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434252A -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4252A
CN111434252A CN201910027626.4A CN201910027626A CN111434252A CN 111434252 A CN111434252 A CN 111434252A CN 201910027626 A CN201910027626 A CN 201910027626A CN 111434252 A CN111434252 A CN 111434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erosol
heat
generating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76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明欢
杨菁
高丽娜
王雨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76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4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4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4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以及该储液器的制造方法。该储液器内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道和至少一个出液口,毛细管道是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非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毛细管道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出液口是毛细管道的端口。本发明提供的储液器实现了储液以及导液一体化的功能,并且该储液器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雾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储液器用于储存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目前存在的储液器主要有外形规则的桶装和管状结构,并且上述的储液器需要配合阀门使用,当储液器用于储存液体时,阀门用于防止储液器中液体的溢出。
但是上述储液器至少具有以下弊端:
1.阀门存在,不仅增加了储液器的结构复杂度,同时由于需要依赖阀门实现对储液器中液体的控制,增加了液体控制的不确定性,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
2.目前存在的储液器具有单一的功能,一种是以储液为主要目的,另一种是以导液为主要目的,故而,如果要实现储液与导液的两种功能时,需要不同的储液器与导液元件配合才能实现;
3.目前的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故而,需要一种储液器以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用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道和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毛细管道是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所述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所述非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所述毛细管道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所述出液口是所述毛细管道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道为沿所述储液器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储液器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道的直径为0.2mm-2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储液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具有固定形状结构的第一材料嵌入可变形的第二材料内形成复合坯材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坯材材料的体积为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体积之和;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成型复合坯材材料;烧结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使所述第一材料分解,形成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固体结构,所述第二材料为可变形的浆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由多个片材叠加而成,其中,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一片材上形成第一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二片材上形成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复合坯材材料与所述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叠加形成所述复合坯材材料。
可选地,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型,形成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沿所述第二材料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材料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尼龙线;牙刷毛;高分子丝束;高分子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为陶瓷、玻璃、泥坯或低发泡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
可选地,在有氧环境下,所述烧结温度为在600℃-1300℃之间,优选地,在有氧环境下,所述烧结温度在900℃-1100℃之间。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为所述储液器的储液部;所述储液部内毛细管道的一端为进液口,所述毛细管道的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液体从所述进液口导入,经所述毛细管道从所述出液口导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储液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设于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处,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使所述液体雾化产生气溶胶。
可选地,所述液体为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
可选地,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至少一种液体气溶胶形成剂。
可选地,所述发热部件为面状发热部件,所述面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所述出液口所在的端面,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或所述发热部件为柱状发热部件,所述柱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所在的端面,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或所述发热部件为环状发热部件,所述环状发热部件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设置,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由上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储液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可选地,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发热部件电连接,适于将所述发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使靠近,和/或,位于所述发热部件上的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气雾产生装置中产生气溶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储液器中储有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
