648.9A CN202010403648A CN111486512A CN 111486512 A CN111486512 A CN 111486512A CN 202010403648 A CN202010403648 A CN 202010403648A CN 111486512 A CN111486512 A CN 1114865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let
- duct
- cavity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claims 4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气处理部件内具有:室内进风道、室内出风道、室外通风道、风机腔和送风腔,送风腔包括入口腔、过滤腔和直通腔,入口腔与过滤腔的入口连通,直通腔具有侧进口和侧出口,侧进口与过滤腔的排风口连通,侧出口与风机腔的进风口连通,空气处理部件包括:控制组件和切换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直通腔的入口开关,以控制直通腔的入口是否与入口腔连通,切换组件可切换三个状态。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部件,可以实现多种空气处理模式,而且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在不需要净化的情况下打开直通腔的入口,从而减少净化组件的使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降低了气流风阻,节省了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家用空调,具有新风部件,新风部件将室外空气引入空调,再将引入的室外空气经净化滤网过滤后排放到室内,然而,此种新风部件的空气处理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其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可以具有多种空气处理模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处理部件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内具有:室内进风道、室内出风道、室外通风道、风机腔和送风腔,所述送风腔包括入口腔、过滤腔和直通腔,所述入口腔与所述过滤腔的入口连通,所述直通腔具有侧进口和侧出口,所述侧进口与所述过滤腔的排风口连通,所述侧出口与所述风机腔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机腔;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过滤腔;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直通腔的入口开关,以控制所述直通腔的入口是否与所述入口腔连通;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可切换以下三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阻断,所述室外通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通风道连通,所述室内出风道阻断,在第三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所述室外通风道阻断。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部件,通过控制组件和切换组件的配合,可以实现多种空气处理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而且,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可以在不需要净化空气的情况下打开直通腔的入口,从而减少对净化组件的使用,延长了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气流风阻,节省了能源浪费,降低了工作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进出风调节组件,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内形成有所述室内进风道、所述室内出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且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上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室内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室外通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通所述入口腔,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分别连接在所述室外通风道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挡板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室内出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包括:中间挡位筋和位于所述中间挡位筋两侧的第一挡位筋和第二挡位筋,在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时,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中间挡位筋,在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第一挡位筋,在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时,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中间挡位筋,在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第二挡位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包括: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内形成有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所述风道壳上具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风道管,所述风道管内形成有所述室外通风道,且所述风道管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三开口,所述风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可拆卸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室外通风道的两侧,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为轴对称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风道蜗壳组件,所述风道蜗壳组件包括:进风蜗壳,所述进风蜗壳内形成有所述入口腔、所述过滤腔和所述直通腔,且所述进风蜗壳上具有与所述入口腔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蜗壳;风机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内形成有所述风机腔,且所述风机蜗壳上具有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为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进风蜗壳与所述风机蜗壳之间,且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风机腔的所述进风口,所述直通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三挡板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三挡板开关所述直通腔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挡板绕第三轴线在所述入口腔内转动,所述第三轴线位于所述直通腔的入口的靠近所述过滤腔