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8728B - 拉出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拉出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48728B CN111448728B CN201780097582.1A CN201780097582A CN111448728B CN 111448728 B CN111448728 B CN 111448728B CN 201780097582 A CN201780097582 A CN 201780097582A CN 111448728 B CN111448728 B CN 1114487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
- main body
- circuit breaker
- terminal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8199 S 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19 R-pha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24—Shutters or guar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02—Details
- H02B11/04—Isolating-contacts, e.g. mountings or shiel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12—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with isolation by horizontal withdraw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reaker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 Trip Switchboards (AREA)
Abstract
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其配置于拉出框内;断路器主体,其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以及挡板机构,其具有供断路器主体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512a、512b),在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多个开口(512a、512b)堵塞。终端装置具有绝缘基座(21),该绝缘基座(21)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它们对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23-2)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215),其包含与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2151、2152、2153、215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端子装置进行配置的拉出框内能够拉出地收纳断路器主体的拉出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挡板机构的拉出型断路器。挡板机构为了防止下述情况而具有将拉出框侧导体覆盖的功能,即,在从拉出框将断路器主体拉出时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被拉开的拉出框侧导体从断路器主体侧看见而露出。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挡板机构,该挡板机构具有:固定挡板,其是具有能够供从断路器主体凸出的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开口的面板;以及可动挡板,其在断路器主体拉出时,通过驱动机构而移动至将固定挡板的开口覆盖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拉出型断路器通电时,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发热。但是,在具有挡板机构的上述现有的拉出型断路器中存在下述课题,即,在通电时,由于端子装置的断路器主体侧被覆盖,因此散热性被抑制。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对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拉出型断路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拉出框、端子装置、断路器主体和挡板机构。端子装置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配置于拉出框内。断路器主体具有在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拉出框内拉出。挡板机构具有面板部和挡板部。面板部具有在断路器主体向拉出框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配置于端子装置和断路器主体之间。挡板部在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多个开口堵塞。端子装置具有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它们对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其包含与多个端子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一个通气路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对断路器主体的断路器侧导体和端子装置的拉出框侧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将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的情形的后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框侧导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绝缘基座的后视图。
图7是沿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和挡板机构的关系的挡板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9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面板部的外观斜视图。
图10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挡板的外观斜视图。
图11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滑块的外观斜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将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
图15是沿图14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将滑块推出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安装有锁止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18是沿图14所示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
图19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形成的通气路径进行说明的图。
图20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形成的通气路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中,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外观图。此外,在包含图1及图2的附图中,为了使得说明容易理解,图示出包含Z轴、X轴和Y轴在内的3维的正交坐标系,该Z轴是铅垂朝上为正方向,该X轴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前方设为正方向,该Y轴将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左方向设为正方向。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断路器主体1,其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开闭;端子装置2,其与断路器主体1连接;以及拉出框3,其配置端子装置2且将断路器主体1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收纳。并且,拉出型断路器100如图2所示,具有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进行连结的拉出轨道4。通过该拉出轨道4,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此外,拉出型断路器100例如在未图示的封闭配电盘的框体内将断路器主体1以能够拉出的方式收纳。
