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0407A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70407A CN111470407A CN201910063722.4A CN201910063722A CN111470407A CN 111470407 A CN111470407 A CN 111470407A CN 201910063722 A CN201910063722 A CN 201910063722A CN 111470407 A CN111470407 A CN 1114704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isting
- counterweight
- unit
- assembly
- extending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28—Counterweights, i.e. additional weights counterbalancing inertia forces induced by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masses in the system, e.g. of pistons attached to an engine crankshaft; Attaching or mount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杆式吊装组件,包括:承载单元,具有延伸方向,包括载重部、一个以上的吊挂点和配重部,载重部用于加载被吊物,吊挂点用于连接吊具,配重部在延伸方向上相对于至少一个吊挂点位于载重部的相反侧;以及配重单元,沿着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配重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平衡组件的吊装设备以及吊装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平衡组件,可以避开障碍物,精准就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杆式吊装组件,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装设备以及采用该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装方法,属于吊装安装领域。
背景技术
吊装工程应用在工业、民用、核电、船舶、航空、公路、铁路等各个领域,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在一般情况下,吊装空间大,不受限,通过起重机等吊车完成吊装就位工作,吊装就位通常较为顺利。但在吊装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吊装的垂直空间受限因而常规吊装方法无法顺利完成的情况。例如,因为被吊物就位位置上方有障碍物诸如厂房结构梁、楼板等等阻碍吊装且距离较近,所以无法采用起重机等直接吊装就位,对于这种情况,吊装方式通常分为两种。
其一是采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目前这种方式所采用的专用吊具通常功能单一,没有通用性,而且在受限的空间内所能够伸入的距离较小。
其二是不采用专用吊具吊装,通常的过程是将被吊物吊到就位位置附近,然后通过起重机或手拉葫芦等进行辅助吊装,直到将被吊物吊装就位。这种方式吊装到位后通常还需要反复进行调整,就位精度低,且工时耗费,质量控制的难度大,不利于成本和工期的控制,同时,当上方障碍物较大时,造成被吊物距离就位位置的水平距离较远,通过起重机或手拉葫芦等进行辅助吊装时,难以避免吊装过程中的歪拉斜吊,对人员和整个设备的安全性都无法保障,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组件,可以容易地避开障碍物,而由吊车直接吊装就位,避免歪拉斜吊。
提供了一种称杆式吊装组件,包括:承载单元,具有延伸方向,包括:载重部,用于加载被吊物;一个以上的吊挂点,用于连接吊具;和配重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吊挂点中的至少一个吊挂点位于所述载重部的相反侧;以及配重单元,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重部;所述承载单元包括两个主梁和一个横梁,所述两个主梁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地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主梁,所述承载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由所述横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构成所述载重部,另一部分构成所述配重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单元包括移动机构和多个配重块,所述多个配重块中的每个配重块皆设置成可独立拆装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重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容置口以及位于所述容置口两侧的多个卡槽,每个所述配重块为两侧形成有侧向肩部并且下方形成有窄凸部的T形板,所述T形板的侧向肩部可卡合到所述卡槽中,而所述T形板的窄凸部可插入所述容置口;所述移动机构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容置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称杆式吊装组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配重单元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单元为输出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相互配合的丝杠螺母驱动所述配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丝杠旋转,所述螺母连接所述配重单元;所述称杆式吊装组还包括无线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遥控器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载重部包括支撑表面,用于支撑所述被吊物;所述载重部还包括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用于限制所述被吊物沿着所述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支撑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挡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的可活动配合而可调整地安装于所述支撑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载重部包括吊接点,用于悬吊所述被吊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部设置有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配重单元通过滚轮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器,所述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配重单元的中部,所述丝杠与所述螺母啮合,由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带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吊装设备,包括吊车和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所述吊车通过吊具连接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挂点。