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蜗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直通腔的入口处的第三挡位筋,在所述第三挡板关闭所述直通腔的入口时,所述第三挡板止抵于所述第三挡位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壳体部件,所述空调壳体部件内设有送风部件和换热部件;和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设在所述空调壳体部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部件,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部件的一个工作状态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另一个工作状态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再一个工作状态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又一个工作状态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装配图;
图9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处理部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状态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空气处理部件100;
室内进风道A1;室内出风道A2;室外通风道A3;
风机腔A4;送风腔A5;入口腔A51;过滤腔A52;直通腔A53;
风机组件1;净化组件2;
控制组件3;第三挡板31;第三驱动器32;第三轴线33;
切换组件4;第一挡板41;第一驱动器42;第二挡板43;第二驱动器44;
第一轴线45;第二轴线46;
进出风调节组件5;
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第三开口53;第一接口54;第二接口55;
中间挡位筋561;第一挡位筋562;第二挡位筋563;
风道壳57;风道管58;
风道蜗壳组件6;进风蜗壳61;第四开口611;第三挡位筋612;
风机蜗壳62;第五开口621;
安装板63;进风口631;
空调壳体部件200;前壳201;后壳202;
送风部件300;换热部件400;出风导风部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家用空调,虽然具有新风部件,但是,新风部件只能将室外空气引入,引入的室外空气经净化滤网及风机后排放到室内,此种新风部件的空气处理模式单一,只能往室内引入新风,而不能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到室外,而且新风的引入必须经过净化滤网,当室外空气质量良好的时候,引入的新风也要经过净化滤网,增加了新风风阻,浪费了能源,同时降低了滤网的使用寿命。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部件100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1000。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部件100。
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部件100内具有:室内进风道A1、室内出风道A2、室外通风道A3、风机腔A4和送风腔A5,送风腔A5包括入口腔A51、过滤腔A52和直通腔A53,入口腔A51与过滤腔A52的入口连通,直通腔A53具有侧进口和侧出口,侧进口与过滤腔A52的排风口连通,侧出口与风机腔A4的进风口631连通。由此,进入到入口腔A51的气流可以通过过滤腔A52的入口进入过滤腔A52,进入过滤腔A52的气流可以通过排风口和侧进口进入直通腔A53,然后由侧出口和进风口631进入风机腔A4。
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部件100包括:风机组件1、净化组件2和控制组件3,风机组件1设于风机腔A4,净化组件2设于过滤腔A52。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开关,以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是否与入口腔A51连通,即在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打开时,进入到入口腔A51的气流可以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在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关闭时,进入到入口腔A51的气流无法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
可以理解的是,当过滤腔A52的入口和直通腔A53的入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过滤腔A52内具有净化组件2,故风阻较大,所以进入到入口腔A51的至少大部分气流都流向直通腔A53,从而可以减少对净化组件2的使用,延长了净化组件2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降低气流风阻,节省了能源浪费。由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腔A52的入口可以处于常敞开状态,以始终与入口腔A51连通,从而可以简化结构,简化控制。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腔A52的入口也可以由控制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前文所述的控制组件3)控制开关,以使过滤腔A52的入口与入口腔A51可选择地连通。例如,在打开直通腔A53的入口时,可以同时关闭过滤腔A52的入口;在关闭直通腔A53的入口时,可以同时打开过滤腔A52的入口。
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部件100还包括:切换组件4,切换组件4可切换以下三个状态,即后文所述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状态下,室内进风道A1阻断,室外通风道A3与入口腔A51连通,风机腔A4的出风口与室内出风道A2连通。由此,可以实现新风模式。更为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当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关闭时,可以实现第一新风模式,当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打开时,可以实现第二新风模式。
在第一新风模式下,如图1所示,风机组件1工作,室外空气通过室外通风道A3进入入口腔A51,由于直通腔A53的入口被控制组件3关闭,进入到入口腔A51的空气不会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而是进入过滤腔A52由净化组件2过滤,然后通过过滤腔A52的排风口和直通腔A53的侧进口进入直通腔A53,之后通过直通腔A53的侧出口进入风机腔A4,之后从风机腔A4的出风口流向室内出风道A2,排出到室内,从而完成将新风引入,净化后排向室内的新风功能。
在第二新风模式下,如图2所示,风机组件1工作,室外空气通过室外通风道A3进入入口腔A51,由于直通腔A53的入口被控制组件3打开,进入到入口腔A51的空气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然后通过直通腔A53的侧出口进入风机腔A4,之后从风机腔A4的出风口流向室内出风道A2,排出到室内,从而完成将新风引入,不经净化直接排向室内的新风功能。此模式适用于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场景。
在第二状态下,如图3所示,室内进风道A1与入口腔A51连通,风机腔A4的出风口与室外通风道A3连通,室内出风道A2阻断。由此,可以实现排风模式。更为具体地,在第二状态下,当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打开时,可以实现第一排风模式,当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关闭时,可以实现第二排风模式。