将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到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的发热区域;
操作所述发热部件,从而利用所述发热部件提供的热能加热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其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气溶胶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电子烟用于产生气溶胶的用途。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通过高温烧结工序将第二材料中的第一材料分解,实现了在第二材料中形成毛细管道的技术效果,该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第二材料中毛细管道的形状完全取决于第一材料的形状,由于第一材料形状具有多样性的特性,故而通过该制造方法形成毛细管道的形状也具有多样性;
2.该制造方法通过高温烧促使第一材料分解进而形成毛细管道,相比于传统机械造孔形成毛细管道或者模具成型形成导液管的工序,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
3.通过该制造方法形成的储液器,实现了储液与导液一体化的功能,多个毛细管道不仅可以储存液体,同时也具有导通液体并将液体引导到雾化部件上表面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用储液器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该储液器中的毛细管道的形状可为多种,其中包括直接贯通,和/或,非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多种形状的毛细管道增加了毛细管道的储液容积,提高了该储液器的储液能力;
2.该储液器,实现了储液与导液一体化的功能,多个毛细管道不仅可以储存液体,同时也具有导通液体并将液体引导到雾化部件上表面的功能;
3.该储液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4.该储液器中的液体可多次注入,多次使用,进一步降低了该储液器的成本,提高了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至少具有如下的优势:
该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储液器,以及一发热部件,并且该发热部件靠近或者紧贴出液口所在的端面,用于加热靠近该出液口处的液体。在具体实施中,该加热部件可为面状加热部件,或柱状加热部件,或环状加热部件,上述加热部件适于加热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并且具有均匀加热的功能,进而保证电子烟抽吸口感的一致性,避免传统的局部加热造成的干烧等不良现象以及不适的抽吸口感。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复合坯材材料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多个片材复合坯材材料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坯材材料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成型复合坯材材料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储液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储液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液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8(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材料;12:第二材料;13:复合坯材材料;14:第一复合坯材材料;15:第二复合坯材材料;16:成型复合坯材材料;17:复合材料;18:毛细管道;19:储液器;30:气雾产生装置;31:第一外壳;32第一吸嘴;33:第一储液器;34:第一发热部件;41:第二外壳;42第二吸嘴;43:第二储液器;44:第二发热部件;45:隔热部件;46:支撑部件;50:进气通道;51: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参考图6(a)以及图6(b),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用储液器,该储液器19内包括至少一个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18,毛细管道18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其中,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18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非直接贯通是指毛细管道18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
继续参考图6(a)以及图6(b),具体地,毛细管道18为沿储液器19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储液器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对毛细管道18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为沿储液器19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规则结构,比如为柱状结构,如图6(a)所示,棱状结构或者圆柱体、椭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结构等,也可以为沿储液器19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不规则结构,参考图6(b)比如螺旋结构或者折线结构或者异形体等,具体地,螺旋结构可为等角螺线、等速螺线等其他类型的规则线性分布,或者其他类型的非规则的线性分布,或者为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的组合,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该毛细管道18可用于储存液体并且同时用于导通液体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该毛细管道18的两端与外界空气导通,其中,毛细管道18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并且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管道用于储存以及导通液体。也就是说,储液器内毛细管道18的主体适用于储存容纳液体,进液口用于将液体导入毛细管道18中,出液口用于将毛细管道18中的液体导出。
具体地,当毛细管的形状为柱状结构时,毛细管道18的直径为0.2mm-2mm。当储液器的形状为柱状结构时,储液器19的直径为5mm-20mm,优选地储液器19的直径为7mm-10mm。储液器19的高度为2mm-20mm,优选地储液器19的高度为5mm-12mm。在一实施例中,毛细管道18的直径很小,使得位于毛细管道18中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一端口流出,而是位于毛细管道18中的液体受到毛细管道18中的液体浓度差的作用,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不断地流动。为便于理解,以下以毛细管道18的形状为柱状腔体形状示例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对储液器19中的毛细管道18数量不作限制,但是该储液器19所能储存液体的容量与该毛细管道18的数量呈正比,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毛细管道18的数量。优选地,毛细管道18的形状为非规则结构,比如螺旋结构或者折线结构,非规则结构的毛细管道18可以增加毛细管道18的表面积以及长度,进而增加该毛细管道18储存液体的能力。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毛细管道能够被均匀地分布于储液器中,以更有利于液体被均匀地储存于毛细管道中。