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吊装方法,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包括以下步骤:连接吊车:将吊车的吊具连接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挂点;加载被吊物:通过载重部加载被吊物;起吊调整:缓慢起吊加载有所述被吊物的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调整所述配重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直到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保持水平;吊装就位:通过所述吊车将加载有所述被吊物的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吊装至就位位置附近,通过操作所述吊车,使所述被吊物避开障碍物而从障碍物下方进入所述就位位置:以及就位拆除:控制所述配重单元朝向所述载重部移动,将所述被吊物从所述载重部拆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单元包括多个配重块,在所述连接吊车之前,所述吊装方法还包括:计算配置:根据所述被吊物,依据杠杆原理进行受力结算而配置吊装所需的配重块数量以及所述配重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并且使所述配重单元包括所需数量的配重块;在所述起吊调整与所述吊装就位之间,所述吊装方法还包括:试吊检查:使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静置预定时间,以检查有无异常。
通过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以及包括该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可以满足现场受限空间的吊装需要,避免歪拉斜吊,确保吊装安全,并且加快现场的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具有适应性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安全稳定等特点。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
附图中:
图1为称杆式吊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前视图。
图3为承载单元的俯视图。
图4为移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配重块的前视图。
图6为示出配重单元位于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示例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如本发明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为了方便描述,此处可能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低于”、“下面”、“上方”、“上”等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到,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器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器件,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或“下面”的元件的方向将改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而,示例性的词语“下方”和“下面”能够包含上和下两个方向。器件也可能具有其他朝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向),因此应相应地解释此处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词。此外,还将理解,当一层被称为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所述两层之间仅有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介于其间的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此外,不同实施方式下的变换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组合。
图1和图2从不同角度示出了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示例构造。称杆式吊装组件10包括承载单元1和配重单元2。
承载单元1包括一个以上的吊挂点13,用于连接吊具4(包括索具)。吊车例如起重机通过吊具4连接吊挂点13而吊挂称杆式吊装组件10。例如,吊具4可以包括卸扣(未示出)和钢丝绳41,从而连接吊车的吊钩42,吊挂点13处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紧固件的方式而设置吊耳133,通过卸扣和钢丝绳41吊挂承载单元1的吊耳133并且悬吊于吊车的吊钩42,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挂于吊车。
图3示出了承载单元1的示例构造。承载单元1具有延伸方向D。如上所述,承载单元1包括一个以上的吊挂点13,承载单元1还包括载重部11和配重部12。载重部11用于加载被吊物,也即,需要吊装到位的被吊物在吊装过程中设置于载重部11。被吊物可以是设备、模块或者用材。配重部12在延伸方向D上相对于一个以上的吊挂点13中的至少一个吊挂点位于载重部11的相反侧,图中,载重部11位于延伸方向D上的左侧,配重部12位于延伸方向D上的右侧。称杆式吊装组件10可以包括多个吊挂点13(多个意味着三个以上),多个吊挂点13中的上述至少一个吊挂点位于载重部11与配重部12之间,构成了固定吊挂点,也即吊挂时一定会使用的吊挂点,而多个吊挂点13中的其他吊挂点位于配重部12,构成了可选择吊挂点,也即吊挂时可能会选择着使用的吊挂点,上述至少一个吊挂点构成的固定吊挂点与其他吊挂点构成的至少一个上述可选择吊挂点构成吊挂时选择的实际吊挂点。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称杆式吊装组件10包括六个吊挂点13a、13b、13c、13d、13e、13f,其中两个吊挂点13a、13b即上面描述的至少一个吊挂点,配重部12在延伸方向D上相对于吊挂点13a、13b位于载重部11的相反侧,也即吊挂点13a、13b位于载重部11与配重部12之间。作为上述至少一个吊挂点的两个吊挂点13a、13b构成了固定吊挂点,而其他吊挂点13c、13d、13e、13f位于配重部12,构成了可选择吊挂点,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吊挂时选择了吊挂点13c、13d和固定吊挂点13a、13b作为实际吊挂点,在实际选择时可以根据现场吊装的情况而选择吊挂点13e、13f与固定吊挂点13a、13b作为实际吊挂点。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承载单元1可以仅包括一个吊挂点13,由该一个吊挂点吊挂支撑。