在第一排风模式下,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1工作,室内空气通过室内进风道A1进入入口腔A51,由于直通腔A53的入口被控制组件3打开,进入到入口腔A51的空气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然后通过直通腔A53的侧出口进入风机腔A4,之后从风机腔A4的出风口流向室外通风道A3,排出到室外,从而完成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风功能。
在第二排风模式下,图未示出该示例,风机组件1工作,室内空气通过室内进风道A1进入入口腔A51,由于直通腔A53的入口被控制组件3关闭,进入到入口腔A51的空气不会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而是进入过滤腔A52由净化组件2过滤,然后通过过滤腔A52的排风口和直通腔A53的侧进口进入直通腔A53,之后通过直通腔A53的侧出口进入风机腔A4,之后从风机腔A4的出风口流向室外通风道A3,排出到室外,从而完成将室内空气过滤后再排出室外的排风功能。
在第三状态下,如图4所示,室内进风道A1与入口腔A51连通,风机腔A4的出风口与室内出风道A2连通,室外通风道A3阻断,并且在第三状态下,当控制组件3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关闭时,可以实现室内净化模式。
在室内净化模式下,如图4所示,风机组件1工作,室内空气通过室内进风道A1进入入口腔A51,由于直通腔A53的入口被控制组件3关闭,进入到入口腔A51的空气不会通过直通腔A53的入口进入直通腔A53,而是进入过滤腔A52由净化组件2过滤,然后通过过滤腔A52的排风口和直通腔A53的侧进口进入直通腔A53,之后通过直通腔A53的侧出口进入风机腔A4,之后从风机腔A4的出风口流向室内出风道A2,排出到室内,从而完成将室内空气过滤后再排出室内的室内净化功能。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部件100,通过控制组件3和切换组件4的配合,可以实现多种空气处理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而且,通过设置控制组件3,可以在不需要净化空气的情况下打开直通腔A53的入口,从而减少对净化组件2的使用,延长了净化组件2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气流风阻,节省了能源浪费,降低了工作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气处理部件100可以包括进出风调节组件5,结合图6和图7,进出风调节组件5上具有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第三开口53、第一接口54和第二接口55,结合图4,进出风调节组件5内形成有室内进风道A1、室内出风道A2和室外通风道A3,第一开口51与室内进风道A1连通,第二开口52与室内出风道A2连通,第三开口53与室外通风道A3连通,结合图4和图8,第一接口54用于连通入口腔A51,第二接口55用于连通风机腔A4的出风口,切换组件4设置于进出风调节组件5。由此,通过设置进出风调节组件5,可以使得空气处理组件实现局部模块化生产,从而方便生产和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切换组件4包括:第一挡板41和第一驱动器42,第一驱动器42驱动第一挡板41运动,以使第一挡板41切换第一开口51和第三开口53中的一个与第一接口54连通、另一个与第一接口54阻断。即在一个切换状态下(例如图4所示状态),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连通、同时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阻断,此时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之间可以流通气流,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之间不能流通气流;在另一个切换状态下(例如图2所示状态),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连通、同时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阻断,此时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之间可以流通气流,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之间不能流通气流。
如图7所示,切换组件4还包括:第二挡板43和第二驱动器44,第二驱动器44驱动第二挡板43运动,以使第二挡板43切换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中的一个与第二接口55连通、另一个与第二接口55阻断。即在一个切换状态下(例如图4所示状态),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连通、同时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阻断,此时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之间可以流通气流,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之间不能流通气流;在另一个切换状态下(例如图3所示状态),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连通、同时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阻断,此时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之间可以流通气流,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之间不能流通气流。由此,切换组件4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便于实现上述三个状态的切换,切换速度快,且切换结果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室内进风道A1和室内出风道A2分别连接在室外通风道A3的两侧,第一驱动器42驱动第一挡板41绕第一轴线45转动,第二驱动器44驱动第二挡板43绕第二轴线46转动,结合图4,第一轴线45位于室内进风道A1和室外通风道A3的连接处,第二轴线46位于室内出风道A2和室外通风道A3的连接处。由此,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3的运动方式简单,动作可靠性高,不会相互干涉影响,且所需的运动空间较小,且第一驱动器42和第二驱动器44的选择简单,可以为电机直驱等方式实现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进出风调节组件5包括:中间挡位筋561和位于中间挡位筋561两侧的第一挡位筋562和第二挡位筋563,如图4所示,在第一挡板41切换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连通,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阻断时,第一挡板41的远离第一轴线45的一端止抵于中间挡位筋561,如图2所示,在第一挡板41切换第一开口51与第一接口54阻断,第三开口53与第一接口54连通时,第一挡板41的远离第一轴线45的一端止抵于第一挡位筋562,如图4所示,在第二挡板43切换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连通,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阻断时,第二挡板43的远离第二轴线46的一端止抵于中间挡位筋561,如图3所示,在第二挡板43切换第二开口52与第二接口55阻断,第三开口53与第二接口55连通时,第二挡板43的远离第二轴线46的一端止抵于第二挡位筋563。由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保证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3处于相应阻断位置的密封可靠性,改善气流从阻断位置泄流的问题,且保证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3可以稳定地停留在相应阻断位置,避免气流压力过大使得挡板离开相应阻断位置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进出风调节组件5包括:风道壳57和风道管58,风道壳57内形成有室内进风道A1和室内出风道A2,风道壳57上具有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第一接口54、第二接口55和第三接口,结合图4,风道管58内形成有室外通风道A3,且风道管58的一端具有上述第三开口53,风道管58的另一端与第三接口可拆卸相连。