断路器主体1具有进行3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公知的结构。断开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断开的动作,闭合动作是将3相回路中的R相、S相及T相各自的电路进行连接的动作。此外,断路器主体1也可以是进行单相回路的电路的断开动作及闭合动作的结构。
断路器主体1具有:框体10,其内置未图示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开闭机构及跳闸机构;以及向框体10的后方凸出的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12-1、12-2、12-3。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针对每相而设置。在图2中,断路器侧导体12-3处于无法视觉识别的位置,因此没有图示,但设置于断路器侧导体11-3的下方。此外,下面,有时没有将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1,没有将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断路器侧导体12。
在框体10的前表面部10a设置有未图示的操作按钮,通过对该操作按钮进行操作,从而以相为单位进行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动作及以相为单位进行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背离的断开动作。通过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接触,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连接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通电状态。另外,通过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背离,从而3相回路的电路断路而断路器主体1成为非通电状态。另外,在框体10内设置的跳闸机构具有下述功能,即,在过电流流过3相回路时,以相为单位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自动地背离而将3相回路的电路断开。
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固定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是与在框体10内设置的可动触点连接,经由端子装置2而与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电连接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1、12-1是形成R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2、12-2是形成S相的电路的导体,断路器侧导体11-3、12-3是形成T相的电路的导体。
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与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相比位于上方,但也可以是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与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相比位于下方。
端子装置2具有:多个绝缘基座21;以及拉出框侧导体22-1、22-2、22-3、23-1、23-2、23-3,它们以向后方凸出的状态收纳于该多个绝缘基座21。拉出框侧导体22-1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R相的电源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2-1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1-1连接。拉出框侧导体22-2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S相的电源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2-2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1-2连接。拉出框侧导体22-3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T相的电源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2-3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1-3连接。此外,电源侧导体是将电源装置和拉出型断路器100进行连接的导体。
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1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R相的负载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3-1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2-1连接。拉出框侧导体23-2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S相的负载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3-2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2-2连接。拉出框侧导体23-3的一端部与未图示的T相的负载侧导体连接,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情况下,拉出框侧导体23-3的另一端部与断路器侧导体12-3连接。负载侧导体是将从电源装置被供给电力的负载和拉出型断路器100进行连接的导体。负载例如为通过来自电源装置的电力而动作的电气设备。
下面,有时没有将拉出框侧导体22-1、22-2、22-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拉出框侧导体22,没有将拉出框侧导体23-1、23-2、23-3各自单独地区分,而是记载为拉出框侧导体23。关于端子装置2的结构在后面详述。
拉出框3具有左右的侧板31、32。如图1所示,断路器主体1在由左右的侧板31、32包围的区域即拉出框3内能够拉出地被收纳。另外,端子装置2在拉出框3内能够拆装地配置。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的收纳是以断路器主体1的前表面部10a露出的状态进行的,端子装置2向拉出框3内的配置是以拉出框侧导体22、23向后方凸出的状态进行的。此外,拉出框3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另外,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的收纳位置及端子装置2向拉出框3内的配置位置也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
拉出轨道4是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方式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进行连结的拉出轨道,由以使拉出轨道4的长度在前后方向能够伸缩的方式连结的多个轨道部件41、42构成。此外,拉出轨道4只要是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方式将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进行连结的结构即可,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取代拉出轨道4,将以能够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方式连结断路器主体1和拉出框3的大于或等于1个部件设置于拉出型断路器100。