参见图3,承载单元1包括两个主梁8a、8b(图3中的上下两个主梁,统称为主梁8)和一个横梁9,两个主梁8沿着延伸方向D延伸,横梁9垂直于延伸方向D地延伸,横梁9的两端(图3中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主梁8,承载单元1在延伸方向D上由横梁9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图3中的左边部分)构成上述载重部11,另一部分(图3中的右边部分)构成配重部12。图示实施方式中,主梁8和横梁9通过法兰连接结构98装配而成,彼此可拆卸,横梁8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过更换横梁9,实现吊具跨度(也即,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上的尺寸)的变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主梁8和横梁9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焊接而连接在一起,彼此不可拆卸。
图示实施方式中,承载单元1还包括横接梁99,其结构类似于横梁9,也垂直于延伸方向D地延伸,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主梁8。横接梁99设置于承载单元1的配重部12的与横梁9相反的一端,可以防止后面将会描述的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移动超出限制。
继续参见图1和图2,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可移动地设置于承载单元1的配重部12。从而可以通过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来回移动而实现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平衡,这样,在被吊物需要吊装就位的就位位置上方有梁、楼板或其他类型的障碍物且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吊车只需要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装到就位位置附近,然后使得称杆式吊装组件10朝向障碍物下方水平移动,使得承载部11上加载的被吊物位于障碍物下方即可,使得被吊物对准就位位置,然后使得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向下移动直到被吊物到达就位位置停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配重部12可以设置有沿着延伸方向D延伸的导轨,配重单元2通过滚轮沿着导轨移动,从而沿着延伸方向D延伸。例如,主梁8为焊接型H型钢,该H型钢下翼缘的内侧作为配重单元2的导轨(或者说,行走轨道),后面将会描述的配重单元2的移动机构21具有由该导轨导向的滚轮。
图示实施方式中,载重部11包括支撑表面111,用于支撑被吊物。支撑表面111也即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装被吊物时主梁8的上表面。如图示实施方式,载重部11还包括限位挡块112,限位挡块112设置在支撑表面111上,用于限制被吊物沿着延伸方向D滑动。这样,当被吊物具有可以容许载重部11插入的空间时,例如,在被吊物为顶部具有型钢的设备的情况下,作为被吊物的设备可以直接担在主梁8上,通过吊车起钩行走等动作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至设备侧面,调整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位置使其从设备顶部型钢下侧穿过。而且,在具有限位挡块112的情况下,通过限位挡块112可以防止作为被吊物的设备在吊装过程中滑移。这种加载被吊物的方式适用于被吊物具有容许载重部11插入的空间的情况,就位位置与上方障碍物之间的空间可以十分狭小。
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表面1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1a,限位挡块112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111a的可活动配合而可调整地安装于支撑表面111。也即,限位挡块112的位置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111a的可活动配合而可调整,这样,可以在加载被吊物时根据被吊物的情况而适时地调整限位挡块112的位置,使其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被吊物的限位作用。例如,安装孔111a可以设置成其直径比紧固件的直径大,又或者,安装孔111a可以设置成腰孔的形式,从而实现安装孔111a与紧固件的可活动配合。
图示实施方式中,每个主梁8上设置有三个限位挡块112,限位挡块1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主梁8上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的限位挡块112,又或者,两个主梁8中仅一个主梁上设置限位挡块112,这些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布置。
参见图2,载重部11可以包括吊接点113,用于悬吊被吊物。图示实施方式中,吊接点113设置于主梁8的下表面,例如,在吊接点113处设置吊耳,图中一个主梁8对应设置两个吊耳,也即两个主梁8一共设置四个吊耳,该吊耳可以例如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而设置成可拆卸的,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具有合适的额定载荷的吊耳,例如额定载荷可以定为6t。这样,对于被吊物不适于利用支撑表面111支撑的情况下,被吊物可以通过钢丝绳或吊装带与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吊接点113挂接,具体地:通过吊车起钩行走等动作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至被吊物上方,被吊物通过钢丝绳、卸扣与称杆式吊装组件10在吊接点113处设置的例如吊耳连接。这种加载被吊物的方式适用于被吊物没有容许载重部11插入的空间的情况。
承载单元1中还可以设置足以支撑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支腿,以便于放置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尤其便于对应不同被吊物后续将会描述的配重块22的快速拆装,有利于提高配重块22的拆装效率。例如,在图1中的每个主梁8下分别设置3个可拆卸型的支腿。
参见图1和图2,配重单元2包括移动机构21和多个配重块22,多个配重块22中的每个配重块皆设置成可独立拆装于移动机构21,移动机构21沿着延伸方向D可移动地设置于配重部12。设置可独立拆装于移动机构21的多个配重块22,可以根据被吊物的重量、结构等信息,而选择平衡该被吊物所需要的配重块数量,选择灵活,安装方便。
