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448831B -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8831B
CN111448831B CN202080000478.8A CN202080000478A CN111448831B CN 111448831 B CN111448831 B CN 111448831B CN 202080000478 A CN202080000478 A CN 202080000478A CN 111448831 B CN111448831 B CN 111448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oss
loss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factor
termina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04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8831A (zh
Inventor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48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8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8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8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Description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开环功率控制是指不需要接收端对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发射端自己判断发射功率的方式。上行链路开环功率控制又称反向链路开环功率控制,是指终端不需要接入网设备对接收情况进行反馈,自己判断发射功率的方式。
相关技术中,终端基于接入网设备配置的路损补偿因子来确定发射功率,接入网设备为不同的终端配置的路损补偿因子是相同的,实现方式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为不同的终端配置不同的路损补偿因子,使得终端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路损补偿因子来控制发射功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路损阈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传输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路损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或者能够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的是本公开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10和终端20。
接入网设备10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20提供无线接入功能。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接入网设备1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终端20进行无线通信。接入网设备10可以为其所在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不同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接入点、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节点B(Node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或者其它一些适当的术语。示例性地,在5G系统中,基站被称为gNB。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2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20可以散布于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并且每个终端20可以是静止的或者移动的。终端20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用户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设备、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终端2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等。终端20能够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10进行通信。
接入网设备10与终端20之间可通过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通过蜂窝技术互相通信。接入网设备10与终端20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包括:从接入网设备10到终端20的下行链路(down link,DL)传输,和/或,从终端20到接入网设备10的上行链路(up link,UP)传输。下行链路传输还可以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还可以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在一些例子中,下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发现信号的传输,该发现信号可以包括参考信号和/或同步信号。
上述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也可以是基于LTE系统的下一代演进系统,如LTE-A(LTE-Advanced)系统或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又称NR系统),还可以是基于5G系统的下一代演进系统,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被可互换地使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其含义。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相关技术中,通信系统中存在能力不同的终端,以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的需求。例如,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mMTC(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TSC(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时延敏感通信)等不同的业务场景。其中,TSC对于吞吐量、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比eMBB和URLLC要低却大大高于mMTC,但是对于设备成本、体积和功耗方面的限制相对低于mMTC却大大超出eMBB和URLLC。也就是说,同一通信系统中可能存在能力不同的终端,能力较差的终端可以被称为能力缩减终端,能力较强的终端可以被称为非能力缩减终端,也可以称为普通终端。对于能力不同的终端,可以分别控制终端的开环功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开环功率控制是指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开环上行功率控制主要针对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以及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其中,PUSCH用于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PUCCH用于终端发送上行控制信息,例如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应答响应)、CQI(ChannelQuality Information,信道质量信息);SRS用于接入网设备估计上行信道质量。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在步骤202中,接入网设备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路损阈值。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步骤201-202与上述可选步骤可以任意组合。
图3是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终端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在步骤302中,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在步骤303中,终端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资源块),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步骤301-303与上述可选步骤可以任意组合。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共同执行。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示例性地,该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第一终端的能力比第二终端的能力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可以有至少一个,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信号确定不同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可以与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
这里,信道/信号包括但不限于PUCCH、PUSCH和SRS。
至少部分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也即是,可以所有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或者,部分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例如,PUCCH对应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PUSCH和SRS对应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相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路损补偿因子也可以称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或者功率控制因子等。取值范围可以为[0,1]。
在步骤402中,接入网设备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该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携带在同一消息中。
示例性地,该消息可以为测量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两个并列的参数组,一个参数组用于指示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另一个参数组用于指示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可选地,该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对应的标识,以便于第二终端能够识别出该第二路损补偿因子。通过在已有消息中增加一个参数组以指示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易于实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也可以分别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
在步骤403中,终端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
在步骤404中,终端基于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该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可选地,该步骤404可以包括:
当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当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步骤405中,终端基于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地,对于PUSCH,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终端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11
公式(1)中,b表示UL BWP;f表示载波;c表示服务小区;i表示传输机会;j表示参数集配置的索引;qd表示参考信号资源索引(RS resource index);l表示PUS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PPUSCH,b,f,c(i,j,qd,l)为终端的PUSCH发射功率;min为取最小值;PCMAX,f,c(i)为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配置值;PO_PUSCH,b,f,c(j)为接入网设备期望的接收功率,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12
为PUSCH发射的带宽,用RB数量表示;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13
表示闭环偏移量;αb,f,c(j)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PLb,f,c(qd)为终端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值;ΔTF,b,f,c(i)为不同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格式相对于参考MCS的功率偏移量;fb,f,c(i,l)为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值,可以由PDCCH中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映射得到。
对于SRS,可以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终端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21