断路器主体1例如具有未图示的拉出手柄及拉出机构,使拉出手柄与拉出机构卡合而旋转,由此能够通过拉出机构使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伸缩。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伸展,由此从拉出框3内将断路器主体1拉出,拉出轨道4在前后方向收缩,由此在拉出框3内收纳断路器主体1,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连接。
接下来,对端子装置2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将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的多个端子单元配置于拉出框内的情形的后视图。如图3所示,端子装置2具有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端子单元20-1、20-2、20-3配置于拉出框3内时的情形。图3所示的双向的箭头表示端子单元20-1、20-2的移动方向。端子单元20-1、20-2、20-3从拉出框3的上方移动至下方,由此能够配置于拉出框3内,另外,通过向上方移动,从而能够从拉出框3拆卸。
端子单元20-1、20-2、20-3的下端部插入至将拉出框3构成的保持板33的未图示的开口而由保持板33保持。另外,端子单元20-1、20-2、20-3的上端部如图2所示,插入至将拉出框3构成的保持板34的未图示的开口而由保持板34保持。由此,端子装置2固定于拉出框3。
保持板33、34固定于侧板31、32,通过从侧板31、32将保持板33拆卸,从而能够将端子单元20-1、20-2、20-3从拉出框3内拆卸。如上所述,端子装置2能够拆装地配置于拉出框3内。
端子单元20-1具有R相用导体即拉出框侧导体22-1、23-1。另外,端子单元20-2具有S相用导体即拉出框侧导体22-2、23-2。另外,端子单元20-3具有T相用导体即拉出框侧导体22-3、23-3。此外,图3所示的端子装置2由3个端子单元20-1、20-2、20-3构成,但通过将端子单元20-1、20-2、20-3的多个绝缘基座21一体成型,从而也能够将端子装置2由一个端子单元构成。
在这里,对端子单元20-1、20-2、20-3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此外,端子单元20-1、20-2、20-3为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端子单元20-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框侧导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端子单元20-2具有绝缘基座21和拉出框侧导体22-2、23-2。绝缘基座21具有:端子收纳部211,其供拉出框侧导体22-2插入;以及端子收纳部212,其供拉出框侧导体23-2插入。
拉出框侧导体22-2具有端子导体221、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2具有端子导体231、中继端子导体232和连接器233。拉出框侧导体22-2、23-2是彼此相同的结构。
拉出框侧导体22-2的端子导体221具有:底部221a,其沿第1铅垂面即Z-Y平面扩展;以及端子部221b,其从底部221a向后方延伸且与水平面即X-Y平面平行地配置。在端子导体221的端子部221b连接未图示的电源侧导体。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2的端子导体231与端子导体221同样地,具有底部231a和端子部231b,在端子导体231的端子部231b连接未图示的负载侧导体。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底部221a、231a在正面观察时具有4边的长度相等的正方形形状,形成为长方体状。另外,端子部221b、231b形成为从底部221a、231a的由在上下方向相对的边夹着的区域的中间部分与底部221a、231a垂直地向后方延伸的形状。底部221a、231a的底面为平坦面。此外,端子部221b、231b在侧视观察时形成为T字状,但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形状。
中继端子导体222具有:底部222a,其沿第1铅垂面即Z-Y平面扩展;以及前端部222b,其从底部222a向前方沿与第1铅垂面正交的第2铅垂面即X-Z平面延伸,且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Y字状。另外,拉出框侧导体23-2的中继端子导体232与中继端子导体222同样地,具有底部232a和前端部232b。
中继端子导体222插入至端子收纳部211,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底部222a由多个螺钉25固定。同样地,中继端子导体232插入至端子收纳部212,中继端子导体232的底部232a由多个螺钉25固定。此外,多个螺钉25穿过在绝缘基座21设置的多个螺孔219而安装于中继端子导体222、232。
如图5所示,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底部222a通过多个螺栓24而与端子导体221的底部221a连结。由此,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电连接。此外,底部222a的底面与底部221a的底面同样地为平坦面。因此,在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底部222a和端子导体221的底部221a连结的状态下,底部222a的底面和底部221a的底面接触。
此外,在图4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通过4根螺栓24进行固定,但螺栓2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4根。另外,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只要能够拆卸地被固定即可,也可以通过除了螺栓24以外的紧固件进行固定。
与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的连接的情况同样地,中继端子导体232的底部232a通过螺栓24而与端子导体231的底部231a连结。由此,中继端子导体232和端子导体231电连接。
此外,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由不同部件构成,但只要是插入至绝缘基座21且固定于绝缘基座21的结构即可,中继端子导体222和端子导体221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同样地,中继端子导体232和端子导体231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
如图5所示,拉出框侧导体22-2的连接器223与中继端子导体222连接。该连接器223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与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2连接。连接器223具有:槽部223a,其与中继端子导体222卡合;以及槽部223b,其与断路器侧导体11-2卡合。
连接器223和中继端子导体222的连接是通过向连接器223的槽部223a插入中继端子导体222的前端部222b而进行的。构成槽部223a的部件和构成前端部222b的部件具有弹性,如果前端部222b与槽部223a卡合,则前端部222b的外表面和槽部223a的内壁面彼此相互按压。因此,能够使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变得牢固,能够防止在将断路器侧导体11-2从拉出框侧导体22-2拉出时,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脱离。如上所述,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还起到止动器的作用。
另外,连接器223和断路器侧导体11-2的连接是通过向连接器223的槽部223b插入断路器侧导体11-2的前端部而进行的。在断路器侧导体11-2的前端部插入至连接器223的槽部223b时,连接器223能够进行摆动动作。前端部222b和槽部223a的卡合部分成为连接器223的摆动动作的支点。此外,连接器223也可以是不进行摆动动作的结构。
拉出框侧导体23-2的连接器233与中继端子导体232连接,具有:槽部233a,其与中继端子导体232卡合;以及槽部233b,其与断路器侧导体12-2卡合。连接器233和中继端子导体232的连接是通过向连接器233的槽部233a插入中继端子导体232的前端部232b而进行的。另外,连接器233和断路器侧导体12-2的连接是通过向连接器233的槽部233b插入断路器侧导体12-2的前端部而进行的。
此外,端子导体221、中继端子导体222和连接器223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同样地,端子导体231、中继端子导体232和连接器233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构成。