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移动机构21和配重块22的示例构造。移动机构21包括容置口211以及位于容置口211两侧的多个卡槽212,每个配重块22为两侧形成有侧向肩部221并且下方形成有窄凸部222的T形板,作为配重块22的T形板的侧向肩部221可卡合到卡槽212中,并且作为配重块22的T形板的窄凸部222可插入容置口211。移动机构21和配重块22的该构造可以方便且稳当地放置配重块22,卡槽212可以防止配重块22滑动。
图示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外形均为T形板但尺寸不同的两种配重块22,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择,作为配重块22的T形板的顶面还设置有两个吊环螺钉228,以方便配重块22的拆装,而且,将吊环螺钉228设置在顶面,可以不影响相邻配重块的拆装。作为配重块22的T形板例如可以由100mm厚的钢板加工而成。
图示实施方式中,容置口211为矩形窗口,多个卡槽212设置于容置口211在延伸方向D上的两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卡槽212也可以设置于容置口21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也即,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又或者,容置口211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窗口。
移动机构21可以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也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或者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设置两个以上容置口211,包括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参见图1和图4,移动机构2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容置口211,这样,在加载被吊物以后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上不平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两个容置口211中所放置的配重块22的数量不同或者放置的配重块22形式不同(如,采用图5中尺寸不同的两种配重块22)而调整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在该方向上的平衡。
图4中,移动机构21可以由板材及槽钢焊接而成。移动机构21包括两个横向梁231、232和两个端梁241、242,两个横向梁231、232和两个端梁241、242构成移动机构21的主框架,移动机构21还包括两个中间梁251、252,端梁241与中间梁251之间以及端梁242与中间梁252之间分别形成两个容置口211。上面提及的滚轮设置于移动机构2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D的方向上的两侧。端梁241、242和中间梁251、252与横向梁231、232之间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装配式结构而连接在一起。多个卡槽212可以通过波浪型齿条式卡槽构成。
参见图1,称杆式吊装组件10还包括驱动单元3,驱动单元3驱动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移动。驱动单元3可以是直接驱动配重单元2沿着直线移动的直线驱动单元,例如,液压系统或者气缸或者直线电机。驱动单元3也可以如图1所示,为输出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单元,例如,旋转电机,驱动单元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移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为相互配合的丝杠螺母,也即,驱动单元3通过相互配合的丝杠螺母驱动配重单元2,驱动单元驱动其中的丝杠31旋转,其中的螺母32连接配重单元2,例如,螺母32通过图4中移动机构21的板式吊耳218而连接到配重单元2,驱动单元3安装在横梁9上。这种传动方式构造简单,且成本较低。驱动单元3可以包括电机和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横梁9的中部,螺母32固定在配重单元2的中部,丝杠31与螺母32啮合,由减速器的输出轴带动。例如,驱动单元3可以采用三合一减速电机,从而可以具有传递扭矩大、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寿命长等优点。图1还示出了电气柜5,电气柜5设置于称杆式吊装组件10,具体地,设置于配重部12,由主梁8支撑,作为驱动单元3的减速电机电气连接到电气柜5。电气柜5接通电源后,作为驱动单元3的减速电机通上电,减速电机可以根据电气柜5的控制信号控制丝杠31的动作从而带动配重单元2沿着延伸方向D来回行走,以此实现起吊时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在延伸方向D上的平衡。丝杠31及配重单元2的行程可以按照所需最大行程来定,例如可以根据所需最大行程来留有一定余量,从而满足配置调配的需要。
称杆式吊装组件10可以包括无线遥控器(未图示),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驱动单元3。例如,该无线遥控器可以向电气柜5发出控制信号,然后电气柜5再向驱动单元3发送控制信后。因而,可以较远距离地遥控操作配重单元2的行程,起吊后若出现不平衡状态,可以通过该无线遥控器对配重单元2的位置进行适当的空中调节,无需将起吊后的整个组件落回地面再调节配重单元2的位置或吊具长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吊装设备,包括吊车和上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车例如可以是起重机,吊车通过吊具4连接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吊挂点1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吊装方法,该吊装方法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连接吊车:将吊车的吊具4连接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吊挂点13。
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的吊挂点13处设置的吊耳133通过钢丝绳41、卸扣等与吊车诸如起重机的吊钩42连接。
(2)加载被吊物:通过载重部11加载被吊物。
指挥吊车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到被吊物上方,通过载重部11加载被吊物。加载被吊物可以包括:通过载重部11插入被吊物的插入空间中而由支撑表面111支撑被吊物;以及,通过载重部11上设置的吊接点113悬吊被吊物。
(3)起吊调整:缓慢起吊加载有被吊物的称杆式吊装组件10,调整配重单元2在延伸方向D上的位置,直到称杆式吊装组件10保持水平。