由此,可以简化进出风调节组件5的结构,方便进出风调节组件5的加工成型和装配,满足风道形状符合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室内进风道A1和室内出风道A2分别位于室外通风道A3的两侧,进出风调节组件5为轴对称结构。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室内进风和室内出风的回风短路问题,提高空气处理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空气处理部件100包括风道蜗壳组件6,风道蜗壳组件6包括:进风蜗壳61、风机蜗壳62和安装板63,进风蜗壳61内形成有入口腔A51、过滤腔A52和直通腔A53,且进风蜗壳61上具有与入口腔A51连通的第四开口611,控制组件3设置于进风蜗壳61;风机蜗壳62内形成有风机腔A4,以用于设置风机组件1,且风机蜗壳62上具有第五开口621,第五开口621为风机腔A4的出风口,结合图9,安装板63设于进风蜗壳61与风机蜗壳62之间,且安装板63上形成有风机腔A4的进风口631,结合图4,直通腔A53位于净化组件2和安装板63之间。由此,风道蜗壳组件6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可以使得空气处理组件实现局部模块化生产,从而方便生产和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组件3可以包括:第三挡板31和第三驱动器32,第三驱动器32驱动第三挡板31运动,以使第三挡板31开关直通腔A53的入口。由此,控制组件3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单且有效地控制直通腔A53的入口的打开和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三驱动器32驱动第三挡板31绕第三轴线33在入口腔A51内转动,第三轴线33位于直通腔A53的入口的靠近过滤腔A52的一侧。由此,第三挡板31的运动方式简单,便于控制,动作可靠性高,且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不会与其他部件形成影响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三挡板31关闭直通腔A53的入口时,进风蜗壳61内具有位于直通腔A53的入口处的第三挡位筋612,第三挡板31止抵于第三挡位筋612。由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保证第三挡板31处于关闭位置的密封可靠性,改善气流从关闭位置泄流的问题,且保证第三挡板31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关闭位置,避免气流压力过大使得挡板离开关闭位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1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离心风轮等,此外,第一驱动器42、第二驱动器44、第三驱动器32均可以选择采用步进电机等,从而控制相应挡板的转动角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化组件2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海帕网,IFD,催化氧化网等等。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空气处理部件100。
结合图5-图9,空气处理部件100包括进风机组件1、净化组件2、控制组件3、切换组件4、进出风调节组件5和风道蜗壳组件6,结合图4,进出风调节组件5位于风道蜗壳组件6的后侧,进出风调节组件5内具有室内进风道A1、室内出风道A2和室外通风道A3,室内进风道A1和室内出风道A2分别位于室外通风道A3的左右两侧,且室内进风道A1的左端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开口51、室内出风道A2的右端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二开口52,室外通风道A3的后端具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三开口53,进出风调节组件5的前侧具有左右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接口54和第二接口55。
切换组件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3、第一驱动器42和第二驱动器44,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3均位于进出风调节组件5内,且第一挡板41绕竖直设置的第一轴线45转动,第二挡板43绕竖直设置的第二轴线46转动,第一轴线45位于室内进风道A1的右端和室外通风道A3的前端左侧的交汇位置,第二轴线46位于室内出风道A2的左端和室外通风道A3的前端右侧的交汇位置,第一驱动器42设于进出风调节组件5的顶部且驱动第一挡板41转动,第二驱动器44设于进出风调节组件5的顶部且驱动第二挡板43转动。
风道蜗壳组件6包括进风蜗壳61、风机蜗壳62和安装板63,进风蜗壳61和风机蜗壳62分别位于安装板63的左右两侧,进风蜗壳61的后侧具有与第一接口54连通的第四开口611,风机蜗壳62的后侧具有与第二接口55连通的第五开口621,进风蜗壳61内有入口腔A51、过滤腔A52和直通腔A53,入口腔A51和位于过滤腔A52和直通腔A53的后侧,过滤腔A52的后侧敞开为入口以与入口腔A51连通,直通腔A53的后侧敞开为入口以与入口腔A51连通,直通腔A53的左侧敞开为侧进口,过滤腔A52的右侧敞开为排风口且通过侧进口与直通腔A53连通,净化组件2设在过滤腔A52内且靠近侧进口设置,直通腔A53的右侧敞开为侧出口,风机蜗壳62的左侧敞开且封盖安装板63,安装板63上具有连通侧出口和风机腔A4的进风口631,第四开口611为入口腔A51的入口,第五开口621为风机腔A4的出风口。
入口腔A51与过滤腔A52的入口始终连通,直通腔A53的入口通过控制组件3控制开关以选择性地与入口腔A51连通,控制组件3包括第三挡板31和第三驱动器32,第三挡板31设于入口腔A51且绕竖直设置的第三轴线33转动,第三轴线33位于直通腔A53的入口的靠近过滤腔A52的位置,第三驱动器32设于进风蜗壳61的顶部且驱动第三挡板31转动,进风蜗壳61内具有位于直通腔A53的入口上下两侧的第三挡位筋612,第三档位筋用于止挡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三挡板31。
由此,通过上文描述的切换组件4和控制组件3的动作原理,可以实现不同空气处理模式的切换,这里不作赘述。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
如图10和图11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包括:空调壳体部件200和空气处理部件100,空调壳体部件200内设有送风部件300和换热部件400,空气处理部件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部件100,空气处理部件100设在空调壳体部件200内。由此,可以通过送风部件300和换热部件400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正常制热、制热等功能,且通过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部件100,可以实现上述多个模式的空气处理模式,例如上述的新风模式、排风模式、以及室内净化模式等,从而丰富空调室内机1000的功能,满足不同场景的实际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送风部件300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可以为贯流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斜流风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壳体部件200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在图10-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包括前壳201、后壳202、底盘和顶盖,前壳201可以由一块或者多块板组成,后壳202可以由一块或者多个板组成,空调室内机1000的回风口可以形成在后壳202上,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口可以形成在前壳201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他构成例如出风导风部件500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