在本发明中,对该储液器的形状结构以及材料不做限制。本发明中的储液器的形状还可以优选为圆柱体、正方体、椭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本实施例以圆柱体为例作简要的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该气雾产生装置为电子烟,该储液器中储存的液体可供至少一次抽吸所需的液体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储存的液体可供多次抽吸所需的液体量,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液体为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受热状态下可产生供用户抽吸用的气溶胶。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液体气溶胶基质还可包括液体添加剂,其中液体添加剂在加热状态下产生气雾用于丰富上述气溶胶的气味,以产生更好的口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该储液器19的进液口所在的端面还可包括盖接元件(图中未示出),该盖接元件可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该区域的毛细管道18,具体地,该盖接元件可为密封件等,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中,该储液器19的材料可为陶瓷、玻璃、泥坯、低发泡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或其它耐高温材料等,在此不作限制。
参考图1-图7,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制造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储液器。
参考图1至图6,为该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在一实施例中,其制备步骤为:
1.如图1,先将有机材料,如尼龙线、牙刷毛等有机材料,平行排列;
2.如图2,将胚泥与平行的有机材料复合成第一复合坯材材料;
3.如图3,重复2中同样的操作,得到多个片材复合坯材材料;
4.如图4,将图3中的多个片材复合坯材材料平行堆叠,得到复合坯材材料;
5.如图5,将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特定的形状,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得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
6.如图6,将成型复合坯材材料进行烧结,得到沿轴向贯穿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储液器。
具体使用时,从复合材料的一端注入液体,另一端抽气,使液体充满复合材料的毛细管孔中,就制得了储有液体的储液器。
参考图7,具体地,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多个具有固定形状结构的第一材料嵌入可变形的第二材料内形成复合坯材材料,其中,复合坯材材料的体积为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体积之和;S102将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成型复合坯材材料;S103烧结成型复合坯材材料,使第一材料分解,形成复合材料。在此,该复合材料可为多孔复合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多孔可指第一材料分解后在复合材料中形成的多个毛细管道孔;在另一实施例中,多孔可指复合材料本身为多孔结构,比如为多孔陶瓷管等,通过烧结第一材料使得在多孔的复合材料中形成多个毛细管道孔。在此对该复合材料的具体结构以及材料不做限制,只要该复合材料内部能够形成不少于一个的毛细管道即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11为固体结构,第二材料12为可变形的浆状结构。将固体状的第一材料11嵌入浆状的第二材料12中,形成复合坯材材料13。在此,嵌入是指第一材料11的侧面完全融入到第二材料12中,并且第一材料11的上下端面为至少露出第二材料12表面的状态。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第二材料12的硬度选择第一材料11与第二材料12的结合方式,当第一材料11的硬度较小时,可将第一材料11直接置于第二材料12的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材料11可融合到第二材料12中,形成复合坯材材料13;或者也可将第一材料11从第二材料12的一端面插入至第二材料12中,形成复合坯材材料13,在此,对第一材料11与第二材料12之间的融合方式不作限制。
参考图3以及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材料12可由多个片材叠加而成,其中,将第一材料11放置于第一片材上形成第一复合坯材材料14,将第一材料11放置于第二片材上形成第二复合坯材材料15,将第一复合坯材材料14与第二复合坯材材料15叠加形成复合坯材材料13。在本实施例中,该片材材料可为硬度稍微大一些的片材材料,将第一材料11置于第一片材的表面,由于片材的硬度较大,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材料11位于第一片材的上表面,而不能通过重力作用融合到第一片材内部,同理,第一材料11置于第二片材的上表面,然后将载有第一材料11的第一片材和载有第一材料11的第二片材叠加,并进行一定的压合处理,以促使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紧密结合,使得第一材料11的侧面完全被第二材料12包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复合坯材材料为多孔结构,优选为多孔陶瓷。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不对上述复合坯材材料作出限制,只要在一定的处理条件下,该复合坯材材料中的第一材料可被分解,第二材料可被固化,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对片材的数量作出限制,该片材的数量可为6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材的数量不限于6个,片材作为承载第一材料11的基材,片材的数量越多,越能承载更多的第一材料1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11为沿第二材料12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材料12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在本发明中,对第一材料11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柱状结构、螺旋结构,或者折线结构,或者多种结构的组合,等其他不规则或者规则的形状。第一材料11嵌入第二材料12,并在第二材料12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嵌入第二材料12中的第一材料11分解,进而在第二材料12中形成与第一材料11外部轮廓一致的通孔,在本发明中,通孔为毛细管道18,直径为0.2毫米-2毫米。也就是说第一材料11的分解的结果是在第二材料12内部形成至少一个贯穿的毛细管道18。
贯穿是指在嵌入的过程中,第一材料11的端部不低于第二材料12的端面,即在第二材料12的上下端面上应以能看到第一材料11的端部为准。综上,当第一材料11嵌入第二材料12时,应以第一材料11的上下端面能够露出第二材料12的上下端面为准,进而保证当第一材料11被分解后,能够在第二材料12中形成与外界空气贯穿的毛细管道18。在此,该毛细管道18为直接贯穿的毛细管道18,直接贯穿是指,毛细管道18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通道是直线通道。
当第一材料为螺旋结构时,第一材料嵌入第二材料,并在第二材料中占据螺旋状的空间,当第一材料被分解后,第二材料中形成螺旋状的毛细管道,此时的毛细管道是非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在此,非直接贯通是指第二材料中的毛细管道的一端与毛细管道的另一端之间的通道不是以一种直线的方式连通。
优先地,非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可以增加毛细管道的长度以及表面积,当该毛细管道用于储存液体时,较大的表面积以及长度可以增加毛细管孔的储液容积。
综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为有机材料,如尼龙线或者牙刷毛,在高温烧结过程中能够被分解,并且,优选地,第一材料被分解的过程中,第二材料不被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不限于为有机材料,将第一材料分解的外部条件也不限于高温烧结,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中,只要是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将第一材料分解即可,并且优选地,第二材料不被分解。
相应地,第二材料可为无机材料,例如陶瓷、玻璃、泥坯、低发泡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或其它耐高温材料等,高温烧结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组成的成型复合材料,在此过程中,第一材料被分解,第二材料被固定成型。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材料也不限于无机材料,具体地,只要在烧结的过程中,第一材料能够被分解,第二材料不被分解并且能够被固化即可。
第二材料中的直接贯通或非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皆取决于第一材料的外部轮廓,当第一材料的上下端面之间的通道可以通过直线连通时,第二材料中形成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当第一材料的上下端面之间的通道不能通过直线连通时,第二材料中形成非直接贯通的毛细管道。
