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9101B - 一种麻花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花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49101B CN111449101B CN202010424614.8A CN202010424614A CN111449101B CN 111449101 B CN111449101 B CN 111449101B CN 202010424614 A CN202010424614 A CN 202010424614A CN 111449101 B CN111449101 B CN 1114491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gh
- extrusion
- twist
- conveyor belt
- hea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1/0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 A21C11/1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combined with cutting apparatu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3/00—Parts or accessories of ovens
- A21B3/07—Charging or discharging ove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1/0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1/0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 A21C11/16—Extruding mach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9/00—Othe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ough or dough pieces
- A21C9/08—Depositing, arranging and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ieces, e.g. sheets of doug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9/00—Othe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ough or dough pieces
- A21C9/08—Depositing, arranging and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ieces, e.g. sheets of dough
- A21C9/083—Manipulating tins, pans etc., e.g.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onveyors, trolleys or ove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花机,包括喂面机构、麻花挤出组件、切刀、烤炉和传送带,所述喂面机构和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连通,所述麻花挤出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入料端的上方,所述传送带出料端连通至所述烤炉,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和所述烤炉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至少一个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将面团送入至少一个麻花挤出组件,面团经过麻花挤出组件形成麻花条,经过传送带送至切刀,切刀间隔一定距离切断麻花条,麻花由传送带送入烤炉烤制。采用非油炸加工,美味健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花机。
背景技术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作法是以两三股或多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但是炸制的麻花易上火,且油炸食品不健康,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而且,现有的麻花生产厂以中小型生产设备为主,通常是一个麻花挤出头对应一个切刀和一个传送带,生产量小,若用于大批量生产,需要设置多个设备,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花机,以解决现有麻花生产设备生产批量小、占地面积大和油炸麻花不健康的问题之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花机,包括喂面机构、麻花挤出组件、切刀、烤炉和传送带,所述喂面机构和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连通,所述麻花挤出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入料端的上方,所述传送带出料端连通至所述烤炉,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和所述烤炉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至少一个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将面团送入至少一个麻花挤出组件,面团经过麻花挤出组件形成麻花条,经过传送带送至切刀,切刀间隔一定距离切断麻花条,麻花由传送带送入烤炉烤制。采用非油炸加工,美味健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喂面机构包括两个面缸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两个所述面缸的出面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麻花机管道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面缸交替喂面,这样,一个面缸向麻花机管道输送面,同时可以由和面设备向另一个面缸填充和好的面,工作效率高。当喂面机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多个喂面机构同时喂面,保证面团的输送量。
进一步,所述面缸包括缸体、压面装置、缸盖和冷却装置,所述缸体具有喂面口,其上部侧壁具有出面口,所述喂面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喂面口的所述缸盖,所述压面装置从所述缸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缸体,并用于将面团从所述缸体的底部向上挤压,所述缸体的侧壁内具有中空的冷却夹层,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夹层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有面缸的出面口通常在下方,而输送面团至成型设备的管道安置于生产车间的上方,面团向下输送至麻花挤出组件,这样需要更长的管道,管道内的面也就需要更多。本发明的出面口设置在缸体上部,输送面团至麻花挤出组件的管道也设置在厂房上方,可以节省管道长度,避免过多面团存储于管道内。设置冷却装置可以有效对缸体降温,避免压面装置与缸体摩擦,导致缸体内温度过高,影响面团品质。
进一步,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麻花挤出单元,所述麻花挤出单元包括多个挤出头,多个所述挤出头分为多组,每组有至少两个所述挤出头,且排成一列,多组所述挤出头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组对应的所述挤出头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依次错开成为一行,所有的所述挤出头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错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挤出头旋转挤出麻花落到下方的传送带上,这样的挤出头布置方式可以使麻花的挤出头排布紧凑,可采用更窄的传送带输送麻花,节省空间,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型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的每行相互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最大化利用空间,使得至少两个麻花挤出单元生产的麻花可以并排设置,可以采用同一个传送带输送,且输送带的宽度较窄,节省空间。
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在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至少两个麻花挤出组件,可用于大批量生产麻花,相邻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排布紧凑,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为一个,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均位于所述传送带入料端的上方,且所有的所述挤出头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或所述传送带为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每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的所有所述挤出头沿对应的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所述麻花机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至少两个一级管道,所述一级管道与所述麻花挤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喂面机构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或侧壁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二级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二级管道与所述挤出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二级管道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挤出头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面团从喂面机构进入主管道,这样喂面机构可以与麻花的挤出头分开布置,通过一级管道将面团从主管道输送到麻花挤出单元处,再由二级管道分别输送至每个挤出头。有利于挤出头和面缸在厂房内合理排布,可以用于大型批量化生产麻花。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所述一级管道和所述二级管道均由多个管道段连接而成,两个相邻所述管道段之间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管道可以快速拆卸,便于维修维护。