公式(2)中,b、f、c、i、l的含义参见公式(1);qs为参考信号资源索引;PSRS,b,f,c(i,qs,l)为终端的SRS发射功率;min为取最小值;PCMAX,f,c(i)为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配置值;PO_SRS,b,f,c(qs)为接入网设备期望的接收功率,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MSRS,b,f,c(i)为SRS发射的带宽,用RB数量表示;αb,f,c(j)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PLb,f,c(qd)为终端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值;hb,f,c(i,l)为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值。
对于PUCCH,可以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终端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22
公式(3)中,b、f、c、i、l的含义参见公式(1);qu、qd表示参考信号资源索引;PPUCCH,b,f,c(i,qu,qd,l)为终端的PUCCH发射功率;min为取最小值;PCMAX,f,c(i)为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配置值;PO_PUCCH,b,f,c(qu)为接入网设备期望的接收功率,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2442038660000123
为PUCCH发射的带宽,用RB数量表示;αb,f,c(j)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PLb,f,c(qd)为终端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值,ΔF_PUCCH(F)根据所使用的PUCCH格式与PUCCH格式1a的相对关系确定;ΔTF,b,f,c(i)为使用两个天线端口发送PUCCH时高层信令配置的发生功率偏移量;gb,f,c(i,l)为终端闭环功率控制的调整值,由PDCCH中的TPC信息映射获得。
也即是,终端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和发射功率计算值中的最小值,发射功率计算值等于接入网设备期望的接收功率、路径损耗补偿值、闭环功率偏移量和其他功率偏移量之和。其中,路径损耗补偿值即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和终端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值之积。
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由于能力缩减终端发送数据的时间短,数据率低,造成的系统干扰相对小,所以为能力缩减终端配置较大的路损补偿因子,能够补偿接入网设备对能力缩减终端射频要求降低后的覆盖。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共同执行。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示例性地,该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可以有至少一个,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信号确定不同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可以与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这里,信道/信号包括但不限于PUCCH、PUSCH和SRS。
至少部分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也即是,可以所有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或者,部分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与对应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例如,PUCCH对应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不相等,PUSCH和SRS对应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相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路损补偿因子也可以称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或者功率控制因子等。取值范围可以为[0,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携带在同一消息中。
示例性地,该消息可以为测量控制消息。该消息包括两个并列的参数组,一个参数组用于指示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另一个参数组用于指示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可选地,该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标识,该标识与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对应,以便于第二终端能够识别出该第二路损补偿因子。通过在已有消息中增加一个参数组以指示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易于实现。
可选地,该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路损阈值。该路损阈值用于供终端从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确定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也可以分别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
在步骤503中,终端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
在步骤504中,终端基于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这里,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路径损耗值为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地,该步骤504包括:
若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路径损耗值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通过该步骤504即可实现,终端基于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终端可以根据多种参考信号来确定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之间的路径损耗值,本公开实施例对确定路径损耗值的方式不做限制,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任一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能够根据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例如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确定路径损耗值时,终端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值和路损阈值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通过在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较小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控制功率系数,可以降低终端的功耗,有利于终端省电。而在路径损耗值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较大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有利于保证终端的数据传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考虑用于确定路径损耗值的参考信号的类型,直接根据基于路径损耗值和路损阈值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504可以替换为:终端基于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其中,参考信号用于确定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地,终端基于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可以包括: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若终端仅能根据SSB这一种参考信号估计路径损耗值,由于SSB的波束相对较宽,因此估计得到的路径损耗值通常比较大,估计不准确,因此基于路径损耗值确定出来的发射功率较高,终端功耗较高,不利于终端省电。此时,采用较小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有利于终端降低功耗,进而达到省电的目的;若终端能够根据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来确定路径损耗值,路径损耗值比较准确,则采用较大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有利于保证终端的数据传输性能。
可替代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504可以替换为: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由于对PUCCH信道上数据的传输性能要求较高,针对该PUCCH信道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通常取值较大,例如为1,此时,第二终端可以直接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以保证该信道上数据传输的性能。
在步骤505中,终端基于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
该步骤505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步骤405,在此省略详细描述。
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此外,终端根据路径损耗值来确定目标功率系数,有利于终端省电。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2。
确定模块601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发送模块602被配置为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602还被配置为发送路损阈值。
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控制模块703。
接收模块701被配置为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控制模块70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01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的发射功率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照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来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应用较为灵活。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的框图,该装置800可以为前述接入网设备。参照图8,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的操作。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接入网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线方式的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可以提供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从而与终端设备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开环功率控制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上述开环功率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框图,该装置900可以为前述终端。参照图9,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力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906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或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线方式的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16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从而实现随机接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可选地,所述通信组件916还包括NFC模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开环功率控制装置900的处理器920执行上述开环功率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如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开环功率控制装置。所述终端包括如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开环功率控制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4)

1.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与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路损阈值。
3.一种开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与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传输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包括: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12.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与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路损阈值。