具体地,第二材料12的直径为5-20毫米,优选地为7-10毫米,第二材料12的高度为2-20毫米,优选地为5-12毫米。并且,优选地,第二材料12中的毛细管道18为独立的毛细管道18,彼此之间不会被贯穿。
在步骤S102中,将上述的复合坯材材料13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成型复合坯材材料16。在此,对模具成型的方式不作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可为模具挤压成型。并且在本发明中,对该成型复合坯材材料16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为圆柱状等。
在步骤S103中,烧结成型复合坯材材料16,使第一材料11分解,形成复合材料17。
烧结的宏观定义为:在高温下(不高于熔点),陶瓷生坯固体颗粒的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这种现象称为烧结。
烧结的微观定义为:固态中分子(或原子)间存在互相吸引,通过加热使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进行迁移,使粉末体产生颗粒黏结,产生强度并导致致密化和再结晶的过程称为烧结。
在本发明中,通过烧结工艺流程,将第二材料12中嵌入的第一材料11分解,使得第二材料12成为多孔的第二材料12,并且第二材料12通过烧结过程,其强度增强,密度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在有氧气氛围的环境下,该烧结温度为600-1300℃,优选地在900-1100℃。在此温度下,第一材料被分解,使得第二材料中形成与第一材料轮廓一致的通孔,在此通孔为毛细管孔,直径在0.2毫米-2毫米之间。
可选地,毛细管道18的直径为0.2毫米-2毫米。
可选地,液元件的直径为5-20毫米,优选地为7-10毫米。
可选地,储液器19的高度为2-20毫米,优选地为5-12毫米。
参考图6,该储液器19包括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并且进液口以及出液口与外界空气连通,在具体实施中,从该储液部的进液口注入液体,在储液部的出液口一端抽气,促使液体充满毛细管道18,进而形成储有液体的储液器19,并且,优选地,毛细管道18为非直接贯通的通道,以增大该储液部对液体的储存能力。
本发明对储液部中的毛细管道的数量以及直径不作限制,但是,毛细管道的数量以及直径与液体的储存容积成正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确定合适的毛细管道数量以及毛细管道直径,需要注意的是,毛细管道的直径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若直径太大,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出液口流出,而不能储存在毛细管道中。优选地,毛细管道内的液体不受自身重力的影响,该液体在毛细管道内的流动主要依靠液体之间的浓度差作用。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液体为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和液体添加剂。该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加热状态下可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液体添加剂可丰富气溶胶的口味,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该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提到的一种储液器。在一实施例中,该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该发热部件设于储液器的出液口处,用于加热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具体地,该发热部件构造成靠近或者位于储液器至少一个出液口处用于加热从出液口中流出的液体,以使液体雾化产生气溶胶。
参考图8(a),该气雾产生装置30包括第一外壳31,第一吸嘴32,第一储液器33以及第一发热部件34,其中第一发热部件34为柱状发热部件,该柱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第一储液器33的一端面,当对第一发热部件34提供动力后,第一发热部件34表面的温度升高用于加热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以促使液体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经气流通道51流向多孔的第一吸嘴32,以供用户抽吸。在此,靠近是指该被加热的液体可以位于毛细管道中靠近出液口位置,该液体也可以位于加热部件上,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该液体所处的位置能够使得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对其加热产生气溶胶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发热部件还可为面状发热部件,面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第一储液器的出液口所在的端面,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以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经气流通道51流向多孔的第一吸嘴32,以供用户抽吸。优选地,第一发热部件的至少一个发热端的形状与储液器出液口所在的端面形状相匹配,以提高第一发热部件的发热端面与储液器出液口所在端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发热效率,实现发热部件对液体的均匀加热,给用户提供更佳的抽吸体验。
在本发明中,第一发热部件的具体形态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中提及的形状以及结构,在具体实施中,只要该第一发热部件能够用于加热出液口附近的液体,即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此,吸嘴为多孔道结构,适于气流通过。并且,随着靠近发热部件处的液体的不断消耗,位于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对位于靠近出液口出的液体进行补给,以向发热部件不断地提供其所需的液体,进而持续地产生气溶胶。
参考图8(b),在本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30包括第二外壳41,第二吸嘴42,第二储液器43以及第二发热部件44,其中第二发热部件44为环状发热部件,环状发热部件沿储液器的周向设置,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器还包括隔热部件45,设于第二加热部件44与第二外壳41之间,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带来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该储液器还包括支撑部件46,支撑部件46一方面用于支撑该气雾产生装置,另一方面支撑部件46中开有通孔形成进气通道50,进气通道50与外部大气连通,可供气流流通,第二加热元件加热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以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流向多孔的第二吸嘴中,以供用户抽吸。
并且,随着靠近发热部件处的液体的不断消耗,位于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对位于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进行补给,以向发热部件不断地提供其所需的液体,进而持续地产生气溶胶。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发热部件还可为螺旋结构的发热部件,该螺旋结构状的发热部件围绕该储液器设置,用于加热靠近出液口处的液体,在此对该第二发热部件的具体形态以及结构不做限制,只要该第二发热部件能够环绕第二储液器设置,并用于加热靠近第二储液器的出液口处的液体即可。
优选地,所有位于出液口附近的液体都可由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也就是说,该加热部件覆盖储液器的所有出液口,所有毛细管道内的液体最终都会被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更为优选地,所有毛细管道中的液体被消耗的速度应大致相同,以保证在整个加热过程中,都可产生均匀并且稳定的气溶胶以供用户使用。