接下来,对绝缘基座21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单元的绝缘基座的后视图,图7是沿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此外,端子单元20-1、20-2、20-3具有彼此相同结构的绝缘基座21。另外,图7所示的剖视图将一部分简化而示出。
如图6及图7所示,绝缘基座21具有:端子收纳部211,其是对拉出框侧导体22进行收纳的空间;以及端子收纳部212,其是对拉出框侧导体23进行收纳的空间。
另外,绝缘基座21具有:滑块收纳部213,其是对后面记述的滑块53进行收纳的空间;以及滑块收纳部214,其是对后面记述的滑块54进行收纳的空间。如后面所述,在滑块收纳部213形成滑块滑动槽213a、213b。另外,如后面所述,在滑块收纳部214也与滑块收纳部213同样地形成滑块滑动槽。
并且,绝缘基座21具有通气路径部215和通气口部216。通气路径部215具有:上下通气路径2151,其形成于端子收纳部211和端子收纳部212之间;以及前后通气路径2152,其在上下方向夹在滑块收纳部213、214之间,在前后方向延伸。另外,通气路径部215具有:下部通气路径2153,其形成于绝缘基座21的下部,在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其形成于绝缘基座21的上部,在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通气口部216如图7所示,包含:通气口2161,其与前后通气路径2152相连续;通气口2162,其与下部通气路径2153相连续;以及通气口2163,其与上部通气路径2154相连续。
上下通气路径2151在绝缘基座21形成为槽状,一端部与端子收纳部211相连续,另一端部与端子收纳部212相连续。通过该上下通气路径2151能够形成断路器侧导体11和拉出框侧导体22的连接部分、与断路器侧导体12和拉出框侧导体23的连接部分之间的自然对流。
上下通气路径2151与滑块收纳部213、214共用一部分的空间。此外,如后面所述,仅在端子单元20-1、20-2、20-3中的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对后面记述的滑块53、54进行收纳。
前后通气路径2152的一端部与通气口2161相连续,另一端部与上下通气路径2151相连续。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前后通气路径2152从通气口2161延伸至绝缘基座21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为止而与上下通气路径2151相连续,但也可以是从绝缘基座21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与端子收纳部211、212相连续的结构。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前后通气路径2152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在绝缘基座21形成2个。通气口2161也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在绝缘基座21形成2个。
通过前后通气路径2152,从绝缘基座21的前表面经由通气口2161而向前后通气路径2152流入空气,能够使流入的空气经由上下通气路径2151而向端子收纳部211、212流入。
下部通气路径2153的一端部与通气口2162相连续,另一端部与端子收纳部212相连续。通过该下部通气路径2153,能够经由绝缘基座21的通气口2162而使空气流入端子收纳部212。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下部通气路径2153从通气口2162延伸至绝缘基座21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为止而与端子收纳部212相连续。另外,下部通气路径2153具有向上方弯折的弯折部2153a,以使得无法与拉出框侧导体23-2直接接触。此外,下部通气路径2153只要具有弯折形状以使得无法与拉出框侧导体23-2直接接触即可,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结构。
上部通气路径2154的一端部与通气口2163相连续,另一端部与端子收纳部211相连续。通过该上部通气路径2154,能够从绝缘基座21的前表面经由通气口2163使空气流入端子收纳部211。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上部通气路径2154从通气口2163延伸至绝缘基座21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为止而与端子收纳部211相连续。另外,上部通气路径2154具有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2154a,以使得无法与拉出框侧导体22-2直接接触。此外,上部通气路径2154只要具有弯折形状以使得无法与拉出框侧导体22-2直接接触即可,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结构。
如以上所述,在绝缘基座21形成有通气路径部215及通气口部216。通过该通气路径部215及通气口部216,如后面所述,能够抑制断路器侧导体11和拉出框侧导体22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及断路器侧导体12和拉出框侧导体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
拉出型断路器100为了防止在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拉出时,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被拉开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在前方露出,具有将拉出框侧导体22、23覆盖的后面记述的挡板机构5。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绝缘基座和挡板机构的关系的挡板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8所示,挡板机构5具有:面板部51,其将端子装置2的前表面覆盖;挡板部52,其配置于面板部51和端子装置2之间;滑块53、54;以及压缩弹簧55、56。面板部51具有3个面板511、512、513。另外,挡板部52具有2个挡板521、522。面板部51配置于绝缘基座21的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区域218中的、与下端部区域218b和上端部区域218c之间的区域218a相对的位置。
压缩弹簧55的一端部安装于滑块53的基端部,压缩弹簧56的一端部安装于滑块54的基端部。如图7所示,在绝缘基座21设置有容纳压缩弹簧55、56的弹簧容纳部61、62。压缩弹簧55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在绝缘基座21固定的弹簧容纳部61,压缩弹簧56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在绝缘基座21固定的弹簧容纳部62。此外,弹簧容纳部61、62与绝缘基座21分体地构成,但也可以通过与绝缘基座21一体成型而形成。
首先,关于面板部51的面板511、512、513而具体地进行说明。图9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面板部的外观斜视图。如图9所示,面板511具有:开口511a,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1插入贯穿;开口511b,其供断路器侧导体12插入贯穿;以及2个通气口511c、511d,它们与2个通气口2161相对地设置。面板513是与面板511相同的结构,具有与开口511a、511b及通气口511c、511d相同的开口513a、513b及通气口513c、513d。
另外,面板512具有与面板511的开口511a、511b及通气口511c、511d相同的开口512a、512b及通气口512c、512d,还具有:开口512e,其供滑块53插入贯穿;以及开口512f,其供滑块54插入贯穿。
此外,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面板部51是具有3个面板511、512、513的结构,但面板部51也可以是具有面板511、512、513一体成型的一个面板的结构。另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面板部51能够拆卸地与绝缘基座21连接,但面板部51也可以能够拆卸地固定于拉出框3。
接下来,以下对挡板部52的挡板521、522具体地进行说明。对挡板521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0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挡板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10所示,挡板521具有:闭塞板部521a、521b、521c;连结部521d,其将闭塞板部521a、521b、521c的上端部彼此进行连结;连结部521e,其将闭塞板部521a、521b、521c的下端部彼此进行连结;以及凸部521f,其从连结部521e向下方凸出。此外,挡板522与挡板521的521f的不同点在于,未图示的凸部522f向上方凸出,其他结构与挡板521相同。