进一步,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法兰和卡箍,每个所述管道段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法兰,所述卡箍环绕在相邻两个所述法兰的外侧并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麻花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面缸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面缸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多个麻花挤出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麻花挤出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挤出头的排布方式;
图7为麻花机管道的一种实施例俯视图;
图8为麻花机管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麻花挤出组件,12、麻花挤出单元,13、挤出头,
2、切刀,
3、烤炉,
4、传送带,
5、面缸,51、缸体,511、喂面口,512、出面口,513、冷却夹层,52、压面装置,521、活塞,522、压面油缸,53、缸盖,54、冷却装置,541、换热器,542、泵,543、吹风机,55、缸盖驱动装置,
6、麻花机管道,61、主管道,62、一级管道,63、二级管道,6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5和图7-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花机,包括喂面机构、麻花挤出组件1、切刀2、烤炉3和传送带4,所述喂面机构和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6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连通,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位于所述传送带4入料端的上方,所述传送带4出料端连通至所述烤炉3,所述切刀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4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和所述烤炉3之间。
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6将面团送入至少一个麻花挤出组件1,面团经过麻花挤出组件1形成麻花条,经过传送带4送至切刀2下方,切刀2间隔一定距离切断麻花条,麻花由传送带4送入烤炉3烤制。具体的,所述切刀2上下移动,间隔一定时间向下切割一次,由于传送带4匀速运动,所以可以得到长度相同的麻花。
具体的,所述烤炉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其内设置有耐热的金属传送带,传送带4的末端高于所述烤炉3内的金属传送带的进料端,使得麻花可以顺利进入烤炉3。可替换的,所述烤炉3可以替换为急冻设备,从而本实施例的麻花机可以生产速冻食品。可替换的,所述烤炉3可以替换为油炸设备,从而本实施例的麻花机可以生产油炸麻花。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喂面机构包括两个面缸5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两个所述面缸5的出面口512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麻花机管道6连通。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与所述出面口512连通的管道外径D为194mm。
具体的,当所述喂面机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多个喂面机构的三通阀的出口均与所述麻花机管道连通。多个喂面机构同时喂面,保证面团的输送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2-图3所示,所述面缸5包括缸体51、压面装置52、缸盖53和冷却装置54,所述缸体51具有喂面口511,其上部侧壁具有出面口512,所述喂面口511处设有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喂面口511的所述缸盖53,所述压面装置52从所述缸体51的底部伸入所述缸体51,并用于将面团从所述缸体51的底部向上挤压,所述缸体51的侧壁内具有中空的冷却夹层513,所述冷却装置54与所述冷却夹层513连通。
具体的,可根据天气情况和缸体51的实际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冷却装置54。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装置54为冷却液循环设备,所述冷却夹层513内具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设备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设备的进口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液通道由盘绕在所述冷却夹层内的管道构成,或者,通过隔板在所述冷却夹层内分隔成所述冷却液通道。
具体的,所述冷却液通道可以为螺旋状盘绕在冷却夹层内,或者所述冷却液通道为s形布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液循环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换热器541和泵542,所述换热器541的热相进口与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泵542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液通道的进口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冷却装置54为吹风机543,所述冷却夹层513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吹风机543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却夹层513的上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冷却夹层513的下端;或者,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却夹层513的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冷却夹层513的上端。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喂面口511位于所述缸体51的顶部,所述缸盖53的一侧与所述缸体51的顶部侧壁铰接,所述缸盖53可转动至开启或封闭所述喂面口511。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替代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喂面口511位于所述缸体51的顶部,所述缸体51的顶部侧壁具有缸盖口,所述缸盖53滑动设置于所述缸盖口内,并可滑动至开启或封闭所述喂面口511。
具体的,所述缸盖53为板状,其朝向所述缸体51的一侧具有刃口,便于切断面团。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缸盖驱动装置55,所述缸盖驱动装置55与所述缸盖53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缸盖53水平移动。
具体的,所述缸盖驱动装置55可以为液压缸、气缸或者直线电机等驱动设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面装置52包括活塞521和压面油缸522,所述活塞521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51内,且与所述缸体5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压面油缸522位于所述缸体51的下方,所述压面油缸522的伸缩端伸入所述缸体51内并与所述活塞521的底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由于活塞521与缸体51密封,压面油缸522的外壁即使有少量液压油残留,也会被密封在活塞521的下方,不会与面团接触,保证食品健康。进一步,为了避免压面油缸522的液压油污染面团,还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可伸缩,其套设在压面油缸522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活塞521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压面油缸522的底面固定,或者另一端与外部的机架固定。具体的,所述套管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伸缩管,或者其他可伸缩的管状零件。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4-图5所示,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麻花挤出单元12,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包括多个挤出头13,多个所述挤出头13分为多组,每组有至少两个所述挤出头13,且排成一列,多组所述挤出头13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组对应的所述挤出头13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依次错开成为一行,所有的所述挤出头13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错开。