接通电气柜5的电源,例如通过无线遥控器向电气柜5发出控制信号,使作为驱动单元3的电机带动丝杠31旋转,在丝杠31与螺母32的配合作用下,带动配重单元2移动至所需的配重位置,使得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达到平衡,若称杆式吊装组件10出现倾斜,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配重单元2的位置使得称杆式吊装组件10保持水平。图6示出了配重单元2的起始位置A1(尺寸L1所对应的位置),以及配重单元2配重时应该到达的配重位置A2(尺寸L2所对应的位置)。尺寸L1和尺寸L2的起点皆是吊钩42对应的位置,而终点是配重块22的中心位置,L1例如可以是150mm,L2例如可以是2290mm。
(4)吊装就位:通过吊车将加载有被吊物的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装至就位位置附近,通过操作吊车,使被吊物避开障碍物而从障碍物下方进入就位位置。
通过吊车将被吊物吊装至就位位置附近,调整好高度,避开障碍物,吊车吊装整个称杆式吊装组件10水平移动到就位位置上方(障碍物下方),进行就位。
(5)就位拆除:控制配重单元2朝向载重部11移动,将被吊物从载重部11拆除。
被吊物就位后,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丝杠31带动配重单元2朝向吊车的吊钩42下方移动例如移动到初始的起始位置A1,将被吊物从称杆式吊装组件10拆除,最后,指挥吊车将称杆式吊装组件10吊出。
此外,在上述的步骤(1)之前,该吊装方法还可以包括:
计算配置:根据被吊物,依据杠杆原理进行受力结算而配置吊装所需的配重块数量以及配重单元2在延伸方向D上的移动位置,并且使配重单元2包括所需数量的配重块12。
还可以标记出配重单元2的配重位置A2,缓慢起钩至各部位连接好后停止起钩,采用无线遥控器操作使配重单元2(配重块21)运行至标记的配重位置A2。
在步骤3)和步骤(4)之间,吊装方法还可以包括:
试吊检查:使称杆式吊装组件10静置预定时间,以检查有无异常。
例如,静置5~10分钟,检查吊具4、吊车及被吊物等等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情况,可以停止操作。试吊合格后再进行步骤(4)。
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10及吊装方法,可以解决垂直空间受限而常规吊装方法无法顺利完成的吊装工程;为同类吊装工况提供了吊装条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推广应用;使用操作简单、就位精度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大大简化吊装工艺,可以缩短工期、节省工时(包括人力投入,机械台班的使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避免了垂直空间受限的吊装过程中出现歪拉斜吊,确保了吊装工作的安全。总体上,采用上述称杆式吊装组件10及吊装方法可以有利于质量、成本、工期以及安全性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单元,具有延伸方向,包括:
载重部,用于加载被吊物;
一个以上的吊挂点,用于连接吊具;和
配重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吊挂点中的至少一个吊挂点位于所述载重部的相反侧;以及
配重单元,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重部;
其中,所述承载单元包括两个主梁和一个横梁,所述两个主梁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地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主梁,所述承载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由所述横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构成所述载重部,另一部分构成所述配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包括移动机构和多个配重块,所述多个配重块中的每个配重块皆设置成可独立拆装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容置口以及位于所述容置口两侧的多个卡槽,每个所述配重块为两侧形成有侧向肩部并且下方形成有窄凸部的T形板,所述T形板的侧向肩部可卡合到所述卡槽中,而所述T形板的窄凸部可插入所述容置口;
所述移动机构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容置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配重单元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驱动单元为输出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相互配合的丝杠螺母驱动所述配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丝杠旋转,所述螺母连接所述配重单元;
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还包括无线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遥控器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部包括支撑表面,用于支撑所述被吊物;
所述载重部还包括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用于限制所述被吊物沿着所述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支撑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挡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的可活动配合而可调整地安装于所述支撑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部包括吊接点,用于悬吊所述被吊物。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设置有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配重单元通过滚轮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器,所述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配重单元的中部,所述丝杠与所述螺母啮合,由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带动。
8.一种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车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所述吊车通过吊具连接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挂点。
9.一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称杆式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连接吊车:将吊车的吊具连接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的吊挂点;