挡板521能够滑动地安装于绝缘基座21。如图8所示,在绝缘基座21形成有多个滑动面210。而且,挡板521能够在滑动面210滑动地安装。挡板521沿左右方向在滑动面210滑动,能够选择性地移动至闭塞位置和开放位置。闭塞位置是通过闭塞板部521a、521b、521c将开口511a、512a、513a闭塞的位置。另外,开放位置是没有通过闭塞板部521a、521b、521c将开口511a、512a、513a闭塞的位置。
接下来,对滑块53、54进行说明。此外,滑块53、54是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对滑块53的结构具体地说明,省略滑块54的具体结构的说明。图11是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滑块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11所示,滑块53具有:主体部53a,其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方形状;凸部53b,其安装压缩弹簧55的一端部;以及凸部53c、53d,它们插入至在滑块收纳部213形成的图8所示的滑块滑动槽213a、213b,在前后方向沿滑块滑动槽213a、213b滑动。
并且,滑块53具有:槽部53e,其与图8及图10所示的挡板521的凸部521f卡合;开口53f,其在槽部53e的一部分的区域的下方连续地贯通而形成;以及开口53g,其在由凸部53b和槽部53e包围的区域沿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槽部53e具有:第1直行部531e,其从滑块53的前方的左方侧朝向后方延伸;倾斜部532e,其从第1直行部531e的终端向右后方侧延伸;以及第2直行部533e,其从倾斜部532e的终端向后方延伸。
挡板521的凸部521f在槽部53e的倾斜部532e进行移动,由此通过滑块53使挡板521在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此外,滑块54是与滑块53相同的结构,虽然未图示,但具有与滑块53的槽部53e及开口53f、53g相同的未图示的槽部54e及开口54f、54g。滑块53、54的开口53g、54g如后面所述,用作通气用的开口及锁止用的开口。
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主体收纳于拉出框内的状态下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将断路器主体从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的拉出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安装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的端子装置的正视图,图15是沿图14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端子装置将滑块推出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局部剖视图中,示出除端子装置2以外的部分的俯视图和端子装置2的上部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2及图13中省略了拉出框3及拉出轨道4。
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断路器侧导体11-1经由面板511的开口511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1。在端子收纳部211中,断路器侧导体11-1与拉出框侧导体22-1的连接器223连接。
同样地,断路器侧导体11-2经由面板512的开口512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1,与拉出框侧导体22-2的连接器223连接。断路器侧导体11-3经由面板513的开口513a而插入至端子装置2的端子收纳部211,与拉出框侧导体22-3的连接器223连接。
另外,如图15所示,在断路器主体1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滑块53压入至断路器主体1的滑块收纳部213。此外,滑块53的凸部53b经由压缩弹簧55而安装于弹簧容纳部61。
拉出型断路器100如果从图12及图15所示的状态起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向前方拉出,则如图13及图16所示,压入至断路器主体1的滑块收纳部213的滑块53由于压缩弹簧55的弹力而向前方被推压。因此,挡板521的凸部521f在滑块53的槽部53e上进行滑动,在断路器侧导体11-1、11-2、11-3经过开口511a、512a、513a后,挡板521向左方向移动。由此,开口511a、512a、513a由闭塞板部521a、521b、521c闭塞。此外,滑块53向绝缘基座21的前表面侧被推回,但滑块53的凸部53c、53d与面板512碰撞,因此滑块53向前方的移动停止。
另外,挡板522和滑块54的关系与挡板521和滑块53的关系在原理上相同,但滑块54是将滑块53的上下方向反转而安装于端子装置2,因此滑块54的移动方向成为与滑块53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具体地说,拉出型断路器100如果从图12所示的状态起将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向前方拉出,则滑块54由于压缩弹簧56的弹力而向前方被推压。因此,在断路器侧导体12-1、12-2、12-3经过开口511b、512b、513b后,挡板522向右方向移动。由此,与开口511a、512a、513a和挡板521的关系同样地,开口511b、512b、513b由挡板522闭塞。
如上所述,拉出型断路器100在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情况下,面板511、512、513的开口511a、512a、513a、511b、512b、513b由挡板521、522闭塞。由此,拉出框侧导体22、23能够从端子装置2向前方露出。
拉出型断路器100在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状态下,能够使用锁止部件而防止滑块53、54被压入绝缘基座21内。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挡板机构安装有锁止部件的状态的图。此外,在图17中,为了便于说明,未图示出除断路器主体1、绝缘基座21以外的端子装置2的结构及拉出轨道4。
如图17所示,锁止部件7的提梁71插入贯穿滑块53、54的开口53g、54g,提梁71由锁主体72上锁。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锁止部件7的提梁71及锁主体72与面板部51抵接,由此对滑块53、54朝向绝缘基座21的移动进行限制。
由此,即使对滑块53、54作用有朝向绝缘基座21的力的情况下,也会对挡板521、522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维持将面板511、512、513的开口511a、512a、513a、511b、512b、513b由挡板521、522闭塞的状态。此外,图17所示的锁止部件7为挂锁,但锁止部件7并不限定于挂锁,也可以是除了挂锁以外的锁止部件。
在这里,关于对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的结构,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8是沿图14所示的XⅧ-XⅧ线的剖视图,图19及图20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形成的通气路径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在从图18至图20中,未图示出拉出框侧导体22、23中的端子导体221、231的结构的一部分。另外,在图19及图20中,将空气的流动的一个例子通过粗线的箭头表示。
如图18所示,在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形成有上下通气路径2151、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如图19及图20所示,下部通气路径2153在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区域218中的没有与面板部51相对的下端部区域218b形成,上部通气路径2154在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区域218中的没有与面板部51相对的上端部区域218c形成。另外,在图18所示的绝缘基座21的后部,如图20所示,形成包含作为排气口起作用的多个开口2171、2172、2173、2174、2175的排气部217。