如图10和图11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空调壳体部件200和设于空调壳体部件200内的送风部件300、换热部件400和空气处理部件100,送风部件300和换热部件400均位于空气处理部件100的上方,空调壳体部件20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具有送风口,空调壳体部件200的后侧具有回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与所述送风部件300所限定出的风道连通,换热部件400位于风道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内具有:室内进风道、室内出风道、室外通风道、风机腔和送风腔,所述送风腔包括入口腔、过滤腔和直通腔,所述入口腔与所述过滤腔的入口连通,所述直通腔具有侧进口和侧出口,所述侧进口与所述过滤腔的排风口连通,所述侧出口与所述风机腔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机腔;
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过滤腔;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直通腔的入口开关,以控制所述直通腔的入口是否与所述入口腔连通;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可切换以下三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阻断,所述室外通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外通风道连通,所述室内出风道阻断,在第三状态下,所述室内进风道与所述入口腔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所述室外通风道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
进出风调节组件,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内形成有所述室内进风道、所述室内出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且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上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室内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室内出风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室外通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通所述入口腔,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
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分别连接在所述室外通风道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挡板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室内出风道和所述室外通风道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包括:中间挡位筋和位于所述中间挡位筋两侧的第一挡位筋和第二挡位筋,
在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时,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中间挡位筋,
在所述第一挡板切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阻断,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第一挡位筋,
在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时,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中间挡位筋,
在所述第二挡板切换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阻断,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轴线的一端止抵于所述第二挡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包括:
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内形成有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所述风道壳上具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风道管,所述风道管内形成有所述室外通风道,且所述风道管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三开口,所述风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可拆卸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进风道和所述室内出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室外通风道的两侧,所述进出风调节组件为轴对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部件包括风道蜗壳组件,所述风道蜗壳组件包括:
进风蜗壳,所述进风蜗壳内形成有所述入口腔、所述过滤腔和所述直通腔,且所述进风蜗壳上具有与所述入口腔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蜗壳;
风机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内形成有所述风机腔,且所述风机蜗壳上具有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为所述风机腔的出风口;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进风蜗壳与所述风机蜗壳之间,且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风机腔的所述进风口,所述直通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第三挡板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挡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三挡板开关所述直通腔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挡板绕第三轴线在所述入口腔内转动,所述第三轴线位于所述直通腔的入口的靠近所述过滤腔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蜗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直通腔的入口处的第三挡位筋,在所述第三挡板关闭所述直通腔的入口时,所述第三挡板止抵于所述第三挡位筋。
12.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壳体部件,所述空调壳体部件内设有送风部件和换热部件;和
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部件,所述空气处理部件设在所述空调壳体部件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3648.9A CN111486512B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3648.9A CN111486512B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86512A true CN111486512A (zh) | 2020-08-04 |