14.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射功率配置信息,所述功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第二终端的第二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第一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与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确定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和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中的一个;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当所述终端为非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当所述终端为能力缩减终端时,确定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测得的路径损耗值,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若所述路径损耗值不大于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若所述路径损耗值大于所述路损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路损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仅包括SSB,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SSB和除SSB以外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则采用第二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配置信息和终端发送数据的信道/信号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或者,
若所述信道/信号的类型为非PUCCH,则采用第一路损补偿因子作为目标路损补偿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小于所述第二路损补偿因子的取值。
23.一种开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3至11任一项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或者,能够执行权利要求3至11任一项所述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CN202080000478.8A 2020-03-04 2020-03-04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48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7843 WO2021174465A1 (zh) 2020-03-04 2020-03-04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8831A CN111448831A (zh) 2020-07-24
CN111448831B true CN111448831B (zh) 2022-07-08

Family

ID=7165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0478.8A Active CN111448831B (zh) 2020-03-04 2020-03-04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1034A1 (zh)
CN (1) CN111448831B (zh)
WO (1) WO202117446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930A (zh) * 2015-07-2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60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81106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1563B1 (ko) * 2008-09-24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셀 협력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력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US8504039B2 (en) * 2008-11-04 2013-08-06 Motorola Mobility Llc Efficient resele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s
US9491717B2 (en) * 2011-05-06 2016-1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network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cel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013038646A (ja) * 2011-08-09 2013-02-21 Sony Corp 信号伝送装置、受信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KR20160030105A (ko) * 2013-07-10 2016-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934893B (zh) * 2014-12-30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064638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d2d/wan coexistence networks
KR102574340B1 (ko) * 2015-09-10 2023-09-0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사용자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절차
CN107231680B (zh) * 2016-03-23 2021-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13553B (zh) * 2016-07-11 2019-1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10568050B2 (en) * 2017-05-04 2020-02-18 Ofinno, Llc RACH power adjustment
CN113411876B (zh) * 2017-05-05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10731112B (zh) * 2017-06-15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可靠通信的多发送接收点协作的方法和设备
EP4319035A3 (en) * 2017-11-17 2024-03-0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ower control configur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20210410084A1 (en) * 2018-11-08 2021-12-30 Convida Wireless, Llc Side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new radio v2x
US11310834B2 (en) * 2019-03-18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y handling for a random access message that includes a preamble and a payload
EP3954158B1 (en) * 2019-04-06 2025-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t power configuration
WO2020106336A1 (en) * 2019-08-06 2020-05-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ide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4014344A1 (en) * 2019-08-15 2022-06-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plink beamforming framework for advanced 5g networks
US11729723B2 (en) * 2019-11-21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services
US11496966B2 (en) * 2020-02-11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shared feedback
US11902910B2 (en) * 2020-09-14 2024-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of multiple uplink transmissions
EP4144146A2 (en) * 2020-12-17 2023-03-08 Ofinno, LLC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in uplink channel repetition
US20230113942A1 (en) * 2021-10-07 2023-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s
US20230180142A1 (en) * 2021-12-02 2023-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 based antenna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930A (zh) * 2015-07-2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60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811063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n PHR Requirements and Calculation;Samsung;《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10766 》;20170616;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4465A1 (zh) 2021-09-10
US20230121034A1 (en) 2023-04-20
CN111448831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368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537334B (zh) 天线面板的应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22623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40576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beam failure request resour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24603B (zh) 一种上报或接收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164190A1 (zh) 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66965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40005098A (ko) 리소스 설정 방법, 장치, 통신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63804A1 (en) Open-loop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sch,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982302A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50031158A1 (en) Srs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48831B (zh)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38711B (zh) 一种传输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349198A1 (en) Open-loop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usch,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789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efault bea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83068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387A1 (zh) 信息动态指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7055A (zh) 一种上报功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138717A1 (zh) 功率域信息的上报、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145917A1 (zh) 一种传输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138732A1 (zh) 一种功率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787A1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230389009A1 (en) Uplink schedu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796053A (zh)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164221A1 (zh)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