具体的,每组中可以设置2个、3个、4个或者更多挤出头13。
具体的,用于麻花成型的所述挤出头1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其中,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即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带4的宽度方向,其中,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即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带4输送方向。
具体的,所有的所述挤出头13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错开,是指在图4所示方向,至少一个麻花挤出单元12中的所有挤出头13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叠,这样,在挤出头13的下方设置由右至左运动用于输送麻花的传送带后,所有挤出头生产的麻花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便于后续加工。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包括八个所述挤出头1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八个所述挤出头13分成四组,每组两个。
作为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包括九个所述挤出头13,九个所述挤出头13分成3组,每组3个。或者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也可以采用更多的所述挤出头13。本实施例和附图4-图5提供的实施例仅为优选实施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每行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可以包括2个、3个、4个或者更多的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
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多个麻花的挤出头13在一条线上依次设置,设备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以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为例,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在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右侧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第一行设置于左侧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右侧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第二行设置于左侧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第二行的下方。这样,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产生的16个麻花条可以用同一个输送带输送,16个麻花条相互平行且间距较小,可以采用较窄的传送带输送,节省厂房空间。
作为上述进一步方案的可替代方案,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也可以在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在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错开设置。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3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3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在图示的竖直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左右错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带4为一个,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均位于所述传送带4入料端的上方,且所有的所述挤出头13沿所述传送带4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或所述传送带4为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的上方,且每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的所有所述挤出头13沿对应的所述传送带4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挤出头13采用本实施例的排布方式,生产出的相邻两个麻花条最小间距仅为25mm,48根麻花条同时输送,需要的传送带宽度L仅为1300mm,大大节省了厂房的空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7-图8所示,所述麻花机管道6包括主管道61和至少两个一级管道62,所述一级管道62与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管道61的一端与所述喂面机构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61的另一端或侧壁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二级管道63的一端连通,所述二级管道63与所述挤出头1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二级管道6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挤出头13连通。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麻花机管道6结构图,所述主管道61水平设置,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61的侧壁连通。当然,也可以采用图8所示结构,所述主管道61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61的另一端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一级管道62为6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与同一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另一端连通的所述二级管道63为8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管道61、所述一级管道62和所述二级管道63均由多个管道段连接而成,两个相邻所述管道段之间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法兰和卡箍64,每个所述管道段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法兰,所述卡箍64环绕在相邻两个所述法兰的外侧并固定。
具体的,所述卡箍6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连接作用,一般接头带有垫片,橡胶,硅胶和四氟。其性能良好,密封度高,安装简易。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喂面机构、麻花挤出组件(1)、切刀(2)、烤炉(3)和传送带(4),所述喂面机构和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均为至少一个,所述喂面机构通过麻花机管道(6)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连通,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位于所述传送带(4)入料端的上方,所述传送带(4)出料端连通至所述烤炉(3),所述切刀(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4)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和所述烤炉(3)之间;
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麻花挤出单元(12),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包括多个挤出头(13),多个所述挤出头(13)分为多组,每组有至少两个所述挤出头(13),且排成一列,多组所述挤出头(13)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组对应的所述挤出头(13)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依次错开成为一行,所有的所述挤出头(13)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错开;