开口2171在前后通气路径2152的后方与上下通气路径2151连续地设置,开口2172与上下通气路径2151中的端子收纳部211和滑块收纳部213之间的空间的后端连续地设置。另外,开口2173与上下通气路径2151中的端子收纳部212和滑块收纳部214之间的空间的后端连续地设置,开口2174与下部通气路径2153的后端连续地设置,开口2175在上部通气路径2154的后端设置。
如图19所示,从面板512的通气口512c经由图18所示的通气口2161向前后通气路径2152流入空气,从通气口2162向下部通气路径2153流入空气,从通气口2163向上部通气路径2154流入空气。即,面板512的通气口512c及绝缘基座21的通气口2162、2163作为吸气口起作用。
在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收纳有滑块53、54,但在滑块53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53f,同样地,在滑块54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54f。因此,如图19所示,从下部通气路径2153流入端子收纳部212的空气经由开口54f及开口53f而向端子收纳部211流入。
流入前后通气路径2152的空气经由滑块53的开口53f而向端子收纳部211流入,或者从在前后通气路径2152的后方形成的开口2171排气。向端子收纳部211流入的空气及流入上部通气路径2154的空气从在上部通气路径2154的后方形成的开口2175向绝缘基座21外排气。如上所述,开口2171、2175作为排气口起作用。
如上所述,在拉出型断路器100中,通过上下通气路径2151、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而在端子收纳部211、212形成上下方向的流路,因此能够提高端子收纳部211、212内的散热性。此外,通气路径部215只要是具有能够提高端子收纳部211、212内的散热性的大于或等于1个通气路径的结构即可。例如,通气路径部215可以是具有上下通气路径2151、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中的小于或等于3个通气路径的结构。或者,通气路径部215也可以是具有除上下通气路径2151、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以外的通气路径的结构。
另外,在断路器主体1与端子装置2连接的状态下,开口512a、512b没有由挡板521、522闭塞。因此,如图20所示,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开口512a、512b的间隙作为吸气口起作用,与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等相结合而形成通气路径。由此,也能够对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另外,在端子单元20-1、20-3的绝缘基座21没有收纳滑块53、54。因此,通过上下通气路径2151、前后通气路径2152、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等,能够与端子单元20-2同等以上地,对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拉出框侧导体22、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断路器主体1、端子装置2、拉出框3和挡板机构5。端子装置2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配置于拉出框3内。断路器主体1具有在收纳于拉出框3内的状态下与端子装置2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能够从拉出框3内拉出。挡板机构5具有面板部51和挡板部52。面板部51具有在断路器主体1向拉出框3内收纳时供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511a、511b、512a、512b、513a、513b,该面板部51配置于端子装置2和断路器主体1之间。挡板部52在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情况下将多个开口511a、511b、512a、512b、513a、513b堵塞。端子装置2具有绝缘基座21,该绝缘基座21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它们分别对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215,其从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区域包含与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中的至少1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1个通气路径。通过通气路径部215能够与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通气。因此,例如在断路器主体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端子收纳部211的通气,由此能够对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另外,在断路器主体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与端子收纳部212进行通气,由此能够对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另外,通气路径部215具有将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间进行连接的上下通气路径2151。因此,能够进行经过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之间的通气,能够有效地对断路器主体1的断路器侧导体11、12和端子装置2的拉出框侧导体22、23的连接部分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另外,挡板部52具有通气口512c、512d,通气路径部215具有一端与通气口512c、512d相对的前后通气路径2152。因此,能够使空气从端子装置2的前方向绝缘基座21内流入。另外,前后通气路径2152插入贯穿上下通气路径2151,由此能够将从端子装置2的前方流入绝缘基座21内的空气用于多个端子收纳部211、212的通气。
另外,通气路径部215具有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它们从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区域218中的没有与面板部51相对的下端部区域218b及上端部区域218c与多个端子收纳部212、211连通且具有弯折形状。下部通气路径2153及上部通气路径2154具有弯折形状,因此能够使得即使从端子装置2的前方例如插入手指等,也无法与拉出框侧导体22直接接触。
另外,拉出型断路器100具有滑块53、54,它们配置于绝缘基座21内,伴随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的拉出而使挡板部52向断路器主体1的拉出方向即前方移动。绝缘基座21具有滑块收纳部213、214,它们形成于端子收纳部211、212之间,且将滑块53、54以能够沿与断路器主体1相对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滑块53、54具有形成端子收纳部211、212之间的通气路径的开口53f、53g、54f、54g。由此,在将滑块53、54收纳于断路器主体1的绝缘基座21的状态下,能够形成端子收纳部211、212之间的通气路径。因此,能够将设置滑块53、54的端子单元20-2的绝缘基座21和没有设置滑块53、54的端子单元20-1、20-3的绝缘基座21共用化,能够抑制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制造成本。
另外,滑块53、54的开口53g、54g能够安装锁止部件7,该锁止部件7用于维持断路器主体1从拉出框3内拉出的状态。因此,与另行设置通过锁止部件7将滑块53、54锁止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制造成本。
另外,挡板部52具有与滑块53卡合的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即凸部521f。滑块53具有与凸部521f卡合的第2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即槽部53e。滑块53的开口53f与槽部53e连续地形成。由此,与将开口53f设置于与槽部53e不连续的场所的情况相比,能够对滑块53的强度降低进行抑制。