加载被吊物:通过载重部加载被吊物;
起吊调整:缓慢起吊加载有所述被吊物的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调整所述配重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直到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保持水平;
吊装就位:通过所述吊车将加载有所述被吊物的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吊装至就位位置附近,通过操作所述吊车,使所述被吊物避开障碍物而从障碍物下方进入所述就位位置;以及
就位拆除:控制所述配重单元朝向所述载重部移动,将所述被吊物从所述载重部拆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包括多个配重块,在所述连接吊车之前,还包括:
计算配置:根据所述被吊物,依据杠杆原理进行受力结算而配置吊装所需的配重块数量以及所述配重单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并且使所述配重单元包括所需数量的配重块;
在所述起吊调整与所述吊装就位之间,还包括:
试吊检查:使所述称杆式吊装组件静置预定时间,以检查有无异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3722.4A CN111470407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3722.4A CN111470407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70407A true CN111470407A (zh) | 2020-07-31 |
CN111470407B CN111470407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7174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63722.4A Active CN111470407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7040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0150A (zh) * | 2021-08-10 | 2021-11-09 |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凝汽器中间连接件的安装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31967A (en) * | 1987-12-31 | 1989-05-23 | Anderson Charles D | Animal lift frame |
CN201046881Y (zh) * | 2007-06-15 | 2008-04-16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一种可调节式机架辊换辊吊具 |
CN202936118U (zh) * | 2012-11-14 | 2013-05-15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及其配重块 |
CN204917646U (zh) * | 2015-09-02 | 2015-12-30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吊装平衡梁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10063722.4A patent/CN1114704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31967A (en) * | 1987-12-31 | 1989-05-23 | Anderson Charles D | Animal lift frame |
CN201046881Y (zh) * | 2007-06-15 | 2008-04-16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一种可调节式机架辊换辊吊具 |
CN202936118U (zh) * | 2012-11-14 | 2013-05-15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及其配重块 |
CN204917646U (zh) * | 2015-09-02 | 2015-12-30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吊装平衡梁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0150A (zh) * | 2021-08-10 | 2021-11-09 |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凝汽器中间连接件的安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70407B (zh) | 2023-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38733B (zh) | 一种用于钢箱拱肋空中姿态调整及定位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
JP4895687B2 (ja) | エレベータ設備用駆動装置 | |
CN211687171U (zh) | 一种夹持翻转装置以及检修平台 | |
CN112775873A (zh) | 一种检修平台 | |
CN110184937A (zh) | 基于数字化控制的液压爬模施工方法 | |
CN104677744A (zh) | 一种弹翼静力加载试验装置 | |
CN211805772U (zh) | 一种检修平台 | |
CN111470407B (zh)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
CN111824972B (zh) | 起重机 | |
CN221318885U (zh) | 一种自平衡导向提升装置 | |
CN113942927A (zh) | 一种吊装装置 | |
CN117699670A (zh) | 构件龙门吊及其微调平衡控制方法 | |
CN201309796Y (zh) | 门式吊装装置 | |
CN116253231A (zh) | 一种吊装机构及使用方法 | |
CN215160209U (zh) | 一种吊装装置 | |
CN207209840U (zh) | 一种多功能吊架 | |
CN110255394B (zh) | 一种用于跨海大桥桥梁建设用的桥墩起吊机 | |
CN211769751U (zh) | 一种双天车抬吊的吊梁装置 | |
CN209853583U (zh) | 一种自动抓具吊具 | |
CN211805975U (zh) |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以及检修平台 | |
CN211594872U (zh) | 一种吊装装置以及检修平台 | |
CN204474108U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的钢丝绳式平衡机构 | |
CN211594975U (zh) | 一种水平调节装置以及检修平台 | |
CN218860166U (zh) | 吊运装置 | |
CN220999002U (zh) | 一种起重机吊具的超载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