具体操作中,将该加热元件放置于储液器的出液口一端,并对出液口附近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并且,在不断消耗液体的过程中,液体能够不断从毛细管道中迁移至加热部件上,以实现不断释放烟雾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气雾产生装置还可以包括导液缓存部件,并且该导液缓存部件设置于出液口与发热部件之间,分别与上述出液口以及发热部件接触,且具备多孔特性及液体吸附能力。在具体实施中,该导液缓存部件通过吸附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并将该液体引导至发热部件上,发热部件在通电后可以产生热量将液体雾化成雾气(气溶胶),并且随着毛细管道中的液体不断地被消耗,导液缓存部件会持续地引流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将液体不断地引流到发热部件上以供产生持续不断的气溶胶。该导液缓存部件可以为棉、纤维状材料、海绵状材料、多孔陶瓷、金属烧结多孔材料或低发泡高分子材料等。
在结构上,发热部件还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网、发热片或者超声波换能片等多种形式,在材料上,发热部件可以是镍络合金、金属镍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结合在一起的陶瓷发热体、金属烧结发热体等形式,在此发热部件的结构以及材料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中,该储液器可以为一次性储液器,即使用完后可以直接抛弃,该储液器也可以为重复使用的储液器,当储液器中液体被消耗完毕之后,可以再次注入新的液体,以供再次的抽吸,重复使用可以提高储液器的利用率,进而降低成本。
参考图8(a)以及图8(b),第一吸嘴32以及第二吸嘴42均为可拆卸的吸嘴结构,当第一储液器33或者第二储液器43中的液体被消耗完全之后,可将位于储液器一端的吸嘴拆除,进而暴露该储液器,并将该暴露的储液器拆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抛弃该储液器或者再次向该储液器中注入新的液体继续使用,以实现该储液器的重复循环利用。
具体地,上述液体可为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传统卷烟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产生了称为“电子烟”的产品。电子烟被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实质上是一种烟液气雾产生装置。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是通过电源驱动气雾产生装置使烟液雾化,形成模拟的卷烟烟气的产生装置。与传统卷烟相比,电子烟在满足使用者生理需求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卷烟带来的如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经过大量的试验与研究,发明人发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液器可以储存液体也可以导通液体,并且还可以控制液体的均匀溢出,以实现对液体的均匀加热,保证电子烟抽吸口感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由上述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储液器。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该一种气雾产生系统还包括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发热部件电连接,适于将发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使靠近和/或位于所述发热部件上的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电子烟可以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气雾产生装置,甚至电子烟可以为以上任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气雾产生装置。总而言之,上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可以为应用于电子烟的装置。
该电子烟还包括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发热部件电连接,适于将发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使靠近,和/或,位于发热部件上的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其中所述液体是指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是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可以通过加热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来释放挥发性化合物。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植物类材料。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烟草。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含有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含烟草材料,所述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在加热之后就从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中释放。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替代地包括不含烟草的材料。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质化植物类材料。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质化烟草材料。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其它添加剂和成分,例如,香料等。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气雾产生装置中产生气溶胶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例中提到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装置的储液器中储有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气雾产生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将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到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发热区域;操作发热部件,从而利用发热部件提供的热能加热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其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其中,将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到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发热区域,在此,发热区域包括发热部件中可以发热的结构,也可以是发热部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辐射到的区域,并且在此区域内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被加热并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
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地流向出液口附近,供加热部件加热以促使产生气溶胶;毛细管道中的液体也可以是通过毛细管道中的扩散力不断地补充到出液口附近,在此,扩散力是指,由于出液口附近的液体不断地被消耗产生气溶胶,致使出液口附近的液体溶度不断下降,在这种浓度差的作用下,促使毛细管道中的液体不断地扩散至出液口附近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液体供发热部件加热以产生气溶胶。优选地,毛细管道中的液体在扩散力的作用力下不断移动至靠近发热部件所在的区域,可以避免毛细管道中液体的溢出等不良现象。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气雾产生装置产生气溶胶的用途,其中的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中气雾产生装置。
使用气雾产生装置的发热部件加热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并使其雾化产生气溶胶的用途,以使得用于吸入的至少一种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成分挥发。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使用电子烟产生气溶胶的用途,以上的电子烟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4)