CN111486512B CN111486512B (zh) | 2024-11-26 |
Family
ID=7179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03648.9A Active CN111486512B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86512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5449A (zh) * | 2021-01-28 | 2021-05-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
CN114543227A (zh) * | 2020-11-25 | 2022-05-2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4909711A (zh) * | 2021-02-08 | 2022-08-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装置 |
CN115479310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5493194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5978644A (zh) * | 2023-02-02 | 2023-04-18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87019U (zh) * | 2015-06-04 | 2015-11-18 | 许永玖 | 通风设备 |
CN205351482U (zh) * | 2016-02-23 | 2016-06-29 |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 通过一个风门切换风向的具有新风功能的双风机取暖器 |
CN110043965A (zh) * | 2019-04-29 | 2019-07-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209558557U (zh) * | 2019-01-30 | 2019-10-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210241764U (zh) * | 2019-07-05 | 2020-04-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212204780U (zh) * | 2020-05-13 | 2020-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2020
- 2020-05-13 CN CN202010403648.9A patent/CN1114865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87019U (zh) * | 2015-06-04 | 2015-11-18 | 许永玖 | 通风设备 |
CN205351482U (zh) * | 2016-02-23 | 2016-06-29 |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 通过一个风门切换风向的具有新风功能的双风机取暖器 |
CN209558557U (zh) * | 2019-01-30 | 2019-10-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0043965A (zh) * | 2019-04-29 | 2019-07-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210241764U (zh) * | 2019-07-05 | 2020-04-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212204780U (zh) * | 2020-05-13 | 2020-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3227A (zh) * | 2020-11-25 | 2022-05-2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2815449A (zh) * | 2021-01-28 | 2021-05-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
CN114909711A (zh) * | 2021-02-08 | 2022-08-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装置 |
CN115479310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5493194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5978644A (zh) * | 2023-02-02 | 2023-04-18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86512B (zh) | 2024-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86512A (zh)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2204781U (zh)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KR101841954B1 (ko) | 다기능 전열교환기를 구비한 환기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212204780U (zh) |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1189119A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511454U (zh) | 风机组件、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57529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982860U (zh) | 新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 |
CN212319894U (zh) | 空调器 | |
CN112594781A (zh) |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 |
WO2022165999A1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214249963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644896B (zh) |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 |
CN113883597A (zh) | 空调器 | |
CN210688484U (zh) |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832227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112460685A (zh) |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 |
CN214038685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 |
US20230258341A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 |
KR100531087B1 (ko) | 환기기능을 구비한 공기청정기 | |
CN113324303A (zh) | 具有双层风道的全热新风机 | |
CN214501556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260130U (zh) | 新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4148151U (zh) |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 |
CN212644858U (zh) | 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