另外,断路器主体1针对三相的交流中的每相而具有多个断路器侧导体11、12。端子装置2针对每相而具有多个拉出框侧导体22、23和绝缘基座21。在三相的绝缘基座21中的一个相的绝缘基座21配置滑块53、54。由此,与在三相的绝缘基座21全部设置滑块53、54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拉出型断路器100的部件个数,能够抑制拉出型断路器100的制造成本。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断路器主体,2端子装置,3拉出框,4拉出轨道,5挡板机构,7锁止部件,10框体,10a前表面部,11、11-1、11-2、11-3、12、12-1、12-2、12-3断路器侧导体,20-1、20-2、20-3端子单元,21绝缘基座,22、22-1、22-2、22-3、23、23-1、23-2、23-3拉出框侧导体,24螺栓,25螺钉,31、32侧板,33、34保持板,41、42轨道部件,51面板部,52挡板部,53、54滑块,53a主体部,53b、53c、53d、521f、522f凸部,53e、54e、223a、223b、233a、233b槽部,53f、53g、54f、54g、511a、511b、512a、512b、513a、513b、512e、512f、513a、513b、2171、2172、2173、2174、2175开口,55、56压缩弹簧,61、62弹簧容纳部,71提梁,72锁主体,100拉出型断路器,210滑动面,211、212端子收纳部,213、214滑块收纳部,213a、213b滑块滑动槽,215通气路径部,216通气口部,511c、511d、512c、512d、513c、513d、2161、2162、2163通气口,217排气部,218、218a区域,218b下端部区域,218c上端部区域,219螺孔,221、231端子导体,221a、231a、222a、232a底部,221b、231b端子部,222、232中继端子导体,222b、232b前端部,223、233连接器,511、512、513面板,521、522挡板,521a、521b、521c闭塞板部,521d、521e连结部,531e第1直行部,532e倾斜部,533e第2直行部,2151上下通气路径,2152前后通气路径,2153下部通气路径,2153a、2154a弯折部,2154上部通气路径。
Claims (8)
1.一种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拉出框;
端子装置,其具有与电源侧导体及负载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拉出框侧导体,配置于所述拉出框内;
断路器主体,其具有在收纳于所述拉出框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连接的多个断路器侧导体,能够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以及
挡板机构,其具有面板部和挡板部,该面板部具有在所述断路器主体向所述拉出框内收纳时供所述多个断路器侧导体插入贯穿的多个开口,配置于所述端子装置和所述断路器主体之间,该挡板部在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开口堵塞,
所述端子装置具有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具有:多个端子收纳部,它们对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进行收纳;以及通气路径部,其包含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的大于或等于1个通气路径,
该拉出型断路器具有滑块,该滑块配置于所述绝缘基座内,伴随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而使所述挡板部沿所述断路器主体的拉出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绝缘基座具有滑块收纳部,该滑块收纳部形成于所述端子收纳部之间,且将所述滑块以能够沿与所述断路器主体相对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
所述滑块具有形成所述端子收纳部之间的通气路径的大于或等于1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路径部具有将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之间进行连接的通气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部具有通气口,
所述通气路径部具有一端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通气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路径部从与所述断路器主体相对的区域中的没有与所述面板部相对的区域起,具有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的至少1个连通、且具有弯折形状的大于或等于1个通气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路径部从与所述断路器主体相对的区域中的没有与所述面板部相对的区域起,具有与所述多个端子收纳部的至少1个连通、且具有弯折形状的大于或等于1个通气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块的所述大于或等于1个开口能够安装锁止部件,该锁止部件用于维持所述断路器主体从所述拉出框内拉出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部具有第1卡合部,该第1卡合部与所述滑块卡合,
所述滑块具有第2卡合部,该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
所述滑块的所述大于或等于1个开口与所述第2卡合部连续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拉出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路器主体针对三相的交流中的每相而具有所述多个断路器侧导体,
所述端子装置针对所述每相而具有所述多个拉出框侧导体和所述绝缘基座,
在所述三相的所述绝缘基座中的1个相的所述绝缘基座配置所述滑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7/044901 WO2019116498A1 (ja) | 2017-12-14 | 2017-12-14 | 引出形遮断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8728A CN111448728A (zh) | 2020-07-24 |
CN111448728B true CN111448728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6682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7582.1A Active CN111448728B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拉出型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726676B1 (zh) |
JP (1) | JP6789412B2 (zh) |
KR (1) | KR20200067863A (zh) |
CN (1) | CN111448728B (zh) |
TW (1) | TWI666673B (zh) |
WO (1) | WO20191164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98033B1 (fr) * | 2019-06-26 | 2021-12-10 | Electricite De France | Tiroir de maintenance pour tableau électrique de distribution |
CN119324140B (zh) * | 2024-12-19 | 2025-05-06 | 浙江索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抽屉式框架断路器的端子排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8685Y (zh) * | 2008-11-05 | 2009-08-26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抽屉式断路器母排系统 |
CN101902019A (zh) * | 2009-05-28 | 2010-12-01 | Abb股份公司 | 用于将多相低压开关容纳在配电板内的适配设备及相关适配器-开关和配电板组件 |
CN201829855U (zh) * | 2010-09-30 | 2011-05-11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 抽屉式断路器安全隔板机构 |
CN102386579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 | 抽出式断路器隔离挡板开启与关闭的安全装置 |
CN204204693U (zh) * | 2014-11-14 | 2015-03-11 | 浙江智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通道结构的剩余电流保护塑壳断路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80108U (zh) * | 1988-06-10 | 1989-12-25 | ||