1.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器内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道和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毛细管道是非直接和/或直接贯通的,所述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直线,所述非直接贯通是指所述毛细管道的上下两端口之间的通道为非直线,所述毛细管道用于储存和导通液体,所述出液口是所述毛细管道的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道为沿所述储液器内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
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储液器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道的直径为0.2mm-2mm。
4.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具有固定形状结构的第一材料嵌入可变形的第二材料内形成复合坯材材料,
其中,所述复合坯材材料的体积为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的体积之和;
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成型复合坯材材料;
烧结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使所述第一材料分解,形成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固体结构,所述第二材料为可变形的浆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由多个片材叠加而成,其中,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一片材上形成第一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材料放置于第二片材上形成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将所述第一复合坯材材料与所述第二复合坯材材料叠加形成所述复合坯材材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坯材材料通过模具挤压成型,形成所述成型复合坯材材料。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沿所述第二材料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和/或,螺旋结构,和/或,折线结构;
其中,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材料上下两端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
尼龙线;牙刷毛;高分子丝束;高分子线。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为陶瓷、玻璃、泥坯或低发泡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氧环境下,所述烧结温度为在600℃-1300℃之间,优选地,在有氧环境下,所述烧结温度在900℃-110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所述储液器的储液部;
所述储液部内毛细管道的一端为进液口,所述毛细管道的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液体从所述进液口导入,经所述毛细管道从所述出液口导出。
13.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构造成靠近或位于所述储液器的至少一个出液口处,用于加热从所述出液口中流出的所述液体,使所述液体雾化产生气溶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至少一种液体气溶胶形成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件为面状发热部件,所述面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所述出液口所在的端面,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或所述发热部件为柱状发热部件,所述柱状发热部件的一端面靠近或者紧贴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所在的端面,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或所述发热部件为环状发热部件,所述环状发热部件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设置,适于加热靠近所述出液口处的液体。
17.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如权利要求4-12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所制备的储液器。
18.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雾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发热部件电连接,适于将所述发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使靠近和/或位于所述发热部件上的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2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所述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发热部件电连接,适于将所述发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使靠近和/或位于所述发热部件上的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22.一种用于在气雾产生装置中产生气溶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储液器中储有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
将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到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的发热区域;
操作所述发热部件,从而利用所述发热部件提供的热能加热所述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其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23.一种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气溶胶的用途。
24.一种如权利要求20-21任一所述的电子烟用于产生气溶胶的用途。
CN201910027626.4A 2019-01-11 2019-01-11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434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7626.4A CN111434252A (zh) 2019-01-11 2019-01-11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7626.4A CN111434252A (zh) 2019-01-11 2019-01-11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4252A true CN111434252A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7626.4A Pending CN111434252A (zh) 2019-01-11 2019-01-11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42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214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交换元件和气雾弹
WO2023010710A1 (zh) * 2021-08-01 2023-02-09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交换元件和气雾弹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2999A1 (en) * 2006-06-09 2008-01-31 Philip Morris Usa Inc. Indirectly heated capillary aerosol generator
DE102014114133A1 (de) * 2014-09-29 2016-03-31 Aie Investments S.A. Elektrische Zigarette