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沿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的每行相互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面机构包括两个面缸(5)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两个所述面缸(5)的出面口(512)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麻花机管道(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缸(5)包括缸体(51)、压面装置(52)、缸盖(53)和冷却装置(54),所述缸体(51)具有喂面口(511),其上部侧壁具有出面口(512),所述喂面口(511)处设有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喂面口(511)的所述缸盖(53),所述压面装置(52)从所述缸体(51)的底部伸入所述缸体(51),并用于将面团从所述缸体(51)的底部向上挤压,所述缸体(51)的侧壁内具有中空的冷却夹层(513),所述冷却装置(54)与所述冷却夹层(5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沿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在与每组内所述挤出头(1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为一个,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均位于所述传送带(4)入料端的上方,且所有的所述挤出头(13)沿所述传送带(4)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或所述传送带(4)为至少两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的上方,且每个所述麻花挤出组件(1)的所有所述挤出头(13)沿对应的所述传送带(4)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机管道(6)包括主管道(61)和至少两个一级管道(62),所述一级管道(62)与所述麻花挤出单元(1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管道(61)的一端与所述喂面机构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61)的另一端或侧壁连通,每个所述一级管道(62)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二级管道(63)的一端连通,所述二级管道(63)与所述挤出头(1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二级管道(6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挤出头(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61)、所述一级管道(62)和所述二级管道(63)均由多个管道段连接而成,两个相邻所述管道段之间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法兰和卡箍(64),每个所述管道段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法兰,所述卡箍(64)环绕在相邻两个所述法兰的外侧并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4614.8A CN111449101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麻花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4614.8A CN111449101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麻花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9101A CN111449101A (zh) | 2020-07-28 |
CN111449101B true CN111449101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7167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4614.8A Active CN111449101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麻花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4910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3107A (zh) * | 2020-05-19 | 2020-08-07 | 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麻花加工方法 |
CN212164742U (zh) * | 2020-05-19 | 2020-12-18 | 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麻花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27062A (ja) * | 1988-08-12 | 1990-09-10 | Masao Kobayashi | 団塊状包被食品成形装置 |
JP4063954B2 (ja) * | 1998-05-12 | 2008-03-19 | 日本製粉株式会社 | 混練押し出し装置 |
CN2684579Y (zh) * | 2004-03-18 | 2005-03-16 | 聂雨淼 | 麻花加工装置 |
CN101690506B (zh) * | 2009-10-12 | 2012-01-11 | 韩学珍 | 多面道多机头静压麻花机 |
US8926308B2 (en) * | 2010-04-21 | 2015-01-06 |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 Dough extruders and methods |
CN201898834U (zh) * | 2010-12-28 | 2011-07-20 | 冯星愿 | 挤丝模板 |
CN201919578U (zh) * | 2011-01-21 | 2011-08-10 | 安徽维斯达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双排包馅麻花成形机构 |
CN202197743U (zh) * | 2011-09-01 | 2012-04-25 | 合肥三乐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麻花成型机组 |
CN202618144U (zh) * | 2012-05-17 | 2012-12-26 | 湖北崇机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制麻花机 |
CN202873673U (zh) * | 2012-10-28 | 2013-04-17 | 杜景章 | 一种麻花机 |
CN103598275B (zh) * | 2013-10-11 | 2015-04-29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层叠麻花挤出成型模头 |
KR101909207B1 (ko) * | 2016-12-23 | 2018-10-17 | 씨제이푸드빌 주식회사 | 꽃 모양 빵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CN207707177U (zh) * | 2017-12-07 | 2018-08-10 | 成都香贝儿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麻花挤出机 |
CN207461301U (zh) * | 2017-12-19 | 2018-06-08 | 广东顺德华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曲奇机的捏花机构 |
WO2020087052A1 (en) * | 2018-10-25 | 2020-04-30 | Kong Zhicong | Ventilated, stackable, pressing molds |
CN109588431A (zh) * | 2018-12-17 | 2019-04-09 | 重庆悦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麻花成型前的连续出料装置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10424614.8A patent/CN1114491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3107A (zh) * | 2020-05-19 | 2020-08-07 | 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麻花加工方法 |
CN212164742U (zh) * | 2020-05-19 | 2020-12-18 | 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麻花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9101A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93107B (zh) | 一种麻花加工方法 | |
US3938233A (en) | Heat transfer apparatus | |
US4207281A (en) | Method of extruding semi-fluid material through a heated extruder nozzle and heated extruder nozzle | |
KR101204228B1 (ko) | 국수 제조기 | |
US2730337A (en) | Heat exchanger | |
CN206013721U (zh) | 一种冷却螺旋输送机 | |
CN107984652B (zh) | 一种pvc型材原料自动计量混合输送仓储供料工艺 | |
CN111449101B (zh) | 一种麻花机 | |
CN212164742U (zh) | 一种麻花机 | |
CN211074345U (zh) | 废旧橡胶再生连续生产线 | |
CN208118400U (zh) | Eva挤出机用多冷却机筒 | |
CN216393004U (zh) | 一种饲料加工用蒸汽调质及冷却设备系统 | |
CN108858946A (zh) | 一种冷却辊 | |
CN210501291U (zh) | 一种保鲜膜加工用成型装置 | |
CN110142945B (zh) | 一种新型热塑性塑料管高效冷却装置 | |
CN210116924U (zh) | 螺旋式冷却输送机 | |
CN218442999U (zh) | 一种冷却装置 | |
CN212692602U (zh) | 一种连续式酱料冷却机 | |
CN216582491U (zh) | 循环冷却出料绞龙 | |
CN216831114U (zh) | 鱼糕切割装置 | |
KR100897867B1 (ko) | 스태틱 믹서형 열교환기 | |
CN210154375U (zh) | 一种热交换器 | |
CN212164739U (zh) |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面缸 | |
CN220000713U (zh) | 炒面粉机 | |
CN109237963B (zh) |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高效热交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