JP2755049B2 (ja) | 1992-06-30 | 1998-05-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引出形遮断器の安全シャッター装置 |
JP3240807B2 (ja) * | 1994-02-25 | 2001-12-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引出形電気機器用クレードル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閉鎖配電盤 |
JP4104996B2 (ja) * | 2003-01-22 | 2008-06-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遮断器 |
CN2765313Y (zh) * | 2004-12-28 | 2006-03-15 | 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 | 框架式断路器灭弧室 |
TWI263050B (en) * | 2005-01-24 | 2006-10-01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Power current micro sensor |
JP4367407B2 (ja) * | 2005-12-16 | 2009-11-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引出形遮断器の制御回路接続装置 |
US7788055B2 (en) * | 2006-07-14 | 2010-08-31 | Square D Company | Method and system of calibrating sensing components in a circuit breaker system |
KR100924431B1 (ko) * | 2007-12-13 | 2009-10-29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기중차단기의 크레들 |
WO2013105552A1 (ja) * | 2012-01-11 | 2013-07-18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コンデンサー用2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144604B2 (ja) * | 2012-10-30 | 2017-06-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中継ユニット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
-
2017
- 2017-12-14 KR KR1020207013084A patent/KR20200067863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7-12-14 JP JP2019559494A patent/JP67894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EP EP17934834.7A patent/EP3726676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CN CN201780097582.1A patent/CN111448728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WO PCT/JP2017/044901 patent/WO2019116498A1/ja unknown
-
2018
- 2018-06-08 TW TW107119829A patent/TWI66667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8685Y (zh) * | 2008-11-05 | 2009-08-26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抽屉式断路器母排系统 |
CN101902019A (zh) * | 2009-05-28 | 2010-12-01 | Abb股份公司 | 用于将多相低压开关容纳在配电板内的适配设备及相关适配器-开关和配电板组件 |
CN102386579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 | 抽出式断路器隔离挡板开启与关闭的安全装置 |
CN201829855U (zh) * | 2010-09-30 | 2011-05-11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 抽屉式断路器安全隔板机构 |
CN204204693U (zh) * | 2014-11-14 | 2015-03-11 | 浙江智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通道结构的剩余电流保护塑壳断路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89412B2 (ja) | 2020-11-25 |
TWI666673B (zh) | 2019-07-21 |
CN111448728A (zh) | 2020-07-24 |
EP3726676A1 (en) | 2020-10-21 |
EP3726676B1 (en) | 2022-10-19 |
KR20200067863A (ko) | 2020-06-12 |
JPWO2019116498A1 (ja) | 2020-04-02 |
WO2019116498A1 (ja) | 2019-06-20 |
EP3726676A4 (en) | 2020-12-09 |
TW201929022A (zh) | 2019-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8481B (zh) | 模块化电子系统的可配置模块引导件 | |
RU2628951C2 (ru) | Моду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коммутации, содержащее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ин однополюсный блок размыкания, и узел коммутации,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 |
US6205017B1 (en) | Switchgear assembly with front accessible slide-in fixed power switch | |
CN111448728B (zh) | 拉出型断路器 | |
CN109494570B (zh) | 低压配电板 | |
CN87107471A (zh) | 静态转换器,专用于不可中断供电系统 | |
JP2010512725A (ja) | エンクロージャ装置 | |
US10483663B2 (en) | Terminal block with retention features for a removable I/O module | |
JP4352762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KR20180053658A (ko) | 스위칭 디바이스 | |
JP4925974B2 (ja) | 引出形回路遮断器、引出形回路遮断器の端子装置、及び端子装置の相間絶縁板 | |
EP2259396B1 (en) | Assembly for locking a component on a rail | |
DK2912735T3 (en) | Bus bar assembly | |
CN111785574A (zh) | 负荷断路开关 | |
CN111801862B (zh) | 拉出型断路器 | |
CN212783277U (zh) | 动触头系统及负荷断路开关 | |
EP3627640B1 (en) | Drawer-type circuit breaker | |
CN105405725A (zh) | 保险模块 | |
CN213242416U (zh) | 负荷断路开关 | |
CN108695116B (zh) | 框架式断路器的二次接线端子 | |
EP2117287A1 (en) | Housing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intended for a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 |
JP2025008547A (ja) | 規制部材、及び配線ダクトシステム | |
CN114447720A (zh) | 以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与支撑轨配合的分配块 | |
JP2009201262A (ja) | 分電盤 | |
JP2009201263A (ja) | 分電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