CN105916399A (zh) * 2014-02-10 2016-08-31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CN105939625A (zh) * 2014-02-10 2016-09-1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加热器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和用于具有流体可渗透加热器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US20170071254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Tony REVELL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visible liquid container
WO2017207415A1 (en) * 2016-05-31 2017-12-07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Heater and wick assembly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206978758U (zh) * 2017-07-17 2018-02-09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07801375A (zh) * 2015-07-09 2018-03-13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器组件
US20180220707A1 (en) * 2015-08-06 2018-08-09 Fontem Holdings 1 B.V. Electronic smoking device with a glass capillary tube
CN108585810A (zh) * 2018-05-16 2018-09-28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微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雾化芯
CN209732600U (zh) * 2019-01-11 2019-12-06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电子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2999A1 (en) * 2006-06-09 2008-01-31 Philip Morris Usa Inc. Indirectly heated capillary aerosol generator
CN105916399A (zh) * 2014-02-10 2016-08-31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CN105939625A (zh) * 2014-02-10 2016-09-1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加热器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和用于具有流体可渗透加热器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DE102014114133A1 (de) * 2014-09-29 2016-03-31 Aie Investments S.A. Elektrische Zigarette
CN107801375A (zh) * 2015-07-09 2018-03-13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器组件
US20180220707A1 (en) * 2015-08-06 2018-08-09 Fontem Holdings 1 B.V. Electronic smoking device with a glass capillary tube
US20170071254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Tony REVELL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visible liquid container
WO2017207415A1 (en) * 2016-05-31 2017-12-07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Heater and wick assembly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109152421A (zh) * 2016-05-31 2019-01-0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器和芯组件
CN206978758U (zh) * 2017-07-17 2018-02-09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08585810A (zh) * 2018-05-16 2018-09-28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微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雾化芯
CN209732600U (zh) * 2019-01-11 2019-12-06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电子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214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交换元件和气雾弹
WO2023010710A1 (zh) * 2021-08-01 2023-02-09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交换元件和气雾弹
CN117256935A (zh) * 2021-08-01 2023-12-22 迈博高分子材料(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交换元件和气雾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5000U (zh) 雾化芯和包括该雾化芯的雾化器
US1191873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tomizing assembly thereof
US20240173494A1 (en) Refillable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CN111542236B (zh) 具有用于增强气溶胶特性的冷却的水烟装置
CN109105958B (zh)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JP6710684B2 (ja) 電子ニコチン送達システムで使用するためのディスポーザブルカートリッジ
CN105916399B (zh)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CN109349680B (zh) 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
US10512285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erosol production to control aerosol properties
CN107889450B (zh) 用于电加热吸烟系统的分离气流系统和用于引导电加热吸烟系统内部的气流的方法
KR102603405B1 (ko) 다수의 에어로졸 형성 기재 및 관통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US9572373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EP4205581B1 (en) Heater assembly with pierced transport material
CN105310114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9349681A (zh) 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
CN111935998B (zh) 水烟装置
CN109982588A (zh) 包括模块化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0115322A1 (en) An atomiser and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atomiser
CN209376686U (zh) 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
CN111434252A (zh) 储液器、气雾产生装置及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CN112754075A (zh) 一种设有中空过滤结构的烟弹及电子烟
CN209732600U (zh) 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电子烟
CN214903815U (zh) 具有外壳的一体式雾化芯
CN208875415U (zh)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5363278B (zh) 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